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之斧揽万千-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心来在李钦麾下老老实实的效命。

    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加入李钦麾下的人才也不断增多。看着大殿里满满的人头,李钦心中也有一种天下英豪皆入我怀的畅快感。

    当下,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命人将代表突厥的号旗插在了大殿正宗的沙盘之上,然后向大殿里的人说明了师妃暄的到来和她带来的种种消息。

    李钦说的很清楚,完全是毫无保留的那种。他不但和众人说明了眼下的局面,连师妃暄劝诫自己投降李唐的话也说了。这一说,大殿里一下热闹起来李钦麾下的众人,无论是昔日的枭雄,还是李钦的老臣子都对师妃暄如此的言语感到屈辱和愤怒。

    “慈航静斋……嘿嘿,真是好大的名头。就这么空口白牙的让我们束手就擒,也是在太……”护国公来护儿恼火的说道。

    他是皓首老将,却也是天下威名素著之人,从杨坚,到杨广,再到李钦,他也算是历经两朝三帝了,对于天下的种种事情,他知道的许多,跟明白慈航静斋并不是传闻之中那么正大光明。

    “陛下,臣建议派人擒拿师妃暄,肃清佛门,直接与李唐开战,进而一统天下!”新加入李钦军中的镇北将军李子通虎虎生威的说道。

    他没有想太多,只觉得这样做最爽,最适合获得功劳,所以他便这么建议了。他的建议很一下子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还不是时候……我们的换装还没完成,杠杆式步枪,行军火炮,攻城臼炮,格林机枪,这些我们都在抓紧时间生产,现在显然还不是我们发动的时候。”对于李子通的建议,李钦轻轻的摇了摇头:”慈航静斋的事情暂时放一放吧!

    有什么不满以后再和他算……现在我们只说毕玄和突厥的事情。……关键是突厥人!”李钦说着扭头转向风天清:“突厥人南下的消息,你不知道么?”

    “北方的情报网络本来就是我们的弱项,我们即使关注也只是关注长安、洛阳、邺城一带,再往北的幽、燕之地,朔方、带州之所,我们并没有着紧!突厥人既然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其各项准备必然严密,我们一时间没有探查,也是可以理解的。”风天清不卑不亢的解释道。

    “这样啊!”李钦理解的点了点头,并没有怪罪他,只是给他加了下担子:“以前我们弱小,事情无法直接铺开,这也是我能够理解的。不过这样的事情可一,不可再……天清,我希望你能够着紧关注北方的事情了。毕竟下一阶段,我们全力需要对付的就是北方。”

    “诺!”风天清抱拳领命。

    “好了!”李钦轻轻的拍了拍手,指着已经布置好的沙盘说道:“诸位,现在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突厥人南下了,他们支持刘周武、粱师都攻占晋阳、西河、龙泉、恒山、博陵、上谷等地略取河东、河北大片领土,并有长期占领的架势。

    我不知道突厥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但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李唐和窦夏都陷入了危机之中。突厥人不好对付,尤其是他们还有三头狗的情况下。虽然突厥人离我们比较远,但大家都是汉人,看人家在前面打,我们就这边看着,也真是有些不好意思。”

    “陛下想要支援李唐和窦夏?”仔细聆听李钦的说法,宋智顿时有了这样的猜测。

    “你们认为这不好么?”对于宋智的猜测,李钦轻轻的点头,反问了这么一句。

    “陛下,就不怕养虎为患么?”征东将军毛藻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他很讨厌佛门总觉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在酝酿阴谋。在李钦麾下,最赞同李钦对佛门做出种种限制的人就是他,甚至他还觉得李钦做出种种限制对佛门来说太轻描淡写了。

    “对佛门无论怎么处理都不为过……”或许在年轻的时候经历过相应的痛楚,毛藻对佛门的态度一直都十分激进。

    这份激进延续到他对李唐的看法上毛藻对慈航静斋所支持的李唐也非常厌恶。

    “我看我们不如自己做准备,坐山观虎斗。等突厥把李唐给灭了,我们再出兵北伐收复失地。”毛藻这样向李钦建议。

    “这样对主公的名声不太好吧!”新加入李钦麾下的魏征出言反驳:“主公若是有志于天下,这名声无意识非常重要的。对自己的同胞见死不救,这会让天下人失望的。而且李唐与窦夏不同。李渊本就有像突厥称臣的经历,难保他现在不会再一次如此!若李唐以向突厥称臣,借着突厥的兵马合攻我们,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魏征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这看法大殿里的众人没有一个想过,眼下猛然听闻,仔细思索一下却不得不认为这是很有可能的。

