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的抗日-第6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鲜人雄纠纠气昂昂的冲了出去,对此,联合军其它国家的军队有看到者还都以为朝鲜人执行什么战斗任务去了,所以虽然觉得奇怪但是并没有引以为意。而因为耿泽宝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决战将各军顾问团统合了起来,所以,朝鲜和平军中的军事顾问团此时其实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于是,等耿泽宝接到消息得知朝鲜人去向的时候他已经无法挽救什么了。
曼施坦因纠合了大约六万主力部队,本意是要围歼联合军的,现在居然被日本和平军第十四旅这一条小鱼弄得必须起网,他当然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于是就在针对第十四旅的围歼战打响的同时,他派出第四集团军的装甲部队令其向萨比方向实施突袭,想赌赌运气看有无机会实施闪击战,再上演一次闪电奇迹。本来,如果朝鲜人老老实实的按照耿泽宝的命令原地防御的话,德国人是找不到机会的。偏偏金格辉不自量力居然想要重演日本和平军第十四旅的奇迹,结果——就基本战术素养而言,金格辉也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指挥官。他在做出主动出击的决定以后并没有率部一窝蜂的一拥而上,而是将部队分成两部分,分成了前锋搜索部队和主力部队,以确保万无一失。只是他完全不清楚德军装备的战车的性能和技术参数,于是,等其前锋搜索部队发现德国人的坦克时,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他即使命令部队立刻转身逃跑也已经迟了。
似乎命运和朝鲜人开了个玩笑——这是后来的朝鲜军史学家们研究这一战时最普遍的看法,因为即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朝鲜人依旧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日本人面前好像烂泥巴扶不上墙一样的德军在他们面前就表现得特别的勇猛呢?甚至于有心怀叵测的更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萨比反击战根本就是日本人和德国人配合演的一场戏,德国人这么做就是为了迷惑联合军和中苏联军高层,好让他们做出错误判断。当然,朝鲜部分军史学家的这种观点在国际上是没有市场的。有关这一战的客观评价,国际上绝大多数的军史学家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后,他们首先产生的反应都是匪夷所思。因为在德军第四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完全暴露在朝鲜和平军面前的时候,朝鲜人居然还以为自己可以战胜对方,他们居然还有勇气和德军打阵地战。
“或许是因为遭遇战的原因,狭路相逢勇者胜嘛。只是朝鲜人很快发现,他们的所有攻击都被德军的战车免疫,而德军哪怕是最轻型的装甲车也能轻易的给予他们沉重的杀伤。可想而知,当朝鲜和平军的指挥官金格辉将军猛然发现自己的先锋搜索部队已经所剩无几的时候,他的心情。这个时候,朝鲜人即使想逃跑也已经不可能了……”这是后世中国的一个军事频道在播放有关奥萨战役的节目时提到这一段的解说。这段解说词其实已经极尽揶揄之能事了,不过与当时的真实情况相比,这段解说词还是太过温和了。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当金格辉接到手下的报告获悉前方出现大量德军战车的时候,他非但没有一丝畏惧反而大为兴奋。“没有步兵护卫?太好了,简直是天赐良机!告诉士兵们,接下来将是见证奇迹的时候,我们朝鲜和平军将会创造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这是金格辉在发布进攻命令时对手下们说的话。因为日本人曾经击败过德军的装甲部队,因为他坚信他们一定强过日本人,所以明明是以卵击石的战斗在他看来居然成了三指捻田螺一般的游戏。
德军方面指挥第四集团军装甲部队的军官是坦施威廉少将,无独有偶,当他接到前方威力搜索小分队的报告获悉前方出现朝鲜人以后,他如同金格辉一样也是兴奋异常。
坦施威廉刚接到曼施坦因命令的时候并不看好这次出击,因为在他看来只要是一个有脑子的指挥官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即在发现前方有大集群敌军出现的情况下还会留下防守上的漏洞给予对方发动奇袭的机会。部队出发以后,他甚至还和手下开玩笑说:“我想联合军的那些业余大兵此时肯定在吭哧吭哧的挖着工事——法国人不是最擅长挖工事的吗?不然的话哪来的马奇诺?”
