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辉煌三国-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祭祀礼仪后,刘晔正式接任幽州牧。曹操,袁绍,袁术皆派人送来贺礼,其中尤以曹操最重,以毛玠为使送上绢布千匹,黄金五百两,令众人侧目。

    从这多经战事的大汉初平二年最后一日起,刘幽州便成了刘晔的正式称呼,三月后朝廷亦送来正式诏书承认,并加刘晔为安阳县侯,食邑四千户。

【20】上任明发讨逆令 荀彧郭嘉分道行

    在这次诸侯前来道贺过程中,亦有值得重点一提之处,袁绍所派之人名为崔琰,容貌英伟,德高望重,品性高洁,为后来曹操手下主事选拨官员的左膀右臂

    当然,崔琰的名声现时只传于冀州士族,刘晔也并不清楚这位名士底细。而他与荀彧的私交却是极好的,此次往来幽州,虽只短短三日,却将刘晔一系列动作全数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在刘晔任州牧之职前,大批派出的斥侯分别探听的消息汇总后得出结论:

    广阳,渔阳,右北平,辽西四郡现时兵力分布空虚,各地连先前防备各异族的部曲都被抽回,在邹丹与赵云带领下会合,共计三万人屯驻于北平;而公孙瓒南退则一路收拢士卒,共有四万人驻于涿郡西南一百里处的易京,与冀州相邻。

    先前兵力最强盛时达到十五万众的公孙瓒如今实力大损,而袁绍此时亦趁火打劫将其于青州的残余势力亦扫地出门,完全据有了冀,青州全部地盘,公孙瓒现时能完全控制的便只有右北平,辽西,涿郡三郡之地,兵力不足八万。

    刘晔在接任后第二日,也就是公元月旦这一天下达了连续三条诏令:

    一:派出原代郡军队中经验丰富的数百校官赶赴屯驻长城的幽州六万军士大营,负责教习兵士,勤修苦练,着代郡欧冶胜之兵器司三月内打造出足够装备为其换装;提高士卒晌俸,统一为五百钱每月,各级将校亦有很大提高。此令一出,边关兵卒顿时欢呼,军心稳固,对于刘晔拥护之意立时坚定。

    二:召回原本被公孙瓒驱逐的各处官吏,再淘汰其中或是田氏嫡系,或为无用之徒,只留在蓟城中待命

    三:布讨逆令,明确宣示辽东公孙度自立叛乱,后将军公孙瓒以上犯上谋逆。刘晔将亲领兵马破之!

    此三令齐后,刘晔随后又蓦兵令,要求一如代郡招兵规格,年满十四岁,三十岁以下者皆可参军,不过两日间,应者云集,得兵三万兵,刘晔便停止了蓦兵,将新兵再交由齐周训练,政事托于刘虞,田丰辅之。

    张飞领从代郡开拔过来的一万兵马守备蓟县。

    诸事安定后,刘晔于亲率整合完毕,更吸收了此战俘虏中精壮八千人的四万大军,打明旗号直向北平开去,随军将领为典韦,周方,谋士则为戏志才,初降便如此重用,自然令戏志才心中感动,效死之意定下,也令他人对刘晔如此魄力侧目。

    崔琰清楚地记得,出前一日,并着为他等使节送行,举行了仅有的一次大宴,自有袁术手下使臣陈纪问刘晔道:“明公如此光明正大往攻叛逆,难道不怕公孙瓒于北后大举进攻?何况冬季严寒,雪厚愈尺,并不利于行军?”

    此时刘晔朗声大笑道:彼有此胆色,吾有上将张翼德足可令其闻风丧胆。非吾看轻他公孙瓒,只怕他经此大败,不会有丝毫心思救援部将!至于行军之事,吾北地豪杰之士又岂畏区区难事?兵贵神,趁彼整合未定,士气大丧之时攻之,一战可定,否则,君自何知……”

    陈纪喏喏而退,但崔琰却对此很不以为然——军国大事者,岂能如此看轻敌手?