    “恩,我就是担心这样,所以我才想给李唐、窦夏以支持,坚定他们抵抗突厥的决心。“李钦微笑着点头说道:“当然,你们担心我也明白,所以我打算这么做……”

    李钦说着站起身来,从容的踱起了脚步,一边思索,一边说。在这个含殿里,他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所有人。

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成上洛之议

    李钦说了个大概,众人思索一下,纷纷建言,对李钦的大略进行补充,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大纲。

    之后,李钦命人找来师妃暄,将自己的打算告知于她:“……你要的火器,粮草,战马我都可以供给,但这不是白白供给。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我治下百姓、牧场、工厂种植、培育、打造而来,都是花了人力、物力、资源的,你若想要须得付出代价。”

    “何等代价?”师妃暄微微的皱起了眉头询问。

    “以人口,金银来换!”李钦直接了当的说道:“长安、河南、河东皆有金银,亦有活不下去的百姓,我会给你一个价目表,你带过去给唐皇,由他商量着决定。允或不允,就一句话而已。”

    “这……”师妃暄眯着眼睛,紧紧抿着嘴巴,心中怒火旺盛。她很想大声的喝问李钦,“你是不是掉进钱眼里去了。”

    但她最终还是不敢这么做,因为她知道在眼下这等情况下,李唐除非投降突厥,否则想要继续打下去取得李钦的资源是必须的。

    和历史上原本的情况不同,李唐眼下没有了江南又失了巴蜀,虽据有关中之地,但关中在年年征战之下,粮草军械亦渐渐缺失。可以说,李唐这路战车以陷入沉重难行,后继乏力的境地了。

    “不能这样,必须坚持下去!”师妃暄咬牙切齿着,沉默了好一会,最终点了点头,“我会将这个消息告知秦王的。”

    “那就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一定会给你好东西的。要知道,我可是童叟无欺呢。”李钦说着嘿嘿的笑了起来。

    那份意满志得的样子,让师妃暄看得抓狂不已,如果可以她绝对想扑到李钦身上,从他那儿咬下一块肉来。

    当然,此时的他也只能想想,并不能直接这么做,毕竟她现在还是有求于于李钦的。能要到相关的物资,这对被突厥人揍的满头包的李唐来说,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尽管需要金钱和人口来换,但这对于已然处于危机之中的李唐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

    在此刻,李唐别的没有,金银和人口还是有的,其中不乏活不下去的战乱难民和一些对李唐心怀不满的人。对于这些人,李唐不可能直接将他们统统杀掉。

    既然李钦愿意接收,那李唐自然也愿意将这些包袱甩给李钦这些事即使不要请求唐皇,师妃暄也明白李渊肯定会答应的。

    只是……

    “被人要挟的感觉真的不好。”师妃暄恼火的摇了摇头。

    师妃暄很快就走了,在李钦将价目表交给她之后,她便连夜返回洛阳之下的军营将消息告知了准备回师的李世民。

    正如师妃暄自己所猜测的那样,李世民对于李钦所提出的条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反对,甚至他还因此而欢喜起来:“既然李钦会提出这样的条件,那就证明他并没有北伐的心思。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利用如此好的机会。但他不动却是给我们以喘息之机。嘿,李钦这家伙还是太过优柔寡断了。”

    “这也是秦王天命所归的象征!”李世民麾下的将军都凑趣说道。

    李钦的举动安了李世民的心,李世民采用“增灶减兵”之计徐徐撤退,等王世充发觉不对劲的时候,李世民已然走了三天过了弘农。王世充追击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李世民退回关内。双方的态势,基本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

    唯一例外的是,经历了洛阳被围之事,王世充的心气不再。他没有雄心壮志,也没有了胆略,往日种种被英明神武的作为掩盖下去的缺点在此时都爆发出来。

    在唐军撤退后不久,他对自己军中的武将进行了清理,有的人被他杀了,有的人被他贬了,有的人因此而离开了。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向西投靠李唐,而另一部分着向南投靠李钦。

    综合李钦在洛阳城里布下的情报组织所获得的情报。李钦可以真切的感觉到,王世充真的是一日昏庸过一日了。

    “这家伙,真的没救了。”李钦听着从风天清那儿获得情报,叹息着摇了摇头:“他不信任外姓将领,只信任他王家之人。

    然而这天下毕竟是外姓的人才更多一些。他自己的儿子、子侄,并没有多少出众的。他这样胡乱搞下去,手下的人都对他离心离德……”

    李钦说着用手托着自己的下巴,思索了好一会,小声的询问被自己召集到含明殿里的诸位将领:“你说,我们要不要趁机拿下洛阳?”

