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富贵-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的,但从来没有出现物资短缺,从来没有出现军民报怨,后面做事的余地越来越大。徐平现在面临到的最大问题,是严重的人手不足。做事需要人,他这样做事需要的人力尤其多,可秦州到底还是边地州军,内地的官员不愿意来,这就有些难了。

    讨论过了并帐为村的事情,徐平道:“如今天下并不太平,我们常讲,为了应付外忧内患,减少禁军所需的钱粮,应当寓军于民。寓军于民,不一定非要把百姓划成乡兵,让他们保甲为伍,四时教阅,而是应该在地方施政的时候时刻不忘这一点。比如,夏季雨水多的时候要来了,秦州百姓多在山谷,必然面对洪灾。真地大水来了怎么办?你不能够雨下来了再说,而应该提前做好计划。如果这计划是雨水来了,这里的大户做什么,那里的大户又该做什么,这便不叫寓军于民,哪怕这里的民户什伍编甲也不是。应该如何做?要像军中打仗一样,雨水一起,派出哪些人巡防堤坝,观测水情,如军中斥候。如果他们发现了哪里不对,要报到哪里去,什么级别的险情报到村里,什么级别的险情报到寨里,再到什么级别要报到县里,到什么样子要报到州里。做事切忌没有头绪,不管大事小事一起报到州里来,那应该管的事就反而做不了了。不管是村、寨、县、州,确认了险情,是在自己这一级可以处置的,就应该提前定好。哪里决堤了应该如何填堵,要用到多少人手,怎么征调,填堵要用多少土,从哪里挖。诸如此类事情,一切都要提前规划好,便如军中打仗一般,到时按令施行,这叫寓兵于民。其他开渠、修路、架桥,都是一样,仿军中打仗行事,做得多了形成习惯,战时刀枪一发,按照村、寨、县、州编组起来,一时不知行伍也没有关系,略一教习,便就是完整的军队。秦汉军制,战事一起,往往都能够在短时间征调大军,便是因为如此。战事一了结,刀枪收上来,仍然各自回去种田,不耽误农时生产。番胡靠打猎训练民众熟悉战事,我们汉人一样要利用各种工程、应付各种天灾来训练百姓熟知军事,都是一个道理。寓兵于民不是发刀枪给百姓,那不一定的,而是在平时施政时就让他们熟悉作战的规矩。秦州的并帐为村,编户齐民,以至移风易俗,都要跟这一点结合起来。你们编规例、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石延年、范祥和赵滋应诺,知道这是徐平给他定下的施政原则。

    现在禁军全靠招募,其实招募也没有问题,最坑的还是能进不能出。战事一起,广招军队,人数多了财政不足以支持,赶紧想办法结束战事。可战事结束了,招的兵还是在军中,花的钱降不下来,还是要把朝廷拖死。军人从哪里来,战事结束了到哪里去,是一个不能够回避的问题,将来终有一天需要徐平去面对。

    先在秦州试行出一套制度来,战时可以快速扩充军队,战事结束可以把人重新散回民间,是徐平接下来要做的事。冷兵器战争对兵员的要求没有那么邪乎,刀枪剑戟不用熟悉十年八年才上战场,最关键的是组织纪律。合格的兵员是有组织纪律性强的人,而不是天天走马斗狗骑马射猎的人,这是农耕民族的特点,军事制度要适合这个特点。要扩大军人的招募范围,最重要的是把组织性、纪律性贯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此一来,不但是在战时可以广招人手,战事结束,军人也可以快速地适应百姓生活,不致于离开了军队的环境处处不适应。秦州原来直辖的汉人地盘不多,大部分地方都是这一年多并帐为村把直辖范围扩张出去的。白纸上好做画,在这些地方试行新的制度更加容易。

