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巴掌煽得很重,几乎让他当场吐血,愤怒得双目赤红一片。
如此一来,他不但没有激励出部队的士气,反而被打击了锐气。
满地鬼子残骸,几乎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全是血肉碎片,染红了七十余米的公路,一片血腥。
在朝阳下异常醒目,闪着妖异的光度,慑人心神。
晨风刮过,血腥气息呛人,合着一股硝烟荡漾开去。
见证这一幕的鬼子兵遍体颤抖,脸色苍白,双目几乎爆突而出,喉结一阵阵的涌动作呕。
太恐怖了。
小鬼子的胆魄在下降,几乎瞬间跌入冰点。
正应了钢板上“日寇只配做肥料”的词句,击碎了小鬼子心灵之中仅剩下的一丝念想。
魂回故土没戏了?
只配做肥料……
因此,鬼子大佐恨透了钢板,用武士刀噼砍,并且咆哮:“搜索前进,杀光可恶的支那人……”
疯了,鬼子大佐几乎吼破了嗓子,致使惊魂未定的小鬼子回过神来,开始彻查痕迹,向前推进。
尸体收不成了。
士气也所剩无几。
唯有鬼子军官在不停的嚎叫,以复仇的言论来激励部队的士气。
整个大队的小鬼子惶恐不安。
不过仇恨正在滋长。
而藏兵洞也面临一场危机,一名小鬼子接近了藏兵洞顶端。
洞顶是以车墙板与车棚架为横梁,以高粱秸秆为骨架,再以帆布与衣服平铺,最后盖上一层土,插上杂草伪装而成。
是以,小鬼子一旦踩在顶棚上,必定会塌方下来。
此刻,鬼子兵没有停下来,小跑在土埂上“沙沙”作响。
这是追魂夺命的声音?
不用问杂兵就知道结果,这鬼子兵的脚步声就催命的丧钟。
只需小鬼子一声惊叫,藏兵洞将彻底暴露,命运可想而知。
因此,一帮杂兵急红了眼,不停的梗咽出声息,也攥紧了武器,煎熬在分秒之间。
集体激发出一股粗重的喘息潮浪,随着渐进的脚步声愈演愈烈。
小鬼子每一步像是踩踏在所有人的心坎上,“咚咚”作响,挤压奔放出一股焦虑的激流,充数了全身。
这一刻,时间好像已经凝固,缓慢了无数倍,摧残着心神。
杨关面无表情,绕有兴致的观看一帮杂兵的面部表情变化,没有把奔跑而来的小鬼子放在心上。
反而觉得这种机会很难得,用来磨砺队员的心性最恰当。
正所谓心中有数而身不慌,一帮杂兵心态尚需打磨。
大壮无动于衷,只是紧盯着黑黝黝的上方,在推断小鬼子的来路,判定具体的位置。
同时不停的拔拉杂兵让开位置,预备捉拿掉下来的小鬼子。
杂兵借助望口微弱的光线,大致可以看清大壮的影子,慌乱的心神才稳定了一些。
毕竟经了一夜的战斗,多少也长了见识,增进了一份胆魄。
只不过还不够老练,也不具备大无畏的奋斗精神,惶恐不安很正常。
而电报员也在准备,越发稳定了即将引发骚乱的局面。
因紧张过度而发生惊叫,乱串,以及枪走火也不稀奇。
这种情况在战场上很普遍,皆因心理素质不过关。
这时,小鬼子距离顶棚不足三米,脚步声很清晰,震动了整个藏兵洞的空间。
“踏踏”声不绝于耳。
近了,尚差一步就踏上棚顶。
一帮杂兵魂不守舍,遍体颤抖……
小鬼子迈出了最后的一步,整个身体腾空之际。
杨关向上一扬右手,一枚金钱镖飞出,洞穿了顶棚,“嗤”的一声命中了小鬼子的咽喉。
小鬼子跌入顶棚,“哗啦”一声响动,惊动了远处的鬼子兵。
“川岛君,你什么情况……”
一语惊人心。(未完待续。。)
第183章一份成果一份痛
铜钱镖夺命,跌碰声惊魂。
杨关感应出小鬼子行走的位置,在小鬼子最后临空一步之时予以射杀。
精准到位,一镖洞穿了鬼子兵的咽喉。
小鬼子的气管与声带被铜钱切断,致使无法发出声息。
堪称完美的袭杀,毫无声息的解除了危机。
本该是一件高兴之事,但偏偏出现了意外。
小鬼子死球了,身体摔入藏兵洞,压断了高粱秸秆,也发出了声息。
正好被黎家坪田地中的小鬼子听见了。
“八嘎,川岛君,你在干什么?”小鬼子惊问。
原本相距不到百米,突然发出响动,以及不见人影,惊问出声很正常。
而这一声惊问吓到了一帮杂兵,差一点引发了骚乱。
已经暴露了,不跑还等什么?
