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此刻,众人很兴奋,意识到潜伏哨的重要性,滋长了信心。
杨关仔细的观察这批鬼子的兵尸体,心中泛起了波澜,这是一批特殊的鬼子。
头盔为深绿色,网状蔓藤彩绳绑裹,贴近树木绿叶很难被分辨出来。
军装的颜色与头盔类似,很多小口袋,塞满了子弹与食物,外面挂着手雷。
这批鬼子没有背包,人人高筒靴,侧面各插一把匕首,人手一支三八大盖。
最特殊的是披风,网状,看似像蔓藤绿叶编制,实质上是布料制作而成。
利用这件披风,隐藏于丛林,很难被发现。
六名鬼子兵的右手食指前关节都有一层厚厚的老茧,这是长期进行射击的标志。
拳头上四个骨头很平整,为长期打沙袋留下的硬茧,手掌刀背上也有一层硬茧。
另外,小鬼子的肘部,膝盖,脚背,脚掌都有击打磨砺出来的硬茧。
杨关越看越惊心,心中渐渐泛起一股涛浪,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这六人经历过严格的训练,任何一人都可以灭掉九位潜伏哨。
倘若不是从背后打黑枪,也无法做到无伤灭敌的战绩,这六名鬼子兵全都死在大意之下。
这批鬼子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身上独有的特征,以及弹药携带量,皆不是一般鬼子兵可以比拟的存在。
人均子弹三百发,手雷十八枚,三八大盖一支,王八壳子一支,短匕两把,以及特殊的穿着。
每人如同一个微型的弹药库,还配备了一个水壶,精密的地图,望远镜,以及足够三天实用的口粮。
六人还携带有公共设备,配有一部电台,蹬上弩弓与绳索,两具掷弹筒,炮弹十二发。
这个小分队的火力严重超标,几乎赶上**一个排,战斗力足抵一个连。
倘若让这六人占据一个山头,在短时间内抵御一个营的兵力也不成问题。
远距离狙杀,一千多发子弹很吓人,若是六名神枪手,战力将直线飙升,可以封锁、狙击出一片死亡区域。
何况还有两具掷弹筒,在关键时刻可以提供火力支援,打掉隐形目标,以及重火力。
近距离用手雷招呼,数量不是很多,但也可以阻挡一次强烈的冲锋。
以六人的配置来看,子弹数量超常,足以证明他们是狙击手,优势在于远距离狙击。
因此,在六人配合得当的情况下,没有大批兵力冲锋,以及死伤惨重为代价,绝对无法靠近他们构筑的阵地。
杨关看出了很多门道,也意识到老对手的仇视程度,灭杀他的决心空前。
根据大壮提供的情报,外围像这种特殊的小鬼子还有很多,初步估计,大约有一个中队。
由于这批鬼子兵分散潜伏,所以很难获悉具体的数量,两百余人的中队只是明面数字,暗处一定还有不少。
此刻的他感到很庆幸,觉得先一步派出小分队很明智,同时在被包围之后没有突围撤走。
这两次举措皆有原因,派出小分队是为了劫粮,以及在关键时候作为奇兵使用,暂时无大功,但提供了情报。
在被小鬼子包围之后,他没有突围,乃是傲骨,锐气,以及腾龙支队的未来所影响。
因为他无法接受任何人的胁迫,为国护宝,不畏强权,所以坚持以蛮横、强势的面目立世。
无心插柳柳成荫。
两次自我盘算的举措,奠定了此刻的胜利。
“命令所有潜伏哨严密戒备,绝对不可麻痹大意,再次遇到这样的小鬼子,要不惜一切代价予以灭杀。”杨关严令。
“是!”先遣队员领命,一脸慎重。
“哒哒”、“砰砰”、“轰”……
南方传出激烈的战斗声浪,瞬间如火如荼。
(未完待续。)
第134章夜战进行时
歹心奇袭,睿智化险。
杨关感触到老对手的腥辣,他们抱着必杀之心而来,明面上以一个中队围困潘家寨,暗中却埋伏了两个中队的兵力。
其中的一个中队是特殊兵种,拥有着惊人的战斗力,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军备武力,皆是普通兵种难以企及的高度。
