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熬鹰航空业-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我明白吴总师您的意思,这次的燃气轮机项目虽然是为052后续型号配套,但这款发动机绝对不是和052的一夫一妻制,发动机永远不会只是军舰的附属。”
杨辉的回答倒是让于总师挺满意的,能够把发动机热军舰型号之间关系看得如此清楚,其他的也就不用再担心太多。
该说的都已经说完。自己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下面就要看他自己的行动了。
“总公司能够看清楚这一点,我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关于这次航改燃项目,我已经有了一整套规划。”
果然是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吴总师的准备,同样也给了杨辉和老所长足够的底气,这一点就来自于。
“我们研制CG2000的航改燃项目。这并非没有任何经验,420厂这次同普惠合作FT8燃气轮机。虽然我们没法再将它用在军舰上面,但我们也可以在这次项目中积累足够的经验。”
开发燃气轮机,也和开发一款航空发动机一样的,需要有足够的相关经验才行,这一点普惠有、通用有、罗罗等三巨头都有。
但到了西南科工就不一样了,甚至整个共和国都没有完整的航改型燃气轮机研制经验。要说起来,好像也就只有红旗厂有这方面的经验。
红旗厂曾经有涡喷8改成燃气轮机、涡扇9改成燃气轮机的经验,虽然最后两个型号都没有修成正果,但这两个项目也给红旗厂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当然,要严格说来西南科工旗下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也不是没有任何一点儿的经验。至少331厂那边就生产了涡奖6改的燃气轮机发动机,尽管其功率只有几兆瓦,但好歹也算是航改燃的项目不是。
当然,于总师也并没有考虑到331厂那边的技术能力,那点技术能力上帮助恐怕并不是太大。
“我们参与但FT—8燃气轮机项目,没有能力接触到核心机的设计,但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的风扇、低压压气机等外冷却系统的设计,这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完全可以对我们后续开发CG2000燃气轮机项目形成重大的帮助,所以我才会在现在还支持FT—8项目。”
这一点倒是说的挺有道理,从FT—8中学习到燃气轮机的冷却系统设计、生产技术,积累足够的经验之后,再来做CG2000发动机的航改燃项目,肯定就能简单好多。
必须要知道的是,航改燃气发动机的研制,改的就是发动机的低压冷却系统,核心机都是直接抑制航空发动机核心机,这一点是不会有问题的。
早期的lm2500用的就是是C5运输机上面的那台17吨的TF39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FT—8使用PW4000的核心机,这些发动机的核心机直接就装上了燃气轮机。
这也就从侧面证明了为了什么普惠打死都不愿意把FT8燃气轮机的核心机给420厂生长的原因。
想想这核心机,它是直接从20吨级的航空发动机上取下来用在燃气轮机上的,若是吧燃气轮机核心机交给420厂生产,那就等于吧PW4000的核心机给了420厂生产。
这种好事,就是用脚趾想也完全不可能嘛!
“我们参与但FT—8燃气轮机项目,没有能力接触到核心机的设计,但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的风扇、低压压气机等外冷却系统的设计,这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完全可以对我们后续开发CG2000燃气轮机项目形成重大的帮助,所以我才会在现在还支持FT—8项目。”
