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熬鹰航空业-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筒惶#喽杂赗B…211这款发动机,杨辉更愿意说说关于共和国国内自己的超大推力大涵道比民用涡扇发动机。
不过在此之前,杨辉需要先好好计算一下时间节点,这一方面超大推力涡扇的研制是肯定会涉及到技术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同样也需要考虑如何才能拿到首发用户的订单和认可,关于如何把发动机打入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甚至还要更加重要一些。
之前也说了,双发宽体客机对发动机的可靠性要求极高,正常情况下只要三巨头其中一个愿意提供发动机,恐怕民航公司都不会选择全新研制的新发动机,所以在一些敏感的方面,杨辉首先是选择了放弃,实在连他自己都觉得不能太草率,民航客机所使用的发动机研制中应该循序渐进。
整个所谓的循序渐进发展,这就要再另外想其它的办法将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新发动机投入到运营使用,而民航客机除了对安全要求比较敏感的客运之外,实际上一款飞机还可以改成货运使用,或者就干脆改成各种军用的特种飞机,比如:加油机、预警机等等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以上的这些非客运类的宽体机型,它们在选用发动机的时候就可以放心大胆一些,首先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可以预计要至少到2005年左右才有能正式把宽体客机投入服役,后面再慢慢开发飞机的改进型号:货运型。
发动机只要赶在2010年定型,装上货运机上进行测试之后,大概2012年左右就能够让货运型大规模服役,到了那个时候正好是随着国内电子商务地不断发展,快递业务不断拓宽,双发中短程宽体货运飞机直接吊打一切货运机。
毕竟那家伙刚好是6000…9000之间的航程,完全可以用来满足国内的所有航线,你不管是从三娅到新僵、还是滇南到黑拢江,全国范围之内都能够一口气飞抵,而双发的客机本来单位油耗就低,到时候再仗着自己的机舱足够大,可能等到某风买货运飞机的时候,就不再是买窄体客机那么简单。
只要能够把2010年之后从事民航货运业务的货运飞机订单拿下,这时候就可以选择把共和国自己的发动机装上去用,等到发动机在货运客机装机用上几年之后只要不出大问题,关于发动机安全性、可靠性、甚至其它诸如油耗方面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至于说军用方面,这个到时候就要看国内军队到底有没有相关的想法,比如军队在发展新一代预警机的时候,要说用双发宽体客机没问题,又或者四发的国产C…320运输机为平台也罢,反正最后肉都是烂在中航西南自己的锅里面。
那么不仅是预警机平台,只要有那个意愿,甚至还可以给飞机换上推力更大的国产发动机,就走当年美国KC…10空中加油机的路子,一款超级奶妈就这样炼成了,从此共和国的空中加油机方面将彻底追上世界最先进水平。
而要把宽体客机军用的时候,不用说肯定只能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发动机,那么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国内都必须要有一款自己的超大推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而这款发动机甚至都不是和RB…211一个级别,在杨辉结合未来的民航客机发展分析之后,相对于RB…211这种覆盖18…27吨推力区间的发动机,它在未来实际上也不会再继续吃香,真正在未来可以担当主流的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它就必须得到达到28吨以上的推力才行,也就是说必须要比RB…211大一个等级。
要知道未来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客机也不可能永远都是中短程,更不会一直都徘徊在20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以下,未来中航西南通过中短程宽体客机积累了经验之后,真正和空客、波音之间正面展开竞争,并且奠定ABC三足鼎立之势,肯定是波音B787、空客A350的时代,在那个时候的双发宽体客机在航程上要飙到16000KM,而那才是世界级的超级大混战。
到了那个时候,中航西南的宽体客机拉皮到MD…11原本的56米长肯定是必须,飞机的航程也要从中短程变成跨洲际的远程洲际客机,在载油、最大起飞重量上,也都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升级才行,到时候240…270吨左右的最大起飞重量就必须要满足。
对于240吨最大起飞重量的客机所需要的发动机推力,它就真的是如同之前说的那样,它必须要用35吨推力的大涡扇,而这所谓35吨的大推力涡扇,那绝对是超级工程,一旦做成之后就是国之利器。也
只有共和国自己开发出了相应的发动机之后,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才能说同航发三巨头之间平等交流、谈判。(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五章:目标在这里
“除开D…18TM发动机以外,我们还将引入罗罗公司的RB…211发动机作为将中短程宽体客机的动力系统,并且还将会有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着手开发一款我们国内自己的超大推力大涵道比涡扇,也就是说,我们的宽体客机也同样将会拥有三款不同的动力系统选择。”
一款客机计划三种不同的动力系统,这在新时期的民航客机研制来说也算是标准配置,波音777就是开此先河的存在,现在中航西南的宽体客机不过是后来的一个小小效仿者而已,更何况在实际使用当中,其实也并非是宣传中那样真的会有三款发动机可以供选择,真能够同时有两款发动机提供给民航公司选择就已经很不错了。
金琴科很早就知道中航西南按照现有的模式发展下去,宽体客机、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都会有,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发动机方面的发展会来的如此之快,这完全就已经超出了金琴科的想象之外,就比如现在飞机都已经立项预研有好一段时间了,这时候才开始打算在国内研制一款全新的发动机装上去,时间上是完全没有可能啊!
