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魂-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挑一两件最不值钱的留下,其余的全部让人送回。

    段祺瑞还不准家里人说私情。譬如有个老妈子托段祺瑞的一位姨太太替他的一个亲戚找个小差使,这刚一张口,段祺瑞的鼻子就气歪了,他大骂道:“好啊,你们想卖官还怎么着?你拿了人家多少钱!快说!”因此,在段祺瑞的面前,谁也不敢乱托人的。

    不过,段祺瑞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严肃,其实内心也是真性情。

    段祺瑞少年的时候随祖父在宿迁军营,在当地私塾读书时认识了几个同年好友,后来段祺瑞做上了陆军总长,发达了,其中的一个叫申孟达的好友便试着来北京找他。刚开始的时候,申孟达害怕段祺瑞已经认不得他了,于是先写了封信让人送到段府。不曾想段祺瑞在接信后便立即派人送上银元200元,三天后,段祺瑞亲自来接,一下子就开来了十几辆小汽车,并让人好生招待。

    张作霖知道段祺瑞脾气,也不劝,自顾自坐了下来,看到萧天,一怔,眼看段祺瑞想要介绍,张作霖连连摆手:

    “别说。别说,俺老张来猜猜。那么年轻,能当上众将,又能和你老段坐一起喝酒,恩,萧天,你是萧天!”

    萧天笑着应了,心里一片雪亮。

    这张作霖别看一副粗鲁样子,可实际上心细如发,表面上大大咧咧,说不定一转身已经要了你的命。

    此人就和袁世凯一样,都是一世枭雄!

    萧天还是佩服张作霖的,此人讲义气,重情谊,尤其难能可贵的,在列强势力面前,可表现的比某些人有骨气的多了!

    “那么年轻,难得,难得!”喝了一会酒,张作霖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

    过了会问起关外情况,张作霖原本笑容满面的脸一下沉了下来:

    “还能怎么?**子在那盯着,东洋人也在那盯着,好像是个外国人就能来啃上几口!俺老张就是个小小师长,要是手里再有几个师,非得好好和他们干上一通不可!”

    萧天心里一动,也不说话,只顾喝酒。

    到了次日,萧天急着回去,段祺瑞才刚上任,公务繁忙,也没有相送,张作霖要经河南回东北,一起上了萧天专列,看到萧天卫队样子,又是啧啧称赞不已。

    萧天上了专列,忽然拿出一张银行本票,不容分说塞到张作霖手里:

    “张大哥。这里是二十万元,你无论如何收下。”

    “这,这是啥意思?”张作霖拿着银行本票怔在那里。

    萧天认真说道:

    “张大哥,你在关外,多有用得着钱的时候,我呢,手里正好有几个闲散的钱。没有别的意思,只想着这钱能助张大哥接纳权势,青云直上!”

    萧天话里一点也没有隐瞒,张作霖也不客气:“存毅老弟,你这心,俺老张领了!将来有用得着俺老张的地方,尽管说!”

    说着一拍脑袋:

    “老弟,不如咱们干脆拜了把子!将来同生共死,同富贵共患难!”

    这两人都是性情中人,也不弄什么仪式,萧天大声说道:“大哥!”

    “兄弟!”张作霖大喜,上前紧紧抱了萧天一下。

    萧天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和张作霖拜了把子。

    将来张作霖必然会成为东北王,而日本人、俄国人也早对东北垂涎三尺,要想镇守东北,非张作霖不可!

    这二十万元,也不光是为了结交张作霖,而是为了未来东北局势!

    可张作霖哪里知道这些?只觉得自己这个兄弟年纪虽轻,可当真是讲义旗。

    大家虽然都是中将师长,可萧天的地位权利要比自己高多了,难得的是别人一点都不在意,真和自己拜了把子。

    张作霖心里又有一层私心,和萧天交好,凭借萧天和袁世凯的关系,将来飞黄腾达定然不难。

    不过心里也真感叹,难怪自己这个兄弟年纪轻轻,就做出此等大事。又慷慨大方,又不自傲,放眼中国,可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人来!

