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之斧揽万千-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好了!”士兵们大喜,跟随着自己的长官行动。

    防炮洞是钢筋水泥混凝土制成的小房子,潜藏于城墙靠内的一侧。虽然都是些临时赶制的建筑,但坚固程度还是有所保证的。至少不能说它是豆腐渣。

    而且,在防炮洞里还潜藏着商洛守军的反制武器。

    尽管驻守商洛城乃至武关的士兵都是没有火器装备的中古世纪士兵,但这并不代表他们面对唐军的投石机没有相应的反制措施。

    事实上,在偌大的商洛城头上各种代表中古世纪最高制作水平的远程武器并不再少数。投石机,商洛城上也有,甚至他们还有各种规格的床弩这些都是通过丹水运输过来的装备。原本李钦还想给这里的守军换装火枪,火炮的,但负责西北军事的李靖却拒绝了这样的建议。

    “我麾下的这些士兵都比愚昧一些,火炮交给他们,他们会怕。所以,还是让他们用最简单的兵器吧。没有最强大的武器只有最适合我们的武器。”这是李靖的回答。这并不是他嘴硬,而是他真切的明白,若大规模换装火器,自己手下这十万兵绝对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训练才行。而这样的训练时间,现在是不够的。

    “既然这样,那还不如使用冷兵器呢!”李靖如此认为,所以他向后方索取的也大都是各种冷兵器的装备:冰冷坚固的钢甲,锋利的长刀,劲道十足的铁胎弓,以及各种带着齿轮、滑轮组的机巧玩意。

    这些装备,有些是直接交给士兵们装备,有的则是被暗藏起来,并不直接显露在城头上。

    示敌以弱,这是李靖应对李建成进攻的第一个策略。

    而秉持要骗过敌人,先必须骗过自己人的原则,李靖的策略还是十分成功的。

    在防炮洞中,大部分士兵都得以保存,并在投石机投射了三轮之后,随着唐军步兵的临近而登城防御。

    无数的箭从城下往城上投射,而城上的士兵也不甘示弱的用铁胎弓反击。箭来矢往,血花绽放,生命在这一刻变得廉价起来。

    大业十四年十月初一,在李钦建国称帝的同一日,李建成猛攻商洛城,武关战役爆发。

    在战役的最初,在商洛城下,李建成轻敌了。他没听说过李靖的名声,也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本事,他以为自己坐拥十万大军,只需一通猛攻就能拿下小小的商洛城。所以,他最初的攻击,攻得很猛,却连最基本的填壕沟都没有完成。

    这实在是有些急切的,所以在李靖沉着的防守之下。一天的攻击下来,李建成除了连连损兵折将之外,并没有收获多少战果。

    “商洛的守将是那个叫李靖的?看来这家伙不容小看啊。”日落收兵,李建成望着夕阳之下,吞噬了自己数千兵马的商洛城悠悠的想道。

    既然敌将有本事,那就得小心应对了。突袭猛攻不成,李建成也只能选择正统的攻坚方式。

    从第二天起他利用自己兵力雄厚的优势,将商洛城团团围住,开始填平壕沟。他以七万人围城,以三万人监视武关方面,以此将商洛城拢为孤城。

    这是卓有奇效的行动,或许是慑于李建成的兵势,武关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商洛就此被包围起来,断绝了同外界的联系。

    在投石机的压制,弓弩的掩护和士兵的勇猛用命之下,李建成用了一台了的时间堵住了丹水的与商洛城之间的联系,用了三天的时间,将商洛城的护城河给填满了。

    之后,猛攻再起,在李建成毫不吝惜生命的狂暴攻势之下,只三天商洛城就显得岌岌可危了。

    七万大军连番上阵,不用任何的阴谋诡计,只以堂堂正正的兵势迫敌,这令李靖也颇感为难。

    在多方努力之后,李靖又坚持了五天,给予李建成以重创,便再也支持不下去了。

    李靖决定撤兵,他以城中的无线电报机和武关方面联系,让他们用水军战舰来接应自己。

    尽管丹水并不是水流充沛的大河,但惯于利用船只的李钦依旧在丹水设置有相应的水军部队。丹水的水军被命名为丹水镇,人数为一千人,配备有着装两门小炮六杆抬枪的大艇六十艘,着装四门佛兰机炮的艨艟二十艘,在丹水之上拥有相当的实力。

