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熬鹰航空业-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人能比杨辉知道的更多,想上一位面的共和国在中推发动机领域的坎坷经历,甚至在新世纪头一个十年来临之时,都还是没有新中推研制项目。

    在那个共和国的大推力涡扇:太行。都已经经过二十年的跌跌撞撞从而达到堪用标准的时候,共和**用中推发动机项目也没有看到什么曙光。

    唯一的一个中推涡扇发动机项目却是国产化RD33这种老掉牙的产品,这不得不让人痛心疾首。

    以至于共和国要出口一款本来就是为了出口量身打造的战机之时。还得要看老毛子的脸色。

    现在西南科工来了,一切都不一样的。共和国不仅要有中推涡扇发动机,而且发动机还要比老毛子的更优秀。

    ……

    “一定。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按时将发动机研制定型,一定在94年之前拿出提供定型试飞使用的发动机成品,这一点我们一定能够做到。”

    李总师这边也是下了狠心,现在已经是八八年年底,要用五年时间研制定型一款军用涡扇发动机,虽然这款发动机已经有了成熟的核心机为基础,但研制起来依然不容乐观。

    当年的西南科工能够在短短四年时间之内拿出涡扇10发动机,原因在于涡扇10是对涡喷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虽然这种改进连他妈都不认识,但说起来终究还是有技术基础。

    但现在的新中推它就是全新设计,已经不存在任何成熟发动机设计方案的借鉴,这完全可以算是共和国第一款从头到尾都是自主研制的发动机。

    换一个说法,应该就是从头到尾弥漫着满满的土鳖味,这才是共和**用航空发动机完全走出自己道路的标志。

    军队自然也是知道要西南科工在94年就拿出可以用于试飞使用的发动机,还有些令人为难,但军队这边也没有办法,迫在眉睫的新一代战斗攻击也已经开始了方案设计。

    相比起现在只有两家单位参与竞标的发动机研制,新一代双中推多用途战斗攻击的项目,已经引起了国内大大小小众多飞机研制单位的目光。

    出席了这次发动机方案宣布会的刘司令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你们从现在开始,剩下时间满打满算也就是最多五年半,你们西南科工任务很重。这一点我们也知道,所以才将420厂、331厂、608所全部划给你们西南科工,我们给了现在所能给出的所有人力支持,西南科工最好也不要让我们失望才好!”

    说到最后,以前一直对西南科工都是乐呵呵的刘司令,也是出奇的严厉了起来,看样子这次项目还真有这棘手了。

    成了自然是风光无限,若是期间出了些什么大问题,这西南科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也要尽毁,从而又回到和国内其他单位同样的待遇上。

    现在的杨辉也必须要站出来了,为了航空发动机事业,也为了西南科工现在正进行着初期设计的双中推战斗攻击机项目,发动机只能成功。

    “这一点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我们方面能按时研制交付涡扇10,就能按时交付我们的新一代中推。”

    杨辉说到了涡扇10发动机,同时又说到了新中推的发动机项目,这时候的丁主任也想起了一个还没有宣布的消息。

    笑了笑,对着众人再次宣布着:“我再宣布一个消息,此次新一代中推涡扇发动机军用编号:涡扇12,将由西南科工进行研制!”

    涡扇12,这就是新一代中推的代号,其他人都觉得没什么,毕竟就论资排辈来看,正好现在的新中推也排到了12这个编号。

    而杨辉却要想的更多一些,涡扇12啊,这真是前世今生注定的吗?

    上一位面的先进中推项目似乎也是编号涡扇12,只不过因为山寨的404发动机核心机低空性能不行,最后才不了了之。

    现在在西南科工的强势介入以后,核心机已经完全变了样,发动机同样又继承了涡扇12的编号,看来这涡扇12发动机是终究都不死心,所谓大难不死还必有后福啊!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代号,以后它就是名正言顺的:涡扇12。(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一章:捏合到一起

    对发动机竞争项目算是落下了一个段落,本来快要接近年关,杨辉是很想把杨月叫回帝都,陪着帝都的家人们一起过个年。

    然而,作为一家大型航空单位的当家人,杨辉离开了公司一个多月的时间,是时候回去处理一些积压日常事物了。

    当然,真正让杨辉不得不赶回去西南科工去的原因则是420厂、331厂、608所的合并进西南科工,以及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特殊问题。

