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熬鹰航空业-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这麦道之前也是由六十年代的两家美国航空工业巨头合并而来的,首先麦克唐纳公司是制造军用战斗机的大哥,五十年代制造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款统一了海军甲板、空军的陆上基地,以及各美国盟友的重型战斗机F…4鬼怪2战斗机。
以美国海军和空军之间的恶劣竞争关系,一开始就定位为海军战斗机的一款盐水鸡能够进入空军服役,这本身就说明了F…4这款飞机的牛逼之处,所以60年代的麦克唐纳公司就靠着F…4这款飞机是风光无限,同样也大赚特赚。
而要说起六十年代的道格拉斯公司,那就更是一个传奇一般的存在,该公司制造的D…3运输机是世界上第一款完成了环球飞行的飞机(除开水上飞机这个异端),之后制造的各种螺旋桨时代军民用运输机/客机,那可谓是全世界畅销,当时道格拉斯在运输机/客机领域的地位甚至是近乎垄断的地位,在二战当中是立下了大功。
战后的道格拉斯公司在喷气式客机领域,同样也有可以和波音707打擂台的DC…8客机,可以和波音737打擂台的DC…9(后来改进型称之为麦道…80系列)这些民用飞机的存在,保证了在战后欧美的民航客机业务当中,道格拉斯公司能占据的一流地位。
不仅仅是民用的客机制造牛逼,当时的道格拉斯公司还研制了另外一款畅销全世界的A…4天鹰攻击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道格拉斯公司在60年代的牛逼之处,要不是道格拉斯当年过于激进的拓展了民机业务,最终导致了类似罗罗公司在RB…211项目中同样也出现的资金流短缺问题。
麦克唐纳也不可能有机会收购掉道格拉斯公司,毕竟那时候的美国可不像英国,英国当时是只有罗罗公司这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政府必须要站出来接盘,以保证罗罗度过危机。
美国不同,当时美国有能力研制飞机整机的公司,那至少是两位数来计算,除了后来众所周知一些存活下来的航空制造业巨头以外,那时候的北美航空公司,代表作是B…25、XB…70轰炸机之外,还有其它的诸如共和、沃特、马丁这些后来在时代潮流中被淘汰、并购的公司,甚至就连后来专注于直升机领域的贝尔公司,在那个年代也同是有技术研制固定翼飞机的比如贝尔X…1。
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绝对不缺研制飞机的公司,因此道格拉斯的资金短缺所导致的破产危机,美国政府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理由去接盘,倒是60年代风光无限的麦克唐纳公司因为对运输机以及客机领域的野心勃勃,也是看到了道格拉斯这次破产危机,果断地选择了收购。
然后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麦道公司,不过这一次的麦克唐纳公司收购案却并不太成功,至少在公司合并之后的企业文重组上面就出现了严重地冲突,道格拉斯方面是一直都认为麦克唐纳的收购是乘人之危,你要论军用战斗机方面,道格拉斯研制的A…4同样也是各种畅销,当时的受欢迎和知名度也不低。
这些种种原因的不和,导致了后来的麦道看起来是个宽领域、多层次的航空航天工业巨头,但是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和内耗却慢慢地从内部破坏着巨人的身体,这也算是一个麦道陨落的内因。
说以按照上一位面的说法,要是麦克唐纳公司没有收购道格拉斯,后来应该是可以在军用战斗机领域活的逍遥自在,这其实也不算什么错误的说法,毕竟上一位面的麦道后来在军用战斗机业务中,F…15、F…18、AV…8B,不管哪一款都是相当不错的型号,有这些军用飞机的型号在手,再怎么也不会落得最后被波音并掉的局面。
说了上一位面麦道的兴衰历史,再看看这一位面麦道的情况,首先民用客机业务和上一位面一个样,也都是被波音、空客迎头痛击,加上MPC…75和福克100一边的助纣为虐之举,麦道的民机业务是丝毫看不到曙光,这同样也是现在这一位面美国政府暗中出面支持波音并购麦道的原因,没看到这时候的空客公司也是流着口水,毫不掩饰的盯着麦道民机业务吗?
