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辉煌三国-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刘晔再到正堂中作个四方揖,交待两句教宾客尽兴大宴地场面话后,便顺势装作酒力不支而被扶着回到洞房。
而从此“刘子扬十杯便醉,酒量极窄”这句话也渐渐由参宴宾客们流传出去,作为外界对他的又一个侧面了解。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刘晔并没有体会到那等连饮畅快的意境,反而觉得这种似醉非醉,头晕脑胀的感觉极是难过。但他回到红色为主色调的洞房,看到那位全身似乎都被披上一层霞光的玲珑身影时,脑中便只有这么一句话
“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这种恍惚陶醉地心境下,刘晔都不知何时将那遮挡玉颜的红盖头揭去,现出佳人那轻粉微施,更见动人的娇俏容颜,映着摇曳的烛光,刘晔看着那张乍绝美熟悉的脸庞,一时竟看得痴了。
刘晔这番动作更是让蔡琰面色娇羞不已,见刘晔半晌依旧是那般痴傻动作,顿时心中起了一丝顽皮,玉指轻弹刘晔额头道:“呆子,看什么呢?”
“看仙女下凡……”
刘晔喃喃道出的这句话语顿时让蔡琰忘记了所有窘羞,笑得花枝乱颤,半晌才缓过气来,只觉得此时呆呆傻傻,浑没有平日半分聪明洒脱气质的刘晔似乎更可爱些,此时她似乎又回到了那段通背史书,纵横棋盘的日子,便如快乐的黄莺一般笑道:
“那某人是否便这般一直看仙女啦?”
女教训的是,好似这是洞房,自然得换另一种方式看才是。”
刘晔反应过来后,脸上带着暧昧地笑意柔声说着,顿时让蔡琰脸上再起红霞,显然也预料到将要生什么事……
红烛佳人,郎情妾意。
当一对有情人经过各自的努力终于结合在一起,顺其自然地演绎完一段**的灵欲交融后,两人紧紧相拥,用对方的心跳声来证明了一点
自己不在梦境,于现实中终成眷属,相依相偕……
【11】伴美制药乐其中 曹操郭嘉舍相逢
每日清晨,只有有空便为妻子梳拢秀,看着她们对镜自上淡妆,这等在旁人看来无趣之事刘晔却乐在其中。自我看
大婚之后的五日时光,他都用来陪伴着两位红颜,丝毫不厚此薄彼。而两女也是情若姐妹,相处的极为融洽,如此自然使无论他们夫妻三人,还是知晓情况后的刘虞、蔡邕都各自满意,放下一桩心事。
而这三天非紧急之事,也无人前来打扰刘晔,让他难得能与两位妻子尽情游戏山水,全心放松,浓情蜜意之极。
也是在这种“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状态下,刘晔于第二日偶来兴趣再次进入密室捣弄治伤丹药的标准化程序,竟然一次功成,要知道以前试过不下百次,却是终究不能掌握所准确数据,而刘晔自己能够调配成功,便是靠着经验和手法的纯熟。
如此一来,刘晔终于能再解决一桩心事,再下令谕,划出一部份屯田来种植需要用到的几种药物。由于它们的生长周期不同,最长的需要两年半,短的只需三个月。也就是说,刘晔现时还得靠大批采购先制出一批成品来作为军需储备。
即便如此,这也是极为了不得之事。这种外敷的药粉消毒止血功效明显,而作为原料的七种药材价值并不算很高,在不能自给自足前多花些钱来制成可以挽救大批伤员性命,将战后减员损失降到最少,这是绝对值得的!
