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熬鹰航空业-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摆摆手,杨辉也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下去,在他看来,以MTU公司这种世界级别的大鳄来说,再怎么也绝对不会是什么好角色,这种主动出击的时候肯定不会是善良之辈。
眼看着西南科工不愿意让MTU公司入股到那家小型活塞发动机制造公司中,方总师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叹息一声后异常无奈的转身离开。
看着这位老先生的背影。杨辉心理也挺不好受的,但作为西南科工的总经理。他在这个时候不能让西南科工牺牲太多,不然他这个总经理的头衔前那个‘代’字随时可能发作。
心情有些深重的沉沉睡去,杨辉现在虽然拒接了由方总师带来的MTU公司入股方案,但以后西南科工和MTU公司的合作时间可一点不短,说不定哪天MTU公司抓住机会就要狠狠地上来咬一口。
第二天,杨辉带着人就往西南科工回去,FC…17项目在十天前杨辉和四方投资方签订合同之后就在杨辉电话通知之下,由于总师主持之下快速开展研制工作。
有了半年时间的修整、调解,西南科工的歼七四研发团队再次重新恢复战斗力,又激情四射地投入到FC…17的研制中,大家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回到离开了将近一个月的西南科工,再次回到公司,总还是能一眼看出哪怕是各种非常微小的进步,这让杨辉也非常满意,只要有进步那就是好的。
而最让杨辉关心的则是歼七四的生产线,两条生产线都已经全部开工生产歼七四战机,偶尔也会穿插一些歼教七A的生产,而借着这次416海战的胜利余威,歼七四也是大出风头。
海军航空兵也因为出色的战斗,又从政府要到了一笔宝贵的经费,其中的一半都投入到了歼七四的订单中,算起来这又是两个团的装备采购量。
不过由于现在的海航交付要求并不是特别急,仅仅保持着每个月三架的交付要求,而两条生产线上的每个月可以生产大概8架歼教七或者歼七四战机。
这每月多出的五架生产能力也一点不会放松,还需要应对国内海空军虽然不多,但每月总有那么一架歼教七A的交付要求。
当然,这次巴西、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加起来的几十架歼教七订单也要抓紧生产,诸如其他的如阿拉伯也门、伊拉克、泰国的歼七四订单都要安排生产。
可以说这西南科工的两条生产线也刚好合适,保证国内、国外的交付要求。看着试飞站排着的一溜歼七四战机,看样子也大概有十架左右,刚好还能看到有阿拉伯也门的飞行员前来接受培训,看来这些战机是要交付给阿拉伯也门使用的。
远远地看了之后,杨辉也没有打算去视察什么的,也免得打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就这样杨辉又回到了办公室内中,正好电话响起,杨辉接到电话。
“这里是西南科工总经理办公室,我是杨辉。”
丝毫没有任何表情的公事化接电话,而电话对面的声音响起之后,杨辉这才变了口吻,毕竟在对面是西南科工的人,还是属于那种非常重要的那种,也是杨辉的老上级白所长。
“哎,是老所长啊,现在钛合金加工基地那边步入正轨了?”
这种时候,杨辉知道是有正事要谈的,也就直接问道了关于设立在航空航天城的钛合金加工基地的事,这是西南科工乃至正轨共和国都独一份的重要加工力量,容不得杨辉不关心。
而对面的白所长的回答也让杨辉喜出望外,他完全没有想到一切会这么顺利,难道苏联老大哥手把手教学之后就真的这么容易?