这一点倒是说的挺有道理,从FT—8中学习到燃气轮机的冷却系统设计、生产技术,积累足够的经验之后,再来做CG2000发动机的航改燃项目,肯定就能简单好多。
必须要知道的是,航改燃气发动机的研制,改的就是发动机的低压冷却系统,核心机都是直接抑制航空发动机核心机,这一点是不会有问题的。
早期的lm2500用的就是是C5运输机上面的那台17吨的TF39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FT—8使用PW4000的核心机,这些发动机的核心机直接就装上了燃气轮机。
这也就从侧面证明了为了什么普惠打死都不愿意把FT8燃气轮机的核心机给420厂生长的原因。
想想这核心机,它是直接从20吨级的航空发动机上取下来用在燃气轮机上的,若是吧燃气轮机核心机交给420厂生产,那就等于吧PW4000的核心机给了420厂生产。
这种好事,就是用脚趾想也完全不可能嘛!(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时三章:工程机下线
通过驻扎在420厂连续好几天的调研,把420厂的各种情况都摸清楚了之后,这才终于算是把项目定下来,而这个时候也就可以放下心来。
“吴总师,那我们就看您的后续项目进展了,这次我回去以后,马上就联系一下海军方面,我相信那边会对这方案感兴趣。”
听到杨辉说是要去询问一下海军方面的意见,吴总师却是满心的胸有成竹,他对自己这次的方案有着充足的信心。
在一番交流之后,老所长转而谈起了这次来420厂的另一原因:“哎,于总师啊,这次我们还有些事儿要征询你的意见,主要也是关于我们引进31F发动机大修线的事,你知道……”
吴总师还是很有耐心的把事情的始末听明白了,当即也是忙不迭的做着保证,对于任何可以壮大420厂的项目,吴总师都要支持。
更何况这也是一个能给420厂带来很多利益的一个项目,并且又有国家的支持,放在420厂来肯定是得接着啊。
“放心,放心,这条大修线已经是我们420厂现在最大的军用项目,正好今年这边的CG2000航改燃也还只是预研状态,我老头子也能够为这项目出些力,总公司放心就好,那个叫向巧的女同志我见过,人很不错,她带这个项目还是没错的。”
……
420厂这边是相当的高兴能一次定下两个大项目,连带着整个工厂都兴奋了起来,大有要大干XXX。拼命也要拿下什么项目来着的气势。
事情定下来之后,也没有再等待向巧来这边报道。杨辉倒是坐上车去了同在锦官城的另外一处工厂,这家工厂同西南科工也不存在任何的附属关系。
还记得132厂在83年的时候。可算是给了当时的011基地很大的支持,人家将整个工厂的研发队伍都借过去做歼七四项目,那还真是老大的一个人情。
这次,杨辉到了锦官城,本来是没有计划到132去串门的,这都是那边132听说了420厂会建立31F发动机大修线之后,屠总师亲自到420厂这边来沟通的时候,才算是遇到了杨辉。
至于说杨辉为什么要到132厂,那这就是真的运气不错了。让他给遇到了一次大喜事,人家132厂的十号工程一号机总装完成并下线了,这可得要好好庆祝。
作为132厂的好基友单位,同样也应屠总师之邀请,更考虑到以后西南科工也要同十号工程产生关联,不管是从哪方面考虑,杨辉都得要去捧个场才行。
132厂同样是三线工程,不过人家紧挨着锦官城这样的大城市,并且在建厂之初就把整个西南科地区的航空工业资源搜刮了一遍。可谓是底蕴不错。
要不是杨辉的出现,现在的011基地应该已经成了人家的小弟弟了吧,想上一位面的011基地好像就是这样过来的。
现在不同,得知杨辉的到来之后。132厂这边也是给足了尊重,直接给了权限可以直接进入现场,近距离观看这次十号的风采。
杨辉同样也是非常好奇。这次的10号到底会长成了什么样?毕竟这次的十号的进气道都改成了双斜切乘波进气道,整个进气道外形、进气效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而真正解开谜底的时候。还得要是第二天的杨为带着杨辉一起,两人兴匆匆地往下线的总装车间中走过去。
老远的。就能够看到工厂的大门被推开,在厂房的深处已经站了一群人,想必这些人已经是提前一睹了十号的风采了吧!
