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职异能-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座无比雄壮的山峰,虽然高耸入云,但峰顶却没有积雪,山顶用石头垒成的简易祭坛,飘洒出道道光芒之路。头戴冠冕的君王,衣着华丽的贵族,还有最为普通的百姓,面无不带着最为虔诚的表情,沿着光芒之路,登神山。

    这种献祭仪式,依曼小时候就见过多次。信徒们凭着自身的贫富贵贱,量力献出祭肉,由祭祀们向天空祈祷,引下神火将祭肉煮熟。然后按照人头平分,无论身份贵贱,年龄大小,长辈尊幼,都得到相同重量的祭肉。

    紫目族献祭的对象,竟然是真神,这大大出乎依曼的预料。如今圣殿虽然在伊波利王朝,几乎每一座有规模的城市,都建造了教堂,更有众多的传教士行走王国,治病救难,显露神迹。但信奉神的紫目人,仅有微不足道的极少部分。

    “年轻人,看到没有,这座山出奇的高大,是我们这片大陆所没有的,他的名字所有信徒都知道,这就是著名的西奈山。”通天魔尊语气中带着自豪:“我们紫目族,原本是神的血民。”

    西奈山,经中记载的“神峰”,约柜就是在此峰所塑造。却不知道存在于何处,有人说这本来是天堂的山峰,

    据依曼所知,龙之大陆和巨人大陆,都没有西奈山的存在。如果这座山峰真的处于这个世界,只能说这个世界,存在着第三片大陆。

    依曼望着通天魔尊的眼神,有些不同了:“难道骸骨方舟,目的是驶向西奈山所在的土地?”

    通天魔尊郑重的点了点头:“西奈山所在的大陆,名为神之大陆,经称呼它为救赎之地,是紫目族的发源地。”通天魔尊微微叹息道:“那是紫目族祖先,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后来有一部分人跨越海洋,来到龙之大陆,逐渐丢弃了信仰,反而是汉唐和罗马人,接受了神的真道。”

    历史已经过去太久了,就是通天魔尊,也不清楚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有一部分紫目族来龙之大陆谋生。

    依曼的心中震撼无比,在他的心中,一向与圣殿对立的紫目族,竟然是神的血民,他们背叛了自己的传承,投入了恶魔的魔爪。

    忽然间,依曼意识道有些地方不对,他向前几步,用手摩挲着那些画作,疑惑不解道:“这纸张,这颜料,历史不会超过百年,绝不是古时代传下来的。”

    通天魔尊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在一座古遗迹中,发现了许多破损不堪的古董,这些浮雕和画作,都是用特殊的手段,还原后临摹的。”

    “这面做了一些改动,是不是?”依曼转过身来,盯住通天魔尊的双目道:“比如说,画作的人类,眼睛并非是紫色的。”

    通天魔尊面的表情猛然一颤,仿佛被说破了心事:“成大事者,必要时必须要采用一些手段,这些人是紫目族的祖先,神之大陆是紫目族的故乡,这一点无需置疑。”

    神创造了紫目人,而其他人类,是魔法的产物。古神学的一些珍贵的文献中,确实有此类的记载。

    依曼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不错,只要初衷是好的,目标是正确的,用何种手段,又有什么关系。”

    通天魔尊望着一副简约的素描,那是夕阳下,一家人快乐晚餐的情形:“等我们到达神之大陆,回到祖先的土地,也便从命运的束缚中逃脱出来,紫目族便实现了真正的救赎。”

    骸骨方舟计划,已经进行了将近一百多年,紫日一曼大帝,估计也是知道的。

    紫日一曼大帝虽然身为皇帝,但十二阶绝世强者的所作所为,也不是他能左右得了的。建造骸骨方舟的计划是暗中进行的,没有引起轰动,算是给大帝一些面子,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依曼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倘若紫日一曼大帝得到深渊魔神的力量,成就大魔身,历史沿着末世的方向发展,他还能坐视不管吗?

