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熬鹰航空业-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MPC…75抢市场、抢政策。

    既然合作不可避免,那就只能在合作内容上想办法,让魔都厂放弃麦道90,从新回到他们的150吨的大飞机,甚至两百吨以上的宽体干线客机就是唯一的选择,反正现在一时半会儿联合客机公司也不会涉及到这一领域中,那就先让魔都厂去趟浑水好了,相信以魔都厂的小身板,去掺和三巨头之间的宽体客机市场,一定会发生一些很有意思化学反应。

    杨辉敢这样异想天开,但并不代表总理能够接受这样的方案,让魔都去和麦道公司合作麦道11客机,这一时半会儿确实有些令人难以相信,这可是宽体客机啊,是起飞重量都超过了200吨,快要接近300吨的大家伙,麦道会愿意同共和国合作这一级别的飞机?

    “杨辉,你知道这款飞机是什么级别吗?MD…11客机这样的飞机我们确实有需要,但放眼全世界范围之内,都没有宽体客机在研发公司的工厂之外另外建立生产线的先例,这样真的可行?”

    总理一时间对这种方案有些在不相信,但杨辉是什么人,他自然知道现在麦道的处境,这家公司现在是三巨头之间活的最苦逼的一家,再加上之前有麦道82项目的成功经验,不信公司财务状况越来越难看的麦道公司会放弃这样的肥肉。

    回答是非常肯定:“没有不可能的,现在麦道公司被老对手波音、后起之秀空客死死地压着抬不起头,民航飞机业务大量萎缩,而我们只要拿出足够的订单,麦道是完全有可能将MD…11的组装线设立一条在魔都厂。我们突破了窄体干线客机技术后,和麦道合作宽体洲际客机才是当下急需,也是未来的刚需。”

    作为国家领导人,总理自然是知道国内陆陆续续壮大的洲际宽体客机需求,要说起来若是可以有一款国产,甚至退一步的国内组装宽体客机,也至少是一次了不起的突破。

    想了想杨辉的话之后:“说的好像挺有道理的样子,之前民航局好像是准备要向国外采购一批大型宽体客机,若是现在把订单先握在手中,然后再多增加一些,或许是可以和麦道谈一谈,我们这样的国家需要发展大型宽体客机,到时候我会和民航局、魔都厂那边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

    看到总理有些动心了,杨辉的心里也是各种偷笑,想一想到时候由总理出面咨询民航总局、魔都厂的情景。

    国内用大量的订单为筹码和麦道谈合作,组装MD…11客机,以民航总局、魔都厂这两货的好高骛远,就不信总理问到这里,并表示出支持的时候,他们会说半个不字,这两货还不得马上就屁颠儿屁颠儿的去找麦道合作。

    那可是大型宽体客机啊,全世界就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制造的东西,若是魔都厂能够制造这样的飞机,国内的什么联合客机公司、什么西南科工不都是渣渣了嘛!

    只有这样的飞机才能配得上魔都厂高贵的身份,窄体客机那种东西就算让出去也无所谓,然后然后就看到魔都厂一头扎进宽体客机的无边大坑中,从此

    虽然这样有些不厚道,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反正这家伙迟早都是被耍的货色,合作麦道90也好、麦道11也罢,没有区别!(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一章:纵身一跳

    一言不发地回到了招待所,现在没有必要说太多,反正坑已经挖好,一切就看魔都厂以及那些大力支持魔都厂的大人物是不是能够忍住这个诱惑,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正视宽体客机领域的危险,尽管前面已经有洛克希德民机这样的巨人倒在了路上,但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靠的不就是不断地进取、前赴后继吗?

    安静地躺在床上,甚至连吃饭都懒得再去,就这样沉沉地睡去,或许明天醒来的时候就到了大家所期待的最后时刻。

    在魔都,得到了消息的魔都飞机厂第一时间派出了以厂长为代表的攻关队伍,伴随着麦道82项目的圆满完成,这标志着魔都走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虽然这一模式并不怎么好听,但这确实让魔都厂存活下来,并且还活的很好。

    而得知上报政府的新一代合作项目麦道90有可能不被批准的时候,就算换做是谁也忍受不了,伴随着飞机从魔都飞机场拔地而起,连夜赶往帝都的又一拨人也最后到位,决定大家道路的时候也就到了

    “昨天晚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我们都不知道?还有那个,总理最后叫你去谈话如果方便的话,我还是非常感兴趣,毕竟这次是关于MPC项目,我还是希望可以提前有个准备,你说呢?”

