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之斧揽万千-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古怪的兵力配置啊!”宇文化及心里暗自念叨。

    李钦搞得这些古怪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宇文化及只是隐约的知道一些,但大部分他都不认得。情报的缺失,令宇文化及着实有些疑惑,但清楚的明白,李钦竟敢如此列下阵势其根本还是存了几分想法的。

    “他还指望着用这样的阵势来击败我!但,这怎么可能?我这边可都是骑兵啊!”宇文化及恼火的想道。

    他承认对面的敌人很厉害,就他们眼下展现出来的水平而言也的确称得上是精锐了。但他们终究是步兵,步兵和骑兵对抗,输才是正理。能用步兵战胜骑兵的人,那都是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天才名将。

    李钦李元华是这样的天才名将么?

    宇文化及可不这么认为。

    所以在看到了对方布下的阵势之后,宇文化及宛如凝结了寒霜一般的脸上迅速暗暗闪过一丝兴奋。

    “上!”宇文化及亲喝一声,纵起缰绳领着从城门洞里冲刺而过的骑兵狠狠的撞向前方的敌阵。

    为了保持战马的高速,他根本没有改变剩下坐骑的方向。在刻意的放纵和维持之上,战马的速度已经提到了极限。他们便如一波汹涌狂暴的狂潮,呼啸着朝自己的正前方扑去,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真是不知死活!”在城头看到宇文化及竟然选择了正面冲锋,李钦不屑的撇了撇嘴。他不在言语,只是静静的看着城下战场,听着从那些校尉、军校口中发出的清冽命令。

    “开火!”李钦军的军官们不约而同的下达了命令。

    在命令之下,炮兵将手中的火把移到火炮的门闩上,点燃了其上的火绳。不一会火炮发出了轰鸣,在自己身前的一个扇形区域泼洒出了一片,碎石、铁屑、钢珠、瓷片混合而成的致命风暴。

    在狂躁的风暴之中,才冲到半路的骑兵遭遇可可怕的洗礼。从炮口里投射出来的这些“杂物”在火药的推动下拥有了可怕的动能。它们侵袭了骑兵的身躯,将它们壮实的身子打得如同破布一般。

    一层又一层的骑兵倒下了。他们手上精钢护盾,他们身上镶满了铁片的鳞甲,都不能再这样的风暴中保护他们的血肉之躯。

    而在火炮率先轰鸣的同时,火枪手扣动了扳机,弓弩手射出了手中箭矢,而操控百虎奔雷箭士兵也点燃了车厢后背的火绳。

    铅弹掠空,箭矢交错,火箭呼啸。这一波完全由各种远程武器交织而成的杀戮大网朝着骁果军的骑兵当头罩下。

    “什么?”宇文化及惊呼一声。

    不过短短的几个呼吸,他就完全被打蒙了。看着周围不断倒下的士兵,他觉得自己在一瞬间步入了地狱,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所侵袭。

    虽然凭借着浑厚的护体真气和灵巧的身法,他在一波的风暴之中并没有承受什么伤害,但看着自己士兵不断的被屠戮,宇文化及还是愤怒而惊恐呐喊出声来:“该死……怎么会这样!”

    宇文化及有些绝望了。

    如果我说上一个呼吸他还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己必然会取得胜利的话,那现在他已经看不到任何取胜的希望了。

    就在这几个呼吸间,和他一起涌入城门洞的几百骑兵眼下还能够站立的只有实力高强的他和几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幸运儿罢了。

    “这是就是李元华敢和我斗的底气?”宇文化及眯起,眼里闪烁着危险而疯狂的光芒。

    依靠军队是打不赢李钦了。

    宇文化及无比清楚的明白这一点。毕竟方才那一波齐射直接爆掉了他那么多手下,让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这一刻他总算知道李钦为什么要布置出这样的阵势了。

    “月牙的阵势,如果作为远程火力投射的阵地的话,那任何试图攻击月底的人都会找到来自三个方向的攻击。

    围三厥一,李元华这是把我当成城池来打啊。如此这般,再有城门做限制的话,无论我的骑兵有多少,只要他们的箭矢还足够,他们都能够轻松的吃下我。”

    宇文化及如是想道。

    军队不行,那现在要怎么破局?