    李钦问这话的时候,时间已经转到了兴统二年的十月。

    深秋已然来临,人们都可以从日渐梁爽的天气里嗅到属于寒冬的清冷。今年的冬天,肯定是一个冷冽日子。虽说秋天适合发动战争,但那时指夏末初秋之时。如今秋天都要过去,冬天很快就要到来,再说出征什么的,只怕等到出征,雪都要下下来了。

    冬天,自古有猫冬的说法,却是不怎么适合大军行动的。

    当然,那只是针对一般的势力的军队来说,而李钦却是不同。建立了自己的军工体系,构建了与之匹配的战争动员体系的他,拥有一支完全用来战斗的职业化部队。

    这支部队已经具有近代职业军人的素质,就正常而言,他们是能够在任何时候对敌人发动进攻的。只要天候还没坏到非常极端的情况下,发动对洛阳的攻击对他们来说并算不得什么。

    “冬天打……那也是可以出人意料为我们取得一个好开头的事情。”这件事,李钦看的明白大殿里的人也清楚的很。

    既然并不存在收到天候影响而不能打的问题,那么打不打就成了有没有好处的事情。

    毕竟在李钦麾下作战,每一次战争他们都被要求议论,这一场战争对自己一方究竟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久而久之,所有人渐渐都有些习惯用利益去衡量一场战争发动的必须。

    要不要打洛阳呢?

    打洛阳有什么好处没有?

    这当然是有的,首先洛阳是一个适合做都城的大城市,人口,财富,宫殿都不缺。以李钦眼下的态势,若是能拿下洛阳,他只怕也能堂而皇之的称之为正统了。

    另外,洛阳郊外可是有净念禅院的,对于这个慈航静斋的打手,一直在李世民麾下搅东搅西的家伙,李钦可是无比的愤恨,拿下洛阳,正好好好的收拾他们一回,就算不能快意恩仇的将净念禅院灭门,却也能逼迫他们封山几十年,这对李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李钦还记得在洛阳东南那个叫登封的地方还有一个后来鼎鼎有名的寺庙少林寺。

    “天下武功出少林……真是好大的名头啊。”李钦叹息一声,轻轻的摇头。

    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放在现在固然是过了,但说到天下白道归佛门却也算是相当正确的事情。

    佛门的势力如此强大,自然令李钦深感不安。

    当然,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李钦想打洛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想要有一个夺取北方的口子。突厥南下让他有插手北方的名义,如何将这个名义用到极致,却是李钦需要操作的事情。

    以上种种,李钦在商讨的过程中和自己麾下的将领们说清楚了,得到他们一致的赞同。上下同欲,那就打吧。

    李钦很快确定了攻伐王世充的方针。

    此时,天下的情况是这样。李唐在八月从洛阳撤退之后,就全力展开和突厥的战争。

    在得到李钦陆陆续续供给的粮草、物资、火器、装备等物之后,他们倒也安下了心光明正大的进行着收复失地的运作。

    东北那边的窦建德也拿着李钦供应的兵器和突厥死磕。不过,他们的战斗已经渐渐接近尾声了。

    随着天气转凉,突厥人显然不可能继续在南方待着,他们必须返回自己的地方猫冬,再次交战很可能就是明年的事情了。可以说从后面很快就到来的十一月到明年的三月,整个黄河以北的战线都会停滞。

    无论是突厥、还是李唐、窦夏都会在这个冰冷的季节修整,囤积物资留待日后战备就眼下的情况来说,接下来的日子又是李钦这边大发势利的好时候。李钦都听说了,李唐和窦夏都派出了使者往南准备来江宁找自己谈相关物资购买的事情。

    “这又是一笔大买卖啊。”李钦笑着。他和宋智、来护儿、沈落雁等人商议,“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些物资商队的行动来掩盖我们的动作呢。”

