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熬鹰航空业-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研究生打下手,这也只有在研究生导师这里能看到,其他的地方有研究生还不赶快委以重任,那还有这种打下手的情况。杨辉已经可以想像到,这位朱教授看到基地带来的这一批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时的样子了。
听到这些话,于总师早就要抓狂了。研究生啊,这可是难得的研究生啊,整个共和国空气动力学一年毕业的大概也就那么点人吧,这都是
不能多想了,于总师开始问起正事来,做风洞试验肯定是不能少了风洞,这是必须的。
“那个朱教授,这个风洞方面怎么安排的,低速风洞这个都是您一句话的事啊。”
于总师这话说的不假,航空航天院校怎么会没有风洞。不过要用风洞不是熟人那还真的是麻烦,就算你有上面打招呼,一样没有关系用起来还是费力。风洞这个东西一般都是学校派专门的人员管理,经常和风洞打交道的空气动力学专业自然就是关系好了,朱教授就是这样的,都是教授级别了,这风洞是可以更优先进行的安排。
朱教授走到办工桌旁,拿出一些资料,看起来是试验安排之类的东西。
“我们学校这里有低速风动,可以完成低速试验,而高速风洞到时候我去协调一下,帝都这边也有,唯一的跨音速风动这个还不好找,只有到时候去西南那边的大风洞群试验,那边新落成了一座跨音速风洞,听说性能很不错,借这个机会我也要去看看这个新家伙。”
说到这里,朱教授一脸兴奋,这个都能理解,搞空气动力学的,对于风洞是有着特殊的情节。风洞不同于一般的试验设备,这东西太复杂,太昂贵了,一般国家承受不起,只有大国才有资格建造并使用它。
那么有了新的风洞落成那么肯定就是全行业的幸事,有机会一定是要去朝拜一下,这个是必须的。
说了这些,于总师才将杨辉叫到朱教授这里来,向朱教授介绍杨辉。
“朱教授,这是杨辉,这次我们基地气动小组的带头负责人,人很年轻,不过技术上有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很遗憾这小子放弃了继续读研的机会,提前参加了工作,这次新机的气动大概理论就是他提出来的,所以现在做气动试验的时候,还望你多多指点一下他。”
朱教授看着杨辉,开始在脑袋里搜索关于杨辉这个人的印象,突然想起了前不久在期刊上看到一篇论文署名的就是杨辉,不过想到那篇论文,朱教授有奇怪了。
“杨辉对吧,看你年龄是大学刚毕业,前不久发表了一篇大边条翼的论文,是你吧?”
国内学术界就这么大,杨辉又刚才走出学校半年,他的大边条翼论文才发表不久,自然在朱教授这些专业人士眼里还是有些记忆的。
最没有想到自己这篇论文还发表了,看来辅导员自己真的不薄啊。再想到自己当时刚重生过来还没有适应,太兴奋,忙着整出了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来,现在想想还是有些太脱离了自己当时的定位。
杨辉知道这个时候还是谦虚来的好,特别是在这些老学者、老教授面前更要如此。
“这倒是我的论文,不过现在有了实际的实践后才发现这东西现在我们还是用不上,各方面还要一步一步来的好。”
听了杨辉的话,朱教授是有所感,对于杨辉说的这话表示理解,指着桌上的草图:“所以,你就在新机上面采用了保守设计,放弃你研究的边条翼,采用了现在比较简单的双三角翼,对吧。”
不得不说,行家就是行家从杨辉的只言片语就能推断出杨辉的想法,这个杨辉是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的。杨辉提出的是双三角翼而不是边条翼就是处于对两者在技术难度上的考虑,实际上双三角翼的内边大后掠角三角翼和边条翼已经有了一些相似之处了,甚至可以说这边条翼是双三角翼的超级进化翼型也不为过。
但是在杨辉的计算后,双三角翼又是最为适合现在新教练机改进的,原因很多。最主要还是有两点。
第一:双三角翼的翼型简单,改动起来也不会多大,不会太麻烦,
第二:双三角翼现在吹风试验起来要简单、快速一些,只要双三角翼的性能可以满足要求,那么时间要求就要排在最前面了。
这些理由完全足够让杨辉放弃边条翼,虽然杨辉知道在后世边条翼的采用使得歼七超超级魔改型JF17有了相当强大的性能,但是现在各方面条件都不能满足边条翼的需求。