更何况超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本来也不简单,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完全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更没有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因此也不可能做到轻松地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研制、定型、交付,这样的一款发动机肯定是不被看好。
“公司要打算自己研制一款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话,从道理上来说也确实是必须要有的,但是从技术、市场方面而言,要想单独研制一款超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现在发动机在进度上完全不可能赶得上飞机的研制。”
发动机赶不上飞机的研制,在杨辉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原本自研的发动机也没有打算给中短程宽体客机提供使用。
“没事儿,实际上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原本也没有打算过赶上客机的研制,同样也没有打算去研制一款26吨级的发动机,按照计划公司实际上是打算研制一款推力在28…40吨之间的超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所以这次的目标不是RB…211,而是RB…211的增推大改型号瑞达系列发动机,或者说干脆就是瞄准了GE…90发动机才对。”
这话说出口之后,杨辉本人也是无限感慨,这前前后后也算十多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整个共和国的民航发动机行业也是在杨辉不断影响之下,逐渐往推力更大的方向发展着,虽然还不清楚未来的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能不能研制成功,但现在终归是开始向着目标出发了,而这本来就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至于说这系列的发动机什么时候可以出实物,并且完成定型与交付,这方面就连杨辉实际上也都还并没有底,也许是可以按照计划在2010年之前交付货运飞机那边装机使用,同样也有可能会因为研制中出现大的技术问题,最终导致进度延后。
但是也只有努力过之后,才有可能知道到底哪里还有缺陷,这也算是杨辉支持发动机上马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发动机定位在瑞达、GE…90级别,咋一看起来确实有些目标定得有些太遥远,考虑到这是未来宽体客机所要求的发展趋势,而且民航发动机的研制要的不是填补什么空白,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迎难而上。现在我们实际上也知道这一系列的发动机研制会很困难,但我们必须要咬着牙坚持下去。”
能够一次说这么多消息给金琴科,杨辉一方面是有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和安东诺夫设计局合作的原因,更多的其实也是在向金琴科表明一个意思:中航西南现在大手笔投资宽体客机领域,这甚至是一次堪比当年波音公司在747项目上的豪赌,需要各种对宽体客机有用的人力物力。
而当这些意思表达到位之后,杨辉的狐狸尾巴差不多也就露出来了,这次金琴科能够帮着安东诺夫设计局来牵线搭桥,也就说明了他同安东诺夫设计局那边还有着很多的联系,这样的好机会肯定不能错过。
话题瞬间就转到了另外的地方:“所以说,公司宽体客机项目上马已经是**不离十,而现在既然安东诺夫设计局那边的项目都在不断地下马,而你应该也知道其中的原因,所以我说安东诺夫设计局已经没有未来了,现在你作为当年设计局的中高层,完全有理由为那些还在安东诺夫设计局苦苦挣扎的科研设计人员们找一个出路,至少在安218下马之后,设计局之前做宽体客机研制的那些科研人员很快都将没有科研项目。”
反正安218项目的下马已经无可避免,而且安东诺夫设计局现在也算是日落西山,杨辉本着保护性挖墙脚的原则出发,把这些从事宽体客机研制的技术人员搞到手才是道理。