    “这倒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只要我们动用部队的规模不是很大,倒也能够隐瞒下去。”来护儿闻言轻轻的点头。

    “五万的兵力,从襄阳往北,直取洛阳!”李钦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五万,这就没问题了。”对于李钦的说法,众人都认可的点头。

    “那么,通知寇仲那边做好准备吧!一旦我们这边行动,他们那边也得开始运作起来。这一次,我们是要灭国的,我可不想拖延时日。”李钦吩咐道。

    “明白!”风天清领命应下了。李钦满意的点了点头,朝向沈落雁:“你那边也开始行动起来吧。很多瓦岗的降将、外姓将领在这一段时间里都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我想你去联系他们使他们投降我们。”

    “诺!”沈落雁抱拳拱手。于是,大吴的战争机器,又一次运作起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临洛阳如山崩裂

    大吴兴统二年十一月初四,李钦以护送支援李唐抗击突厥的第二批军用物资为掩护,在襄阳一带完成了兵力的集结。

    两天之后,也就是兴统二年的十一月初六,大吴东海道大总管寇仲领兵十万从彭城向梁郡发动了突袭,不过三天时间,吴军即攻陷梁郡,逼近荥阳。

    郑帝王世充对此十分震惊,他命令自己的长子王玄应领兵五万救援荥阳,同时下令洧阳襄城等南方郡县的做好应对吴军北上的准备。面对吴军突然发动的进攻,自唐军离去之后就已经颓废无比的王世充难得的雄起了一把。

    在洛阳皇宫的大殿里,面对知道李钦北上的消息而慌乱无比的大臣们,王世充大声的说道:“不必担心吴贼的北上,眼下正是寒冬,本就不利于军队作战。吴贼不明天时乃是自寻死路。我们既然能够击败李唐,那也能击败南吴。

    到时,我们顺势反击,淮北河南之地当可拿到手中。这一战,只要大家努力,我将不吝封赏!”

    难得的,王世充向自己的手下许诺。

    只是或许是王世充过往的不良记录太多的缘故,洛阳的将军们唯唯而应,气氛也不是很高。

    总之,在一番鼓劲之后,大郑的战争机器也开始运作起来。

    只是,因为寇仲那边的声势极为浩大,所以王世充本能的以为荥阳一带才是李钦主要的进攻方向,他讲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那儿,他以重兵镇守虎牢关、孟津渡,对那边伊阙一带的防御而有所忽视。

    因此在他兵镇虎牢关的时候并不晓得,李钦已然带领完全换装的五万火枪兵连同一百二十门攻城炮一起抵达张公瑾镇守的洧阳城内。

    张公瑾是王世充任命的洧阳守备,他是李钦军的熟人了,双方在一年前便有所接触。

    作为一名外姓将领,他自然不如王氏子弟那般深得王世充信任,只是他在年中唐军进攻的时候,并没有投降唐军,使得他在王世充之后大清洗中幸免于难。王世充依旧让他看守自己的南大门,却不知道他早已被李钦所收服。

    事实上,以王世充对外姓将领的猜忌和不公,在年中李世民进攻洛阳的时候,张公瑾便有投降李唐的想法。

    然而他才有所动作,却被镇守武关的车骑将军李靖给制止了。

    “……我知道你是忿于王世充的不公并为了洧阳免受战乱而想要投降的,但现在投降李唐并不是一件好事。天下苦于战乱久矣,数年之内必然重新归于一统。在这等情况下,只投降一次的人,比投降两次的人更好一些。

    李唐并非天下最大的势力,其内部纷争也是显而易见的。你这样投靠他,并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洧阳位于南阳之北,即是郑皇的南大门,也是我们北大门,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坐视李唐拿下洧阳。你若一意孤行,只怕我们最终会兵戎相见。”

    这是李靖写给张公瑾的一封书信之中表达出来的意思,这里面有劝诫,也有威胁。

    张公瑾面对南边的要求不能答应,伊阙之战留下的话题他还记着呢。自然不敢等闲视之,于是他赶走了慈航静斋的说客,坚持下来,坐看李钦援助王世充的粮草物资一队队的北上,等到了李世民最终退走的时候。

    因为他始终没有投降李世民,所以王世充依旧让他镇守这油水并不是十分丰厚的洧阳郡。

    由于和李靖有这么一段事情,而且又从李钦对王世充的援助之中看到了南吴的富足与强势,所以在李钦的特使沈落雁到来表达了李钦想要拿下洛阳的愿望之后,张公瑾第一个表示自己愿意加入李钦的麾下。

