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容后传-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前陛下要杀那些人时,臣已告诫过,如今关中大乱,本就是预料中事,皇上明知会出现这种局面,依旧一意孤行,就该承受这样的后果。”

    刘曜大怒,手拍案台怒呵道:“大胆游子远,你这是嘲笑朕么!”

    “不敢,微臣说的是实话。”

    他一身铁骨铮铮,在朝堂之上,竟胆敢与他杠上了,其他大臣们大气也不敢出,生怕刘曜惊怒之下,就将他给杀了。

    刘曜盯了他半响,随即喊了声退朝,便拂袖而去。

    羊献蓉听了这事之后,便连忙赶到了太极殿,刘曜正发着脾气,就连张全都跪在地上。

    “皇上这是怎么了,谁惹你发这么大的脾气?”

    “还有谁,不就是那个游子远,竟敢当朝嘲讽朕,若不是顾及他对社稷有功,又甚有才华,朕早就命人将他拉下去砍头!”

    羊献蓉上前,温声安抚道:“皇上,那游子远的确是个臭脾气,臣子该有臣子的样子,怎么能顶撞你呢,不过,若是他跟其他大臣一样,只会唯唯诺诺,那他就不是游子远了,这样敢跟皇上对着来的臣子,放在朝堂之上可都是头一份的,你若真砍了他的头,可就没有第二个了。”

第565章 游子远献良策

    刘曜瞪眼道:“你怎么帮他说话?”

    “臣妾这哪里是帮他说话?若是皇上还不解气,不如将他召来,重重责罚他几十大板,如何?”

    刘曜又不说话了,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他哪里还有心思责罚?

    羊献蓉见他不说话,便知他心底的怒气消了不少,神色越发温柔了起来,温声道:“皇上,如今当务之急,便是如何解决关中之乱的事,那游子远不是有本事吗?让他去解决,若不想出个法子来,就罚他去倒夜壶,皇上可劲的折腾他便是了,如何?”

    刘曜这才笑了:“你啊你,是故意来安慰朕呢?”

    “只要皇上不生气了就行,张全,去把游大人找来,说是皇上召见。”

    张全看了刘曜一眼,见他点头,便赶紧去了。

    游子远入了这太极殿,原本心底多少有些忐忑,他性子刚强,故此才在大殿之上顶撞了皇上,可事后想来,不禁有些后怕。

    入了殿,看到皇后也在,心下微定,俯身朝他行了一礼。

    跪拜在地,刘曜不发一言,估计这心底还憋着气,羊献蓉暗中推了推他,总不能将人叫进来,却故意给人家难堪。

    刘曜这才沉声道:“起了吧。”

    他这个堂堂君王,姿态必定是摆的甚高,他不说话,游子远就那么站着,也不敢说话。

    没办法,羊献蓉只有开口了,缓声道:“游大人,对于关中叛乱之事,你可有什么良策?”

    她开口,游子远自然要应答,她这是替皇上问呢,在朝堂之上已经闹了一番,惹怒了皇上,这会儿若是再拿乔,只怕,他这日子没法混了。

    “微臣拙见,该先安抚,大赦天下,再进行镇压。”

    “那些叛军可未必那么好说话,安抚是否真有用?”

    “回娘娘的话,这关中常年战乱,如今,好不容易才平息两年,谁愿意再打仗?这一次,他们酋长死了,总归要闹上一番,可据臣所知,那徐库彭未必多得民心,只是,到底是人家酋长,又被有心人煽动,这反抗的情绪一上来,便乘势而上,情况才显得如此严峻。”

    羊献蓉赞同的点了点头,她看了一眼刘曜,该他表态了。

    刘曜淡声道:“既然你已经胸有成竹,朕便封你为车骑大将军,都督雍秦征讨诸军事如何?”

    游子远一惊之下,便跪下了,神色慎重道:“臣定不辱使命!”

