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世富贵-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能表现闲汉世界价值取向的便就是勾栏瓦肆里说的好汉故事,那些说书人就是靠着这些人生存的,自然会迎合他们。在那些故事里,看到别人有钱,便就抢来自己花,抢到手没有事发就是自己的本事。看见哪个小娘子长得好看,便就抢过来睡了,死心塌地跟着你做个压寨夫人也是你的本事。如果女人不愿意跟你,反会被人耻笑,但绝不会说强抢民女不应该。一旦穿州过县出门在外,路上的店除了卖人肉包子还是卖人肉包子,在这些人的眼里,这些事实在是稀松平常。有钱不赚王八蛋,只有这些没本钱的买卖才能显出好汉的手段,辛辛苦苦起早摸黑勤俭持家那是好汉做的事吗?只有守住自己的几亩薄田的懦弱村夫才会那样做。再者说了,晚唐五代的军阀吃人的不少,遗风尚在。中唐安史之乱后奚族人张茂昭为节度使,最喜欢吃人,后来入朝为官,别人问他还吃不吃,他说了一句“人肉腥且韧,争堪吃”。死后封赠太师,史称忠贤,可算是此辈楷模。直到宋初,跟随太祖征战的大将还有吃人的,此后朝廷崇文抑武,才算是把这风气基本禁绝。
不管是开封府,还是京西北路、陕西路、河东路、河北路,闲汉们做好人便就去从军当兵,做坏人就在民间为盗为匪,这是他们的常态。强盗想着做得大了被招安,杀人放火受招安本就是当官捷径,官军则想着不如意了便就到山上落草为寇,思想都是相通的。
兵与匪的生存状态其实是相通的,特别是禁军,由于都是雇佣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不知道稼穑劳作,思想上有着共通之处。其实闲汉最多的地方,本来就是城市繁华的中心,再一个就是禁军大营在的地方,很多禁军本来就是闲汉。
没毛虫因为兄弟不给钱,不能讨好看上的女人,心生怨恨,这是他们这种人最最忌讳的事情。杜二虽然是闲汉圈子的边缘人物,听了他的话,也从心里瞧不上他。
不过杜二的脸上还是堆满笑容,对没毛虫道:“这就是童大和病尉迟做得不对了,所谓饱暖思***如今你们日子过得好起来,酒肉不缺,身边怎能少了女人?女人是个娇贵的东西,养着就得花钱,只有吃得好了,住得好了,才能顺人的心意吗”
“可不是!”没毛虫一拍桌子。“员外这话真是说到我的心里去了!现在我们兄弟,说富贵虽然比不上城里那些王公高官,但也不是寻常百姓可比,若是再去找那些粗蠢不堪的村妇,岂不是惹人耻笑?可你要找那些知冷知热,会说闲话唱曲的,可不就得好吃好喝地养着?酒楼里的映鹃员外是知道的,虽然没有十分颜色,可我就贪她细皮嫩肉,特别是说话细声细语,她的话我一听在耳朵里,哎呀,真是骨头都酥了!”
杜二微笑道:“兄弟是个明白人,女人是拿来睡的,只长一副好面孔有什么用?那个映鹃我也看在眼里,一直想着疼爱她,没想到被兄弟占了先。兄弟好眼光,哈,哈,哈!”
没毛虫摇着头,口里啧啧赞叹:“好啊,晚上有这么一个人搂着睡觉,那可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我活了几十年,今天才有这般享受!”
“应该的,你们现在不是发迹了吗,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妇人,都该享受。”
没毛虫摇着头发回味了一会与映鹃小娘子在一起的**滋味,想起手里没钱,重重叹了口气:“可这种女人,员外是知道的,那都是要钱堆起来!唱曲的嗓子细,一点差的都是吃不了的。更不要说穿的要是绫罗,戴的要是金银,还有那些胭脂水粉,哪一样不都是要大价钱!吃的穿的有了,总得有个好地方住吧?员外,你说我可曾有一点过份?”
杜二连连摆手:“没有,没有,兄弟做的都是应当。哎,只是童大这个人,以前落魄的时候就跟你和病尉迟不一条心,只是跟着你们混口吃喝罢了。现在富贵了,自然也不会想着你们。钱财都是他挣来的,怎么会甘心分给你们兄弟?”
“哼,也不会,病尉迟大哥就与我不一样,童大的钱财都是随便他使用!”