找死啊,外面有一个大队的小鬼子,这一百多人不够人家塞牙缝。
此时逃跑,在相距七百多米的情况下,兴许可以逃出去。
因此,一帮杂兵几乎压制不住身心之中的恐惧,绝大部分人站起身来,向上攀爬。
这时,由于衰落的小鬼子砸出一个窟窿,刺目的阳光照射进来。
所有人的眼前一亮,陷入短暂的目盲之中。
正因这个原因,一帮杂兵逃跑的速度被减缓。
停留在不同的位置上摇头晃脑,揉眼睛,再睁开时发现了问题。
楞神了,不用逃了?
这能行吗?
一旦被小鬼子识破了身份就全完了。
所幸一帮杂兵没有喧闹,怀着疑惑,带着紧张的律动观看效果。
一旦发现不对劲再跑也不迟。
怎么回事啊?
原因出在杨关身上,当他听到外面的小鬼子发出惊问的时候,瞬间示意电报员准备。
随即用力推送电报员至顶棚的边沿,力度把握得刚刚好,致使电报员爬伏于地。
“八嘎呀路,摔了一跤。”电报员拍打着身上的灰尘,缓缓地站起来,气愤的叫骂。
声音惊怒,口吐唾沫,装出一副口中进沙子的模样,实施蒙混过关之计。
“八嘎呀路,笨蛋,抓紧时间向前搜索。”小鬼子没有怀疑,厉声催促起来。
电报员也不答话,担心露馅,只是不停的口吐唾沫掩饰口音暴露的危险。
同时踩踏着横梁而过,端着枪向远处搜索……
危机安然度过,众人露出了笑颜,这会儿才发现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只是战场上的一个小插曲,却关系到一百多条人命的安危。
“全体抓紧时间睡觉,这一仗有得打,别到关键时候掉链子。”杨关轻声命令。
这个时候谁睡得安稳?
小鬼子一个大队的兵力在外面搜索,谁敢睡?
不说小鬼子在外面闹得沸沸扬扬,吵得人无法安枕。
单说刚才的惊吓,也是惊心动魄,令心神惶恐不安,此时绝不可能安稳的入睡。
不过所有人闭上了眼睛,不一刻便鼾声四起。
众人太累了。
大家毕竟一天一夜没有合眼,而且与小鬼子生死搏杀,精气神消耗得很严重。
感冒可以传染,睡眠也是一样。
人在极度疲累的时候,只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就可以倒头便睡。
怕死在这一刻被抛之脑后,陷入自我放纵之中,神游天外。
杨关扫视了一周,心神颇为感慨,这就是战争催眠曲,把小鬼子的叫声当被盖?
就这份气魄,胆量,何愁小鬼子不灭?
自我嘲哄的比如,昭示着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显而易见,一帮杂兵的军事素质不堪入目,胆小如鼠,怕死得要命。
为何可以睡在小鬼子的眼皮底下呢?
倘若真是怕死到骨子里,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会睡觉,只因怕死。
而一帮杂兵睡着了,证明了什么?
以潜力来解释太笼统,用心理素质增长来比如最为贴切。
也就是说,经了一天一夜的战斗,杂兵已经脱变为腾龙的正式成员。
此刻的他很欣慰,见证了自己的劳动果实,心满意足。
世上没有一戳而就之事,也不会轻易的降下奇迹。
是以,看到一帮杂兵成长得这么快,他是由衷的高兴。
也许是即将步入决斗场,进入死地,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心情才变得情感化。
回想一路走来一无所成,什么事情都没有完成,哪怕是一件事,一件也没有,没有……
杨关不甘心,心神很惆怅,恩师的遗命无法完成,血仇也报不了了,还有娇妻……他有太多的遗憾。
也可说是他的遗恨,恨自己无能,白在世上走了一回,什么也没有留下。
甚至想过做傻子挺好,至少没有如今这种烦恼。
是以,当他见到亲手栽培的劳动果实,心神被触动了,感觉没有白费力,也给中华留下了一丝贡献,知足了。
正所谓知足者常乐,他此刻很舒心,不再纠结决斗之事。
只待完成阻截任务,便可以与小鬼子大战一场,即便是死也不能弱了中华民族的风骨!