老对手派遣六名特殊兵探路,奇袭,却死在大意之下,否则将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这批鬼子兵携带着惊人的弹药,尸体特征暴露出强大的战斗力。
而外围像这样的鬼子兵还有很多,暂时发现一个中队的兵力伺机在侧,暗中的数量无法得知。
这种战斗力勘察恐怖的特色兵种,让他心存戒惧,为此严厉的下达了灭杀命令,且不惜代价予以狙杀。
奔跑在沙地上,快速的接近南侧山巅。
此刻的他心神内很触动,老对手联袂来袭,携带着一股可怕的军种,使他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忌惮的阴影。
不过很快就被南侧的战斗冲散了。
只见百米外的枪火亮闪闪,像一大片萤火虫聚会,在夜幕下展露那明灭不定的光度。
小鬼子爬卧在地上反击,依仗密集的火力压制山巅,暂时没有发起冲锋。
腾龙支队的反击力度不大,枪声渐渐降低,所有人在教官的督促下反击,显得很凌乱。
日军处在山坡下方,大部分在东侧,西侧山坡上较少,而沟渠内发出稀少的枪火。
此地入口颇像葫芦口,并且向下倾斜,坡度在五十度左右,约七十余米长,再远一些为缓平地带。
山坡上怪石嶙峋,不大,但很密集,匍匐隐藏毫无问题。
杨关大略观察了一下,发现小鬼子窝在山坡最下沿,藏于石缝中射击,用密集的火力实施压制。
山坡上没有几具鬼子尸体,显然是提前爆发了战斗。
奔至近前,卧倒在山巅碎石上,没有追究这场失误战的原因,而是用望远镜极目侦查。
潜伏哨还在打手势,坚守他们自己的阵地,在继续完成他的本职工作,依旧显得生疏而急切。
情报对于战争至关重要。
敌情迅速汇总入眼,了然入胸。
小鬼子在两百五十米外构筑迫击炮阵地,轻型迫击炮十二门,基本上已架设完毕。
这个距离,尤其是在夜幕的遮掩下,对于腾龙支队是致命的位置。
在白日里都难以狙杀,夜幕下只能挨打,危机既在眼前,就算所有人知道了也无法应付。
相隔两百五十米的距离,杨关也看不清楚,形势紧急,他来不及思虑最合理的对策。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双手迅速架设好重机枪,对准潜伏哨传递的方位,及时的扣动了扳机。
重机枪火舌喷吐,“哒哒哒”声浪骤起,掀起一串连绵不断的弹壳崩射而出,坠落在旁边碎石上“叮叮”作响。
12。7毫米的子弹,在火药的推动下激射而出,划破两百多米的夜空,泼洒在预定的黑暗区域。
进行了一轮短暂的扫射,他是依照潜伏哨的信息传递,再经过估摸方位射击,精准度不得而知。
重火力发威,无论是声音,还是喷吐的火舌,都是暴露方位的依据。
小鬼子迅速调整了射击方位,在鬼子军官的指挥下,用密集的子弹泼洒而来。
夜幕下无法保证射击的精准度,他抱着打一梭子试试看的心态,同时也猜到会遭遇激烈的反击。
因而打完一梭子就地一滾,身体迅速翻转至右侧三米之外,远远的避开危险区域。
如此同时,先前趴卧之地“嘭嘭”炸响,密集的子弹炸出无数坑槽,砂石飞溅,烟尘在起劲下纷扬飘洒。
附近之人很惊异,带着震惊之色观摩、学习。
杨关再次支起望远镜观看,瞅见左侧隐秘处的潜伏哨在打手势,传递鬼子炮阵地的情况。
一梭子子弹效果不是很理想,仅仅干掉五名小鬼子,打乱了架设炮阵地的进程。
威胁依然存在,而且小鬼子加快了架设炮阵地的速度,大概猜到了一些什么。
这时,他的心思活跃起来,若是再用重机枪扫射,效果不理想是肯定的,而且有可能暴露潜伏哨。
显而易见,重机枪初次开火,射击的位置就对准了炮阵地,这是巧合还是预谋,小鬼子一定产生了怀疑。
因此,一旦再次精准的扫射炮阵地,明显是告诉小鬼子已经暴露了行迹,也就暴露了潜伏哨。
在夜幕的笼罩下,谁也不可能看清两百多米外的景物,毕竟千里眼仅存于传说。
潜伏哨绝对不能暴露,也意味着不能再使用重机枪扫射鬼子的炮阵地,但危机近在咫尺,该怎么办?