而且这一位面的麦道也不仅仅是民机方面悲剧,在军机方面也是没有上一位面来的风光了,虽然F…15还依旧在生产,但是F…22已经开始进入研制、试飞的快车道,看起来全面淘汰F…15的日子已经不断地逼近了。
F…18E/F战斗机是上一位面麦道在90年代唯一一款需要重新研制的军用战斗机项目,但这一位面因为中航西南歼18的出现,F…18E/F项目也是落败于格鲁曼的F…14E/F战斗机,就连AV…8B也都是因为这时候的JSF项目的启动,看起来距离就淘汰的日子也不远了。
所以这时候麦道的军机业务看起来是牛逼的紧,但是在未来其实是已经输了,这种情况下的麦道就好像是40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还算挺不错,但再过十多年之后就已经是年过半百。
因此,美国政府出于各方面考虑,不仅仅是觉得麦道的民机业务有必要同波音合并,在军机业务方面也很有必要同波音好好地来一次哥两好,把麦道的军业务同波音合并,整合之后也免得去看波音那一坨****一般的军业务,那真是每一次提出的方案都让美**队看了第一眼之后不愿意看第二眼。
也还是希望麦道的军机业务能够带领波音的军机业务有所起色,不过这结果却最后落到了波音手中的麦道在军机业务方面,甚至也有一种被波音军用战斗机业务所特有的逗比病传染之嫌,那真的叫一个惨啊!(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九章:善后工作
麦道这一位面也是各种原因的综合影响之下,美国政府和军队甚至双方联合在暗中出手,甚至连麦道参加JSF项目的机会都不给了,直接就被打包并给了波音公司去,这时候看起来好像还是挺有一些效率的。
就是不知道这一位面的波音在整个了麦道公司之后,后续的YF…32大蛤蟆项目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奇迹发生,至少这时候的麦道在JSF项目的一开始就要参与到波音的队伍当中,这情况自然是要有所变化了。
上一位面的JSF项目中一共是三支队伍参与竞标,除了波音和洛克希德的方案之外,麦道同样也是与英宇航、诺格两家公司合作,提出的方案也还是颇有一些YF…23的遗风,只可惜连最开始的方案选型都没有过,直接就被砍掉。
倒是这一位面麦道加入了波音的队伍之后,波音的方案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番样子,可能蛤蟆嘴的设计依旧不会变,但是细节设计等方面在麦道的加持之下,肯定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到时候说不定还真的不知道鹿死谁手。
同样,这一位面的麦道投入波音旗下之后,肯定诺斯罗普和格鲁曼公司也还依旧会继续参与JSF项目竞标,至少人家诺斯罗普也是正儿八经的YF…23项目主承包商,再加上这一位面的格鲁曼拿下F…14E/F超级雄猫项目之后,在军用战斗机的研发能力上也是风头正劲,这样的组合说不定也能够起到各种奇效。
美国的航空工业正进行着重新洗牌,但这次的整个影响力肯定不只是对美国国内而已,麦道毕竟也是世界级的超级航空制造业巨头,同世界各国同行的也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至少现在的共和国中航东北方面就急眼了,这次麦道被并入波音公司所带来的风波,对中航东北旗下的魔都飞机厂来说,那简直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远在共和国魔都的魔都飞机制造厂,一群麦道公司派过来的技术人员们,一个个是早就已经没有心思继续同魔都飞机厂继续玩儿MD…10飞机的制造工作,厂房里面正在建造中的两架飞机各自完成度为78%、21%的时候,也就被迫停止了建造工作,之前运到魔都飞机厂的各种MD…10技术资料原件也在麦道的监看之下,按照程序逐渐的销毁当中。
倒是各种之前采购到位的生产制造却又各种积压在仓库当中,连技术提供方这时候都已经自顾不暇了,魔都飞机厂的内部员工精神面貌自然也好不起来,整个工厂上上下下全都弥漫着浓浓地绝望气息,毕竟除了MD…10的组装工作以外,这家工厂就没有其他的任何业务。
更加可怕的是,若麦道只是单纯并入波音的话,一切的情况也都还好说,毕竟四十架的合同都已经签订了,即便是麦道并入了波音公司,后续的工作同样也必须要执行下去,毕竟这是好几十架洲际宽体客机的订单,订单只要继续执行下去,盈利也都是妥妥的。