“快快,老同学你快跟上,你们西南科工虽然也知道十号工程,但你肯定没有见到过它的真身,我保证这次你看到一定会被它迷住,真的太漂亮了。”
说着,杨为走在前面也是相当的迫不及待,相信以这家伙在十号工程研发中的地位,那肯定是早就见过了飞机真身,见这家伙如此推崇这款飞机,杨辉就更是来了兴趣。
一起快步来到工厂中,很自然的同一些熟人如十号的宋总师、以及132厂以前的屠总师打了招呼之后,这才能走近仔细观摩一番。
第一瞬间,杨辉就被这款飞机的漂亮所折服了,最先给人视觉上冲击的就是这飞机的涂装,由于同西南科工关系好,加上科委的大力推荐。
十号的第一架工程样机也用上了西南科工采用的黄底绿框涂装,虽然铆钉依旧还是比较突出,但这完全不影响美观、实用要求。
一眼看去,整个机身、机头、机尾、机翼等都没有做改动,还是那款熟悉的十号工程,气泡式座舱也给了十号最优秀的飞行员视野范围,唯一也是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进气道方面。
新的十号工程用乘波进气道,不过鉴于歼十为单发机腹进气设计,不管是这一位面还是上一位面,都没有任何参考。
这样一来,就做成了绝对的原创进气道设计,咋一看之下,看起来还是一种挺奇怪的进气道设计,但却总是能够给人一种简洁的感觉,特别是直棱直角的进气口设计,感觉像是血盆大口要择人而嗜一般。
就凭借这进气道,放在其他的三代鸭式战机中,绝对是标新立异,只要是看了这款飞机的人,绝对都会被进气道吸进住。
“这就是你们设计用在单发机腹进气的乘波进气道,感觉倒还是挺有些意思,怀柔基地那边没少被拉出来当苦力吧!我们西南科工当年提出这一进气道概念,并资助、委托怀柔基地进行研究,没想到最后却是……”
“却是没想到最后用到了十号上面,对吧?关于这型进气道的情况,我们十号的设计人员都是知道的。对于西南科工在新技术上的巨大投资热情,我宋文聪也必须要说一句佩服。也正是有了这型进气道,十号才能完美的兼顾低速、低空、超音速、中空等多种空情。”
刚走到杨辉旁边的宋总师听了杨辉说到双斜切乘波进气道的事,宋总师也忍不住感谢了两句,他作为总设计师是深刻知道这一新型进气道给十号带来了多强的性能提升。
这次又恰逢是杨辉到了这里参加下线,就更要好好说道说道,西南科工的好东西可不少,现在的宋总师就看中了西南科工的一项技术,正想着各种办法打着主意。
不过这问题杨辉是不知道了,现在看宋总师过来同自己交谈,肯定是得要回答……(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四章:先忍一下,以后总会有的
“这是当然,我们两兄弟单位一直互相帮助,想当年,在西南科工最需要技术人才的时候,就是132提供了最大的支持,我们为此深表感谢。同样的,我们两单位现在的合作也是紧密无间,在这十号上面就有西南科工投资开发的铝锂合金,还有我们配套的31F大修线等等……所以,同属西南地区的我们两单位更要多多合作才是。”
这也是一起回忆了西南科工同锦官城这边的611和132两单位之间的关系,之后更是大大地夸赞了刚下线的十号一番。
这时候,军队和科委方面来的人终于是到了,毕竟是总装下线这样的大事,十号还得要风风光光一回,各方面都是非常的重视。
大红花这种老套的东西在哪里都不能少,站在一旁有些无聊的杨辉就在想,是不是还应该放一挂鞭炮来庆祝庆祝,这种事在共和国应该是太正常了吧?
正好,听到杨辉对132和611都还挺有好感的,宋总师这个时候就更是高兴,心里终于也有了一些把握。
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着:“杨总经理啊,你也看到了我们的十号工程,它在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的用到了你们之前开发歼七四、闪电系列战机时配套的技术,所以这次我们希望西南科工还能提供一些技术支援。”
杨为倒是像听明白了宋总师要说什么了,两眼一下就放光了,它之前倒是在所里的时候就提到过一种西南科工开发中的新技术。当时宋总师就说要想办法接触一下,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就给提出来了。
但又考虑但现在的十号工程原型机都已经下线。再说这事会不会有些太晚了,而且猜也知道西南科工那边肯定没那么容易就……
越想越觉得不太靠谱。但心里深处则是总有那么一丝的期望在,实在是那东西太诱人了,装上它之后十号,在性能又能再上一个台阶,那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啊!
也就唯有杨辉这时候有些拿不准情况了,宋总师提出来要寻求技术帮助,看样子老同学杨为似乎也知道一些情况,就光看这一副表情,就能感觉到了一丝凝重。
这611所到底是打算要什么技术支援。貌似现在西南科的18号走多用途路线,很多子系统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路线,十号能够借用到的恐怕……
这真是有些让人难以猜透,难不成是他们看上了Dsi不成?
感觉这也不对啊,有了现在这么好的乘波进气道,而且十号应该也是要一条道走到底的空优,想来611这边也不会这么傻吧!