外敷的“金疮药”问题终于解决,将亲手记下的流程数据收好,再交由戏志才安排采购及按各分工序的流水线制作,刘晔再有闲暇时间便开始转为研究内服之可以解决瘴气,以及最易作的感冒等常见病症的“行军丹”。
平定北平之前刘晔曾定下“幽州于两年之内休养生息。酌情扩充一至两万兵士,勤加整训,不动大战事”地策略。
而现今的局势条件恰好也能符合,初平三年整年中生的大事的确不多。天下州县各处战事虽然依旧频烦不休,但幽、冀两州局势稍稳,夹在中间地公孙瓒在刘晔和袁绍各自的默契下,成了两方势力的一个缓冲,虽然两边经过几次小规模交战。逐渐将其势力压缩到易京方圆五十里之内。于幽,冀两州交界之处,两方都明智地未派大批兵员严守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故而形成一个宽约十里左右的兵力中空地带。
平定青州后,袁绍地个人野心也膨胀到了极点,现今幽州是刘晔主事,显然他那个“另令皇帝,身居开国元勋。择机夺权”的美梦是作不成了。但他心中念头也渐渐明确。现今地盘大,兵员精那才是正道。
于是在这一年,他一直在整军布武。征积军粮,不仅打算讨伐黑山,将其势力压缩回太行山脉,保障冀州境内郡县安全,更有意兵并州,与白波军为难,将并州这亦是民夫尚武的出产精兵之地全数收于囊中!
原本韩馥占据冀州时,有言据称“冀州粮草足用十年矣!”。
但那时的韩馥手下兵员总共只有三万余人。并且只是守成。从未大动兵戈攻伐别处,而对于百姓不算好。确也能保证其能安定种植,性命无忧。
袁绍得冀州两年便将兵员强充到十万有余,而且不顾忌民生,加重税收。如此作为自然令人心冷,冀州百姓十逃其五,逃不掉或是被抓壮丁充军;或是无粮度日只得聚众为贼,往投黑山黄巾;还有更多的……则是遭受战乱,饥荒而死。
于是,原本人口两百余万的冀州在原本历史上,经过十余年被曹操攻下后,便只剩下三十万,如此都被曹操喜称为大州,可见这十数年诸侯动乱大战,于民生之破坏何其严重!而袁氏集团于这些年间,又是何等作为!
在初平三年这个时候,冀州依旧有一百作万众人口,但袁绍并没有长远的目光,对于粮食的储备问题从不看重,有如此地领,自然可以想像他属下将兵会是如何行事
存粮用尽后,士兵便直接化身为匪,进入百姓家中抢夺粮食,上演了一幕幕“饥则抢食,饱则弃野,官兵之可恶尤胜于匪”场景。百姓不能安然种植庄稼,粮从何处来?
根本断绝,便是那些一力支持袁绍地士族大家囤积之粮也是有限的。于是,袁绍只得自食苦果,麾下士兵竟以桑椹为主食,没有桑椹时,杀人为食者更是比比皆是。如此民心尽失,军若匪流,将会导致的后果……
在这个问题上,互相看不起更是与袁绍各自联结诸侯,攻伐相向地兄弟袁术与他作法完全一样。
淮南一地原本就是鱼米之乡,但与袁绍一般的作为,使数年之后所有存粮用尽,袁术手下士兵从根本没法种植的百姓们家中再也抢不到什么的时候,便只有下河摸河蚌为食,百姓们的生活自不用细表,一个是无法尽述其中究竟……
与他们完全相反的,刘晔与曹操两人却是先后意识到,并极为重视这个问题。
知道屯田制度可行以及优越之处的刘晔先行一步,先于洛阳,后于幽州招聚流民,以及士兵开垦农屯,军屯,并建起粮仓,设立专门的典农校尉主管此事。屯田用于徐州陈登,而大规模推广却是刘晔与曹操两人了。
当然,这一年地曹操虽然经由进策后,亦有此想法,但是此时他与兖州士族矛盾依旧比较激烈,内部不稳情况下想要立时施行也是不可能地。
“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它便成了转移内部矛盾,扩充自己实力,抢夺地盘粮食,并着威慑豪强士族的一个极为有利手断。
于是,曹操于这一年先平息兖州境内所有黄巾余乱,再施行“惟才是举,无论有才、亦或有名,来者不拒,对士族豪强亦不触碰其根本利益”地政治策略下,在他的强势下统治渐趋稳定,而曹操也将目光瞄上了徐州这块陶谦站错了队而被袁绍集团亦虎视耿耿的肥肉!