阴风“呼呼”刮过,密集的子弹也无法阻挡它的脚步,反而加大了子弹破空的声音,很刺耳。
战斗进行得很激烈,所有人都在浪费子弹,命中目标的子弹微乎其微。
腾龙支队的弹药有限,人手不到一支枪,源于八路军带走了绝大部分,只留下一百多支枪,子弹千余发。
在俘虏**运输队消耗了大半,但又缴获了一部分,不过相当有限。
因此,每一个小队在教官的指导下射击,严令队员不准露头,一旦出击,要在三秒之内完成射击,随即掩藏起来。
“一分队拉开防线阻击,其余人后退五十米待命,快。”杨关思虑再三下达了精简人员的命令。
所有人很不理解,甚至是一脸怒气,但在小队教官的督促下撤出了伏击区域。
“嘶嘶”轻响,两枚手雷冒出淡薄的青烟。
杨关抛出两枚手雷,目标指向枪火密集的地方,第二次对准了轻机枪阵地。
这时,临空炸雷在小鬼子头顶爆炸,弹片横飞溅射,瞬间传出一片惨嚎之音。
手雷紧接着在轻机枪阵地上爆开,致使枪声骤然冷清下来,变得稀稀拉拉。
打乱小鬼子的布局,他抱着这份心思展开临空轰炸,在眼力可视的情况下,爆发出精准而又凶猛的打击。
不过好景不长,小鬼子的迫击炮阵地架设完毕,十二发炮弹“咻咻”激射而来。(未完待续。)
第135章军心离德之患
缺枪少弹,飞雷临爆。
杨关双手联动,左手拔掉手雷的拉环,右手展开精准的投掷,致使双响雷在小鬼子群体上方爆炸。
双方相距不过七十余米,枪火乍现,在夜幕下几乎可以看清楚对方的面目。
对于他来说可以洞察面部表情,这点距离完全不是阻碍,完全可以自由的发挥。
主要是居高临下,投掷手雷很轻松,且专门照顾人堆,以及重火力与军官区域。
在手雷的飞射下,小鬼子被炸的屁滚尿流,死伤惨重,传出一片哀嚎浪潮。
夜幕下,常人的视角不过三十余米,超过这个距离只能以枪声与枪火判定目标。
杨关的眼力洞察了盲区,占据着绝对优势,而手雷也没有火花外露的隐患,致使小鬼子被动挨打。
不过好景不常在,小鬼子被手雷炸的惊恐撤退,转瞬间没入夜色之中,枪声渐止,但迫击炮“咻咻”飞来。
“全体匍匐前进,火速收集武器弹药,并布置少量的诡雷。”杨关轻声下达命令。
这时,小鬼子第一轮试射炮弹落在山巅之上,距离伏击区域十数米,严重偏移,脱靶了。
第一分队的所有人迷惑了,不明白这份命令的用意,真的是收集武器弹药?
难道小鬼子都撤走了?还是让我们去送死?