    直到他回到邺城,见到荀彧细说此话,却被其一番解释点醒,对于刘晔顿时高看许多:“季珪所见却属谬论,想刘幽州新任之时,自需有大功以振威仪。讨伐公孙瓒于北平残部势在必行,但其公布天下,不仅出师堂正,更有疑惑公孙瓒之用,想他公孙瓒性好疑嫉,自然会再顾虑刘幽州此次是否诱敌之计,不敢轻易动作,毕竟他现时兵力大损,已然输不起。可况南方还有袁冀州虎视乎?而行军困难正好又给他台阶可下,刘幽州此所谓万全魄力之计也!”

    荀彧这番话的确正解,将刘晔深藏心思说了个明白,同时,他心里对于刘晔这位力挽狂澜,击败不可一世的公孙瓒的“安平侯”也是深感佩服。原本因为刘虞被围,危在旦夕;刘晔千里进兵、前途渺茫下心中那失望而又无奈的想法全数抛去,也将投靠现时正在广为招纳贤才的曹操念头熄去。

    再怎么说,刘晔总是名正言顺的汉室宗亲,所有行事都显出对汉室的忠诚,如此正与荀彧心中兴扶汉室念头完全相合,作出这个决定当然正常。

    现在袁绍对他早就不闻不问,所谓效周公之礼贤下士也被他看了个明白清楚,荀彧在这一点上同另一个人想法是一至的,在荀彧感到自己理想有望实现后,便兴高采热地去找那位同他皆言袁绍“徒具周公礼贤皮毛,外宽内嫉”的高才,这个人正是与刘晔一别三年有余的郭嘉!

    郭嘉为何会来到袁绍这里,有人说是辛评,郭图为其故友,盛情相邀下难以推辞,实际情况呢?后面再细说。

    只说当他听说荀彧有别样想法后,一贯表情平静淡然的脸上也乍然现出惊愕:“文若前日已言同意与嘉共回颖川,待机辅佐曹兖州,为何仅是过了几日便又有决定,君非朝秦暮楚之人,其中究竟如何?”

    荀彧面上收敛喜意,表情坚定地淡然答道:“奉孝早知吾之心意在于匡扶汉室,重现大汉威仪,今有刘幽州在北地,自然不需舍近求远,投奔曹公。”

    “刘幽州?”

    郭嘉这近半月来只称病闭门府中,除却亲近几人外,皆不待见,却是不知刘晔接任幽州牧之事,待细听荀彧解释后,心中一惊,没想到刘晔这位大师兄前番还处境尴尬,翻手间便已掌握大势,郭嘉知晓刘晔“失忆”往事,对于刘晔也确有几分兄弟之情,但是当他想到师门一条规则时,眉头紧锁,最后看着容光焕,斗志昂扬的荀彧默然道:“文若定心,嘉多劝也无意,然于友立场可说汝一点:刘子扬将来前途未必光明!文若随吾齐投曹公,却是堂正万全之计。”

    荀彧摇头毅然道:“彧向来佩服奉孝才学,然此事却不敢苟同,想刘幽州年纪轻轻,行事更是极有魄力,前途光明与否是由人定,怎可一言否之?今接吾弟友若消息,袁冀州将领大军前往青州,欲将公孙瓒于青州势力全数扫灭,此是为离开最佳机会!特来向奉孝告之,道不同强求亦属无用,这便别过,祝奉孝能一展才学抱负……”

    逢得此种情形,深知荀彧“王佐之才”的郭嘉面上再无丝毫平日潇洒不羁模样,表情有些黯然地叹息道:“固吾之愿亦然,祝君如意……”

    公元月彧和郭嘉两位顶尖人才趁着袁绍亲自领军平定青州时,各带着亲属离开邺城,却是各分南北而走,分道扬镳。

    那么,他们的命运在这一次不同的选择上最终会走向怎样的归宿呢?