整训现时依旧不算精锐的“青州兵”,大力游说士族让其支援粮草备战,便是这一年曹操的主要工作。
而当时间缓缓过去,经过麾下之人互相举荐,再有颖川这人才辈出之地便利,曹操再聚拢了大批良臣武将:满宠,吕虔,于禁。
甚至到了十一月底,程昱,荀攸共同举荐,曹操大感兴趣亲自前往相请的郭嘉!
十一月二十九日,当曹操入到室内看到面容俊雅,稍显瘦弱的郭嘉时,只是两句直接的对答过后,他心底便有了一个直接强烈的感觉:“于吾有助者,非此人莫属!”
“操闻仲德、公达有言曰颖川郭奉孝是为大才,只好闭门读书,与高士相交,其才吾等自叹弗如也!。今吾观之,汝年纪非长,而在汝这般年纪者,操只知有幽州刘子扬有此能耳!汝之能比诸于刘子扬这等少年英雄,孰优孰劣?”
曹操表情极为认真,面上疑惑尽显,丝毫不显城府,那双精气内敛的眼睛却是有意无意的锁定郭嘉那灵气逼人,黑白分明的眼眸,似乎直欲透过这道心灵的窗户,看透眼前这位年轻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可他看到的只有一样东西坦诚!
不错,就是坦诚!对于曹操的似乎有意轻视和明显的试探,郭嘉丝毫不以为忤,面上露出随和的笑意道:
“曹公有问,嘉便直言作答!刘子扬便是吾师兄,比我先拜师两年,而前时吾二人情若兄弟。只是曹公或许亦然知晓,中平元年三年初,吾师知子扬兄长心念家中情形,便许他回去探亲,且言事毕需投身曹公。然而兄长却遭匪贼所袭,或使受创记忆全失,性情亦是大变,几忽有若换过一人……”
郭嘉语调是平淡的,好似就事论事一般,但曹操却能听出他心中对此事的遗憾,而亲耳听到这等密事,曹操顿时更来了兴趣,也不打断郭嘉,便续往下听道:
“不论如何,刘子扬依旧还是嘉之师长,便是失却记忆后,对于嘉依旧存着真切亲近之意,只是受师门规则影响,嘉亦只得离他听从师命,只安等曹公来寻。至于公所问高低,只论军事,嘉亦可明言:当年讨伐董卓时,吾可稳胜师兄!至于现时,若是狭路相逢,临敌机变,吾有七成把握胜之;但若从容布局,则仅有五成。再过数年,或临敌机变嘉能与之争一长短,布局战略则吾则必不如师兄多矣!”
话怎讲?”
听到这里,曹操心中一惊,却没想到郭嘉不仅实诚,而且所言内容更是出人意料,便接口疑问道。
【12】诸侯两年演变势 北海信使太史慈
“嘉身出寒门,所学微浅,不及长者十二。师辈三人出身政见不同,终究分道扬镳,只有一位师叔不与两位师长翻脸,常居中调解。子扬师兄因受此等意外之事,师父便有意让其往南受教。而他亦确往之,吾观以后所得消息,便能知子扬师兄进步非小,曹公所问优劣之说,实难一言而论全矣!”
郭嘉再稍加说明的三位师辈情况,更是听得曹操频频点头,心中惊讶这世上隐士高人不少,竟然先后调教出刘晔、郭嘉这等杰出人才,他似是无意的击掌一笑道:“哈哈!只可惜刘子扬却终不能为吾所用,否则吾等齐心协心兴扶汉室,天下又有几人配为对手?!”