    一路走下楼梯,唐昌红在旁边则是表示出强烈的好奇,这让人无奈的同时,却又有些不知道从何说起,一起走到外面,在等待总理办公室专车的时候,这才想好了该说些什么。

    平视着前方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自行车,还有那时不时总能刷存在感各国进口、合资汽车,看到这快速发展中的帝都,这一处被称之为共和国对外形象盆景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有些满满的感慨。

    “改开这些年以来,我们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不断加深,才发现他们所拥有的技术在很多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全面领先,这一点我们都是承认的,魔都那边和麦道合作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我们的MPC项目同样也是用上了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既然都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我们就没有必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谴责什么,这样其实也很可笑。”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感慨,搞得唐昌红也是不知所措,我们和这魔都厂不应该是死对头吗?现在听这话的意思,倒像是有些想要化干戈为玉帛的味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歪着脑袋,上下打量了杨辉这一大清早又在搞什么幺蛾子,但唐昌红作为一位搞技术的工程设计人员,终究还是没有看出有什么异样的地方。

    道是能够明白为什么唐昌红要如此的惊讶:“不用想太多,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只是想办法让民航制造业对外合作的格局更加合理而已,既然窄体干线客机领域被我们率先突破,魔都那边就断然不可能再继续麦道90项目,但为了全国一盘棋,也为了我们自己,其实是很有需要帮助他们找到一条新的活路,以次来显示我们这些单位之间的兄弟情深,不是吗?”

    说到最后,更是笑着耸耸肩,因为这话连杨辉自己都不相信,又看到远方越来越近的总理办公室接待车,知道时间要到了。

    “好了,大家准备上车前去参加会议吧,待会儿的会议中不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想法,大家都不要激动,因为这些都是有存在必要,同样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大家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总理若是问到了,只需要记住一点: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MPC…75项目,其它的都可以商量。”

    当杨辉带着一行人来到了指定的会议室,从走廊的另一头同样也走来了以民航总局局长为首的一行人,当然还有紧随其后魔都厂方面。双方皆是皮笑肉不笑地乐呵呵一番,然后进入房间里面安静地等待着。

    在总理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双方压根儿就没有说过一句话,就这样过了接近十分钟之后。

    “让大家久等了,刚才我同其他几位领导一起开了一个短会,现在大家赶快开始吧!”

    能够在总理口中说出来其它的几位领导,这到底是谁,明显就能看出来,谁会不知好歹地多说一句话不成?

    看了两边泾渭分明的两拨人,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这次增加了魔都厂方面来参加会议,主要就是要说一件事,是合作麦道90客机,还是重点扶持MPC…75项目,这都关系到两家单位的未来发展。但我现在要说的,并不是双方谁失去了手中的项目就活不下去,因为民航客机市场不止窄体干线客机而已,我们眼光要看的更远一些,国家同样需要宽体洲际客机,现在双赢的局面就是,你们双方到最后都会有项目做,区别只是窄体、宽体而已。”

    杨辉倒还好,这馊主意本来就是他给炮制出来的,现在仅仅是装着样子做出一副大吃一惊的表情,而其他的人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唐昌红、卢总师还是其他的与会人员,那一个不是惊掉了下巴。

    相对应的,民航总局方面则是有些不太明白,为啥这事儿自己之前一点儿风声也不知道,但也还无妨,反正最后都要经过自己的手才能搞定,而魔都厂那边简直就是欣喜若狂,此真乃天赐良机啊!

    甚至不等总理说下去,魔都厂自己就凑了上来:“宽体客机好啊!我国这些年采购的宽体客机也不少了,况且之前采购的波音707飞机也都快要到使用寿命了,未来的需求也绝对不小,我们魔都厂有这个能力、决心拿下项目。”

    好家伙,看来魔都厂对宽体洲际客机的热情一点儿也不低啊,不过这样正是让人喜闻乐见,反正它热情越高就越好。

    看了抢先表明决心的魔都厂,总理心里则是没由的有些感觉到哪里不对,但下一刻就被唐昌红的话给打断了思路。

    “总理,我们同样也有能力、有决心拿下洲际宽体客机项目,我们定型并批量生产了国内最大的轰油六飞机,他拥有10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只要”

    听到唐昌红这家伙也吵吵着要拿下宽体客机的项目,杨辉心里憋了好久之后,这才不至于不笑出声来,这家伙可真是一位好演员啊!