    宇文化及站在已然成为碎肉的爱驹之上,滴溜溜的转了一圈将周围的一切都映入自己的眼帘。

    他看到了继续往自己这边冲来的手下,更看到了在城头之上冷冷的对着自己的李钦。

    “李元华,你真是把我算计到死了。不过,你也别得意。你出现在这里,却是把你最大的一个弱点给暴露了出来。”

    宇文化及想着,暗暗提起自己浑身上下的功力:

    “李元华,你还是单身,这就是你最大的缺点!你的势力所有的荣宠都寄托在你一人身上。只要干掉了你,那你的势力就将群龙无首……只要我杀了你,我依旧能笑傲天下!只要我杀了你……”

    宇文化及暗自念叨,在他的手下再次将他护起来的瞬间,他一手拉过一名士兵的身子,一手夺过他手中的长矛。

    “怎么回事?”所有的士兵错愕不已。

    而就在他们错愕的瞬间,宇文化及攸得转身纵步跃起,提着那名士兵跳至数丈高空,并在自己去势将尽的时候将手中的士兵往前一抛,紧跟着便一口真气强自提上令自己横移了丈许,脚步重重的落在那名士兵的背上。

    “啪……”一声脆响,士兵的背以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角度向上仰起,口喷鲜血的向下陨落。而宇文化及自身则借助从士兵背上得到的这一点支撑的力量再次向上向前升高了数丈。

    这一刻,他离城头已是极近了。他清楚的看到城头上,李钦自信满满的俯望着自己的目光。他从这样的目光中,看到了怜悯,看到的了不屑,唯一没有看到的就是其中的惊慌。

    “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慌张?难道你以为你能够赢得了我?”李钦自信的目光令宇文化及的心越发没底。

    不过都到了这一步,他没有任何退却的可能,奋力向前这是他唯一能做的。

    当下他将自己手中的长矛用力向前刺出,将锋利的矛间戳入青色的城砖缝隙之中,借着这一点力量,他再次向上,越到了比李钦还要高的地方。

    这一刻轮到在高处俯视李钦了。

    “李元华,你这家伙……你可知道你毁灭了我们宇文阀数代人的梦想。”居高临下,宇文化及的声音越发森冷起来。

    “你们的梦想?”李钦轻笑嗤声:“你这个鲜卑胡种的梦想与我堂堂汉人有什么关系。毁了就毁了,我还想拍手称快呢。”

    “你该死!”宇文化及寒声,他居高临下的挥拳,将浑身的精气神凝做一股,把自身的玄冰劲催到极限,击出了他自认是巅峰的一拳。

    “呼!”拳劲裂空。无比阴寒的气息连周围数丈之内的温度又不由自主的下降了许多。四下里空气震动,隐隐发出莫名的轻颠之音。

    “好拳!”李钦称赞一声,旋即又轻轻的摇了摇头:“只是这样的拳头,对我来说没有用啊。”

    “胡吹大气!”宇文化及并不相信李钦的说法。

    他呼的一拳便往李钦的脑袋砸去。

    却不想李钦连一点闪避的意思都没有,只是脚分八字立着,手里横了一把不知从何处拿来的黝黑巨斧。

    “宇文化及,你们的头颅我收下了。”随着李钦的一声轻喝,他手中的大斧如风卷残云一般舞弄起来,强烈的劲风卷起城头上的烟尘砂砾,呼啸着扑向俯冲而下的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的玄冰劲连虚空都能冻结,但他却拿李钦的卷起的这些烟尘砂砾毫无办法。

    很快,他身形就被这烟尘给笼罩起来。

    外人根本看不清里面究竟出现了怎样的状况,他们只晓得随着李钦抬起的巨斧在空中旋了一个刚猛的斧花而呼啸着斩下,那充满了烟尘砂砾的黄色龙卷之中,便爆起一声惨叫,然后便有一具依旧喷了鲜血的无头男尸从其中陨落,重重的砸落在江都城的城头上。

    在尸体陨落的同时一个滴血的首级也出现在了李钦的手上。当下李钦飞身站立与城头内侧的垛口上,手提这个新鲜出炉的首级,大声的喝令被李钦城下那些试图继续冲阵的骁果军骑兵:“宇文化及已是!尔等何不早降?”

    什么?宇文大人就这么死了?这么快?这岂不是秒杀?

