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熬鹰航空业-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差点就没有跟斗栽下去,刚才还说这无所谓,而这就突然说要派人来专门接触,世间还有比这更无耻的人吗!

    无奈,马上就是最重要的时刻,最后成与不成都看杨辉所代表的西南科工要做何选择,这时候也只能牺牲一下苏联的其他上游供应商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好,尽快让你说的专人来乌法吧,我们到时候会仔细做沟通,只要能制造出合格的部件,我们就给下订单采购。”

    话说完,招呼上其他人逃也似的飞奔而走,让杨辉看了也是叹息不已,这速度恐怕也是绝了吧!

    ……

    “主席,情况就是这样的,我这次联系到乌法工厂,和他们做了初步的接触,按照你说的便宜行事和他们打成了协议,你看这没有问题吧?”

    这时候的杨辉也是小心翼翼的,毕竟这次是刘副主席亲自坐镇,自己直接就应了乌法那边,确实有些不太好。

    幸好,刘主席对这些也没有太看重,加上这次31F发动机的事的确是杨辉在负责,只

    要没有超过界,杨辉那就是对的,刘副司令也不会去操这心。

    更何况都连私下接触米格设计局,搞地下小动作这种权限都给了杨辉,还有什么不能授权的。

    “不错,能够在段时间内实现我们最大化的利益,这已经非常好了,至于到底和谁合作我不管,反正这事是交给你西南科工了,以后国家的31F大修就直接扔给你们,要是搞不定你小子就等着挨板子吧!”

    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过关的,但好在也是有惊无险的过来了,至于说什么做不好要挨板子的事,杨辉重来就不对这事儿有什么担心,直接收拾妥当,准备最后的商讨,关于31F发动机的事,是该要先落幕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回国还有烦心事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完全是不出所料,在杨辉提出了要和乌法厂合作大修线事宜,并指定由乌法继续生产31F系列发动机以后,苏联这边在稍加考虑了一番之后,也就顺口同意了。

    实在是在苏联这边看来,不管是他们指定哪一家单位承担这次的项目,都会不可避免的对不住其他两家单位。

    这个时候有西南科工站出来指定合作对象,他们是巴不得能赶快定下来,至少他们就有借口可以把所有问题都推到西南科工头上了。

    好在,杨辉对这事也并不在意,反正情况也就是这样了,既然决定了和乌法厂合作,又还需要考虑其他单位?

    这完全没必要嘛!得罪了也就得罪了,以后大家也没有深入合作的必要。

    就这样,在礼炮厂一脸幽怨中,杨辉带着这次动力系统的谈判队伍扬长而去,紧随着乌法厂的队伍也跟着一起离开,看那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可算是把礼炮厂的人气得压根儿痒痒。

    随意一撇看到了这些情况的杨辉也是心里有底了,这样就对了嘛,礼炮厂和乌法真正起矛盾了以后,才有利于以后在这里大展拳脚、浑水摸鱼。

    后续的双方会谈就比较简单了,本来在这次访问之前就已经谈了很久,这次又恰逢杨辉和乌法厂私下做了一些沟通。后面的详细会谈之时反而没有太多的问题。

    在杨辉抵达莫斯科的第二周,五月的最后一天。关于苏27和31F/FN发动机的事终于谈出了结果。

    再次出席最后合同签订会议的时候,声势可就不是一般的浩大。反正杨辉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只有刘副主席刚到苏联的时候出现了一次的洛乌索夫,这位是负责主管整个苏联军事工业和经济的苏联巨头之一。

    但他出现在最后的这一场会议中,倒还不是太扎眼,但随后出现的**********就让杨辉吓了一跳,不就是签一份军事技术装备出口协议而已嘛,也还不至于这样啊!