    这摊子,他接下了,刘曜心底的气便也散了,这个烫手山芋的旁人不敢接,他敢,自然让他多了几分动容。

    “朕稍后便会下旨,此事由你全权负责,需要什么人选,你与朕说便是。”

    “微臣遵旨。”

    游子远退下之后,羊献蓉便忍不住叹道:“若皇上身边多几个这样的良臣就更好了。”

    “巴氐之乱未平,他的本事还未曾彰显呢,你怎么就确定他是良臣了?”

    “于危难之中挺身而出,胸中有丘壑,便是良臣,此次,他必能为皇上解忧,皇上现在该想着,给他如何安排个骁勇而善战的副将,另外,大赦天下之事,也该尽早传出去,尤其是关中地区的人氏。”

    “好,朕就依皇后所言,看那游子远,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第566章 首战告捷

    诏令下了没多久,游子远便率领三军出战,这一日,刘曜亲自于城墙头相送,并赏赐了三军一人一碗践行酒。

    一时之间,众军豪气顿生,刘曜登基之后,也曾出战过,积威甚重,三军之中,崇拜他者,不计其数,这一次,他亲自为他们践行,已实属不易!

    他拍了拍游子远的肩膀,说了一句:“游爱卿,朕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游子远心底甚是激动,士为知己者死!他又如何会辜负他的信任?

    “是,微臣定不辱命!”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三军之中,响彻起高呼万岁之声,群情激昂,游子远领兵出发了。

    这一仗并不算艰难,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又如何能与王朝精锐部队相对抗?

    而游子远又甚是厉害,酋长徐库彭留下几个儿子,而除了长子之外,其他人尽数被杀,而这次起义,众人却推了归善王句渠知为领袖,一来,他甚有威严,二来,也一直是他在暗中煽动情绪,游子远领兵去了关中之后,并没有急着镇压,反而是暗中与徐库彭的长子徐长亭联系上了。

    权势面前,什么家恨都不算什么,游子远只在书信中写了一句话:如今这巴氐,到底是谁说了算?

    徐长亭暗中与游子远见了面,这徐长亭也是甚有野心之心,他父亲是酋长,父亲死后,他理当也该是酋长,如今这么一反叛,反而倒是那归善王句渠知为王,都听他号令,半句不提立新酋长之事,权利,有时候,会让人疯狂。

    “阁下愿意赴在下之约,可见还不是个蠢人。”

    徐长亭一脸警惕的看着他道:“你想说什么,刘曜杀了我父亲,还有我族人,你以为我会乖乖投降?”

    游子远请他坐下,缓声道:“我想你误会了,我请你来,只是想与你做个交易。”

    “什么交易?”

    “我让你当上巴氐真正的酋长,除了皇上之外,你一人最大。”

    徐长亭嗤笑一声:“你的意思是,让我对这刘曜俯首称臣?”

    游子远淡声开口:“此次,在下领兵五万,尽是精锐部队,而你们的人,有多少是正规军?这次交战,你又想你们巴氐死多少人?”

    徐长亭愤然而起,怒声道:“你不用威胁我,我告诉你,这一次,我们势必与你们对抗到底!”

    他推门走了出去,游子远没让人拦着他,嘴角微微勾起,就算这个时候,他如何坚决,只要败一场,这种坚决一定会被瓦解!

    凤栖宫

    羊献蓉自个亲自泡茶,这工艺还是请宫内的茶技师学的,看了几遍之后,便像模像样了些。

    这时,刘曜兴高采烈的走了进来,笑道:“这游子远倒的确是个人物,与巴氐交战,第一仗就打的十分漂亮,此人用兵甚是厉害,一招请君入瓮,就坑杀了敌方上万兵马!赢的漂亮!”