“一切都很顺利,我们在苏联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掌握了钛合金加工,工艺制程技术,马上苏联技术人员都要全部撤离。我这边也找到了一位挺不错的年轻人,年龄和你也差不多大,她在钛合金加工工艺制程、管理上都很有一套,现在我在培养她当着钛合金加工基地的管理人员,到时候我们西南科工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也就后继有人了。”
听到了白所长的话,杨辉大概也猜出了说的是谁,这正好是杨辉所愿意看到的,也就顺着老所长的话继续说下去,对老所长的眼光大加赞扬。(未完待续。)
请假条
前几天的感冒发展到今天成了重感冒,发烧,又凉了胃,吐得不可开交,今天实在没法码字了,大家见谅一下吧,身体实在扛不住了。
以前说写网咯小说对身体损伤大,现在终于信了,不过放心,今天去打了一针,明天缓解之后会尽量码字。(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来自西飞的函件
回到西南科工安瞬总部也有超过半个月时间了,在这期间,杨辉到还时不时的参与到了一些研发任务中,特别是关于DSI进气道的研制,那更是让杨辉恨不得天天往项目组跑。
上次诺斯罗普威胁要撤出所有在西南科工合作专家甚至销毁资料,好在最后双方又达成了协议有了大家都满意的结果,诺斯罗普也知道等双方完成对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入股之后,在合作关系上会更加紧密,自然这边的DSI进气道研制也受到更大的重视。
只要西南科工这边的大致气动数据一出来,马上就能拿到诺斯罗普进行超级计算机计算,双方合作可谓是得心应手,已经是相当熟练到一定程度。
而几年前诺斯罗普和西南科工刚开始合作的时候,所承诺在三年之内让西南科工国产电子化座舱系统也还是比较准时的。
有长红厂鼎力提供电子化座舱显示系统显示器,西南科工自己国产的其他零部件,再加上其他电子工业单位提供配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除了机载计算机这东西以外,其他的都能完成过产。
至于这记载计算机,杨辉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这实在不是西南科工的菜,再怎么都没法插手进去,万幸的是共和国这时候863计划中把电子计算机放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军用的机载计算机也在进行攻关,相信再有几年时间也能拿出一些刊用的机载计算机使用,大不了也就是成本高一些。有的地方性能低一点。
而这些都不是太值得关注的事,至少西南科工对计算机方面还是鞭长莫及。现在杨辉则是关注着这批有些与众不同的歼七四战机下线。
单从外表上是很难看出这款歼七四的不同之处,唯一能看出些门道的恐怕也就是发动机尾喷口上的巨大差别。毕竟这款歼七四是为泰国量身定制,F404发动机的尾喷管的确在外型上和涡扇10相差很大。
站在杨辉旁边的不是别人,正是从泰国赶来的泰国空军司令汶津,这家伙早就对歼七四T流口水好久了,当然,也可以说是对西南科工答应的那些回扣比较有想法。
看着这两架一起下线的歼七四T战机被牵引车拖出最后的装配车间,汶津在这一刻也是喃喃不断。
“好东西啊,这款把越南海军打的落花流水的战机也终于要交付泰国了。杨总,你是不知道泰国做为越南的邻国。可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现在有了歼七四这款威名赫赫的战机交付,相信我们泰国可以高枕无忧至少十年。”
这话是汶津打心底里面来的,以前采购歼七四T或许还是西南科工答应的回扣占了很大的原因,但自从共和国海航在416海战中用歼七四战机把越南打爆之后。泰国国内对这款战机的呼声机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当泰国政府宣布定下来歼七四T采购案之后,泰国国内上上下下都显得无比踏实。
而一手促进了歼七四T进入泰服役的汶津更是被吹的神乎其神,一位有先见之明的空军司令都已经是最委婉低调的赞美,其他诸如什么:神机妙算、能掐会算
等等赞美之词充斥了汶津的空军司令生涯。就连汶津也都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好像真的是很有先见之名一般,一时间甚至也是充满了干劲,这就来到西南科工接收第一批歼七四T战机的下线、交付。
杨辉自然是知道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情况,也陪着一起赞美着:“对。我们的歼七四在前不久取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到时候泰国也装备了这款飞机之后,想必越南是不会再对泰国有任何非分之想。”
“那是、那是。现在整个泰国上下都等着这款飞机飞抵国内,到时接受万众的欢呼。”
说着。一队人就来到了这两款战机前面,这飞机毕竟是头两架下线的。又值泰国空军司令亲自到场,一个小得欢庆仪式还是有必要的。
