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魂-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上海,萧天需要三股势力支持自己,一股是洋人方面的,一股是经济方面的,还有一股,就是像杜月生、黄金荣这样的势力!
“抚台,月生想求抚台件事。”喝了会茶,杜月生忽然说道忽然说道:“月生总觉得名字不好,一直想改个名字,今日既然抚台大人在此,还请抚台大人赐名。”
萧天知道这是杜月生借着这个名字在和自己套近乎,拉关系,这样也好。自己也正想拉拢此人在上海帮助自己。
“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萧天说这话的时候有些汗颜,这名字原本可不是自己帮杜月生改的:
“我看不如改名为镛,号月笙。”
“杜月笙,杜月笙。”杜月生念了两遍这个名字:“多谢抚台大人,今后,月笙就叫杜月笙了。”
萧天把银票推到杜月笙面前:“月笙,这点银子是我答应你的,你收好,至于要派些什么用场,我就不管了。再在上海呆几天,我就会回河南。月笙,上海十里洋场,花花世界,遍地都是黄金,这些银子或许能帮你成事。若是还有什么需要,尽管派人到河南来找我,能帮到的,我总会尽力帮忙。”
杜月笙大是感激,自己一个无名小子,竟然得到抚台大人如此垂青,将来若有朝一日真的能够出人头地,决然不敢忘了抚台大人恩典:
“抚台大人这么看重月笙,月笙无以为报。它日若真能做出一些事情,月笙必然为抚台修建长生祠,以子弟之礼孝顺抚台。”
“没有那个必要,没有那个必要。”萧天哈哈笑了两声:“你我年岁相差不多,还是做朋友的好。”
杜月笙心里一动,可随即又把一个涌起来的念头压了回去。
原本杜月笙想和抚台大人拜了把子。可一想自己和萧天身份相差实在太大,这个想法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
送走杜月笙,活动了下筋骨,俞飞走了进来:
“三哥,德国人那联系好了,是德商礼和洋行,三百枝枝毛瑟自来得手枪的订单已经下了,连同五百发子弹和全套配件,每把足银五十五两。德国人那高兴着呢,这枪可卖不出去,当手枪尺寸太大而做为步枪又威力太小了,再加上价格偏高,毛瑟公司可从来没有接到过这么大的单子。”
萧天笑了一下。毛瑟自来得手枪,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称呼,而它还有许多别名。比如驳壳枪、盒子炮、快慢机。。。。。。
这枪自从问世以来,一直乏人问津,但自从西方国家控制对中**火出口之后,做为手枪的驳壳枪不在此列,因此中国迅速成了驳壳枪的主要输入国。
不过萧天大批购买驳壳枪,可不光仅仅是这个原因。
驳壳枪威力大,可连发,但容易跳口,易受伤。
但驳壳枪传到中国之后。中国人却迅速弥补了这个缺陷。使用驳壳枪的时候,翻转手腕,横着打,就能解决跳口问题,并且利用可以连发优势,一扫一大片。
加上其它射速快、精度好,威力大,短小轻便,特别适合作为卫队和突击队的装备。全世界使用冲锋手枪的国家,没有一个能比过中国的。
可就是价格高了点,三百枝枪。每把五十五两白银,一下就十六万五千两银子没有了。
不过安阳兵工厂已经投产,等到驳壳枪运来,仿制工作很快可以进行。
卫队人手一把驳壳枪,那是何等威风的场面?中国大量使用驳壳枪的历史,也将从自己这里开始!
俞飞接着说道:“还有,咱们通过礼和洋行,大量聘请德国技师的事情也谈妥了。不过礼和洋行说这事有些难办,德国人爱自己的国家,轻易不肯离开,他们只能尽力试试。不过从英国、美国、法国为咱们聘请技师这倒可以做到。后来按照三哥的意思,我说招到一个,咱们就付给礼和洋行五十两银子的买办费,德国人这才高兴起来。。。。。。”
萧天点了点头:“这事也难办,也不难办。德国人和大帅关系不错,我已经给大帅拍去电报了,让他直接出面,和毛瑟公司谈判,双方展开合作。咱们两面一起来。”
俞飞“恩”了一声,这个时候盛天行和其夫人,陪着小玉一起走了进来。这一进来,可把萧天和俞飞看傻了眼。
小玉穿着一身新做的旗袍,头发也弄过了,往那一站,楚楚动人,仪态万千。果然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俞飞瞪大眼睛,啧啧称叹:“三嫂,你这还是我三嫂吗?啧啧,我怎么瞅着和仙女似的?”