    到了河南,萧天吩咐专列继续送张作霖一段,又让人拿来一批驳壳枪送给张作霖当成自己这个兄弟的见面礼。

    张作霖恋恋不舍,一再嘱咐萧天将来有空,无论如何要去关外看看自己。

    萧天应了,和张作霖挥手而别。

    现在是1913年年底,很快,1914年就要来了,震惊世界的大事就快要发生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威武上将军

    萧天一回巡阅使府。当即宣布任命蒋百里为参谋处参谋长,任命蔡锷为河南都督,任命张孝淮为由巡防营组建的第三十七师师长。

    同时,调任蒋介石为三十七师参谋长。阮杰接替卫队营营长之职。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

    “毅帅,毅帅,罗索跑了!”

    “什么?”萧天一下回过了头。

    “罗团长跑了!”跑来报信的军官气喘吁吁地说道:“今天上午,团里的兄弟一直等到中午还没有看到团座,就派人去请团座起来,谁想到一进去,发现团座不在,只留下了这么一张条子。。。。。。”

    萧天接过条子,上面大致写着自己对不起毅帅,对不起兄弟们,自己急需一笔银子,因此只能不辞而别等等,又说毅帅对自己的恩情,只有来世再报答了。。。。。。

    “不好!”一边萧志远忽然叫了起来:“那张银票你收到没有?”

    “什么银票?”萧天有些莫名其妙。

    萧志远连连顿足:“这次煤矿公司的分红,二十八万元,我来的时候,你在开会。正好罗索在你那,我想是你老兄弟了,也没在意,就让罗索把这银票交给你。。。。。。”

    “娘的,罗索这王八蛋!”

    “狗日的,毅帅,我去把他抓回来!”

    边上顿时乱成一团,纷纷嚷着,萧天咬着嘴唇一声不响。

    罗索是跟着自己时间最长的兄弟之一,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可也算中规中矩。

    人也不错,就是嘴皮子碎点,好吹个牛。

    这事发生的实在太突然了,之前根本让人没有任何准备。

    二十八万元是笔巨款,而且此风决不能开,萧天正待下令缉拿,一边革文军忽然闷声闷气地说道:

    “老三,算了吧。”

    “什么?”萧天和所有人的目光一齐落到了革文军身上。

    革文军叹息了声:“前段时候,罗索家出了件大事,要钱要疯了,可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因此也没有胆子和你说。我估计,这事。。。。。。。”说着,革文军叹息一声:

    “老三,给他条生路吧,二十八万元。现在对你也算不了什么,可你给他一条生路,没准将来他会报答你的。。。。。。。”

    萧天在那沉默了会,挥了挥手:“散了,都忙自己的事去,我自然有分寸知道怎么处理!”

    收拾了下心情,决定暂时不再去想这事。

    等了几天,萧天下令在江苏成立模范团。

    全部来自安阳陆军军官学校和南京军事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后一律先加入模范团。当中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有。

    萧天要在自己势力范围内,最大限度打消南北之分。

    模范团的中级军官由两个军事学校毕业生担任,士兵则由各部下级军官抽派。

    萧天决定模范团分作五期训练,每期训练半年,可以产生四个旅的模范军军官,五期合计可以产生二十个旅的军官。

    换言之,在两年半之内,萧天可以建成模范军十个师,而全国北洋军合起来还不到十个师,届时萧天的军事基础将大大超过北洋诸将的实力。

    萧天对模范团非常重视,无论怎样忙,每周一定要亲自来观操一次,召集军官训话一次。

    而被挑选到模范团的官兵。一定会举行效忠宣誓。条文如下:“

    服从命令,尽忠报国,诚意卫民,尊敬长官,不惜性命,言行信实,习勤耐劳,绝不结党。誓愿八条,甘心遵守。”

    同时,在整肃军队的同时,萧天开始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实行新政。

    新政包括禁绝鸦片,禁绝包赌包毒等等在内。同时,三省范围内的ji院、赌馆,一律必须到巡阅使府指定处登记,重新发放营业牌照。

    鼓励民族企业,将对那些新开办的工厂、实业提供必要资金援助、税收优惠等等。。。。。。

    萧天开始在三省大展拳脚的时候,袁世凯也开始在北京大展“拳脚”了。

    袁世凯此时决心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内阁总理,进步党领袖熊希岭在得知袁世凯要求他下令解散国民党后,未免也有兔死狐悲之感,因为熊希龄在政治立场上一贯跟随主张政党政治的梁启超,如果今天国民党被解散,那谁又能保证明天进步党不会被解散呢?但是,袁世凯的理由也冠冕堂皇:

    “警备司令部查获乱党李烈钧与国民党议员徐秀均等人来往密电,试图分裂国家。”