杨辉对朱教授的话,表示肯定:“是的,就是这实践的原因让我知道了新的飞机研制中不能只考虑性能,其它的方面也要考虑,最后各方面要求妥协下来满足要求,才是真的好。”
朱教授对杨辉的说法还是比较赞同,学校。科研机构是做理论的,自然是性能越强大越好,但是到了设计所就不是这样了,设计所是满足要求最好。这个道理,做了这么多年的教授的了,朱教授还是知道。
第一百二十二章:附面层隔板
于总师走了,将杨辉介绍给了北航的朱教授就离开了,杨辉就带着基地的十多位‘科研人员’和朱教授的的十来名“打下手”的研究生,开始了气动数据的具体试验。
飞行器的气动试验很多,包括:动力模拟试验、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气动弹性试验、动导数试验,大迎角非定常试验、尾旋试验、风动模型自由飞试验、铰链力矩试验等等等等,各种大的试验项目加起来超过十多个大种类。
飞机属于飞行器、但是飞行器不全是飞机,有的飞行器的风洞试验是独有的,比如降落伞试验、玛努斯效应试验,这些试验就不是飞机所需要的试验项目了。
在新机的各项风洞试验中最关键的就是喷气动力进气道试验了,这个也是新机动得一个大手术,因为要将机头进气改为两肋进气,这些改动起来就比较麻烦。
新飞机的进气道改动必须要保证发动机的工作需要,这对于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发动机能不能正常工作、发动机的推力大小都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在战斗机中进气道的作用更是得到进一步重视,战斗机要实现对高速气流的减速增压,第一步就是在进气道中进行,而大型亚音速民航客机中几乎就可以说是没有进气道,有的只是一个发动机吊舱罢了。
现代战斗机进气道按工作方式分为可调和不可调,或者按照工作状况也可分为三维轴对称与二维矩形等。
歼7飞机采用了带中心锥体的两激波系外冲压式三级可调节超音速进气道,以适应飞机高空超音速飞行的要求。但是在新机改为两肋进气后就有了新的问题,要知道进气道必须要和发动机的工况相匹配才是好的进气道。
歼七的是一款性能优良的两倍音速战斗机,在超过1。5倍音速后,低速飞行的进气道就会不适应发动机需要,从而要求歼七在设计中必须要采用可调式进气道,以改变进气道的进口截面积,排出多余的气流。
两肋进气本来就已经是增加了一些重量了,如果在加上笨重的调节机构可以想像,新的进气道是什么样子。
所以在新机的进气道设计中通过杨辉的多方协调,将新机的高速性能做了舍弃,首要保证低速性能,随后才是坚固高速性能,所以这在设计中就显得简单了。
不追求高速性能自然飞行马赫数就下来了,那么在进气道设计中就不用考虑在高速飞行时的进气效率,复杂的进口截面调节机构差不多可以说再见了。
加上新的小涵道涡喷就对气流的需求大上那么一些,那就只需要考虑极端情况了,设置上放气活门足以应付。
再考虑到新机的的飞行要求,于是结构简单的皮托管进气道就是不二之选,虽然它是效率最低的进气道,但是只要满足要求就够了。
这些进气道初始设计方案都是写到了文件中,参与设计的人员都是可以看的,朱教授对于新机采用这个简单的进气道表示可行,那么就要准备测试出这款新机的进气道形状。
没错就是测试出,而不是设计出,就目前来说通过实际风动测试,是最为靠谱的方案。朱教授就先安排了这个进气道的测试项目。
“看初始设计是将机头进气道改成了两肋进气道,那么就必须要考虑到附面层的影响,这个对于附面层的的厚度就是我们现在要测试的一个大项目。”
附面层这个东西怎么解释?简单些说就是:空气流动中是有黏性的,在新机的两肋进气设计方案中,气流会先流过机头表面然后再达到进气口。在这个过程中气流就和机头表面产生摩擦,同时由于摩擦气流产生粘性,所以这层靠近机头表面的气流就会相对于其它的气流变得缓慢一些,而这层缓慢的气流就称之为附面层。
飞机发动机不允许有附面层进入进气道,因为附面层气流会形成一小片气流缓慢区,这就和其它的高速气流格格不入,这种格格不入的气流就被称为:气流畸变。畸变的气流就会诱发发动机喘震,进而会导致发动机停车。
所以发动机必须隔离附面层,隔离附面层的方法就就又有多种。
早期的机头近气和独立发动机吊舱这些就不用考虑附面层,因为在这两种进气方案中,来流都是不曾流过其它的物体表面,自然就不会产生附面层。