杨辉、汶津、以及诺斯罗普驻西南科工职位最高的诺斯罗普公司副总,三人坐在条桌前,看着那两架在雷达罩上面各自都挂喜庆大红花的歼七四T战机,一种浓浓的喜庆感油然而生。
“来来,我们人一起为了这两架首批歼七四T战机送上祝福,一起送它们到试飞站。”
就这样,三人站起来笑呵呵的走到一边,在杨辉的带领之下,就这样爬上了被当做牵引车使用的大解放CA10‘牵引车’。
没错,尽管现在的西南科工也算是过得很不错,但牵引车这东西还真就没有更换,这种使用老款解放卡车当牵引车也是共和**队、军机制造厂在2000年之前的特有景观。
没办法,谁叫这年头的共和国还真就没有一款真正大规模定型使用的飞机牵引车,这种事杨辉也只能是将就着凑合,反正用起来效果也都差不多,后面的货车车厢拉人、设备、武器都可以,最主要人家可以和解放CA15油罐车后勤通用。
就这样,在杨辉爬上了这车的车厢之后,一旁的诺斯罗普公司副总好像也早就习惯了这种敞篷车,自然也是身手敏捷地爬上了车厢,唯有汶津一脸呆滞地看着这两人,最后还是狠狠心,在杨辉的接应下爬了上来。
三人扶着车厢的高栏一时间感慨万千,这车绝对是二战时候的老型号了,源自苏联的吉斯150的老型号的确只有在共和国才能看到。
驾驶员驾驶着牵引车载着三人、牵引着一架战机,后面一架车也是如此,载的人似乎还要更多一些,就这样居然也还能跑的飞快,往一旁的试飞站而去
试飞的任务各种进行中,杨辉也仅仅是参加了第一天的交付试飞工作,后续的试飞虽然不多,但大多都相当繁琐,还需要有泰国方面的参与验收,算算时间还至少需要半个月之后才能交付第一批歼七四T战机。
但就在这半个月的时间中,杨辉却接到了来自西飞公司的一封函件,打开看过之后才明白这东西居然和MPC75项目有关。
仔细浏览之后,又随手把函件放在办公桌上,沉思良久之后这才拿起电话拨通了远在涪城的624所,距离624所承诺的中推核心机大致测试数据定型时间也差不多了。
现在的西飞方面开始要求愿意提供发动机的三家供应商一起参与竞标,看样子是要准备初步的将发动机型号定下来,杨辉这边也不得不慎重起来。
“喂、刘总工吗?我是西南科工杨辉,现在想问问核心机的进度到了哪里,西飞方面已经开始催我们发动机供应商,现在情况有些不容乐观,我们的进度是最慢的。”
而电话另一边的刘总工也很有信心的回答杨辉:“没问题,初步的核心机数据我们已经定了下来,昨天就已经整理好往你们那边启运,还有一台剩下一百小时的寿命的核心机也随着资料一起来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这才是正常进度
听到这624所方面的进度是没有拖延,杨辉自然也高兴不已,这时候若是核心机的研制出个纰漏,那整个项目都要让杨辉好看了。
万幸的是这边的核心机研制没有出问题,不仅数据在往西南科工这边运,甚至还带来了一台能运转的核心机,相信这将会在十天后的竞标会上不会在研制进度上落后太多。
当然,光有核心是断然不可能就直接装在飞机上使用,更多的还需要有其它的配套零部件研制,这其中就包括西南科工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分配到MTU公司的低压转子、大涵道比风扇、机匣等等冷端部件。
放下电话的杨辉已经等不及了,现在还没有看到核心成品与数据资料,但这款还没有命名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却有一种特殊的技术,现在这技术就正好在西南科工和MTU公司合作下加班加点研制。
自己找到一辆老吉普,开着车就往二所去,这段时间的杨辉需要将精力放在发动机的研制上,FC…17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已经有于总师的主持开展,这边倒不用多操心。
一路的颠簸还是非常值得的,这至少让杨辉可以最快速度来到二所,这里依然是那么熟悉,只有当杨辉深入的走到二所内部,这时候才能看出这五年以来的变化。
还是熟练的往科研大楼中走,他现在要找的是钟建设,这家伙负责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关键技术齿轮传动系统的研制,虽然这个关键子项目中有MTU的参与。但到了最后的工程试制阶段还是要由西南科工这边做。
设计组办公室的门是打开着的,杨辉可以在不打扰任何人的情况下走进去。他看到的是中德双方技术人员一起忘我的工作着。
“这是”
杨辉本来是不想打扰到这些技术人员的,他想要等到中间有人发现自己之后再说其他的事。但当他看到一盘陈列桌上的铁疙瘩之后,还是免不了发出了疑问。
而随着这疑问的发出,设计组的宁静也终于被打破,钟建设熟悉杨辉的声音,第一时间就来到一旁解释着那些东西是什么。
有些不好意思地将杨辉刚才放下的一个行星齿轮拿起来,仔细的解释着这东西是什么,虽然杨辉是知道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技术的大概,但在这里的零部件中,杨辉还是只能抓瞎。