摇摇头把这一想法排除之后,又想到了航电系统,才发现这倒是还有些可能。比如宝石柱系统也是好东西,上一位面的十号最后不也是用上了它吗!
但同样的问题,西南科工开发宝石柱的时候是侧重多用途作战使用,对症下药研发的航电管理模块。这东西对十号这样的超级空优型狗斗机来说,好像也用不大上吧。
当然,也不是说宝石柱对空优机没有用处。真要说起来也还是有些好处的,要不然F22也不会用上这东西。只是说。这次西南科工设计的宝石柱航电系统,算起来恐怕暂时对十号起不了太大的帮助。
若是单独为十号量身订制宝石柱。这就显得有些太那啥了,毕竟西南科工这边忙着开发自己的航电系统,那来的多余力量帮助611设计十号的宝石柱系统。
想到这里,更是颇为遗憾地说着:“宋总师啊,我也能猜到你们想要些什么技术支援,但我要说的是:我们18号上面的宝石柱系统是为多用途优化的,恐怕对十号没多大的帮助,而从新设计空优的……”
这时候宋总师听的也是一头雾水,什么宝石柱系统,这东西是干什么的,十号什么时候又需要用上这东西了?
良久之后也才是反应过来是怎么个情况,这才笑着说到:“这是哪里的话,你们为18研制的宝石柱肯定是量身定做的,现在我们也用不上这东西,我们需要的是光电雷达,这个东西现在全国之内也就你们有能力开发,所以……”
啥,原来是看上了光电雷达这东西,真是闹了个大笑话,要说是直接说这东西不就好了吗,杨辉肯定一早就满口……满口拒绝了!
没办法,虽然现在十号作为一款空优战机确实需要这东西,可以说有了光电雷达的空优战机才能算是合格,杨辉在几年前立项激光瞄准、红外导航系统的时候,就提到过这东西,但问题是现在的西南科工也确实没时间来研制这东西啊!
“这个……说实在的,我们还真就只能说一句对不起了,而且你们既然能来找西南科工做光电雷达配套,肯定也知道现在我们那边在做的激光瞄准、红外导航项目,这套技术还是比较麻烦的,预计是要等到93、94年左右才可能完成,而我们完成了之后再腾出手来做光电雷达,恐怕就有些晚了。”
杨辉也是清楚的知道那边的进度,那肯定是不会胡乱答应事,只能是非常遗憾的表示此路行不通。
果然是这样的,听了解释之后,宋总师和杨为都是垂头丧气的样子,毕竟人家西南科工的技术人员有有自己的项目,肯定要先照顾自己的项目,到时候光电雷达系统放慢也就没有意外了。
“这……好吧!既然都说了没时间那就算了吧,我们本来也没有计划用上这技术的,只是临时觉得这东西挺好的,才有这想法,但没有想到你们那边技术队伍腾不出人手,这倒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周全。”
拍拍脑门,宋总师这才暂时把给十号直接装上光电雷达的想法压下去。再次打了招呼之后便走到另一边去招呼其他人去了,留下杨辉和杨为两人在原地。
不一会儿,挂着大红花的十号被装饰一新后,牵引车来到了车间里面,连接上飞机的前起落架,在众人的目光中,飞机被拖出了总装车间到另外一边的测试车间去。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十号是一架非常漂亮的飞机,它的空中非常轻,仅仅只有8。4吨,设计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9吨,用31fn发动机完全可以达到预订的作战性能,即便要单挑F16也不在话下。”
这就要单挑F16了吗?但想想倒也觉得挺有希望的,以现在10的空战能力,单挑16绝对不会吃亏,毕竟十号是绝对的空优、狗斗机,也不是多用途设计,遇到16肯定是空战,而非比谁对地攻击准、弹药多。
“不错,现在的十号就是为了空战而设计,但没有光电雷达确实不好办,你放心好了,我们那边项目队伍一旦完成项目,我就让他们立项研制光电雷达。”
杨辉也是适时的卖了个好处,反正就算没有十号的需求,西南科工也要研制光电雷达,也只有这样,以后研制出完全体的18号之后,那才能称为当之无愧的多用途战斗机。(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五章:大家一起来
总装下线不是首飞,一款飞机总装下线和飞机首飞之间可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现在飞机能够下线只是证明工厂有技术和能力把飞机做出来,但要想首飞可还得要有很多的麻烦事儿要一样一样来。