“都是一般兄弟,怎么这样?有福同享,钱财该兄弟们随便用才是!”
没毛虫摇了摇头:“他们无非是嫌我这个人腌,上不了台面,不会跟那些富贵人家打交道,丢了他们的脸面。现在他是大官人,看不上当年的兄弟了。”
杜二心里叹气,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兄弟,早就找个地方挖坑埋了,哪里还由得你在这里说三道四?钱没有少花,还落个埋怨,也难得童大郎有这个耐心。
等没毛虫发泄了一会,杜二才道:“对了,兄弟刚才说,要多少钱来着?”
没毛虫一愣,不知道杜二是什么意思,随口道:“二十贯,且凭个房住。”
杜二笑了笑,从袖子里取了一个小银铤出来,放在没毛虫面前:“这个官银小锭,足够兄弟凭房使用了。剩下的,置办点看得过眼的家具,给映鹃买几件像样的衣服。”
没毛虫看着桌子上的银铤发怔,一时脑子转不过弯来。
徐平要求铜钱入户等,导致了京西路银价上涨,现在一两白银可以换到两贯铜钱。官方的银锭都是有固定重量的,小锭二十五两,大锭五十两,百两以上的市面上就难以看到了。富贵人家大多还不习惯到钱庄去交割大笔金钱往来,有的交易也不合适,金银用得便就多了起来。现在可以直接当钱使用,不需要再去金银铺兑换了。
在没毛虫的心里,虽然对杜二的印象不错,但也知道他不是个大方的人。前几个月连酒肉都舍不得,还是个开酒楼的呢,现在突然愿意掏这么一大笔钱,总觉得是自己眼花了。
见没毛虫在那里发怔,杜二微笑着把银锭向前推了推:“兄弟先拿去应急。”
杜二愣了一会,一把按住桌子上的银锭,口中道:“怎么好让员外废钱?这怎么使得?”
“就算是我给你和映鹃小娘子的贺礼。当然,兄弟知道我的手头也不宽裕,这银两只是借给你,过些日子手头宽裕了,再还给我就是。”
没毛虫把银锭按了一会,感受手上传来的凉意,过了一会才道:“这,员外,我身无长物,没有什么抵押,怎么好拿这些银两?”
杜二笑道:“兄弟现在是什么人物?区区一锭白银,还用什么抵押?你的名字,便就值几百两金银,这一点算得了什么!”
见到钱,没毛虫的魂就丢了一半,听了这话,把银锭尽快地抓起塞进怀里,快得杜二都没看清他是怎么做到的。
塞好了银两,没毛虫才对杜二拱手:“员外今日盛德,我铭记在心!以后有事情但管吩咐,风里来雨里去,哪怕是杀人放火,洒家也与你干了,绝没有二话!”
杜二笑道:“我就喜欢兄弟这副耿直脾气,这才是江湖上敬佩的好汉!好,等以后我这里有了生意,一定叫上兄弟,一起富贵!”
江湖好汉说的生意,当然都是没本钱的,不是偷就是抢。没毛虫这些日子跟在童大郎和病尉迟身边,看着他们老老实实做生意,那些事情自己又不懂,早就憋得坏了。现在听到杜二的这一番话,好像一下子好日子又回来了,大喜过往。
“哥哥但有吩咐,小弟定谨遵号令!”
杜二在的就是没毛虫这句话,童大郎几个人在自己酒楼里做着天大的生意,自己岂能不分一杯羹?没毛虫这种混人,到时还不是任自己摆布?