    “臣妾说过,这游子远并不是说大话的人,的确是有几分本事的,这一仗赢的如此漂亮,正好打消了那些巴氐人的嚣张气焰,接下来的仗就好打了。”

    “正是这个道理!朕今个甚是高兴,要痛饮三杯才行。”

第567章 活不过两年

    羊献蓉也不扫了刘曜的雅兴,吩咐宫人准备好酒菜,甚至还略有兴致的陪喝了几杯。

    她要喝第三杯的时候,被刘曜拦下了,皱眉道:“你身子不好,太医也吩咐了,不能多喝酒。”

    “今个皇上高兴,臣妾自然要陪着。”

    “不行,不许喝了。”

    他黑着脸,酒杯不给她,羊献蓉笑了起来,眼底荡漾着些许春色,嘴角微勾道:“人生难得几回醉,臣妾也是为皇上高兴,能得此良臣,这天下形势甚乱,石勒自立为王,不断扩充着势力,皇上与他迟早会对上,到时定会拼个你死我活,臣妾这心总悬着,却也心知,这乱世之中,不是你不想,便不用去做的,臣妾能做的,便是尽量多陪你久些。”

    刘曜情动,忍不住将她拥入怀中,喃喃道:“你这辈子,都要陪着朕,听到没。”

    “好。”

    她说了一声好,心口却微疼,她想起了薛神医对她说的话。

    “娘娘,实不相瞒,你这身子,就算老夫再怎么调养,最多活不过两年。”

    她已经挥退了众人,就连胭脂也没让她留下,身边只有宋九立在那,听了这话,一向十分冷静的宋九脸色大变,阴沉着脸问:“难道真的没办法了?”

    “娘娘底子伤的太重,年纪又大了,又多忧思,****不能入眠,元气耗损甚重,就算好生休养,也只能多个一年半载罢了。”

    宋九还想再说什么,羊献蓉制止了他,她倒是十分平静,淡声道:“无妨,薛神医告诉我该如何休养便是了,我的身子,我知道,的确是虚了,其他倒还好,只是这夜夜不能入眠,实在扰人。”

    “老夫会开个方子,只是有没有效果,老夫却不敢保证。”

    “多谢了。”

    薛神医见她一脸的平静,想着她与卫玠的关系,又是晋人,心底便多了几分怜悯。

    “再如何,娘娘也要多保重身子,不能多思,命是自个的,若是连命都没了,还剩下什么呢?”

    “多谢薛神医提醒,我记下了。”

    薛神医没在宫内留多久,只是多留了几张方子,便出了宫。

    这件事,只有她与宋九知道,宋九想将人留下,却被她制止了。

    “神医该做的,都做的,该说的也说了,再留下他也没什么意思。”

    宋九颤声道:“主子,可你的身子。。。。。”

    羊献蓉摆了摆手:“生老病死,乃人之常事,有什么好可惜的,我这辈子经历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我不怕死,只是,舍不下他跟三个孩子罢了,只剩下两年了,有些事该多做安排才好,宋九,就算我死了,你也会誓死效忠的,对不对?”

    宋九在她面前跪了下来,抬起头,一字一句道:“是,属下会誓死效忠,生死相随!”

    他这意思是……她死了,他也随她而去?

    她抬手,抚了抚他的头发,这么多年来,这还是两人最亲近的时候了,他抬头看她,眼底的情绪似乎有些压抑不住,她很快收回了她的手,脸上有几分无奈的笑意:“傻瓜,你死了,谁保护我的孩子?你想让我死不瞑目?”

第568章 思念女儿

    “主子!”

    “好了,我还没死呢,不说这些了,这两年,我们还需要很多事要做,宋九,我需要你帮我。”

    宋九抬头,眼底似有暗光划过,他只应了一声:“好。”

    刘曜喝了不少酒,人已经半醉,羊献蓉到了后面又多了几杯,她酒量一般,这微醺的感觉,于她而言,甚是难得,她搀扶着他上了床榻,替他脱下了鞋袜与外衣。

    刘曜紧抓着她的手,并不松开,口中还说着胡话,凝神听去,却又听不出个所以然来,间或中还喊了好几声她的名字,她想去给他倒杯水,手却被他拽的死紧,根本撇不开。

    “刘曜,你先撒手好不好?”

