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淘宝-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张好古终于是清醒了过来,王家是那么容易招惹的吗?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是被钧瓷给冲昏了头脑了,看到这样子的一件宝贝居然是忘记了王海东背后有什么样子的人。

    当下张好古尴尬的笑了笑说:“这个,你容我仔细的看看,毕竟十八万不是一件小数目不是。”

    这个倒是合乎古董界的规矩,别说是看一会,就算是看两个小时都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是真心的想买的话,看多久都没有关系。王海东曾经跟着姥爷遇到过一件更绝的事情。

    有一次一个客商想要买下一件据说是怀素和尚的墨宝,但是这个客商怎么样都拿不准这副墨宝是不是真迹,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他一连看了两天,第二天的时候这位客商的朋友赶到看过之后,他才下定决心买下了这件墨宝。

    而看货的这两天,卖家可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当然,这都是熟客之间,不怕你成不成。就算是这一次不成,结下一段香火,下次没准就能够成买卖了。

    因此,张好古提出来要仔细的看一下,王海东自然是不能够拒绝。

    张好古拿出来放大镜仔细看这件火烧云一般的钧瓷。一片火烧云之中,兔毛一般的色线隐现其中,云霞雾褐一般的色彩,正是宋钧窑的显著特点。

    不过张好古也是看出来一丝破绽,这瓷片显然是生坑的东西,显然是刚刚的从古墓里面弄出来没有多少时间。看上面的土沁就能够看的出来。

    但是,古董行里面历来是忌讳追问东西的出处的,因此,这个时候张好古也不好拿着这个事情说事。

    他只要是想在古董行里面混下去,一般不会轻易破坏规矩。

    这个张好古收起来放大镜,将钧瓷递给旁边的两位朋友说:“两位也掌掌眼。”

    瓷器玉器等一般的易碎的古董轻易不会出现手递手的情况,避免因为失误而打碎了东西造成纠纷。但是钧瓷片本来就是一片,手递手也就不算什么了。

    张好古笑呵呵地对王海东说:“海东,这确实是件好东西,算了,我和老爷子是老交情了。也不忍落井下石,这是三张老爷子开的收条,你看好了。”;

    这张好古做事情还真的是滴水不漏,就算是这十八万都是他自己的,但是借钱的时候他依旧是拉来了两个行里面的人滥竽充数,这也是避免要账的时候势单力孤。

    王海东接过欠条,看到上面的笔记果然是自己姥爷的笔记,这才掏出来打火机把这三章欠条都烧了。

    然后王海东才说:“若不是现在周转不开,这件东西我可是不打算出手的,但是,我聚宝阁百年的规矩是不能够坏的,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日后有什么生意还请张老板多多的照顾我们聚宝阁啊。”

    张好古为人虽然是不怎么样,但是,在古董方面,尤其是在瓷器方面还真的有两把刷子。他不来招惹自己,自己没有必要和他交恶。

    这个时候张好古挥挥手说:‘哪里,哪里,我要是没有看错的话,这件钧瓷的碎片是海东你最近才收上来的吧。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本事,前途不可限量啊。”

    王海东苦笑了一声说:“不瞒张老板,这一块碎片确实不是我们聚宝阁压堂的东西,乃是我读书的时候从潘家园旧货市场讨换来的。我这也是运气还要。大学四年,唯一的收获就是这件钧瓷的碎片。说来也是有点舍不得的意思。”

    王海东说的话,张好古一个字都不相信,从潘家园淘换来的,你以为潘家园的那帮老虫都是傻子啊,这样子的宝贝居然是从他们的手中溜了出来,这样子的事情是难以置信的。

    但是,张好古再追问下去的话,那就是真的坏了规矩了。

    既然是钱要到手了,而且也看的出来聚宝阁不是那么容易衰败的。单单是说王海东在自己逼债的时候那份从容的应对,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比较的了的。

    在这样子的时候张好古说了几句场面上的话,领着两个朋友就离开了。

    走出聚宝阁约有五十多米,这个时候张好古才沉下脸来说:“老李,这个事情你怎么样看,本来以为聚宝阁气数已尽,但是没有想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个王海东不但滑的像个泥鳅一般,更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是那出来了一片钧瓷,这可是回龙观重新开张二十多年来重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啊。”

    这两个一直跟着张好古,而自己重来不说话的人都是张好古在外面结交的同行,个子比较高的姓李,名慕白,取羡慕李白的意思。是一个倒卖青铜器的文物贩子,当然伪造的青铜器才是老李的主要业务。