郭嘉听到这句话后却是淡然一笑,轻轻说出一句让曹操眼中内敛精光猛然闪动的话来:“以后未必不会有如此可能……”
后来曹操与郭嘉愈谈愈投机的话语不为外间尽知,但从此之后,郭嘉便成了曹操麾下职仅军师祭酒,低于许多谋士,但却是最受曹操信任,数出奇险却又极为有效之计略,每次军事会议上皆是先坚决肯定一种合适意见,替顾虑颇多的曹操下定决心。而他又屡次推脱封赏安于现时位置,成为曹操势力集团实际上最为重要的支柱谋士……
汉末的江东所指为九江、鄱阳湖到曲阿、江都这一段长江偏北流域南方的大部扬州地区;江西则大多为现时豫州,小半为扬州地区;而相对的江南,则是江陵到九江以南,多为荆州之地区。
原本孙坚战死后,孙策在扶灵归葬曲阿,将家小安顿妥当后,便亲往徐州。招揽到了名士张,而被陶谦辟为从事的张昭也对其才赞不绝口。
张之才能与他的傲气成正比,昔时大将军何进、太仆朱隽、司空荀爽三府辟为掾,而自己也屡招不应的陶谦当然是知晓的。对于孙坚这位算得上同僚故交地战死,他也有几分痛惜墙角”到他眼皮底下,这也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在得到警告后。孙策只得带着张和其它几位被张举荐联络的名士回到曲阿,
却带着年仅十一岁的弟弟孙权往投袁术。而袁术对于孙策比诸乃父更勇猛,亦懂得韬略在表面赞尝之余,却依旧如孙坚那般防备极深,往攻支持袁绍地同为袁氏一族的堂兄袁遗,,数次皆许以官职和归还孙坚旧部,却次次毁诺。令孙策将其看个清楚。在袁术很快于兖州于曹操小战一场,被其击败觉自身处境不妙后便迁南阳之民而走扬州后。
孙策最终立下决心,用传国玉玺终于换回父亲两千人余部。依旧保持着对袁术的从属关系,带兵过大江而击江东,先于初平三年依袁术先前之令攻占庐江,太守6康月余后病而死,宗族宗族百余人,遭离饥厄,终于迁到吴郡后死者过半,而这6康便是一位才能几不输于周瑜的名士之从祖父。这个人便是6逊!
其后再攻伐江东七郡过程中。孙策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于军事上地才能,也有对于人才的渴求和重用。有周瑜这位孙策儿时故交领家兵来投,往后亦有蒋钦,陈武,周泰等人相继投效,凭着周瑜统率智慧,张治政才能,以及自己的魄力用铁血和杀伐来镇压反对他的本土士族,孙策花费七年时间,终于将江东七郡归于囊中,成就了许多人数十年都未必能达到的功绩。
因为铁血镇压,孙策能很快扩大实力,这是他的成功原因,却也是他的失败之处,此等后话暂不详表。
刘备投刘表,又于襄阳一役立了极大功劳,那是否代表着他终于苦尽甘来,一飞冲天呢?
当然不是!
刘表此人胸无大志,于政事治理是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本领地,但他这样并非目光长远,与许多诸侯一样想争天下地“治世之能臣”,在对待如何处理或为避战乱来到荆州,或如刘备一般慕名来投的有才之人态度作法便可想而知。
对于刘备和那些士人,刘表的态度外宽内忌,只想着重用本土士族使不生变乱故而有礼相待,却丝毫不给重用,这使得荆州拥有历史上极多,而又不得重用才学之士地奇怪现象。
重用本地士族,使他们利益得到保障,这的确造就了荆州的一时稳固和展,百姓得到安生,但这最终依旧使荆州成为第二块比现在的徐州更加富庶,诸侯必争的肥肉。
而刘备在这襄阳一战后,仅得到了一个封赏钱粮,不付兵权的散职,也许这时的他与关羽人值得一提的事情,便是皆于此地再次成家迎娶妻室了……
襄阳一座学馆,这一天来了一位被两名侍从保护地十一岁少年,在馆中与众多学子辩论一番,被此间主人司马徽相中叫往静室后,产生了一段不为人知地
“汝为何人,来此作甚?”