在欣慰的情绪下,他开启了鬼子供奉的肉罐头,一边吃喝一边监视小鬼子的动静。
只见小鬼子彻查了整个黎家坪,没有发现可疑的迹象,仅仅发现西侧土坡上一些脚印。
那是让十七名上身受轻伤的伤员留下的足迹,命令他们回归龙泉山。
主要是扰乱小鬼子的视线,不让他们彻底翻找黎家坪。
在青天白日之下,一目了然,小鬼子没有严密的彻查。
毕竟小鬼子被诡雷阵激怒了,报仇心切。
同时也不相信有人胆大包天,会掩藏在眼皮子底下。
再加上电报员的喊叫误导,致使愤怒的鬼子大佐下令追击。
至此彻底度过了危机,安全了。
但发报机“滴滴答答”的响起来了,传出一段仇恨电码。
小鬼子开始杀人了。
在龙泉山之西,两座山包之间,屠杀壮年男子,一个接一个的杀害。
小鬼子把砍头留在最后,用最残忍的方式折磨平民,斩断手脚指,臂膀,慢慢地残杀民众。
这是小鬼子恨意的宣泄,对国人心灵的碾压,在刺激着民众的情怀。
杨关愤怒了,很想冲到小鬼子面前,来一次决断,免得无辜之人因他而死。
可惜他不能失信于**,也放不下亲手训练的队伍,只为紧要牙关,攥紧了拳头忍耐。
就这么一直坚持到傍晚,情势再次升级……(未完待续。。)
第184章战神变魔鬼
危机惊险过,谣言漫天飞。
队伍就藏在小鬼子的眼皮子底下,但有惊无险,安然的度过了危机。
本来值得高兴,再加上一帮杂兵成长斐然,更加令人欣喜。
然而,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小鬼子开始残杀平民,实行了最残酷的方式。
杨关被气得不轻,为了协助抗战他极力地忍了下来,把仇恨埋在心底,只待决斗之时爆发。
小鬼子不是人,是畜生,他在心里不停的咒骂。
一百名无辜的壮年为自己惨死,这个债谁来还,又该如何还?
谁又还得起?
那是一百条人命,被各种残酷的手段折磨致死,临了还被砍下头颅堆成一座景观。
小鬼子在报复,以夹皮坳的惨景为例,并加以宣传,还有照片为证。
这是公然的羞辱,颠倒是非。
小鬼子做下了无数惨无人道的事情,也没有谁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而这种谣言,舆论一直坚持到夜幕降临,惊动了全国,也飞向海外。
“娘希匹的,不服从军令阻挡日军,也不救助百姓,你是战神还是白痴?”蒋光头发来第一份电报。
如此同时,各界人士开始质疑,这还是我们心目中的战神吗?
手段这么残忍,你究竟是战神还是杀神?
杀鬼子没有错,丧失了人道主义也就违背了中华礼仪之邦的根本,道义何在?
讨论声漫天飞舞,责骂之音比比皆是。
“混蛋,党国被世界各国谴责,你就是罪人,破坏了大好的抗战士气,我命令你去决斗。”蒋光头的第二份电报。
弱国无外交,有理有据都没有人搭理你。
此刻被小鬼子抓到了把柄,便遭到各界的大力谴责。
这就是世道人心,欺善怕恶,自私自利之徒。
这是一份堪比天大的屈辱,无处申诉。
小鬼子丧尽天良,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肆意践踏,蹂躏,不知道残杀了多少人,从未有人站出来谴责日寇。
杨关快被各种电文气炸了胸腔,暗恨小鬼子太歹毒,以及恨透了中华民族内部的软骨头,汉奸,见风使舵之辈。
在无数声讨中,他逐渐麻木了心神,已经这样了,又能怎么办?
一百名平民惨死,这是一份血泪史,惊天的仇恨!
误解也解不开了,战神彻底沦为魔鬼,丧失了道义的走肉之人!
