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淘宝-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帮我挑选两件不就成了。也让我们家老爷子高兴一下。我今天可是特意来这里想着给老爷子挑选一件生日礼物的。你别怕给我花钱,关键是找到好玩意。”

    王海东笑呵呵的点点头说:“要是你真的想给你父亲一个惊喜,我倒是能够帮得上忙?捡漏未必敢说,但是,至少让你能够买到真东西。”司马南风乐呵呵地跟在王海东后面进了古董市场。

    走到一半的时候,王海东在一个满是瓷器的地摊上停了下来,他拿起来一件青瓷,看了一眼,宣统年的青瓷,没有什么大的价值,但是摆在家中比较好玩,算是一件雅事。

    这个摊子应该是今天才过来的古董贩子中的一个,因为前些天王海来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个摊子。

    王海东拿着这个青瓷问了一句:“老板,开个价。”

    忙着打牌的那个胖子老板看了一眼王海东,又看了一眼司马南风他们几个人,认为王海东他们不是正经来做生意的,因此,很是随意地说:“两千。”

    王海东笑呵呵地说:“两千,两千你也敢开口啊。两千我能够买你十件这东西你信不信。别给我玩虚的,实在价是多少。”听到这话,那胖子老板放下手中的牌,生意来了,玩牌当然就算了。

    胖子老板笑呵呵地说:“两百不可能,这价格我收都收不上来,三百吧,你要是真的想要的话,那就三百。少了你就别处转转。”

    );

第三十一章五彩大盘

    王海东说话倒是想行里人,但是问题是司马南风这几个家伙看着就不是玩古董的。

    倒像是一个混混一般。因此,这个时候胖子也没有把王海东的话给放在心上,但是,附近的几个古董商贩倒是认识王海东,但是就是没有一个言语的,明显的是搬个板凳等着看好戏。

    王海东在回龙观古董市场的名声可是越来越大,他们这几个家伙就是等着看王海东到底是琢磨上了这胖子摊子上的什么瓷器。

    很显然,那青瓷是不可能的,虽然青瓷是真的,但是,价格确实低的可怜,也就是二三百块的样子,就是这胖子也有赚不赔。

    果然,王海东没有在青瓷上面纠缠,而是拿起来其中一件笔筒说:“民国时期的人物笔筒,倒也是大家风范,这东西开个价吧。”

    这件笔筒明显的在艺术上是比那件青瓷要高的多的。

    胖子想了想说:“五百,这个价格比较合适,这可是京城老店制作出来的东西,现在这玩意也是很稀少了。”

    京城的一些古董老店确实有时候会自己制作瓷器,这些瓷器多半是给王公贵族赏玩的。到了民国,这些瓷器也就是烧制给军阀什么的,甚至是一些八大胡同的青楼也是会定制一些瓷器的。

    这一些瓷器制作一般都是非常的精美,虽然是没有到内务府那般的不讲究工本只是求质量的地步,但是,这等瓷器也是相当的有艺术价值的。五百块倒是不低。

    这个时候王海东倒是没有打算还价,而是拿起来另外的一件五彩大盘说:“嘉庆年的五彩大盘,不过是民国时期大栅栏的高手瓷器张的作品,这玩意开个价吧。”

    这个时候胖子不乐意了,这件五彩大盘算是他摊子上比较贵重的一件瓷器。

    听到王海东这般说法胖子立刻急着说:“这东西怎么可能是民国仿制的啊,这东西就是嘉庆年的五彩大盘,而且,你看这釉色,这胎质,绝对嘉庆年的精品啊。”

    王海东笑呵呵的拿起来盘子说:“正是因为这釉色,我才说这东西是高仿的瓷器。因为这釉彩的原料用的是西洋釉料。这种釉彩是民国时期大栅栏那边专用的,据说还是从上海的洋行里面买到的。

    这民国时期的釉料怎么会跑到嘉庆年的呢。你让大家都看看,这釉料中的明黄色和嘉庆年的那种明黄色是有明显的不一样的。虽然是这件瓷器仿制的手法是非常的高明的,但是,这个和嘉庆年内务府在景德镇定制的五彩大盘是不一样的。”

    这种大型的五彩大盘,一般都是欣赏用的玩意,如果是硬用来盛汤盛饭的话,那就有点焚琴煮鹤的意思了。

    附近的几个摊主都知道王海东在瓷器方面的造诣是非常的高明的,金丝描线粉彩瓷器就是因为王海东才重新的出世的。因此,王海东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权威的。