“吾名诸葛亮,听闻先生才名,只为有所请益而来……”
“吾观你相貌堂正,方才学堂之上应变皆属上等,是为聪慧过人,收汝为学生,亦非不可,然则汝之心愿为何?”
“亮愿为当世管乐,兴扶汉室,还天下太平!”
看着年纪虽小,却是勇敢抬头直望的少年,司马徽眼中流露出满意神色,半晌后点头道:“吾之学识有限,长于军略而非治政,然吾二师兄艺学惊人,于理政治事之才天下少有人及,对于弟子要求极严,曾许下宏愿意,毕生所学只传一人,今其以来在此处隐居,你可愿前去一试,看能否被其青睐,成为传承一脉之弟子?”
“亮以为理政治世是为最重要之事,然天下分崩,精通军略亦有必要,若有可能,亮愿同拜二位长者为师而学之!”
一个人地本领大小,不是仅靠先天的资质聪颖来限定,决定最后的成就往往是后天的努力!显然少年的诸葛亮是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便凭着自身努力,要充实所学,为实现理想而迈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是任何一个事业有成者都会经历的过程。
凭汝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便是师兄不收,吾亦可收汝为入室弟子,尽授平生所学!”
司马徽从刘晔以及司马懿先后离去后,已经很少如今日这般露出喜动颜色的表情,而他的这个决定,使年少的诸葛亮便多了一位老师,一位从师,而这两人也教出了一个令后世无数人敬服的千古奇才!
而后不久,这座学馆又来了一位本好击剑,现要学文,被士子鄙视的游侠儿,他的名字是化名单福的徐庶……
人杰地灵,百姓安居的荆州,她又能在这个乱世中保得安平多久?
洛阳作为原本的都是归于河南尹管制的,但董卓烧宫迁都于长安后,这河南尹也成了有名无实,后被千里进兵的刘晔改为洛阳郡,留田畴与赵明守备经营此地,经过这年余的展,不仅聚拢了总计二十六万的百姓,也从中挑选了六千人充实军伍,整训一年有成,不轮到换防守备时便平日便按时耕作军屯,操练行伍。
而对于函谷新关之后,张济统兵把守的弘农郡,田畴也从未掉以轻心,细作探马随时回报情形。
当时间进入到初平四年春,长安终于再次生大变,李与城的征西将军马腾生冲突,各自联合亲近势力交战,而马腾与韩遂不敌退走,因为李之侄李利作战不利被樊稠训斥,怀恨在心的他将樊稠战时与韩遂交谈良久后退兵之事回报于李,故而使其怀疑樊稠欲与韩遂联合而图谋自己,对樊稠产生猜忌。后来到兴平二年(公元时更是矛盾激化,最终于一次军事会议上,李杀死了樊稠。而郭汜对其不满再次引兵相攻,这些西凉集团的草莽军阀又一次混战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汉室算得有几分忠诚的白波降将杨奉趁着他等相攻时刻,忽然从武关引全部三万大军回转长安,实际上控制了这座都城,但是由于实力不足,却只能困守于此,无所作为。
面对此番变局,弘农的张济于兴平二年领兵回转长安作劝解,而这个消息被第一时间回报于洛阳的田畴手上,他立下决断,引兵突袭新安县之函谷新关,一举掌握了这个扼守洛阳与长安之间的咽喉重地,而考虑到诸多因素,他并未继续引兵攻占此时兵力空虚的弘农,只是严筑城防,再作守备。
便是在这种缓慢而坚定的演变下,时间从初平三年很快进入到初平四年底。
曹操自认条件成熟,领兵三万进兵徐州,向东南扩展势力,一路所向披靡,因徐州牧陶谦退守郯县无法攻克。曹操大怒攻下取虑、雎陵、夏丘后下令屠城,所杀男女竟有数十万之多,百里内鸡犬不余,不久曹操军粮将尽,只得撤围回军。
而他的这番动作,直接导致了他麾下名士的反对和心寒,直到时间进入兴平元年夏天,他再征徐州生那场叛乱才使他明白过来屠城,只怕不是解决问题最好方法……
而依照先前策略休养生息两年之后,北海太守孔融的一封求援信终于在兴平元年三月,被一个人送到了刘晔面前而意味道暂时安静的结束,变乱的再起。
这个人的名字叫太史慈!