    另外的一个姓苏名西坡,是苏东坡的铁杆粉丝,字画作伪是一绝,在行里面也是大大的有名的。

    李慕白想了想说:“这个事情确实是比较蹊跷,我和西坡两个人还打算盘下来聚宝阁在这里开一个铺子呢,这小子眼神中的自信就不是一般的人比的了的。对了,他是什么来头,好像我看你对他还是比较忌惮的。”

    张好古看了一眼远处的聚宝阁说:“这地方可是一块宝地啊,紫气东来,旺财的风水。回龙观古董市场很多的人都心里面惦记着这个铺子呢。

    但是你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敢下手吗?别说是这些同行,这聚宝阁两个月没有交税费了,但是为什么上面一直没有动静,不是他们看不见,就算是看见了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要不是老陈正好欠了我的钱,我也不敢过来。王海东的父亲是我们江流市的天。”听到这里的时候,李慕白不说话了。江流市的天,这话已经是说的非常的明白了。

    匆匆的跟着张好古离开,再也是没有望聚宝阁哪怕一眼。钱是赚不完的,但是如果是得罪了不应该得罪的人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和找死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王海东确实是有点为自己的那片钧瓷感觉到惋惜,毕竟这件钧瓷瓷片是他收上来的第一个比较有价值的古董,现在送出去的话,多少心中有点难受。

    十分钟后吗,王海东叹息了一声说:“算了,在这事情就当我破财免灾吧,”;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海东的手拍向了东面墙上的古董架子。

    在王海东感叹的时候,一道道电流顺着古董架子就钻进去了。

    异能,这就是王海东的异能,一道道蓝色的闪电瞬间把古董架子给检查了一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闪电显然是发现了什么。

    王海东感觉到这个古董架子里面居然是有暗格,类似于保险柜的那种存在。这在古代是非常的流行的一个珍藏自己的宝贝的方法。暗格,难道里面会有什么样子的宝贝不成吗?

    因此,这个时候王华东走过去,一遍走一边顺手把一件青铜斧头给拿出来,找准了地方干净利索的砸了下去。

    当然他是不敢太用力的,要不然的话,万一伤到了里面的宝贝就不合算了。

    三两下,暗格被打开了。里面的空气浑浊不堪,打开以后一阵迷雾喷涌而出,显然这物件是有日子没有被发现了。王海东从暗格里面逃出来一件粉彩鼻烟壶瓶子和一封书信。

    瓶子是乾隆年间的正宗官窑烧着的福禄寿三星。仔细看这鼻烟壶,王海东手中一道道电流从指冒了出来。顿时关于这件粉彩鼻烟壶的情况就展现了出来。造办处负责制造的为乾隆皇帝把玩的鼻烟壶。

    官窑的精品,而且,因为是为皇帝一个人造东西的,因此,宫里面的造办处在制作瓷器的时候就不计成本,只要是稍微有一点瑕疵的那就直接的打碎掉,只有真正的精品才能够送到皇宫里面为皇帝一个人把玩。

    而且,王海东仔细的观看这件粉彩鼻烟壶,却是吃惊的发现了一件十分惊奇的事情。这件粉彩瓷器居然是采用的传说中的金丝描线的手法烧制而成的瓷器。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乾隆朝,粉彩瓷器在官窑瓷器中所占比重和青花瓷器势均力敌,所以粉彩装饰迅速蔓延到各种器形的瓷器身上。从这一点上也是能够看的出来乾隆皇帝对粉彩的喜爱之情。

    而在在装饰形式上,乾隆朝开始流行“开光”;乾隆粉彩更加铺张、热闹、精细、繁杂,器物身上往往粉彩绘满纹饰;

    乾隆朝还有部分器物的内壁及底足内被施绿彩用以装饰;乾隆粉彩在雍正粉彩的基础上发展到了顶峰,而这其中,金丝描线的手法就是巅峰代表之一。

    所谓金丝描线的手法就是在素器釉面进行彩绘的时候首先使用金粉来描绘出来大概的图案,这种手法烧制出来的瓷器在人物景色等等轮廓上就会显现出来一层淡淡的金黄色,美妙绝伦。