    由于这支船队一般都是在丹水中下游活动,即使在李建成猛攻商洛城之时也没有露面,使得李建成一直都忽略了这支队伍,大大咧咧的将自己东面的军营扎在离丹水很近的敌方。

    于是,在十月十一的夜里,李靖的突围展开了。在水军的接应下,李靖从东门突出直指李建成的东营。

    本来商洛城有所异动之时,李建成便已经发现不妙,他已然加强了东营的防护。

    但这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对他们威胁最大的并不是李靖突围而出的队伍,而是来自于江面之上属于丹水镇的舟师部队。

    是夜,炮声如雷,火箭遮天蔽月。从江面突然袭来的打击,彻底把李建成打蒙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敌人的攻击是来自丹水,更没有想到敌人的攻击完全以火器为主,而且火器的威力竟然如此的强大。

    只短短的两刻钟时间,李建成的东营便彻底的崩溃了。火箭所引起的大火,将整个大营都燃烧起来。无数的士兵,在哀号,在惨叫。他们四散而逃,正好遇上了李靖突围而出的人马,被李靖当头一阵好杀。

    一夜大乱,李靖在丹水镇的接应下登船返回武关,而李建成的十万大军则在这一夜中,损伤了两万之众。

第一百三十章 定反间书信涂抹

    尽管损失有点大,但李建成总算是占领了商洛城,“击败”了李钦一回。

    这算是一个不太好,但也不算太差的结果。

    只是面对空空如也的商洛城,唐军之中的许多人或许还是欢欣鼓舞,以为这也算是一场胜利。可作为这一路兵马的统领,大唐的太子李建成却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开心什么呢?李元华这家伙完全是把商洛当成了江都丢给我们的。我们自以为计得,又哪里想得到商洛城的麻烦啊?商洛城没有百姓,只剩下空城一座,想要恢复,却是得花不少精力啊。”李建成对此皱眉叹息不已。

    “太子殿下不必多虑。商洛城的残败不过是小麻烦而已。我们能从李钦手中拿下商洛城,迫使他后撤到武关,便是我们最大的胜利。有攻占商洛的功劳,我们在秦王面前也能有很多话说了。”中舍人王开口劝说李建成。

    李建成面色稍缓,但依旧有些不满意:“如果拿下一座空城就算有功劳,那这功劳也太过廉价了。”

    “那殿下准备何为?”王捻着自己颌下长长的胡子不解的询问。

    “你说我们继续攻打武关,把武关拿下来如何?”李建成试探着询问王。

    “这个……我看不行!李钦放在这里的守将,那个叫李靖的很强。若不是我们军力远超于他,只怕……那是一个好对手啊。有他防守武关,我们想要直接拿下,实在太难了。”王叹息道。

    “那就没有任何办法么?”李建成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我听说此人乃是昔日新义郡公韩擒虎的外甥,如今在李钦麾下位不过车骑,而且没有任何爵位,可谓恩薄。殿下何不使人作书投于李靖麾下,以厚爵陈之,或许可以拉拢他加入我们。”一旁的封德彝给李建成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车骑将军还算位薄?”李建成瞪大了眼睛。

    “没有爵位就算位薄!”封德彝十分肯定的说道:“这件事殿下可以悄悄做,做完之后,又可以大张旗鼓的宣传。没有人的手下是铁板一块。

    我猜测只要消息传出去,李靖肯定会有一番麻烦的。无论他是被调走,还是迫不得已出城与我们交战,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当然,如果他真的举关投靠我们,那就更好了。”

    “你这……真是一套接着一套啊!”李建成指着封德彝欣喜不已,旋即他就此事询问王的意思:“你看这怎么样?”

    “可以试试!”王思索着回答:“不过一封书信,一位能说会道的说客而已。产出远大于投入,这件事可矣!”

    “那就这么办吧!”李建成抚掌大笑:“这件事让叔方去,他有勇有谋,应当不会辜负我的期望。你说是吗?叔方!”

    说着李建成扭头询问坐于自己下手的一名年约三十的武将。只见他那方脸宽额,浓眉大眼,高挺的鼻梁,古铜色的脸膛有棱有角,仿佛石雕一般,自有一番粗犷豪爽的风度,令人看了心折。

    李建成麾下谋士、武将极多,能言会道之辈也不少,但只有谢叔方符合李建成眼下的需求:是自己的亲信,又是高阶武将,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又能言会道,更关键武艺不俗,能从武关突围而出。

    “真是好样貌。就冲着他的这份长相,怕是很容易取得李靖信任的。”李建成如是想道,他目光灼灼的盯着谢叔方。

    而谢叔方也没有令他失望。

    当下,他长身而起,拱手向李建成领命:“这件事,殿下就交给我吧!”