    骁果军的士兵们议论纷纷,俱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方才,他们也看到了宇文化及扑上城头的利落身影。

    那样的武功,那样的身法,骁果军的士兵都是自愧不如的。

    宇文化及在他们心里无疑是一个绝顶高手。

    而这样的高手,就这么挂了。

    他们都认为李钦是在说笑。

    “你们不愿相信?那你们看看这究竟是什么!”李钦看出了他们心里,当下便将手中的首级丢下城去。

    这一丢,李钦用了一个柔劲,偌大的首级从十几丈高的地方摔落,出人意料的没有什么损毁。

    那些并不愿意相信李钦的人,迈步走上前去,从地上掂起首级端看,便不由自主的惊呼起来:“果然是宇文大人啊!”

第七十四章 占江都移民南下

    古代的军队大都是如此。只要主将被杀了,那这支军队也差不多就完了。

    宇文化及并不是骁果军的主将。只是他身份高贵,在眼下这种情况来说却是比主将还要主将。是以,随着他的死亡,骁果军的这些骑兵顿时士气大跌。他们望着依旧严阵以待的李钦军士兵,感受着这些新手身上气势在不断高涨之后的蜕变,又看了看身后,那昏暗的城门洞,心中对于自己一点能否逃生却是半点信心也无。

    “降即免死!”李钦大声的呼喊起来。

    胜局已定,他也不想做更多的屠戮。

    这对这些还在犹豫的骑兵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泄了一口气,手一松,手中的兵器跌落尘埃。他们翻身下马,就此伏跪于马侧,就着被鲜血和肉沫滋润过的泥土,深深的低下了头。

    李钦在让麾下的士兵上前将这些投降之人驱赶到一边的军营里,并用三百火枪手和一干重火力对着他们,令他们不敢妄动之后,便下令将宇文化及的首级传向前军,以此来喝令骁果军投降。

    宇文化及的死对整个江都战役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随着他的死去,原本就打得很艰苦的骁果军士气更为低落。

    骁果军的士兵们都知道这一战自己已经彻底的输了。为了保住性命,他们做出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他们投降了。

    随着他们的投降,宇文智及和宇文成都带着一干宇文阀的亲兵想要逃跑,却被苏定方和沈落雁领兵追上。一番搏杀,宇文智及身中数弹,被苏定方一枪刺穿了心脏。而宇文成都则在付出了一只眼睛和一只胳膊的代价之后,被二十名家丁护着狼狈逃离。

    至此,李钦的江都战役终于结束。尽管中间颇有波折,但他还是笑道了最后。

    到太阳西落之时,江都城里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了。李钦一边命人维持城中秩序,召集民壮打扫战场清理废墟,一边则进驻扬州留守府之中,放出那些不肯依附宇文化及却还没有斩杀的官员,好生的抚慰他们,请他们协助自己处理眼下的情况,做好迁徙扬州城百姓南下之事。

    是时,江都留守的大堂之上,只有五品官阶李钦高居首位。被李钦解救出来的一干国公、大臣无论品阶高低都立于堂下对李钦诺诺不已。只有少数几人还敢大着胆子与李钦交谈。

    随着杨广的死去,他们知道大隋已经彻底的完蛋了,自己原本的荣耀官职在此时都变得一无是处。现在不管自己原本有什么爵位,担任几品高官都必须在上面的那个人男人面前服低做小,听从他的安排。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局势已然如此,这些久经宦海臣服,见过大隋兴衰的人们又哪里会选择螳臂当车呢。

    天塌了,天变了,何去何从都得重新算计一番。

    于是,他们在这里和李钦谈着,说笑着,试图弄清楚李钦对他们的安排究竟如何。

    “……这么说这扬州城,侯爷不想再要了?”在听说了李钦的意思之后,荣国公来护儿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这么大一座坚城如此放弃还是太可惜了。”

    “扬州城虽好,我却没有能力守住他!想要回到这里……我至少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李钦斟酌着说道:

    “长江对我来说太宽了一点,我的水军还不够强大。现在我的力量都在江南,对这江北孤城是在无能为力。把扬州城的百姓、府库钱粮都移到江宁去,这是我现在最好的选择。”

    “江宁……那也是一个好地方。”来护儿点了点头。

    “放弃扬州,侯爷准备偏居江南吗?”民部侍郎裴蕴小声猜测李钦的意图,他劝说李钦:“侯爷能以两万威武之师,击败十万骁果精锐,其兵锋可为鼎盛。侯爷有如此强军,为何不席卷天下呢?”

