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限之斧揽万千-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邹靖和龚景就是在这个暗潮汹涌的情况下进来的。携手而进的入账的他们感受到了大帐里的非同寻常,不由得愣了一愣,旋即露出几分高深莫测的笑容来。
此时,鼓声已止,所有人都随着邹靖和龚景的到来而整齐的分作两边站好。刘备、关羽、张飞、李钦作为跟随邹靖作战的主力,自然是站在邹靖一方。而他们的对面,正是那些忘了恩情,故态复萌,以为自己高高在上的那些出身世家的文官。两边相对而立,都觉得对方碍眼的紧。
军议便是在这种气氛中召开的。组织军议的是邹靖。作为一个老于行伍的校尉,他的话语是直接而霸气的:“这一次出击,我们击溃了围困临淄城的十万黄巾军,击杀黄巾军两万余,俘虏一万多人,阵斩黄巾军渠帅卜已,校尉黄龙、司马俱等人,取得了空前战果,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包括粮草十万石,金银无算,军械无数……这无疑是一场大胜。
这场胜利,是在皇帝陛下的护佑之下,由在场的诸位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龚刺史,袁别驾、杨长史以及义军统领刘备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为此我和龚刺史决定向朝廷备报,为你们表功。
当然,表功的程序还需要一定时日才能有所回应。不过作为此次讨伐黄巾军的主帅,对于从黄巾军中缴获战利品的分配我还是能够做主的:十万粮草将留下六万石给龚刺史用以地方恢复。金银和军械各分一部分供三家来奖赏各自的士兵。另外,我打算让大军在临淄城里修整五天。五天之后,我们将拔营,返回幽州。”
“诺!”邹靖都如此宣布了,那这件事情也就成了事实。
尽管刘备、关羽、张飞,对邹靖所说的那些有功人员中莫名其妙的跑出了两个根本就不曾上战场的名字而感到怪异和恼火,可邹靖这位上司都如此说了,他也不曾把自己的功劳漏下,于是也不好多说什么。
这一刻,无论是刘备还是李钦都看出来了,邹靖的这个安排绝对是和龚景商量之后的结果。从青州的这些官员胆敢如此大方的朝刘备示威来看,他们似乎早就得到了相关的消息。
“唔,就把我们瞒在鼓里啊。”一时间,刘备再次感受到了因为地位不高而产生的憋屈。
第十六章 新的想法
这一场军议之后,表面上并没有受到什么歧视的刘备在返回自家营地的路上沉默着。尽管平素的他差不多也是这幅沉静从容的模样,可无论是关羽、张飞亦或是李钦都感受到了他心里的愤怒。
“大哥这是怎么了?”张飞对自家老大的心情有所察觉,可究其原因却是一头雾水。
他轻轻的捅了捅走在自己身边的关羽,小声的问道。
“或许是因为那些人的蔑视?”关羽胡乱猜测道。
他口中说的那些人,自然是指那些自以为高贵的青州文官了。
“混蛋,我要把他们都宰了。”张飞恼火的吼道,他可见不得自己的大哥受到什么委屈。
“你要宰谁?”张飞的一嗓子令刘备清醒过来,他猛地转过头,狠狠的盯着张飞,看得他最终不知所措的低下头去。
“大哥……”张飞糯糯的喊了一声。
“从现在起把他们对我们的蔑视都记在心里。表面上绝对不能流露出来。我们的实力不强,绝不能让他们察觉到什么。现在是需要我们忍耐的时候。”刘备沉声说道。这既是在告诫关羽、张飞,其实也是告诫他自己。
“明白了,大哥!”关羽、张飞沉沉的点了点头,却是将事情都记下。李钦在一旁,冷静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刘备眼下的应对绝对是最正确的。
众人返回营地,李钦与刘备告罪一声,便准备回房修行了。
尽管他眼下担当的是军师的职责,可李钦对于能够提升自己实力的修行总是乐此不彼的。他真切的明白自己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
在这个世界,自己似乎能凭借着原本锻炼出来的力量和一个还算是机灵的脑袋来应付主神发布的任务。可自己以后呢?未来的路绝不会那么简单的,李钦还想着自己能够不停的走下去看看终点的模样呢,他可不愿意在半路上和这段旅程说拜拜。是以努力的修行,努力的提升自己便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在担当刘备军军师的责任之后,李钦除了一些非得自己负责的事情之外,大都将任务分派给自己的手下去完成,这令他有了较为充裕的时间来进行修行。
在一番锲而不舍的努力之下,他的内息比最初已然壮大的两倍有余。此时的他已经能够感受到那一缕缕和头发差不多粗细的内息在自己经脉穴道游走所带给自己的丝丝美妙的快感了。
“修行,果然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啊。”李钦喃喃自语的说道。
太过舒坦的感觉是很容易令人沉迷的,但李钦却没有功夫沉迷下去。因为刘备来了,在李钦缓缓收功的当口,他来到了李钦的营房之中。
“主公!”李钦朝刘备作揖行礼。
“元华,你在修行呢?这样的修行有用?”刘备看着李钦气定神怡的模样,笑着问了这么一句。
李钦的修行他自然是明白的,只是在得知李钦所修行的功法乃是来自于黄巾军之后,出于对黄巾军的愤恨,他尽管没有制止李钦的修行,却也对李钦修行的结果不闻不问了。
李钦对此也十分明白,是以在刘备随口问出了那么一句之后,他也一如往常的笑了笑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请刘备道榻上坐下,启了一壶酒水,给刘备和自己斟上,笑着询问刘备:“主公,你来此却是为何啊?”