    “好!”李建成大喜,随即命令王撰写书信,并没有他自己抄腾一番,并按照封德彝的建议,在某些关键之处故作涂改,做得含糊起来。

    当一切有关阴谋诡计的道具都准备好之后,谢叔方出发了。他直接投于武关之下,说自己是李靖的旧人。

    既是旧人来访,那李靖自然要好好招待了。

    李靖请谢叔方上来,很是诧异的与他相会了。相会的时候,他的身边还有两个二十不到的年轻人作陪。

    那是两个看起来很优秀的年轻人,一个飘然出尘,一个悍勇精干。他们立于李靖身后半步,看来是李靖亲信子侄兄弟一流。

    李靖见到谢叔方,很确定自己和他乃是第一次相会,心中对他所说旧人之语自然有些意外的想法。

    不过他也没有直接拆穿谢叔方,而是客气的请他坐下,命人奉上茶水。

    谢叔方说自己有来自李靖舅父的书信,里面说是有极机密的事情,请李靖屏退左右。

    李靖当下笑笑:“舅父之书,固然是机密。可小陵、小仲都是我的结拜兄弟,我没有什么可以隐瞒他们的。”

    李靖说得很是坚决。

    谢叔方知道他的心意不可能更改,也只好将所谓的机密之语告知李靖:“我奉大唐太子建成殿下之命,请你弃暗投明,投效大唐。殿下愿表奏你为东道总管,享国公之爵。”

    “哦?弃暗投明?你以为我这边是暗,李唐那边的是明?”李靖扬了扬眉头,很是玩味的说道:“现在好像是我大吴更强一些吧。”

    “自古皆是由北而统南,从来没有听说过由南统北之事……大吴虽强,但根基不稳,终究胜得了一时,胜不了一世。将军乃聪慧之人,应当早作打算啊。”

    谢叔方劝说李靖,“李钦此人吝爵寡恩,将军平林士弘、萧铣,可谓立下不世之功,却依旧没有得到封爵之赏,可见李钦气量之狭。

    如今我大唐坐拥战将千员,拥百万之兵,正可以东出中原抵定天下,更肯以王,公之爵厚待豪杰,正是如旭日初升之时,将军不抓紧时机为后代谋划一把,更待何时?”

    “爵位真的很重要么?”李靖疑惑的摇了摇头:“我大吴管制承袭前汉!我这车骑将军,乃是三公级别的高官。陛下待我如何能算寡恩?”

    “车骑之位虽重,却不可传后。唯有爵位才是封妻荫子的正途。就算是前汉,两千石以上的高官也都是有爵位的。当时就有这么一个说法,无爵有官必不得长久。”谢叔方连连摇头,诚恳的劝说李靖。

    “哦?真是这样?”李靖有些惊异,言语间多少有些心动。

    他沉默的思索了一会,小声的询问谢叔方:“贵殿的许诺可靠么?”

    “大唐太子殿下可是储君,他的话有什么不可靠的。你看,这里还有太子殿下交给你的亲笔书信,里面所述正好说明一切了。”谢叔方说着将书信交给了李靖。

    李靖接过书信正想打开,突然抬眼看到谢叔方嘴角那一抹淡淡的微笑,心有所感,却是一偏手,将书信交给了立于他身后的那名悍勇精干的年轻人:“小仲,你给我念念。”

    “哦!”名为小仲的年轻人应了一声,轻轻接过书信,迅速的开封,旋即一本正经的念了起来。

    他这一念,谢叔方便明白自己今日的行动肯定达不成目标了。

    因为那封信里面的涂抹之处,十分明显,前言不搭后句,一眼便可看出,而对方对此视若无睹,这显然不是因为对方的水平太差,而是对方故意如此。

    “该死……我究竟从哪里露出了马脚?”谢叔方对此暗自反思。他悄悄的提起了身上的真气,脚步微微后错,准备迅速逃亡。

    但他才刚有些行动,他便感到一股缥缈若仙的气势淡然而细密的缠上了自己。

    一股充满危险的感觉涌上心头。

    谢叔方觉得自己绝对不能再有动作了,因为再有动作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怎么会这样?在这个李靖的身边,怎么会有这样的好手?那些探子究竟是做什么的?居然这么重要的情报都不知道。”谢叔方心中暗骂不已。但事到此时,他就算有再多的不满也是无济于事了。