对于两肋进气的军用飞机来讲,要隔离附面层气流就只有用附面层隔板,将附面层气流隔开,那么问题就来了,各个飞机气动外形的不同会导致附面层气流强弱、厚薄不同。
要确定附面层隔板和机体的安装距离,就必须要测试出附面层气流的厚薄,这时候就需要动真格在风洞中做实际的测试。
当然了附面层隔板本身也是会产生附面层气流的,但是这个附面层气流不强,只需要在隔板内侧设置放气孔,将附面层吸走就好了。
为了满足这些实际测试,前期的理论计算、分析都是需要进行的,然后才是风洞测试,测试出稳态性能,动态性能。
前期的理论分析这些都是要花时间的,风动模型的制作同样还要进行,不同的测试项目都是要用到不同的测试模型。
对于测试模型的制作,也是有着不同的比例。
第一:模型长不宜超过试验段高;
第二:模型的长度也不能超过0。6倍试验段宽,机翼可以将外翼斩断,只保证进气道上方的机翼段就好。
第三:
试验模型的制作这些也都是一门学问,不好好研究,按规矩制作,那就是测不出正确的数据的。
理论分析这些是朱教授最为拿手的,当然说的不是朱教授自己做理论分析,而是朱教授带的一帮学生是朱教授的最佳苦力,要让朱教授亲自去做繁杂而技术含量相对不太高的理论分析,这个才是最大的浪费。
“刘军,带上你的试验组将这个附面层先进行理论上分析一下,随后我们才是进行实际测试,我们这次项目机会难得,你们要好好的学习。”
为人师就是这样,你不仅要考虑通常项目该考虑到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些学生的教育,所以一个负责人的老师真的是很难的,特别是做高等教育的更是如此。
朱教授说的刘军带着几个同学走出来,第一眼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踏实的学生,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刘军没有戴上眼睛,这不免会让人怀疑这家伙的学术生涯是怎么过来的。
摸摸头上的发茬,陪和着他那踏实的面孔,笑着说:“这个理论分析都是我们的强项,一定保证按质按量完成。”
说完话,刘军就带着人往一边去做理论分析去了,点点头朱教授小声的对杨辉小声的说着。
“这刘军是我这批学生中在学术上最有造诣的,现在让他去做这个理论分析绝对是没有问题。”
杨辉对这个倒是不担心,理论分析这个只要知识积累够了,自然就得心应手,一群研究生做这个若是还有问题的话,那就奇了怪了。
杨辉在想这个气动设计后面是不是可以同时多几个项目一起开始,一项一项来,实在是无法有效得利用起时间来。
第一百二十三章:有人冒头了
时间紧迫,能早一天把气动做出来,那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杨辉自然是要想办法提高效率了。
“朱教授,我们商量一个事,我觉得现在这样的效率有些太低了,做理论分析、加工模型的时候,没办法进行风洞测试,所以我看还是要再增加一个组,等到这这个附面层正式开始风洞测试时,我们同时就要开始下一个测试项目的理论分析以及模型制作。”
不得不说杨辉这个办法的确是很有价值,可行性很高肯定是能够有效的利用起这些时间,但是同样也是有一些问题的。
朱教授作为老师同时就有着他的考虑,自己这帮学生在理论上都已经很扎实了,就是实际的风洞试验这里由于这些年的资金问题,导致整个风洞实际上就没有怎么使用上几回。
风洞不仅前期建设耗资大,后面要想开动风洞,以及定期的维修这些都是要钱的,学校虽然是专业做航空航天的,但是资金不足,还是没法经常使用风洞做试验,现在有机会了,那自然就要让这群学生来多看看风洞试验。
“你这个办法是挺节约时间,效率很高,不过有一点我要说一下。”
听到这边有意见,杨辉当然是要慎重对待,一定是要给这朱教授留下一个好印象,对于一所空气动力研究人员不足,现在看到这些研究生,杨辉已经有了想法。
“哦,教授但说无妨。有事我们一定好商量,您是前辈,我们还是小辈啊。”
杨辉为了留下好印象,把自己放的很低,但是朱教授却不这样想。这是人家研究所带队的,不管年龄方面,至少现在看来是很有才华的,前途不可限量。现在打好关系,以后说不定就还能长期合作,就这次看来,这个研究所还是很有钱的。
不是所有的老教授都是自命清高视金钱如粪土,现在朱教授对钱看的重,自然就对杨辉以及杨辉所代表的基地研究所也看的重了。