“我想问问,宪和那边在幽州究竟进行得如何了?在经历了今天的事情之后,我感受到了官职的重要性。我不想再被这些只有家世却毫无能力的人轻视了。”刘备微微的皱起了眉头,小声的向李钦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或许,他依旧觉得自己这么求官问职有些不好,所以说这话时,脸上的红晕微微的亮起,神色却是有些尴尬的。
“放心吧,主公!这件事宪和那边一直都在跟进呢。从我前天得到的消息来看,幽州刺史刘焉已经决定举主公为孝廉了。据说,他已经派人前往京城备请了。刘焉在京城里的关系不差,其本身又是宗室,却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得罪他的。我想在他的举荐之下,主公的孝廉名号应该很快就能落实下来。”李钦笑着将一个消息通报给刘备。
“啊……这是好事啊!元华,为何你不早点告诉我了?”刘备闻言顿时兴奋起来。能够被举孝廉,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这个没有科举的年代里,方式被举为孝廉的人最终都能拥有官职。
“这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而且这个消息只是从刘焉那边传出的,京城那边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回讯。在如今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最终究竟会有怎样的结果,谁也说不清楚。在没有最后确定下来之前,我怎么可能将这事情和主公你说呢?万一有什么变化,那可就让主公你失望了。”李钦开口解释道。
“哦,这么说也是!”刘备稍稍冷静了一些。
之后,他微微犹豫了一下,却是向李钦托出了自己原本的打算:“元华,你说的这个消息我是不知道的。在经过了今天的事情之后,我对官职确实抱有渴望。我想继续和黄巾军打下去,去其他地方和黄巾军作战,以此立下更大的功劳。在我看来只要功劳够大了,朝廷无论如何都会授予官职给我。”
“这……”听刘备竟然还有如此“天真”的想法,李钦却是一时呆住了,他愣愣的看着刘备好一会,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该说什么才好。
“你看这怎么样呢?”李钦的注视,令刘备觉得有些怪异,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那个想法可能不是很高明。只是那个想法究竟有什么不好的,他倒底还是不太明白。是以,他直接开口询问李钦。
“这并不是太好啊。”李钦被刘备一催促,终于回过神来,坚定的摇了摇头:“世上的事情不是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有些人是完全利益化的生物,你不给他好处,即使你立上再大的功劳,他也会给你抹杀掉的。这种人在洛阳那边最多了……主公,你想去别处立功,这想法挺好,可你忘记了你这样离去对刺史刘焉大人来说算是什么?刘焉大人现在可是在为你举孝廉的事情而运作呢。”
“说得也是啊。”刘备将心比心的想了想,点头称是道:“如果我现在提出离开的要求,刘焉伯父只怕会认为我背叛他了吧。毕竟这个节点,如果我做了,很容易令人误会的。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认为……可是,我真的想参与更多的战斗啊!”