    没奈何的他只能坐看自己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在自己的面前发生,看着别人在自己眼前演戏。

    小仲的阅读只到一半,就没有继续下去了。

    “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读了?大唐太子殿下的文采还是相当不错的。我正想继续听闻呢。”李靖眯着眼睛淡淡的问道。

    “大哥,这后面的没法读了?字迹都涂抹了,令人看得不得要领啊。”小仲很是头痛的皱起了眉头。

    “唔?怎么会这样?不会是你认不得字吧?”李靖怀疑道。

    “怎么可能啊!”小仲连连摇头,旋即将书信交给李靖:“大哥,你看……这信都这个样子了,就算是神仙来也分辨不出啊。”

    李靖接过信件一看,也确实是这副模样,当下他很是诧异的询问谢叔方:“叔方老弟,你看这书信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信到底是怎么说的啊!”

    “这等事情你不是早就知道了,故意这么问我做什么?”谢叔方知道对方故意在玩自己,自然也没有给李靖什么好脸色。

    毕竟。士可杀,不可辱!

第一百三十一章 战武关残阳如血

    谢叔方作色,让原本还有来有去的厅堂一下子凝滞了气氛。

    谢叔方固然是摆出了一副愤怒的模样,小陵和小仲也恼火的看着谢叔方,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准备。而端坐于谢叔方对面的李靖却依然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谢叔方,你这个旧人一见面就给我出了这么一个套子,可真是不够厚道。若不是我提了一个心眼,这件事还真不好说哩!”李靖淡淡的开了口,脸面上依旧没有什么愤怒的颜色。

    “彼此为敌,自该无所不用其极……成与不成乃是天命,我无话可说!”谢叔方平静的辩解,他脚跟后错,身体的行动,说明了他的内心,并不如他表现出的那般平静。

    他依旧想要逃跑。

    “阁下还是在这里安静的待着吧!”他正要有所动作,却发现一个修长的身影“缓步”走到自己的身边,一手按住自己的肩膀轻声诉说。

    谢叔方眼睁睁的看着他走来,他想迈步闪避,可身子却像是麻木了一般,丝毫也动弹不得。只能无奈的看着,感受对方那看着轻柔实则强硬的压制。

    “不是对手!”谢叔方感受到了这一点,也只能无奈的认命下来。

    他安静了。他的安静,让他身后的小陵也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毕竟,方才的那一系列动作所形成的压制乃是由他、小仲和李靖三人联手而成的一种气势密法。通过这等密法,才使得他在短时间里具有宗师的气势,但这样的气势对他自己也是一种负担。

    “眼下对方认命了,那自己便不需要继续背负这样的负担,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小陵如是想道。

    “好了,小陵还是把他放开吧!”松一口气之后,小陵的耳边便传来了李靖的话语声。

    “好!”小陵点头,放开了谢叔方肩膀,却还在一旁巡游着,做监视。

    谢叔方肯定,若自己再有什么动作,那对方肯定还会出手。他知道对方的实力远在自己之上。这就意味着一旦对方出手,自己将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还是老实的听对方究竟是怎么说的吧!就那李靖的表现来看……似乎事情还有转机。”谢叔方猜测道。他从李靖没有下令直接下令抓捕自己的举动中,略微猜出了对方的一些盘算。他不知道这样的盘算究竟是对是错,可无论再怎么糟糕,应该也不会比眼前来的糟糕了。

    “大不了一死而已!”谢叔方下定决心,心思反而大定。

    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了。所以,他的神情恢复了原本的镇定。

    此时,定下心神的他便听到了李靖的话语:“你要那么说本来也没错。不过你却忘记了,对于你们太子来说最需要当心的是什么事情。他的最大敌人,并不是我们,而是他的好弟弟啊。”

    这是相当诛心的话语。对于这样的话,谢叔方心中是完全认可了,但因为牵扯到关于皇家帝位之争的事情,也却不好当着别人的面,露了痕迹。

    于是,谢叔方沉默着。

    而他这等沉默的模样,看来李靖的眼里,却是一种默认的行为。

    “如果,你们不执着的要夺取武关的话,我想我们应该能达成一些协作的。”李靖微笑起来。

    他也不等谢叔方回答,便命人拿来笔纸写了一封书信,将其交给了谢叔方:“这是我给你们殿下的回信。你们说了些什么,你也可以看看,我是真的希望……我们两方可以和平共处的。”