    这种合并国内其他单位的大项目,任谁也没有任何经验,现在只能是杨辉这位总经理带头顶上。

    经过了一番折腾之后,这次杨辉则是带领着一大队人马班师回朝,拿到了新军用中推涡扇12项目以后,众人自然是喜气洋洋。

    连带着一直埋头着CG2000发动机研制的温总是也难得的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也是再次来恭喜着这边李总师的涡扇12项目落定。

    “真不错,我们西南科工现在也算是跻身国内一线航空发动机制造单位了,这军民两条线都是全面开花,光明的未来可期!”

    温总师现在是CG2000发动机的总师,但这并不意味着温总师对军用发动机项目没有感情。

    相反的,因为温总师是做军用的涡扇10成名,现在听到新中推最终花落西南科工自然也是高兴。

    “不过,现在我们同时进行两款发动机的研制,这在人手方面会不会……”

    温总师在这之前也听说过关于420厂合并到西南科工的事。但出于这么多年混迹共和**工系统的经历,也大致能猜到这事儿恐怕还要拖上一年都有可能。

    再加上温总师在这些时间以来。一直都只是做发动机研制,颇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造中国心的味道。

    这个时候问出了这个问题也就不奇怪,而回答温总师问题的事也不需要杨辉来,李总师也是在帝浪了半个月时间,知道的自然就更多一些。

    “温总师啊,我这次也就是要和你商量一下科研人员的问题,你也知道我们这边的涡扇12研制任务很紧,所以前不久调到了你那边做CG2000发动机的人员……”

    李总师说到最后也不怎么好意思说出来,毕竟这已经是属于直接从自己的老上司手中要人,这一点就有些……

    李总师不好说。不还有杨辉在这里处理吗?这时候就是杨辉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对温总是笑着解释:“温总啊,这边的涡扇12发动机进度要求很紧,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所以调到你这边做CG2000发动机研制项目的原涡扇10A科研人员,还是要划一半回涡扇12项目组。”

    光把CG2000发动机的研制人员调走也不是什么事,必须要想办法把这些缺口补给上。

    “当然,这边空出来的科研岗位,我也会想办法给补上,马上有420厂合并过来之后,420厂的科研人员全部调到CG2000项目工作。”

    将420厂科研人员全部拉去研制CG2000这都是杨辉好久之前的既定政策。现在是正好不过。

    至于说608所和331厂那边的科研人员,考虑到这两单位都还有各自的项目,杨辉也没有打算动这两单位的人员。

    而这边的温总师在李总师、杨辉两人的前后联合解释之后,这才算是明白了情况。

    “对于涡扇12发动机项目的紧迫我自然也能体会到。只要能够支援到研制肯定就不会有二话,不过刚才说到的将420厂的科研人员调到CG2000项目……”

    温总师这边愿意放人就好,杨辉并不介意好好地给温总师再报出一则喜讯。

    “这就不用担心了。关于420厂并入西南科工的事,在我们这次去帝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结果。科委、军队一直决定将420厂、331厂、608所全部并入我们西南科工!”

    此话一出。所有前来迎接项目组的人员都惊讶的合不拢嘴,原来以为能把420厂吞下就不错了。没想到这次还能把331厂、608所也顺带着给吞了,这……

    而最为激动的也就是白所长,这白所长不是做技术的,一直都是统筹整个西南科工的航空发动机业务,现在突然听说自己手下又要增加三家国内出名的同行单位。

    “这可是真的?我们的能够把这三家单位都并到一起?”