    对于张公瑾的投靠,李钦自然是很开心。

    在一番安排之后,洧阳秘密易帜,李钦军队粮草得以通过得以迅速通过洧阳转运至伊阙。

    而伊阙的守将是王世充的侄儿王行本。他见李钦大军突临非常惊讶。他还没有想到洧阳投降的可能,以为李钦是直接从南阳过来的。

    作为王世充的侄子,他当然不可能投降李钦。他想带兵抵抗,却不想他部将独孤机不愿如此。独孤机是独孤阀的人。以独孤阀和李钦勾搭的程度而言,独孤机自然之道自家最终还是要投靠李钦的。

    于是,独孤机在李钦兵临伊阙的当晚发动兵变,将王行本拿下,将伊阙送给了李钦。

    伊阙是洛阳之南的门户,它的陷落代表李钦大军能够直接兵临洛阳城下。

    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独孤机的这等行为在王世充麾下引起了很大的风波。

    如果说张公瑾的投降仅仅是他个人的的屈服,代表了那些外姓将领对王世充的不满,那独孤机的投降,则代表独孤阀对李钦的全面投靠。

    连锁反应产生了,在张公瑾和独孤机之后,郭庆以管州而降了李钦,切断了荥阳方面和洛阳的联系;同时襄城留守时德睿以襄城郡投靠李钦,令李钦所部兵马与寇仲连为一体。在这样的情况下,荥阳首先成为了一座孤城。

    此时,寇仲从李钦手中分得二十门攻城炮。他以重炮轰击荥阳。荥阳留守魏陆彻底失去了作战的信心,他秘密与寇仲联系,将自己负责的西门献给寇仲,令吴军杀入荥阳城内。

    王玄应力战被擒,荥阳最终落入寇仲的手中。

    荥阳既下,李钦对王世充的包围自然就完成了大半,他现在除了洛水、黄河之外,唯一能与外界联系的便只有西边的弘农了。

    只是弘农乃是李唐地盘,双方几个月前才爆发过一次战争,眼下王世充也不好厚着脸皮向李唐求援。

    那么像谁求援呢?

    窦建德?

    虽然双方去年在黎阳有过误会,互相做过一场,但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王世充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便让心腹谋士宋蒙秋前往邺城求援。

    眼下窦建德刚和突厥大战一场,正需要李钦那边购买的物资以恢复势力呢,哪里敢去惹看起来就很不好对付的吴军。

    当下,窦建德好生抚慰了宋蒙秋一番,表面上与他客客气气,暗地里却把宋蒙秋代表王世充向自己求援的消息告知了李钦。

    李钦直接命人给窦建德回复,话只有一句:“是敌是友,你自己掂量。”

    “掂量?还需要掂量么?”窦建德苦笑。

    他有兵,有人,但缺钱,少粮,军中的高手也不是很多,面对突厥的威胁,他主要是依靠李钦供给的火器来取得胜利的。与李钦为敌,那就代表自己的火器来源将会断绝。

    这等情况窦建德如何能够接受,他不是不想自己打造火器,但他拿着从李钦那边得到的火绳枪问过军中的工匠。熟练的工匠表示自己能够打造,只是这速度,实在是忙得惊人。

    效费比不高,这让窦建德对此绝望了。

    在如今突厥南下的情况下,他是万万不会同李钦闹翻的。

    于是,窦建德宴请宋蒙秋喝酒,直接将宋蒙秋药翻了,捆绑起来,派人将之送到李钦手中。

    李钦得到了宋蒙秋,用了一些手段,从他口里得到了关于王世充的进一步消息。对王世充的虚实更加明了。

    在荥阳被拿下之后,李钦与寇仲合兵一处架起了大炮对准了洛阳城。

    期间,慈航静斋的师妃暄特地跑来一趟,以“大家都在努力对抗突厥,你便不要捣乱!”为由劝说李钦退兵,却被李钦拒绝了。

    “突厥乃是胡人,王世充也是胡人。我听说王世充更是西域胡教,那个被称作大明尊教的教派里的原子,是里面的高层人物了。这么一个重要的人,来中原当皇帝,我实在是不放心。天下间胡人的势力,我看还是越少越好啊。”李钦隐隐透露出王世充的潜藏身份。