    几个摊主在看过之后,纷纷的表示这件瓷器有问题。而且有人认为这底釉上面就不像是清代嘉庆年的玩意。反正没有一个认为这件五彩大盘是真的。

    三人成虎,既然是大家都这么说,那胖子也料定王海东不可能联合那么多人在忽悠自己。

    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胖子垂头丧气地说:“我收的时候可是以为这件五彩大盘是嘉庆年的东西呢,我可是花了八千块,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从原来的主人那里吧这件东西给收上来的。没有想到居然是民国仿制的东西。”

    王海东很是干脆地回答说:“这玩意他要不是抻着你的话,那你会巴巴的求他把东西卖给你吗?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珍贵,这一点道理我想你应该是明白的。”

    那胖子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了一阵说:“算了,算我当时一时鬼迷心窍,这才上了别人的当,你要是买的话,七千卖给你,我就当是交学费了。”

    这胖子也算是果断的人,打眼的事情当然不能够往外张扬,但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知道这个事情的人也不少,因此,他就算是想要隐瞒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倒是不如爽快一点卖给王海东。;

    王海东这才点点头,连价格都没有还就招手说:“南风,你不是想要一件玩意吗?这五彩大盘彩头不错,鸿运当头啊,七千块,麻利的掏钱。”这司马南风可是对古董一窍不通,一件瓷器要七千块,就这他还感觉着自己吃亏了呢。

    但是他也是知道王海东绝对不会骗自己的,这件瓷器既然是王海东说价值在七千,那至少就是这个价格。

    反正司马南风也不缺少这几个钱,从猴子的背后的包里面拿出来一万,点出来三千,剩下的给了那胖子。猴子这才小心的把五彩大盘给拿在手中。

    司马南风嘱咐说:“猴子你可小心一点,要是摔坏了这七千块你自己掏钱。”

    猴子听了这话,一个趔趄好悬没有把手中的五彩大盘给摔了。引得司马南风的两个马子一阵咯咯直笑。

    正当司马南风想要接着转悠一下的时候,王海东摇摇头说:“算了。南风,回去吧。这东西给叔叔就算是相当的不错的礼物了。”一边说,王海东一边向大门口走去。

    司马南风很是不服气地说:“这一次好不容易遇到你,你就给我弄了这么一件瓷器就算了。还是民国的东西,回去我怎么样给我们家老爷子说啊。”

    王海东笑呵呵地说:“你这家伙,捡到宝贝的还不知道,这玩意哪里是民国的啊。分明就是正宗的嘉庆官窑的宝贝。要不是你给你们家老爷子买生日礼物,我才懒得把这东西给你呢。自己留着赚钱不成吗?你就知足吧你。”

    司马南风楞了一下说:“你刚才不是说这玩意是民国的吗?怎么现在又成了嘉庆年的宝贝了呢?到底是哪个朝代的玩意啊?”

    王海东笑呵呵地说:“我要不是说这玩意是民国的,这东西你能够七千块拿下来?三个七千块你也别想拿走这东西啊。”

    );

第三十二章端砚

    司马南风听到王海东这番话,心中大为舒畅,笑呵呵地说:“如此说来,我也能够捡漏看了。这事情如果是告诉老爷子的话,也是能够让他乐和半天的,省的他整天说我没有一个正形。海东谢谢了,回头去夜上海,我给你免单。”王海东并不是想要什么免单,但是这多少是自己的面子不是。

    司马南风带着猴子等人离开了,这个时候王海东重新的回到了大棚里面。这一次他捡漏其实也没有什么样子的大不了的反应,没有多少人知道王海东又踅摸了一件五彩大盘。

    不过,当王海东刚刚的走进来的时候,张好古匆匆忙忙的跑过来说:“海东,原来你在这里,让我好一通找啊。有好玩的事情出来来,你跟着我去看看。”

    张好古这家伙也是在古董市场很多年的人了,一般的来讲,打眼,捡漏这些事情已经是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他自己的遭遇都能够写成一本小说了。

    但是,在这样子的时候王海东看张好古的表情却是非常的兴奋,不由得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难道有什么稀世之宝出现不成。”张好古笑呵呵地说:“虽然是未必是,但是也算是差不多了。是李子敬在地摊上发现了一个端砚,而且,据说是宋朝苏东坡用过的端砚,你说说看,是不是一件稀世之宝。”