“这是我们设计的齿轮传动系统中的一大关键零部件:行星齿轮。按照我们的设计,在一组传动系统中将会一共有五个行星齿轮围绕着中间的太阳轮转动,理论上是只需要一个行星轮就足够了,但由于我们需要传动的转速高、载荷大,所以不得不选择了再多增加四个行星轮的方案,由此我们才能将这技术使用到七吨级的发动机上面。”
这边在解释着这些行星轮的作用、设计原理,但杨辉也不是白痴到这个时候了都还看不懂,他刚才的疑问也有表示对这东西这么快就出成果的不解。
“这个我明白了,现在我的意思是。你们这么快就能拿出成品齿轮传动系统,总让我感觉有些不真实,这技术应该不是这么容易攻克的吧?”
感情杨总是在对这进度表示疑问,钟建设也笑了。他到是希望能如同杨辉所想的那样,现在就能定型这套传动系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无奈的把手中的齿轮放下。钟建设将外齿圈拿起来,将没有齿的外面亮出来递给杨辉看。
“看看吧。这上面铭文写的很清楚,这是我们的实验模型。虽然它是按照设计的齿轮参数制造出来的,但在其他诸如制造工艺上面都还不成熟,我们现在正同黎阳厂工艺处一起攻关,争取早日拿出各方面都合格的传动系统,现在你看到的这东西质量实在是惨不忍赌。”
听过了这解释,杨辉这才想通情况,要不然怎么也不可能有这么快地进度,现在看来这东西的进度也并没有变成天顶星人搞科研一般的存在。
“不过你们的研制进度也还是挺快的,这都到了制造工艺开发阶段,想来这应该能跟上我们发动机整机装配的进度,这已经是一个很了不得的奇迹了,毕竟这也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大胆运用,就如同当年罗罗公司破釜沉舟研发三转子发动机一样。”
杨辉这话倒是把这齿轮传动技术的地位捧的挺高,但这些技术研发人员却没有推诿,他们作为技术开发人员自然是知道这技术一种什么东西,说是比现在国际同级别发动机先进一代也不会什么不合适。
这时候德国MTU公司技术负责人也到了一旁,别以为德国人就真的只是死板到底,人家只是比较遵守当地的游戏规则而已,到了共和国同样也是遵守着共和国的游戏规则。
先是半生不熟的一句汉语‘你好’,接着才是用德国开始说正事,这种比较复杂专业的地方他还没法驾驭汉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我们的设计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使用专业的机械工程模拟软件模拟了这套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环境,模拟数据表明它可以承受现在发动机所计划的7。5吨推力要求,同还留有百分之九点六的载荷承受余量,这一点也是不用担心的。”
听到这MTU公司如此自信,杨辉到也是不置可否,这齿轮传动系统最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谁也不知道,反正这种跨代技术的攻关中从来都是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要不然,强如罗罗这样的公司也不会在三转子技术攻关的时候,因为技术问题太多把公司搞破产。
现在的杨辉只能是默默地等待后续的整机测试中暴露出问题,若是没有自然是最好不过,要是有那就只能是见招拆招,最后看大家到底是不是能坚持下去,子技术详细到这种级别的时候,杨辉这位重生者对技术的帮助作弊也不是太大了。
杨辉担心着这套减速传动系统的设计问题,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上一位面中,普惠研制的齿轮传动系统涡扇发动机很多,但鲜有人知的是这些发动机都是国际合作的产物,而这齿轮传动系统却都是由不起眼的意大利面条国设计。
这至少能证明一点,那就是这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在于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长久使用中传动精度。
“MTU的朋友如此有信心自然是再好不过,我们西南科工也是希望这套关键的齿轮传动系统研制能够顺利完成,这将是这台发动机研制中的一个重大利好消息,甚至对我们以后发动机在市场的占有都会有不小的帮助。”
说着,杨辉也就放下了这套金属齿轮模型,又若有所思地往一边走去,似乎是暂时对这齿轮传统系统研制不再太急切。(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八方云集
整个西南科工上下为了这次的MPC…75支线客机项目发动机配套,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除了有钟建设带领的齿轮传动系统科研攻关小组,更有原本在涡扇10发动机项目中做的得心应手的温总师放弃继续抱着涡扇10发动机继续深挖潜力的机会。
在涡扇10A发动机改进最后的测试定型阶段果断退出,将这个成熟的平台让人年轻人来做,将五十岁的涡扇10A发动机副总师李巨丰扶正,看样子以后西南科工的军用发动研制大旗就得要让他来抗。