    在依曼所在的时间流中,历史记载,伊波利王朝灭亡之后,确实有一批紫目族人,跨越了野蛮人平原和十万大山,不知所踪。

    想到这里,依曼神色释然:“敢问神之大陆的位置,是不是出于十万大山的西面?”

    通天魔尊面的皱纹舒展开来,带着愉悦的表情道:“你问了这个问题,我很高兴,心中无比的安慰。”

    他为什么高兴呢?依曼不解。

    通天魔尊没有解释,而是继续说道:“从伊波利王朝横渡野蛮人平原,跨越十万大山,到达尊荣海湾,行程何止万里。所以我们建造了数十艘骸骨方舟,在陆地是万千亡灵生物,在海洋中则合成方舟。既可以为我们搬运粮食器械,又能起到护卫的作用。”

    骸骨方舟的构想,果然是奇思妙想,否则将一艘大船运到万里之外,在加翻山越岭,是不可能的。

    “果然是好主意。”依曼称赞一番:“原来紫目族回归神之大陆的计划,早已有之,可是异能之神,又是怎么回事?”

    通天魔尊面,现出奇怪的表情:“此间自有深意,不可云,不可云。”

    依曼:“……”

    建造骸骨方舟的材料,是从伊波利王朝的死亡绝地,无底深渊得来的,据说无底深渊连接着地下黑暗世界,经常有凶恶的魔物跳出来。

    与通天魔尊告别之后,依曼便回到了圣女希利亚的身边,担当着侍卫铜币的身份。他在暗中继续调查异能之神使者的事宜,但却依然没有结果。

    没有几日,就到了伊波利王朝一年一度的青苗祭祀,圣女希利亚照例也必须参加。向神祈祷,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第四百八十章 变味的青苗祭

    樱�植恢�浪滥亩�チ恕!倍澜鞘抟�依裂笱蟮奶稍诘靥海�叻卟黄降馈g嗝缂漓耄�墒枪��募漓牖疃��ヅ�氖涛啦辉谏肀撸�珊翁逋场?

    圣女希利亚将一头青丝挽好,精心的描着淡妆,随口说道:“前几日有消息传来,铜币在与碧玉剑比武之后,就闭关钻研汉唐帝国最高武学之一,据说可力拨千钧的一指破天功,估计赶不今年的青苗祭了。”

    “一指破天?他还真有闲心呀。”独角兽银币一谈到铜币,就是一副鄙夷的口气:“他不回来也好,否则我们又有得吵了,就让依曼继续扮成他的相貌。”

    依曼已经准备好了,用精神力具现成铜币的摸样,浑身也收拾得利落整洁,唯独缺少的是铜币所特有的狂信徒气势。不过这并不要紧,身为圣女的侍卫,并非祭祀的主角,尽量低调就好。

    青苗祭祀,按照传统是在原野中举办,面对着绿油油的大地,茁壮成长的绿苗。有着各种信仰的祭祀们,向自己的神灵祈祷,为万民祈福。

    这是各个教派发扬壮大的好时机,尤其是一些行使邪术的祭祀,在青苗祭祀施展各种离奇的法术,吸引那些无知的平民当。

    不过也有例外,当初圣殿的一名红衣主教,在青苗祭求来了一场春雨,滋润了几千里干枯的麦苗,却没吸引来几名信徒。

    雨是自然形成的,在学者们纷纷献身解释下,紫目人显示出了十足的谨慎。

    一场能覆盖几千里的细雨,并不容易用自然解释。从那以后,伊波利王朝各地的青苗祭祀,缺少了求雨的项目,即使是大旱之年。

    塔连里多城的青苗祭又有些例外,为了照顾城内为数众多的皇家和贵族阶层,免得他们在为民操劳后又车马劳累,紫日皇族早就在几百年前下旨,特批这里的青苗祭祀在城内举行。

    一众迎风拍马的邪教祭祀们经过“反复”的论证,得出“一致”的结论,在城内祈福,效果比在原野要好几倍。

    紫日一曼大帝登皇位后,塔连里多城的青苗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在祭祀这几天,要全城戒严。因为一曼大帝一改前例,每年都在青苗祭发表重要演说。