    快看看,就这点小事居然给惊动了我们的**********大帝,这可真让人太意外了,太意外……

    不过意外归意外。但规定议程肯定是要继续的,特别是采购27的合同签订。

    当刘副主席和**********两人分别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之后,现场闪光灯几乎要亮瞎杨辉的眼。

    随后又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直到良久之后才算是安静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围绕着引进苏27这一项目而引出来的31F发动机大修线合同也浮出来。

    在双方领导人压场的情况下,杨辉和拉奇沃金两人也是坐下来,大笔一挥签下31F发动机大修线的引进合同,至于31FN发动机的供货合同。这就不是杨辉现在该签的。

    毕竟十号连首飞都还没有,距离定型生产更还是早着在,采购31F发动机的事还早着,先让乌法这边等着吧。反正他们的生产线也是繁忙无比。

    将自己手中的合同文本交给对方,两人又是站起来友好地握手,看起来该做的都已经做到位了。这才各自拿着合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接下来则是一些无关紧要是事。无非就是共和国派种子飞行员到苏联来学习苏27的驾驶,然后……

    反正杨辉对于这些不是太关心了。他现在正感慨着时间来着真快,更在思考这次的24架苏27在什么时候能够交付。

    毕竟就算是在上一位面,共和国同苏联签订合同采购苏27都是90年年底的事,上一位面的90年五月刘副主席访苏,还仅仅是让苏联松口愿意出售27,可不像这一位面来的这么快,直接就签了合同。

    而且事实更和杨辉预计的这一位面签合同的时间会在91年甚至更往后一些完全相反,看来蝴蝶效应该还是存在的,毕竟这次的27采购中,美元现金支付的比例都降低到了百分之十五,剩下的全部都用轻工业产品冲抵。

    这和上一位面共和国谈出的百分之三十采购款以美元支付有了很大的区别,再加上这次还搞到了发动机的大修线,这比起上一位面所争取到的条件实在是好上了太多。

    至于这里面的原因,那肯定是因为共和国这一位面的航空工业要好看太多了,苏联考虑了之后,肯定也不可能太装逼,特别是知道了共和国还有十号工程这样的一款飞机之后,更是不敢继续捂着苏27不出售。

    他们要是还不出售这飞机,万一共和国的十号一出来,恐怕这家伙就只能砸在手里了,至少现在出售还是能得到急需的轻工业产品不是。

    ……

    敲定了合同之后,杨辉也是看到刘副主席难得的高兴了好久,看来国家确实需要苏27这样的飞机。

    但杨辉相信,当共和国自己的三代机出来的时候,不管是锦官城那边的十号,还是西南科工自己的十八号,肯定刘副主席会更加高兴。

    六月二号,杨辉和刘司令坐着飞机再次回到共和国,在帝都机场降落之后,杨辉也开始计算起着时间。

    90年六月,马上又是一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到了啊!不知道远在中东地区的海湾各国做好了准备没有,毕竟伊拉克也是号称世界第三大军事力量的强国不是。

    当然,杨辉的心里其实也在担心远在伊拉克的那几百驾歼七系列战机,它们包括经手约旦采购的132厂歼七M战机,还有采购西南科工的歼教七、歼七四多用途战斗机。

    前前后后算起来,会发现这一位面海外装备歼七系列战机最多的居然是伊拉克,妥妥的是两百多架次。

    至于巴基斯坦那边,由于他们本土生产线的产量并没有开到最大,到现在整个巴基斯坦的歼七系列战机也才刚超过100架而已。

    现在,西南科工的歼七系列战机外销成绩不错,歼七四、歼教七正是西南科工的王牌出口产品,特别是88面楠海一战更是打出了口碑。

    到现在,时不时还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表示出兴趣,看起来把这一系列的飞机的生产持续到2000年之后说不定都没问题。

    不过,现在杨辉考虑到的是,就伊拉克的那些歼七系列飞机保有量,等到半年后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恐怕歼七系列被砸招牌是妥妥的,甚至更进一步砸了西南科工的招牌都有可能。

    这就更不要说伊拉克采购共和国的大批69坦克,到时候恐怕被打脸的更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海湾战争中,除了伊拉克、科威特两国以外,受损最大的恐怕就要数共和国了。

    根据上一位面的情况来看,在海湾战争之后共和**事装备被虐的不要不要滴,导致90年代整个共和**事装备出口一蹶不振。

    正是如此,才对整个共和国的军事装备出口形成了重大的打击。

    所以,杨辉必须要考虑这一位面该如何改变这一情况,不能在这次战争中把自己的招牌砸了才行。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六章:要保住牌子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杨辉心里在担心着海湾战争会砸了共和国的武器牌子,更害怕伊拉克的那些歼七系列把西南科工的牌子也给砸了。