    不过,还是悄悄地提醒一句:“注意点,记住我来时说的话,别演的太过于投入,把自己给坑了进去。”

    然而,演员终究只是演员,他又怎可能同这次会议中的主角相比,人家魔都厂想要的项目什么时候能从手中溜走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二章:当真是兄弟情深

    “什么100吨的飞机,那轰油六也才刚刚跨过100吨的门槛而已,况且这还是军用飞机,它又怎么能够和民用飞机相比,我们之前研发的运10飞机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定型,所以说起来我们的经验才是最丰富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同麦道进行合作,得到麦道公司的技术支援,这些你们都能比吗?难道德国的MBB公司?”

    果然是魔都那边过来的,说话还真是一点儿也不讲究,当着这么多的人好意思说运十飞机完成了定型。是,当年这款飞机是拿到定型许可证,但那东西不过是为了给科研人员一个心理安慰罢了,真要是说投入运营,谁敢去座那东西

    但人家现在就是这么的不讲究,光明正大地把这话说出来之后,还真让人有些不好反驳,而魔都厂另外的一大优势:外援,这就更不是国内其它单位能够比,得上包括西南科工这边也一样,这真可谓是优势相当之明显。

    此话一出之后,连总理也认同这一点:“我看这话说的有道理,魔都厂那边的确是优势明显,而且我们之前也有评估完全开发一款新宽体客机的风险,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沿用之前麦道82飞机的合作方式,和麦道合作,在国内生产麦道的宽体客机就很不错,而这就非魔都厂不可,所以”

    有些抱歉地看了看唐昌红,这次会议与其说是商定到底哪家单位做宽体客机,还不如说是在宣布最后的决定,完全就没有任何的意外。

    幸福来得如此容易,那边魔都厂和民航总局都要乐开花了:“请总理放心,我们回去之后就马上联系麦道方面,要求停止麦道90项目,改为合作他们现在的主力宽体客机麦道11,相信有国内的大量订单做筹码,麦道公司没有理由不同意。”

    胜利者当然是高兴不已,大度的表示以后就不再继续死磕窄体干线客机领域之后,又得意洋洋地对着唐昌红点点头,一副我把这领域就施舍给你们的表情。

    “唐副总设计师,看你这真是年轻有为啊!这次我们把窄体客机领域全部交给你们,可不要让大家失望啊!虽然国家对宽体客机有很大的需要,但窄体客机同样不能够放下,到时候还得要看你们了。”

    就这表情、这话,简直就是欠揍中的欠揍,搞得就连杨辉都有些看不过去了,却没想到唐昌红居然还能高高兴兴地虚与委蛇一番。

    “哪里,魔都厂乃国之栋梁,以后就是干大事业了,还希望发达了之后不要忘记我们这些造小飞机的工厂啊!若是能为大飞机项目出一份力,我们肯定乐意之至。”

    这个时候,演员就充分演绎了配角该有戏份,让一众看戏的也表示非常的满意。

    眼看这就解决了问题,总理也非常满意:“那就好,国家重点扶持MPC…75项目,就先从藏区的民航项目开始,以后若是该项目还能继续发展,国内的窄体干线客机市场在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要大力支持MPC…75系列。同样的,我们也要以国内所有的宽体干线客机为筹码,一定要争取到麦道11客机的国产,大家需要为此齐心协力,你们总局有信心没?”