    因此国民党不能辞其咎。

    熊希龄在命令上一签字,三百多军警早已准备妥当,随后便凶神恶煞般的直扑广安门内大街的国民党北京支部,不仅代理事长吴景濂被当场逮了个正着,其他的职员也通通被关押起来。不得外出。等拿到国民党议员的住址后,这帮军警当晚又按图索骥,分批闯入每个国民党籍议员的家中,第一件事便是搜缴议员证章、证书。

    等到第二天,议员们前去参众两院开会,那门口早有荷枪实弹的军人拿着一张名单在此站岗,凡是进入的都必须检查议员证书,那国民党及其参加过国民党的议员们的证书昨晚便被这些人收缴了去,哪里还进得去?

    当时国会有个诨号名叫“八百罗汉”,就是说国会中有820人,但在昨晚被取消资格的便达到438人,这参众两院的议员尚不足半数,还怎么开会?国会既然瘫痪了,那附属的一切委员会,尤其是宪法起草委员会和制宪会议,也就自然无限期的延宕了。

    由此,****的第一届国会在干完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的一件正事后,也就此寿终正寝。

    国会是个伟大的东西,但它的伟大只有在失去它之后才会显示其价值,而在它存在的时候却往往受到人们的百般拨弄和嘲讽。

    眼看木已成舟,这班议员们也只能自认倒霉,白白丢了年薪五千元的职位不说,最后在那些军人的威喝之下。只落得领取几十块大洋的川资打道回府。

    至此,袁世凯**的条件已经成立,但袁世凯却并没有那么头脑简单。他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并不是不要国会和宪法,相反,他是要一个合乎自己意愿的“国会”和“宪法”。

    在将国会解散后,袁世凯意犹未尽,又下令将地方议会也一并解散。对于这点,各省的都督倒是很乐意去做,谁也不想受到议会的限制。

    解散国民党是一个,另一个。就是袁世凯准备“复古”了。

    民国三年二月,袁世凯公布了文官官秩令,把“官”和“职”分开,有的是有官有职,有的是有官无职,官分为九等: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中士、下士。

    武职也同时更改,把各省都督改称将军,上将军、将军、左右将军之称。并将全国划为八大军区:

    “各省都督一律裁撤,于京师建立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有督理各省军政者,就所驻省份开府建牙,俾出则膺阃寄,入则总师屯,内外相重,呼吸一气,永废割裂之端,同进升平之化。”

    萧天被任命为威武上将军,直鲁豫三省巡阅使。节制直鲁豫三省军政要务。

    当萧天接到这个任命后,却长长叹息一声,边上蒋介石问起缘故,萧天苦笑一下:

    “这是称帝的开始啊。大总统为何如此糊涂啊!袁克定、杨度,你们误国那!大总统即便当上终身大总统,天下也没有人会说什么,可一旦被他们鼓动称帝,则国将不国!”

    蒋介石很快明白:“上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什么上将军,我不是上将军!:”萧**声而道,随即面色一沉:

    “现在京城里的事,咱们管不了,张勋那里怎么样了?”

    “毅帅,自从南京光复之后,张勋每日咒骂毅帅,不使他成其全功。手下辫子军依然入故,又听说张勋每日都要朝着京城方向朝拜。。。。。。。”

    “这些杀不了他。”萧天冷冷说道。

    “有件事或许可以。张勋的武卫前军目前驻扎在兖州,其部军纪散漫,士兵凶狠异常。经常在当地劫掠钱财,张勋非但不加禁止,反而还大加鼓励,说什么士兵必须要凶狠,将来才能打胜仗。”

    蒋介石说着停顿了下:

    “这些也还算了,大总统下令解散地方议会后,张勋居然把几个议员召来,说要商量事情,结果那些议员一到,张勋大开杀戒,杀了那些议员,又把他们的头砍了下来,悬挂城门之上,说是要祭奠大清国。”

    “好,这就够杀的了!”萧天冷哼一声:“让蒋杰去做!”

    蒋介石略有迟疑:“毅帅,万一大总统那追究起来?”

    萧天点了点头:“介石,你去帮下蒋杰,至于怎么做,你们商量着办,务必要做的天衣无缝,同时,还要在诛杀张勋之后,控制住武卫前军不会发生叛乱!”

    “是,毅帅,明白了!”蒋介石大声应道。

    萧天呼出了口气,解决张勋只是第一步而已!

    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现在已经是1914年的3月了,离开那场大型战争的时间已经没有几天了!