各种咒骂如漫天飞花,若是当面一定会被吐沫星子给淹死。
即使躲在藏兵洞内,心神已经被撕裂了无数次,痛彻心扉……
几乎咬碎了牙,双手上的指甲攥入手掌,血液顺着指缝滑落,“滴答、滴答”溅在地上。
煎熬时刻伴随,直至半夜辱骂电文才平息下来。
也许是骂累了,都歇息去了,等到来日接着骂……
这些电文全是让八路军转发而来,他只想牢牢的记住这份屈辱。
再让屈辱化作力量融入骨髓,积攒起来迎接爆发的时刻。
而小鬼子变得更狡猾了,扫荡大队没有发现蛛丝马迹,气唿唿的投入到战场上。
鬼子军部则是高度重视,已经把黎家坪的杰作按在了杨关的身上。
认为只有他有这份能力,神不知鬼不觉的屠杀了大量的帝**人。
是以,后勤辎重队不敢轻出,害怕被劫持而影响了扫荡的步伐。
同时派遣了不少巡逻队,在公路上来回跑,甚至伪装成运输大队行动。
旨在查探伏击者的行踪,以便调兵遣将进行围歼。
不过没有在夜晚行动,致使夜幕下的公路静悄悄。
而黎家坪上并不平静,一百多人正在忙碌。
在公路两侧挖地洞,延伸一百余米。
每隔十米开一个窟窿,以便运送土壤。
而洞顶距离地面仅仅只有十公分左右,用无数高粱秸秆做支撑,只要保持现状不塌方即可。
由于没有小鬼子前来打扰,地洞在天亮前顺利完工。
武器弹药堆放齐整,预留下一百余人埋伏在地洞之中。
一切布置完毕,只待小鬼子入套,便可以出奇兵杀小鬼子一个片甲不留。
这时,杨关收到一份极其气愤的电文,懊恼不失。
内容是潘云凤气不过小鬼子的行径,整个人变得很暴躁。
极力的忍耐,饭也不吃,水也不喝,反而给殷志与杨虎杨豹送饭食。
本来没有任何危险,但出了意外。
潘云凤气愤难消,决定审出谁是内奸,以便出气,也可以消除这个隐患。
总不能一直把三人关押起来吧?
在不能用刑的情况下,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这把她给气的不轻,直接打开锁链之门,进入其中用鞭子抽打审讯。
审讯了一段时间,依旧没有结果。
潘云凤彻底愤怒了,拔出驳壳枪射击,子弹从三人的头顶上飞过,一发一发慢慢地往下降。
在死亡的威胁下,以及发觉潘云凤不是开玩笑的时候,三人几乎同时承认是内奸。
这就有意思了,一下子蹦出三个内奸,太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潘云凤不相信三人的谎言,但被这份袒护的情意所感动,越发坚定了追查内奸的念头。
动了恻隐之心,不想因一人之过而连累到两名无辜者,还是有情有义之人,她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于是实施了更严酷的审讯,剁手指,看看三人的感情究竟如何。
正当她实施刑法之时,杨虎爆发雷霆反袭,瞬间被其制服。
杨虎隐藏了本领身手,震断了捆绑的绳索,在潘云凤大意下实施了反袭击。
并以潘云凤为人质,携带殷珍与杨豹逃离了龙泉山。
以党**人不甘受辱为由,果断的离开。
临走时扬言,一定要告发杨关私通共党,残暴不仁等等。
走了就走了吧,只要不是小鬼子就没有过大的威胁。
然而,三人挟持潘云凤下山,却落在小鬼子手里,四人现已被绑在树干上,接受鞭刑抽打。
不但如此,小鬼子已经知道潘云凤与杨关上结义兄妹关系,扬言当众侮辱她。
杨关收到这份电报彻底傻眼了,顿时心急如焚,坐立不安,只想飞身退走,可是任务怎么办?
正在他焦虑不安的时候,涞源县城发来电报,小鬼子的后勤辎重大队出发了。
小鬼子以一个加强中队的兵力开路,另一个加强中队殿后。
广灵县城还有一个鬼子中队策应,防备森严。(未完待续。。)
第185章交战破局
遗祸作乱,忧心不宁。
龙泉山的来电惊人,暴露出严重的隐患。
杨虎暴起发难,劫持潘云凤下山,他会是内奸吗?
仅凭他隐藏武艺而定罪,是否有些欠妥?
三人中没有内奸绝不可能,此次被小鬼子抓获就是最好的证明。
依照潘云凤的脾性,她绝对会与小鬼子同归于尽,怎么会被抓?