    国家民族的军事能力,抛开科技、经济这些物质基础不谈,军事制度影响大,军事文化的影响更大。把合适的军事文化贯穿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在平时就熟悉军旅文化,是从根本上提高军事能力的办法,也是能够惠及千年的办法。

    汉人作为农耕民族,适应自己的军事制度,就是高组织度严明的纪律,尽量把军事行动分解得精密严格,按部就班地去做。军事行动越复杂,要求的知识水平越高,要求的管理水平越高,汉人越是占有优势。把一切都大而化之,把管理和专业技术从军队中抽离出去,就把汉人的优势放弃了。禁军的没落,就是在文明在军中的没落。

第151章 春狩

    登上一座小山,看着远处绿葱葱的原野,贾逵懊恼地对杨文广道:“指挥,难道我们就这样回去?这次可是亏得大了,连路上带的粮食都没有赚回来,回去怎么交待?”

    “怎么交待?自然是如实交待。来前副指挥使说得明白,我们只抢牛、马和骆驼等大的牲畜,牧民的羊不动。走了二百多里,没有什么大牲畜有什么办法?”杨文广面上没什么表情,语气中却有些无奈。“军法不可违,说是不让我们抢牛羊和粮食,我们就一定要照做。没有缴获,这一次白白出来一趟,我们认罚就是。”

    贾逵看着远方的原野,恨恨地道:“我们出来是抢,却没想到番贼只靠买,比我们抢的还干净!这是他们自己的百姓,真真是丧尽天良!”

    杨文广也只能叹气,摇头,无可奈何。

    往年都要防秋,徐平到了秦州之后,定下来不但要防秋,还要进行春狩。前两次大胜把周边的党项势力一扫而空,也为春狩打下了基础,秦州军前出,基本无人阻挡。

    中原王朝本来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宋军是以王师的身份重新回到这里,自然不会跟番胡一样烧杀掳掠,无所顾忌,春狩的目的是尽量削弱党项秋后的进攻能力。

    徐平定下的原则,除非遇到抵抗,不杀人,抢也以牛、马和骆驼这些大牲畜为主,还有金银铜钱等浮财,而牧民赖以生存的羊和粮食不动。这片土地上你实际分不清楚哪些族帐是党项人,哪些族帐是汉人,哪些族帐是吐蕃人,现在是党项人作主,便就有很多族帐冒认自己是党项人,以前吐蕃人作主,同样很多冒认是吐蕃人,等到大宋收复这里,自然还会有很多冒认自己是汉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汉、藏、羌三族本来就是同源,也不可能分清楚。重要的不是他们本来是什么人,重要的是要改变这里的经济基础,从而重建新的政治制度,让这里的人说汉语,改华俗,变成跟中原一个样子。

    基于这样的政治目标,春狩便就不能把事情做绝,既要打击党项的军事潜力,又要稳定民心,把事情的性质跟被抢的牧民讲清楚。至于他们理解不理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他们不理解,他们的子孙会理解的,强行反抗的只能面对刀枪。

    刚开始的春狩进行得很顺利,特别是兰州周边,卓罗城一战之后,数百里内已经没有了大的蕃部,榆中驻军很快就扫荡了一遍。再向北就不行了,现在卓罗城周围数十里内都没有人迹,徐平一把大火让那一带的人心胆俱裂,再没有人靠近那里。

    没办法,榆中的驻军春狩的方向慢慢移往了天都山一带,甚至向东北越过黄河,翻过零波山、柔狼山和杀牛岭,进入了党项鸣沙县的范围,真正进入了党项腹地。可是他们很快就沮丧地发现,党项腹地能抢到的物资还不如天都山一带多,终于在今天,杨文广和贾逵所部遇到了很尴尬的事情,按照春狩原则,他们连来的路上吃掉的粮食都抢不回来。