    正想着,这时候杨辉又被同在帝都的一位熟人拦下来,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居然是方总师。

    而要说这方总师是谁,那就有些要说的了,这位正是负责了现在85—2AP坦克项目的总设计师,也就是上次88年帝都防务展共和国和巴基斯坦宣布合作的那款坦克。

    而且为了那款坦克的发动机问题,之前西南科工还没少和MTU斗智斗勇,直到去年才堪堪把那款发动机的事搞定。

    本以为西南科工或者自己和这款坦克没有关系了,但这次居然又给遇上了方总师,真是有缘千里来相见。

    “哦!方总师啊,这次能在这里见到您也是挺有缘啊,来帝都是公事还是私事啊?”

    毕竟是自己认识的老一代人物,杨辉还是礼节性的打了招呼,原以为这就算完了,没想到这话一开口以后还真就停不下来了。

    方总师也是对杨辉能在这个时候出现感到非常惊讶,他是知道西南科工为了现在自己手中的这款中巴合作的坦克付出了多少,坦克最重要的发动机就是靠这位才能解决的。

    所以,遇到了就肯定要好好聊上两句。正好今天是一个好日子。

    “你是西南科工的小杨总经理对吧!我这老头子可是一直记得你们西南科工的好勒,今天没这么有缘能在这里遇到。真是太好了,走走走我们坐一边去聊聊。”

    听到要坐到一边去聊。这也是有些令人惊讶了,搞坦克的要和自己聊什么?聊怎么用飞机灌顶坦克,或者说是要给坦克装上防空导弹打飞机不成?

    一个个想法都是挺奇葩的,但杨辉也不好拒绝这位老前辈,转眼一想自己这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事,方总师找自己谈谈就去看看吧,万一真的有什么大事也有可能。

    这才随着一起往一边坐过去,两人这就开始聊了起来,而这一聊就把杨辉给惊的一愣一愣的。啥时候共和国研发坦克速度也能这么快了?

    “和巴基斯坦合作的坦克已经完成研制工作了?这速度了真的是够快啊,如果说我们西南科工是航空工业界中的速度型选手,那方总师您这次主导的85—2AP也是一点也不慢啊!”

    能不慢吗,上次帝都防务展的时候才敲定的合作,现在就过了两年,你就说坦克都已经定型了,这速度……

    对于杨辉做出的这表情,方总师丝毫不感到意外,对于这次新坦克的研制速度。他本人是非常清楚的。

    “首先说一下,现在这款坦克不再叫85—2AP了,刚定型的它有了新的编号:MBT2000,巴基斯坦称它为哈立德坦克。并下了第一批的采购意向。”

    对于这种说法,杨辉但是能想明白,上一位面的85—2AP最后就发展成了MBT2000。巴基斯坦也的确是把它称之为哈立德,不过上一位面的这款坦克都是2000年才定型的。

    现在。虽然提前出来了,但要想达到上一位面MBT2000的技术水平。肯定还有些不大可能,肯定还是有些不同,特别是现在这么快就完成定型,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啊!

    “MBT2000,想来和CG2000的命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款坦克能这么快就定型,难道我们这就掌握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全部技术?”

    微微一笑,方总师也不怕泄密,反正这坦克是外贸货,他还指望能借西南科工的海外客户网,帮着推销一下一款坦克,也就比较简要的说了一下具体情况。

    “当然,我们的MBT2000使用的都是成熟的技术,车体是我们之前就有过的预先设计,当时我们就推出了样车,所以这不用采用新的设计。”

    这个杨辉知道,上次帝都防务展上就是靠样车才把巴基斯坦吸引到的,说车体不用费事费力的从新设计,杨辉信。

    但一款坦克应该不仅仅是车体吧,其他的部件一样都不能少。

    “那么炮塔、火炮都是使用的……”