另外三人也不是弱者,若是反抗绝不可能被小鬼子轻易抓捕。
因此,四人被抓令人质疑,绝对有人暗箱操作,以至于被捕。
杨关恨不得长出一对翅膀,火速飞往龙泉山查明究竟,就算宰杀那三人也在所不惜。
只可惜走不了,也不能走,致使他心神焦虑,懊恼,烦躁不安。
就在这个时候,涞源县城来电,小鬼子的辎重部队出动了。
不过,小鬼子的押运部队不可小觑,足足三个加强中队。
虽然三个中队不在一起,但是增加了伏击的难度。
小鬼子这样布置可以相互驰援,机动能力强,一方遇袭两方支援。
在这种情况下伏击小鬼子,无疑是自找麻烦,找死的行为。
然而,已经答应八路军拖出小鬼子,不可能食言,也绝对不能让物资流入前线交战的鬼子手中。
这一战必须要打,而且要狠狠的敲打小鬼子。
唯有打疼小鬼子,才能遏制他们的进攻步伐。
厉害关系很明朗,只是怎么打这一仗?
硬拼是弱智,莽夫行为,绝对不能做出以卵击石的蠢事。
何况一帮杂兵刚刚树立战心,军事素质太低下,根本就不堪一击。
在这个前提下,战斗不可能取得胜利。
伏击一个中队的小鬼子问题不大,但无法脱身,有被围歼的危险。
主要是无法完成任务,这才是最重要的环节。
“大壮,你们留下来伏击小鬼子,我带五十人袭击广灵方向的小鬼子。”杨关大声命令。
“教官,这太危险了,就算歼灭了广灵之敌,押运的先头部队会火速增援。”大壮意识到危险。
“别嗦了,执行命令,准备开拔。”杨关挥手示意,让队员开出装甲车,以及三辆军车。
大壮无力劝阻,一脸的无奈,挂满了忧愁。
这是打破三方小鬼子的唯一办法,声西击东。
也就是打击广灵之敌,从而吸引押运辎重的先头部队。
若是一切顺利,黎家坪的伏击战也可以顺利打响。
杨关在众人的瞩目中启程,掀起一股沙尘飞扬,转瞬间消失在远方。
朝阳冉升,金芒普照,蔚蓝的天空彩云点缀,白云悠悠。
劲风吹拂,云层跌宕,幻化无端,自由的翱翔天际。
黎家坪上空沙尘飞扬,在金芒下亮灿灿,随风席卷西南。
沙尘飞扬处,四辆车飞驰在前,掀起一路烟尘尾随。
只见土石公路上坑洼不平,致使车辆颠簸不宁,像风浪之中的一片落叶,摇曳般奔驰。
装甲车在前面开路,裸露在外的四挺机枪威慑四方。
这是一辆铺满甲壳的车辆,就连轮胎外面也被罩上一层钢板。
护甲不及坦克那般厚实,但可以抵御重机枪枪弹,也可以防止手雷爆炸。
此刻,杨关坐于装甲车内部,随着车身颠簸而摇晃,就连心思也在摇晃。
情报显示广灵方向有一个中队的小鬼子援兵,但具体的情况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很危险,被小鬼子伏击的可能性很大。
小鬼子已经变得无比狡猾,为了后勤辎重的安全,一定会严加防范。
怎么办?就这么莽撞的冲上去?
一旦袭击失败,被围歼的可能性很大,也牵连到黎家坪伏击战的胜败。
后果很严重,关乎八路军截取小鬼子的这批物资,也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
就在他心神不定的时候,装甲车骤然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杨关抬头惊问,及时的透过望孔观察。
“前面有动静,在左侧百米外的山包上,两块大石之间……”司机说道。
按图索骥,只见石头后面确实有人,趴伏在地上观望……
杨关眼睛一亮,随即撑开顶盖,向左侧山包上招手,原本不宁的心神安稳下来。
山包上人发现手势,急匆匆的跑了过来,霍然是先前化身为小鬼子的电报员。
这家伙没有名字,而且还是一个结巴,被人欺负惯了,直接喊他傻子。
其实他很聪明,一点就透,有一套独有的生存法则。
在双山沙上被俘虏后,他的表现得很优异,只是说话成为障碍。
因此才安排他学发报,毕竟电报内容简要,汇报对他来说还够不成障碍。
狄宝是他现在的名字,杨关昨晚上才给取名,老是喊电报员过于生分。
此时,狄宝带回来一份情报,正是广灵之敌的具体位置与布置。
小鬼子确实狡猾,在前方一处夹道沟设伏。
那是一处山包噼开的沟渠,长不过三十余米,宽十米左右。
两边的山包高五米左右,乃是遏制公路的好去处。
但只适合截击,不利于大规模的伏击战。
小鬼子据守在两边的山包上,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构筑了一条封锁沟,这几辆车不够小鬼子塞牙缝。
还有迫击炮阵地,建在夹道之后五百米处,严阵以待。
这一道坎不好过。
小鬼子明显猜到了一些什么?