    师妃暄并不知道王世充是大明尊教原子的事情,只是她知道李钦不会骗自己,当下也相信了大半。

    既然牵扯到教派的斗争,那师妃暄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再加上李钦又用断绝物资供给的手段来威胁李唐,师妃暄最终决定放弃对王世充的救援。

    窦建德拒绝救援,李唐也无法插上手。虽然弘农没有被李钦占领,但事实上洛阳已然再次成为一座孤城。

    这是兴统二年十二月初三发生的事情。

    面对李钦的日益收紧的东都攻势,王世充可谓是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急的紧。

    外形将领的不断投降,令他对自己手下的臣子大将失去了信心。但他还是想努力一把的。为了整合力量抗击李钦,王世充下令将城中大臣将军们的亲人子女都压入宫城。

    他歇斯底里的暴喝:“若你们还敢投降,我就将你们的子女亲人统统杀掉。”

    这是非常疯狂的行为。在这样的行径做出之后,城里的将军和他彻底的离心离德了。

    “从来也没有见过如此疯狂还能拿到天下的人。大郑,这是要彻底没落了啊。”王世充麾下的将军们无奈的叹息了一声:“我们得准备好相应的办法才行。”

    “你打算怎么做呢?”很快,几个平素交好的外姓将领齐聚于大将张镇周的府邸,与他商量自己的后路。

    张镇周身材颔长,瘦削的脸庞显得精明自信,神态冷静自若,罕有露出笑容,高高的额头微微隆起,好像内中蕴藏无穷的智慧。年纪在三十五、六间,似是个一丝不苟的人。

    此时他高座在主位之上冷静的看着屋内众人的商讨。

    “投靠李钦如何?”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

    “投靠?我们也想,但别忘记宫城里的亲人子嗣!”有人担心着。

    “这的确是一个麻烦!怎么办?”张镇周对此也十分头痛。

    “如果你们只是顾忌这一点的话,那我或许有办法帮你们。”正当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轻快的女声突然在众人的耳边响起。众人吃惊之余,转头一看,便见一道红色的身影如一团火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第一百五十三章 谋后动镇周献城

    “何……”一干秘密商讨的人里突然多出了一个女子,满屋子的郑军大将惊骇不已,他们本能的想要扯起嗓子。只是这嗓子才起了一个字,便停住了。

    因为他们看清了来者那娇美而秀挺的容颜,知道她的身份独孤家的凤凰,独孤阀的小公主,据说和李钦有暧昧关系的那位。

    只是,她不是被独孤家派往南方处理家族事务么?

    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过,这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她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无疑代表了独孤阀已经打算做出相应的选择。

    独孤阀的选择是什么?

    看到独孤凤出现在这里的众人已然不需要更多的疑惑。

    众人因此而欣喜异常:“有独孤阀相助则大事可期啊!”这的确是值得庆贺的。

    虽然独孤阀这些日子被王世充重点照顾打压得厉害,但毕竟是存在百十年的门阀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独孤阀的实力还是有的,尤其在独孤阀还有宗师级高手尤楚红坐镇的情况下。

    众人都知道独孤阀原本是倾向于李唐的,毕竟两者之前有打着筋连着骨的亲缘关系,但在李钦救了独孤阀的顶尖高手尤楚红,并在门阀中安下了之后,独孤阀的态势变成了两头下注。

    不过,这样的态势也没有维持多久。随着李钦的势力越来越强,尤其是李唐在和李钦的交锋之中一系列的失败,使得孤独阀内倾向李钦的声音越来越大。

    尤其是现在李唐又“惹上”了突厥人,独孤阀的人对李唐越发的不看好了。他们决定投靠李钦独孤机的投靠只是独孤阀的一个先声,而真正的大头则在眼下。

    为了能够在新朝取得立足,独孤阀决定在洛阳卖一个大果子给李钦。

    首先,他要做得是就是被王世充困在宫城里的这些将领的亲眷给接出来,免除他们这些人的后顾之忧。尽管他们这些人聚集在这里已然做了最坏的准备,但如果独孤阀能够将他们的家人亲眷救下来,那这里的人绝会对他们感激异常。

    这里的人都是要投靠李钦的。可想而知,他们投靠李钦之后,会在李钦麾下形成一定的势力,独孤阀只要和这个势力交好,再处理好和李钦之间的关系,那独孤阀的安全和利益也就能够得到保障了。当然,如果李钦能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