    “不要,就不撒手。”

    他倒还闹起了脾气,抓的更紧了些,羊献蓉没法子,只好顺从的在一旁躺了下来,给他盖好了被褥,合衣躺了下来,她睡不着。

    这种失眠之症,已经许久了,刘曜夜夜来陪她,拥着她,给予她温暖与安慰,可黑夜之中,依旧只是她一人,在苦苦挣扎。

    不能入睡,就算睡了,也不过睡上一两个时辰,身子差了,还不能入睡,又如何不胡思乱想?况且,司马绾一直是她心底的隐痛,这么多年了,一直折磨着她,身为母亲,又怎么会不思念自己的孩子?

    就算生下再多的孩子,她依旧不会忘记,她丢失过一个孩子,曾为此不知流过多少泪。

    到了下半夜,刘曜忽然惊醒,手中却是空的,他骤然之间坐了起来,床榻之上,空无一人,却见羊献蓉披衣站在床榻之前,她似乎站了许久,一动也不动。

    刘曜起了身,朝她走去,并在她身后拥住了她,低声道:“怎么不睡?是不是我醉酒吵到了你?”

    “是臣妾自个睡不着罢了,今个月色真美啊。”

    “这么冷的天,你怎的穿的如此单薄,若是冻病了可如何是好?”

    她的手指冰冷僵硬,估计站了许久,刘曜拥着她朝里走,替她搓了搓手,还给她哈着气,实在细致入微。

    羊献蓉笑道:“皇上如今倒也知道疼人,这倒是臣妾的福气了。”

    “朕只疼你,倒是你,怎么现在越来越不在意自个的身子,难道,还一直睡不着?”

    原先她睡不着,他是知道的,也总想方设法的去哄,羊献蓉为了不让他担心,便假装睡了,这一假装便是一年半载,渐渐的,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痛苦,并不想让他知晓。

    她摇了摇头:“没有,只是一时睡不着罢了,皇上怎么也醒了?”

    “你不在朕身边,朕睡不着。”

    他习惯了她的存在,她的味道,她的温度。

    这种习惯太过可怕,他现在也没办法。去别的宫妃那,与别的女人躺在一处,都已经极不习惯,这也是他如今,为何只来凤栖宫的原因。

    “那臣妾陪着皇上去睡,可好?”

    天还是有些冷,炭火渐渐的熄了,刘曜解了酒之后,却难再入睡,便与羊献蓉说起话来。

第569章 句渠知身死

    似这般夜谈,以前是很少的,两人谈到了从前,那一次她被楚王掳出宫的事,在西晋的日子,那时的苦难,如今说起来,已经释然了不少,也避不过一人,司马衷。

    两人也谈及了他,羊献蓉的神色间,有些恍惚,那人的样子,她还记得,他死在她怀中的样子,她也记得。

    那么痛,那么真切,仿佛她的指尖还残留着他的温度,他对她说,要保全自己,要幸福。

    谈及司马衷,她的语气带着些许上伤感与怀念,刘曜心底多少有些介怀,嘴上却没说什么,那是她的过往,她的年华都耗在了洛阳的那座宫殿中,那段沾染了鲜血的记忆,她并不想回忆。

    只是,她怀念那些曾经鲜活的人,她们早就下了黄泉,喝了孟婆汤,过了奈何桥,或许已投胎转世了,徒留她一人在这乱世之中,辗转沉浮。

    “献蓉,朕想好了,待熙儿成年礼之后,朕便退位,让他登基,朕与你寻个山清水秀之处终老此生,如何?”

    “皇上可舍得这权势?”