须木大郎、大野望还有金格辉都想不到的是,他们都将自家部队视作联合军的主力,认为联合军少了自家部队就会玩不转,殊不知在德国人心中,联合军中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只有法国复**。而即是法国复**也只不过是他们揶揄的对象而已。
朝鲜人义无反顾的冲了上来,士气似乎还特别的高,坦施威廉第一反应是有点愣怔:“朝鲜人疯了?”然后赶紧提醒手下警惕朝鲜人的自杀式进攻。日本人的特攻战术在德国人心中留下了沉重的阴影,所以坦施威廉乍见朝鲜人这股势头理所当然的以为朝鲜人也准备玩这一手呢。然后,当一波接触战以后朝鲜人开始全面溃散,他先是傻眼随即狂喜:“进攻,进攻,加快速度!哈哈,可笑的朝鲜人!”
第九百九十六章最后时刻
金格辉是在和国防军第十三集团军于河南驻马店交战的时候被俘的,而第十三集团军在最高统帅部里属于半机械化部队,所以在进入苏俄之前,金格辉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居然还存在着纯粹的装甲部队。德军第四集团军的装甲部队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却已经突破了金格辉的见识底线。密密麻麻的德国产四式、五式坦克还有象式、犀牛式坦克歼击车潮水般向朝鲜人涌过来,曾被金格辉曾经厚望的人群战术在德国人的坦克面前就好像鸡蛋一样脆弱,金格辉就好像从炎夏猛然被扔到了北极,一颗心登时变得拔凉拔凉的。
“司令,跑吧!”也不知道是谁朝金格辉喊了这么一句,金格辉醒过神来以后,随即飞快的将头上的帽子还有身上的军服剥去,然后兔子一样蹿进逃跑人群,变成了逃兵中的一员。
按照军事顾问团的安排,在朝鲜和平军的阵地右后方就是越南民族解放军的阵地。联合军中的六**队,非要耿泽宝分出个三六五等的话,法国复**自然是第一战力。而在法国复**之后,虽然他对日本和平军和朝鲜和平军始终心怀警惕,却也知道这两支部队可以排上第二号。除了这三支部队,其它的如越南民族解放军、老挝民族解放军还有泰国国防军,在他看来就是可有可无的酱油部队,其用途也仅限于充充场面。
中南半岛四**队中,泰国国防军毕竟经历过系统的训练,所以无论其真实战力如何,充充场面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令耿泽宝和他手下的顾问军官们最感到头疼的就是其它三国的军队。这三**队的组成,警察和保安还有各国的游击队员是一部分,但是绝大多数却都是各国政府为应付差事拉来的壮丁。而和老蒋时代原中央军拉的壮丁不同,由于这三国政府的态度,这三国的壮丁不仅从没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许多人甚至都一副面黄肌瘦的病鬼样。如此,耿泽宝如何放心让他们独当一面。
顾问团中负责越南民族解放军的是于正亮少校,此时,他正满头大汗的为几个越南军官解说着土木作业的细则。而在他身前,一群顾问团直辖部队的士兵正在手把手的教着越南士兵如何挖设防炮坑和堑壕。于正亮说得口干舌燥,越南人终于全部点头表示明白,他松了一口气正准备去现场看看,忽然副官张好冰匆匆跑来,隔着十几米喊道:“长官,耿头来电话,德国人追着朝鲜人打过来了,他让您立刻组织越南军进行阻击。”
“德国人打过来了?”于正亮大吃一惊,他赶紧摘下望远镜跑上前面不远处的一处高地。架起望远镜他朝远处看了看,看到漫山遍野正在逃跑的朝鲜人还有后面紧追不舍的德国坦克,他倒吸一口凉气,愣怔了好几秒钟。稍后,就在几个越南军官看得一头雾水的时候,他转身大叫:“快快,立刻进入阵地!”
“长官,发生什么事了?”越南军的司令阮强迎上来,问道。
于正亮很聪明,他预料到以越南军现在的情况下在德军的突然冲击下崩溃将在所难免,所以他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以后对阮强说道:“德国人已经打过来了,德国人的先头部分是纯粹的装甲部队,阮司令,跑我们是不可能跑得赢德国人的,所以唯有抵抗才有活路,因为我们远征军的主力距离这里已经不远了。现在,我们应该立刻组织督战队……”
中**事顾问团在联合军中还是具备相当威信的,在于正亮的主持下,越南军的督战队很快组建起来。不过饶是如此,因为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再加上有朝鲜人帮着德国人冲击越南军那不成样子的防线,所以越南军只坚持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全线崩溃了。
于正亮带领着中越士兵混编成的督战队就守在越南军防线的后面,他眼见“立即枪决”都无法阻止越南军的溃败,知道最后的时刻来了。名义上,军事顾问团的所有人是不需要上前线的,然而在联合军出征苏俄之前,最高统帅部考虑到这支部队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作用,要想联合军真正发挥作用,顾问团就必须发挥擎天柱的作用,所以最高统帅部不仅扩大了顾问团直辖部队的规模,而且还专门派员召集顾问团的官兵们谈话,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提前打预防针,好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清醒的认识,也在心里做好最坏的打算。于正亮知道,如果任由德国人轻易的穿过越南军的防守阵地的话,那么后面的其它中南半岛国家的军队铁定也无法遏制德国人的攻势,那么最终还是要顾问团上阵。
注意打定,于正亮沉稳的扫视身边顾问团的官兵们,铮铮道:“兄弟们,我知道凭我们这点人肯定拦不住德国人,但是只要我们为耿头他们多争取一点准备时间,战局也许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兄弟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现在是我们报效国家的时候了!”