    知道民航总局和魔都厂是穿一条裤子的,现在把这话提出来就是为了等他们表态个态,必须要大力支持MPC…75项目,要不然往后搞不好还会有什么暗中使绊子的事,而总理肯定没有精力一直为MPC…75保驾护航。

    听到总理都发话了,而且魔都厂也拿到了一个大项目,民航总局那边要是还不识好歹,那就真的是需要准备收拾一番迎接大清洗啰。

    “总理说的对,我们一定大力支持这两个项目,关于宽体客机的采购订单我们要集中起来同麦道谈判,但窄体干线客机方面现在就能给个准信。还是那句话,只要能够拿到欧洲那边的适航证,我们国内马上发证准许运行,这几年MPC项目风头不小,前不久还有民航公司打报告要支持该项目,我这就回去就统计一下。”

    当真是变脸比变天还要快上不止一筹,杨辉对此也只能是一笑了之,真以为这次大费周章的给魔都厂安排宽体客机的大坑是在害怕民航局的影响?

    笑话,若不是考虑到386的影响,谁又把民航局放在眼里,总理如此、杨辉也同样是如此。

    反正他是知道,就在今年的下半年,这位魔都背景的民航总局局长就要调任,而新上任的则是妥妥地和魔都那边没有任何关系,那时候至少就不会偏魔都厂偏的太狠。

    人啊!最可悲的不是被别人无视,而是别人无视他的时候,自己还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又多么的重要,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民航总局这边都说了要回去着手统计国内有意于采购MPC飞机的公司,那还是要应付上两句。

    “那这就要多谢国家的支持了,我们一定拿出世界一流的民航客机,服务国内的民航客机需求。”

    看这情况,明显就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了,而总理在这个时候又加上了一句。

    “好,既然现在两单位之间的项目分歧都解决,那我们就说说这次西南科工提出的八万吨模锻水压机,国内最大的四万吨水压机还是吨位太小,不能完全满足大型民航飞机的锻件要求。所以政府批准上马一台新的八万吨模锻水压机,反正要建就要建造一台世界最大的大家伙。”

    在这会议的尾声,总理提出西南科工上马八万吨模锻水压机,这也是杨辉好久之前就提出的项目,那东西虽然不是用来制造精密的涡轮盘的,但制造百吨以上的大型飞机必不可少。

    当年,魔都的运十之所以下马,就是因为国内的那台四万吨压机没法锻造出和合格的大型锻件,导致在设计中采用了很多的笨办法才秒勉强达到要求,但寿命、经济性都不理想,而这些都是制约大型宽体客机项目的瓶颈。

    因此,听到西南科工上马这样的项目之后,至少魔都厂那边是彻底相信西南科工的诚意了,因为他们知道这项目是为了宽体客机配套的,MPC…75那种五六十吨的飞机有四万吨模锻压机就够用了。

    就这样,整个会议室里面原本你死我活的气氛终于消失,一时间还真就有兄弟单位情深的感觉。但杨辉不会说的是,这项目一方面是有国家的部分投资的同时,另一方面很大的程度上也因为西南科工自己有需要,最终才咬牙上马。

    而且,这东西杨辉也没有打算要真的大量花钱投进入,至少整个项目花钱不老少的设计阶段,是被杨辉给压缩掉了,完全可以从解体后的苏联搞来7。5吨大压机设计资料、队伍,这些都是成熟的设计,拿过来就能投入建造工作,反正共和国的重工业都是师承苏联,这方面可以比较容易的接受。

    如此,西南科工就要上马两款大压机,那东西是典型的高投资、高收益项目,只要建起来就能百分百赢利。(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三章:你跳坑、我受益

    “怎么样?这下我们不就争取到了国家支持MPC…75项目吗?至于说魔都那边的宽体客机项目,貌似这就不管我们的事了,人家有那个底气去掺和到宽体客机市场中,我们虽然是能力不足,却也只能在一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一把,这次的八万吨大压机可算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这种话也就只有杨辉能够说得出口来,而且说的还是那么的理直气壮,但要说唐昌红会相信这鬼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伸手指了指杨辉,满脸的全都是写满了不信:“话说,这次让魔都去搞宽体客机,应该是你的主意吧!我承认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而且我还知道你这次提出建议,肯定还有其它的考虑才对,不可能仅仅只是为了能让那边放弃窄体干线客机项目吧?”

    这也算是猜到了杨辉心中所想吧,这次之所以好心的支持魔都厂去搞宽体洲际客机项目,其中的考量真可谓是深思熟虑。

    找到一个安静的位置座下,也并不介意把这些都说出来听听:“我们这次拿下国内的窄体干线客机,可不仅仅是挤掉了麦道最新的MD…90在我们国内的市场,甚至这带来的连锁效应会直接影响到MD…90飞机的国际市场。这不仅有我们的MPC…75在100座级别的市场挤占下游空间,空客、波音肯定也会借此机会大力打压,说不定再过上几年之后,麦道的窄体干线客机就得要彻底萎缩,而我们则可以趁势而起!”