    这跟宋军的情报不足有关,徐平一直认为,党项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应该是兴灵两州所在的灌溉平原。那里土壤肥沃,沟渠众多,已经开发了千年之久,在他前世可是有名的“塞上江南”,西北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可实际上经过晚唐五代的破坏,根本不是那回事。党项人并不擅长发展经济,对农业一窍不通,哪怕从赵德明起便就看到了那一带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把都城迁到那里,到元昊父子两人也没有在那里建设出个名堂来。历史上兴灵两州发展起来,是元昊死了之后,汉人地位上升,党项崇尚文教才开始的。后人与其兴致勃勃地讨论是不是因为党项尚文才导致战斗力下降,不如先想一想,不崇尚文教,他们失去天都山和横山被宋军打烂之后,剩下的人早就已经饿死了。

    现在党项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恰是跟大宋接境的横山和天都山地区。这里有优良的牧场,适宜党项人发展游牧经济,还有山间的盆地,适合汉人农耕,耕牧结合,为党项提供了主要的战争物资。兴、灵两州是好地方,但在这个时候只是有潜力而已。

    最要命的,是党项开始发行纸币,优先搜刮的就是兴、灵两州。这次杨文广和贾逵一头闯进这处山间的牧场来,不幸地发现,这里牧民的大牲畜已经被当地豪酋买走了,当然他们支付的是新印出来的纸币。

    想起这一族的首领,手里捏着厚厚一叠纸币,眼泪汪汪地道:“大人,我们的金银和牛马、骆驼已经被官家收去了,给了我们这些钱。听说乌珠印纸币是跟大宋学的,大宋用的也是纸的钱,你们若是一定要得些东西回去,便就把钱收了去吧。我听人说,宋军入境只是抢牛马骆驼,并不杀人,你们拿了钱放我们一条生路。”

    每每想到这里,贾逵就觉得晦气无比。党项印的钱他要来做什么?大宋的钱可以买来任何货物,党项的钱则跟废纸一样,一无是处。来之前军中就讲过,抢什么都好,就是不能抢党项印的钱,要全部原封不动地留在番境。

    与杨文广两人在小山上生了一会闷气,贾逵道:“指挥,不管如何,我们不能这样两手空空地回去。惹人耻笑不说,只怕这种事情以后也轮不到我们头上了。”

    杨文广点了点头,向南看着远方的群山跺了跺脚,道:“你说的不错,我们是不能就这样回去。好吧,暂时先不渡河,我们折向南,到天都山去走一遭!”

    贾逵猛地抬起头来:“指挥说的是,富贵险中求,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天都山那里有西寿监军司,有昊贼的南院,支撑这么多军队,必然是富得流油!到那里抢一把,强似在大山里瞎转十几次!大不了我们抢了之后,翻过柔狼山到会川城去!”

    杨文广瞪了贾逵一眼道:“你说的什么浑话!你的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属下的数千兄弟怎么办?作战最忌鲁莽,说过多少次了,还是改不掉这毛病,早晚要闯大祸!我们往天都山去,只要不过屈吴岭,便就不会跟党项的大军相遇,并没有多大风险。前几个月的卓罗城一战,把昊贼打得怕了,在会州并没有留多少兵马,那一带空虚得很。我们几千人远路而来,怎么可能真往西寿监军司那里撞?避实就虚,才是兵法要义!”

    贾逵连连称是,他跟杨文广在一起最久,训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第152章 纠缠

    卓罗城之战后,在宋军一两百里范围内,党项不再布置孤军,会州一带实际上已被半放弃了,现在党项的防线退到了会州以东的屈吴岭一线。他们吸取了卓罗城的教训,知道自己既不擅长攻城,也不擅长守城,便以一南一北的天都山南院和西寿监军司为依托,在屈吴岭上据各处隘口而守。徐平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带着大军飞过屈吴岭去,没有了进行突然袭击的可能,秦凤路一带的战线已经稳固下来。