    杨辉能问把话到这里,方总师也就顺着说下去:“炮塔也是沿用上次样车的设计,只做了局部的修改,因为我们这次坦克的动力有很多的富余,我们设计了炮塔正面的楔形装甲,正面防护甚至远远超过了苏联的T72坦克,可以和西方主流三代坦克相比。”

    新坦克的正面能够超过T72,这已经能算是相当不错的防护水平了,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肯定是够用的。

    看来坦克的动力足就是牛逼,之前还在为了一丁点儿的重量扣设计,现在动力一下飙到1200马力,设计起来也能奢侈任性一把,就是不知道航空工业的设计什么时候也能这样过,那杨辉就是真的知足了。

    若是说之前车体炮塔还能用现有的设计,那么之前在展会样车上装的那杆105炮肯定是不可能用在三代坦克上,而新的125坦克炮,应该还不可能这么快就搞定。

    但方总师给出的回答却别具一格:“这次我们倒是没有用原有坦克上的设计,我们用的是自行反坦克炮的成熟设计,新坦克上面的炮可以正面击穿所有第三代坦克的装甲。”

    “正面击穿所有第三代坦克的装甲”这牛逼给吹得太那啥了吧,至少杨辉就知道要击穿美帝的贫铀装甲是非常困难的,至于其他的坦克装甲,好像……

    考虑到刚才方总师提到使用的是自行反坦克炮的炮,差不多也猜到了用的是什么坦克炮了,那绝对是89自行反坦克炮上的那杆超级神炮,击穿第三代坦克的常规装甲好像也不是吹牛。

    听到这里,确实就有些意思了,若是使用89式的那杆120炮,这意味着火控系统也可以在89式反坦克炮的火控系统上改进而来。

    现在算是相信方总师说的新坦克使用的都是成熟的技术了,算算情况:车体、炮塔、炮、火控都是成熟的货架技术,而且都是第三代坦克的招牌技术,现在把这些集成之后,说它是一款第三代坦克没有任何问题。

    “没想到啊,我们国内自己不知不觉就积累了所有第三代坦克的技术,现在两年时间就能定型新的坦克,真是让人想不到。”

    “话也不能这样说,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有了一台性能足够优秀的发动机,同时还搞到了德国原配给这型发动机的传动系统,所有重要的系统都是成熟设计。”

    ……

    新坦克定型了,现在就开始向巴基斯坦交付,想必只要巴基斯坦装备了这款坦克,那么在海湾战场上出现也就正常了,到时候用新坦克打爆伊拉克的****……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七章:到底建在哪里好

    看样子,再有半年爆发的那场战争中,是不用自己去瞎操心关于共和国地面装甲的牌子被砸的事,甚至杨辉能感觉到这次MBT2000还能趁机扬名,并火热销售。

    特别是同方总师谈论过一番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最后的杨辉是在各种怀疑、思索中飞回西南科工。

    同样是那处熟悉的地方,西南科工这头年轻的军工巨兽还是平稳的运转着,而杨辉也没有在总公司停留多久的时间,随及就来到了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

    虽然这次在莫斯科签下的31F发动机大修线,但具体的还需要由联合发动机公司去执行,同时这次还要安排马上就要到手的两款小型导弹用喷气式发动机。

    这两东西在杨辉上报到科委之后,国家方面非常爽快的给钱用作发动机的国产化,并联系国内的几家反舰导弹研制单位,考察使用这款发动机之后,各型定型、研制中的导弹会有什么样的性能提升。

    看科委的样子是对这款发动机抱有很大的兴趣,研发反舰导弹的几家单位也兴高采烈,安排这两型发动机的生产工作也迫在眉睫。

    再次到平坝地区的时候,新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行政区已经完全建成,比邻着二所的科研大楼,这里是整个共和国航空发动机科研项目最活跃的地方。

    老所长不出预料的还是在这里坐镇,他之前就知道杨辉要过来商量事情,因此两人直接坐在办公室内部开始商谈起来。

    老所长在电话中听到了杨辉的一些初步的想法,这时候面对面坐下之后,就需要给出他的意见,毕竟他还是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总经理。

    老人家依旧是精神状况不错。颇有刘副主席的风采,说起话来也是中气十足。

    “首先,关于你说的两款导弹发动机的事,我们已经接到了科委的文件,只要资料一到岸我们就可以开始国产化工作,正好331厂的工艺技术力量刚解决了涡扇11的生产工作。可以腾出力量来。”

    从马达西奇得到的资料是全套的生产资料,这东西不需要做设计,直接就可以投入生产工作,而且小型发动机也不会存在材料上的问题,只需要首批生产一小批用作测试,能达到使用要求就够了。

    必须要明白的是,导弹发动机就是一次性的东西,使用寿命要求不长,到时候的生产不会有问题。

    看这边有了成熟的可行计划。杨辉当然也就不操这个心,要不然组建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是干什么用的?