坦施威廉相当有头脑,他在率部把朝鲜和平军打回原形之后,马上认清了这样一个事实——朝鲜人之所以有主动迎战的勇气那是因为他们从日本人那里得到了勇气。举一反三,他立刻意识到在联合军其它国家的军队身上应该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于是他刻意的避开日本和平军防守的阵地,而是驱逐着朝鲜人向其它国家的军队阵地上赶。
而越南军只坚持了半个小时就完全溃败,这让坦施威廉坚定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再次放过近在咫尺的日本人,直接往越南军后面的敌军纵深发起了突击。
朝鲜人因为主动出击结果被德国人迎头撞上然后成了德国人的开胃菜——耿泽宝接到消息肺差点都气炸了。对朝鲜人的自大和两面三刀他之前就有了很深的认识,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此次之外,朝鲜人居然还如此无知和愚蠢。
德国人接下来选择的进攻方向是越南军的阵地,这正是联合军最大的软肋,从那一刻起,耿泽宝便知道顾问团直属部队难逃一场苦战了。
第九百九十七章反击
“前进,继续前进!”坦施威廉站在一辆五式坦克的炮塔塔台上挥舞着手臂对着话麦兴奋的喊道。他没法不兴奋,出战前本来还以为会遇到相当强度的抵抗呢,现在他却已经可以断定,即使不能突破联合军的整体防线,但是为主力部队建立一条通道、死死缠住联合军却是肯定能完成的。而如果能完成这一步,那么A集团军必然可以夺回战场主动权,等第二装甲集团军上来,届时就将是苏俄连军的末日了。
奥萨战役打到如今这个程度,尽管中苏联军特别是中国远东远征军表现得相当的抢眼,但是A集团军中上至最高指挥官曼施坦因下至普通的列兵,他们都不认为已方会输掉这场战役,而在第二装甲集团军参战的消息确定下来以后,他们更坚信胜利必然属于自己。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上能够同时击败第二装甲集团军和A集团军的军队还不存在呢。德国人如此自矜是有一定理由的,A集团军不论,就拿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团军来说,该军从德军进攻波兰开始便一直高奏凯歌。于是,坦施威廉似乎也就有了理由去期待一枚铁十字勋章了。因为这场决战如果最终以德军获胜而告终的话,现在他指挥的这场战斗无疑是德军发动反击的第一战,而从现在的战况来说,他和他手下的部队的表现无疑堪称完美。
因为朝鲜人的愚蠢以及越南人糟糕的表现,坦施威廉所率领的德国第四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士气变得特别的高昂,这无疑增加了于正亮他们的压力。越南军兵败如山倒,于正亮和他手下的兄弟连续枪毙了十几个越南逃兵都未能止住,最后他也不白费这分力气了,转而和手下平静的整理起携带的武器来,希望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来迎接最后时刻的到来。
坦施威廉并不知道就在越南溃兵的后面还潜伏着一支中国人的小部队,在越南军驻守的山头已经清晰可见的时候,他和自己的长官通电话,向后者汇报战况:“……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联合军中除了日本人还能对我们构成威胁以外,其它诸如朝鲜人、越南人、老挝人甚至法国人,他们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他的报告还没做完,视线的尽头出现了一簇火光,他愣了愣,然后赶紧大叫:“4113,小心!”
第四集团军的总司令是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上将。伦德斯泰特作为德国陆军的一员老将,在那个时空此时已经贵为陆军元帅且担任的是曼施坦因现在的职务。在这个时空,或许是蝴蝶效应,他现在依旧是个上将,且统帅的也仅仅是一个集团军而不是一个集群军。坦施威廉的话前言不对后语,伦德斯泰特疑惑的问道:“威廉,发生什么事了?”