实际上这一位面的共和国在航空制造业已经表现的很不错了,因此也能够吸引并留住一些人才,但是随着中航西南的各项业务铺开之后,每年国内培养的那些人才就还远远不够,况且宽体客机的研制对于中航西南来说也是两眼一抹黑,能够有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技术人员参与,多多少少应该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毕竟人家是能够研制安124/225这一级别巨无霸的存在,在飞机的设计上肯定两把刷子。
当然了,金琴科此时心理也在挣扎着,到底要不要把安东诺夫设计局的老朋友、老部下一起叫过来,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很多方面,未来要是这边的工作不合适,那时候才是更麻烦,但是一想到之前老朋友们来信所说安局那边的现状,他又不得不下定决心。
也狠狠地捏了捏手中的信件,算是下定了决心:“那行,我这就前去联系安东诺夫设计局的那些老朋友,尽量争取让他们都能够加入到中航西南,到时候可以让他们参与公司的宽体客机项目研制。”
(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六章:不出预料的落选
宽体客机的研制工作刻不容缓,不过鉴于飞机的设计已经有现成型号,再加上国内之前也有相关的整机组装经验,又有安东诺夫设计局挖过来的技术人员对项目支持,到时候只需要对飞机制造中一些不太适合联合客机公司大规模成批生产制造的部件改一改,把航电设备做一些升级就差不多了。
在客机本身的制造来说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容易了,唯一有问题的地方主要是涉及到发动机的研制方面,这个也只能是等到后面再慢慢解决,过一段时间杨辉到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的时候,同那边把情况交流了之后再说后续。
至于现在这个时候,差不多杨辉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之后则是在关于新舟系列涡浆客机的研制上面,杨辉又同金琴科一起做了一番探讨,再往后则各自离开,金琴科准备写信呼朋唤友到中航西南来混口饭吃,而杨辉则回到下榻之处安静地等待着什么
1995年7月21日凌晨1时,共和国东南的铅山导弹基地,在这个距离富贵角海域北方约有400公里的大陆山区,两枚弹道导弹事先没有任何预告地先后腾空而起,而导弹的攻击预定目标则是富贵角北方约70海里处。
对于这先后发射的2枚东风15导弹,一时间更是震惊中外,这也是整个海峡危机自5月份迅速发酵之后,水沟这边首次做出了以军事武力为背景的相关回应,而远在共和国内陆的杨辉作为国内航空工业巨头的掌门人,虽然没有在试射之后的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但是仅仅一个时辰不到,来自海军那边要求中航西南做好相关准备的消息就到了。
等待了一晚上之后,杨辉此时的心里却是一片空静,没有高兴、也没有惶恐不安、甚至都不带有哪怕一丝丝的情绪,这应该是老僧入定的感觉。
他现在知道的是在随后7月22日零时、2时,同一个地方会再次试射2枚东风15导弹;到了7月24日2时、4时,还会第三次先后发射2枚东风15导弹,在这四天时间之内,若是这一位面不出以外的话,一共将会发射6枚东风15导弹,并且6枚导弹均命中目标区。
想必水沟两边此时都躁动起来了,杨辉同样也知道随着这次6枚导弹的发射,对面岛上的反应也同样不会小,上一位面共和国试射了6枚导弹之后,马上就是整个岛上的股市崩盘,实体经济紧接着也受到重创,有钱人开始收拾家当转移到国外,有机会和渠道的中产阶级同样也是扎堆儿往外跑,所以说至少在经济上,这次是对水沟对面发起了一波重击。
而后杨辉才算是迷迷糊糊地睡了下去,等到早上再次醒来之后则又开始准备新一天的工作,首先是关于伊朗那边要求合作新舟系列客机的问题,联合客机公司已经谈出了阶段性成果,杨辉既然在这里,那就该前去参与合同的签订,至于后续详细合作细节肯定不可能短时间就搞定。
只不过就在准备前往参加双边合同签订之前,一份来自阿联酋那边的消息毫无征兆地到了杨辉这里,一看之后杨辉心里面算是一阵无奈地叹息,阿联酋那边的订单到现在终究是出了第一阶段的结果,项目正式的竞标已经拉开,只不过歼18却没有出现在入围机型当中。
放下手中的情报,心里则在不断地推想这次的情况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就比如现在这情况,它已经完全和杨辉之前所熟知的的情况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首先是阿联酋方面将原本的长程打击战斗机竞标改了,根据这次新的情报表示,整个项目的竞标已经变成了多用途/空中优势战斗机竞标。