只可惜情况有变,这次收购麦道的是另外一家民航客机巨头波音公司,就以波音公司的实力、产品线来说,麦道的全部客机项目都和波音的客机有很大的冲突,这对于波音来说是绝对不能忍受的,大面积停产麦道的客机业务是必须,而MD…10这款和波音王牌宽体客机747定位重合的型号,绝对不可能再继续存在下去。
于是乎,一方面是波音有想法停止MD…10的生产组装合同,这本来就有了很大的可能会让整个项目夭折,而这还不算共和国这边的民航公司各种对MD…10不满意,至少从市场的选择和需求来看,可以一次性横跨太平洋的400座级747才是亚太地区的需要,同样也是共和国民航市场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国内民航公司对MD…10飞机的怨念不断加深,这一次才刚听说了麦道被波音并购,各方马上就有了新的想法,最直接有效的就是集体请愿,会同民航总局一起找到波音公司,提出要把MD…10的订单改成波音生产的747客机订单。
这样的情况可谓是一拍即合,双方都不愿意再继续把MD…10的生产合同执行下去,再加上之前的MD…10订单也是改成波音自己的747客机,反正肥水最终没有留到外人田,谁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唯有这时候的魔都飞机厂最为苦逼,一看这情况就感觉到了不对,明显这魔都厂要成为最大输家的节奏啊。
这也是拿着当年签订的三方合同到处哭诉,有的时候你还真别说,这毕竟这是白纸黑字签上了订单的合同,而麦道也只是同波音合并,而并非是破产后被波音收购,因此合同的三方都还依旧有效。
这合同拿出来之后,可算是把各方都急了,加上这九十年代的共和国魔都方面在中央也是很有一些势力,一时间支持魔都厂的呼声可是不少,各种拿着合同是紧追不舍地要求波音、民航总局给出说法云云,甚至这事还被空客知道后各种大肆宣传,意图借这机会好好地打击一下波音的嚣张气焰。
最后情况则不断地发酵,就连波音这样的巨头也不得不选择了一些妥协退让,各种协商之后倒是给出了一个新的方案:要不就是由波音拿出麦道的MD…95方案继续同魔都合作,在魔都飞机厂进行该型号的生产,但是飞机项目改名为波音717;要不就是给魔都飞机厂部分波音公司的全球分包订单,主要是涉及到波音全系列客机的平尾、垂尾之类的东西。
反正在各方的压力和发酵之后,波音也算是选择了有限度的“低头”,这让共和国上下一时间也都是各种兴奋不已,至少这算是共和国第一次利用西方国家的法律武器,以其人之计还治其人直升的典型啊!(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章:还是洋人懂“我”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时候的共和国也并非是全都兴高采烈,至少有很多的明白人都知道波音此举绝对是没有安好心,这MD…95放到魔都飞机厂进行生产,这明显就是冲着联合客机公司的MPC…75客机来的啊!
要知道这MD…95作为后来唯一一款被波音继续研制并定型生产的麦道系客机,定型后则改名为波音717,95座的布局设计简直就是MPC…75在市场定位中的天生对手,遥想上一位面的波音717对手是福克100客机,但后续波音就想办法用资本的力量将福克公司直接搞破产。
最后吓得当时已经计划好同样也要发展90座级客机的庞巴迪BRJ计划直接下马,BAe取消了将BAe146客机重新配备更先进引擎的RJX计划,共和国则取消了AE…100客机计划,费尔柴德—多尼尔公司则是取消了728/928的计划,一时间几乎大部分的潜在竞争对手全军覆没,最后也只剩下了波音717和空客318两款飞机占领了该领域的市场持续十多年。
倒是这一位面多出了一个风头正盛的MPC…75客机,订单更是高达好几百架,几乎是占据了该级别的支线涡扇客机市场一半的订单,因此这时候的波音要是没有关注到MPC…75,不重视这未来最有潜力发展起来以代替麦道地位的家伙才是怪事。
此时的波音没有办法像上一位面那样直接用资本来和中航西南正面硬钢,毕竟中航西南压根儿就不是什么上市公司,这是标准的共和国国营企业,至于MM公司方面,作为德国最大的航空制造业巨头,这家公司几乎就代表了整个德国的航空工业,波音也很难对MM公司下手,倒是福克公司这次恐怕也依旧是凶多吉少。
波音对MPC…75肯定是没有辙了,现在只有通过其它的办法来达成其本人想要的结果,这大概就只能是耍耍小聪明,比如用点小恩小惠来逗弄魔都飞机厂,让魔都飞机厂来同中航西南内斗一番,大概这时候的波音也知道了共和国内斗的残酷和凶险了吧,因此这也就是一次借刀杀人。挑拨离间之计