    接过回信,谢叔方宛如做梦一般的离开了武关。他没有想过李靖竟然真的对自己放行。整个会面除了最终的目的没有达到之外,一切似乎都还向好的方向发展。

    带着疑惑和遗憾谢叔方返回了商洛城。他向等候已久的大唐太子李建成和同僚汇报了自己这次行动的成绩。

    虽然预定的计谋被人识破,可毕竟也从李靖拿到了一封回信。这么也不能说是毫无成果。

    只是,这封回信里的内容,让包括李建成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闭上了嘴巴。

    信里写的事情真好啊!

    对我们威胁最大的的确是天策府,而不是其他……

    只是,这样的话,有李靖那边的大吴提出是不是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了呢?

    两边可是敌人啊!

    但,他们说的确实很对。

    “殿下,你看……”王小心翼翼的询问李建成。

    他没有多说,可话语中的意思已是十分明显了我们要不要按照他说的去办?

    “我到底还是大唐的太子啊。”李建成板着脸,面无表情的说了这么一句,随即下达命令,“大军准备明日兵发武关。”

    “殿下……这!”李建成突然下达的命令让他账下的众人都惊疑不已。

    “武关我们必须打一打了,因为今天的事情!”李建成淡淡的说道。这也是一种解释,很快王和封德彝就明白了,李建成的顾忌天策府的探子也是无孔不入的啊。

    老大做出了决定,那下面的官员将领旋即开始了准备。

    武关位于丹水支流,武关河之北,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六里,城墙用土筑,高九丈,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

    兴统元年十月十三日,大唐太子李建成同兵七万降临武关。

    李建成的中军布在一个小丘上,以重甲步兵为主,装具骑兵为副。

    前锋军由盾牌兵、箭手、刀斧手和工事兵组成,配备了檑木、云梯、楼车等攻城的必须工具。

    左右侧翼军每军五千人,清一式都是骑兵。

    中军的后方尚有两枝部队,既可防御后路,又可作增援的兵员。

    此时太阳升上中天,普照大地,映得兵器烁烁生辉,更添杀伐的气氛。

    战鼓敲响。

    一百五十多辆专挡箭矢的铁牌竖车,开始朝竟陵方向移动,每辆车后隐着十多名箭手,只要抵达适当距离,便可以从竖高达两丈的大铁板后往城头发箭,掩护其他人的进攻。

    看来全无美感只像一块块墓碑般的铁牌车可不是闹着玩的,在战争的过程中,这些傻大粗黑的玩意可是能给已方带来最好的防护。

    楼车开始推进,像一座座高塔般往他们移来。

    在楼车上的战士,由于高度与墙头相若,故不但可以把整个城头笼罩在箭矢的射程内,当拍贴城墙时,战士还可直接跨上墙头,攻入城内去。

    号角声大起。

    数以百计的投石车在数百名工事兵的推动下,后发先至,越过了楼车,追在挡箭铁牌车之后。

    而在投石车之后,抬着云梯的工事兵和保护他们的盾牌兵,以及大量的弓兵开始移动,后面跟着的是冲撞城墙城门的擂木战车。

    以投石机、床弩之流进行第一波压制,以铁牌车护卫楼车、弓箭手、云梯兵接近关城,用弓箭掩护云梯的架设和刀盾兵的进攻古代的攻城大体就是这么一个套路。

    李建成此时也并不例外。

    事实上,他还更近一步派出了影子刺客杨虚彦去刺杀李靖,意图在最初时刻就干掉李靖,让关城群龙无首,彻底的混乱。

    尽管去往武关的谢叔方告诉李建成,李靖身边有高手守护,但李建成依旧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高手?有多高?是宗师么?就算是宗师也没用,影子刺客杨虚彦可是连宗师都可以杀给你看的人呢。”

    以正战,以奇合,李建成对于基本的战斗规则还是十分明了的。

    “武关的守军只有两万多一点……我倒要看看,凭借着这点兵马,你到底能抵抗我多久?”李建成想着,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武关是没有护城河的,所以李建成的兵马一开始就直驱城下。