小玉满脸羞红,低着头小声说道:“盛先生非要让盛夫人陪着我去裁剪衣服,我。。。。。。”
“好,好。”萧天这才回过味来,可从来没有发现小玉打扮起来居然如此漂亮:“好,就这么穿,盛公子,麻烦你。把那个裁缝师傅给我请到安阳去,咱们开双倍,不,三倍的工钱。还有做头发的师傅,也都请去了!”
盛天行笑了起来:“眼下抚台大人财大气粗,果然和以前大不一样。”
俞飞撇了撇嘴:“可不,以前三哥抠门的就和土财主似的,这也不让,那也不让。就差没有克扣弟兄们的薪饷了。可这一趟上海一转,得,又买工厂,又买手枪,可不就从土财主变成暴发户了?”
几个人哈哈大笑起来,盛夫人拉着小玉进内室去试别的衣服,盛天行坐了下来:
“怎么,这就准备走了?”
“是啊,这两天就走,在上海呆了快大半年了,该办的事情都办妥当了。”萧天点了点头:
“盛公子,上海这边的一档子事就交给你了,等我回了安阳,我再调徐海前来帮你一起打点,他的棉纺厂,我看也可以搬到上海了。”
盛天行忽然竖了下大拇指:“以前抚台老说自己对做生意是外行,可来上海才多少时候?就把上海弄得翻天覆地,招商银行若不是抚台,只怕眼下也会落得和那些钱庄银行一般下场,我看抚台才是生意场上的第一奇才!”
萧天一笑,也没有说什么。
自己是当真不会做生意,若不是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历史,只怕看到股市如此疯狂,自己也会忍不住投进银子去。
第一百五十九章 蒋志清回来了
从上海回到河南。安阳那里早就已经闹腾得不可开交了,甚至连袁世凯都亲自去迎接了萧天。
这个萧天,再度让袁世凯刮目相看,借给萧天的房契不但完好无损的回来了,而且萧天不但答应的一百万两利息一分未少,反而还多给了五十万两。
萧天用“方天”这个名字,把上海闹的天翻地覆,可安阳这群兄弟,人人都知道这个“方天”就是他们的协统大人!
几千万两银子在手,这小北洋将领的腰杆一下硬了起来。等萧天告诉他们,自己这次不但购买了一批军火,同时还购买了一架法国沙麦式飞机,估计明年开春就能运到的时候,这些北洋将领一下变得和女人一样唧唧喳喳起来。
这飞机以前倒是停过,和气球不一样,听说有翅膀,呼的一下就能飞上天去了。可谁想到眼下居然真的很快能亲眼看见了。
“大帅,那批银子。。。。。。”趁着弟兄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萧天低声说道。
“你赚到的银子,你留着,我这平空得了一百五十万两。这买卖以后还可以做。”袁世凯笑着拍了下萧天:
“你很好,有勇有谋,居然还会做生意。啧啧,当初我费了多大力气,才弄到北洋军费,你倒好,去了趟上海,几千万的银子到手。你是赚到疯了,可朝廷真顶不住了。菊人给我拍来电报,说载沣知道了这件事后,雷霆大怒,恨不得立刻就去上海,当面砍了那些官员脑袋。这大清那,国库里可真的是彻底空了。”
“大帅,下一步我想埋头把咱们的这一摊子事情做好。”萧天说道:“回来的路上,我听说朝廷统一成立了一个议会性质的资政院,作为国会的基础。在这个资政院的第一次会议上,立宪派人就上书请愿,要求在明年召开国会。不仅立宪派,就连地方督抚也都吵着开国会,十七省督抚联名上奏朝廷,要求组织责任内阁,召开国会。。。。。。”
“不错,我可料载沣必定弄不起来。”袁世凯点了点头:“载沣断然不会把国会交到别人手里,无非是任命一些皇族人士,摆摆架子而已,可这么一来。必然又要大失人心。”
萧天心里骇然,大帅的猜测,竟然和日后进程一点不差。
送走了大帅,萧天视察了一下工厂,大半年没有回来,一切都进行的井然有序。
中美合作矿业公司、安阳煤矿公司已经进行了第一次分红,萧天又赚进了几十万两银子,虽然不多,可毕竟是第一次分红,将来只会越来越好。
日本三元矿业也早已开张,萧天占了三成股份,不过这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萧天取得了自己所需要的新式机器以及技术资料。
现在有银子在手里,等到完全掌握了机器使用以及技术运用之后,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矿业公司很快能够开办。
不过显然美国人不是特别开心,三元公司的开设,在托米看来将抢走自己的一部分生意。
可现在萧天是河南巡抚,不再是当初的安阳知府,河南那么大,难道所有的生意能都被一家公司垄断了?