    白所长不怎么做技术上的问题,但对国内航空发动机工业布局、现状都有很多的研究,要说他对于整个国内航空工业的看法,也就是对发动机研制力量太过于分散很不满。

    现在情况终于有了改变,白所长虽然都已经到了60岁,但依然还有最后的一些愿望。

    “好,既然我们这次有机会能整合国内一半的航空发动机工业,我也就豁出这一把老骨头,一定要把这三单位的整合做好,以后我退休也能高高兴兴的。”

    倒是早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但当白所长说出这话的时候,杨辉还是感到满意,现目前来说,能镇压住这三家新融合进来的单位的,也就只有白所长一人而已。

    靠着白所长的名气将三家单位完成整合,以后三单位完成整合之后会是什么情况,杨辉倒也有了想法,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彻底地完成整合。

    “那就好,我这次回来就是主抓三家单位合并进西南科工的项目,整合了这三家单位之后的西南科工航空发动机单位就有三处生产厂、两处设计所。”

    这样多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单位,杨辉必须把它们统一整合,并做到相对西南科工其他单位更加独。立,从而更加符合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需要。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之后,我们需要将五家单位统一整合,在西南科工旗下成立一家新的专精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公司。”

    这就是杨辉准备了好久的方案,要做到这一点,杨辉在帝都的时候已经要到政策,现在的西南科工已经从一家单独的公司,变成了具有集团性质的新公司。

    ……

    一番折腾之后,倒是将CG2000发动机和涡扇12,发动机研制队伍协调好了。

    420厂那边也在杨辉的一声令下之后,那些好久都没有项目的科研人员,在领到了西南科工发出的人民币之后,自然是高高兴兴的收拾起行李,要前往西南科工参与CG2000发动机项目的研制。

    从此,整个西南科工的两航空发动机项目都走上正轨。

    同时,杨辉同白所长一起对整个西南科工旗下的航空发动机业务也开始了整合,看样子倒是在不断地将各个方面接轨。

    随着时间的快速流过,88年也离杨辉远去,当匆匆忙忙地度过了农历新年之后,这次杨辉再次带队,庞大的队伍比起上次参加涡扇12项目竞标队伍一点都不弱,甚至还有些更甚一筹。(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二章:无一缺席

    和88年到帝都来参加涡扇12发动机项目竞标会不同,这次翻过年再次来到帝都,就是为了参加这次的新歼竞标会议。

    同样是上次下榻的招待所,这次杨辉带着西南科工入驻之后,明显感觉到整个招待所人满为患。

    “这次的人很多,据说这次国内一线固定翼战机研制单位都来了,想来会是一番龙争虎斗,我们也是压力山大啊!”

    于总师虽然明确表示不再担任新歼的总师,但这个关键的时刻,于总师依然还是出面前来为西南科工掠阵。

    老辣的于总师一进门就读出了一些黑云压城的味道,而这次被西南科工内部推定为新歼总师的孙惠中孙总师,心里也是有些担心。

    “这倒也是,我甚至听说我们隔壁的611所这次都前来参与了新歼项目,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是怎么想的,就一个十号工程现在都还没有搞定,哪来的……”

    孙总师还是挺有渠道的,西南科工这些年和611所关系还算不错,甚至现在西南科工都还有一些来自132厂的设计人员。

    借着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孙总师就打听到了那边611所的动静,这一下不要紧,却是把杨辉倒是惊的一愣一愣的。

    “你说611所也要参加这次的新歼项目,这东西怎么都感觉不对劲儿啊!现在的611所哪来的那么多的精力搞东搞西?”

    杨辉自然是知道现在611所在干什么事,甚至杨辉还知道一些611所十号工程的进度:因为西南科工这异端的出现,国内已经攻克了很多三代机的关键技术。这一位面的十号工程也是早早的就确定了要换装31F发动机。

    这一位面的31F提前被苏联当局同意出口到共和国,而这时候的31F发动机改进机匣设计。就因为此时的留里卡设计局还没有进入到苏联解体后的动荡中,技术能力那是绝对的牛逼。

    按照留里卡设计局给出的进度。为十号工程改进的31FN发动机,最迟90年年初就能交付。

    这也就是说,现在的611所应该是忙着对十号工程原本设计方案进行改进,毕竟十号工程的原始方案就是用涡喷15,进气道、发动机仓都和31FN不匹配。

    这样繁忙的设计任务,611所哪里来的力气参与到新歼这一趟浑水中,怎么都感觉不对啊!