    当然了,要想使得粉彩展现这种金丝描线的手法的神奇,那是需要不断的失败才能够偶然间得到一两件成功的精品的,往往三五窑也未必能够得到一件真正的精品。

    但是,宫里面的造办处因为是为皇帝烧制小玩意的,因此就不计成本了。这种金丝描线的手法把乾隆粉彩的奢华推向了巅峰,是传说中粉彩艺术的代表器具之一。

    因为重来没有这种金丝描线的手法的瓷器出现,因此,这种手法就成了一种传说中的手法了。

    到底千灵时代有没有这种手法烧制粉彩,这个事情正史上是没有记载的,只有古董行里面传说有这一类的粉彩。

    乃是粉彩中的帝王至尊。传说,因为烧制类似的粉彩太过浪费钱财,在嘉庆年就停止了这种办法烧制瓷器。

    当然,这种金丝描线粉彩也就成了乾隆朝国力强盛的代表之一了。

    作为乾隆朝繁荣的代表的另外一件特点就是粉彩在乾隆朝开始在部分器物的内壁遗迹底足内施绿彩予以装饰。

    且不说这是很败家的行为,但是从瓷器的角度来讲,确实是一大进步。;

    这件瓷器是金丝描线粉彩,也是瓷器历史上的一大发现,至少在这一点上,能够证明了金丝描线瓷不是一个传说。

    王海东轻轻的将金丝描线瓷给放到桌子上,打开书信,果然这封书信记载的就是这件金丝描线瓷的来历。

    这件瓷器本是在紫禁城御书房的一件摆设,辛亥革命之后,清朝灭亡,但是溥仪并没有真正的被赶出紫禁城。

    在这段时间里面,不但是溥仪自己,宫里面上上下下太监宫女甚至是守卫皇宫的革命军都变着法的从紫禁城里面弄出来值钱的金银玉器古董什么的。因此,那两年是皇宫里面的珍宝流逝最为严重的时候。

    溥仪心中也是明白的很,这些东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崽卖爷田不心疼,弄出去多少算多少。而这件金丝描线粉彩瓷的主人就是大栅栏琉璃厂的一个摆地摊的古董贩子崔武。

    这个崔武在大栅栏地摊界也算是个老人了,名气很大,眼力很尖,十多年下来倒也是攒下了一份不小的家业。

    有一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清晨,这崔武本来是不打算去赶鬼市的,这天气,冷风像是刀子一般刮在脸上。

    这时候去鬼市也是只有几个有限的老虫会光顾的,因此,未必是偶遇什么生意。

    但是,崔武的三岁儿子崔石头也不知道是中邪了还是怎么样,总是闹个不停,崔武的老婆不耐烦的和崔武大吵一架,崔武一生气,带着东西,穿着大棉袄直接的去了大栅栏左边的那条小街上去了。

    那个地方就是鬼市的重要据点之一。

    大冬天的也就没有什么人愿意跑到圆明园等其他地方去进行鬼市了。

    崔武刚刚的走到大栅栏东边的那个路口,结果撞到了一个人,他身上带的大包小包的,可是有不少是瓷器玉器等易碎的古董,这玩意万一要是被人给撞了的话,那损失可就是太大了。

    一家老小的吃喝嚼裹可是都指望崔武这几个包袱呢。

    因此,这个时候崔武这个脾气一向是比较好的汉子勃然大怒说:“什么人不长眼睛,找抽是吧。”

    这个时候,地上那个人却先开始呻吟了起来:“哎呦,撞死我了,是谁那么缺德做啊,大晚上的跑出来撞我,你是成心的不是。”

    鬼市一般都是夜里面三点,也就是丑时刚过就开始,一般崔武可是子时一过就已经出发了。这样子的时候不算是大半夜算是怎么样一回事啊。

    崔武这家伙到底是一个心肠比较好的人。放好自己的包裹走过去拉起来那个人一看,不是外人,一个熟人,佟王爷府的小王爷玉顺。

    不过这玉顺现在可是像是乞丐一般全身脏很,似乎已经好几个月都没有洗澡了。

    这玉顺搁在大清朝的时候,那可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天潢贵胄,但是现在也就是一个草民而已。

    他和崔武也算是有数面之缘了。

    );

第五章聚宝阁的债主

    崔武扶起来玉顺说:“小王爷,给你请安了。你老怎么大半夜的跑到这个地方来了。”

    玉顺勉强睁开熊猫一般的眼睛仔细一看,这才有气无力地说:“崔武,是你小子啊。什么小王爷,如今是民国了,你叫我玉顺就成。对了,崔武,我正有事情要找你呢,可巧就在这里遇到你了。我有点玩意想出手,你给爷掌掌眼,别让那帮孙子给骗了。”