    苏东坡的端砚?如果是真的话,那倒是有意思了。王海东点点头说:“有意思,那我们去看看。”

    说着,脚下的步伐不由得加大的几分。来到大西北角的这个地方,这里本来是人烟比较稀少,没有多少人到这里来溜达,而且这里多是什么古代的善本,文房四宝什么的,这玩意在古董收藏中并不是强项。

    而且,这里的善本古籍到底有几分是真的,这个谁也说不清楚。反正看的就是眼力,玩的就是心跳。

    捡漏打眼怪不得旁人。但是玩善本古籍毕竟是很少的,因此,这里的顾客也就是不怎么样多。

    但是,今天这里却也是有一群人在围观。大家都是经常到这大棚里面来溜达的,因此未必叫出来人名,却也是非常的书序的。

    因此,在这个时候,王海东也是很如意就知道了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样子的事情了。

    原来,这李子敬来到这里之后,转悠了几个摊子,没有发现什么值得有价值的古董。当然,在李子敬的眼中有价值的古董却是那种能够给艺术品公司带来利益的。但是,这种古董三五个月都未必能够在地摊上遇到一件。

    不过,当他鬼使神差的走到西北角这个卖字画古籍和笔墨纸砚的地方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了一件端砚,而且,是一件非常的古老的端砚吗,至少看起来是那种开门到代的东西。

    李子敬或者是因为很长时间没有能够发现一件好玩意了。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他放松了警惕性,直接的拿着这个端砚问:“这砚台开个价吧。”

    直接的问自己喜欢的东西多少钱,让摊主看出来了李子敬这个家伙表情上露出来喜色,这个喜色可是代表了李子敬就是肥羊了。古董市场中,讨价还价的时候谁如果是被对方抓到了弱点,那就是要一败涂地的。

    就像是王海东买下那件五彩大盘的时候一样,他第一件拿起来是是那件青瓷,这种办法就是暗度陈仓,不让摊主知道自己到底是想要哪件古董。这样子的话,在砍价的时候自己才能够处在有利的地位。但是李子敬猛然间发现了一件宝贝,心中的震撼可是无以伦比的。

    就算是在北京的潘家园,南京的夫子庙这样子的大型的古董市场也未必是能够有这样子的宝贝的。

    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李子敬才丧失了警惕性。

    那摊主也是狡猾的很,看到李子敬十分中意这块砚台,漫天要价说:“这个玩意可是好东西,李经理也是行家了。可以看的出来这是端砚,宋朝的端砚啊,根据北京的一位专家考证,这可是宋朝苏东坡用过的端砚。要的话十万你拿走。”;

    一般的来讲,古董贩子看上去和农民工没有什么差别,顶多像是那些在大城市混了几年,身上有些城市的气息的农民工。

    但是,这个摊主却像是一个旧社会的地主一般,而且,穿的一身唐装,打扮的很是另类。周扒皮,回龙观地摊上最狡猾的摊主之一。当然了,这家伙有时候确实是会弄出来一点好玩意来。

    不用要以为地摊上的东西就是三百五百,顶多三千两千就完事了。

    实际上有时候地摊上也是能够发现一些宝贝的,比如说是这样子的端砚,至少从砚台的形态和磨损的程度上来看,这块端砚确实算是有些年头了。

    李子敬哼了一声说:“十万,这个价格有些不合适吧。这个是端砚没有错,但是,端砚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不是说每个端砚都是价值连城的。而且这玩意你说是宋朝苏东坡的端砚就是苏东坡的端砚吗?

    有什么证据没有,哪个专家给你鉴定的,开出来了鉴定证明没有。如果是有这些的话,别说是十万,你要二十万我都给你。”

    宋朝苏东坡的端砚,如果是能够有证据证明这是真的话,那价值就是用百万来计算,甚至是用千万来计算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周扒皮怎么样可能就这般认输啊。

    他很是趾高气昂地说:“不是每个大家鉴定古董都是要钱的,我是给我的一个长辈看的,他也没有开什么鉴定证书,我也没有给他鉴定费,逢年过节的送点礼物表示一下晚辈的用心,这个就算成了。

    你硬是要我拿出来什么鉴定证书的话,那就有点为难我了。

    在市场里面不少都是这方面的行家,李经理要是自己拿不定主意的话,那可以让别人帮着你掌掌眼,这绝对是宋朝苏东坡的端砚。你是行家,当着真人我不说假话。愿意要十万你拿走,不然的话我自己留着玩。”