    “天下我当然没有放弃,但现在我的实力还太差了一点,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发展提升。昔日楚庄王有言:‘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我想学他。”李钦笑着说道。从方才的话中,他看出来裴蕴有投靠自己的意思。

    “这样的实力还不够?”裴蕴有点吃惊:“侯爷不要太小心啦。”

    “我不想仅仅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让子孙后代遭遇两三百年的轮回。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做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才是我心中所想。所以,我现在的实力还不够。攻江都,一则是为先帝复仇,二则是为了威慑杜伏威、李子通等人。”李钦稍稍透露了一些自己的大志。

    “原来如此!”厅内的众人都恍然。尽管他们心中对于李钦如此谨慎还是有些不解,可看李钦这样给他们来了一个还算可以的解释,他们倒也能够接受。

    “那么侯爷打算怎么来安置我们呢?”裴蕴又问。

    “愿从者留,不愿从者去!”李钦平淡的说道:“你们可以去当涂看看……如果你们愿意留下来帮我,我自然高兴万分。如果你们想回关中,我将发放路费……设法让你们回去。”

    “明白了!”众人笑着点了点头。其实他们心中都明白,自己这一下是回不去了。

    到了当涂,那就是到了李钦的地方。进去了还想再出来?那实在很难。而且天下如此的混乱,北归的道路都被各等义军阻断了返回关中的路,自己就算想回去,只怕也得经历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遇上乱兵,被乱兵所杀这实在太危险了。

    众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样的可怕性。

    不过他们都没有点明,因为他都晓得,无论李钦的想法究竟是如何,只要他能够这么说,做出这样一个表态,那就已经足够了。

    形势比人强,他们也得认命不是。

    “那么,对于同宇文智及交好的秦王杨浩,侯爷准备怎样招待他呢?还有隋朝的宗室、外戚……我听说今天在丹阳宫广场将他们都斩杀了。隋室在江都的男子尽去,只剩下女子,对于这些人侯爷又打算怎么安排?”皇帝的起居舍人虞世南开口询问道。

    “不以宗室视之,散而为民,放其自由!官府每月供给其银两,资其生活。若有子女不满十八者,许入官塾,日后为官为工,听其自便。”李钦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给爵位,发放为民……这会不会太苛刻了?”对于李钦口中说出的办法,虞世南目瞪口呆,“从古至今可没有如此苛待前朝宗室的。”

    “苛待?这算么?”

    李钦轻笑着摇了摇头:

    “将前朝的宗室圈在一起把他们当猪养,时不时不爽了就欺凌他们玩……我不可不想如此!放任为民,银两补助,一视同仁,我想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爱。

    杨家的时代过去了,那就让他们彻底过去了。不要让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代心里一直想着,在别人怪异的目光中度过。”

    “这……”李钦的话虞世南仔细想想觉得有些不对劲,可究竟哪里不对劲,他又说不出来。沉默了好一会,虞世南才呐呐的说道:“侯爷不怕以后有心人……”

    “怕什么?”

    李钦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有人敢造反,那就彻底的平定它。如果无法压制反叛,闹得天下大乱,守不住天下,那我也认了。

    现在的我不必思考那么多。既然想要争霸天下,那就得拿出相应的气度,怕这怕那是成不了大事的。”

    “好吧!”既然李钦都这么说了,虞世南也只能答应下来。

    “这么说来……侯爷不打算立隋室中人为帝了?”裴蕴又问。

    “我的江山我自取之。现在立他们为帝,日后再去篡位……这样的事情还是算了吧。”李钦摇头拒绝。

    “可是这样的天命……”虞世南有些纠结。

    “天命在我,天命在民。只要我能安定天下,让百姓富足,那天命就稳固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国家覆败也就成了必然。”李钦自信的说着,言语中充满了坚决的味道。

    既然李钦坚持如此,那他们也什么好说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们也只能先走走,再看看了!

    当下,李钦让虞世南撰文,由褚遂良抄写,将自己欲迁徙扬州城百姓的意思书做露布公告,在江都的大街小巷粘贴,以此宣预百姓知晓。

    同时,他召见江都城内的帮派分子,令他们配合自己行事。

    眼下他已是江都的主人,手中又有军队支持,本身还是阵斩宇文化及的超级高手,这些连先天都不是的帮派中人,又哪会愿意违背他的意思。

    于是关于李子通、杜伏威想要南下的谣言便在江都城里传播开来,谣言极度渲染,两人的可怕。一时间才安稳些许的江都百姓又慌张焦急起来。

    “怎么办?”兵灾的可怕他们已经遭遇过一次。他们对于“乱兵”的可怕,有了切肤之痛的体会,他们绝对不愿意自己再经历一次。

    怎么办?