    反正再过几年之后,MPC…75的第一款基础型差不多就要投入运营,增加载客量的改进型同样也会在改进中,到时候少一个对手,总还算是一个好消息。

    居然还有这一层考量在里面,想想倒是感觉有些道理:“这确实对麦道公司会有很大的影响,至于说能够把麦道的窄体干线客机业务彻底挤掉,我虽然不抱太大的希望,却也知道麦道以后的日子恐怕会更不好过。”

    麦道的日子不好过?笑话,从麦道拿出MD…82来同共和国合作开始,那个时候的麦道民机部分就再也没有好过的时候,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直到最后被波音兼并,他都没有好起来过,要不然杨辉又怎么会肯定的支招,让国内去和麦道谈宽体客机合作项目。

    而此消彼长之下,杨辉甚至也不用再担心之前所考虑的关于MPC…75客机发展到120…150座位级的时候,新的波音公司会不会把麦道90客机拿出来,直接扔给魔都厂,让魔都厂拿着麦道90客机在新世纪同西南科工在国内市场中打生打死,从而错失发展良机。

    毕竟,历史在这个时候已经改变,魔都厂不再和窄体干线客机有关系,至少在政府层面上,窄体客机业务已经全部划归到联合客机公司旗下,以后就算波音有心要这样干,魔都厂也没有那个能力再把麦道90接手,更何况那个时候的政府高层也肯定不会再相信魔都厂。

    随后,又再次细数着这次让魔都去搞宽体客机对西南科工的好处:“这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对现在MPC…75系列窄体客机有益的方面,我们这次挖坑让魔都厂去搞宽体客机,你认为它们最后可以靠这一条路走出他们的道路?这压根儿就是不可能的事,不管麦道11或者是现在正研发中的麦道12,它们都不适合新世纪的宽体客机发展潮流,三发布局终将被市场所抛弃。”

    现在杨辉下断言三发客机会被市场抛弃,这虽然让人感觉不靠谱,但事实就是这样,在未来的民航飞机市场中,双发宽体客机才是趋势。

    但现在好就好在,唐昌红选择了相信杨辉的判断,这和现在国际新研制的客机中,三发的设计越来越少,生产中的三发客机订单也越来越不如双发、四发飞机有关,之所以不敢相信这一点,不过是因为大家暂时还不愿意相信而已。

    “也就是说,魔都和麦道合作的MD…11三发宽体客机,在未来注定会被市场所抛弃,他们最多能生产二三十架之后,就必定会失败?对吧!”

    虽然唐昌红是认为出于飞机设计的原因,魔都厂同麦道的合作会失败,和历史上麦道、波音合并而导致的项目失败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其结果都直指一个结果:项目注定会失败。

    “的确可以这样认为,现在我们失去了宽体客机项目,就只是暂时的而已,以后完全还有机会重新来过,况且我们现在本来也没有时间、精力、技术去搞宽体客机,还是先缓缓再说!这次的魔都厂同麦道合作,我们只需要略施小计,就可以把这些来自麦道的宽体客机研发经验搞到手。”

    上一位面的魔都厂同麦道合作MD…82的时候,这些家伙们只关注了生产资料,而让那些最重要的设计资料蒙尘,直到双方合作闹掰之后,麦道毁掉了所有资料,所有人这才恍然大悟、悔不当初。

    这次魔都同麦道合作更大的宽体客机,虽然不知道麦道会不会提供设计资料、但生产资料肯定会有,到时候杨辉走高层路线提醒以下要把麦道提供的MD…11生产资料复制一份,那就是最好不过。

    上一位面魔都厂上马ARJ…21的时候,飞机的设计完全和麦道82一模一样,甚至可以说就是麦道82的机身缩短版,这不能不说它和之前魔都厂生产的麦道82飞机没有关系。

    听到杨辉把主意都打到了魔都厂和麦道合作失败之后,这等心机简直让人害怕:“要是能把魔都和麦道合作生产的MD…11客机生产资料搞到手,这确实都是些好东西,虽然麦道的宽体客机在发动机布局设计上不理想,但其它方面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为以后自己设计宽体客机积累经验。”