温总师再次扛起这款商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重任,六十岁在其他的领域的确是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但航空工业这种需要时间经验积累来锻炼人才的特殊领域,到了六十岁之后也还能再继续干五六年时间。
杨辉遇到这位新任总师的时候也挺惊讶,他没想到都到了六十岁高龄的温总师还能下决心转型,这的确是一个了不得的决定。
“看来温总师是决定要再准备搏一搏了,如此,我们这些小一辈的自然也是鼎力支持,还是希望温总师的经验可以帮助研制组少走弯路,毕竟老马识途。”
当然,这次的7。5吨级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制完成之后,和军用涡扇发动机研制风格、路线完全不同的民用涡扇发动机研制队伍也将成型,西南科工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中最重要的两支队伍就有了。
而回答杨辉的这话的温总师说的也很有意思,温总师这人也在开始为以后做打算着。
“我知道这次的民用航空发动机项目是关系到西南科工最艰难的一次转型,不管以前西南科工拿到的项目如何多。在军用业务不断萎缩的现在,军民结合是必须要走出去的一步。而这空发动机的军民结合就要从现在进入最关键时刻。我温俊峰这些年一直把整个青春献给了西南科工,到了这最关键时刻也绝对不会退缩。”
温总师说话很有一番斩金截铁的味道。这也显示出温总师对这次项目决心,这让杨辉也有些动容,一位即将功成身退的老人在这个关键时刻,毅然站出来接下一个前途未卜的项目,成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败那可就是万劫不复,这时候就需要一种勇气。
既然人家温总师都不怕这些风险,杨辉又怎会瞻前顾后,现在各方面情况合计之后。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温总师更加合适当这个新涡扇的总师。
“温总师,您既然愿意接下这个项目的总师职位,那我杨辉自然是高高兴兴地将项目交到您手中,现在整个西南科工航空发动机研制中也就是您老最有权威,也只有你出马担任这个总师才能让西飞、MBB两方放心我们这个发动机项目。”
在各种同温总师详谈了几天之后,来自624所的核心机数据资料已经整理完毕,运来的一台核心机没有进行点火运转,只是进行了一次冷启动,但这种感觉也让杨辉非常的兴奋。
而后又在杨辉的催促之下。MTU公司方面的消息到了,各个冷端部件研制进度也是非常的有效率,不得不说MTU能成为联邦德国唯一一家二战后存活下来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这也不是没有道理。
至少MTU在子系统技术研制进度上总是那么让人放心。低压涡轮、尾喷管、大直径的风扇叶片这些项目都在MTU的科研团队攻关之下一个个攻破。
直到现在,杨辉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依然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没想到MTU公司的速度能有这么快。就是不知道质量到底怎么样。
杨辉在担心MTU公司负责的项目质量问题的时候,MTU公司的一支庞大商业代表队已经抵达共和国。作为共和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伸出橄榄枝的国家,德国在工业产品领域一直在共和国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年代的联邦德国在共和国也是很有影响力的,这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在共和国高层的力量中亲德派也很有市场。
得知了MTU公司这次是前来参与到MPC…75项目发动机招标,共和国高层的这些家伙很自然的当了一回带路党,当然,这德系带路党肯定又要比美系带路的带路党要好太多。
一番各种折腾之后,不仅仅是MTU公司在共和国高层中进行了活动,同样还有通用也在共和国高层各种活动,这时候的通用在共和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也是占有了很大的比例,人家在非共和国也投入了很多的‘资源’。
至于罗罗公司方面,作为共和国民航事业的老朋友英国,人家也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办,该有的都会有。
就这样,在共和国中枢神经帝都的各个与航空相关的部委前前后后接到了三波电话,而这电话却是一个也不好得罪的存在,最后无奈之下只能默默地站在一边什么也不动。
诡异的气氛并没有在帝都凝聚太久,随着距离西飞指定的招标大会日子越来越近,各方人马也开始撤离帝都,又浩浩荡荡地杀向更加古老的帝都长安。
在这里,三方人马将第一次展开厮杀,最后再角逐出优秀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然而,最后的赢家又会是谁呢?