【13】沉稳将才太史慈 出兵是为徐州资
“北海国治属青州,先前为公孙瓒以及袁本初平分,后公孙瓒留于青州势力又被袁本初大军击败,依常理汝应往求袁本初才是,为何反来到蓟城?”
两年治政练军的磨砺,使刘晔现今更见成熟,喜色不露于形,正在与心腹众人理事时听闻有北海信使来临。传进后虽细观之下见这信使仪表堂堂,颇为威武,却也不急询问名姓,先问其为何来此。
“回禀大人,无论公孙瓒亦或袁冀州皆是占据大郡,不管青州境内大批黄巾肆虐情况,而孔北海名望极高,北海国可算青州少有之民安兵强之地,故而两者皆未曾进兵北海。现今青州名义上属于袁冀州控制,实则他亦只能完全掌握大河以南乐安郡,历城县一带而已。”
这信使却是侃侃而论,面上丝毫不见惊讶诧异神色,显然是见过场面之人。
汝自称草民,那便是无官职在身,为何又是孔北海之信使?详细道来,吾自会考虑其中究竟,毕竟吾为幽州牧,且好容易安定生息两年之久使幽州渐复元气,若越冀州而插手青州之事,无充分理由实难让幽州将士百姓信服!”
见得这信使条理分明的细说其中缘由,刘晔索性直问道。对于北海之事,他了解的并不多,或者说对于整个受黄巾之乱破坏最严重的青州他根本难以知道其中详细情形,他身居于高位,自然得考虑诸多因素。
“草民东莱黄县人,名太史慈,表字子义。昔时因解本郡与州家矛盾之事为州官所仇视,故避居辽东。家中母亲多劳孔北海送以粮饷得以安然度日。今适逢孔北海为征平黄巾暴寇,出屯于都昌,不料却被黄巾贼围住不得脱身,草民归家后听母亲之言故而往助之。”
太史慈在这一年已是二十有八。脸色偏黄黑。颔下胡须约有半尺余长,有美须髯之实,又有猿臂善射之名,听闻面前这位年纪比他小两岁却已是一州之长的刘晔问起,便如实答道:
“后有孔北海之托赴邺求救于袁冀州,孰料半途闻其大军正攻伐并州,有其从事郭图言及刘幽州仁慈。自我 教草民往来蓟求援,草民亦尝于辽东闻听大人之威名,故从之而星夜赶来,望明公怜孔北海当世仁者,义兵助之!”
“汝为太史子义?吾尝闻此名,可见子义必为英雄人物也!”
刘晔听闻太史慈之名。顿时动容。
原本历史上刘备救援北海。再援助徐州过程中遇上太史慈刘晔是知道的,但具体的比如其为信使求援,以及北海国情况,这些便是不知了。听闻又一史实名将立身眼前。便是以刘晔现今城府,脸面都露出了惊讶之色,这也使得堂中的心腹文武们对于这位太史慈立时来了几分兴趣。
“劳明公谬赞,却不知明公能否尽决意,兵往救孔北海?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之间,实难料孔北海还能支撑多许时日。草民久闻明公向有仁义之名。盼能救同为汉室臣属之孔北海于急难,则天下尽知明公之高义也……”
不因为刘晔这“名人”对于自己露出赞赏之意而曲意讨好。却宠辱不惊,一心只念着完成任务,太史慈如此行止品德立即让众人再对他刮目相看,心中佩服其气节忠义。
“子义勿急,请先静心安歇,便看在子义之一片侠义赤胆;孔北海与民安生,保方圆数百里之里平安许久,吾便决意救之!然此事需得好生安排,今日天时不早,亦不可能趁夜出击,可送子义准答;明日一早,必有军队开拨,救孔北海之急!”
