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份宣战电文搁在蒋某人面前,怒是肯定的,活撕杨关生食其肉的心都有了,灭了他?

    敢吗?抹杀抗战战神,功臣,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谁敢动他?

    何况先遣队员早已分布在各个军队之中,没有证据迫害他们的教官,引起哗变绝对有可能。

    捉贼拿脏,有钱才能**,没有证据扣押他的权利都没有,那一句最恨窝里斗、痛恨脑残货像一把尖刀扎在胸口上,血淋淋,痛彻心扉。

    杨关一心抗战,为**输送人才,搜罗武器弹药无数,不属于任何人管辖,杀敌无数,早已成为一杆民众心目中的战神旗帜,动他得掂量万分。

    日军含糊其辞,这种耻辱性的言论放出风声给国共制造内乱即可,让他们当公开承认那是妄想,自损军威抹杀部队士气的言论霍然而止。

    哑巴亏,默认杨关的说辞,玉髓的帝**人就是一支伪军,颜面上好过,不至于让部队士气跌至无力侵略的地步。

    日军对此事闭口不谈,哑火了,但派遣最得力的谍报人员渗透追查,精干分队化妆追击,分兵围堵,无所不用其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甘坦克集群落入**手中。

    蒋某人疑心重,即相信杨关有投公援助的嫌疑又拿不出证据,那是一个坦克集群,杨关怎么可能全部捕获?

    实地侦查壕沟无果,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而且处在交战区域,日军也盯上北泥沟追查线索,双方在北泥沟展开激战,证据痕迹淹没在战火之下。

    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成为争夺中心,日军不放弃,也不甘心、不愿意接受坦克集群被俘得莫名其妙,即使是避免下次遭遇同样的惨败也要追查到底。

    **奉命追查,关乎杨关投共一事马虎不得,何况杨关已扣留上百名官员讨要说法,证据,讹诈陷害老子没那么便宜,饿死一批窝里斗的人渣救国也不错,咋整?

    委座本气得吐血三升,严令追查到底,绝对不可能说软话求杨关放人,这种苗头必须雷霆抹除,更想知道真正的答案,真有一个坦克集群被杨关捕获?

    暂且不论坦克集群的火力有多么强大,单论坦克履带在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面对它们就是找死,还特么的捕获,谁信?

    再说依据核查,战斗前后不过半日光阴,实质性的战斗不过一个小时,从理论角度分析绝不可能,除非日军放出的风声确实存在,内部集体叛逃、投诚杨关?

    日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杨关宣称歼灭的是伪军,日军对此不可置否,但小鬼子怎么可能把坦克集**给伪军使唤?这种装甲利器搁在任何一个国家绝对会装备嫡系部队。

    问题出现了,既然是嫡系部队,日军的坦克集群怎么可能消失的莫名其妙?除非鬼子坦克兵吃了安眠药、睡死了,喝了敌敌畏、自杀了。

    从长远角度与整局分析,杨关对于日军就是魔鬼,太能打了,日军恨之入骨,栽赃陷害的几率很大,以莫须有的坦克集群实施借刀杀人之计?

    日军野心勃勃,妄想浸吞中华,借助舆论挑起国共内斗并不稀奇,一直都在努力实施。

    杨关不仅仅自己能打,而且在不断地输送抗战人才,对日军来说极度危险,栽赃陷害他奇怪吗?

    蒋某人迷糊了,**质疑,面对杨关人员齐整,不减反增的现象作何解释?原本兵源不足一千,现如今两千出头,坦克是谁都可以开动的吗?

    杨关理直气壮,老子打一仗下来牺牲了上千名兄弟,那皆是某些人指挥不力导致战局失败逃回来的汉子,抗战志士,英雄浴血奋战,特么的你们在践踏英雄捍卫中华的尊严、荣誉,寒人心,英烈的献血白流了吗?

    面对事实,倒打一耙的声讨说辞,蒋某人又能怎么办?查,追查北线,一定要揪出一个子丑寅卯、还先遣队一个公道,让英烈安息!