    如此一来,耕种庄稼的“下贱”农夫无法进城,被排除在外。祭祀活动逐渐变味,青苗祭越发流于形式,成为贵族们寻欢作乐的良机、互相交际的宴会,已经与祭祀无关了。

    所以一谈到青苗祭,圣女希利亚也是无奈,但身为圣殿的代表,她还必须得参加。虽然作用只是露个脸,说几句无关痛痒的套话,去年怎么说的,今年还可以怎么说。

    青苗祭这天,圣女希利亚带着依曼,准时来到祭祀现场。却被告知圣女的讲话,被压缩到只有三句。原来紫日一曼大帝三天前突发奇想,要进行一次万民共赏的盛大祭祀,体现出他爱民如子、与民同乐的不朽丰功,永留史册。

    当然,民众还是不能入场,这个世界,说的永远比作的好听。紫日一曼大帝的具体丰功,表现在他要进行一场长达三个时辰的演说。

    这一决议,得到了群臣们的拥护,一致赞成大帝的英明决断。却使得塔连里多城忙成了一锅粥。

    首先是负责安全的皇家侍卫们,演说的时间越长,代表着越是危险。侍卫们将参加青苗祭祀的名单筛选又筛选,核查又核查。那些背后说过大帝坏话的,或是露出对大帝不满情绪的,纷纷被排除。尤其是靠近大帝演说台,除了那几位必须露面的元老近臣外,几乎都是忠心耿耿的侍卫假扮。

    负责撰写演讲稿的学究们,这几天就没睡好觉,他们的稿子接连不断的送到宫中,全部被退回来责令重写。学究们抓狂了,绞尽脑汁凝思苦想,写出的几篇天花乱坠,令人叹为观止的演讲稿,简直是生动而又感人,曲折而又离奇,但还是逃脱不了被返回的命运。

    眼看青苗祭就要临近,却还不能定稿,学究们可急坏了,一些有门路的学究,托人打听大帝的心思,却得知了意外的消息,简直是气急败坏。

    原来,毙掉这些稿子的,不是紫日一曼大帝本人,而是大帝手下的一名亲信。这人没什么才学,几乎字都认不全,却深知为官的哲学。

    如果稿子几次就通过了,将来有人评断稿子,大帝不悦,他这个审稿人也是有责任的。所以学究们呕心沥血写出来的稿子,他连看都不看,就直接退回来了,责令重写。到时候大帝没有合适的讲演稿,完全可以推脱到学究们水平有限。

    然后这位审稿人就可以对大帝说了:学究们写的讲演稿我都看过了,没有满意的,只是有几篇还算将就,不如您挑挑。通常这时候,大帝会随意选择一篇了事。

    这是精明的为官之道,尤其面对一位喜怒无常的大帝。

    学究们也不傻,很快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一名精明的学究提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将历代先帝的讲演稿集中在一起,抽取出其中的精华。整篇稿子全部是引用前辈帝王的话。

    这篇稿子被送到审稿人手中,并附带了口头说明。那名审稿人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否认前代大帝的话语,那就是真理,不容评论,只得给予通过。

    于是,这个通篇没有一句新意,几乎驴唇不对马嘴、不合时宜的演讲稿,送到了紫日一曼大帝的手中。

    圣女希利亚对于被压缩讲话,并没有什么意见,反正她就是来走个过场。她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仿佛与红尘丝毫不沾染的仙子。

    青苗祭所在的万岁祠,是一座宏伟的广场。中间修建着高大的祭坛,从到下一共一千两百层,全部是由几十吨重的青色巨石垒积而成,据说耗费了伊波利王朝十年的国库收入。

    天空中,响起了阵阵歌颂赞誉之声,一朵朵绚丽多彩的花朵,在云端绽放,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几乎覆盖了整个塔连里多城。这是宫廷法师们的杰作,借助超级法阵,耗费万千魔晶石施展的魔法花丛,代表着青苗祭祀的开始。