坦施威廉及时的提醒没能产生积极效果,作战序列号为4113的五式坦克并未能逃脱于正亮他们的狙击。于正亮手下一个名叫王一鸣的上尉用火箭筒成功的击中了4113的炮塔,在将4113的炮塔炸飞的同时也将4113的乘员全部炸死。
亲眼目睹4113被炸毁,这让坦施威廉的情绪出现了一定的波澜,不过他显然没认识到这一事件的严重性,所以尚能立刻调整情绪,用平静的口吻回答伦德斯泰特道:“阁下,没什么,一点小麻烦而已。”
伦德斯泰特并不清楚现场情况,当然是坦施威廉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善意的提醒后者要小心日本人,然后便挂断了电话。
德国人的反应很快,王一鸣前一秒才将4113击毁,后一秒就遭到了不下三辆德军坦克的连续报复性炮火袭击。不过王一鸣可不是朝鲜人和越南人那种菜鸟,他在完成发射以后立刻就转译了战位,所以德国人的报复虽然来得快却未能伤及他的毫毛。
一共五发炮弹在王一鸣之前的藏身地炸响,激起了滚滚浓烟,这景象令德国人感到心安。于是,德军装甲阵列在停顿了短短的分把钟以后便继续前进,浑然没有意识到就在他们的前方正有不下十具火箭筒的准星正在瞄准着它们。
火箭筒现在是于正亮他们手上唯一的反坦克武器,而因为之前并没有实战经历,所以于正亮有点担心火箭筒的反坦克性能,也才会授意王一鸣试射一发。在王一鸣成功击毁一辆德军五式坦克以后,于正亮放心不少,斗志也变得昂扬起来。他对左右大声喊话:“兄弟们,我们一共有十五具火箭筒,超过三百枚的火箭弹,我觉得我们也许可以把德国人打下去。都把耳朵竖好了,没我的命令不准开火!”然后,他联络耿泽宝,建议后者可以让日本人放弃阵地向他们这边靠拢,尝试围歼这股德军装甲部队。他对耿泽宝说道:“刚才王一鸣试射了一发火箭弹,效果很好,直接将一辆五式坦克的炮塔给掀飞了。头,越南军这里的地形很适合打阻击,我们将德国人堵在山腰上,你让日本人从后面攻,肯定能在德军主力赶到之前将这股德军吃了。”
耿泽宝此时正忙着在越南军后面的泰**阵地上加强防御工事,闻言他心中一动,回道:“我刚和张总司令联系过,他已经派出蒋同敏的直升机部队来支援我们了,但是需要我们最少坚持两个小时。你觉得你们能坚持半个小时吗?”
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足以让耿泽宝带人从泰**的阵地上增援到越南军的阵地上,故他有此一问。
于正亮立刻给出肯定回答:“没问题!”
“行,我立刻给须木大郎去电,”耿泽宝挂了于正亮的电话立刻给须木大郎去电。日本人此时正忙着修筑工事,接到耿泽宝的命令,须木大郎心中虽然出现中国人这是将他们当炮灰使用的怀疑但还是立刻不折不扣的执行了。日本人执行命令很坚决,耿泽宝这边刚挂断电话,那边须木大郎已经开始集结部队了。于是,就在坦施威廉觉得他就将击穿越南军的防线并能突入联合军防御纵深的时候,一张大网正在向他撒开去。
第九百九十八章坦克对火箭筒
施坦威廉向伦德斯泰特报告说只是一点小麻烦的时候,他的心中其实已经产生了非常不好的感觉。军人对危险的感知总是最敏锐的,施坦威廉虽然并不能断定那团击毁4113的诡异炮火是意外还是刻意,但是因为他之前已经见识了中国人的直升机和坦克歼击车在针制已方坦克上的犀利,所以他近乎本能的觉得,这也许是是中国人发明出来的针对坦克的一种步兵用武器。
其实在这个时间段,火箭筒已经不是什么神秘武器,美军德军皆有装备,但是能够正面对付五式重型坦克的火箭筒别说施坦威廉了,便是伦德斯泰特也没有听说过。“小心一点,联合军毕竟是中国人弄出来的,我们得提防中国人!”施坦威廉一改之前的指挥风格,对手下吩咐道。而就好像为了迎合他这句话似的,耿泽宝恰在此时下达了发射命令:“发射!”