    徐平判断党项的经济腹地在兴灵两州,倒也不是根据他前世的经验瞎猜,他得到的党项经济数据就是这样的。现在党项小朝廷的财政收入,确是实以兴、灵两州为最,不过他忘记了根据大宋的情况估出来的数字不准。党项从兴、灵两州收的税赋多,是因为那两州大族豪酋少,而现在党项的经济大部分是掌控在地方豪酋手里的。加入了大族豪酋这一个因素,实际上从党项那里得到的官方数据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这就无从估算了。

    杨文广这时已经升到了新设的将一级统兵官,手下两千多人,以指挥为单位,在一两百里宽的正面上扫荡。决定了转而向南去天都山外围,便命亲兵传令各指挥,在柔狼山北集结,准备越过会州以北的垭口,南下扫荡屈吴岭以西的会州周围。

    在屈吴岭以西,广大的天都山地区有两个大盆地,北边的便是西寿监军司,南边的则是新建的天都山南院。天都山南院同时扼住向东进入葫芦川的谷道,可以绕击镇戎军的侧后,时时威胁泾原路。元昊把重兵布置在这里,就是想利用山川地利,同时对付占据了马衔山的秦凤路和把守葫芦谷道的泾原路。从地利上说,现在党项的布置,对秦凤路采取的是守势,而对泾原路采取的是攻势。位于祖励河入黄河处的会州,由于离屈吴岭的距离过远,元昊生怕重蹈卓罗城的覆辙,只在那里布置了少量兵马,起警戒作用。

    此时已是夏天,草木疯长,山间的牧场里羊群如朵朵白云,悠闲地吃草。天上有苍鹰在盘旋,山间的灌木层里獐鹿警惕地看着周围,不知明的花开得漫山遍野。

    贾逵总是觉得跑来一趟不抢点东西触了霉头,是不吉利的事情,最后还是命手下士卒挑最肥的羊抢了十几口,准备在路上杀了吃肉。徐平的不许抢羊意思是羊不算战利品,他还没有迂腐到让手下士卒宁可饿死也不吃牧民的羊。党项全民皆兵,现在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放羊人,未必就没有在冬天到宋境去抢掠。他们怎么想其实不重要,徐平定这样的政策的目的主要是给自己人看的,再一个也不想逼着一群没饭吃了的番人拖家带口跑到自己的地盘上当归明人。归明人朝廷有政策,又要给田给粮,甚至还要赐官,何必麻烦。

    整好了队伍,杨文广提马准备带队离开,却被这里的族长带了几个女人孩子在马前拦住,死活也不肯放宋军离开。

    杨文广被缠得心头火起,手按腰刀厉声道:“军情如火,你带人在这里拦我去路,贻误军机,是当我手中的刀不利吗?!”

    那族长也不着脑,躬身行个礼道:“大人,我们前些日子被官家强买了牛羊马匹,现在剩下的只能够堪堪活下去。若是冬天有风雪,说不定就熬不过去了。那一位大人又牵了我们十几口羊去,这日子也无法过了。左右是个死,与其全族饿死,不如舍一部人。大人且看,我身后的这几位妇人长得还周正,都是没了丈夫守寡或者年龄到了未嫁的,你们不妨把她们带了去吧,日常端茶递水也是好的。还有这几个孩子,你看身体多结实,给他们几口饱饭吃,长两年都是做活的好帮手。”

    杨文广一时语结,过了一会才道:“我们是大宋王师,以为跟你们番贼一般胡来吗!军中不许蓄奴仆,更不许私下纳番人女子为妻妾,我要他们做什么!快快把人带下去,不要拦了大军去路,不然大军开拔,全为齑粉!”

    族长两手一摊:“奈何!我们左右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大人不带他们走,过些日子自己也要饿死了。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们带了他们去,到了宋境卖几个钱也是好的。”

    贾逵在一边焦燥,手中的马鞭挥起来,恶狠狠地道:“我们大宋王师,不许掳掠番人为奴,更加不许买卖人口!你这老儿颠三倒四,再在这里痴缠,仔细我的鞭子!”