又陪着一起目送这架飞机送进测试车间,在那里将要测试这一架原型机的各种数据,当数据达到要求之后、或者说一些其他的数据没有达到要求,但可以忍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批准飞机被用作后续的科研试验,不管是用作工程试飞、还是被押上铁鸟试验台终身都不可能飞上蓝天,反正它们都各自有着自己的用处,每一项对应的项目测试都需要有测试机。
“这就推进去进行测试了吧,我看你们后面的几架原型机应该也在制造中,希望十号的首飞可要尽快一些,到时候能够赶在苏27交付国内之前就最好。”
苏27的事这边的611所当然也是知道的,作为10号的一大竞争者,苏27一直被杨为等十号工程的科研人员所关注,大家就等着十号赶快试飞、定型,然后同27真刀真枪的干一架,这样就知道到底谁优谁劣。
抬起手,指着总装车间的片区,有些自豪的给介绍着原型机制造情况:“那边的总装车间中,现在就有一架百分之六十三建造进度的这2号原型机,预计是在年底就下线,然后可以进行地面滑跑等试验,首飞预计用的也是它,我们计划在明年的年中或者下半年进行。同样的。也还有一架更刚下料制造零件中的3号机,它将用来测试航电雷达系统”
这不知不觉的。十号工程的进度都到了这一级别,这果然是打算在明年就进行首飞。到时候肯定能够赶在苏27交付之前,这样算起来也算是相当之快,速度比起西南科工也是丝毫的不落下风,若是搞的好的话,在95年就能看到十号的批量生产。
有些同情的看着刚才被推进测试车间的一号机,刚才都说了2、3号机是用来首飞和航电测试,那一号机肯定是要被绑上铁鸟台,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被折磨地身心疲惫,被各种体位的xx。最后
“还算不错了,现在这架飞机用来所静力实验,你们可以在这上面把所有要测试的都完成,这样以后的战机试飞会更加安全、有底,这样确实不错。但你们想过没有,以后这款飞机的换装交付途中会遇到什么问题,还有三代机的飞行员训练等等问题,毕竟这是我国第一款鸭式气动布局战机,飞行员的换装肯定有一个过程。而你们又到底有没有对应的措施,若是没有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研发配套的地面模拟训练系统?”
研发模拟训练系统,这是之前历云提出来的项目,现在在西南科工已经立项并展开预研工作。以后的18号肯定也会开发出配套的飞行模拟系统,现在之所以要问一下杨为,还是看中了611所在数字式电传飞控研制中的强大能力。想上一位面的十号就是直接在地面的铁鸟试验台上面完成了静力试验,同时还自己想办法在铁鸟台的基础上研发配套设备。又在地面模拟了很多的试飞项目。
还别说,就是因为十号工程用上了这一套技术。在随后的首飞、工程试飞、各子系统试飞、定型试飞中都没有出过任何状况,就连之后的10S、10B、枭龙、甚至是二十号,都没有在试飞中出过太大问题、坠毁,这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管是美帝、苏修、还是欧洲,这些都在探索电传飞控中坠毁过飞机,摔的太正常不过。
那么为什么611就能这牛,那正是因为人家在地面就能提前模拟了一些高危试飞项目,这足以说明611在飞行模拟上面非常有一套,现在要开发飞行模拟器,给拉上611觉对是没有错的。
“地面飞行模拟系统?这是个好东西啊,八十年代国内的试飞员到法国试飞幻影2000飞机,就试过达索开发的地面飞行模拟训练系统,根据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现在西方已经趟出了一条正确的飞行模拟道路,特别是对于采用数字式飞控的飞机来说,使用地面模拟系统就更加方便、真实,之前我们611也在考虑这东西,却没想到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西南科工若是有心,我们一起来做这东西肯定是再好不过。”
“英雄所见略同”,这话倒是说的好,果然是都想到一块儿去了。既然611有这个想法,那合作开发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到时候有钱大家一起赚才好嘛!