一时心中欢喜,杜二便就想喝杯酒庆祝。端起桌上酒杯倒酒,才想起这是从酒楼里拿出来给没毛虫喝的,只怕跟那只肥鸡一样,都是客人吃喝剩下来的。
见没毛虫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杜二只好强忍着心里的恶心,在杯里倒满了酒。(未完待续。。)
第82章 不好的预感
童大郎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杨花飞舞,阳光明媚。过了一会,叹了口气:“这一两个月太平静了,平静得让我心慌。”
坐在桌边喝酒的病尉迟头也不招地道:“这样不好吗?现在我们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酒肉不缺,日日快活,以前想这种日子还求不来呢。”
“不正常啊,兄弟。我们现在做的事情,虽然不犯王法,但也是跟现在的转运使司和河南府对着干,那些官员岂有坐视不理的道理?孙通判让童主管支持我们这样做,你有没有想过为了什么?我又不真是童主管的同宗,他没理由白白帮我们的。”
病尉迟笑道:“哥哥就是心思得,想的多。还能够为了什么?转运使让铜钱入户等,那些富贵人家怎么会甘心多服差役?理不要说官府的科配,从来都没有个准数。他们要有地方放铜钱,总得挑个人来出头,哥哥刚好就撞上了呗。而且我听说,杜二那厮也是靠着童主管,才扑买了这处酒楼,价钱极便宜,得了天大的好处。结果发迹之后,便就不怎么在意童主管了,他也要找个哥哥这样的人,落杜二这厮的脸面。”
童大郎转过身来,到桌坐下,摇了摇头:“兄弟把事情想得简单了。童主管就是说上天去,也不过是孙通判家里的知院。现在的事情,没有孙通判背后发力,靠着一个知院主管能做得了什么事?孙通判要找人,可不需要我们兄弟。”
“我们兄弟做得又不错!不是我说,凭着哥哥的才华,洛阳城里还真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你!不找我们,孙通判又能找谁?我不相信还能找到比哥哥做得更好的!”
童大郎笑道:“我们自家兄弟说话,你就不用这样捧我了,倒让我不好意思。不过话说回来,就是我们兄弟做得不错,当时找人的时候孙通判和童主管也不知道。”
说到这里,童大郎的面色凝重起来,探着身子看着病尉迟道:“兄弟,我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你不要害怕。现在我们两人生死与共,必须同心协力才能平安。”
见童大郎说得郑重,病尉迟不敢怠慢,把酒杯放下,道:“哥哥,我们也是曾经共患难的,过命的交情,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哥哥有话尽管吩咐就是,兄弟一切听你的!”
“好,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童大郎点了点头,“现在我担心的,就是河南府迟迟不找我们的麻烦,日后一旦事以,只怕就会闹大。”
“哥哥何以这么说?可是发现了什么端倪?”
童大郎叹了口气:“兄弟问起来,我就直说了吧。我一直怀疑,孙通判扶持我们做这些事情,是另有目的。据我得来的消息,在现在的都转运使和河南府通判来之前,孙通判在河南府是一手遮天。突然之间权势没了,怎么会咽下这口气?”
病尉迟听了笑道:“哥哥,虽然我不知道官面上的事,可也知道通判是个比知州还小的官。现在的都转运使听说以前在朝廷里就是个大官,现在大权在握,如何怕一个通判?”
童大郎只是摇头:“兄弟,官场上的事情,可不是这么简单。若单只是一个通判,自然不放在转运使的眼里,但若他上面有人,可就不一样了。当年寇准相公是如何威势?落难之后还不是被通判拿捏。更何况一个区区转运使!”
病尉迟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听到这里不由向前挪了挪位子,凑上前小声问道:“哥哥是说孙通判在朝廷里有人撑腰?要想对付转运使?”
童大郎点了点头:“十之**是这样。我原来想的,是孙通判让童主管让我们把事情做得分外出格,惹得转运司和河南府来查我们,他便趁机发难。虽然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样的说词,但心然是准备好了,能够把转运使参倒。”
“倒是没想到,河南府就当没看见我们,这就有些难办了”说到这里,童大郎重重叹了口气。“他们神仙打架,我们小鬼遭殃。我本来想着,就是来查我们,终究是没做什么恶事,又能如何?不如趁着这些日子,兄弟们享受富贵。现在”
病尉迟不由有些紧张起来,“贼配军”的滋味他已经尝过,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想了一想,病尉迟道:“哥哥,我们现在也没做什么大恶啊,又有什么?”
童大郎苦笑:“什么是大恶?我跟你说,小贼偷钱上十贯便就是死罪,若是明火执仗几贯钱就砍了!我们现在经手动辄数千数万贯,你还要什么大恶?”
病尉迟愕然。在他的心里,对钱的数字从来没什么感觉,以前做闲汉,也不过是几百文的数目,最多几贯,随到手随花,没什么余钱。现在是童大郎主事,并没有仔细去想钱的数字意味着什么。说起大恶,当然是杀人放火,钱是个什么?
童大郎这样一说,病尉迟才勐然惊醒,自己以前一直没事,不就是因为不管是偷是骗涉及到的钱都不多吗?一点小钱,官府不值得花太多心力。
是啊,现在经手的钱数动不动就是数百贯,虽然到不了自己兄弟的手里,但名字是自己和童大郎啊!真有作奸犯科的事被抓住,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哥哥,那我们怎么办?”