说到垄断,萧天心里一动。自己倒的确拥有了垄断的一切必备条件。。。。。。
安阳兵工厂机器调试全部完成,已经投入运营,曼鲁因博士的确尽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曼鲁因博士,兵工厂将不会如此顺利的运营。
克虏伯公司也履行了合作协议,除了机器,第一批援助技术顾问已经到位。而萧天,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了克虏伯公司。
一张订单,放到了克虏伯公司面前。
这是一份总造价包含海运和保险费,达到一百万两白银之巨的采购单。
对于萧天来说,克虏伯意味着精良、稳定、和完全的代名词,拥有强大的火炮力量,将成为未来战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袁世凯此前在接到萧天的电报之后,也已经与多次合作过的毛瑟公司取得联系,要求与毛瑟公司尽快展开一系列新的合作。
这次的合作,不仅仅是问毛瑟公司购买多少武器,而是在技术上的直接合作。
萧天回到安阳,还有一件事也引起了安阳当地民众轰动,这就是萧天从上海带回来的裁缝师和美容师傅。
新式的服装,新式的发型,抚台大人的妻子小玉当了一回最好的模特。就连小玉最要好的朋友伍芸,也第一次发现打扮起来的好友,居然是如此的美丽动人。
短短几天,安阳就陷入到了一股风潮之中,那些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都学着小玉的样子鼓捣着自己,上海来的那些师傅忙的几乎就没有歇息的时候。
河南,随着萧天的归天。开始进入一个全速发展阶段。
满清政府或许已经隐隐感觉到了,在离京城并不是特别遥远的地方河南,一只尽管已经下野,但却拥有强大力量的猛狮,和一只桀骜不驯的狼,正在那密切关注着一切的进行。。。。。。
而在1910年行将过去的时候,一个人从日本学成归来:
蒋志清!
在日本振武学校毕业之后,蒋志清原本应当去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担任士官候补生,但是蒋志清却选择了归国。
没有能够亲身加入到安阳之战,是蒋志清最引以为憾的事情,现在,他不会再将这个遗憾继续下去了!
“毅帅,蒋志清学成归来!”
“回来的早了!”看着这个必将名动中国,名动世界,眼前却显得有些腼腆的青年,萧天微笑着说道。
“是的,比和毅帅的约定的时间早了一年归来!但志清以为,与其在日本充当一个士官候补生,不如尽快归来积累经验!”
蒋志清的回答响亮,大声。
“坐!”萧天先坐了下来,发现蒋志清坐下来的时候,仅以半个屁股耷着椅子,上身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整个人纹丝不动。
自己应该怎么用这个人?自己用得了这个人吗?萧天的脑海里在那急速运动着。
这个人如果用好了,将成为自己最可信赖的左膀右臂,可是一旦用错,后果也会非常严重。。。。。。
“志清,在日本人有没有什么人来找过你?”萧天沉默了会问道。
“有,毅帅!”蒋志清没有任何隐瞒:“革命党同盟会的人曾和志清有过接触,但被志清拒绝了!志清曾经和毅帅有约在先,一旦学成,必然回国投效毅帅!”
萧天不知道蒋志清是从哪听到“毅帅”这两个字的,但正式称呼自己为毅帅。在自己的部下中蒋志清却还是第一个。
蒋志清迟疑了下:“毅帅,在回国的路上,志清于船上想了很久,志清这两个字,原意其志清远,但在这个时代,光是志向清远,已不足以拯救国家,因此志清想要改名,请毅帅。。。。。。”
萧天心里“咯噔”一下,又是一个让自己改名的?可蒋志清要改名,难道还用自己费脑子吗:
“真要改名,就叫中正吧,取字介石。。。。。。”
“中正?介石?”蒋志清嘴里慢慢品位了下这个名字:“毅帅,志清知道了。此出自《周易》,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谢谢毅帅赐名!”