    这,或许是中国的一次机会!

第一百八十三章 解决

    萧天决定解决武卫前军的决心已下!

    此时驻扎在山东的各部开始秘密行动。对兖州之武卫前军进行包围。而此刻的张勋,却还被完全蒙在鼓里。

    同时,萧天在军事部署的同时,给袁世凯发去密电:

    “。。。。。。兹查张勋,忠于前清,兵留长辫,人皆以‘辫帅’呼之。。。。。。又查张勋,以武卫前军之三营力量,秘密对山东形成攻击态势,似欲恢复满清,同时查获,张勋以大总统密电呈冯某人阅之。。。。。。证据不日呈报大总统,如何处置,请大总统示下。。。。。。”

    回电一直过了一天才到,袁世凯的电报上只有一句话:

    “解决,押京。”

    萧天笑了,自己赌赢了!自己电报里的那个冯某人,就是冯国璋。

    成为全国第一人后,大总统对北洋诸将已经不如先前那么无条件信任了。而这,也是所有当权者的通病。

    袁世凯是个不世之枭雄,枭雄。自然有枭雄不为人知的想法。

    袁世凯在大力开办实业,发展普及教育,维护国家统一的时候,的确为了稳固自己统治,做了所有统治者都会做的事情:

    防备并且铲除一切可能威胁到自己统治的力量!

    这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太多太多的统治者都这么做了!

    他监视各省将军和高级将领,遇有可疑的言论或行动,随时向自己密报。如用金永监视阎锡山,用屈映光监视朱瑞,用龙建章监视刘显世,用王祖同监视陆荣廷,用任可澄监视唐继尧等。

    这些监视别人的人,自己也是被人监视的人,乙监视甲,同时又以丙监视乙等等。此外还有利用两个人使之互相监视的另一套。

    张勋与冯国璋相见。多喝了几老酒,酒后吐露真言说:“老头子打了个密电来,叫我调查你的行动。”冯国璋不慌不忙地说:“是吗?”他也从案卷中抽出一张电报来,递到张勋的手里,说道:“这就是老头子叫我注意你的行动的密电。”

    而自从赵秉钧死后,引起冯国璋、段祺瑞离心,诸将解体,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大特务陆建章,也不免心惊肉跳,坐卧不宁。他私下对亲信说:

    “我们参与老头子的机密大事太多了。这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老头子总有一天要消灭痕迹。他做了皇帝,我们随时都有身首异处之危。”

    这就是萧天可以利用的地方!

    自己的电报。已经让袁世凯对张勋起了疑心!

    “向山东方面发电。”萧天沉默了下:“奉大总统命,解决张勋!”

    萧天太知道这份电报里的意思是,所谓解决,是解决武卫前军可能带来的威胁,而把张勋押解到北京审问。

    但这份电报的另外一层理解意思:

    “解决张勋,押送证据至京!”

    。。。。。。。

    “武卫前军统领,张勋大人到!”

    随着这一声声音,依旧留着辫子的张勋走了进来。

    正在说话的蒋杰和蒋介石一起迎了上去:“张帅,辛苦了。”

    “巴子,我算什么张帅,你们家巡阅使才是真正的毅帅!”张勋语里带着讥讽:“你们看,毅帅一声令下,我不就得巴巴的赶来了?”

    “张帅说笑了,请坐。”蒋杰笑着请张勋坐了下来。

    张勋老实不客气的一屁股坐下:“说吧,什么事情?”

    蒋杰使了个眼色,蒋介石微微一笑:

    “张帅,我家毅帅这次推荐你为江苏将军。”

    “什么?”张勋声音一下提高,一脸的不相信:“你刚才说什么?”

    蒋介石不慌不忙:“吴佩孚自从担任江苏都督以来,诸般事情都做的不让毅帅满意,毅帅非常不高兴,总说起若当日以张帅为将。攻克南京,总不会如今日这般。”

    “那是!”张勋一下变得兴奋起来:“当日大清皇帝任命我为江南提督,驻防南京的时候,那南京被我治理得何等有声色?吴佩孚?那是个什么东西?老子当提督的时候,他不过是个小小管带罢了!”

    “正是,正是。”蒋介石连声应着,返身拿出一张委任书:

    “最近大总统改革官员制度,都督一律改称将军,这是新的委任书,这是南京防务交换书,请张帅阅后盖章。”

    张勋拿起几份文件,仔仔细细看了许久:“巴子,什么时候委任书上还要加盖自己的章了?”