见病尉迟有些紧张,童大郎笑了笑道:“兄弟也不用过于担心,现在也只是我自己瞎想而已。真正事情如何,也没个头绪。只要我们谨记住,钱财过我们的手没有事情,但只要不贪心,不主动去做违法的事,将来总不会有大难。我说给你听,只是让你警醒些。”
病尉迟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哥哥的话我定然记在心上。不过,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得想个办法留条后路。”
“这些你不用担心,我自然会想办法。别看在这酒楼里我们逍遥自在,其实不知道多少比眼睛盯着呢,千万别做让人抓住把柄的事。我现在担心的,是没毛虫。”
有些走神的病尉迟听了这话一愣:“没毛虫是我的兄弟,多少年交情在,我说话他一直听的。哥哥安心,我会吩咐他一切小心,不要让人抓住把柄。”
童大郎看着病尉迟,暗暗摇了摇头,把心里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只是道:“他最近跟酒楼的杜二走得近,你提醒一下,杜二可不是个善人,最好离远一些。”(未完待续。。)
第83章 有放有收
转运司衙门长官厅里,杨告道:“都漕,昨日方偕送来南路各州查账的书状,除了一些小意外,并无大的情弊。北路各州也一般,没有我们先前想的大量偷逃税算的事情。”
徐平点了点头,最近他也想明白了,其实是自己把事情想得过于严重了。州县的官员把地方豪强吃得死死的,而他们都是流官,按照回避法在本地既无产业,也没有要紧的亲眷,怎么可能发生大规模逃税的事情。收上来的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施政能力,影响到他们的政绩考评,没有借这个机会大规模地压迫本地大户已经是难得,更多还是因为他们自己对新的政策也还不熟悉。等到下年,不是怕民户逃税,而是要防官员借机加税。
说到底,这个年代民间的力量在官方面前不值一提,只要没有官员抵制,新的政策就不会遇到激烈的反抗。而且徐平的新政也比较缓和,只是逼各地的大户把藏匿的铜钱拿出来,放到钱庄里而已,并不会少了他们的。既没有把人逼得倾家荡产,也没有让京西路民不聊生,别说是跟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比,就是跟次的茶盐法改革比都异常温柔。
最重要的,此次改革没有影响到官员的利益,还让他们在地方施政的能力增强了。这个年代势力最大的阶层就是各级官员,其他势力可以忽略不计。
惟一的例外就是河南府,这里地位特殊,相对转运使司半独立,城里致仕和闲居的官员众多,乡间有大量依附于皇陵的民户,与外州比就不那么老实了。
见徐平看向自己,王尧臣摇了摇头:“河南府也相差不多,此次查账,没有查出来偷漏税款特别严重的。其实这才正常,富贵人家的铜钱都放到了以童大郎为首的几个虚人头上,其他的公司多是平常百姓开起来的,他们只想着规矩挣钱,偷税没那个胆子。而云行又已经说了,童大郎那几个人,不要细查,且让他们逍遥吧。”
徐平皱眉问道:“就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自然是有的。那几个人名下的公司,交易极多,公司里沉淀了大量铜钱。但是他们的交易基本免税算,河南府从他们手上几乎收不到什么。我和郑判勾商量过,这些交易只怕很多是假的,只是在走账而已,实际上并没有货物实买卖。”
一边的郑戬道:“不错,我有九成的把握,这些人在做假账,为的就是把铜钱留在自己的手里。都漕若是同意,我可以让手下的人与王通判一起,起出他们的底来!”
徐平摆了摆手:“算了,且让他们逍遥几天吧。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没必要在这些人身上花精力,最少今年底之前不要动他们。说实话,西京城里的富贵人家,哪个在朝廷里没有人脉?不是牵连到哪个大臣,就是哪家王公的亲戚,这些人跋扈惯了,就不是遵纪守法的人家。现在他们都集中到那么几个人头上去,只是避开我们,对大家都是好事。”
郑戬皱着眉头沉声道:“都漕,不是下官多嘴,既是推行新政,便就应该从豪门大户下手!既然跋扈,那就用严刑峻法惩治他们,不能苟且!不下力气整治这些人,民间必然就会怨言四起,于新政不利!为长远计,对那几个人还是及早下手得好!”