蒋志清从来好学,诸子百家多有涉猎,萧天一说出来,当即说出出处,要反问萧天,萧天也未必能说了出来。
蒋志清、蒋中正、蒋介石!
就和汪精卫一样,这个叱咤风云的名字,也在自己手里诞生了。
想到汪精卫,萧天心里大动,此刻汪精卫应该已经因此行刺载沣计划泄密,被下到大牢,判处终身监禁。
自己前段时候一直在上海忙碌,倒逐渐把这个人给忘了。
汪精卫和蒋介石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性格自卑,做事容易走向极端,一个性格坚韧不拔,善思考。
汪精卫虽然被下入大狱,但性命却没有问题。蒋介石此刻就在自己身边。若是两人一齐成为自己手下,如果能善加使用的话,必能帮自己分担掉许多事情。
“志清。。。。。。哦,不,介石,此次留学日本,有何感触?”萧天顺口问道。
蒋介石大声说道:
“毅帅,中正的确有许多感悟。中正一直有个美好理想,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种族和睦相处,只需警察来维持秩序,没有战争,因而也无需军队。
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现实中,中国国力衰弱,政治混乱。在外国方面,俄国和日本最有可能与中国为敌,若中国还是今日之局面,决然没有经得住俄国人进攻的可能性,实际上无论侵略来自何方,中国都不堪一击,因此要建立一支至少有六十万人的正规陆军来保卫国家。
就中国的面积和庞大的人口而言,这已是相当小的兵力,但这也将花去相当于中国的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国家收入。。。。。。”
蒋介石侃侃而谈,足有一个多时辰,萧天仔细听着,等蒋介石说完,萧天微微点头:
“好,介石,我正在成立参谋部,你先去那里帮忙吧!”
第一百六十章,新时代即将到来
1911年5月8日,满清朝廷成立了一个所谓的责任内阁,任命庆王爷奕匡力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下设外务、民政、度支、学、陆军、海军、法、农工商、邮传、理藩十个部。
十三个阁员之中,满族人竟然占了九个,汉人才四个;九个满人之中,竟然七个是皇族,这就是让世人唾骂的“皇族内阁”!
载沣一心想集权于皇室,不过这手段拙劣低级!“皇族内阁”一出,舆论哗然,举国怨愤!
正当载沣一票人为应付什么国会、立宪而头疼的时候,四川那边又出事了。
满清朝廷于本年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凡以前经政府批准由人民自行筹款修筑铁路的定案,一律取消。
铁路国有政策本身并不错,错就错在朝廷有出尔反尔的嫌疑。此外,那又是一个传闻致命的时代。
此间,有一个可怕的传闻在民间流传着,有消息说那个四国银行团的借款是有回扣给朝廷的。原本朝廷在百姓心中早就没什么威信了,这样的传闻出来后。一般的百姓只会是宁可信其有,而不去考察一番,人民愤怒了!这场怒潮和革命并没有关联,可是演变下去味道却变了。
一场据说是为了捍卫中国路权的运动在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四省蔓延,被称其为“保路运动”。
参与这场保路运动的人,大都是有份出钱修铁路的人,他们更担心的不是什么铁路主权,而是自己投进去的那点股份。
历史就是如此,教科书书上写的那些崇高,背后往往有让人失望的真相!
他们提出:“诛盛宣怀以谢天下”和“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口号。
四省都分别成立“保路同志会”。四省中最激烈的是四川,5月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7月1日,成都各界人民宣布罢课、罢工、罢市、抗捐。市面恐慌,人心惶惑!
面对如此混乱局面,在四川主持大局的总督赵尔丰却是个只知一味强硬的莽夫,7月15号,赵尔丰设计诱捕了保路同志会代表蒲殿俊等一帮人。赵尔丰竟想将这些人悉数砍掉。
市面上的老百姓听说保路代表被抓了,群情激奋,都跑到总督衙门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代表。
清军统领田征葵也是个莽夫,和赵尔丰一样的莽夫,认为屠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他下令总督府卫队开枪,请愿民众在督院内被击毙六人。
四川人天性倔强,这些老百姓还不肯散去,直至知道被捕代表并未处决,这才逐渐散去。
因为请愿民众被屠杀。使保路运动由和平请愿转变为武装起义。
原来的保路运动,是君主立宪派所指导和策划的,其组成分子以咨议局、民办铁路公司和地方士绅为主。这原本是可以通过和平手段化解的一场危机,但是由于摊上了一个莽夫总督赵尔丰,此人的屠刀竟将小事化大,酿成巨祸!