    **宣言澄清无中生有,国人声讨玩窝里斗就是误国害民,一时之间把坦克事件推至空前的高度,国际关注,聚焦北线。

    六十辆坦克,加上先前奉送的十辆坦克,合共七十辆坦克,给养车队数百辆,面对各方渗透追查怎么办?

    凉拌,杨关面对严峻的局势很冷静,勒令北上的先遣队机动转移,利用半日一夜的时间赶到黄河,跑废的卡车交给游击队,民兵处理,直达目的地下水洗澡。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深得民心,调动群众的力度无与伦比,在后路无忧的情况下扫荡而过,直插黄河沿岸。

    杨关初次与**联合作战,出谋划策,分割遣散,就地隐藏,沉水转运等等全部展现出来。

    几十万人为这批物资一夜无眠,奋战不休,当天亮时杨关都不知道一个庞大车队是怎么消失的,具体实施事项一无所知,仅出谋划策解决了一些难题。

    消失了,杨关还怕什么?日机搜索不到,谍报人员扑空,仅剩下打嘴仗,无所顾忌与**周旋,鄙视日军栽赃陷害,闹得不可开交。

第134章陈仓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蛛丝马迹相继暴露无遗,但不足以定罪,仅产生质疑而已。

    一时之间疑云重重,冥冥之中笼上一层阴影,生出一份忌惮,隔阂仇视心理衍生。

    日军也很歹毒,对坦克集群消失一事闭口不谈,但责令谍报人员四处宣扬杨关投共,以先遣队员渗透**云云。

    蒋某人为此患上心绞痛,脑伤风,大发雷霆,剧小道消息称他差一点下令逮捕先遣队员,最终没有实现,但先遣队员皆受到不同程度的监视。

    杨关对此不闻不问,对外宣称杀鬼子才是王道,先遣队以抗战为使命,不计个人荣辱,歪风邪气只会浸噬心术不正之辈,身正不怕影子斜,此乃做人根本。

    **对此事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公开畅言,你杨关若是真拥有这么庞大的坦克集群,挥戈碾压,直捣黄龙,驱逐日军指日可待,中华幸甚。

    这份公开言论意义深远,日军认为是嚣张鄙视,军界的一大耻辱,永世无法抹灭的污点,亦是一份警告,在中华大地上为所欲为不得好死,日军会为此收敛吗?

    以蒋某人为首的**是迷茫的,证据不足,无法确定杨关真有这一批坦克集群,时间上绝不可能,同时又心存忌惮,**抛出这句话就是鄙视。

    显而易见,杨关一心抗战,在拥有坦克集群的情况下为什么运送出去,留下来杀敌岂不是直捣黄龙的局面?

    换句话说,杨关既然大力支援**,他为什么不走?赖在**防区之中难道真是为了渗透?

    这种猜疑有些说不通,试问坦克集群搁在任何一位将军手中会如何?让出去那是做梦,不造反就阿弥陀佛了,他杨关恨透了小鬼子,为什么不挥戈坦克集群屠杀日军?

    杨关对此做出公开言论,拥有坦克集群一定杀日军一个人仰马翻,收复东三省,以日军作为后勤补给站,碾压至倭寇岛屿灭其种族。

    雄心壮志的言论对外,内心则是殚精竭虑,意识到**在试探口风,说的是心里话,全心全意驱逐日军于国门之外。

    但这可能吗?日军又岂是一个坦克集群可以碾压的存在?

    虽然先遣队具有防空能力,不畏惧日机来犯,完全可以驱使坦克集群重创日军,但是并不现实,惹恼日寇倾全国之力投入中华就闹大了。

    何况重机枪无法阻击轰炸机,坦克集群面对轰炸机就是一盘菜,日军面对这么大的威胁绝对会雷霆出击,到那时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先遣队如今是树大招风,军力一旦超标必定遭遇各方打压,急流勇退才不失保身抗战之道。