说着说着,刘备的话语声突然低了下来,“我听说中郎将卢植大人统兵五万和张角的十五万黄巾军主力在广宗对峙……卢植大人是我的老师,我想去帮助他。”
“黄巾军的张角么?”李钦闻言沉吟起来。不
提刘备自己的意愿,去广宗对付张角,这也是李钦所受领的任务之一。是以,在刘备提到了这一点之后,李钦也开始思考如何办成这件事情。
虽然这件事说起来是有点难办的,可在种种不可能中,找出可能的办法,这本就是军师之所以存在的用处啊。为了自己,也为了刘备,李钦的脑瓜子转悠得飞快。
“也许……可以这样……”李钦不是很确定的开了口。
“怎样?”刘备急切的望着李钦,眼眸里都是期待。
“暂时不离开刘焉的麾下是必须的。在刘幽州帮你运作举孝廉一事的时候,你无论如何也必须待在刘幽州的麾下。”李钦首先确定了这么一个大前提:“就算要走,也不能是由你自己提出要走……如果你真的想去广宗帮助你的老师,那主公你可以这样,派人前往广宗观看官军的情况,将你所拥有的势力与卢植大人知晓。
用五万官军和十五万黄巾老卒对峙,卢植大人想必也很难吧。如果卢植大人知晓还有你这一路人马可以借用的话,我想他一定愿意把你借调过去的。只要他那边发了行文,你这边再出头要求一下,我想刘幽州也不太会阻止你。毕竟,眼下清剿黄巾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卢植大人也有调集郡国兵马的权利。”
李钦将自己的设想与刘备分说了,刘备一听不由得连连点头起来。他设身处地的将李钦的方法仔细的想了一遍,心中认可,这件事情确实有很强的操作可能。
既然是这样,那眼下的问题便只有一个了:派谁去和卢植联系呢?刘备琢磨起来。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决定把自己的同学简雍给派去:“看来还是得辛苦宪和一下啦。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他又是老师的门下,又是能言会道的人呢。”
刘备说着叹了一口气,“我想他或许不太喜欢这个差使吧!要知道当初,他可是最怕老师的一个。”刘备絮絮叨叨起来,相似在聊天一般,他和李钦说了许多有关他、简雍、公孙瓒三人一同在卢植门下求学的事情。
当初卢植来到幽州讲学,广收弟子,其中拜入卢植门下称他为老师的就有四五十号人。这里面很多都是幽州地方的豪强子弟。在这么多弟子里,刘备、简雍和其他几个出身贫寒的人是最不起眼的,他们的基础很差,有没有出色的家世和华美的穿着,自然也不怎么引起卢植的注意。
当时,刘备和公孙瓒很是要好,公孙瓒虽然出身大族,为人却很是豪爽。刘备跟着他,被外人视为公孙家的走狗,却很是胡闹了一阵子。
“青春……那可都是演绎着热血与激情的。”听着刘备的解说,李钦心里不由自主的就冒出了这么一句感慨。
当然,这样的感慨刘备是不怎么认可的。就算他认同里面的意思,他也不会承认的如此直接。
在絮絮叨叨的回忆之中,他向李钦吐露了很多事情。李钦作为一个好观众,却是听过也就忘了大半。
“话说回来……如果我现在上门拜访的话,卢植老师恐怕都不一定认得我了。”说到最后,刘备如此讪笑了一声,脸上也有一丝苦涩和无奈。他担心着,毕竟当初他是在是太泯然于众人了。
不过,对于刘备的担心,李钦却是不怎么在意的:“主公,我的看法正好和你相反。我认为卢植大人肯定会认可你这位学生的。”
“这是为什么呢?”刘备闻言顿时有些奇怪。
“因为你有这么多兵马可以帮助他啊。”李钦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说法却是显得尖锐许多。
只说利益,不说交情。刘备对李钦的看法,也只能报以一声苦笑了。
不过,无论如何,自己关心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这确实是值得庆贺的。
计划便被这样确定了。刘备连夜写了给简雍的手令,并附上给自己老师卢植的书信,让人快马加鞭的将其交到还在幽州的简雍手中,令其立刻出发前往广宗求见卢植。
此时,简雍在幽州正闹得欢腾,简直就是如鱼得水。虽然李钦当初给他的要求是最低帮刘备获得一个别部司马的官职,可这个任务对简雍来说也太简单了。
在有了充裕的资金和李钦告诉他的那些来自于后世的新奇手段之后,他对于刘备的托付,便直接是朝着刘备所需的最高目标举孝廉去的。毕竟在简雍的想法中,想要走到高点,就必须有足够浑厚的基础。而对于出身平民的刘备等人来说,有什么基础比举孝廉更加浑厚的呢。
在没有人干预之下,简雍开始发挥他自己的本事。一个个流言放出去,一家家的宴会参与过去,很快关于刘备的种种好言好语在幽州就形成了一个风潮。当这个风潮被吹向刺史府之后,刘焉也不禁有些犹豫起来。