【21】徐无细说进兵由 大军围拢北平城

    徐无山下。

    因雪地难行,刘晔大军每日仅能走五十里,七日后这才来到右北平境内,这日夜间扎好营帐后,于刘晔大帐内。

    “志才,数日间行止颇多事务,吾于今日才现汝常愁眉不展,有何想法尽可道出,不必存着什么顾忌。”

    此时帐内仅有刘晔与戏志才二人,从戏志才当面表态投身为家将后,刘晔便赐其名才是为表字,脱去贱籍,得封军师祭酒,这个官职倒是刘晔与毛玠闲聊中,得知曹操如此设定觉得极为合适,使谋士可于军中常出计略,同时亦有职在身。于是便直接拿来用之。

    对于这次冒严寒进兵北平,刘晔心里是有底的,可其他人没有!但他初登大位,刘虞没有干涉,其它人自然不会出来说道,所以并未遇到什么大的阻碍。如今见到欲引为心腹的戏志才如此担心,刘晔趁着忙里余闲,当然要叫来细问一番了。

    以为主公此次进兵会否太过冒险?吾军最强处在于重骑兵之利,然则此时天寒地冻,马匹不行,故而此番出兵全为步卒,且攻城器械并不充足齐备,若是公孙瓒真敢攻来,只怕后果难料……”

    戏志才有此想法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只因初投,还不全知刘晔心意,故不敢在他决心极为坚决时表示反对意见,而现时刘晔亲自问起,那他便顺势说出,一尽自己谋臣本份。

    才顾忌是为正理,只怕许多将士官员亦有此想法。汝为谋士,却更需得知己知彼,这样谋划才能全面得宜。汝新投不知我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性情是否切实,吾自不怪你。以后不需存着顾忌,有何疑汝直问于我便成,事后再提反而招人闲语。”

    刘晔明白戏志才的顾虑,他却不遮掩什么,直接将话题明说,让戏志才感动之余又加几分敬畏,然后再细说道:

    “确如你所言,此次兵并非万全,但吾确有九成把握能竟全功!北平城内底细,趁着邹丹等人未曾退回时,吾已派细作探明,如今更留于城内作为内应。吾如此迅兵来攻,显然他们是没有预料和充分准备的,值此大败溃退,军心不稳,内部亦有不少矛盾情况,吾大军压进,再以心战为上,强攻辅之,最后明言招降,敌军必破!”

    对于敌方愿不愿意投降,刘晔是有足够把握的,先后两次对公孙瓒部曲胜利后招降纳叛过程中,闻听刘晔之名,普通士卒皆愿归降,问之则以其“名声早传,属下兵士粮饷充足,比别处高了好几成,更有安平地方之能”答之。

    其余地方无论百姓与军士向往他属下并非现时才有,前后共七年时间的影响,这个观念早就根深蒂固。

    因着此事,张飞与典韦两个私下里并少来称赞刘晔高瞻远瞩,当初不顾许多臣属反对,几次提高服役士兵待遇的英明。其实张飞他们还没有想到一点,刘晔名声传播的如此顺利,那些商人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来往于代郡,将其中情形虽不知全貌,但各自心中有着猜测,于是辗转各地皆有传说,这才使刘晔之名于幽州大显徐州也有所耳闻。

    “原来如此,平以为主公是否还有一点未言全,便是若此战拖到开春以后,则敌军心平复,盖难破之?”

    戏志才眼前一亮,瞬间便明白缘由,同时脑中也闪过这等想法,不敢再埋在心时揣摩,反而直接问于刘晔,显然他已渐渐摸清刘晔行事风格。

    “哈哈!志才果真智高于人,知一而举三也!不错!确有此因,汝却是只知表面,不知根本,这也是你不懂整体军事战略原因了,我自向你解释一番:幽州现今南方公孙瓒四万人马退兵易京,牢据涿郡大部,而北边则有近千里长城,需得兵员守备塞外狄夷之族,东边便是邹丹三万军队所据右北平,辽西,而紧临他的,便是长城外的辽东四郡,此处由于公孙度尚算精明干才,更有许多中原百姓士族为避战乱迁往,人口应有近百万众,军队近十万。”

    刘晔见戏志才能一点就通,并且知机询问,当然心下高兴;详细解释道:“如此一来,志才可细想之,现今吾治下幽州六郡便各处强敌环伺之中,而邹丹又为公孙瓒心腹,若任其稳定形势,稍后两方协调来攻,那便极可能使兵员并不充足之吾军疲于奔命。何况北平乃公孙瓒老巢,现今拔之,则其便成了丧家之犬,便是还存着的些许雄心都得随之破灭,只作苟延残喘罢了!而得辽西,右北平,则长城全境入吾手,便是先不讨公孙度,防备其人却又属万全,故此,伐邹丹为势在必行!”