也是在后续参与竞标的战机中,欧洲双风入围打酱油肯定不会少,16/15两款美系战斗机则是继续参与竞标,歼18和苏35两款飞机则没有能够入围第二轮竞标,倒是次因为竞标要求改变,美系的F…14E/F重型战斗机出现到了第二轮竞标中,这也让杨辉一阵感慨。
上一位面阿联酋展开竞标的时候,F…14战斗机已经停产,而且那时候的F…14本身是空优/截击构型,虽然它也可以做长程飞行,也可以有不错的对地攻击能力,但是架不住它在上一位面的95年停产了啊!
而现在就不一样,F…14E/F战斗机项目已经上马研制,后续生产线重开肯定是必须的,所以这一位面的F…14参与竞标,倒也算是理所应当。
靠着椅子躺下来,活动了一下手脚,则喃喃自语着:“终究是接触不到的东西,虽然也曾经努力过,但是革命尚未成功,还需努力啊!”
杨辉虽然也知道这次歼18本身也有一些不足,在动力上的弊病自是不用多说,在气动上就更不可能保证歼18拥有强大的空优能力,而现在阿联酋正好又将项目改成多用途/空优战斗机竞标,也就是说现在要更多地注重空优作战,歼18肯定就更没有再参与竞标的机会。
没有了竞标的机会,倒也就不用再想太多,后续倒是需要在中四项目中多和阿联酋谈谈,并且时常沟通沟通,要是能够得到阿联酋在中四项目上的投资,那中四的研制经费就可以再解决至少一半。
杨辉还不知道的是,此次阿联酋之所以将竞标项目改成多用途/空优战斗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中航西南这边,只不过这个时候又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就前来同中航西南这边谈,或许就现在共和国这种情况,水沟两边紧张的局势同样也会影响到阿联酋的选择与判断。
起身把东西装好,招呼着众人一起前往会议室那边走,这次阿联酋的长程打击战斗机项目竞标失败,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比如现在同伊朗谈合作的时候,新舟虽然只是一款民航客机,但中航西南的歼18没有到阿联酋服役,这对伊朗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签订合作框架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大操大办,毕竟现在联合客机公司也不是没有见过大市面,之前一次就是七八十架MPC…75采购订单也接过好不少了,那一份单子就是好几十亿美元,因此这一回同伊朗合作所涉及到的金额也就显得不太显眼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七章:八月份见
伊朗方面的订单搞定之后,剩下的就是C…818的首飞工作即将展开,作为一开始打着研制一款军队特种飞机平台做幌子的项目,C…818的涂装自然也就不怎么符合民航的需要,甚至连窗户看起来都减少了很多,不过有心人是肯定知道这款飞机内部到底是什么情况。
比较有趣的问题是,随着东南那边的情况不断吃紧,国内对军费的投资也算是有了一个不小的增幅,再加上这次的危机也主要是发生在海面上的一些摩擦,因此就更加凸显出了海军对特种机的需求,原本C…818确实是打着军用的幌子来做项目,这时候没想到军队方面还真的是打算假戏真做,相关的军方装备研制方面调研人员甚至比杨辉好更加关注C…818的研制工作。
等到杨辉遇到这些正儿八经的军方人士之后,就知道这次的机会终于来了,既然确定了军方要假戏真做,杨辉倒是颇为开朗,反正这次C…818的设计都是全部基于国内的子系统配套生产,要的就是完全国产化制造。
而军队愿意抢先使用这款飞机,杨辉相信联合客机公司也不会介意来一次波音当年从KC…135军用飞机到波音707的华丽进化之路,说起来这波音也算是比较牛逼,就那波音707这款把波音公司推上民航客机三巨头之一的飞机,它最初也只是军用的KC…135空中加油机项目而已;而后来彻底奠定波音在民航客机领域霸主地位的波音747,同样也是当年波音参与竞标C…5军用运输机项目时的失败方案。
所以说军用飞机和民用客机之间虽然有区别,但这些区别却也并非是想象中的那般巨大,只要能够平衡并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度,实现军民两用也还是有可能的,现在有军队抢先要采购C…818做特种飞机,那肯定是好事一桩
“不知道这次军队方面看中了C…818之后,要打算做一款什么类型的特种飞机,我们中航西南有机会参与竞标吗?”