    嘴里嘟囔着,手却不由自主伸到怀里,拿出自己视若珍宝的印章和私章。

    眼看印章私章张勋都带在身上,蒋杰朝蒋介石点了点头,蒋介石猛然厉声说道:

    “拿下反贼张勋!”

    张勋还未反应过来,呼啦啦卫士蜂拥而进,一下用枪指住了张勋。

    “你们想做什么!”张勋勃然大怒。

    蒋杰冷笑一声:“张勋,勾结满清遗老遗少,意图对抗民国,恢复满清,证据确凿,即刻拿下!”

    “混帐,混帐!”张勋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吼道。

    蒋介石看着张勋,和蒋杰低低商量了会,对卫士说道:“送张帅上路吧。”

    这一声,张勋停止挣扎,目瞪口呆看着对方。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张勋一边叫着一边被拖了出去,这里蒋杰淡淡说道:

    “给毅帅和大总统起草报告吧。”

    蒋介石应了,提笔写道:

    “。。。。。。张勋命人将武卫前军统领府之大柱和栋梁全部涂上朱红色,两江总督时代之吹鼓手和炮手也都找回,并按照老样子每天开吹三次,开炮三次。在张勋面前,断不能用‘前清’字样,张勋以为在他统治的范围内,应该还是大清天下。所以,兖州城内大小官员们见张勋都要行跪拜礼,要自称卑职。军营里更是如此,绝不允许悬挂民国的旗子,而要悬挂红色白边的蜈蚣旗。门前大桅杆上,也不许挂民国的五色旗,挂的是一个斗大的‘张’字红旗。。。。。。”

    蒋介石一口气写下张勋数十条罪状,笔走龙蛇,毫无停滞。

    边上蒋杰看了,蒋介石这份本事,自己当真大愧不如。。。。。。

    这边张勋被捕并被秘秘密处决,武卫前军毫不知情。

    1914年3月5日,大量十九师士兵出现于武卫前军驻地,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武卫前军被解除武装。

    带队将官大声说道:

    “张勋密谋造反。勾连满清残孽,勾连革命党之孙文、黄兴。。。。。。今奉大总统命,予以逮捕法办。。。。。。武卫前军不抵抗者,皆不追究其罪。。。。。。”

    那些武卫前军人人听的目瞪口呆,怎么一转眼间,张帅成了反贼了?

    张勋不在,无人领头,即便几个心腹死党想要抗议,但却哪有这个胆量?

    顷刻间,山东大地风云变色,曾经不可一世的武卫前军。不过一日时间易主!

    萧天动手之快,之狠,已经初备自己说的大军阀的必备条件!

    张勋家里都被抄没,就连当初黄兴准备策反,但被张勋撕碎的电报,也不知道怎么就被“找”了出来。。。。。。。

    无数张勋满清遗孽、革命党来往的信件都被翻了出来,一些加盖着张勋大印、私章,私自“下达”的命令,也被源源不断送往萧天所处。

    有了这些证据,足够说明张勋谋反确凿了。

    而在张勋被处决之后,兖州、南京这两个地方的士绅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张勋为人残暴,又借解散地方议会之机,大开杀戒,早已失尽民心,此时萧天举动,在士绅百姓看来完全就是在那为民除害!

    袁世凯在接到那些证据和张勋因为拒捕,企图武力对抗而被格毙的消息后,拿着电报在那沉吟了许久。。。。。。

    “张勋固然有错,但还不至于杀了。”很久,袁世凯叹息了声:

    “存毅翅膀硬啦,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了。山东是他的地盘,总放着一个和他不对路的张勋,早晚会被存毅除掉的,这次,是我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现在山东武卫前军被解决了,能够对存毅造成威胁的,只有一个靳云鹏了。可是靳云鹏为人圆滑,绝对不肯得罪存毅的。”

    “父亲,我看萧天有野心。”袁克定愤愤不平地说道:“干脆咱下令免了萧天的巡阅使,把他调回北京看押!”

    袁世凯微微摇了摇头:

    “看押?就算存毅肯,难道小北洋那些官员肯吗?再说,萧天只是想把三省控制在自己手里,对我还是忠贞不二的,动他,只会使部下众叛亲离。”

    说着站起了身,用手杖驻着走了几步:

    “克定,存毅对我有救命之恩!是我的左膀右臂。人谁没有野心?没有野心的人就不是一个称职官员。放心,我北洋里,谁反对我,萧天都绝对不会反对我!这江山是我打下来的,可守住江山还得靠存毅这样的人那!”