“举刘备为孝廉……?”这件事情,刘焉并没有想过。直到外面传来了相关的风声之后,刘焉才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富有眼力的他当然明白刘备的潜力,而从邹靖从前方传来的种种战报来看,刘备的潜力显然已经一点一点的成了实力。
对于这么一个有本事的同宗,刘焉首先想到自然是拉拢。毕竟有野心的他,如果真的想成就一番大事的话,那手下的人自然是越有本事越好啦。
“如果能用举孝廉把刘备拉拢住,那就举刘备为孝廉吧。”刘焉很快做出了决定。身为幽州之主的他怎么会不知道外面的这一波风潮都是由刘备的幕僚简雍一手发动的呢正是因为他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最终下定了决心。在他看来,这就是刘备向自己提出的条件。
“你希望如此……那好我就满足你!只是我在满足了你要求之后,你也必须奉上相应的忠诚才行。”刘焉的想法是很直接的。他很快就向洛阳派出了使者,并毫不保密的将这件事情宣扬出去。刘焉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被刘备知晓。刘焉知道刘备是一个聪明人,在自己充分满足了他的要求之后,他究竟会怎么做刘焉也是大略明白的。
很快,刘焉便得到了相关消息:“邹靖和刘备在临淄城下大破黄巾军,缴获无数。青州刺史犒赏军队之后,邹靖和刘备打算引兵北返。”
“他们要回来了?唔,看来刘备真的想要加入我的麾下了。”没有旁的言语,只从刘备这样的举动中,刘焉就判断出这样的消息来。
此刻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在这个消息传回的同时,原本一直在幽州城里运作相关事宜的简雍已经悄然离开的幽州,正骑着骏马,一脸苦涩的前往广宗呢。
第十七章 从广宗到长社
传令兵向简雍交代了刘备的命令。作为臣子,简雍对此虽然觉得有些别扭,却还是领命而行了。已让刘焉举刘备为孝廉的他连夜启程,奔向广宗。一路风餐露宿,不过数天,他便已经风尘仆仆的抵达广宗城外的卢植军大营。
广宗乃是冀州巨鹿郡治下,眼下已经被黄巾军所占领。大汉中郎将卢植引中央军五万与黄巾军张角的十五万主力再此对峙。因为兵少,卢植无法直接攻占广宗城,只能在城外立营,监视广宗张角的一举一动,伺机而动。这看似坐拥重兵而无功的举动,却使得广宗城内的张角被老老实实的牵制住了。
面对卢植的虎视眈眈,张角龟缩于广宗城内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大贤良师北上冀州接应四方黄巾军的举动,到此时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泡影,整个河北的黄巾军战局由此而陷入了各自为战的窘境之中。
可以说,卢植的不战却是有功的。他的谨慎,对眼下的朝廷来说至关重要。但,这一点,朝廷里的人却看不明白那些亲近皇帝,只懂得对内吹嘘拍马,对外拼命捞钱的宦官们对于卢植这么一位个性刚毅不知变通的将领实在是恼火的很。
就在简雍抵达广宗之前的不久,卢植便接到在京师洛阳的友人发来的信件,说皇帝陛下准备派宦官巡视诸军,探查战局情势,其间很有可能会来到广宗向他索要贿赂,让他早作准备。
“准备?”卢植嗤笑一声。
已入中年的他,须发隐隐有些发白,尽管饱经世事,可他的性子并没有被磨平,反而越发的老而弥坚起来。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强硬很有可能会让那些宦官不快,可自认一切都是为了皇帝的他却不在意宦官对他的恶感。文人的清高令他对宦官有一种天生的蔑视,而军中现实存在的情况,又令根本没钱奉送那些吸血的阴人。
在看到那封友人来信之后,他心中虽然感谢友人的提醒,但在实际行动上,他却不可能因此而做出什么改变的。对于他来说,与其考虑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天使,倒不如想想能够再从哪里调集一些兵马来,以充实自己这稍显有些薄弱的军士。
“用五万包围十五万……我这也算是过独木桥了,当真是危险的紧啊!”卢植轻叹一声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此时,一名亲兵快步入账向卢植通报了消息:“将军,营外有一名士子名为简雍的,自称是您的学生,想来拜访你。”
“简雍?我的学生?”卢植微微一愣。
对于这个名字,他依稀有一点印象,似乎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听过,可那好像也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他并不肯定来者一定是自己的学生。