要说特种飞机的研制,中航西南一直也都是相当不错,整个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在技术上绝对不是吃素的,只要军队有相关的需要,这边绝对能够把项目吃下,因此杨辉才愿意来打听一下。然而,后面所得到的消息,却让杨辉大感到吃不消。
可能是军队那边心里面他也觉得这说起来有些尴尬,但这说起来也没有办法,上面强制要求的项目,军队就算心里再不满意也没辙,只能一脸尴尬地把噩耗说出。
“这次的特种机项目,可能你们中航西南是拿不到了,大概你们也还不清楚为什么前不久可以轻易地拿到魔都厂那边MD…11相关工装制造设备,这可不是魔都厂那边发善心,而是他们用那些东西和上面做交换,换取了这次高新机项目计划的主承包权。”
后面的话甚至都不用再听,杨辉知道这次算是载了,之前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拿到了当年MD…11的所有设计资料,但是一架飞机仅仅有设计资料是完全不够,相关的生产制造工艺,甚至是一些专用的工装夹具形架等等,这些都是要花费好大力气才能搞定。
而这些和生产有关的资料、技术,魔都厂那边拥有的还算比较齐全,因此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就试探性地向魔都厂要了相关技术,毕竟那些东西对魔都厂已经没有用处,再加上魔都厂之后每年还要仰仗联合客机公司的分包业务,想来东西应该可以到手。
事实是东西确实在这边联合客机公司发出相关要求之后,仅仅不到一周时间就得到了那边的回应,愿意把所有资料、技术全部移交,当时的联合客机公司还为此高兴了好久,觉得魔都厂那边是终于服气了,但是现在听这情况,杨辉才发现事实远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那边魔都厂还真就不是什么善茬儿。
至于说高新机项目的总承包,那整个项目所包含的东西就算是海了去,反潜巡逻机、电子侦察机、战场通讯中继、心理战飞机全部都能算进高新机项目当中,而且这些飞机正好也不属于整机制造,只能算是飞机的改进与设备安装,属于魔都厂可以做的项目范围,再加上魔都那白临海,拥有不错的就试验环境,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有优势。
沉默没有持续太久,想通了之后其实也就那样:“也就是说,这次联合客机公司是只需要提供飞行平台,而特种机的改装设计都是由魔都厂那边负责,而这事儿都已经是在此之前就定下来的,没错吧?”