    这就是底气了,谁让李子敬这个一向是喜形不露于色的家伙被别人抓到了弱点呢。不要吧?这块端砚是比较好的玩意,如果是价格合适弄到手中的话,那绝对是有赚头的。

    但是,要吧。这个时候李子敬已经是明白了自己处于下风了。

    当下李子敬拿着砚台说:“这根本就不是宋朝的砚台,这一点我敢肯定,宋朝的端砚我见到过的也不是一块了,在美国的一家拍卖行我也见到过一块宋朝的端砚,宫廷用的宝贝。这块砚台你说是宋朝苏东坡用过的宝贝,我看不过是清代乾隆时期仿造的玩意。”

    其实周扒皮也是没有什么证据证明这块砚台就一定是宋朝苏东坡的端砚。不过,这是一块端砚,这一点是没有错的。

    但是,就算是端砚的话,质量也未必算是太好的。要说这块在端砚中算是一般的砚台是宋朝的端砚的话,那就有点过了。而且,这砚台上也没有雕刻苏东坡的名字或者字号了。一般的来讲,古代的砚台都是刻有主人的名号的。

    尤其是像苏东坡这样子的名人,砚台上更是留有名号什么的。因此李子敬虽然是断定了这块砚台就是端砚了,但是,在这样子的时候他也不敢肯定是什么朝代的砚台。

    但是,周扒皮一定说这块砚台是宋朝的宝贝,这个李子敬当然是不会承认了。

    因此,两个人就因为这个事情辩论起来了。而且,有时候还有行里面的人拿着这块砚台研究,后来大家纷纷是的出来一个结论,这块砚台是开门到代的货色,绝对是古代的东西不是赝品。

    但是,要说是宋朝苏东坡的宝贝,这一点也是没有人能够拿得出来证据的。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李子敬的底气就壮大了不少了。

    他拿着这块砚台说:“老周,大家的意见你也是听清楚的,端砚是没有错,但是,不是像你说的那般的神奇。什么宋朝苏东坡留下来的端砚啊,若是真的是的话,那国家早就把这东西给收回去了,还轮的上你在这里摆地摊吗?痛快点,给个实在价,这玩意两万我拿走。”

    如果这块砚台不是宋朝苏东坡的端砚的话,甚至是说不是宋朝的端砚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两万元绝对算是一件不错的价格了。但是周扒皮不会就这样子的满意的,好不容易撞上了这这么一个有钱,而且而是愿意花钱的住,周扒皮当然是不会这样子的轻易的放弃了。

    而且,在这样子的说时候周扒皮装出来一副非常的无奈的表情说:“这个事情把你硬是这样子的说的话,那我也是没有什么样子的办法的。反正这东西在我收上来的时候,卖主就说过这是家传的宋朝苏东坡用过的端砚,而且我请来了专家专门的做了一番鉴定,证明这是真正的宋朝苏东坡的端砚没有错。”

    );

第三十三章砚台上的诗句

    周扒皮这个时候也是说的掷地有声的,好像这块砚台绝对是宋朝苏东坡的端砚无疑了。而在这个时候,王海东和张好古两个人也正好赶了过来。

    人的名,树的影,这王海东最近在古董市场可是一路走高行情见长。

    而且,张好古这个家伙也是古董行里面的老人了,手里面有两把刷子。

    因此,看不到两个人走了过来,围观的人群自动的给让出来了一条通道来了。这就是玩古董的人对行家的一种尊重。

    而当王海东和张好古这个家伙走进来的时候,李子敬这家伙正拿着砚台和那周扒皮讨价还价呢。

    看到王海东来了,李子敬确实是有点尴尬,但是,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张好古之后,算是解决了这个尴尬。

    他却走上前去说:“张老板你来的正好,帮着我掌掌眼,看看这端砚到底是什么年代的。”

    张好古来就是凑热闹的,但是没有想到热闹居然是找上他来了。张好古倒是没有推辞一边接过来砚台一边说:“我在瓷器方面还算是比较熟悉,不过这砚台吧,看看再说,我也不敢保证能够看出来一二三来。”

    虽然是嘴上这样子的说,但是,在这个时候张好古手上可是一点都停下里。

    看了看这块砚台上面的一行字迹,张好古笑呵呵地说:“别的我不敢说,因为经常玩瓷器,因此,一些篆字印章什么的我就比较熟悉的。这一行字其实是一句诗,人生若只如初相见。想来大家应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吧。”