徐平对郑戬摆手笑道:“天休,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不必什么事情都这样做。我们现在京西路的新政,并不是从民间敛财,而是舒缓民力,是松不是收。最关键的,不是惩治那些不跟着我们的人,而是让老老实实遵从新政的人得到好处。那些真地开了公司,安心做生意的,要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才是最重要的。官府收了多少税现在来说倒在其次,这些人赚到了多少钱才最关键。做事情,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杨告道:“真正安心做生意的,今年大多还是赚到了钱,数额不小。不过现在的钱都在钱庄里面,对他们就是个虚数,民间为此多有怨言。”
“钱庄里的钱难道不可以随时取出来?自设钱庄到现在,还没有不让百姓取的事情。”
王尧臣摇头:“钱拿在自己的手里才安心,没办法,百姓这样想难免。”
徐平道:“这就没有办法了,只好让他们慢慢改了这想法。最多,我们也就是让取钱花钱更加方便一些。这样吧,从下个月起,想办法让钱庄在三司铺子里设个交割的地方,可以直接用钱庄的交引在铺子里买货物。花钱方便一点,让他们心安。”
钱庄的下一步是改为银行,然后由银行发银行券,也就是纸币,慢慢取代铜钱。徐平绝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让步,铜钱进去了,就不要再想大规模地取出来了。铜钱本身就是贵金属,流通过程中由于储存和销钱为器等等原因,大量地退出流通,官府再怎么铸钱也很难补上这个窟窿。简单地说,铜钱的流通成本太高,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了,用纸币取代铜钱势在必行。不适应这种转变的,只好慢慢去适应,徐平不会走回头路。
见徐平的态度坚决,王尧臣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现在钱庄的凭据还不能自由地流通,只是存款证明,而没有货币的职能,他们还看不出钱庄未来的前景。
徐平没有再详细地说,事情没有到那一步,再多的话也只是徒费口水。等到民众习惯了大额交易在钱庄交割,钱庄的信眷建立起来,发行很行券,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郑戬道:“还有一件事,都漕让读书人学过之后查账,弥补官府人力不足,这样做是极好的。我想着此次回到京城,也在开封府做这件事,三司勾院再招公吏,便就从这些人里招。现有公吏,学过考不过的,也就不要在勾院做事了。”
徐平听了点头:“此法可行。只是开封府现在没有公司要查账,学了没有饭碗,只怕没多少人肯去学。你若有心,还不如把心思用在现有的三司公吏身上。”
“都漕能在京西路待多少年?这里的事情,要不了多少日子开封府不照样发生?我能够这样想,读书人又有几个傻子?在下官想来,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去考这一个饭碗的。”
郑戬是徐平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脾气古怪倔强,脑子却很清楚。为什么徐平做三司副使的时候没有这些动作,一到了京西路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还不是因为京城里掣肘太多,不能施展拳脚吗。等到在京西路做出了成绩,必然还是要回到京城去,同样的政策肯定要推向全国,那个时候谁还能挡得住?只要对朝政不陌生的,都能看出这一点。
徐平笑了笑,没有说话。郑戬的话说的没错,只是不适合明白说出来而已。
郑戬又道:“现在可虑的,是京西路考出来的人也不多。这一次查账虽然勉强完成,实际上在下官眼里,疏漏之处还是不少。等到再过几个月,便就是收夏税的时候,接着又是秋税,秋税完了就到年底了,事情更多。勾院里能够抽到京西路来的人,那时就没有多少了。依我之见,还是乘着这几个月的功夫,多教一些人出来,不然来年人力就捉襟见肘。”
“这话不错。杨告,你回去拟一个文书,行到京西路各州县,便就在夏天之前,再教一些人出来。分别在河南府、许州、蔡州、邓州、襄州和金州立学,不拘本路外路,凡是读书识字的,都可以入学,学过考过之后,由官府发给文告。以后凡是本路设的公司,都要由这些人做账,否则以偷逃税算论处。”
杨告应诺。
京西路特别是南部,学风不盛,读书识字的人并不多,达到要求可以学审计的人就更加少。郑戬是因为徐平是自己的老长官,才带着属下官吏到京西路来帮着培训,也只能起个种子的作用,并不能把这事情一直包下来。现在开公司的还没有见到大的利益,京西路开的公司并不多,还能勉强应付过来。等到秋后大量公司见到利益,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说过了这次大规模查账的事情,几个人坐下来聊一些其他话题,气氛轻松下来。
王尧臣道:“虽然我总觉得有不少人在逃税,但这一次查过,河南府还是比往多收了不少税算,府里手头宽松了许多。我想着趁还没有秋忙的时候,用夏天这几个月,把西京城池收拾一番。洛河上游已经筑坝,天津桥倒不急着重修,可以放一放。就是外城城墙已经倾颓得不成样子了,重新整治一番,云行觉得如何?”