也暂时把十号的事放到了一边,反正也没有什么好关心的:“那好啊,我们就需要老同学你这样的技术人才,西南科工虽然已经拿到国家立项的预研,但你也应该知道这种事是急不来的,我们一方面要开发18号的飞控、另一方面还要开发配套的航电系统,所以我们的技术力量还不够,而且地面模拟系统的开发也需要有完整的在飞行数据才行,这意味我们需要一款采用数字式飞控的定型飞机为模拟目标。”
一听说要飞机定型之后才能开发模拟系统,那这肯定就是指的是自己家的十号工程了嘛,明年十号就要进行首飞了,这应该是最接近定型状态的数字式电传飞控战机了,18号虽然也可以,但恐怕还要晚上十号一段时间才对。
拉上西南科工一起合作开发十号的地面模拟飞行系统,这听起来就觉得挺带劲儿的:“那好,我们就选择十号做要模拟的目标好了,到时候一定要做出一流的地面飞行模拟系统,让西方的那些家伙们也好好看看咱们的技术一点儿也不弱。”
先做十号的模拟训练系统?这可不是什么好的想法:“不不,我的意思不是说做十号的地面模拟系统,虽然十号马上就要首飞了,但它的定型恐怕得要等到95年才有可能,这中间的时间可不能浪费,我已经有了更好的目标了,也实话告诉你,MPC…75在今年九月就要首飞,客机这种大型飞机比不战斗机的飞行包线复杂,试飞时间可以更短、研发模拟系统也要稍微简单一些,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我们很有必要先开发MPC…75的飞行模拟系统来练手。”
大型客机的飞行试验其实并不需要太久,比较麻烦的是适航证的取证方面,通常这方面都需要接近一年时间,这还是波麦空三巨头那种一开始就按照规定的适航证开发飞机,并一直都有负责适航证调查的相关人员一直跟进才行,按照杨辉拿到的进度表来看,MPC…75完成飞行性能试飞工作是在93年,之后会有一到两年时间用于飞行在取证、航线试运营等等
而正好这93年也是个不错的节点,到时候611这边杨为团队、西南科工的历云团队都完成了各自的十号、十八号飞控、航电总体设计,可以投入到地面模拟系统的开发中,等到几年后开发出了MPC…75的模拟系统之后,不仅刚好可以投入使用,而且两款战斗机也都完成了定型,这个时候再进行模拟器的研发就简单太多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六章:战事起、电话到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锦官城一行可谓是收获颇多,不仅确定了今后的燃气轮机的发展路线,而且把31F发动机的大修线问题也解决掉,更是见识了这一位面新十号工程的英姿,联系到了611这边,一起加入到地面模拟训练系统的研制中。
有了这些收获之后,肯定是心满意足地回到西南科工去坐镇总公司,再看看日期这已经都已经是七月底了,是该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中东那边的伊拉克就要行动起来了才对,真不知道伊拉克这家伙会怎么把他们手中那些庞大的歼七系列战机败掉,只希望到时候千万不要败的太惨才对,毕竟歼七四这款飞机可是西南科工最先打响招牌的功臣机型。
终于、杨辉最后还是赶在七月三十号回到西南科工,回到公司之后则是各种处理积压的一些事物,虽然总公司旗下的几大子公司已经全部走上正轨,各自也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处理的比较妥当,但有一些事情还是需要杨辉亲自拍板。
“杨总,这是我们关于停止歼七四战机一号生产线生产工作的报告,还请你是不是可以签字确定一下,然后那边才能停止生产,再以此为基础进行JF…17的生产线改造任务,预计这也需要用上半年的时间才行。”
话说的自然是关于歼七四生产线的问题,这一点杨辉心里已经早就有了准备。要说这第一条歼七四生产线的运转时间总共加起来算一算,它其实也就不到五年时间。这样的一条生产线就算放在在世界上来看,也才仅仅算是刚好磨合完成。进入到最大的产能爆发阶段。
而且这条生产线的软硬件设备都是一点儿也不落后,各种先进的数控机床是是大量的运用在其中,就算继续使用生产到2000年都是不会丝毫落伍。生产线很先进,但它生产的东西却已经是落后了,歼七四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