    扬州城的人向李钦的士兵、将领请愿,恳请他们留下来守住江都城,却不想得到了李钦命令的他们,无一例外的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百姓越发的慌张起来,他们推举的代表求见李钦。

    在江都留守的大堂里,李钦接见了这些人。

    对于他们请求,李钦轻轻的摇头:“江都离我们有点远了。我们没有足够强大的水军,根本就不是李子通和杜伏威的对手。江都之地一马平川,并不利于防守。我并不想将我有限的兵力投入这个无底的陷坑之中。”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将军……江都百姓才招了一次兵灾,你忍心让这里的百姓再遭一次兵祸么?”百姓的代表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面对李钦的拒绝他老泪横流,拄着拐杖,苦苦哀求李钦:“请将军可怜可怜我们吧。”

    面对他们的哀求,李钦脸上显出苦涩。他沉思良久,这才无奈的建议:“继续待在江都市不可能了。如果我们害怕遭遇兵祸,老王建议你们和我一起到江宁去。那里有田地、有工作,而且还很安全。我想你们可以在那里重新开始新的的生活。”

    “迁徙南下?这可行么?”老者诧异不已。故土难离,他心中对此还是有些不愿意的。但李钦坚决不愿留下,那他在思索了好一会之后,也只能无可奈何的答应下来:“好吧!我会去劝说他们。”

    从江都留守府里出来,老者向百姓们说明了情况,并给出了李钦的建议。

    迁徙南下,搬家过江如此麻烦的事情百姓并不愿意,可事到如今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最终也只能苦着脸答应下来。

    于是,迁徙开始了。为了防止某些人游手好闲,浑水魔兽,李钦特地派出了三千士兵来维持城中的秩序,并抽调了另外两千人来协助百姓搬家。

    当彬彬有礼的大兵出现在一位位百姓面前的时候,百姓心里着实担忧不已。但李钦的这些士兵用自己的表现扭转了他们的看法。

    整个迁徙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着。

    从李钦攻下江都的第二天起,就有大批航船载着江都的百姓南下。

    只一天,就有两万多人过江。之后,随着巨鲲帮、海沙帮、竹花帮等帮派航船的到来,每天向南运送的百姓就更多了。

    此时,李钦攻占江都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杜伏威和李子通都听说骁果军被人歼灭的事情。

    李子通被吓了一跳不敢有任何的异动。而杜伏威在打探到李钦在江都的人马只有区区两万之后,派遣义子王雄诞领兵三万前来捡便宜,却被苏定方以神机镇和马鞍守备镇的八千兵马击败于江都和高邮之间的平原之上。

    是役,王雄诞三万大军逃回高邮的只有千余,其余之众泰半战死,只有一部分被苏定方所俘虏。

    杜伏威从王雄诞口中听说了李钦军中诸般强大而具有威力的武器,不由得大吃一惊。

    “难道江湖闻名的青尸客就是李钦?”他惊讶之下记起自己曾经遇到那一伙人,心中不免有了这样的怀疑。

第七十五章 余波震荡天下惊

    大业十四年的三月整个天下都在一波又一波的消息之中保守震荡。

    三月初五,宇文化及并一干逆党宇文智及、司马德戡、裴虔通、孟景、元礼、杨览、唐奉义、牛方裕、元敏、薛良、马举、元武达、李孝本、李孝质、张恺、许弘仁、令狐行达、席德方、李覆等弑杨广于江都丹阳宫。

    杨广死了,天下人头上没了皇帝。大家本以为宇文阀会就此崛起横行一时。却不想仅在三天后,便传来令人更为吃惊的消息。

    三月初八,丹阳镇将军,当涂候李钦李元华起兵讨贼,进占江宁城。

    三月初九,李钦以水陆二师两万于率楼船十艘,商船百余跨江攻击宇文化及。双方激战一个下午,李钦阵斩宇文化及、宇文智及,重创宇文成都,占领了江都城,解救被宇文化及关押的一干文武大臣,俘虏了差不多八万的骁果军士兵。宇文阀的美梦就此烟消云散。

    三月初十,李钦以江都城在大江之北不利防守为由,下令迁徙江都百姓南下,一时间白帆遍布江面,来往航船不住的运人。在江湖东海三大帮派中的巨鲲帮和海沙帮的支持下,李钦仅用十天时间就将六十万江都百姓皆尽运往江南。