“这是你河南府的事情,何必问我?不过说到了此事,倒是让我想起一件事来。以往征发民间徭役,也没有个准数,有事便征,无事便罢。当然,河南府这里又有皇宫又有皇陵,徭役比其他地方都多,也没个闲的时候。既然是官府手里宽松,我想着以后也不能随便征用民夫了,要立个规例下来。每年一丁要服多工的徭役,有个准数,少做了的人用钱来补,多做了的人发钱下去。前些日子李觏要修南下道路,我就跟他说过此事,只是没有定个数目下来。这次便就定下来,行文各州县,看是一丁多少工合适,由转运使司统一考虑。这也是为州县立个规矩,避免过多征用民力,你们觉得如何?”(未完待续。。)
第84章 蓄势待发
留守司后衙,孙沔坐在树下,慢条斯理地喝着茶。
童主管站在一侧,神情恭敬,轻声禀道:“官人,此次官府查账已经做完了。以后虽然账目都要送官府那里去看,但不会再如此严格,不必操心了。”
孙沔淡淡地道:“让你看着的那几家,都没有出什么事?”
“没有,账目都是找人专门做过,绝没有漏洞可查!听说是河南府有些不甘心,但到底是没抓到把柄,也奈何不了我们。”
孙沔摇了摇头,冷笑道:“找人专门做过账便就查不出来了?笑话!都不用三司勾院的人来,我去查都不知道有多少把柄。查不出来,只是不想查罢了!”
童主管急道:“怎么可能?转运使司发下来的条例小的仔细看过,账目不知道对了多少遍,绝没有不按条例的地方,怎么会有把柄被人抓住!”
“那么多钱在那里,河南府却收不到税,跟其他家一比,这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有蹊跷!别说那些公司里真地动了手脚,就是没动手脚,也要扒下一层皮来!你也随着我在州县做过官,这个道理还不懂吗?只是把账过一遍,这是摆明了不想查了!”
童主管随在孙沔身边多年,见多识管,听了这话,转念一想便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做官的有傻的,有迂腐的,能被下面煳弄过的也有不少,但绝不包括王尧臣,更不包括徐平和杨告。特别是徐平和杨告,都是精于理财的人,只要把数额一对,都不用去查账就知道其中有猫腻。这样轻轻放过,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不想深究。
童主管还是有些不明白,对孙沔道:“官人,徐平做出这样的动静,必定是有所图,把我们的人轻轻放过是个什么意思?自他到京西路,可一向都与官人没有交情。”
孙沔叹了口气:“还能是什么意思?无非是两种可能。一是知道背后的这些人在朝廷里有些能量,不敢轻易得罪死了,所以这次轻轻放过,先易后难是做事的不二法门。不过徐平是当今皇上面前宠臣,未必就会真怕了我们。再一个,哼,就是知道我也不是傻子。这些事情我派人去牵头,并没有瞒着人,徐平和王尧臣当然也都知晓。只要他有脑子,就知道我这里必然准备了手段,敢深查绝饶不了他!哎,可惜了,这次又让他滑过去!”
童主管一惊:“原来这是官人放出去饵,就是让这些人来查的!”
“什么饵不饵的,不过是多备下些手段罢了。徐平这厮在京西路如此大搞,朝廷里自然有人看不过眼,只要这里有事情闹起来,自然有他好看。只要徐平走了,王尧臣虽然是状元出身,但书生习气,我不惧他,河南府还是我说了算啊”
“哎呀,那着实可惜了!只要把那个徐平排挤得离开京西路,官人在河南府还不是要风得要雨得雨!做成这件事,舍了那点钱财又算什么!”
孙沔沉默了一会,幽幽地道:“这厮年纪不大,做事情却如此谨慎,倒是有些不好下手了。罢了,也不指望在留守司这一任上做出什么大事,便就安安稳稳做完,到时候想办法寻个大州去做知州好了。不过仕途没了念想,钱财总要弄些在手上。”
童主管眼睛一亮,向前凑了凑了道:“官人的意思是”
孙沔笑笑,转头看了看童主管,对他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