“嘭嘭!”火箭弹的发射声清晰可闻,坦施威廉终于能断定之前击毁4113的神秘武器是什么了。在十余团火球从山顶升起的时候,他眼睛一眯道:“火箭筒?”紧接着,他心中不安的感觉就更浓烈了。在已方火箭部队输给中国导弹部队以后,似坦施威廉这样务实的德军高级军官已经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尖端武器领域,中国人并不比他们做得差。他因此联想到军中有关ME262喷气式战机的诞生有中国因素的传说,再看待中国远东远征军,目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从德国进攻波兰开始,德国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和地位,作为亲历者,坦施威廉太清楚其中的因由了。表面上看,德军能够闪电般的攻取波兰渐而闪电般的控制整个欧洲似乎与德军的骁勇善战有关。而作为德军一员,坦施威廉却知道,与其说这是军队的功劳,不如说是德**事工业的业绩。正是因为德国在重军事工业上的领先,这才使得德军能够普遍拥有性能远超他国的武器装备,以此为基础,德军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古德里安等战术大家也才有了战线才能的平台。
越是清楚高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坦施威廉便越发不敢轻看中国这个年轻的亚洲对手。中国人在现代军事理论领域或许是稚嫩的,但是他们却拥有世界上最尖端的武器,而在军事领域,这才是统治级的力量。
和之前王一鸣干净利落的击毁4113不同,这一次十五具火箭筒齐射却未能取得可观的战果。德国人的五式也就是虎式坦克此时将其防护能力上的强势展现无遗。十五具火箭筒没有一具哑火,而且有十三妹火箭弹击中了目标,但是这十三枚里面,却仅有三枚将目标直接炸毁,其它的虽然也有给目标造成相当困扰,但是因为未能让目标失去行动力和战斗力,也就意味着这一**击时徒劳的。其实这才是虎式坦克防御性能的真实体现,作为二战中重型坦克中的佼佼者,虎式还是相当强韧的。另一方面,这也暴露出了于正亮手下的火箭筒射手们的作战经验不足。因为不知道什么地方才是虎式坦克最薄弱和致命的,所以他们对目标坦克的打击其实更依赖于运气。很显然,不是每一个人的运气都像王一鸣那样好(这一轮,他再次击毁一辆虎式)。结果,这一轮的打击效果就显得差强人意了。
轰隆隆的爆炸声过后,德军只有三辆坦克被炸成废铁,对于这个结果,于正亮很不满意。当然,作为一名火箭上成长起来的指挥官,他并不会因此就抱怨手下作战不力。相反,他高调的赞扬了兄弟们的表现,并用十分坚定的语气称只要保持这个势头,那么他们绝对可以让这座山头变成德国人无法逾越的鸿沟。
于正亮对这一轮打击效果是极不满意的,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对手德国人坦施威廉对这种打击效率却感到十分恐惧。十五发三中,百分之二十的命中率,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反坦克武器的实战效率,所以坦施威廉当然有理由感到紧张。
顾问团的火箭筒发射手们在发射时虽然很注意隐蔽却还是有人被坦施威廉看到了真身,而这又加剧了坦施威廉的紧张。“中国人,我就知道是中国人!先生们,我现在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不是一直期待与中国人较量吗?现在我们的对面就是中国人。为了第三帝国的荣誉,冲啊!”