    “主公英明!天色大晚,不敢耽误主公休息,平这便告退,亦去准备着人并写劝降书信……”

    戏志才恭敬一礼,心中对于刘晔这般完全将战略意图道明作法佩服不已,确如刘晔所说,知晓全部因由后,他作为一个谋士,便能通局考虑,不需全懂兵事,只要全力谋划便成。

    才亦早些歇息,明日下午吾军便可达北平城下,围而不攻,汝那时再作这些事情亦未显晚。”

    刘晔轻轻点头,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赞许之意,挥手示意可退下后,口中同时温声说道。

    有戏志才这般玲珑剔透之人帮辅,自然使他可少费许多心思,又怎能心间不喜?

    ……

    第二日下午申时五刻,刘晔大军开抵土垠县,其县城是便是通称的北平。

    这几日间并未再降大雪,偶有几场时间并不很长的小雪落下,但凑巧,今日从午间便又开始落下纷纷扬扬的雪花,能见度并不高,故而当兵临城下已开始扎营之时,北平城内的邹丹才惊骇地接到属下的回报,急忙找赵云以及手下众心腹来商议对策。

    其间有谋士言趁刘晔扎营未稳,立即出兵攻击,但邹丹却以“刘子扬精明之人,只怕早就使士卒饱餐休息,这才以万全姿态来临,出城攻之只怕正落圈套。”拒之不受。

    赵云面上平静,实际上心里却是急转思索刘晔战略目的,实话说,他有猜测过刘晔是否会趁势大举再攻,但凭心而论,北地正处于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出兵作战实属大不利,故而也未细想太多,回城后只在考虑着亲族以及他自己怎么作才最为适当。

    在其他人的眼睛里,赵云要么是个有勇无谋的武夫;要么就是威胁极大的对手。

    前一种是傲慢看人,自视甚高而看不起赵云之人;后一种则是很清楚赵云能力,怕他得到重用后他们这些人都得靠边,故而抱团极为排斥赵云这位真定的“外来人”。

    邹丹呢?他是是两者皆有之,故而对于赵云心里也确存着“人尽其用”,但却不问其想法,只当赵云为手中一柄利器,仅此而已。

    主将如此表态,自然商量不出什么结果来,最后只能号令各部“严加戒备,静侯命令。”

【22】佯攻解作操练事 不闻趁夜进兵时

    1里亥时,阵雪早停晔于北平西三门外扎营的大军却依次开始行动,将拔去箭头后,绑上的劝降书信射入城中,然后便归营歇息。

    如临大敌的守备军士们在拣到这些、戏志才使人两日间写好,共计两万余封的劝降书信后,反应各不相同,虽有不少公孙瓒心腹将领见机不妙立即喝止,并派人通知邹丹立即领亲信军士前来弹压,最后似乎息事宁人,但这种子却悄然埋下,普通士卒间渐渐传开……

    于次日凌晨丑时三刻开始,便有军士分批抵达城下一箭之地外,当真是:“鼓声震天响,杀声惊人喝。”

    直让邹丹以为刘晔要趁夜攻城,复又惊起,教全体将士待命,却不想等他上了城楼,刘晔军士早就又撤回营中,直气得他跳脚大骂,又不敢掉以轻心,等了两刻左右不见动静,这才下令待命军士休息,他自己也返回府中。

    却不想他刚回府中不久,便又是这般动作,直让邹丹气恼之极,又返回城楼,结果如他所料——又是佯攻……

    此时已到寅时,再过一个时辰,天色便可放亮,于是邹丹心中认定刘晔决计不会强攻,反怕如此让士卒休息不够,万一适得次日白天攻城便精力不足,于是下死令不管刘晔派军前来再次虚张声势,依旧教三门当值防守的一共五千士兵认真巡防便是

    其后一直到卯时,整整一个时辰内都再未有军士前来张扬,辗转难眠的邹丹这才安心闭上布满血丝的眼睛睡下。

    那么,刘晔真的只是虚张声势么?