    王孙公子自然是有王孙公子的底气,卖祖上的古董已经是够丢人的了,自然是不肯说自己是来卖祖传的古董的,而是说买点玩意,爷需要钱,但是爷就是不是,买点玩意,显得爷漫不经心。

    玉顺拍打了一下身上的泥土,掏出来一个鼻烟壶说:“崔武你可是瞧仔细了,这是爷我家传的宝贝。”

    崔武掌起来油灯,接过鼻烟壶一看,造办处的手艺,在京城混的古董行里面的人当然不可能不认识造办处的东西了。

    仔细看了一眼鼻烟壶,崔武说:“小王爷,这是乾隆朝的粉彩鼻烟壶,算不得什么特别好的古董,但是总是来讲也是一件精品了。要是到天明去大栅栏的铺子的话,可能给三十两银子。”

    玉顺一听就火了:’三十两,崔武你不会诓骗爷吧。这可是我家传的宝贝,乾隆爷赐给我祖上的传家宝。这玩意才三十两。我们家当年一件瓶子也是要三百两啊。爷玩的古董比你见的古董还多呢。”

    崔武很无奈地说:“小王爷我怎么样能够诓骗你啊,你们家的那三百两的花瓶可是宋朝的,三百两已经够低的了。这不过是乾隆朝的,才多少年啊,古董这玩意也不是宫里面都值钱的。鼻烟壶就不是特别值钱的那种。”玉顺打着哈欠说:“三十两就三十两,这玩意给你了。麻利的给爷银子。”

    崔武无奈地说:“小王爷,不是我驳你面子,三十两是铺子里面给的,我只能够给你二十两。小本买卖,这二十两也是我的全部家当了。”

    这个时候玉顺哈气连天地说:“崔武,你别骗爷,你要知道骗了爷的下场。虽然我佟家没落了,但是警察局的局长可是我们佟王府世交,爷我收拾你的话还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崔武立刻苦着脸说:“小王爷,我怎么能够骗你老啊,这事情是真的,你想出手这玩意,想来已经不是问过我一个人了,这玩意在外面卖也就是二十两,给十两的我想也不是没有。”

    崔武这家伙在古董市场上混了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粉彩是什么价格,粉彩的鼻烟壶是什么价格,呀可是门清啊。这要不是造办处的玩意,那估计也就是五两银子,这还是精品。

    崔武能够给二十两那已经是不错了。

    玉顺这家伙毕竟是个败家玩意,不怎么样了解市场行情,他还真的问了不少的人,十两八两的有,十五两的也有,最多给了十八两,说来崔武给的是最多的一个了。

    这个时候玉顺已经开始抽搐了,他往自己脸上拍打了几下说:“二十两就二十两,到铺子里面能卖三十两,但是铺子里面爷的熟人也多,爷丢不起那个人。快拿钱拿钱。”

    这鼻烟壶合该着崔武得到,大半夜的因为家里面那娘俩不安分才出来去赶鬼市,而且正好撞上了玉顺。这一次崔武打算白天去大栅栏的窜货市场弄点古董,这不是快年节了,弄点古董也好出手。

    因此,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巧合,这件鼻烟壶才归了崔武。崔武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下了这件东西,心中也是忐忑不安,这玩意他自己认为是真的,他认为是金丝描线粉彩瓷,绝对珍惜的宝贝。

    但是心中没有底。也不去鬼市了,天明之后买下了两盒子点心找到了古董界的老前辈,让他帮着鉴定一下。结果证明崔武的结论是没有错的。

    这就是一件金丝描线粉彩瓷,绝品粉彩之一。

    那位老前辈也告诉他,这个是佟王府的传家宝之一,崔武是保不住这样子的东西的。但是崔武玩了十几年的古董了,也是希望自己能够有弄一个铺子,能够有一件压堂的宝贝。;

    这件金丝描线粉彩瓷就是一件压堂的宝贝。但是这玩意在他手中,佟王府虽然没落了,但是也是虎死不倒威的,如果是别人知道这件金丝描线粉彩瓷在崔武手中,那一定是会想方设法弄回去的。

    因此,崔武最后拖家带口离开了北京城,回到了老家江流市开了聚宝阁。后来,这铺子辗转就落到了王海东的姥爷的手中。

    但是这个铺子里面崔武弄了一个暗格,把压堂的金丝描线粉彩瓷放在了暗格里面,一直到现在被王海东发现了。而暗格里面的的人这封信就是崔武写的这件粉彩鼻烟壶的来历。

    将这鼻烟壶放到保险柜里面,王海东正在琢磨怎么样处理这玩意,留下?