不过,他还是决定见见对方。毕竟对方都如此自称了,那自己作为老师却拒绝不见,这在士人之间的影响很不好。作为一个爱好之人,卢植自然不会做这样败坏自己的名声的事情。
“带他进来吧。”卢植平静的吩咐道。
很快,简雍便被带了上来。他直接站在卢植的面前,毫不怯场的看着自己的老师。虽然他身上穿着一袭灰色的葛布长袍,其上也有许多灰土的痕迹,显得有些落魄,但他的风仪却依旧那样自然。当下他一个躬身作揖,朝卢植行礼,便有一股自如的大气扑面而来。
“不错的气质。”看着这张几乎没有印象的脸,卢植心中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是不认得简雍了,可就冲简雍眼下的表现,卢植便盘算:“就算他是借名来见我,我也不打算怪罪他。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本来就应该有些许任性的资格。”
不得不说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正因为,简雍给卢植的印象很好,所以卢植打算给简雍更多一些的优待,让他说更多的一些话。总之,就是给他更多的机会。
当下,卢植请简雍坐下了,两人寒暄了一阵。卢植试探的问起简雍的求学,说起自己以前在幽州治学的事情,简雍对此应答直如。卢植闻之欢喜,心中肯定简雍就是自己的学生。
“那么,你来此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确定了彼此之间的师生关系之后,卢植直接询问简雍来此的目的。
他看出来简雍是一个有些散懒的人,这样人如果没有必要是不会大老远从幽州跑来的。
所以……
“他必然是有目的的,或许和幽州刺史刘焉有关?”卢植猜测道。
毕竟,幽州是刘焉的地盘。对于刘焉,卢植没有深交,但从有数的几次见面来看,刘焉却是一个有野心的阴翳之人。对于这样的人,卢植是有些厌恶的。
“说不得,还得劝说他一番。就算要当官,也得走上正道不是。”卢植如此想着,富有智谋的他转念间就想了这么多。
“其实我是为了玄德的事情来的。”简雍很是直接的说道卢植是自己的老师,简雍当着他的面自然不敢云山雾里的绕。是以卢植问什么,他就说什么。很是老实的将刘备想要建功立业,欲来广宗助战的想法和卢植说了。
当然,为了保证事情的成功率,简雍在坦白之余也还是有所取舍的,比如刘焉打算举刘备为孝廉的事情他就没说,只言刘备眼下正在刘焉麾下听令,手里已有了数千兵马,刘焉并没有给刘备什么官职,他还是白身,人马是可以自由调动的。
“是吗?刘焉这人不太地道啊。”听刘备在刘焉麾下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却还只是一个白身,卢植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他为自己的弟子打抱不平。
只是在愤愤不平的下一刻,他想到刘备的意愿和自己眼下的需求,他又微微兴奋起来:“玄德想带兵过来助我?这是好事啊!我这里缺兵少将,玄德过来可正助了我一臂之力咧。”
当下他满口答应下来:“嗯!我这就写行文给刘焉,把玄德借调过来。”
“那就多谢了。”简雍感谢的朝卢植作揖拱手。
双方如此约定,卢植很快便将行文发到了刘焉手中。
此时,刘备成为“孝廉”的旨意已经从洛阳发到了刘焉的手中,刘焉刚刚才为刘备庆贺一番,却不想转眼便收到了卢植的行文。
“借调刘备去广宗?这怎么可以?”刘焉此刻可是一肚子的恼火,他还想把刘备的义军变成自己的武力呢。
眼下他恨不得将刘备留下,天天给他好处,拉拢于他,又怎么愿意让刘备远离自己的视线呢。面对卢植的行文他纠结不已,却又不敢不正视此事。毕竟,眼下可是讨伐黄巾军的关键时刻,皇帝为了平定内乱,可是让三位中郎将拥有了调集州郡兵马以为助力的权利。
虽然三位中郎将更喜欢使用朝廷的中央军,对州郡的兵马不太看得上眼,可这不代表他们需要你州郡兵前往救援的时候,你州郡可以拒绝这可是抗旨不尊的大事,刘焉即便胆大,也不敢认下这等祸事。在头痛无比的左思右想了一番之后,刘焉最终还是放弃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自己可以无视朝廷的时候。
“只能认了!”挫败不已的不已的刘焉派人请来刘备,与他说了这样的事情。此时,刘备已然从归来的简雍口中得到了相关情况,心下明白刘焉找自己究竟为何。
面对刘焉的询问,得到了李钦提点的他,摆出了一副古怪的神情,其中有些不舍,又有些跃跃欲试。这让刘焉看得有些奇怪:“玄德为何有如此表情?你难道认识卢植大人吗?”