    依曼望着天空中的美丽景象,心道这花费,和从天空中下金币雨差不多了。在他那个时代,富甲天下的普罗西斯七世,也不曾如此奢侈过。

    首先,照例是代表着各种信仰的祭祀们讲话,圣女希利亚也随意说了几句。走马观花的过场后,就到了本次青苗祭的正题,紫日一曼大帝演讲。

    祭坛顶端,华丽的魔法阵发出道道彩色的光芒。这座法阵不但有扩音的效果,更能散发出滋润人体的生命能量,支撑大帝的身体,否则年老体弱的紫日一曼大帝,难以完成长达三个时辰的讲演。

    生命法阵也并不完全靠谱,最为完美的是圣殿的神术,任何一个红衣主教随手施展的祝福,都能让大帝讲三天三夜不知疲惫。

    但这却绝不可能,首先圣殿是不会配合的。再有紫日皇族,天生对神术中的祝福类法术,有着超强的抵抗力。

    在讲演之前,大帝服用了一颗补药,略带有兴奋的效果。在加生命法阵的运转,一时间气血旺盛,生机勃勃,顿时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神智就有些过于兴奋了。

    过于兴奋,人就不是那么理智。

    “三百年前。我的祖先大帝说过,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代表着收获,代表着成熟,代表着希望……。”

    顿时,祭坛下掌声雷动,欢声震天。

    一众学究们听后傻了眼,纷纷不知所措,一名学究幡然醒悟:“遭了,我们送错稿子了,这是筛选剩下的草稿。”

    紫日一曼大帝听着如雷贯耳的掌声,热血,信心倍增,他老迈多病的身躯,仿佛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紫日家族最为英勇的大帝,在迎接凯旋而归的战士之时,曾经说过:“你们的英勇,将永远铭记在历史之,后人将记住每一名战士的面孔。”

    又是一阵如海潮般的欢呼声。

    紫日一曼大帝引用先祖的话语,从艺术扯到税收,又从哲学联系到宫女的服饰,旁征博引,包罗万象,就是没有一句有关青苗祭的话。

    不过这并没有减少贵族们的掌声,就是紫日一曼大帝在哪里打呼噜,他们也不会吝啬如此廉价的奉承。

    就在此时,在塔连里多城外,一名骑马的年轻人,望着紧闭的城门发愁。

第四百八十一章 恶行千里秘流传(一)

    高高耸立的城墙,紧闭着的城门,竖起来的吊桥。城头更是旌旗招展,人头攒动,卫兵比平时多了几十百倍,仿佛大战将临一般。

    年轻人就是圣女希利亚的侍卫,铜币,这个名字,他自己也很不喜欢。

    一路风尘仆仆,人马已经是极度困乏。从汉唐帝国日夜兼程,中途驿站换了数十匹马,却还是没有在青苗祭之前,赶回塔连里多城。

    凭着铜币的能力,跨越城墙,悄无声息的潜入城内,城墙的哨兵再多十倍,也绝对发现不了他。

    不过他的信仰,却不允许这样做,更加直白的说,他的性情,注定了此类想法不会出现在脑海中。

    铜币轻叹一口气,年轻的面孔满是倔强。走到护城河边,对照着河水整理仪容,淡淡的圣光在身躯流淌,衣物,皮肤全部都一尘不染。身穿金色的光辉铠甲,腰跨圣剑“忍耐”,俊朗无双,出尘脱凡。

    然后他就是等待,如同标枪一般站得笔直,等待着城门的开启。

    圣女希利亚极其强势,后人评价是圣殿历史最强圣女,但他这个圣女侍卫,却尴尬无比。

    一般来说,圣女登位以后,就会被授予开启约柜的传承秘法。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每位圣女都能动用约柜,只有极少数得到神的眷顾,才有可能获得约柜的认可。