    “这有什么舍不得,不过,在这之前,朕要为熙儿打下太平盛世。”

    他的眼底依旧有野心,却多了几分克制,不至于那么莽撞,羊献蓉神色温柔,低声道:“好,臣妾等着皇上。”

    这些,在她看来,其实是一场虚幻的梦了……

    游子远率领三军,连赢了几次小战之后,徐长亭暗中见了游子远,他同意了与他之间的交易,他会劝归善王句渠知投降,不过,他要游子远保证,不会大开杀戒,并让他当上巴氐的酋长。

    游子远之应下了,只是归善王句渠知十分顽固,就算徐长亭怎么劝说,也不同意投降,非要血战到底。

    几次大战下来,他们巴氐羌羯族损失惨重,三万士兵已剩下不到一万,大大的打消了士气。

    再打下来,也只有白白牺牲的份,徐长亭想着他与游子远之间的交易,在一次与归善王句渠知商量无果之后,对他暗中下了杀手!

    句渠知身死的消息传来之时,游子远正看着兵书,听了禀告之后,愣了片刻,随即道:“看来,可以准备凯旋而归了。”

    “将军,那徐长亭当真会投降?”

    “除此之外,他没有其他路可走,写份捷报传回长安。”

    “是,属下这就去办。”

    句渠知一死,巴氐群龙无首,必定会乱,再由徐长亭出头,投降便是理所应当。

    刘曜看了捷报之后,自然十分高兴,下令迁徙巴氐二十万民众入长安,如此一来,也能顺势控制巴氐族民。

    游子远接到诏令之后,心下却有些担忧,二十多万人,尽数涌入长安,的确可解了关中之危,也有威慑控制的意思。

    可这么多人,入了长安之后,吃穿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人又如何生活?难不成要朝廷养着吗?

    越想越觉得焦心,他分别写了两封劝谏书快马加鞭,让人送回了京城,一封送进了太极殿,另外一封则传到了凤栖宫。

第570章 献蓉劝告

    羊献蓉看到书信的时候,有些诧异,不过,想着游子远给她写了书信,定是十分重要的事,就算于礼不合,也拆开查看了起来。

    原是关于迁徙巴氐民众的事,他的担忧不无道理,到时人满为患,不好管理不说,朝廷负担甚重,更不好管理。

    刘曜下了朝之后,又要批折子、处理公事,到凤栖宫已经有些晚了,羊献蓉却一直等着他。

    “怎么还不歇息?”刘曜问。

    “臣妾一直在等着皇上,皇上真打算让巴氐二十万民众迁徙入长安?”

    刘曜皱起了眉头,朝堂之上的事,他从不瞒着她,还会时不时的跟她商量,不过,有些时候并不愿这些事惊扰到她。

    “是,朕已经传令给了游子远,让他来办这件事,不过,他认为此事劳民伤财,让朕再三考虑一番,朕已经下了旨意,他竟敢反驳回绝,实在过分。”

    游子远这人的上谏书用词的确不怎么委婉,不懂迂回,刘曜如今是皇上,虽爱惜他的才,却也被他的顽固与冷傲给弄的火冒三丈。

    羊献蓉心知刘曜的脾气,不能逆着,得顺着才行,她温声道:“皇上,其实这事仔细想一想,倒的确是个大问题,二十多万人,真要一股脑涌入长安的话,当真是麻烦,这吃喝穿怎么办?靠朝廷养?二十万人,养一年,这国库恐怕就得被耗空了,再者,这么多人,肯定会乱,到时,抢夺争端事情不断发生,京兆府尹只怕要头疼了,还有,巴氐之人本就有些仇恨匈奴人,不起冲突才怪,虽是天子脚下,可若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试图叛乱,要刺杀皇上,那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稍微一分析,刘曜便会清楚,他行军打仗十分厉害,可一旦涉及到这方方面面的政事,便有所缺陷,所幸,他身边有聪明人,而她说的话,他多少也听的下去。

    刘曜深思了之后,半响才道:“难道,什么都不做,若是关中那边又叛乱,那该如何?”