也就在帝都的中南海,关于共和国的民航工业发展问题,与会各方都是各执一词,都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首先说支持MPC…75项目的人,这肯定是要多那么一些的,毕竟这时候的MPC…75已经定型交付使用有一年多的时间,全球总数初步加起来也有小三十架了,就效果来看也还是挺不错,再加上这款飞机的订单方面一直都表现不错,这真可谓是整个共和国商业运营最成功的一款客机。
这也是从民航总局的出发点楷书说起,比如MPC…75已经初步成熟,使用可靠,应该大力支持的说法;还是说中航西南用事实数据摆出的MPC…75拉动了多少附加上下游产业链经济、救活了多少濒临破产边缘的国家级重点企业;到最后甚至是扯到了创汇、赢利;还有军队所支持的MPC…75改进型C…818的军用价值等等。
所有的一切表明,大量的盟友、中间派大都是站到了已经做出成绩的中航西南一边,当然话又说回来,这些家伙们之所以站在中航西南一边,自然是因为中航西南的MPC…75能够给这些派系带来或多或少的利益,相反那些被MPC…75的出现而损害了自身利益的单位,肯定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比如一些原本在MPC…75竞标子系统项目中失败的航空系统内部单位,以及同样从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的铁道交通设备制造,也就是上一位面大放异彩的动车、高铁利益集团,这些肯定是不希望共和国的民航工业蓬勃发展起来,然后再加上魔都飞机厂其本身背后的魔都大佬们的力量也不可小视。
这也是将个会议室搞的热火朝天,虽不至于板凳和烟灰缸齐飞,但是拍桌子之类的情况一天还是少不得要来上几次,其它的什么语言上的人身攻击之类,其实也都是毛毛雨啦!
为了未来好多的小钱钱,为了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背后的几十万人,大家各自都有自己不能退缩的理由。
到了最后,甚至都必须要总理站出来才能暂时调停这个局面,反正这也是让人挺头疼的,至少在总理的眼中,他现在肯定是更加看好中航西南,即便是那魔都飞机厂才是共和国资格最老的民航飞机制造单位,联合客机公司不过是一个后娘生养的。
两者先天的生份上虽然有差距,然而联合客机却逆势而上,也是坚持了以我为主,成功研制多款优秀的民航客机,在支线客机领域可谓是跨入了一流行列,之前甚至都开始了完全自主的窄体干线客机项目,并且又因为是坚持采取以我为主的合作模式,还能够把这飞机改为军用。
这要是再对比一看魔都厂,那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典型了,最开始的云十就不用说了,这个锅由国家来背了,但是MD…82可是有国家力量全程支持,但是最后的结果则是签订的组装合同完成之后,整个项目也就不了了之。
就看看共和国的光荣历史中,共和国生产组装的的飞机哪一个不是被成功仿制出来的?也就是这魔都飞机厂这不成器,坏了咱共和国多年保留下来的优良传统,那简直就是丢脸到家了啊。
而在此之后的国家又从新来过,再次大力的支持魔都一次,这更是直接上马了宽体客机的合作制造,却没想到最后还是出了这么一个狗屁倒灶的情况来。
如此种种,简直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接连失败啊,这可不是什么屡败屡战,反而是真正的屡战屡败了,现在甚至又要再次引狼入室,直接带着过来的饿狼冲击国内稍微见到了起色的窄体客机,就连总理那边说什么也都看不过去了。
更何况于联合客机公司的窄体客机项目而言,现在这可是政府支持的重点项目,这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现在都没有理由在引进波音717客机。
情况看似如此,似乎这次魔都飞机厂的引进717客机生产线的计划已经不太现实了,但这时候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情况必须要考虑清楚,也就是说当今的386可是很有一些魔都背景的,真要想不鸟魔都飞机厂的死活,386那边才是最需要顾忌的地方所在。(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一章:可知道为什么?