对于这种项目直接内定的情况,在共和国也算是比较常见,只不过鉴于这些年很多军事装备都开始采用竞标的方式来确定项目主承包商,所以这次也算是有些不符合规则了,不过这事儿反过来看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首先这特种机的机体平台肯定是没的说,肯定是联合客机公司的C…818,这方面算是能够赚上一小笔,其次是这次魔都厂那边的MD…11客机相关资料在现在看来,也就并非是免费拿到手,而是魔都厂那边出了条件之后交换所得,因此以后对魔都厂方面也就不会有什么心里负担,公事公办就行,免得欠人情。
能够弄明白这一点,对于这次魔都厂拿到项目也就不那么抵触了,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现在中航西南这样的巨头也并不是一两个项目失利之后就一定会怎么样,正好现在中航西南的相关人手都还不够用,也就免得分散人手。
那边军队方面也是怕中航西南心里有芥蒂,以后有碍双方的合作,紧跟着又解释两句。
“这次之所以将特种机项目给魔都,实际上是相当于把项目给了中航东北那边,这些年中航东北还是有一些改变和进步,加上他们那边也有一家特种飞机研究制造所,所以多方商量之后就把项目给了中航东北。实际上你们他也不要想太多,这次只是出于一些特殊原因才没有走正规的竞标,其它的项目肯定严格走规定的程序。”(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八章:宏伟巨作
事实表明C…818作为一款性能优秀的窄体干线客机,飞机性能各方面都算是相当不错,首飞的时候也因为之前已经有了多次的相关检测,加上MPC…75这款基础型飞机本身技术过硬,进行拉皮设计之后各种技术上的问题虽人也有,但是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能够迅速解决,发动机那边进度则是首次让人感到完全满意,进度上算是足以保证飞机的首飞所需。
虽然碍于一些原因没有能够大肆地宣扬C…818项目,导致这个时候飞机的订单依旧为零,甚至民航公司方面就没有任何的消息收到,所以这次C…818首飞也并不是多热闹,至少你要说它是民航客机肯定不对,但说它是军用特种飞机,好像军队方面现在也还处于对飞机的性能评估阶段,这次来的人也并不多。
但是包括唐昌红在内的所有C…818客机研制队伍,几乎人人都对这款飞机抱有绝对的信心,未来这款飞机不管是参军还是进入民航领域,肯定也都是一等一的好飞机,因此飞机的整体设计都算是一流。
首飞并非多么热闹,不过终归是顺利完成,甚至首飞的飞行员机组也都是理所应当的表情,看来大家对C…818还是很有信心,之后的情况就是不断地进行各种飞行测试,而有了之前MPC…75的试水之后,对民航喷气式客机的试飞和取证方面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后续的试飞工作应该也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
之后的几天,晚上的凌晨都有预定的两枚大烟花从东南某山区腾空而起,而杨辉也在完成长安后,会程的时候也途径涪城624所那边,马上八月份就是重四的发动机竞标,中航东北那边也不清楚到底是憋了些什么大招,现在是一个搞不好就有阴沟翻船的可能。
624所,一家建立在涪城管辖之下的小镇上的国家级研究院,伴随着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并且相关的各种技术、资金到位之后,整个624所比起十多年之前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是全赖624所这些年的经济拉动。
这就好比罗罗公司带动了英国小镇德比的所有经济发展,至少按照英国BBC所出的纪录片所言,整个德比全部都是围绕着罗罗公司所发展、配套,除了制造业之外就是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
同样的,在罗罗公司的产业工人其实也有很大部分都是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关系,父亲带着儿子进行发动机的制造,在罗罗公司是各种常见,这些都是因为重工业制造的局限而导致。
同样的情况其实也发生在共和国的重工业制造领域,不过尴尬的就是国内对这种情况有一种为了痛恨而痛恨的深恶痛绝,这里面到底是为什么,杨辉自己也不清楚,或许是共和国这边确实做的有些太过了,也有可能是有些相关的领导为了给企业效益亏损找出一个背锅的理由罢了。
杨辉当然对这个问题并不认同,在他看来只要公司子弟同等情况下不是和竞争者差距实在太大,其实招内部子弟进入公司也完全可行,至少这样一来在员工的忠诚度上面就会相当高,并且老一代在确认了下一代后顾之忧之后,也能够安心下来继续为公司“卖命”,实际上很多时候工厂子弟也并不完全就是各种不堪,很多时候也能够出一些惊才绝艳的人物。
走到小镇上,远远就能看到不远处研究院内的高空台还在运转当中,至于是在做一些什么测试,这一点杨辉倒还不太清楚,至少现在这个时候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还有很多的项目在研制当中,其中包括涡扇12B、CG…2000…3,甚至四代大推的核心机也依旧还在不停地测试。
不过就在这高空台发出的噪音之外,似乎还夹杂着工程机械的开工的声音,杨辉心里一沉,这里有工程机械在工作,肯定就是涉及到各种建筑,再一想到之前624所报上来的要修建新的科研大楼,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楼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