    看到袁克定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袁世凯拿手杖指了指儿子:

    “要容许部下有野心,容许部下有一些小动作,我待萧天如子,萧天也必定待我如父。克定那,要牢牢记得存毅就是你的兄弟!”

    袁世凯不知道儿子不会懂这个道理,这袁家的江山交给自己的儿子,真的能够让人放心吗?

    这一刻的袁世凯似乎有些迷茫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大战与中国

    其实袁世凯这个大总统。是最不好做的一个国家领袖。

    自清帝退位,民国初立后的外患不断,应对稍有不慎,便是丧权辱国,地裂权分,留千古之骂名。

    在中国近代史上,对中国瓜分压榨最凶残的莫过于俄日两国,若是英美德法,还仅仅是争夺利权,而俄日二国则动辄要割裂我国疆土,置中华民族于亡国亡种之凶险境地。

    早在1904年,这两个强盗还为了争夺我国东北而大打出手,不料数年后却又握手言和,密谋共同瓜分我满蒙之地。

    1907年7月,日俄签订密约,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地位,日本则承认俄国在外蒙的利益;另外,又将我国东北划分为南满、北满,将吉林拦腰一刀,吉林以南归入日本势力范围,吉林以北划入俄国的势力范围。倘若有其他列强想染指东北,则俄日持同一立场,彼此相助。

    1910年,俄日两国再度签订密约,反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并在维持满洲现状上相互协助,最终使得美国的铁路大王知难而退。俄日由于1912年7月第三次签订密约,密谋瓜分东蒙呼和浩特以东,归日本,以及西蒙,呼和浩特以西归俄国。

    武昌起义爆发后,俄国立刻插手外蒙事务,策动喇嘛王公们“独立”。

    1911年11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沙俄的帮助下,称他们要建立“大蒙古国”。

    1912年1月,在外蒙“独立”后,陈巴尔虎旗总管福胜在俄国的策动和俄军的帮助下,也悍然攻占了海拉尔和满洲里并宣布“独立”,成立所谓的“呼伦贝尔自治政府”。后来,在俄国的唆使下,“大蒙古国”授予福胜参赞大臣和海拉尔总督之职,将呼伦贝尔并入“大蒙古国”。

    民国成立后,俄国人对中国边疆的趁火打劫并未停止脚步。

    对于俄国的步步紧逼下,袁世凯在民国未定的情况下,对事关主权问题的一概不予承认。

    在袁世凯的强硬态度下,1913年11月,****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声明文件》。俄国承认中国对外蒙的宗主权并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而中国则承认外蒙古享有自治权,同意只派出办事大臣、属员及卫队进驻库伦。

    可以说,终袁世凯一生,从未承认过外**立!

    次后,唐努乌梁海地区又在1914年被俄军强行占领,至今都为俄国所据有。

    令人疑惑的是,对于这块被侵占的领土以及外蒙古,不仅当时袁世凯政府未予承认,以后的政府也从未声明放弃主权。

    至于外蒙古是什么时候被承认独立的,唐努乌梁海地区什么时候堂而皇之的成为“苏联”领土,就不是太好说了。。。。。。

    在俄国对中国边疆进行蚕食的时候,英国也加紧了对西藏地区的侵略。

    1913年10月13日,中、英、藏三方在印度的西北小镇西姆拉召开会议,民国政府派出的首席代表是西藏宣抚使陈贻范,英国代表是英国印度总督外务秘书麦克马洪。。在会议上,英方代表的态度极为强蛮,他们甚至早在会议之前便已经设计好议题并拟好条文,中方所做之事,竟然只是全部承诺而已。

    这等谈判,如何谈法?

    由于英国方面毫无诚意。袁世凯政府当时严令陈贻范不得在条约上签字。由此,西姆拉会议谈判进行了九个月后无疾而终。

    但在这场流产的会议后,麦克马洪竟然背着袁世凯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德里偷偷地私下换文,并在中印边界东段沿习惯线往北一百公里划出了一条印藏东段边界线,这就是所谓的“麦克马洪线”。

    但是,袁世凯政府严厉斥责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此后,英国政府也再未提到过什么“麦克马洪”线。

    袁世凯在捍卫国家主权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