涉及到上百亿的产业规模的时候,在九十年代的共和国说是要上达天听也没有问题,而且这还涉及到了重大国有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问题,再加上这次双方都是大有背景的存在,那这就必须要由长者来亲自裁定最后的结局。
而一说到这事儿要由长者来裁定最后的结果,原本支持中航西南的各方势力也都是做出各种忧心忡忡地样子,这事终归是要闹到长者那边去了,而魔都飞机厂的影响力则刚好能够在长者那里有一些,看来最后的结果是颇不乐观的。
不过具体的又怎么来说的呢?其实真正了解并清楚长者为人的话,对这事也都不会太过于担心,至少远在贵羊的杨辉、同在中楠海的总理,他们都是对长者的裁决结果是胸有成竹,他们清楚长者是不会因为魔都飞机厂的那点魔都背景就过分地偏袒。
真正坐在国家大佬的位置上时,要考虑的东西就实在是太多了,或许他也或多或少要考虑自己背后小团体的利益,这个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在涉及到重大的国家装备、国有命脉行业发展的时候,长者大概是不会有愧于他理工科技术官僚的出身
“大鹏,你看这次麦道被并购一事对我们国内的影响是真的不小啊,再看看这波音所提出的补偿方案,它看似是挺有诚意,但实际则包藏祸心,这款100座的波音717客机明显和我们国内已经生产的MPC…75客机有严重冲突,这就是挑拨离间之计。”
能够看清楚这一件事背后的具体情况固然是正常的,甚至只要是这次参与到了斗争当中的多方势力而言,几乎大家的心里面都犹如明镜一般,谁都知道这波音提出的新合作方案到底是怎么的情况,但是在政客的世界中从来没有对错,他们只认利弊!
所以大家就算知道波音这次使出的是阳谋,魔都厂这边也必须要甘心当枪使,要不然这就意味着魔都厂以后将在客机制造行业中彻底退出,联合客机公司则会一家独大的得到几乎来自整个共和国的资金、技术、资源、政策等支持,恐怕发展起来之后就是不可限量。
而就在这个仅仅只有******和长者两人的办公室里面,总理也无需遮遮掩掩:“这个问题而言,其实大家也都能够看的出来,但现在的问题是在于我们该如何安抚住魔都飞机厂,是打算让魔都厂同波音合作717客机项目,还是说让他们彻底退出整机制造行业,当一个部件分包公司?”
这年头要做好一件事是相当的困难,特别是在共和国这样的国度里面,就必须平衡各方的要求,要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难上加难,而这次的决定将直接影响未来共和国的航空制造业的格局,甚至将深刻影响到未来共和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这都要求决策者慎重起见。
慎重的长者是心里面很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了,这个是无需多言:“大体情况我也知道,我们先不说国内的问题,先看看这件事的起因和经过之后,我们或许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问题解决方案,我相信当这个问题摆到这次国内双方势力的面前之时,他们都会明白给如何选择。”
笑眯着眼睛,那黑色的大镜框显得长者总是有一番不一样的睿智,这或许就是属于理工男的特有气场吧!
“走,我们这就去看看他们双方到底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别人美国都打到门口了,我们可不能再继续窝里斗,要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那就是真的危险了。”
再一次召开会议的时候,双方人马看到坐在首位的长者和总理两人,也很直接地感到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或许这就是一锤定音的时候到了,只是之前好像并没有收到丝毫的内部消息透露出来,总理和长者之间的商量过程而言,它就不应该是持续上好长一段时间吗?