“哪里,年轻人不可限量啊。现在我就和你商量一下,这个两路人马一起开始,那可不可以让我的学生多进行一些实际操作,理论上的分析就能不能由你们的设计人员来多做一些,实话说,我的这些学生到现在就没有来做过几次试验。”
听到朱教授和说的杨辉也知道这是实情,杨辉在大学的时候,风洞这个东西是什么知道,长什么样子大概也明白,但是杨辉在大学完全就没有见到活风洞,更不要说体验一下那强大的风力了。
本科生没见到过风洞,那么研究生只做过几次试验那就说的过去了,反正在那个年代,各种资金不足,紧缩。杨辉第一次见到风洞这个东西都是参加风洞好多年后,才由于工作关系见到了传说中的结冰试验风洞。
所以对于朱教授的问题杨辉非常理解,但是理解归理解,要真的让基地过来的这帮小将来做理论分析的话
杨辉想到这里就是一阵头疼,然而事实是完全不用杨辉头疼,这帮小将们自己就不能忍受了,让他们来做理论分析,这绝对是强人所难啊。
忍不住的小将站出来了:“这位朱教授,你说的这话好像有失偏颇了吧,这么热的天气,你让我们都去外面做理论分析,让你的学生去实验室吹风,这样太护犊子了吧。”
杨辉刚听到后面有人站出来说话,就知道这事要坏菜,现在杨辉听了后面某位小将的惊世骇俗之言,已经是彻底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后面的事了。
不光是杨辉,同样来是基地来的人中,有几位年纪比较大的,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对于知识学的还是比较扎实,听了这个小将话话,是连忙又是手拉,又是脚踢的提醒。
杨辉也看到了在朱教授后面的剩下几位学生的表情:都是使劲的憋着,想笑又不敢笑。这些让杨辉实在是觉得太丢脸了,这是基地的技术人员,整个基地的整体印象都被这一句话降了简直不知道有好几个档次。
无言面对一脸黑线的朱教授,杨辉转过身,准备处理一下这位很会脑补的小将。虽然听不出刚才说话的是谁,但是杨辉一眼就认出来了人群中的那位小将,现在他正被‘众星拱月’的分离出来,站在最中间。
“你叫周建国对吧,现在先和我出来一下,我给你解释一下这事。”
杨辉实在是没脸当着朱教授的面处理这事,万一搞不好,这家伙又给爆出惊人之语,那就真的是丢人丢大发了,所是丑不能外扬。
不过这位‘周小将军’怎么可能跟上杨辉出去,现在他必须要捍卫研究所众人的福利,有风不吹,不享受一下那就是王八蛋啊。
“你干嘛,我不跟你去,你个小兔崽子别给我装大尾巴狼,我到所里参加工作的时候你还在玩泥巴,现在你真的以为你能骑到我头上了。”
看到这位一副战天斗地,秒神秒空气的样子,杨辉苦笑着摇头不已,若是可以杨辉现在真的想把这个家伙重新打成胎盘,人后回炉重造。现在作为基地气动项目组的带头人杨辉必须要把这事处理好。
正要准备再过去说一下问题,让他不要再丢人了,但是新的情况又出现了。在这位周将军的带领下,其它的几位不甘心的小将军也站出来了,一共有四个人,这就占了整个基地气动小组的近一半人。
唯一让杨辉还算放心的是其他的七人都是自觉的和这五人站开距离,这说明想‘造·反’的也只是这五个人而已。
见到其它几人都站到杨辉那边,几人一阵厌恶,同时心里隐隐也有些不安。按正常情况大家不应该都是反对这个叫杨辉的小屁孩吗,现在怎么都跑道他那边去了。
不过‘将军’们现在也不管那么多了,将军都是脾气暴躁的嘛,哪里会想那么多。再说了现在又没在基地,怕个毛线啊,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现在关系到研究所大家的享受吹风的权力,是必须要争取到的,看样子这个小屁孩组长是不可能站出来了。到最后还是得要咱们这些基层人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当年MAO主席他老人家说过:
想到这里小将们战斗意志直线上升,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看到这几个刺头这么快就冒出来了,这让杨辉是又惊有喜,这才是开始试验的第二天啊,他们真的是太沉不住气了。
杨辉现在停下来不说话了,突然感觉有点小期待,就要要看看几位‘将军’还有什么花样,这真是让人有些颇感意外加期待。
小将就是小将,他们的人生字典中就是:乘胜追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钓誉学霸王。
这边的人都不说话了,小将们继续战斗。