由于赵总督的屠杀,保路运动很快便脱离了和平请愿而转向武装造反。四川各县民众都纷纷集合进攻省城,战斗不断在进行中,革命党人也乘机参与进来,四川已然大乱!
四川乱,天下乱!
四川武装起义越演越烈的时候,呼吁袁世凯出山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此前,办外交的唐绍仪因为外交失败,就天天在军机大臣们的面前游说重新启用袁世凯,以应对困境。本年4月,日本和沙俄又在东北动起了心思,东三省危急。谁能捍卫东北?
朝中不少人都想到了袁世凯。以奕匡力为首的满汉大员十余人,在一次上朝中竟然同声请求摄政王起用袁世凯,力保袁世凯出任东三省总督,只有袁世凯出山才能挽救危局!
朝廷在这个时候又弄了个成为笑谈的“皇族内阁”,丢人丢大了。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在奏请辞职的同时,高调地对外界说袁世凯之才胜他十倍,如果朝廷能够起用,定能渡过危机。
另一位协理大臣徐世昌,因为和袁世凯的关系太特殊,自然不好直接说应该起用袁世凯吧。不过,徐世昌对摄政王的建议是要破除常格擢用扶危安邦的人才,这话没明说,其实还是在力荐袁世凯。
就连载沣的亲弟弟,海军大臣载洵此时也觉得应该起用袁世凯了。不过,这些舆论对于一心想集权于皇室的载沣而言都没有任何作用,他是丝毫没有让袁世凯复出的打算。
不止是当朝的重臣们觉得必须让袁世凯复出,才能解决危机;就连不少在野人士也认为袁世凯是当时能够拯救天下的唯一能人。
此时,袁世凯的老师,东南立宪派领袖、实业大亨张謇从湖北乘车进京,中途特地去了洹上村探望了昔日的那位不懂事的学生袁世凯。
张謇这次来可不是叙旧、扯淡的,他是来向袁世凯传达东南士绅期望他能够重出江湖,能够推进中国的宪政进步的呼声。袁世凯对张老师说道:
“有朝一日,若蒙皇上天恩,让世凯再度出山,学生必定一切遵从民意而行,也就是遵从老师您的意旨行事。世凯在此请求您,能够将学生的诚意传达给锐意宪政的人士,让他们知道世凯对宪政的真诚拥护。”
立宪派人也在呼唤着袁世凯重出江湖,袁世凯人气高涨!
不甘退隐的袁世凯在等待着机会!袁世凯是属于乱世的!
在朝野内外呼唤袁世凯出山的响声闹成一片的时候,驻扎于河南的暂编陆军混成第十一协也开始行动起来了!
士兵们开始分发实弹,秘密监控河南,严密监视安徽、湖北方向。
9月20日,河南巡抚、暂编陆军第十一混成协协统萧天下达命令。振兴社全体出动,配合以一个步队营的强大力量,把满清安插在河南的全部探子“请”回来作客!
这一来,河南与京城方面消息断绝。
9月28日,十一混成协主力开始向湖北方向秘密运动。
9月29日,袁世凯在萧天的陪伴下,看了新近运到河南的美国福特公司出产的轿车,以及萧天所订购的克虏伯大炮。
萧天当场送了大帅一部福特轿车,袁世凯就坐着这部轿车回到了洹上村。在临行前,袁世凯问道:
“乱了?”
萧天冷冷一笑:“大帅,乱了,京城里乱了,四川乱了,整个国家很快就要乱了。大帅出山的时候,就快要到了!”
“载沣未必肯听诸人之言。”
“除大帅外,谁能镇压目前局势?载沣离不了大帅!”萧天说着眼里杀机一抹而过:“若载沣一意不用大帅,萧天愿亲提一旅之师,卫护大帅武力入京!十一协兵强马壮,萧天愿为大帅马前一卒!”