    族长躲闪了两下,就是不肯走,带着一群女人孩子拦在那里。

    杨文广冷笑:“你这老儿,莫不是派人去唤番贼来,自己在这里阻住我们?我这里数五个数,再不走,大军只管开拔,踩死勿论!”

    族长道:“自大人到这里,我族里的人一个一个都被看住了,到哪里去唤人?这可是冤杀老儿了,今年日子不好过,我们按惯例都是要舍弃些人口的。”

    杨文广哪里理他们,这种事情纠缠不清,说得越多越被缠上。口中只是数数。

    当数到“五”时候,贾逵一提马缰,当先冲了出去,直向拦在前面的族长撞去。那族长吓了一跳,急忙向一边避开,犹然被贾逵抽了一鞭子。

    杨文广见前面让开了道路,一声唿哨,带着本部呼啸而过,直向远方的大山驰去。到底后面有没有踩死踩伤人,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这是在敌境,不能过多纠缠。

    老族长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看着远去的宋军,心中五味杂陈。他确实没有派人去求救兵,他这种小族,想求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现在是放牧的季节,党项的很多政务都停了,谁知道哪里有大军。这两个月族里先被官府强征了一波,然后被附近的大族用纸币强买了一波,宋军不来抢,今年的冬天也熬不过去了。草原上环境恶劣,人命贱如土,碰到了这种难处,就必须要减少人口。秋后族里必然要有人要想办法出去找吃的,那个时候只有强壮的男子才有机会找到正兵做负瞻,族里剩下老弱妇孺。与其那样,不如现在把妇人孩子送出去,从听来的消息,宋境那里的日子好过得多,给人做奴仆也强过在草原上活活饿死。

    族长是真想把这些女人孩子送给杨文广,随便他怎么样都可以,奈何他们竟然不要。

    草原上有田园牧歌,但那只是属于少数人的,跟这些牧民无关。

第153章 顺势而为

    杨文广部从会州北边的垭口越过柔狼山,自阴古渡附近直逼会州。在会州城下抢掠之后,过城不入,迅速卷过屈吴岭以西的几个盆地。天都山一下子沸腾起来,受到惊吓的西寿监军司派军紧紧尾随,天都山南院派军在侧翼远远观看,任由他们沿着祖励川一路北上,最后进入了刘兼济部所在的会川城。

    这一次突袭连徐平都没有想到,更是远远超出了党项各军的想象。这不是宋军惯常的打法,宋军没有过这种一次行军近千里,不攻城,不占地,只是漫无目的的抢掠的军事行动。把天都山一带视为自己稳固后方的党项极为惊恐,战线一下子推进到他们腹地了。

    在兴庆府监督纸币印发的元昊紧急南下,带大军亲自进驻天都山南院,坐镇指挥。今年的战事,似乎提前了几个月,一下子就爆发了。

    徐平得到消息,也是惊诧莫名。他本来想的是让各军从榆中县出发,利用现在黄河水量不大的机会,寻机渡河,打击卓罗和南监军司的地盘。一是消耗党项的战争潜力,再一个也让新编成的各军熟悉战事,特别是习惯长途机动的作战模式。没想到杨文广这次闹得这么大,一下子插到了西寿监军司的腹地。虽然只是一日游,却足够吓坏党项人了。

    紧急安排了秦州的公务,徐平起身前往会川城,同时命王凯和李璋带人前往。

    “你们做得很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看准了机会就要牢牢抓住。作为主将临战在前,就要有临机处置战事的能力。天都山空虚,在把握的前提下,去吓党项人一次,让他们惊慌失措,接下来我们的仗就好打了!”