    “老所长办事,那肯定要比我想的周到,这两款导弹发动机的事肯定不用我操心了,这次的两款发动机是来的最简单,马达西奇那边果然是苏联老大哥啊!”

    边说边笑着,杨辉同老所长一老一少在办公室内高兴的笑了起来,特别是老所长更是动作幅度夸张。看得出来他也对这次杨辉在马达西奇捡漏一事非常满意。

    “可不就是这样嘛!这两款发动机可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老大哥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这次不还给送来了31F的大修线和31FN两款发动机吗。”

    老所长能这样看待苏联的行为,也算是风趣无比,而说道了31F发动机的大修线问题,杨辉这也就顺着一起说下去好了,反正这次也正好要说31F发动机大修线的事。

    “对对,苏联肯定能算是及时雨了。我们这次的31F发动机大修线就是明证,那边同乌法厂敲定了合作协议,现在需要我们尽快确定大修线建在哪里的问题。”

    大修线建在哪里,这是一件大事,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旗下也是有着好几家生产、维修发动机的工厂。黎阳、331、420三单位的技术都很不错。

    不过,这次杨辉是首先排除了331厂,那边工厂之前是做小推力涡喷、涡扇、涡奖之类的,之后也不会改变他们的性质,31F这种大家伙不适合他们。

    而且,现在他们已经拿到了两款发动机的生产任务,恐怕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投入到大修线中,毕竟杨辉是要求建立大修线的单位得要配套研究31F发动机的寿命问题。

    剩下的黎阳、420两厂之间到底选谁,这就有些不好抉择了。

    一方面是技术能力强大、并承担着国内生产数量最大的涡扇10系列发动机生长,同时还有涡扇12、CG2000发动机的配合试制任务的黎阳。

    而且从各方面来说,黎阳厂现在已经可以算是国内技术能力最强的航空发动机整机厂,即便是东北的老牌黎明厂恐怕现在都要甘拜下风。

    但在看但黎阳厂强大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要看到他们现在的任务之繁重,同时配合两款在研发动机的试制任务,这已经把它们的技术能力压榨到了极致,要再安排31F发动机这一摊子事,恐怕有些玄啊……

    考虑到这些问题,杨辉发现只能是最后的一个选择了,而420厂那边能够承担得了这任务吗?

    毕竟他们已经有近10年时间没有进行过发动机整机生产,虽然这次只是一条大修线,它没有整机生产复杂,但总还是觉得有些不太靠谱啊!

    为此,杨辉也皱着眉头把他心里所担心的全部说出来,看看老所长是怎么看待,这种事该老所长这种专业的航空发动机行业领导人士来解决。

    而老所长的回答也让杨辉非常满意,甚至说出的理由让杨辉觉得无懈可击,似乎这条大修线就应该是420厂该有的。

    “你的担心看起来有些道理,但仔细看看420厂那边的情况之后,你就会发现他们现在的技术能力并不低,只是没有整机生产的经验而已。”

    这时候,也从背后的文件柜中拿出了一份文件袋,里面装的就是关于420厂现在进行中的项目,杨辉仔细一看这家伙还真是够厉害的,才纳入西南科工体系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工厂的扭亏为盈利。

    “首先,420厂承担着整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几乎百分之三十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生产任务,这使得他们的生产技术没有生疏,其次,他们现在还承担了我们和通用敲定的CFM—56发动机后勤维修项目……”

    听到这里,杨辉倒是记起来了,这CFM56的国内后勤维修任务是西南科工在三年前,用一份关于F404发动机机匣失火的研究成果换来的,当时还一起换到了长寿命主轴的生产技术。