刘晔立即拍板决定出兵,自然不是如他口中所说那般简单,无论乱世还是和平时期,战争都是政治的延续,若没有合乎自身利益的条件,便是刘晔主观意识如何强烈,都不能因私废公。否则便是因小失大,反而对自己整体实力损害极多,徒添变数!
“明公仁义!草民拜服!”
太史慈显然不会尽知刘晔想法,他也不需要去知道。身为一个武将,不需要多想的地方便不去考虑,这才是正理。听闻刘晔当面作出承诺,再闻得其言中决意出兵竟直接道出有念及他之自身品德因由,这如何能不让他内心感动?顿时心甘情愿地大礼相拜。满面风尘,一直坚毅刚强、稳健平淡的脸上也现出了感激神色。
“子义请起,想你辗转近千里,已然劳累之极,便要好生休息才能保持体力,待明日与吾援军一起出才是。”
有一句话叫“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在这个时候永远是不嫌多地。
随着势力地扩充增大,因为前一年正式改名幽燕学府的安阳书院存在,刘晔手下中下级校官、以及中低级官吏储备是渐渐充实丰富的,但是真正精于统兵作战的大将,却只有张飞,赵云两人算是合格。典韦好冲锋陷阵,终是只能为先锋猛将,而非能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其余周方,阎方等人亦是如此,作为中高级校官,领一部协助作战有余,实无将才之资。
故此,凭着对话观察,现太史慈心思稳重,胆大心细,有将帅之资,只久成长过程后,刘晔当然不愿放过。
何况还有后面那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变化呢?
对于刘晔如此之快下定决心出兵,张飞和赵云一干武将是没有反对意见的,他们闲了两年中,只与公孙瓒以及不入流地匪盗有过几次小战,早就期盼着大战来临。
但是田丰、戏志才、以及荀却在太史慈刚刚退下后,便立即出来对此决议表示反对。
当然,荀和戏志才两个话语稍微婉转一些,但田丰却是不来这套,直接质问道:
“主公于初平三年定下与民休养两年之计,丰认为此是为正理。但并不意味着两年一到便可大兴刀兵,劳民伤财!蓟县距北海足有千里之遥,主公劳师远征,又是犯了兵家大忌!还请主公收回成命,依旧奉行休养生息之策,择机以雷霆之势施行文若之奉天子以令臣政略,如此方为万全之计也!”
皓勿急,吾如此决定,自然有合适道理。此次不仅要出兵相救,而且吾还要亲自领兵前往!”
对于田丰这脾气,早就习惯的刘晔当然不会往心里去,面上微笑的说了上半句,到得后半句却是敛容将话说得斩钉截铁。
“主公不可!”
“主公三思!”
此话一出,顿时张飞,赵云,典韦等一干武将也忍不住了,一齐出来反对。
张飞更是大声禀道:“主公是否当吾等尽是无用之辈?区区救援北海、往破黄巾,只需或子龙,或常文,或者俺三千精骑,便足可轻易得胜回乃还!主公身系一州数百万众百姓安危大计,怎可以身犯险?主公若真要前往,便是当吾等尽为酒囊饭袋,无法为主分忧,便先请将我等去职为民罢!”
卿且听吾一言……”
看到心腹文武们如此群情汹涌,便是早有心理准备,刘晔还是感到有些出乎意料。
但正因为如此,更透出无论是说话难听些的田丰也好,还是嚷着气话的张飞也罢,都是心底拥护忠诚于他,当他是主公,便又视他为手足!如此情况,他又怎会往歪处想?存于他心间于眼中的,便只是深深地感激
“我刘晔能得卿等如此忠诚爱戴,更有若手足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