    怀着各种纠结,杨辉也没有继续再去打听什么,稍微整理一下队伍。就各自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

    准备着三天后的新歼竞标任务,杨辉已经越发的感觉到了这次的新歼竞标绝对是群雄逐鹿式的大战,没到最后,鹿死谁手也还犹为可知。

    在西南科工这边入住了招待所之后,好几位眼疾手快的年轻人都转身,快速小跑着,看样子应该是要各自去给自己的单位汇报最新消息。

    “……总,这次果然如您所料,西南科工的队伍刚才已经入驻了招待所。人数还相当不少,看他们带来的那些行李,恐怕这次也是有备而来。”

    同样的话在另外的几间房间内,也是不断的出现了。

    “西南科工到了。人数还不少,我们是不是要……”

    “南方的那两家都到了,上次我们的十三号工程被611搅合了。这次我们要更加小心。”

    ……

    同样是会议室,这次用来提供给新歼竞标的会议室又绝对要比上次涡扇12发动机竞标的会议室大。门口挂上了门牌清楚的表明这里是竞标会议厂,室内更是摆上了难得的鲜花。还有那一溜的大碗茶!

    各个地方都无不显示出这次会议室的不同,当然,也从侧面反应出这次的项目更加受到重视一些。

    随着人流一拨又一波地进入会场,西南科工的队伍也顺理成章的进入会场,找到划分给西南科工的位置,众人坐了下来。

    不远处,杨辉果然看到了很多的老熟人,611所的杨为这次果然出现在了这里,看来前面的传言还真的有些可信度。

    再一看,来自洪都的石平总师也是不缺席,由此可见,洪都方面一直对攻击机项目没有放弃,而战斗攻击这样的东西,那完全就是洪都的传统优势项目。

    没见到洪都出品的强五也是从歼六战斗机上改进而来,现在国内的战斗攻击机项目,没有洪都来插一脚,那就是绝对的不完整。

    在杨辉看到石总师的时候,洪都那边的石总师也把目光头像杨辉这边,相视之后点点头表示问候。

    杨辉不多的几位老熟人,这一下就遇到了两位,而随后又从门口进来的一群人中,杨辉又看到了一位大神。

    来自西飞的设计队伍同样没有放弃这次的大项目,飞豹虽然历经坎坷,最后也难逃被下马的命运。

    看起来这是西飞的不幸,但从其他的方面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幸运的。

    飞豹的下马之后,才得以让陈一坚陈总师带着队伍一起沉下心来,细细地钻研符合新一代战斗轰炸机机的气动布局。

    又随着西南科工这些年间接对整个共和国整体工业实力的提升,西飞那边也终于有信心,他们要准备放弃老飞豹的保守气动布局。

    根据这次军队的技战术指标要求,陈总师力排众议,拿出了一型空地双优的气动设计,这次就要拿出来和国内其他单位一起同台遛遛。

    杨辉看到这一波又一波的国内航空单位出现,杨辉也是苦笑不以,要说这些出现在会场的单位,哪一个不是有些研制战斗攻击机基础的家伙。

    或许611所没有研制战斗攻击机的积累,但杨辉从上一位面带来的见识告诉他,这611所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在十号工程之前,国内也没有研制过第三代战斗机,这611所不也给整了出来吗,这家伙不能以常理揣摩。

    “现在好了,国内五家制造固定翼战斗机的单位就来了四家,而奉天所出现在这里的可能性肯定是百分之百,我们这次倒也能看到国内同行的所有技术水平了。”

    于总师这时候也是来了兴趣,好像自他干航空这行以来,就没有见到过这次这样的大阵仗,以前都是国内给计划,以指定哪家单位做什么,哪还能有这次这样的五家单位为了一个项目各显身手。

    刚才还说着老曹,这老曹就屁颠屁颠儿的到了,作为共和国航空工业的长子,奉天所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压轴出场。

    杨辉看了看这次奉天所的带队人士,仔细一看居然都是些生面孔,甚至带队总师都不是大家所熟知的搞歼八的那位。

    看到这里,杨辉也是自言自语着:“这次有点儿意思了,看样子这次奉天所的方案和歼八很大可能是没有什么关系了,也就不知道这奉天所能搞出些什么花样来。”

    说到最后,杨辉自己都觉得有些搞笑,让奉天所搞出些别的花样,这倒是有些为难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成三角