所有人质疑,但在教官的督促下爬向山下,带着惶恐不安的神情,缓慢的移动。
谁都怕死,像这种送死的事情人人反感,甚至生出仇视的心理。
右侧山峰上的队员也一样,相隔不过二十米,相互间如赛乌龟爬行,都不愿意在前面蹚路。
各自的教官很愤怒,自发爬到前列,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不再顾及一帮烂人,生气了。
也许取到了带头作用,众人开始加速,虽然没有用出全力,但是不再畏缩不前。
小鬼子的炮击没有停止,一轮一轮的轰炸,依照乍现的火光休整炮击位置,弹道越来越精准。
杨关不停的投掷手雷,以此驱赶小鬼子下山,直至一百一十米之外,抵达看不见的区域为止。
枪战演变为炮战。
小鬼子自始至终没有使用曳光弹,大概是担心他们自己暴露位置,这是处于下坡的无奈。
在不足十米宽,五十度左右的斜坡上,小鬼子没有半分优势,就连像样的小队冲锋都难以展开。
因此,小鬼子不敢使用曳光弹,也是明智的举措,唯有采取炮击,而后再施展进攻。
鬼子使用炮火延伸,在山巅上狂轰滥炸,绽放出一轮轮的烟花,山巅上砂石溅射,沙尘弥漫。
杨关剑眉上扬,因鬼子的炮击而触动,记起前不久被航弹轰炸的一幕,心里泛起一股怒火。
不经意地侧头,只见两位美女趴卧在右侧山巅边沿,一脸茫然若失的神色,越发触痛了他的心墙。
心中瞬间燃气一把滔天之火,左手拧起重机枪,用子弹链勾住一箱手雷滑下山坡,右手依旧不停的投掷手雷。
视线随着身体下滑而延伸,小鬼子的踪迹渐渐展露于眼底,而手雷直接招呼过去。
小鬼子再次被炸,刚建立的简易阵地被毁,转瞬间变为大撤退,快速的消失在夜幕之中。
陡坡之下比较开阔,缓坡地带向南延伸,接连无数座小山峰,延绵至平型关。
正因地形较为平坦,小鬼子撤退的速度很快,丢下十余具尸体仓惶撤离。
“扒光小鬼子的衣服,再用衣服把尸体捆成掩体,就地狙击,快。”杨关滑下陡坡轻声命令。
第一分队没有遭遇袭击,众人心中原本的猜疑一扫而空,再次听到命令没有犹豫,依令迅速展开行动。
此地是不足二十米长的葫芦口,卵石小河床,皆是山洪冲毁风化石块所致,龙泉泉水由此流出。
小鬼子留下六十七具尸体,用来做掩体很不错,现成的人肉沙袋,转瞬间对垒在八米多宽的隘口。
以横卧并排三层堆磊,再以多余的衣服装填砂石加固,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道封锁线。
山巅阵地瞬间改换为监视,阵地前移,后队人员从沟渠进发,在新建的掩体处构筑狙击点。
小鬼子的炮击没有停止,一轮轮的向山巅轰炸,再次摆出一副工业欺凌的姿态。
腾龙支队获得了短暂的修正机会。
“战斗之前是怎么回事?”杨关质问,感觉这种隐患会带来灭亡的危机。
“报告上校,是我的枪走火了……”殷珍不以为意的汇报。
杨关身形一闪,伸出左手一把掐住了她的喉咙,厉声说道:“你想死可以跳崖,有什么资格陷害腾龙支队?”