    三月十一日,江都左近的杜伏威听闻江都事变之果,遣义子王雄诞领兵三万南下,攻击李钦,意图打断李钦取人口之举,却不想在江都城北百里之外与李钦麾下苏定方遭遇,双方交战不过一个时辰,王雄诞大溃,仅率千余人马逃回了高邮。

    其时传闻,李钦军士兵善弓弩,会雷法,尝使用一根长达四尺铁管喷吐雷火,于百步之外轻松灭敌。

    三月二十一日,李钦尽迁江都百姓于江宁,李钦自江都引军南返。

    三月二十三日,王雄诞复进江都城,得到是一座只剩下两三万人口的幽灵鬼城。

    四月初一,李钦于江宁城外的紫金山下设祭坛,以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之首级祭奠先帝杨广,并将元礼、司马德戡、令狐行达等人诛杀于祭坛之前,以慰先帝之灵。

    当日,李钦自封吴国公,讨逆大都督,于紫金山下建制称号,其军遍置红旗,号曰“赤军”。

    是时,丹阳左近之毗陵、吴郡、余杭、会稽、宣城、新安、遂安等郡皆归属李钦。江南之地,一夜色变。

    李钦至此拥地数郡,领命数百万,更得江南诸般贼帅诸如汪华、铁群、谢云等皆引兵归顺。

    时江南吴兴大族沈法兴起兵欲与李钦争雄,但不想为李钦部下李靖以茅山镇精兵破之,包围沈法兴虞山之上。沈法兴被围三日,饥渴难当,最终举族归降。

    至此,李钦拥兵十万有余,成为江右一代最强的势力。世间,皆以江南王视之,认为其有北上中原一统天下的势力。

    消息传来,天下震动,即使是远在关中的李阀也听说了李钦的名声。

    “又一条猛虎下山咯!”在大兴城里的唐王李渊听闻李钦在一月的尽取江南精华之地,不由得叹息一声:“能以区区镇将之身,立下如此基业李元华果然是非常人啊。”

    “区区江南之将,占据数郡,不过为一方割据之豪,只看他占据江都而不守,就知道他没有什么大志向,最多也就是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偏安一隅而已。王上不必过虑。如今最大的事情不是在李钦其人身上,而是在于陛下!”

    跟在李渊身边的裴寂听自家主子如此感叹,却是轻轻一笑。

    三月的消息很多,震动天下的种种基本上和李钦有关。但裴寂看不上李钦,也看不上李钦占据江南的举动。对于他来说眼下最关键的不是李钦占据江南割据一方,而是杨广死亡这个事实。

    不管天下人如何厌恶杨广,但都不得不承认杨广是天下的皇帝。至于杨广之后的诸人,比如李渊所立杨侑,都只是所谓的傀儡而已。关中的主人是李渊,而非杨侑,大家都明白这一点。

    李渊立杨侑是为了针对杨广而竖起的门面。如今杨广死了,那这个门面似乎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该让那小子给唐王腾一个位置了。”在听到从江南传来的消息之后,裴寂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一点。所以他匆忙跑来求见李渊。

    “陛下怎么了?”李渊听说一时间有些错愕。

    “杨广死了,天下没有了主人。万民百姓皆盼有明主临世,早安天下,征讨不臣,令海内重归一统。

    如今天子幼弱,无法担待此等大事,唯有王上你有这个能力和威望,为了天下苍生,臣下恳请唐国公接受隋室的禅让,荷承天命,以安天下。”

    听李渊问起,裴寂一整仪容,匍匐于地大声叩首说道。

    “禅让?”李渊一愣,旋即明了,他微微的点头,小声叮嘱裴寂:“这等大事,你还得做的滴水不漏才行。”

    “臣下明白!”裴寂叩首,带着一脸的兴奋离去了。

    隋殇帝大业十四年四月,隋恭帝义宁二年,五月,杨侑赐李渊十二冕旒冠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王后、王女爵命之号,一遵旧典。

    戊午,杨侑下禅让诏书遣使持节,派梁郡公萧造和司农少卿裴之隐奉皇帝玺绶于李渊。李渊依旧例辞让,百官上表劝进,由此再三,进而从之。

    隋帝逊于旧邸,李渊改大兴殿为太极殿,即皇帝位,立国号为唐,以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

    隋室改易,李渊称帝,这在天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之后,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