在长安的西飞招待所住下之后,杨辉见到了MTU公司这次来参与到竞标会的队伍,在这种与国际资本巨头角逐资本主义国家采购项目常见的竞标中,西南科工的经验积累始终还是有些不够看,正好MTU这样的国际性大公司的竞标经验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虽然MTU公司没有参与过这种成品航空发动机竞标,但人家参与的其他工业设备竞标丝毫不会比通用、罗罗两家少,这种经验最宝贵。
“你好,杨总经理,我们又再次见面了,看来你也对MPC…75客机的发动机配套很上心,这就让我放心了,我们合作的这款发动机实在太年轻了,技术底蕴上没法和另外两家相比,现在只能是我们两公司总裁亲自前来,以证明我们的诚意。”
杨辉听到了这德国人居然会说出这种话,心里面那叫一个惊讶啊,德国人也知道在技术硬实力之外出盘外招了,虽然这并不能算盘外招。
“劳斯,你都亲自从地球另一面飞来了,我作为发动机项目合作方,也是东道主,自然不能还在我西南科工闷头搞自己的事,这次的竞标项目是我们之间共同面对的大事,它需要MTU公司的努力,同样也需要西南科工的鼎力支持。”
既然人家MTU公司都这么客气,杨辉自然也是陪着打哈哈,一番简单的闲聊之后,终于进入了正题,由劳斯首先提出问题。
“杨总经理,我们这次一起合作额这款发动机,MTU公司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进度,不知道你们这边的核心机研制进度到底是怎么样?”
边说着,劳斯心里还有些忐忑,对于这个工业化并不久的国家研制这样一款复杂的工业设备,说实话,劳斯是觉得非常不靠谱。
要说核心机研制任务,杨辉在来之前倒的确是和劳斯沟通过,但电话中说的始终不如实打实见面来的清楚,鉴于这一点,杨辉干脆一步到位。
“这样吧,我们到旁边的房间去看看我们带来的核心机成品,相信看到成品之后你什么都明白了,我们的进度同样也是一点都不慢。”(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八章:绝不仔细解释
在杨辉同劳斯见面的当天,杨辉带着劳斯一行人看了从624所运过来的核心机实体,那高温炙烤过后的金属色泽是不可能造假的,随着核心机一起的还有这台核心机的在624所的履历,详细的列出了这台核心机用作了那些测试、测试时间多久、以及最后还剩下多久的使用寿命等数据。
现在看到的这些,就是西南科工可以对MTU公开的资料,MTU终于对西南科工这边的技术能力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也算是可以将心里的担心放下。
既然西南科工都带着MTU方面看了这台关键的核心机设备,在劳斯的邀请之下,西南科工自然也要去看看MTU这个联邦德国动力巨头负责研发的部分。
不同于西南科工的核心机是一台整体性的设备,MTU负责研制的这些冷端部件都是需要和核心机装配到一起成为完整的发动机之后才能看出整体效果,现在MTU带来的这些部件都是散装状态。
“杨,现在你所看到的就是MTU公司近三年以来潜心研制的各种配套零部件,在大直径低压风扇设计技术上,我们同世界著名的西门子公司燃气轮机分公司合作,西门子公司有设计、制造大功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