    ——是的!或者是现在是的。

    一直到第三日,连续三天来每隔一个时辰左右,无论白天黑夜都有千余军士带着攻城器械出现在三处城门的一箭之地外,只是口中喝着冲杀声响,却不见实际动作。

    而邹丹手下军士心态也渐渐从如同惊弓之鸟变成莫名其妙,而到得现在,逢得白日间能看到城下情况后,更是多有三五聚集,指点对方装备,长相,阵形等等,更有兵士戏称:“安平侯派手下战士出来活动活动,不然老呆在营帐中只怕冻也冻僵啦!”

    这般围观看热闹的景像并没多到影响大家正常守备,中下级将校也多是睁只眼闭只眼,前两日可是教他们好生折腾了几次,各个眼珠内尽是血丝,颇有些精力不足,极是犯困感觉。

    便是主将邹丹,都开始渐渐放下心来,认为有谋士进言之说辞应是正理——

    “刘晔远来是为作秀,以表誓不两立之态度,想寒冬时节,城墙外都有尺厚左右积雪化作的坚冰,便算得他刘晔攻城器械充足,强攻亦极难克之,故其短期内必会回撤,便是真要攻击,亦会于开春雪融冰化之后。”

    对于这一点,赵云心里却是嗤笑以对,他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平心分析,便是不能真正通盘摸到刘晔心意,却也知道若刘晔真是做秀,那就应当虑张声势一番后,立即回兵,否则便夜长梦多!

    本为他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身份,并且已教亲族整理妥当,安排于东门这个公认的刘晔“围三缺一,以使守兵不存死战心思”之地附近的民宅中,由他兄长亦是文武皆通的赵风统一安排带领着。

    却不想当16日这一天傍晚,赵云刚回到家中便有人前来投贴拜访,其所说话语直接让他陷入了沉思中,这个人的名字叫——田楷,是被公孙瓒所任命,在其两次兵败后已被袁绍大军扫地出门,刚回到北平不久的青州刺史……

    17日早间,辰时一刻,天边已隐隐亮的时候,北平城东门外却有一片影影绰绰,借着夜色的掩护悄然摸向城门,并在一百五十步左右悄然停了下来。

    凑近些可以看清,他们前排十人一组架着云梯,其后跟着刀盾在手的重步兵,中间和后面则是持弓把弩的弓弩手,阵形并不密集,人数应当不足五千之数,可从他们冷峻的脸色,虽然平静却不时闪动着精光的眼神,静止后挺立如岳的姿容,便可得知他们绝对是一群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

    ……

    “阿叔,你不是说安平侯老爷是个好人么?哪咱们为什么还要和他打仗?直接过去投降他不就好了么?”

    东门城墙偏北一段,有两人正倚靠着墙垛蹲坐,双手交叉伸入腋下取暖,手臂间环抱着一杆木杆长枪,见到周围静籁一片,忽然右边那个身影稍微动了动,呵出一片白雾后,压低着的声音透出一股稚气,显然最多十二三岁罢了,他轻用胳膊碰了碰身边那人道。

    “三儿,你不懂啊,咱们当兵来卖命,上面可都有官家老爷管着,再说拿着粮饷就要替他们卖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虽说这是在玩命,却总比活活饿死强得多。”

    左边这人大约四十岁左右,满脸胡茬乱糟糟的,左脸上有一条极为明显的伤疤,看起来颇有几分凶恶,而他幽幽所说出的话语中透出一股浓浓的无奈与悲哀:

    “安平侯老爷名声是好,听说他手下过活的那些人吃饭管饱之余每月还有好几百钱可拿,比饥一顿饱一顿的咱们好了十倍不止。不错,说咱们心里不心向他,那是不可能的,可你也得想清楚,到他手下也是同样的‘不知明日可有命在’的生活啊,听说他招纳普通士兵要求都很高呢,先不说咱们有没本事叛逃到对面去,就算去了人家指不定还不要呢是有变化,随大流或逃或降都无所谓,咱们就是这个命数,还是心里多求求祖先庇护来得直接些……”

【23】东门兵变骤然发 田楷赵云齐上阵

    “是这样么?可三儿听人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咱们就不能得全温饱,立身安命?”