    人生若只初相见,清朝纳兰性德的《木兰辞》。这样子的一句话出现在砚台上很是说明一个问题啊。

    这个时候早就有人说出来了这句诗的出处了。

    李子敬这个时候很是有把握地说:“老周,你看看,你说这是宋朝的端砚,但是,这清朝诗人的诗句怎么样会雕刻在宋朝的端砚上面了。古人对砚台是很看重的,不会轻易的雕刻字句的。而且,如果这端砚是宋朝苏东坡的遗物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纳兰性德想来也是不敢在上面雕刻自己的诗句吧。”

    这话说的是非常的合情合理,因此,大家现在都认为这是清朝的一块端砚而已,既然是清朝的一块端砚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价格就不可能十万了。

    周扒皮其实也是没有搞清楚这块砚台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砚台,他自己在这方面也是外行,至于说找个专家来鉴定一下,一块不知道什么背景的砚台就去找专家鉴定,你以为专家是那么容易就能够鉴定一件古董的啊。

    这要请客吃饭拉关系,然后托朋友引荐专家,鉴定时要给一笔不菲的鉴定费,如果是要开证明的话,那也是要拿钱的。反正现在古董行大部分专家都是这般的秉性。

    免费鉴定?十分稀少。

    因此周扒皮也不过是说说而已,请北京的专家鉴定过这砚台,李子敬连一个字都不相信。

    如果是北京的专家真的鉴定过这快砚台,而且鉴定出来这是一块宋代的端砚的话,别说是苏东坡的遗物,就算是一般的宋朝人用的端砚周扒皮也是断然不会拿到回龙观古董市场来的。

    做古董这一行的人贼着呢,谁不想给自己留下一两件压箱底的宝贝。

    对周扒皮这个包袱斋来说,宋朝的端砚就是压箱底的宝贝。周扒皮其实也是不怎么样熟悉篆字的,他也没有怎么样请教别人,收上来的时候,不过是在一个小城,用了两千块就把这块砚台给收上来了。

    说实在的,这块砚台王海东看了看,长方形的砚台,上面也没有什么雕龙画凤一般的纹路,一看就是很普通的一块端砚。说是苏东坡的遗物,这卖相上确实不怎么样。

    这个时候人群中就有好事者说了:“是啊,这砚台一定是假冒的,苏东坡这样子的大文豪用过的砚台怎么样也是雕龙画凤啊,看这砚台,也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居然说是苏东坡的遗物。”;

    这话刚一说完,顿时引来了一片大笑,一看这就是外行看热闹。

    这位仁兄楞了一下问朋友:“你们笑什么?”

    那位朋友往自己的脑袋上拍了两下说:“大哥,我服了你了。早知道这样我不拉你出来玩了。雕龙画凤,这砚台苏东坡敢用吗?用就是造反,株连九族啊。古代的龙凤你以为是谁都能够用的啊。”

    不管怎么样,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李子敬的热情,他拿着那块端砚说:“既然是清朝的,八千,我给你八千怎么样?”

    按说这八千也算是不错了,少周扒皮有四倍的利润了。

    但是,这个时候周扒皮却摇摇头说:“不成,这东西少了三万你别想拿走,我还是认为这是一块端砚,李老板你还是把东西给我放下吧。”

    周扒皮这是要面子,这一次他可是在古董市场丢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人。

    当然,他也不是认为张好古是在忽悠他,围观的那么多人,总是有一两个认识篆字的,因此,在这个时候相信张好古也是不敢说谎的。

    他说那行字是人生只若初相见的话,那一定就是这句了。

    而这句诗是纳兰性德的《木兰辞》这个也是不会有错的。

    这是面子的问题,若是说了假话,他以后也别想在圈里面混了。

    但是,东西是周扒皮的,他想出多少钱就出多少钱,至于说能够不能够,卖的出去,那就是他周扒皮的事情了。

    李子敬确实是很喜欢这块砚台,虽然不是宋朝的端砚,很是可惜,但是,他直觉告诉他,这块砚台确实不凡。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商人,在商言商,三万块,而且看周扒皮的意思是不可能把价格降下来了。

    因此,这块端砚三万块是有点不可能的。李子敬叹息了一声说:“算了,三万块确实有点高,清朝的端砚不可能值这个价格的。”