    估计是不可能了,这时候聚宝阁可是负债累累,弄不到钱到时候就要把铺子抵押给别人。卖掉鼻烟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有点不甘心啊。

    心情不好,关门出去溜达一下。

    就在王海东刚刚走了没有二十米的时候,春秋艺术品公司的李子敬带着一帮人走了过来。

    李子敬身材高大,一脸凶神恶煞的样子,不要说他是艺术品公司的艺术总监,就说他是劫道的也是会有很多人相信的。王海东可是知道这家伙的东西,当年李子敬可是在大西南干的走私古董的生意的。

    而李子敬后面跟着的就是春秋艺术品公司的几个保安。

    据说跟着的就是李子敬干走私的弟兄。春秋艺术品公司一开始叫做春秋斋,后来才被李子敬改组成了春秋艺术品拍卖公司。

    李子敬看到王海东,露出来来欣慰地笑容说:“海东,听说你接手了聚宝阁,我正要找你呢。你姥爷从我这里借了一百万,这可是马上就要到期了。海东既然是你接手了这聚宝阁,债务也就是应该你负责偿还吧。”

    王海东迟疑了一下说:“李经理,钱我是会还的,但是有件事情我想问一下,我姥爷到底是去做什么生意了,居然借了那么多的钱,我姥爷可是一生小心谨慎,居然是最后借了那么多钱,这和他的风格不一样的啊。”

    李子敬想了想说:“其实这个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好像我听说是老爷子的一个朋友去赌石,借了老爷子二百多万,结果赌石失败了,血本无归。至于说具体的情况,我却不知道了。”

    王海东把李子敬让到聚宝阁,两人落座,四个保镖站在门外却也是很正式的样子,其实是防着王海东逃走。

    李子敬坐下之后说:“海东,我的公司最近也是很紧张啊,这一百万也是要尽快的收回来。三天后就要到期了,到时候你打算怎么样还我这一百万啊。”

    要是换了别人,李子敬早就打上门来收账了。作为曾经在道上混过的人,李子敬有的是办法让债主还钱。什么威胁恐吓那不过是小把戏而已。

    但是王家李子敬还是非常的忌惮的。他现在只要是能够收回来一百万的话,那就不错了。要是实在收不回来钱的话,那这个铺子也算不错的。

    王海东倒是根本没有被这个数字给吓到,有金丝描线粉彩瓷垫底的话,王海东底气十足地说:“一百万,小意思,人死账不烂,这笔债我接下来了,三天后你来取钱就是了。”

    李子敬倒是非常的吃惊,这事情还真的让他非常的意外,作为聚宝阁最大的债主,他可是比张好古更是关心聚宝阁的动向的。

    聚宝阁有钱吗?显然现在已经是资不抵债了,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带着四个保安来到这里要债的。李子敬看王海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自己心中也是纳闷,难道王海东回家求救去了不成。

    当下李子敬迟疑了一下才说:“海东,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这一百万对我们公司来讲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我要知道你怎么样还这一百万,拿什么来还这一百万现金啊。”

    王海东现在也是人精一般的人物,听话听音,知道李子敬是在怀疑聚宝阁的实力。;

    说实话一个将要倒闭的聚宝阁之前确实是很难还的了这笔银子,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王海东手中有货,心中自然是不慌不忙了。

    他慢慢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汲古斋的张好古也是是我们聚宝阁的债主。我姥爷从他哪里借了十八万,最后我用一片宋朝的钧瓷抵押给了张老板。我们聚宝阁虽然是没有钱,但是有玩意啊,有玩意你怕什么。”

    李子敬看王海东虽然是非常的自信,但是他对聚宝阁还是很了解的,当下李子敬就说:“不是我不相信你,聚宝阁有一件明朝董其昌的书法,这一点我是知道的。这件书法算是聚宝阁压堂的宝贝了。

    但是,你姥爷已经是把这件东西给卖掉了。就现在你这铺子里面的古董,归了堆也不过是两万而已。你说有玩意,也要拿出来真东西来啊。你姥爷借钱的时候可是用这个铺子做的抵押。到时候如果你还不上钱,也不能够怪我了”

    李子敬倒也不是一心的想要这铺子,他春秋艺术品公司的地方也是在回龙观古董市场,面积比聚宝阁的还大。但是王海东如果是在这个时候不能够还下来这一百万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他就要收这铺子了。