    少年那睁大的明亮双眼与他脏黑的脸蛋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再过半刻左右就是换防时刻,这也是他等兵卒能够如此休息放松一下的原因了,此为常例,便是有校官看到,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会严格过问,毕竟整夜巡视已经够累了些。

    “三儿,你这孩子!你父母死得早,将你托给我,我一直教你要恪守本份,这样虽然苦些,可若得祖上庇佑,也能好好活下去,终日尽是胡思乱想可不行,你懂么?”

    中年老兵显然有些恼怒了,语气颇有些严厉地问道。

    叔!”

    少年不情不愿地低头应是,可他心中却直觉认为不对,稍过片刻后,他忽有所感,又轻声急道:“阿叔,我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好像有大事要生了,会不会安平侯老爷要来攻城啊?!”

    “住口!你刚入伍不足七天,许多规矩不曾清楚知晓,这等话语你怎能胡乱出口?当心叫都伯听到了便要抽你鞭子!以后不许再这样乱说,这不是咱们应该关心的事情,知道么?”

    中年老兵面色大变,见周围十米之内那些同僚都没什么反应,而他们的伍长是个老好人,这才松下一口气,语气极为严厉的喝斥少年道。

    “老严,小三还是个孩子,别吓坏他了。我听过单校尉与魏都伯讲过,安平侯就算攻击,也不会到咱们这东门来的,毕竟他的兵力不足围拢全城,而且只有东门最适合作生路,若围此门而放别处,就非围三缺一,而是赶尽杀绝了

    只听得右边相距他们约有六米左右,一位年约三十左右的汉子也是扫开积雪后坐在地上,摇头轻声对他们说道。

    “伍长好心一片,可是这小子性情未多遭磨砺,不严加教训只怕是要吃大亏,咱们平头百姓,老实本分这才是正道啊!三儿,还不谢谢伍长教诲!”

    中年老兵先是伸出手抱拳对那人遥施一礼,然后面上严厉表情不变,依旧瞪视着少年道。

    儿知错了,伍长宽厚……”

    少年见到叔父表情从未有过的严肃,虽然那股危险感觉似乎越来越明显,但却不敢再多说话,只得默然下把怀中长枪抱得更紧了些,好似这样可以给他添加些许安全感一般。

    半晌后,见得城下已传来交接口令,更有许多兵士脚下踏到积雪声响,中年老兵总算长舒一口气,在听闻都伯传令集合后,上下蹲立几次,舒展一番后,对少年说道:“又过去一天了,不是没什么事么?三儿,快起来,要排队回营了!”

    “嗯!”

    少年点点头,亦站起身来,随中年老兵一起跟在所属伍长身后,再归入所属什队,然后两人并排列成一队,因他等最靠近城墙阶梯,故而先于其它队伍下了城楼,便见得城门甬道外,约有一千军士正在副东门校尉冯伍的带领下与他们的东门校尉单芳交接。

    平日都是直接对过暗号后,便随下随上,保持城墙上兵卒不缺,今日却好似出了什么问题,怎见得两人正在理论什么,少年所属队伍位于最前方,见此情形后,百人长示意停下,而后面城墙上的队伍自然也就停止行进,无法下到城墙。

    两名校尉争论声音愈来愈大,少年便清楚的听到他们的东门校尉单芳大声喝斥对方:“装备不齐,如何能好生守备城池?”

    而冯伍则嗤笑回之:“吾等非邹太守嫡系,又能得几分给养?若是单校尉不愿将城防移换,汝自去找邹太守告状便是!”