    圣女动用约柜,也并非随随便便,必须经过节食祈祷,一番复杂的仪式后,约柜才可以开启。

    唯有圣女希利亚打破了这个常规,随时能隔空使用约柜的力量,非但如此,她本身具有的神术水平,已经达到极高的等级。还掌握着种种不属于神术的力量,简直有神鬼莫测之能,所以她的身边,已经不需要侍卫了。

    而且希利亚从来不肯安分的呆在圣殿,喜欢带着银币四处流浪,深入各种古迹,进行各类探险,这与铜币安分守己的性情是完全背离的。

    铜币与希利亚之间的矛盾,其根源还在圣女身份的争议。事实,希利亚并非圣殿所指定的圣女,甚至不是候选人之一,她只是一名天资卓越的女祭司,在神术的修炼造诣极高,堪称绝世天才。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希利亚忽然可以召唤约柜,而且在没有得到任何传承的情况下。关于这一点,连现任的教皇也说不出缘故,极其不情愿,授予希利亚圣女的职位。

    虽然有着圣女的光环,希利亚依旧我行我素,流连于山川古迹,乐于寻访前辈大能者的遗迹,并不拘泥于在圣殿中苦修的生活。

    在狂信徒铜币的心中,圣女应该如大家闺秀一般,身居圣殿之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事实,之前的圣女也是这样做的。

    如此一来,两人之间的矛盾越发升级,圣女希利亚我行我素,独角兽银币冷嘲热讽,终于使得铜币在一怒之下,远走汉唐,探求终极武学。

    近些年来,希利亚的性情有些收敛了,至少表面,已经像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圣女。

    但铜币与圣女之间的隔阂,却一直没有结果,独角兽银币牙尖嘴利,其实是代表圣女的态度,与铜币进行不休的争吵。

    到了下午,大概紫日一曼大帝的演讲“圆满”结束,已经安全返回皇宫,吊桥才缓缓的升起来。城门开启,塔连里多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当然了,青苗祭祀还没有结束,只是主角几乎全部提前退场了,包括圣女希利亚。现场剩下的,是那些想要互相结交的权贵,以及赶来看热闹的百姓。

    到傍晚时分,夜幕将要降临之时,就会有各种邪教的祭祀们登场。他们将会展示各类邪术,吸引信徒,一直持续到天亮。

    依曼对此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将圣女希利亚送回“鬼屋”后,依旧保留侍卫铜币的摸样,却换一套普通人的衣裳。特意赶回来,等待观看这些见不得光的邪术。

    也许能找到异能之神的线索,依曼这样认为。

    同一时间,铜币也赶往青苗祭祀现场。按照正常的程序,他应该赶往圣女希利亚的住处,询问今日的情况。但一想到独角兽银币的大嘴叉子,心中一阵发寒,宁可违抗圣殿的清规戒律,也不愿意面带银币毫不留情的冷嘲热讽。

    也许圣女另想办法遮掩过去,铜币对希利亚掌控多少能力,心中也不慎了解。

    万岁祠广场,一座座彩台搭建起来,邪教徒们以最为光彩的一面,吸引着前来赏玩的贵族和无知的百姓。

    铜币步入广场,远远望去,见圣女希利亚的席位,空空如也,心中不由得放下一块石头,却又稍稍埋怨圣女的提前离场。

    附近的一座彩棚内,关在笼子里的四名孩子嚎啕大哭,引起了铜币的恻隐之心。这些孩子大概五、六岁,正是刚刚明白事理之时,他们心中清楚,彩台前燃烧着的篝火,就是今夜的归宿。

    经火邪术,伊波利王朝常见的一种邪术,多数邪教都有类似的仪式。这个时代,炼金术还在萌芽状态,孩子的出生并不受控制。苛捐重税之下,无力抚养众多的儿女,于是经火之术盛行。

    这种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邪术,需要将孩子养到懂事,将他们放到火灼烧,献祭给深渊魔神,孩子的父母就能得到健康长寿。