    这是徐平到会川城之后跟杨文广和贾逵说的第一句话,两人提心吊胆了好多天,见到徐平之后终于放下心来。这次是他们自主行动,做决定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白白在党项人的地盘上转悠了那么多天,连顿饱饭都没有混上,总是觉得心有不甘。既然觉察到天都山附近党项人的警惕性没有想象得那么高,那里又富庶,去折腾一次顺理成章。到了会川城之后,跟其他将领交谈起来,才被说得怕了。徐平在军中高度强调组织纪律性,在没有得到明确军令的条件下,他们自作主张这样做,可说不好是福是祸。

    贾逵挠了挠头道:“经略要早几天来就好了,这几天我们就不用担惊受怕。”

    徐平笑着问道:“你们怕什么?奔袭千里毫发无损,还带了许多牛马骆驼回来,这是大功一件。我在秦州一年多了,什么时候功过不分?”

    贾逵有些尴尬,急忙道:“诸将说起来,都说我们没有得到军令去天都山,此次擅作主张,回来之后只怕经略要骂。一时忘了我们缴获众多,还立了大功了”

    徐平看着贾逵,正色道:“你作战勇猛,这几次立功颇多,官职升得也快,按说可以独当一面了。但遇事不够沉着冷静,还欠些火候,一军主将,这种事情乞是那么容易被人说动的?功就是功,过就是过,自己先要心里有数,才来想我会不会糊涂。”

    说完,对杨文广道:“你是一军主将,拿主意的人,难不成心里也没有底?”

    杨文广叉手:“末将倒是没有担心,只是天天被众人说,心里难免也会嘀咕。春狩一开始的时候经略就说过,为的是抢番贼的大牲畜,让他们秋后再没有来去如风的优势。因为兰州北边空虚,便以那里为主,但也没有禁止各军到其他地方去。末将想来,只要发现了番贼布置空虚的地方,哪怕就是兴庆府,也是可以去的。”

    徐平点了点头:“不错,这才是最重要的。你们并没有违反我说过的春狩策略,只是大家习惯了兰州以北,才认为其他地方去不得。怎么去不得?只要主将清楚,心里有事,能够来去自如,不要说天都山,兴庆府一样也去得!你们担心个什么!”

    强调组织纪律性不是让所有的人成为木偶,不说就不知道去做。在有组织守纪律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灵活性才是对的,凡事不要死板,而是要辨证地看问题。守纪律的前提下又肯动脑能够灵活完成任务的,才是真正需要的人才,这种人当然难得,做不到的时候还是以守纪律为先。诸将的议论很正常,这里是会川城,他们并不知道榆中那里各军的要求,自然会有疑问。

    安抚了杨文广所部,徐平把王凯、李璋和刘兼济、种世衡叫到了城主府。

    众人落座,徐平对他们道:“杨文广此次从天都山掠过,惊扰了党项,连昊贼都带人急速到了天都山。不管愿不愿意,会州都已经成为战场,你们怎么看?”

    刘兼济道:“末将以为,这是好事。现在正是夏天,番贼放牧牛羊,不能耽搁,正是他们实力最空虚的时候。昊贼身边的党项精锐自然是不用耕种放牧,但西寿监军司的兵却不行,不然他们就不没有粮食吃。再者番贼的负瞻寨妇等等辅兵是必须耕种的,没有了这些负瞻给番兵牵马运粮,他们还能打什么仗?最少是出不了城了!”

    种世衡道:“汉时冠军侯取河西,也同样多是在春夏用兵,无他,用天时也。我们的禁军不需耕种放牧,一年四季可以作战,这是番贼怎么也比不了的。此时开战,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但番贼十分战力却剩不了五分,正当其时!”