    说着他把砚台给放下了,很是不舍得。

    能够在胡龙观遇到这样子的一块砚台确实很难得,但是价格上谈不拢的话,他回头也不好出手啊。

    他对篆字也没有什么研究,心中也是暗暗窃喜,幸亏找张好古问了一句,不然自己还真的打眼了。

    );

第三十四章真假端砚

    李子敬把这块砚台给放下之后,别人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了。

    因为李子敬这家伙在古董市场上的鉴定水平还是比较让人信服的,他既然是认定了这块砚台也就是价值八千元的话,那这个砚台大概的价格也就是八千元左右,卖出去的话一万多块钱顶天了。

    而周扒皮居然是要三万元,这样子的价格绝对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如果真的是宋朝的端砚的话,哪怕不是苏东坡的遗物,这玩意三万元拿下来也是有赚的。王海东拿起来砚台,手指之中蓝色的电流瞬间充满了整个砚台。

    宋朝端砚,雕刻年代1089年和1675年。得到了这两个消息,王海东的脸上露出来满意的笑容,宋朝的端砚,真正的宋朝端砚。这种宝贝就算是有钱都未必有地方去找去。

    盖因为砚台这玩意是消耗品,不是说像是字画玉器什么的容易保留下来。一块宋朝的端砚想要保留到现在,那绝对是非常的幸运的事情。

    因此,王海东拿着这砚台说:“老周,这玩意你要是想出手的话,两万怎么样?”

    看到王海东居然是出了两万的价格,本来以为没有什么事情的人群顿时又围拢了上来。而打算离开的李子敬也转过身来看个究竟,这玩意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回事,难道说王海东想要给自己难看。

    但是,谁和钱过不去啊。清朝的这种质地的端砚就算是卖的话,能够卖出去两万就算顶天了。其实如果是真的是清朝的这种质地的端砚的话,李子敬开八千也不算少。

    端砚可是也分三六九等,至少王海东手中的这块端砚就算是比较差劲的那种了。

    周扒皮楞了一下,刚才李子敬这家伙出八千自己没有卖,那是因为面子的问题,但是这个时候既然王海东开了两万,周扒皮也不准备答应的很痛快。

    当下就说:“刚才我都说过了,这玩意最少三万,当然,我和陈老的关系不错,看在你外公的面子上,我给你优惠三千。”

    如果是王海东出两万,周扒皮就立刻答应了,那这不是买卖古董,而是买卖大白菜。因此,周扒皮没有爽快的答应,这样子的事情也是在王海东的预料之中的事情。

    张好古在一旁看着有点不对头,生怕王海东吃亏了,意思了一下还是说:“海东,这个事情你是不是好好的考虑一下。”

    谁成想,王海东还没有回答,周扒皮却说:“老张,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戗行之怎么着,懂不懂规矩啊你。”

    像是张好古这样当面拦一道,算是坏了别人的财路的,一般的来讲,行里的人是不会随便这样子的做的。

    这张好古也不是省油的灯,当下他哼了一声说:“老周我可是没有戗行,很多人都是看到我和海东一起来的,算是我们朋友之间互相帮衬着掌掌眼,规矩里面没有说我这个做朋友的不能够帮着海东掌掌眼吧。别以为拿着一个清代的砚台就能够卖两万,我看一万顶天了。”

    虽然在古董市场很少有随便插言提意见的,就算是有,也是会很含蓄的说看不好,然后拉着朋友到一边细说缘由。这样子的话大家都有面子,好下次再做生意。

    但是张好古说的这帮着朋友掌掌眼,这个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一个古董商人就算是天才的话,那也不可能精通古董行三**项,无计其实的小项的。

    因此,溜达古董市场的时候找个朋友帮着掌掌眼,这个也是允许的。张好古的身份在古董市场可是比周扒皮要高,因此,针尖对麦芒的吵吵起来也不怕他周扒皮。

    但是王海东可是不想因为这个两个人发生什么摩擦,笑呵呵地说:“两位先休息一下,莫着急。张老板,这东西我既然是看上了,自然是认为他值得两万了。

    老周,你也别着急,我也没有说不买啊。虽然价格高一点,但是买古董不就是图个高兴吗?”;

    王海东说的这话就是玩古董的真谛了,玩的就是一个高兴,真的拿着这行当当职业的也就是那些古董贩子和一些收藏家而已。张好古看到王海东给自己使了一个眼色,立刻想到了王海东可能别有隐情。

    这家伙狡猾的很,难道会白白的拿着两万块扔了吗?

    张好古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