    唐昌红能够想明白这些,杨辉表示非常满意,这个时候能够跟上自己天马行空的思路,本来就已经是非常难得。

    “说的很对,麦道的宽体客机技术还是很有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说MD…11客机的5。6米机身直径设计、模具,这东西搞到手之后大有用处,我们现在要上马八万吨模锻水压机,说穿了它就是为魔都合作MD…11所配套。那么,MD…11的机身隔框就非得要在我们这里来进行锻造不可,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锻造宽体客机的机身隔框,又有了后续的其它生产处理工艺资料,宽体客机中重要性不亚于发动机的大直径机身技术,我们就能掌握!”

    “还真是有道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办法解决大型机身隔框设计,并且主梁这些东西,我们也都能借机掌握!这可真是一笔大买卖,以后我们的宽体客机也终于有希望了。”

    就在唐昌红念念有词的时候,杨辉心里面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只要攻破了MD…11宽体客机的5。6米直径机身隔框,那同样也就意味着麦道精心为美国空军打造的C…17运输机也就不是那么神秘,毕竟这C…17的机身隔框完全就是从麦道的宽体客机中发展而来!(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四章:钱再多也有地方花

    这一次离开帝都的时候,终于是没有再出什么幺蛾子,唐昌红带着好消息直奔603所,这就等着要给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不仅这次带回去的项目是有了,同时还争取到了政府对MPC…75项目的大力支持,以后再面对德国方面的时候,咱也能够直起腰板儿啰。

    冰城飞机厂方面的卢总师虽然没有捞到项目,但阴差阳错的成为了联合客机公司的分包商,这时候正乐呵呵的回去准备各种材料、大整顿,卯足了劲儿要把MPC…75的子系统分包生产任务拿到手中。

    现在就只有杨辉一个人了,只能是独自一人回西南科工去,这次到帝都出差已经超过了原本的预计时间,算起来已经在帝都待了一个月时间有余,西南科工那边虽然可以做到长时间不需要杨辉坐镇,但作为总公司一把手,还是需要回去把该自己亲自做决定的都做好

    1991年3月,杨辉早就回到西南科工有了一周时间,原本是计划好要去乌克兰一次的,却因为那边谢连发已经全部处理好,自然也就君子不立危墙,那地儿还是挺混乱的。

    现在的杨辉则是坐在办公室内,依旧是看着一堆的报表,全都是新一年旗下各子公司、直属单位的发展扩张计划,特别要说的是这次的黎阳厂方面,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了联合客机公司在准备MPC…75脉动生产线的计划。

    这家伙这次则是一口气提出了要在黎阳厂这边同样配套建立起先进中推核心机脉动生产线的计划,而且这家伙是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直接要求了两条核心机脉动生产线,这是卯足了劲儿要大干一场。

    要说在航空发动机的生产线中采用脉动生产,这应该是快要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在CFM…56发动机生产线上首先运用起来的,没想到现在共和国不仅仅要在飞机脉动生产线上夺得头筹,航空发动机方面显然也是不甘落后。

    看着这一份报表,虽然有些惊讶于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的魄力,但也还是欣然提笔表示了支持,杨辉相信资料中列举的数据是没有问题的,况且有老所长现在坐镇航空发动机方面,肯定不会出问题。

    倒是之后的数据中,杨辉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消息;“这山城机床厂同欧洲那边合作生产了专用于圆弧端面齿轮的特种机床?这倒是挺有意思的,不愧是国内专精于齿轮机床设备的大单位,居然能够敏锐地看到了这圆弧端面齿轮在高端精密机械中的重要性!”

    而这次,能够让杨辉惊讶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当看到中推核心机生产线配套的各种设备采购要求之后,清单中赫然出现了“超声波喷丸强化设备”,杨辉大概还记得这是自己至少在四年前提出的金属强化方案,当时回到公司之后就联系同属西南地区的春城机厂,由双方投资进行研制,现在倒是出了成果。

    拿起电话:“喂,老所长啊!我是杨辉。这次报上来的中推核心机脉动生产线,我这里已经没问题了,倒是对这清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