    此类邪术的最残忍之处在于,孩子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命运,这样效果才能达到最好。

    经中说道:“你们中间不可有人使儿女经火……。”。可见神早就预料到了紫目族的堕落,铜币身为圣殿的狂信徒,对这种邪术万分痛恨。

    他大踏步走到彩棚前,里面跪着一男一女两个人,貌似夫妻,脸涂着油彩,在朝拜所信奉的邪神木雕。

    铜币大义凛然道:“这几个都是你们亲生的儿女,你们就忍心将他们焚烧?难道就一点都不心疼?”

    其中的妇女站起身来,白了铜币一眼,哼了一声道:“看你小哥穿得油光水滑、金光灿灿的,不知道我们穷人家养个孩子多么辛苦。与其活活饿死,不如献祭了,让他投入深渊魔神的怀抱。”

    铜币咬牙切齿道:“家里贫穷,养不起孩子,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圣殿早就发布过命令,无条件收养穷人家的孩子,无论有疾病的,体弱的,还是残疾的,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么?”

    那跪着的男子听了,站起身来,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猥亵的一笑道:“我当是谁呢,这么大的口气,原来是圣女的护卫呀,这里是邪火教的地盘,轮不到你多管闲事。”

    铜币横眉立目,却丝毫没有办法。这个时代的圣殿,政策是温和的,主要以说服和救赎为主,主张与各个教派共存,人民信仰自由。

    没有办法,铜币一甩袖子,打算转身离开,然而发生了意外,也不知道是不是邪火魔教的彩棚不够结实,忽然倒塌了一半。

    “好呀,你竟然敢推倒我们的祭祀大厅。”尖嘴猴腮指着铜币大骂道:“我们邪火教行事,与你们圣殿挨不到边,你如此胆大妄为,是受谁的指使?”

    铜币一时间怔怔的,他也弄不清楚,这彩棚的倒塌是何缘故。

    “这位兄弟,这个彩棚,这个彩棚怎么就倒了呢?这个,这个。”心中觉得理亏,顿时有些口吃起来。

    那女子双手叉腰,摆出一副泼妇骂街的样子:“是呀,这祭棚明明好好的,偏偏你来的就倒了,大家评评理,这是怎么回事。”

    附近几座彩棚内的邪教派,与这邪火教同一个鼻孔出气,一时间都凑了过来。

    “我看得很清楚,就是他推倒的。”一名高瘦的男子喝道,他的彩棚前,挂着一串头颅。

    “哪里,这位小哥也不是有意的,我看得很清楚,不小心绊倒了绳索而已。”浑身透露着邪气的女子,向铜币抛着媚眼。

    “我看朱家贤伉俪就算了,圣殿势力大,我们惹不起呀。”这口气不是劝架,明明是拱火。

    “一曼大帝说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看圣殿的人,也不能例外,怎么也得给些赔偿。”十足的激将法。

    众人七嘴八舌,说得铜币哑口无言,低头道:“我赔。”

第四百八十二章 恶行千里秘流传(二)

    愧为圣殿的狂信徒,敢作敢当,没为圣殿丢脸。…一名如同笑面佛般的老者,笑眯眯的说道:“我看朱家贤伉俪也别过计较了,说起来,我们都是一家人,别伤了和气,就赔个一万金币。”

    一万金币,周围的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别说盖一座彩棚,就是建一座庄园,都绰绰有余了。

    听到了这个庞大的数字,铜币一时间不知所措,他所交往的,是汉唐慷慨激昂的侠义之士,没有与市井无赖打交道的经验。

    “那个,我没那么多钱。”铜币语气软弱的说道。

    “呵呵,原来今日铜币大侠出门仓促,没带够金币。”又是一名高瘦的老者出来打圆场:“我看赔偿之事也不急,就随便留下点抵押物,改日在给钱也不急,朱家伉俪看在老哥的面子,就宽限几天。”