“怎么不说话了吗?朱教授,请你说一下为什么吧,我们也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大家只需要一个公平的机会而已,若果是确实有这个必要,我们还是会尊重教授你的建议的。”
见这几位小将有突然变了话,真的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唯有同样是小将出生的崔阿却是感觉出来了什么,似乎这些人也是在与时俱进啊,这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些套路了啊。
朱教授这时候也是看懂了情况,笑而不语,看了看杨辉两眼。意思是说:这个还是你自己处理吧。
随后朱教授走到一边去看刘军的理论分析去了,这事到底是怎样的,朱教授不管。现在已经拿了基地给的部分资金,还是要做事的,至于现在弄成这样,试验能做到哪里,朱教授也不管那麽多,有钱做试验就好。
第一百二十四章:给他们飞机票
朱教授是文化人,有修养到一边去不与这几位‘将军’计较。但是几位‘将军’却是并非什么善茬,多少年风雨的过来人,对于这些自然是轻车熟路了。
一边的‘副将’开始询问:“建国哥,你看这情况怎么整,那老家伙这就要跑了。”
“对,对,建国哥你看这个咋整,大家就等着你来拿主意啊。”
本来周建国是打算顺着这台阶,先停下来,看看情况再说,但是又听到旁边的‘副将’开始询问自己。
这就是大家要自己来拿主意了,多有面子啊,若是就这样的放弃了,那岂不是就又没有面子了,看大伙儿的样子还是挺支持自己的嘛。
抖擞精神,周建国周大将军带着众人的殷切期望继续开炮。
“那位朱教授,你这就离开了,是默认我的意思了对吧,我周建国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所以我们就还是按照计划来吧,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做。”
按照计划阿来,听了这话,朱教授个人倒是没有意见。不过朱教授知道这个气动需要的很急,识大体还是懂得的。
实在是不想见到这号人多说什么,但是朱教授还是说了一句话了,这个实在是难得,这说话也是有讲究的。
头也不回的朱教授,轻飘飘的抛出一句话:“按计划一步一步来,我倒是没有意见,但是你得要先问问你们的带队负责人,看看你们这个项目到底能有多少时间。”
感受到了朱教授浓浓地不屑,周建国彻底愤怒了,这简直是太赤果果了。
“呵,你这个臭老九有什么好神气的,说个话还这么冲,要是赶当年,兄弟们早就把你给拉出去斗上几百回了,不要以为你们现在得势了,就可以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说话连正眼都不带的。”
‘臭老九’这句话的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大,不仅惹了朱教授,朱教授的一群学生终于也是愤怒了。
在朱教授做出反应之前,有学生开始站出来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现在也不是五六年前了,听你这意思是你们当年还是很做了些坏事,今天我们就说道说道。”
杨辉看到这位说话的学生相当激愤,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开片的样子,这个时候不能在看下去了,马上要处理了这事,就算是用强力手段也要上。
“周建国,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告诉你,现在你能有这么好的一份工作,你不要不识好歹,你当年的账恐怕还没有算清,你马上道歉。”
杨辉这话说的很坚决,但是在他这个年龄段说出来,还真没有什么震慑力,在周建国这帮胆大包天的将军们看来,这就是典型的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周建国轻蔑一笑,不住的着头,一脸桀骜的样子:“你这算那根葱,你还真当你是个人物了,兄弟们几个哪个不是在整个基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这要是受了你的管制,这说出去以后还有和面目在这0011混。大家说是不是?”