    王海伸手示意李子敬安静一下,转身进了里面,从保险柜里面拿出来了那件金丝描线粉彩瓷。

    这件鼻烟壶王海东放到桌子上送过去说:“李经理,这玩意才是我们聚宝阁的压堂的古董。

    你给掌掌眼,看看这东西的来历。”

    一件粉彩鼻烟壶,李子敬第一眼就看出来是一件开门到代的东西。从造型和画风上来讲,这件粉彩鼻烟壶就是乾隆朝造办处做的精品。

    李子敬来了两眼说:“是件好玩意,但是也值不了一百万啊。一件粉彩鼻烟壶不可能是这个价格的。”

    王海东眼睛看了看房顶,似乎是在嘲讽李子敬,等李子敬有点不耐烦了,他这才说:“李经理你也是行里面的老人了,仔细的看看这粉彩是有什么特点没有。”

    说到这里,李子敬就真的上心了起来,这事情王海东太镇静了,似乎是稳坐钓鱼台一般,自己别打眼了。再一次拿起来鼻烟壶仔细的观看,最后甚至是掏出来了一个核桃大小的放大镜,仔细的看了看这件粉彩。

    这个时候李子敬心中顿时掀起来了一阵惊涛骇浪。

    他放下这件粉彩,这才定了定心神说:“金丝描线粉彩瓷,这个难道就是传说中,乾隆朝的鼎盛的象征,金丝描线瓷吗?”这台让人意外了一直是传说中的瓷器,居然是真的出现了。

    饶是李子敬在古董行里混了三十多年了,但是,依旧是没有看到过这样子瓷器。

    王海东点点头说:“没有错,这就是传说中乾隆朝独有的金丝描线粉彩瓷。我们聚宝阁的压堂的玩意。还入得了你李经理的法眼吧?”

    李子敬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才说:“好东西,好东西,我还真的是小看了陈老爷子了,居然是在手里面攥着这样子的一件宝贝不放手。

    老爷子好心机啊。不过老爷子为什么不把这件瓷器拿出来啊,拿出来了别说是一百万,两百万也有人借给他啊。”

    王海东知道李子敬误会了,但是他也没有解释什么,而是不紧不慢地说:“压堂的东西是轻易能够出手的吗?一件董其昌怎么样能够成的了我聚宝阁压堂的玩意。我姥爷本意是打算真的还不了帐,最后再拿这件玩意抵押借来一批资金的,但是没有想到他老人家走的那么快,一点预兆都没有。”

    说到这里,王海东心中真的是万分的难受啊,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下来了。

    李子敬安慰他说:“海东你节哀顺变,既然是有这件东西作为底,我也不担心聚宝阁还不上帐,三天后我带着欠条和房证过来。”

    既然是打听清楚了聚宝阁的虚实了,这个时候李子敬也不好呆在这里了,带着十个保安径直去了汲古斋。;

    这个时候汲古斋的张好古正在偏厅琢磨聚宝阁为什么会又出现了一件钧瓷的瓷片。

    这陈老头要是有阵钧瓷的碎片的话,为什么当时不拿出来啊。就在他疑惑不解的时候,李子敬登门拜访。这李子敬在回龙观也是大名鼎鼎的一个高手。张好古连忙起身把他让进来,自然是有人上来香茶一杯。

    两人落座之后,张好古这才说:“李经理不知道什么样子的风把你给吹来了,你可是一年到头难得来小店一趟啊。”

    李子敬表情严肃地说:“张老板,我有一件事情想向你请教一下,还请张老板不吝赐教。听说张老板也借给了聚宝阁十八万,但是收账的时候王海东给了你一件宋朝钧瓷的瓷片,不知道可是真的。”

    这李子敬,没有问那钧瓷的瓷片是不是真的,因为他知道张好古在瓷器方面的造诣在回龙观也是排的上字号的,既然是他收下了瓷片的话,那这事情八层就是真的了。

    张好古点点头说:“没有错,我本来以为陈老头不在了,聚宝阁有一个小娃娃接手,早晚是要关门的,但是没有想到这聚宝阁居然是拿得出来宋朝钧瓷的瓷片啊。

    王海东这小家伙说是从潘家园淘换来的,当潘家园那帮子老虫是傻子吗?那瓷片我一看就是生坑里面的东西。不过碍着行规,我也不好多问。不过,如果是操作的好,卖二十万也是没有关系的。”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古董行里更是把这样子的一句话给发扬光大了。只要是有好处的话,那管他是挖坟掘墓来的,还是坑蒙拐骗来的。

    当然了,如果是指望着市场中的那些古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