“咔咔”杨虎与杨豹端枪瞄准,吼道:“请你放开殷上尉,否则别怪我们枪下无情……”
杨关右手“呛啷”一声拔出武士刀、挥刀削砍两人的驳壳枪。
点火时蜡,刀光一闪而逝,“咔嚓”连续两声金铁脆响,两把驳壳枪被削成为废铁。
收取武士刀,也松开了殷珍,他疾步冲上前,双拳凶猛的冲击而出。
“啊、咳咳,不要,他们是你的堂兄弟……咳咳……”殷珍脸色煞白,急促的叫喊。
杨关的心神一突,全力出手的杀招骤然变向,击打胸膛的拳头向下挪移,同时猛收力道,但为时已晚。
铁拳“嘭嘭”两声击中了两人的腹部,瞬间击飞了两人,摔在五米之外,缩成一团,在地上痛呼。
这不是上次的比拼,而是杀人立威,旨在震慑腾龙支队所有人,犯军法就得死。
可惜出现了惊心的意外,就连杨虎与杨豹两兄弟也是一片茫然之色。
“我说的是事实,信不信由你。”殷珍一脸愤恨,接着说道:“你不撤退,日军使用轰炸机轰炸,是你差点害死了所有人,我只是失误……”
“你们还楞着干什么,把从后山摸上来的鬼子拖过来,老子要让她死个明白。”杨关大声说道。
冷场的时间并不长,相关证物陆续到位,先遣队员加以讲解说,让在场的人知道了前因后果。
“你不遵法规,以下犯上,煽动人心,破坏了战场纪律,致使腾龙支队陷入危机,你死不足惜。”杨关冷厉说道。
“不,不要杀她,我替她死!”杨虎说道,忍痛踉跄奔来。(未完待续。)
第136章憋屈的妥协
军心离德,号令不力。
杨关很生气,对于无视军规,动摇军心,捏造是非之人恨之入骨,心中的杀意越发凝练。
目无军规,会让队伍养成懒惰,侥幸心理,从而演变为敷衍,溃散,乃至逆反上司也不稀奇。
妖言惑众,使部队人心动荡,产生猜疑,相互蛊惑,而后汇聚成一股潮流,危害无法预估。
捏造是非,殷珍竟然捏造出自己的堂兄弟,这种事岂能随便胡说,倘若真是这样,蒋光头为什么不留在身边作为钳制?
在战地,犯以上三条皆是死罪,他无法容忍这种人在身边转悠,意识到这是一大祸害。
高傲的大家小姐,还是蒋光头的钦差,自以为高人一等,犯错也不会被追究?
一而再再而三的制造事端,险些导致腾龙支队全军覆没之危,她本人还不知悔改。
这样的人留不得,杀之立威而稳定军心,也算是为了国家捐躯。
有价值的死去,好过腾龙支队被她陷害致死,那损失就太大了。
决心一定,他准备动手摧花,但被杨虎与杨豹两兄弟拦阻,言谈殷家确实收养了他们。
兄弟两人自记事起就在殷家,具体身世不清楚,一直以半个义子的身份自居。
二人没有被歧视,上学,从戎,一直以哥哥的身份维护殷珍,三人在殷家不分彼此。
听上去不像有假,说得有鼻子有眼,而且提供了证据,也就是杨家独有的印记,背上都有一个“杨”字烙印。
这是一枚繁体枪法印章,烧烤到一定程度,再粘上朱砂烙印在背心的位置上。
杨关也知道这个印记,恩师生前经常提及的事情,伸手于后背也可以触摸到。
面对这种言论,他还是不敢轻易相信,仅凭一枚印记远远不够,这东西可以造假。
那属于绝密的重宝都被人获悉,为此而惨遭灭门,隐居宝山北郊也被人追杀,一枚小小的印记不算什么,这说明不了什么。
何况恩师曾经交代过,全家仅剩下自己一人,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此刻却蹦出来两位堂兄,编出一套弥天大谎,颠倒了黑白是非。
难道自己不信恩师的话,反而去相信外人的谣言?
这一定是蒋光头预备的后手,算计得正巧妙,可惜你们骗不了老子。
因此,他坚持己见,准备施加刑法,执行战场纪律,杨虎与杨豹拦阻就一起杀。
正准备动手时,潘云凤挡在他的身前,言谈信义,提醒他以四不声明为准,可以让她们去杀鬼子将功补过。
以前是说过不杀国人,犯错就让他们去冲锋,每次都在排在队伍的前沿。
倘若思想不过关,言行屡教不改,过失无法弥补,就一直放在炮灰的位置上。
此刻被义妹提出来,他的心里很难受,殷志就是前车之鉴,一直没有狠下杀手,以至于损毁了恩师的结晶。
不走老路,知错就改,这才是奋发向上的基础。
正因如此,在建军前宣布了一纲四杀的命令,难道要废除?