    单经大怒道:“昨日都未见得汝等如此狼狈,非克扣军饷挪用怎会如此?汝明知吾无法脱身,邹大人现时好容易休息,怎能前去打扰?这般不整装备,万一城池失守,去治谁的失责之罪?”

    两者纷扰不休,静立的两方将士们各自心有戚戚,不知如何才能让两位官长平息众怒时,便闻得一阵脚步声响,有数十人在一位亮银盔甲加身的将军带领下,打着火把赶来,厉声喝道:“汝二人纷扰不休,近里可闻,城墙防备不齐,该当何罪?”

    众人观之,不是住处便在左近的公孙瓒亲卫长赵云又是谁?两位东门校尉虽是面色惭愧,却也不将赵云放在眼里,各自不服,场面近于纠结。

    赵云见两人如此作为,也不生气,只是冷笑相望。

    片刻后便见得又一支约有两百队伍赶来,为不是公孙瓒心腹田楷又是谁人?只见他怒气勃,行到两人近前便是大喝出声,却不想他所说话语令在场众人大惊失色——

    “汝等在此争吵,内讧不止,不如将此城门献给刘镇北算了,些许小事值得如此纷扰计较?!”

    “田青州,汝为明公亲信,怎可说出如此大逆之语?”

    单芳身为公孙瓒另一心腹,被委为“冀州牧”的单经之族弟,更认为自己“才能出众”,当然不太把其余人放在眼里,连灰头土脸只带千人回转北平的田楷都敢直斥其非。

    可他却没有注意到,在他脸红勃子粗先后与冯伍,赵云,以及田楷“理论”之时,不仅有数十黑影借着火把无法照到的死角渐渐摸到距上城墙阶梯仅有十步之远的地方潜伏下来,赵云,田楷亲兵更是不动声色的缓缓移动,双手有意无意地摸向腰间……

    “不错!公孙瓒叛逆贼子,吾等先前受其蛊惑,今有镇北将军刘幽州天兵开赴,不洗心革面,相投报效,代罪立功更待何时?动手!”

    田楷忽然面色一肃,由先前的大怒喝问转变为冷然相对,一番话迅道出,在单芳目瞪口呆还未反应过来时,便大声喝令,于是埋伏以及堂正在外的亲兵,另一位显然早有通气的东门校尉冯伍手下亲属部将皆是立即执兵在手,声喊便分为几股,大部向城墙上攻去,小部份则朝近前的单芳扑去。

    赵云虽不多说,可他持平长枪,缓步上前动作明确地表明了他的立场,局势顿然大乱。

【24】不同选择不同命 势落千丈败公孙

    “田楷坚子!汝竟敢谋反?公孙将军待吾等不薄,怎能容你等叛党如此嚣张?诸位弟兄随我抵抗到底,等待邹太守援兵前来,战后必有厚赏!”

    单芳反应极快,在冯伍抽刀瞬间已然惊醒,什么都顾不得便向后急跑数步,拔佩刀在手,然后边退边大声斥喝,而他的亲信部曲则围拢在他左右挚出兵器随之缓缓后退,直接便到了城门甬道右侧靠墙摆开阵势,如此稳守布局,自然可以久抗见这单芳的确是有几分本事。

    “尔等兵卒莫受单芳蛊惑,刘幽州所说‘降后不究吾等罪过,只诛恶’之信只怕汝等皆已知晓,现时刘幽州大军已在城门,随吾开城门迎之立时便是大功一件,邹丹所谓厚赏又岂能相比?云与田大人同刘幽州使节已有接触,刘幽州是为堂堂信人,为何还要为乱臣贼子卖命?降活命,若是顽抗休怪吾枪下不容情!”

    赵云执枪挺立,依先前与田楷约定,冷声喝道,声音清晰地传入在场中逢此大变正在犹豫不决的单芳所属部曲耳中,顿时让其中不少人立时咬牙坚定了信念,包括那名少年——

    “三儿,你傻啊?快些回来,他们两个所说话语真假难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