    新歼的竞标会自然是一个一个的来,而五家单位的强势参与,自然就要各自公开自己的方案。

    军队、科委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主角,当先打头的第一个不是西南科工、奉天所,也不是西飞,而是这次最不应该出现的611所。

    四家单位都怀着无比的疑惑,红着眼睛看着碗里已经有了十号工程的611所,再次把筷子伸向现在的新歼项目。

    就四家单位都是各种不解的时候,611所方案汇报会的主讲人心里也是各种草泥马。

    我611在锦官城搞十号工程搞的好好的,可谓与世无争,这突然接到消息要拿出方案来参加这次的新歼方案会,还真当我611所有三头六臂不成?

    所以说,这611所本身也是对这次的新歼项目是比较抵触的。而这次之所以要把611所拉来,还是因为这次科委和军队的一些小形式主义。

    想想看,国内五家有能力研制固定翼战斗攻击机的单位,就有四家单位有意参与逐鹿,这还不如干脆就把项目搞的更红火一些,若是五家单位都来参加竞标,听起来不也要好更听一些吗?

    能让国内五家主流的固定翼军用飞机研制单位都狂热的项目,以后说起来也要好听一些,申请后续资金恐怕也能更容易。

    于是,这才有了科委、军队联合发文做出要求:你们,611所这次必须要来参加竞标,就算是做个样子。你也必须要拿出个方案来走过场,以前你611抢奉天所项目的时候不是挺有战斗力吗?

    也就是说。这次的611所实际上是被迫拉来陪太子读书(陪标)的,而在这样的定位之下。611所又还能对这次的项目有多少的重视。

    没有任何悬念的,宋总师肯定是对这次的新歼没有任何的关心,甚至是611所的十号工程副总师都没有时间来陪标。

    611所主要的总师对这次的新歼项目没有想法,这也给了611所的年轻一代机会,比如这次的新歼方案,总体设计机会就给了年轻一代:杨为。

    杨为自然是知道这次是来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但把话又说回来,老一代的大牛虽然不需要去陪太子读书,但这种机会对于年轻的杨为来说。那也是绝对的千载难逢。

    带着一些志同道合有野心的年轻同事们,杨为的设计队伍初步成型,而他们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这次的新歼设计。

    历时好几个月的设计构架,杨为带着611所的其他几位同事,一起来到了帝都参加方案汇报。

    军队、科委方面自然都知道这次611所是什么角色,心里自然也不是多在意,很自然的就把611所首先推上前台,按照科委私下的说法是叫做抛砖引玉。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会议,杨为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待会儿是要由他上台讲解方案,台下这么多人都盯着在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时间到了。杨为就必须要硬着头皮上。

    幻灯片这种东西太普遍了,最基本的演示设备却在这个时候是发挥着最大的作用。

    “这就是我们611所的设计方案,针对新歼的设计要求。我们设计了双中推鸭式气动布局方案。”