“卢植大人是我的恩师……我曾经入他门下学习了一年。”刘备老实的回答了刘焉的问话。
“原来如此……”听刘备爆出这个消息,刘焉心下有些恍然。
他总算明白,刘备会露出那样表情的原因了:他不舍自然是不愿意离开我的麾下,而他跃跃欲试自是因为想帮主老师。
“玄德果然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哪。”刘焉对此感叹一声,随即说道:“卢植大人已有行文于此,借调你去广宗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了。谁也改变不了。我只希望玄德带兵前往广宗,务必要打出我们幽州兵的威名。让天下都晓得天下的强兵在幽州。”
“诺!”刘备闻言站起身来神情严肃的朝刘焉一拱手,从他手中接过令牌领命而去。
刘备风风火火的走了,望着刘备离去的背影,刘焉心中忽然一痛。他觉得刘备这么一走,却是不会再回来。
“唉……罢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只希望,刘备今后能够记得我的好,顾看我和我的子孙了。”刘焉无奈的叹息了一声,轻轻的摇了摇脑袋。
刘备得到了刘焉的允许,接了卢植的调令,当下便返回营地,领兵出征。这一次,刘备军由河间郡穿安平郡直抵巨鹿郡的广宗,行径六七百里,用了足足十天的功夫。一天行军六七十里,在当时已然算得上是“神速”了。
等到了广宗城外的汉军大营,由卢植接下,安排了宿地,刘备一行便算是正是加入卢植的大军,接受卢植的统辖。
接下来……又是一段平静的日子。刘备本以为卢植和张角在广宗相持肯定会有仗可打,倒不想卢植用兵谨慎,以弱兵对阵张角,在咄咄逼人之余,却是用了守势。双方在广宗形成了静坐的局面,彼此之间虽然日日都有流血事件发生,但却都是斥候们的猎杀追逐,根本就没有让刘备出场的打仗。
如此平淡的十天半个月下来,望着前面广宗城里那么肥厚的一伙敌人而无法下的口去,不但是关羽、张飞,就连刘备自己也坐不住了。
终于,刘备悄悄的找到了李钦,小声的向他抱怨:“元华,你说我是不是选错了……本以为来这里有仗可打,有功劳可立,却不想这里根本就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在这里这么多天了,整天就是训练训练的,卢植老师连军议都不曾召开一场。元华,难道我们就要待在这里,直到黄巾之乱平定么?我不甘心啊!”
“主公不要太过着急,事情必然是会有转机的。如今除了这里,其他两路汉军主力都进展颇顺,两相对比之下,卢植大人只怕也无法安坐钓鱼台的。他肯定会有所动作,主公只需安心等待就好。”李钦笑着劝慰刘备。
他同时告诉刘备,“卢植大人毕竟是主公你的老师,又是富有学士大儒。主公你眼下已经成了孝廉,日后进京受官怕也是要经过一番考核。是以主公何不趁此机会,多向卢植大人请教学问?这会让主公你今后的道路走得更好的。要知道没有一个老师会讨厌勤奋的学生。”
“这……”被李钦提点了这一点,刘备微微发愣了一下,随即便会意过来:“唔,是了,我却是要沉下心来治学了。这不单单是为了孝廉之后的考核,也是为了进一步和老师拉近关系。老师手中是有很多人脉的,借住他们我才能走得更好,更稳。”
刘备很明白自己眼下欠缺的是什么。有了目的的他自然有相应的时间去改正。
于是,营地里的人都发现刘备往卢植的中军大帐里跑得勤快了,几乎每一次都带了厚厚的书卷进去,带着厚厚的书卷出来。至于自己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