    见其他几人也是一样的意思,徐平道:“话也不能说得这么死,其实我们一样战力也受影响。人在春夏自然不受影响,但牲畜不行啊。西北作战,离了驴、骡、马和骆驼,基本是寸步难行,这个季节用起来有诸多不便。特别是骆驼,在盛夏用它们,必然会有大量死亡,这是免不了的事情。这些大牲畜在本朝,无不代价高昂,这些不得不考虑。冠军侯战河西,一次出征废掉的马往往以万数,一样的道理当然他们可从对匈奴的作战缴获中补充回来,但损失还是很大。杨文广部从天都山绕这一圈,不管愿意不愿意,天都山的战事都已经起来了,我们只能够顺势而为,万不可犹豫不决失了锐气,这是一。在作战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减少大牲畜的使用,该采用什么样的战法,必须要想清楚,这是二。”

    众人一同起身叉手应诺。

    徐平又对王凯道:“监军,你与其余诸将,先按我刚才说的两点,拟一个大致的作战方略出来,交给我看。限十日内完毕,我回秦州一趟,回来正式安排战事!”

第154章 结硬寨,打呆仗

    今年是一个难得的好年景,风调雨顺,各种作物的长势都不错。秦州一带的农民天天蹲在地头,田里有了杂草及时拔掉,涝了赶紧排水,旱了赶紧去浇,这种好年景可不是经常能碰到的,半点马虎不得。牧场的草也长得肥美,牧民赶着牛羊,悠闲自在。

    治下百姓各自忙碌,州县便就没了什么事情,到处透着一种慵懒的情调,就连衙门里的小役也学会了在午后泡上壶浓茶,在树荫下打发无聊的时光。

    就在这闲适的季节,宋军与党项在会州一带正式开战了。

    徐平定的十天时间还没有过完,双方便在新筑的新泉寨附近小打了一场,宋军把前来骚扰的党项军驱逐,重新加大加固了新泉寨,作为进攻会州的前进基地。

    安排了秦州事务之后,徐平再次赶到了会川城,与先前迁来的王凯所负责的帅府会合。

    帅府迁到会川,意味着战线正式推到了会州一带,秦凤路的进攻方向对准了天都山。

    新建的帅府里,徐平看着前面的诸将道:“往年都是等到秋后,措置防秋,我们再布置如何对番贼反攻。今年秦州这里已经主客易势,成了我们攻,番贼守,当然就不用再按照往年的旧规矩来了。朝廷花无数钱粮,养数十万大军,不事生产,专一作战,就是为的不用考虑季节,随时可以对敌。我们这一仗打好了,便就是一个开端,不再是汉人坐等番胡打上门来,而是他们只要恶了我们,随时可以打上他们的门去。诸位,此事非同小可!”

    众人哄然应诺,一起称是。

    各自落座,徐平吩咐上茶来。这是他的习惯,在讨论事情的时候或上茶,或是各式点心果子,不让大家干坐。讨论问题容易让人紧张,太过拘束反而不好。

    喝过了茶,王凯起身道:“经略,下官这几天与诸将议论,都以为应当在黄河水起之前先攻下会州。祖励川汇入黄河的之前的一段,水道狭窄,极为湍急,越是水起越是不利于我们沿河而下。会州城在黄河之南,向下游而去渡口不少,与河北来往方便。而且不用过河,其道路就可以通达西寿监军司和昊贼所在的天都山南院,如果占了那里对以后战事方便许多。而且占住会州,我们可以提前运粮草到那里,为后面的大战作准备。”

    徐平点点头,让王凯坐下,道:“先占住会州未尝不可,但切忌顿兵于坚城之下。现在番贼所能用的兵力确实不多,但黄河两岸地方狭窄,本也就摆不开什么大阵仗。一旦顿兵于会州之下,被番贼从天都山南院发兵背后突袭,就难以防范。”

    刘兼济道:“经略所言极是,近些日子得到消息,番贼在会州征调民夫,正在加固会州城墙。虽然他们还没有向那里增兵,但打的主意显然正如经略所言。”

    众人纷纷议论,徐平则看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地图沉默不语。祖励川水浅,而且水路极为曲折,用来运粮并不便利。如果大军沿着祖励川行进,则运粮草的人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