侵苏德军里面上至曼施坦因这类大佬下至普通列兵,他们心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如果没有中国人横插一腿,他们此时已经击败苏俄中央红军,逼迫斯大林投降了。那样的话,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此时应该已经回去德国开始休假了。因此,即使本来对中国没什么恶感的,现在也普遍憎恶中国。至于那些纳粹的坚定拥护者,他们本就唯恐天下不乱,现在更是迫不及待的喊出了打到南京去的口号。再加上这段时间A集团军又在中国远东远征军手上屡屡吃瘪,这无疑使得他们这样的情感变得更激烈了。于是,虽然曼施坦因从大局计步步为营处处小心,他下面的人却都憋着一口气渴望着和中国远东远征军好好一战。
作为德国陆军中的老资格部队,第四集团军的官兵素质毋庸置疑,没用坦施威廉具体布置,他手下的坦克兵们已经先后开火,登时,守军火箭筒发射阵上爆炸声响成一片,硝烟四起。德国人的这一轮发炮一共持续了大约十分钟,而于正亮也终于接到了伤亡报告。德军的这一轮轰击一共炸死了十七个学兵和三十几个朝鲜和平军,伤者更将近百人。
炮声最激烈的时候,于正亮喊出了“保护火箭筒”的口号,同时并组织了两轮反击。这两次反击还算不错,虽然战果依旧微弱,但是因为成功的将德军最前面的坦克全部击毁,算是暂时堵住了德军通向山顶的攻击通道。至少,于正亮他们还能继续抵抗下去。
第九百九十九章主动进攻
没有步兵护卫的坦克部队固然对步兵具备相当的威慑力,但同时却也极有可能因为不利地形的原因而成为步兵的猎物。坦施威廉作为一名老资格的战车部队指挥官,他十分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在发现部队前进通道被堵死以后,他不假思索的就调整作战命令,点出了一个战车营去开通新的登顶通道。同时,他命令随军的工程部队立刻清理前面被炸趴窝的坦克,好为大部队让出攻击通道。“要警惕中国人的狙击手,中国人很狡猾,”在工程部队上来以后,他提醒该部队的指挥官钦慕泰勒上尉。
“狡猾的中国人”并不是坦施威廉的发明,而是现在德国人的共同认知——他们既不愿意承认中国人比他们更勇猛更善战,也不愿意承认中国人的武器装备要强过他们,于是只能用“狡猾”来形容他们的敌人聊以**。
在钦慕泰勒的指挥下,两辆奔驰公司生产的重型推土机穿越德国人的战车阵列开到了前方,钦慕泰勒亲自操作一辆推土机,他先是小心翼翼环顾四周,在再三确认周边没有可疑敌情以后这才开始作业,将推土机的铲齿顶住一辆虎式坦克的侧装甲,试图将它推到旁边的一个炮坑里去。
在钦慕泰勒和他的手下开始作业的时候,坦施威廉拿起望远镜仔细的打望着山顶上的守军阵地,同时他要求手下的坦克兵们加强射击力度,以期不给守军狙击手发挥的机会。
对第四集团军装甲部队的德国坦克兵们来说,这是一场有点憋屈的战斗。他们明明能够感觉到敌人就在前方,似乎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将敌人碾死在履带下面,却怎么也冲不上去(后面的战斗,于正亮变得聪明了许多,他不再尝试规模阻击,而是让火箭筒射点尽可能的分散,并且允许他们自主选择攻击时机。如此一来,那些冲在最前面的德军坦克往往就成了出头鸟,在三四枚火箭弹的集火打击下它们也就失去了被幸运女神眷顾的机会)。而不管他们是用炮轰还是用机枪扫射,他们也能感觉到对敌人形成了杀伤,但是却一直不能让敌人产生崩溃。
一个小土包旁边,于正亮小心翼翼的支出了望远镜,看见两辆推土机,他缩回来拿起话麦:“我是于正亮,曾勇,曾勇!”
“曾勇收到!请指示!”
“干掉德国人的推土机驾驶员!”
“明白!”
作为于正亮这个顾问团里面的唯一一个取得等级认证称号的李广级狙击手,在需要狙击手出场的时候,当然非他莫属了。曾勇披着伪装衣,缓缓的移动到一处他早就认定的狙击地点,然后在铁幕泰勒就要踩下油门将面前那辆虎式坦克推下炮坑的时候扣下了扳机。
很清脆的一声枪响,夹在德军疾风暴雨中的机枪枪声中并不明显,然不知道为什么,坦施威廉却偏偏产生了感应将目光投向了铁幕泰勒。然后,他就看到铁幕泰勒的脑袋忽然重重的向后一仰,整个人装载座椅上然后再重重弹回趴在了方向爬上。“混蛋!”坦施威廉脱口骂道,拿起望远镜赶紧去寻找罪魁祸首。当然了,他这么做只是徒劳,因为此时曾勇早就退了回去并且开始潜向另一个狙击位。
因为曾勇的出色发挥,德军想用工程车辆清理攻击通道的设想不仅没能实现,而且因为推土机同样堵在了攻击通道上,反而彻底的将这条攻击通道给堵死了。在铁幕泰勒和他的手下们死绝以后,坦施威廉也有派过自己的坦克兵想要上去继续清理工作。但是他们却皆未能逃过曾勇的狙击。坦施威廉在付出了五位手下的性命并且指挥手下狂轰滥炸一番无果以后,他不得不黯然的下达了转移命令,开始专注于重新建立一条攻击通道。
德国人的坦克轰隆隆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