然而,义妹当众提出信义,又能怎么办,坚持杀了三人会失信于天下,也会让腾龙支队所有人离心。
杀人也只是立军威,正军纪,震慑人心,以此来凝聚人心铸造战魂。
眼下陷入两难之境,杀人与不杀又有什么区别?
“很好!你们陷我于不义之地,自此刻开始,谁在敢犯错误,老子让她抱着手雷去炸鬼子。”杨关恨声宣布命令。
“是,谢上校不杀之恩。”殷珍面无表情的说道。
“你们就免了,下放到基层最前线,死活由天定。”杨关阻止了杨虎与杨豹的答谢举动。
潘云凤正要开口说话,小鬼子却摸上来了,进入到一百米的视线之中。
杨关迅速示意肃静,全体进入战备状态,枪弹上膛搁在旁边,手雷握在手中等候投掷的命令。
一场闹剧不过一分多钟的时间,但牵扯的意义深远,直接影响到腾龙支队的未来,但以憋闷的方式收场。
这期间,小鬼子的炮火没有停止过,依旧一轮一轮的展开轰炸,漫山都是烟花,沙尘乱舞,弥漫不绝。
小鬼子悄然的摸上来,由于地势平缓,行走时发出的声息很轻。
进入五十米,小鬼子集体趴窝,而后匍匐前进,快速的爬上山坡。
小鬼子接近三十米,骤然停止下来,他们发现了不该存在的人墙,还是用尸体堆磊。
震惊的同时起了疑心,人墙不到六十公分,用作掩体只能以卧姿射击,但没有任何反应。
有些反常,按说若是用作伏击的掩体,大批人接近三十米内,为什么不发起突然袭击?
杨关旨在聚拢更多的小鬼子,而后在发起手雷轮炸,尽最大努力加大伤亡。
同时也是一种磨砺,对所有人心态的锻炼。
因为小鬼子的炮火还没有停止,出现人墙掩体一定会起疑心,而不是用火力侦查,所以大胆的等候。
显而易见,小鬼子的目的是夺取制高点,可以趁着炮火的威慑摸上山,他们绝对不会暴露行迹。
最主要是鬼子尸体,小鬼子不可能践踏同胞的遗体,这种打击士气的行为他们绝对不会做。
小鬼子可以在中华大地上横行,进行残杀,抢掠等一切兽性行为,唯独不能对付本国之人。
这是一种信条,也是自我人性的顾忌,不希望自身落得尸骨无存,关乎传统文化与习俗,直接影响到军队的士气。
是以小鬼子不会开枪,反而会刻意的保护。
“八嘎呀路,集体前进,杀光支那人为同胞报仇,开路。”鬼子军官轻声下达命令。
杨关听的很清晰,举起右手上的手雷摇晃示意准备,随即伸出左手示意拉环。
腾龙支队所有人憋足了劲,几乎忍不住这股强烈的压迫力,在示意下迅速展开行动。
顿时,葫芦口“嘶嘶”声如潮,不过皆被炮声淹没,捏在手中也听不真切,随即扔出掩体。
夜幕下“嗖嗖”声响,成片的手雷飞向小鬼子,掀起一股劲风刮下山坡。
“八嘎,有埋……”小鬼子一片大乱,手雷“轰隆隆”爆炸。(未完待续。)
第137章疑似阴谋的暗杀
静待入围,动若奔雷。
杨关五感全开,悉心捕捉小鬼子的动静,以便算计鬼子靠近的距离。
小鬼子在三十米处滞留了片刻,见到一幕令他们愤怒的景象,激发出一股复仇的心声。
这一刻,小鬼子的心神充满了怒火,陷入到短暂的失智盲区,情感激化,理性沦丧。
在情绪化的状态下作战,思维至少要比正常时慢半拍,乃至更长的时间。
就是这个时候,他迅速示意所有人拔除拉环,投掷出第一轮手雷,并预备第二轮手雷投掷的准备。
夜色银幕,山川银辉,宛如阴冷的纱缦笼罩了大地。