硬闯过去是找死,唯有蒙混过关。
杨关在心中盘算,随即命令队伍开枪前进,一路喧闹而过。
不但如此,后三辆车向前方扫射,装甲车向后扫射,如此飞驰追击。
沿路上掀起一股沙尘弥漫,在劲风中飞扬,数里之外皆可看见。
机枪扫射,手雷爆炸,热热闹闹的逼近夹道沟。
近了,相距一千五百米,已进入小鬼子的望视线。
假战变为实战,瞄准车厢坚硬处射击,激射出一片火花。
传出“叮叮当当”金铁之音,异常刺耳。
一千多米,在轮子的飞驰下很快就到。
五百米,小鬼子没有开枪,依旧在坐山观虎斗。
三百米,两座山包上任然没有动静,只是翘首观望。
两百米,尾追的三辆车掉头回撤,并向山包上扫射。
小鬼子发动了进攻,迫击炮炮弹“咻咻”升空,成抛物线坠落而来。(未完待续。。)
第186章穿行夹道沟
战车冲锋,枪弹齐鸣。
三辆卡车尾追,六挺重机枪架在车头上“哒哒哒”疯狂扫射。
子弹激射在装甲车车身上,火花四溅,“叮叮当当”炸响。
传出一阵激烈的金铁交响曲,震人耳膜,响彻了一片空域。
伴随一片手雷飞袭,在装甲车周边与车身上轰然爆炸。
掀起一股弹片激流,合着沙尘激射八方。
这是实战,没有参假的战斗,生死相搏。
为了煳弄小鬼子,为了完成对八路军的承诺,杨关不在乎冒险一试。
这一刻,装甲车内部一片嘈杂,整个空间“嗡嗡”炸响,就像置身于轰炸机群之中,震得耳膜生疼。
四人在车厢内龇牙咧嘴,脑海内如针扎般疼痛,异常难忍。
虽然没有被子弹与弹片击中,但是疼痛度一点也不少于受伤。
一发子弹击中护甲钢板,脑海内就会刺痛。
一枚手雷爆炸在装甲车上,整个身体皆在惊悸。
这是非人的煎熬,于分分秒秒之间,没有止尽?
好在距离夹道沟不远,终于越过了一道坎,进入两百米之内。
三辆卡车倒退,并向山包上的小鬼子扫射,不敢停留。
小鬼子尚未反击,集体趴伏于地。
不过,小鬼子的迫击炮炮弹飞袭而来,划破了空间,呈抛物线砸在卡车离开的地方。
掀起一股沙尘弥漫,能有数米高,随风飘散。
“加速冲过去,快。”杨关大声命令,看准了时机。
假战煳弄小鬼子,他也没有把握。
毕竟小鬼子拥有电台,一定会询问友军部队发生了什么情况。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下达命令,发报,联络,接收,禀报,再由指挥官下令回电,发报,接收,再判断敌我做出应对之策。
这个程序很复杂,中间每一个环节都会出现延误。
而他看准的就是时间差,与小鬼子抢时间,争分夺秒。
若是进入两百米内,小鬼子还没有从电报中获悉真假,就有机会冲过夹道沟。
一旦被发现,一定会遭遇阻击,装甲车抵御片刻也不成问题。
是以,此刻的小鬼子还没有获悉准确的消息,这就是胜利的机会。
装甲车开足了马力,向夹道沟冲去。
这时,山包上的小鬼子开始反击,向三辆卡车扫射。
战斗瞬间激化,密集的枪弹在劲风中“咻咻”穿梭,声浪如涛。
迫击炮炮弹在延伸,尾随卡车轰炸,炸出一片沙潮。
火光乍现,硝烟四起,枪炮声数十里外可闻。
近了,装甲车贴近夹道沟,只需五秒钟即可获得新生。
然而,小鬼子军官咆哮起来:“八嘎呀路,拦截装甲车,手雷轮炸,杀给给……”
鬼子军官的咆哮声异常尖锐,透着气急败坏的腔调,很刺耳。
致使夹道沟两侧的小鬼子被惊动,立即放弃了射击,掏出手雷轮炸夹道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