    没错,这次由杨为做出的方案依然延续了611所的悠久历史传统。鸭式气动布局是传家宝,这绝对不能丢。

    而这次的杨为也算是有了611所老前辈虎口夺食的经验。有机玻璃制造的611所方案小比例模型通过幻灯片的投影之后,在银幕上投影出巨大而又科幻的效果图。

    饶是很多人都对这种幻灯效果见过了多次,但这次611所再次放出大招之后,漂亮的气动设计依然让人耳目一新。

    双中推中等间距发动机布局,配上巨大的单垂尾,光看起来就给人一种压迫感。

    而主翼的设计并没有延续十号工程的下单翼设计,为了保证对地攻击弹药的挂载需求,将主翼设计成了中单翼,这样的主翼设计能很好的做到对地和对空有机平衡。

    而让杨辉耳目一新的则是屏幕上投影的611所方案挂点设计,为了对地攻击的需求,不仅装上了机翼翼尖挂架,还有左右各三个翼下挂架,至于机体上的挂点就更加让人头皮发麻。

    由于611所方案采用了鸭式气动布局,而动力系统又是双发设计,这不管是采用腹部双矩形进气道,还是两肋皮托管进气道,都不免会和欧洲双风碰瓷。

    于是,杨为带着整支队伍寻找着更加合适的进气道布局方案,而类似台风的腹部并列双矩形进气道设计早早就被放弃,台风这样设计,是因为台风的主翼是下单翼设计。

    而现在的611方案本来就是采用了中单翼设计,这样的设计不采用两侧进气道设计,那就是绝对的违和。

    这就只能采用阵风式的两侧进气方案,而杨为对于阵风的皮托管设计是相当的鄙视,作为90年代开始设计的高端三代机,用皮托管进气道是要被万人唾弃的。

    为了保证这战机的中空超音速机动能力,进气道必须是超音速进气道,最开始的杨为队伍是考虑了达索没能继续发展下去的幻影4000方案进气道。

    这种进气道就是类似于幻影2000的那种丑到了极点的东西,且进气效率也还不怎么好,杨为宁愿使用两侧二维矩形进气道都不用那种落后的三维矩形进气道。

    在这样的设计思想之下,中单翼设计的611方案,就在机身两侧装上了二维矩形进气道,但随之带来的问题则是进气道的下部离地距离,这已经超过了机身的最大离地距离。

    这样的设计不管怎么看起来都有些违和,但为了性能的需求,也只能咬牙忍了。

    而就在杨为带着队伍开始对进气道的设计继续优化的时候,一则不起眼的消息则引起了作为611所新歼总设计师杨为的注意。

    “双斜切乘波进气道(加莱特进气道),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好像可以用到我们的新歼方案上,毕竟这二维矩形进气道也的确有些不适合现在要求……”

    就这样,在杨为的敏锐眼光之下,由帝都怀柔基地为西南科工整出来的加莱特进气道,原本是给西南科工参加这次竞标用的技术,这时候则被用来“资敌”了。

    这时候的611方案机身、进气道布局就有些类似于上一位面的超级大黄蜂,而不同之处就在611方案没有边条翼,取代带之的就是中距离耦合的鸭式气动布局。

    如此一来,611所的方案就有些味道了,机翼上就能布置8个挂点,再加上两侧进气道下方两个挂点、机身中线挂点,整机挂点也达到了11个,看起来那是相当不错。

    就611所方案的总体气动布局,杨辉看过之后也是惊讶不以,就这样的气动设计,恐怕在气动上是丝毫不输欧洲双风。

    “611所果然是竞标会超级杀手级的存在,这方案绝对们排上这次竞标会的前三,611所成达索之名果然名不虚传,******战机气动设计的登峰造极!”(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四章:你方唱罢

    面对着611所先声夺人的设计方案,整个会场都安静了下来,这样611所的方案太尼玛有特色了。

    能把******设计成这样来兼顾战斗攻击两方面,不得不说声佩服他丫的。

    丁主任在这一刻道出了所有人的心里话,对于611所拿出的这一方案,科委、军队也感觉确实很优秀,若不是这次611本来就是来陪太子读书的,再加上这还有其他单位的设计也很不错……

    “不错的方案,我已经从这一款战机的身上感觉到了强大的战斗力,那我们现在就继续说说这一方案的具体设计吧!”

    丁主任也没打算让611这边多费时间,这次611就是来走个过场而已……

    台上的杨为在这个时候尽情的享受着众人惊讶的目光,就冲着众人这目光,就让杨为觉得这些时间的努力值了!

    “我们的设计方案依然是继承我611所的鸭式气动设计技术,采用中单翼单垂尾、双发两侧进气道设计……”

    这一开始介绍的这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真正让所有人感兴趣的还是这611所方案的进气道,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奉天所作为传统的老大,在这个时候第一个提出问题来。

    “其它的不用多说,我就想问问你们在进气道的设计上到底是用了什么东西?这绝对不是二维矩形进气道,在这方案竞标会上,611所应该公开这种设计的一些具体情况!”

    被打断说话的杨为有些不满地看了奉天所这边的总师一眼。对于奉天所的愤怒又再次增加了一些,心里早早地这给奉天所狠狠地记下了一笔。

    心里对奉天所的行为很不满。但这时候也是需要解释一下这种东西,台下除了奉天所方面以外。其他的单位明显也是如饥似渴。

    “好的,那就解释一下我们用在了新歼方案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