    看着气势汹汹而来的唐军,城头上的李靖不自觉的揪起了眉头:“本来以为可以说服李建成离去的,却不想李建成做出了最令我意外的选择。奇怪,难道李建成要和我死磕到底?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知道的是,我们必须给李唐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吴不是他们可以随意侵凌的。”站在李靖身后的那名形状威猛的年轻人虎虎生威的说道。

    “嗯,就按你说的办了。小仲,我可是把这边都交给你咯。”李靖笑着,轻轻的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

    “放心,我寇仲可不会让你失望呢。”年轻人拍着胸脯保证:“先是王世充,然后是你们……师父让我当左将军,我就必须打出左将军威名来。”寇仲小声的说道。

    他抬起一块重若百斤的大石,冲着左右的士兵大喝道:“各位,不必担心,这些人也就这个样子,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便一定能够守住武关的。”

    说着,他暴喝一声,运足全力,把大石往冲到离城墙只有十七丈许的挡箭车掷去。

    大石先升高丈许,接着急旋起来,疾往挡箭车的竖板投去。

    城外城内的人都瞪眼看着,但若这样子可以用一块石头把挡箭车箍毁,则谁都不肯相信。

    但寇仲确表现出惊人的神力和准绳。

    “轰!”

    大石正中竖板,还把竖板砸成粉碎。

    出乎众人意料之外,挡箭车不往后退,反往旁倾跌,“蓬”的一声颓然侧倒,压伤了十几个人。

    众人均看呆了眼。

    守城将士爆出震天采声。

    寇仲知时机成熟,狂喝道:“投石放箭!”

    呐喊声中,分布在长达一里的墙头上,以百计的投石机弹起的巨石,与无数劲箭,雨点般往攻来的近万敌人投去,一时车仰人翻,惨烈之极。

    箭来矢往,李建成的唐军也并非只挨打不还手的弱鸡。他们顶着守兵猛烈的进攻而向前,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回敬,一下子就将战局拖入互相交换生命的境地之中。

    一块块巨大的石头,一根根坚硬的铁箭都在武关的城墙上留下了许多痕迹。守城的士兵有的被巨石砸成了肉泥,有的则被铁箭穿成了糖葫芦。

    巨石和铁箭像飞蝗般往墙上投来。

    城上守兵纷纷躲往城墙或防御木板之后。

    轰隆声中,巨石投中城墙墙头,一时石屑横飞,动魄惊心。

    一时间关上已经成了地狱。

    而关上的攻击猛烈,关下的攻击也没有停歇。手持弓箭的唐军士兵丝毫没有顾忌那些已经爬上云梯的同伴,依旧朝着关上射箭进行压制。

    而面对身后那无数飞落的箭矢,冲在前面的唐军士兵也没有因此而胆怯,用嘴咬着战刀,就这么顺着云梯往上爬。

    不时有唐军士兵要么被滚石砸中,要么被身后的箭矢误伤,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发出一声声地惨叫,却没有让后面的唐军士兵有半点犹豫。

    凭着这些唐军士兵如此不要命的冲击,很快,就有唐军士兵冲上了关口。

    那些唐军士兵显然对攻城的程序很是熟悉了,爬上女墙,便是将嘴巴咬住的战刀摘了下来,朝着上头不断地挥舞,同时手臂一撑,便是翻过女墙。

    吴军士兵自然也不会如此坐视唐军士兵就这么轻轻松松冲上来,早就准备好的大吴军士兵开始丢下滚石,热油和石灰瓶,并抄起手中的刀枪与唐军士兵厮杀起来。

    这一番拼杀拼的自然是各尽所能毫不留情了。

    刀光剑影,鲜血泼洒,残肢乱飞,城头上的拼杀一下子就进入了极为惨烈的战斗之中。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吴军占有地势和武器上的优势,而唐军那边则是兵力更为雄厚一些。

    武关之下,地形狭窄,唐军兵力上的优势无法完全发挥出来狭长的地势,限制了唐军正面展开的宽度,李建成无法只能以轮换的方式,反复进攻武关。

    残酷的厮杀,如潮水一般的冲击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了夕阳西下时候,才随着清脆的鸣金声响起而结束。

    残破的痕迹,焦黑的血渍,受伤士兵的呻吟,战死者的尸体。只是一天功夫,城上城下已是一片狼藉。

    论伤亡,唐军和吴军都损失不小,但没有人将其放在心上。

    攻关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是一件很需要耐心的事情。

    尽管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