    也正是那次西南科工抢先拿到了CFM56发动机维修项目,让当时在420厂即将大显身手的左盟主功亏一篑,也还甚至还同西南科工结了梁子。

    这就直接导致之后西南科工合并420厂的时候,左盟主带着一帮被西南科工剔下去的原420厂的一些不合格工人、中层管理人员自立门户。

    也不知道现在他们过的怎么样,不过好像听说现在是跑到了红旗厂那边去了还是怎么来着……(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八章: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虽然CFM…56是西南科工最后同通用方面合作,把420厂挤了出去,但之后的420厂被纳入西南科工大家庭中,自然就要给找一份工作,CFM…56发动机的大修任务交给420厂也就顺理成章,反正西南科工要的只是通过维修CFM…56发动机熟悉并进入到国际民用航空发动机行业中。

    现在明白了420厂有这一项目,自然其大修发动机的技术就不会弱到哪里,毕竟说起来这CFM…56发动机的核心机和31F的核心机是同一级别的,420厂干这事正好,所以算起来还真就是挺合适的。

    “这倒是没有想到啊,那这次就让420厂那边接下这条大修线的任务吧,正好他们也在锦官城,同132、611都是一座城市中,以后31FN发动机项目的大修也可以就近完成,也就不用让发动机长途跋涉,我看还是挺好的。”

    杨辉看起来觉得已经挺好了,但老所长对420厂承建这条大修线的理由都还没有说完,在420厂还有:“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担心420厂的能力问题,他们那边还有FT…8燃气轮机项目,还有吴中华总师也在那边,技术力量一点儿也不弱,但就是这次还缺少一位可以统筹项目的领导人,按照你签的合同来看,就知道这次大修线不同于其它的普通大修线,它还要承担科研任务,所以”

    承担科研任务,自然就需要一些有不错的科研统筹能力型领导,在420厂那边,杨辉看不出可以有谁能够承担这一任务,就算有也是被填充进了FT…8燃气轮机项目中。这次肯定得要再另外安排一位。

    而要说31F发动机大修线的领导,这还需要说吗?必须是向巧啊!

    “其实这样也不错了,就是不知道老所长对于我之前在电话中提出的调向巧从钛合金加工基地到420厂有什么想法?”

    将向巧从钛合金加工基地调到420厂去,这也是杨辉考虑了良久之后才想到的最好方案,一方面是420厂那边确实需要一位能够扛起重任的领导,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这边的钛合金加工基地确实没有必要再让向巧耗着了。这加工基地再好、再牛逼终究也只是一处零部件加工基地。真要想以后提拔重要向巧,在她的履历上就必须要有在整机厂工作、带项目的经历。

    而这次,31F发动机大修线一事就是最好的契机,说是把她调过去说是干实事也好、混资历也罢,但杨辉认为是两者都有,反正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所以杨辉一早就和老所长说过,就看老所长这次的看法是什么了。

    “你说的我也思考过,调向巧同志到420厂那边去负责31F大修线的事我不反对。这里面的好处我们都明白,而且她在加工基地那边之前也确实做出了很多的成果,就比如涡扇10A发动机寿命比最初的涡扇10发动机1400小时又增加300小时的寿命到1700小时,都是她的功劳。这说明她在发动机寿命控制这方面也确实很有一套,同时她本人也有个意愿去那边。”

    果然不出所料,调向巧过去负责这次的项目是没有问题的,老所长都同意了其他的问题也就好说,又比如向巧调走了之后的钛合金加工基地谁负责之类的问题。反正钛合金加工基地那边从建立之初就是群英荟萃,提拔一位加工基地的负责人想必是简单加愉快

    暂时把31F发动机大修线的问题定了下来。之后又和向巧交代了一些情况,杨辉就先行和老所长两人一起前往420厂考察情况,至于向巧肯定先要把这边的工作交接出去才能到420厂上任。

    坐上火车之后,杨辉又再次享受着绿皮车所带来的慢节奏生活,同老所长两人在火车上也是谈论了很多,而最多的就是关于这次即将要在420厂谈到的一件事: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