也不敢过多的交头接耳,现场更是迅速地安静下来,总理还是首先做了开场发言:“这次会议,我们将解决此次关于魔都同波音之间的项目合作补偿反感选择问题,具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们暂时先不公布,大家都听一听,并思考一下长者的一个问题,大家把情况搞明白之后,就能够在心里有自己的结果了。”
说到来自长者的一个问题,这就引起了众人的兴趣了,却也是竖着耳朵的同时,更用疑惑的小眼神看着首位上笑眯眯的老人家
“好,我就一个问题,这里可有谁知道此次为什么美国会通过波音并购麦道的计划?要知道麦道合并进波音公司之后,美国的民航客机制造公司从此就只剩下波音这一家,知道美国的反垄断法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了视而不见吗?想想这里面的原因之后,大家再回答我的话。”
此话一出,魔都飞机厂一方心直接就沉了下去,关于麦道被波音并购的原因,业界几乎都是摆明的,无外乎就是来自空客的强大的压力直接导致了波音和麦道两家公司都难以敌得过。
要知道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民航客机市场中,空客所推出的A330与A340两款飞机简直是吊炸天,特别是A320这款飞机几乎是在双方宽体客机领域中的王者,把波音757、767简直是打的连爹都不认识,至于麦道就更是连哼哼的机会都没有。
也就是碍于空客公司的巨大压力,美国政府为了保证美国在民航客机领域的优势,这才在幕后推动着波音并购麦道公司,以此来集合全美国的民航客机制造业资源,实现对空客公司的反击。
联想到公开的秘密之后,对于长者说出刚才这番话的意思也就比较清楚了,无非就是在说强如美国这样的航空制造业巨头都需要整合上国内的所有资源,集全国之力来培养一家世界级的民航制造业巨头来,那么以共和国这样的小身板,又如何去说什么在国内之间搞竞争。(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二章:以退为进
“都没话了,那么就问有谁来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到底是你们不知道我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因为你们不敢说?”
再次扫视了一众人之后,目光所到之处更是没有一人敢于直视长者犀利的目光,一个一个都是把头埋的比鸵鸟更低,此时真的是无颜面见江东父老。
“好!你们不说是吧,那就让我这个外行来说说里面的原因,现在你们都给我老老实实地听好了!如今的民用航空制造业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首先是整个欧洲联合了所有的客机制造业资源,以此培养了业界巨无霸的空客公司;之后碍于空客公司的强大实力,美国才选择整合国内的波音和麦道两家公司,从此也是以整个美国的国家实力、市场为后盾来支持波音公司。”
说到了重点之处,更是激动地用手重重地敲击在实木会议桌上面,咚咚声虽然沉闷,但却如同重锤击中了众人的胸腔一般,如此的令人难以忘记,令人不得不默默地在灵魂深处自我拷问着,这样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这真的有意思吗?
深深地呼吸一口空气,继续着:“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民航制造业的趋势是集中全国之力联合出海,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有强大的资源和市场来举全国之力支持一家综合性的巨头公司发展,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要承认、接受。所以,波音717项目绝对不能进入我们国内,不仅如此,以后你们魔都厂也必须要彻底退出飞机整机制造业务,共和国未来只有一家联合客机公司从事民用客机制造业务。”
此话一出,更是全场哗然,虽然众人都隐隐猜到了这次长者是站在了联合客机公司一边,但也绝对没有想到结果会如此地偏向联合客机公司,这简直就是直接宣布了魔都飞机厂的死刑啊!
退出了整机制造业务的魔都飞机厂还好意思叫做飞机厂?可能这次会议结束之后,那魔都飞机厂就将不复存在了吧,真是想想就觉得可有些太过于刺激,以后联合客机公司就代表了整个共和国的民用客机制造业,计划中ABC三足鼎立时代终于要带来了吗?
满是欢喜的联合客机公司一方这次也算是大获全胜,魔都飞机厂以三次民航客机业务的三战三败而结束了它悲剧的一生,那么未来就必将是联合客机公司的天下,倒是看现在这架势,想来也是时候准备一下,却该把C…818项目公开了。
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愁,联合客机公司这次大获全胜,自然魔都厂就要输个精光,而这样的结果可不是大家想要的,实在是因为魔都飞机厂背后关系到上千号员工的生计,这可不能就简单的说放弃就能够放弃的。
“这这样一来,我们魔都飞机厂真的就彻底无缘整机制造,这些年来我们魔都厂一直作为国内喷气式客机的探路者,即便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啊,我们魔都厂当年为国家流过血,为
这话也简直是绝了,能够在这时候说出这话来,就算杨辉亲自参加这次会议,那也都必须要说一句我服了,你就冲着魔都厂这撒泼打滚的势头,也都能知道它魔都厂是跨不了的,这绝对的垮不下去啊!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魔都厂的安置问题,这也确实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地方,至少这时候的魔都厂上千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