十里不同天,很适合眼下的潘家寨。
小鬼子用炮火轮炸山巅,炸飞无数沙尘,伴随阴风弥漫飘舞。
北风在炮火气浪下涨势,卷起沙尘向南袭转,所过之处遮天蔽日,但限于在高空肆虐。
不过,较大的砂石颗粒,如雨般倾下,遮蔽了一部分视线。
而小鬼子处于下风口,迎着沙石流前进,视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手雷漫天飞舞而下,小鬼子也没有及时发现,直至手雷落地,或是直接被手雷砸在身上才明白过来。
于是乎,小鬼子惊叫四起,高呼手雷,埋伏与咒骂声,不过这个过程很短暂。
因为第一轮手雷爆炸了,如煮粥一般连片爆炸,形成一股涛浪袭转了大片山坡,所以鬼子的尖叫很短暂。
这一刻,小鬼子在沙浪中狂欢,手舞足蹈,于血液中沐浴,惶恐的乱串,或是爬伏于地,再被践踏而起加入奔命的行列。
当第二轮手雷在杨关的示意下飞临,小鬼子彻底混乱了,军事素养在雷阵中一文不值。
此时此刻,死亡的恐怖阴影袭转了小鬼子的灵魂,仅剩下一丝逃命的渴望。
于是,鬼子兵乱哄哄的奔走,哀嚎,撞击,践踏,乃至胡乱开枪射击,用刺刀横冲直撞。
小鬼子完全乱了章法,像是被吓破了肝胆,疯狂的攻击着身边的人。
杨关端起重机枪,枪口对准了混乱的小鬼子,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哒哒哒”声连绵不绝的扫射。
腾龙支队所有人有样学样,端枪狙杀,排成一字形展开射击,挨个击杀有生目标。
混乱的小鬼子在弹雨中望风而倒,成片成片的栽倒于地,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侵略。
12。7毫米的子弹很给力,每一颗子弹几乎都贯穿了鬼子的身体,出口炸裂,并继续向前激射。
再次命中小鬼子的几率很大,因为鬼子人多,又都挤在狭窄的坡道上,所以偶尔出现一弹三命的现象也不稀奇。
日军兵败如山倒,他率队追杀。
小鬼子彻底溃逃,失去了抵御的机会,少数反击者首先遭到枪弹的照顾,致使小鬼子如退潮一般退却。
败军仓惶的向山下奔逃,在子弹激流中乱成一锅粥,丧命摔倒,绊倒身后之人,翻滚挤压……
混乱,毫无定向,小鬼子惶恐的逃串,丟丧了一切素养,只为活命而亡命奔逃,沦为乱串的蚂蚱。
杨关率领腾龙支队所有人追击,遇阻乱抢招呼,遇伤兵用军刺捅死,发现集体阻击就用手雷摧毁。
由于小鬼子逃串的太混乱,阻挡了视线,致使原本作为预备队的鬼子兵失去了阻击能力。
小鬼子本可能射击自己人,反而被溃兵冲击,顿时沦丧了防线,变为逃串的一部分。
乱军也冲散了迫击炮阵地,余下一地乱糟糟的炮筒子,炮弹也被撞得零散在沙地上。
“曳光弹照明,机枪扫射,其余的人火速打扫战场。”杨关大声命令,端着重机枪继续扫射。
大概是前车之鉴的原因,此刻没有出现违令者,众人依令行事。
一发曳光弹“咻”的一声飞上夜空,炙白的光束照亮了大片区域,乱串的小鬼子无所遁形。
视线明朗化,轻重机枪“哒哒”声连片,爆射出大片橘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