    “至于抵押物么。”高瘦的老者语气随意道:“铜币大侠,就把你身的剑留下来,我想,你也不会建议。”

    铜币的圣剑“忍耐”。经过十二名教皇的祝福加持,几乎是无价之宝,用它做抵押,铜币一时间也犹豫起来。

    “哎呀呀,我们这些人都是有头有脸的,难道会密下你的剑不成,就这把破剑,扔到地都没人要。”又是一名做蛮荒打扮,壮的如同大象般的女子走出人群,一把抢过圣剑“忍耐”。

    “那好,你们等着,我马取金币。”圣剑“忍耐”非同小可,固然不能遗失,但铜币觉得自己理亏,只得拿它抵押。

    “去,铜币大侠,一万金币一到,宝剑一定物归原主。”众多的邪教祭祀笑容满面,难忍心中的得意。

    且说铜币匆忙离去,打算找圣女希利亚想办法凑足金币,打扮各异的邪教徒们,代表着不同的邪教派,望着圣剑“忍耐”直流口水。

    诓来了这把剑,他们就没打算还给铜币。

    “老公呀,还不快将这把剑收起来,要是人家来赎,丢失了可就麻烦了。”邪火教的女子腻声说道,她话内包含的意思很明显,这剑是邪火教的。

    “你们两个忘恩负义的狗男女,要不是我作证,那傻瓜岂会承认?这剑该归我恶颅教派。”最先作证的高瘦男子争辩道。

    “我说这做人呢,要讲究知恩图报,小女子也是有功劳的呀。”浑身邪气的女子笑眯眯道,一双媚眼却死死盯住圣剑“忍耐”。

    “这把剑是我抢来的,就该归我。”如大象般的女子蛮横无理。

    “行了行了,大家都别争了。”笑面佛出来打圆场:“我看这样,剑只有一把,就先放到我这里,再行商议,朱家祭棚的损失,我们魔陀派承担了。”

    “老魔佛,你是想把剑独吞么?这祭棚就是全毁掉了,也不超过五个金币。”

    ……。。

    众多邪教徒们,为圣剑的归宿问题吵翻了天,谁也不肯想让。

    正巧,依曼从这边经过,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远远认出了圣剑“忍耐”。

    为了装作圣女侍卫铜币,照着圣女希利亚的叙述,依曼在白日,也具化了一把假的圣剑“忍耐”,挂在腰间。

    依曼心中疑惑,圣剑“忍耐”怎么会在一群邪教徒手中。虽然有龙皮剑鞘阻隔,但其中浓重的圣光气息,却是瞒不住依曼的感知。

    得想办法将这把剑弄到手,依曼暗暗打定主意,他少年时候就有小偷笑摸的习惯,如今又有些手痒了。

    有眼尖的邪教徒,发现了依曼的存在。

    “他怎么这么快就来了?难道一万金币凑齐了?”

    “你看他身的铠甲没了,难道他把光辉铠甲给当了?”

    “大家说说,怎么办?”

    一些心头痒痒,妒忌朱氏夫妇好远的邪教徒,顿时计心头:“一个人能当一次,那么就难免当多次,这次我们来点更专业的。”

    依曼站在一具棺材面前,正琢磨着,是用手段偷呢,还是硬抢过来。下手抢,虽然没有技术含量,但最是简单不过了。

    这时候,一名女子怀中抱着个陶罐,迎着依曼匆匆忙忙的走了过来。这女子剃了个诡异的阴阳头,没有头发的一面,涂着一层一层的,如同虫子的脊背,一看就不是什么良家女子。

    瞧着路线不对,依曼微微一皱眉头,闪到一边。没想到这女子在依曼旁边三米处摔倒了,罐子磕在地,碎了,洒了一地的白色粉末。

    阴阳头的女子顿时嚎啕大哭,比死了爹还要凄惨:“哎呀我的师傅呀,徒儿不孝呀,没能将你的骨灰送到家乡,您在死界怎能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