“这是造反言论,以后切不可说。”袁世凯一笑:“存毅,下月十一,是我生日,带着小玉一起来罢。对了。那些朝廷派到河南来的人,听说全都被你请去了,要好好招待他们。”
“是,大帅!”
送走大帅,蒋杰过来说道:“协统,三百枝毛瑟自来得手枪已经运到,按照协统意思,一部分分配给了各级军官,一部分给了振兴社,剩下的全部分发到了卫队手中。”
萧天点了点头:“让卫队准备好,朝廷随时都会启用大帅。到时候我有可能亲自带着卫队保护大帅入京!”
“协统,朝廷真不成了?”
“不成了,这个朝廷早该亡了,不过是亡在革命党手里,还是亡在其他人手里的问题。”萧天面色冷峻,毫无表情:
“大帅将来的敌人,将不会是现在的这个朝廷,而是革命党!咱们要做的,就是借着革命党的手,扶大帅归京!”
蒋杰有些疑惑:
“那个孙文手里并没有什么力量,即便真的起事,只要大帅一声令下,咱们一个十一协,要不了几天就能灭了他们,借助他们的手。。。。。。”
“有些事情,往往出于偶然。”萧天冷静地说道:
“看起来不可能成事,但一点小事,却足以震动整个天下。孙文失败了一百次,可只要成功一次,这天下就要变了。可满人管不好中国,革命党更加管不好中国。只有咱们大帅,才有可能让这个国家强大起来!”
有些事情萧天非常清楚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但萧天不愿意说,不愿意制止。
满清朝廷,必须推翻,这个腐朽无能的朝廷,早就应该结束它的生命了。而可以借助的外来力量,就是革命党!
很快就会爆发的“武昌起义”,根本没有任何准备,说的好听一些是起义,说的不好听了就是一场兵变。
没有计划,没有准备,和孙文、黄兴其实一点关系也都没有。不过是后世者,在那大加粉墨而已。
但就是这么一次没有计划,没有准备的兵变,却奏响了满清朝廷的葬钟。历史上的事情,谁又能够说的清楚?
这个时候的萧天,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天的到来。
自己是这场历史洪流中的一份子,自己在自觉间,不自觉间,推动着这场历史洪流。
萧天清楚地看到:新的时代到来了!
1911年10月,历史在这一刻翻开了新的篇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武昌起义
农历辛亥年八月二十。西历1911年10月11日。
这一天是袁世凯的五十三岁寿诞,袁世凯于洹上村的园子中大摆宴席,款待各方宾客。河南士绅官员纷纷应邀参加,萧天亦携带夫人小玉、副协统蒋杰,参谋处参谋蒋介石等人赴宴。
而此刻,十一协其余各高级将领,已经到达指定位置,随时等候命令。
没有人知道协统为什么会下达这样命令,只要萧天自己最清楚!
被特意从京城请来的戏班子,在台上热闹的唱着,宾客们祝贺大帅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声音此起彼伏。
袁世凯不断的团团作揖,笑容满面,心里却大生感慨。
自己被罢官的时候,门庭冷落,宾客全无,可眼看着自己就要复官了,这门前车马却连个放的地方都要没了。
人情冷暖,不过如此。。。。。。
“大帅,我已经命令卫队和振兴社的人,在附近严密监视了。”一身戎装的萧天低声说道。
“存毅。今天是我过生日,弄那么大的动静做什么,难道还怕有人来行刺我?”袁世凯打了一个哈哈说道。
“大帅,小心一些总是好的,眼下非常时期,属下不敢有丝毫疏忽。”
正在那说话时,外面忽然进来一个十一协的参谋,在蒋介石耳边说了一声,蒋介石点了点头,接过一份电报,把电报交给了萧天。
萧天一看,事情果然还是发生了:
“大帅,紧急军情!”
“哦,能有什么紧急军情啊?革命党又闹事了,还是四川那面弹压不了啊?”袁世凯有些漫不经心地说道。
萧天大声回道:“大帅,武昌暴乱,湖北新军大部加入叛乱,武昌已经落到叛军之手!”
“什么?”
不光是袁世凯,所有的宾客都停止了喧哗。
“停,停,不要唱了!”袁世凯大声呵斥住了台上戏子,转向萧天:“你再说一遍!”
“湖北新军叛乱,武昌落入叛军之手!”
整个现场一片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安静在了那里。
湖广总督瑞澂,是满洲人,对新军极端不信任,一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