    “具体情况,就该具体分析,肯定要迁徙一些人进来,当做质子,以作威胁之用,只是不必那么多,这样吧,每户出一人,三万到五万之人便可,人少了好控制,有亲人入了长安当人质,也就不敢再起反叛之心,另外,可以在远郊之地开辟地方给他们居住,圈地给他们租种,当然,先头朝廷可以先支持些。”

    她细细给他分析,每一条每一道都一一说来,温声细语,条理分明,刘曜本是不怎么耐烦,这种政事,他多半是推给大臣处理。

    不过,这一次他倒是听进去了,并深以为然,还让人记下了。

    末了,他忍不住握着她的手,叹声道:“献蓉,若是没有你,朕只怕又会做出一些蠢事了。”

    “人无完人,皇上不必介怀,不过,忠言逆耳,朝堂之上,也有不少良臣,烦请皇上多些耐心听他们的谏言,于江山社稷有益。”

    “好,朕听你的。”

第571章 大胜而归

    羊献蓉这才笑了起来,刘曜不是什么昏庸之人,甚至称的上是明君,只是,在政事不甚多费心罢了,只能多劝诫着些,只是……他也只能听的进去他的话,可若她死了呢?

    谁又能劝的了他?他性子暴躁,若无人劝的住,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皇上,你不仅要听臣妾的,别的人若说的有道理,也要多听些。”

    “不要,朕不耐烦听那些老家伙说话,一个个老调重弹,烦死了,不过,献蓉说的话,朕都听的下去。”

    羊献蓉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了,戳着他胸口道:“你是皇上,怎么能这样?就拿游子远来说,尽管他说的话不好听,可句句忠言,你以后,可千万别一气之下就砍了他的脑袋,发火之前,先冷静下,想想我,好不好?”

    她实在是怕了,怕他到时候没人管的住,脾气越发暴躁,一气之下,就胡乱砍人的头,杀了那些忠臣,可比自断手腕还要可怕!

    刘曜抱着她,一口应下,宠溺道:“好,都听你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这行了吧。”

    “皇上最近倒是这嘴倒是甜了不少,以前可不这样。”

    羊献蓉调侃了一句,他总腻着她,陪她的时间也变多了,千娇百宠的,两人夫妻多年,早就过了那个黏糊劲,如今,倒是又多了些柔情与热情。

    “怎么?不喜欢吗?”

    “只是不习惯罢了,游子远回了长安之后,你要重赏他才是。”

    一提游子远,刘曜心绪便有些复杂,当堂顶撞,毫不客气的斥责他,这人倒是头一份的。

    半月之后,游子远大胜而归,与他同归的,便是那五万巴氐民众,之前已做了安排,一切倒显得有条不紊,倒没出现什么纰漏。

    刘曜下令举办了宫宴,宴请三军以及嘉奖游子远,这次游子远刚立了大功,一跃跻身成为皇上面前的红人,文武百官莫不上前恭贺,明里暗里也都带着几分恭维与巴结。

    游子远原本坐惯了冷板凳,他性子冷硬,向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懂官场中的弯弯道道,私下有人说他“二愣子”,之前,当朝不给皇上面子,这命都在裤腰带上揣着,现下可算是咸鱼大翻身了。

    这次宫宴,羊献蓉也出席了,亲自赏赐了游子远一杯酒,算是给足了面子,皇后如此青睐有加,如此可见一斑了。

    皇上大喜,多喝了几杯,百官见状,自然也跟着凑热闹,觥筹交错,好不热闹,用醉生梦死来形容也不为过。

    游子远不擅喝酒,却也被人硬灌了不少,最后喝趴下了,被人搀扶着出了宫。

    羊献蓉陪的甚晚,让张全搀扶着了刘曜回了凤栖宫,又让胭脂打来热水,给他擦拭了脸与手,而后脱掉了鞋袜,睡上了床榻。

    她难得见他如此高兴了,只是,这高兴之中,似乎又带着些许的惆怅,仿佛一个解甲归田的将军,想念着他的战场与战马。

    她靠近床榻之时,却见他睁眼看她,眼底含着些许的幽光。

第572章 暂代国事

    刘曜淡声道:“献蓉,你知道,朕今个为何如此高兴吗?”