前面有‘大将军’狂开嘲讽,自然后面的几位‘小将’是要配合着一起输出火力了,这就是随着周建国一起。
“对,你这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不要真把自己当根葱了,老老实实得一边呆着去吧。”
“风洞那边凉快,你快去歇着把,这里的事还是让我们来,年轻人仔细学着点,我们这都是多年的经验。”
哎呀,杨辉听了这些话,算是领教到了这些当年的将军们的战斗力,能够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过的这么滋润果然是不一般人,至少这个说话是很有‘艺术’的,咋一听杨辉还以为是活在两千年之后。
这些话说的那叫一个有水平啊,这时候后世流行的一句话,杨辉现在是彻底明白了:‘不是现在的老人变坏了,而是当年的那一批人老了’
在后世说出这话的时候,小将的确是老了,说的有道理。而现在才是八十年代,正是小将们年富力强的时候,周建国以及他后面得这帮人就是典型。
想到这些,杨辉不再多留什么情面了,这帮人还是早点清除出去来的好,若是现在不处理好,后面的事还不知道怎么发展。
“那好,你们继续吧,看你们能蹦达几时。”
不再多说什么,还是让于总师给他们发几张超音速飞机票吧,把这些人踢出去自然队伍就清静了,科研队伍需要的是科研能力,而不是强大的嘴炮战斗力。
来到冷眼旁观的朱教授旁边,杨辉看到这位可爱的朱教授现在是被周建国这帮‘将军’们气惨了,那胡子是翘一翘的。看样子不难猜出,这朱教授当年也是去睡过牛圈的。
“朱教授,你消消气,我们到一边来,现在我需要找一部电话,这事还得要于总师来,之前于总师就特意给我打了招呼,要想办法清理出这里人中的刺头,现在嘛”
无需多言,朱教授点头表示明白了,带着杨辉去找电话。
“看看吧,电话就在这里,安装了好多年了。”
抚摸着这有些年代感的老电话机,小心的拿起话筒,杨辉接通电话,让招带所帮着转接于总师。这年代要想把电话装到每间房,除了对外的那些酒店之外,是绝对不会再有了。
“你好,我是于西明。”
听到于总师的话,杨辉开始将这边的情况简单的说一下:“我是杨辉,刺头这就已经冒出来了,现在就等着你来处理。”
电话另一面的于总师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眉目了,心里高兴的同时还有些悲伤,这些家伙还真是不省心,原以为他们能夹着尾巴做人,没想到‘将军’始终是‘将军’,用狗改不了吃屎来形容应该是最合适的。
“好,我马上就来处理这几个家伙,早就想把这些人清理一遍了。”
说完话于总师就挂掉电话,连房间都没回,直接就奔着北航而去。
旁边全程听了杨辉的电话过程,朱教授有些惊讶了:“你们这事早就商量好了对吧,这几个人是早就被你们盯上了?”
杨辉对于朱教授的话一点也不反对,这说的算是实话了。
“对,于总师在来之前就准备要整顿一下这个气动组的问题了,基地气动组的人大多都是当年走特殊渠道出来的大学生,没有什么能力,作怪倒是一绝,到现在于总师不打算在容忍他们了。”
朱教授自然是知道那个特殊年代的教育情况,能把养猪的、看大门的弄去当大学老师这不算什么,那些学生来源才是最有意思的。下面造·反最凶、最活跃的‘积极分子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可以直接写推荐信去读大学,至于有没有基础这个再说了。高考?那时候怎么会有这种不平等制度。
朱教授听了杨辉的话,突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这个气动组就是属于那种只有存在感的组了对吧?我们后面的项目怎么做,你们把这些人踢出去倒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