    “打了胜仗,平了叛乱,又得了良臣,皇上自然高兴。”

    “不,朕今个接到奏报,奉州陈安反叛,朕要亲自领军去镇压!”

    羊献蓉一惊,忙道:“皇上要亲自领兵?此事非同小可,还是要从长计议为好。”

    他摆了摆手道:“献蓉,你不必再劝,朕若是再继续窝在这皇宫之中,就跟废人没什么差别了,朕更喜欢金戈铁马,而不是躲在这宫墙之后,当个什么无用的皇上!政务之事,有大臣,后宫有你,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这是憋闷的坏了,又恰逢乱世,叛乱者不在少数,而他过惯了沙场点兵的日子,让他派遣别人平乱,而他却只能干看着,这委实也憋屈了。

    “皇上想好了?”

    “想好了,献蓉,你会支持朕的,对吧。”

    羊献蓉看着他的眼,眼底有几分无奈,随即淡笑出声:“自然,皇上尽管去做你想做的,臣妾不会拦着,只是,有一点,皇上要多保重自己,切莫受伤,臣妾在宫中,等着皇上回来。”

    刘曜喜悦之极,拥住了她,又亲了她一口,心头甚是舒爽,低喃道:“那之后,这朝政与后宫,都要献蓉你多操劳些了。”

    “臣妾是你的皇后,这都是应该的。”

    次日早朝之时,关于奉州陈安反叛的消息便被上奏了,刘曜当即决定亲自平乱,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不过,刘曜浑不在意,他决定的事,自然不会更改,甚至亲自点兵去了。

    没过几日,便领着三军朝奉州去了,而朝堂之上,则交给了游子远,侍中乔豫、和苞等人,另外,也给了羊献蓉特权,一些急需处理之事皆可上奏于她。

    之前,巴氐百姓入长安之时,她已表现了她的政治才能,刘曜也不毫不掩饰的夸赞过她,故此,乔豫、和苞等人便试探过,见其见解独特,对于长安城内出现的一些问题,都能十分妥善的解决,这才敢将折子上书。

    而游子远,则因其先前多次劝谏了刘曜,心知她为贤后,对其更为推崇,这么一来,倒没出什么岔子。

    只是,这国事繁多,一件堆着一件,羊献蓉暂代刘曜之职,身子底子弱了,这精神便差了许多。

    宋九是知道她底细的,不禁开口劝道:“娘娘,您身子骨不好,如何能这般操劳?”

    羊献蓉淡声道:“不过是多费些心思罢了,不碍事,何况,我如今得了这失眠之症,若无事可做,怕是更容易胡思乱想,如这般,反倒能打发些时日,只是,我眼神有些不好了,有些字迹看不清,劳烦你帮我念念。”

    “是,属下遵命。”

    上的折子,宋九念完之后,羊献蓉便要下笔些批语,她字迹娟秀,写的也甚为认真,用的是朱砂。

    先前刘曜在时,对处理朝政甚是不耐,多推给了近侍,如今,皇后事必躬亲,行事十分周到,于治理朝政之上,似有章法,尤其对于一些上谏之书,甚为赞扬,还会召一些有能之士,入太极殿商议,实在出乎人意料。

第573章 贤后之名

    另外,羊献蓉还推行了几项政治建设,比如:

    一、均百姓田租之半;孝悌力田及死义之孤赐帛有差。孤老鳏寡者赐谷每人三石。

    二、派使者巡行州郡,劝课农桑。

    三、设官分职,各司其事:经学祭酒。

    这些举措,都得到了大臣们的特别推崇,她实则还列举了其他举措,只是有些涉及到国之根本,需要刘曜在,才能做主,另外,羊献蓉与游子远谈论如何治国安民之道,毕竟兼并易而坚凝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