    杨关没有争霸揽权之心,辅助抗战,一心抗战救国才是他的人生理念,此刻变为出头鸟、就得缩脖子规避狙杀的子弹。

    他生出一种猜疑,**拥有这么大一批装甲部队,武器弹药,雄心渐长,生出硬抗日军之心,这绝对要不得。

    为此,他让杜鹃密电**,澄清局势,日军锋芒毕露,此时招惹他们不明智,坚守**的持久战才是王道,在战争之中修生养息,储备战力雷霆反击。

    建议,事实与实力对比以电文的形式传递出去,临了附加雪藏与养息备战之词,就此打住不再过问。

    坦克集群事件不了了之,扣押的官员也被释放出去,人人面黄肌瘦,走路打摆子,饿怕了,冥冥之中积下一股仇恨。

    杨关对此淡漠处之,该吃吃该喝喝,自给自足,伤兵在修养中构筑地道暗堡,部队偶尔在夜间渗透敌后搞几次夜袭,神出鬼没,整得**怨声载道,仗打胜了功劳算谁的?

    **一贯固守,在台儿庄大捷之后雄心万丈,蒋某人趾高气扬,命令**反击,打了不少胜仗,但战果微乎其微。

    相反先遣队插足之地每每缴获丰盛,富得流油,引人眼馋,讨要不给,蒋某人下令征调得到的也是次品货色。

    找上门去理论,杨关闭门不见,逼急了奉送一句话,老子被人冤枉还没有平反昭雪,不要拉倒,送给杂兵就是浪费。

    得,有总比没有强,将就着用吧,仇怨是越积越深,他缴获那么多物资跑哪里去了?

    没有人知道来龙去脉,只因杨关几乎天天拉练部队,机动车辆进进出出,来去如风,又都在**防区之内,武器物资却消失得莫名其妙。

    秘密行动持续展开,杨关利用北方的微山湖暗度物资,从水底转运武器弹药,战备物资。

    五辆残破的坦克在夜晚下冲入鬼子阵营,以抢夺物资为己任,并没有对日军展开屠杀与追击。

    这种打法人人憋屈,教官为什么不杀小鬼子?每次都是这样,即使是支援**搜罗物资,顺便杀鬼子也不耽误事,教官想干什么?

    没有人理解这种战术战法,在怨声载道中执行命令,夜袭物资站,拉练转运出去,还兼带暗中挖建暗堡集群,运土于外,一切在暗中进行,为什么?

    眼看着**连战连捷,徐州稳如泰山,教官却在掘墙根,这是什么事?

    杨关不搭理兄弟们的一言一行,我行我素,料定日军不会善罢甘休,灭杀日军太多反而不好,截取粮草更加稳妥。

    无弹无粮的部队会给日军高层增加压力,派兵围剿还得顾忌前线的士兵饿肚子,无形之中形成牵制力,给养成为头等大事,兵源上会缩减一部分。

    这种战局战法说不清,道不明,一切皆在两可之间,故而他闭口不言,一心抢夺物资,秘密备战。

    时间证明一切,一晃至5月13日,局势逆变。

    南线,日军第9、13师团从蚌埠向萧县进攻,第3师团向宿县进攻。

    北线,日军第16师团由山东济宁度运河,第14师团从河南濮阳南渡黄河,第10师团兵进韩庄,台儿庄。

    这是已知的情报,不知情的日军师团不知道有多少,从四面八方围堵而来。

    **在蒋某人的命令下预备撤离,先遣队无人问津,何去何从?

第135章热身

    “报告零号,前哨来电,刘汝明部袭击日军,在重创日军之后迂回转移,现已不知去向。”通讯兵肃立汇报,一脸汗水掩盖不了一双眸子中的忧虑。

    杨关止步在空落落的街道上,见他忧虑于心也不在意,摆手示意他离去,迈步向前走去。

    萧条,冷清,满目萧瑟,风卷落叶尘飞扬,弥漫在夜不闭户的门扉,墙上,瓦叶……徐州已阔别往昔的繁荣景象。

    “呜呜,沙沙,呼呼……”

    刘汝明重创日军就地迂回撤离,李宗仁玩得更绝,干脆唱一曲空城计,余下先遣队自生自灭?

    风透缝隙鸣唱,拉响警笛、鬼子就要来了;袭浸瓦叶屋檐、墙头门扉呼呼作响,这是急促的铁蹄之音,预示着日军蜂蛹而来;沙尘弥漫遮掩得烈日朦胧,弹丸膏药旗休想安然插上徐州的建筑。

    沿路缓行,心思不定,宛如风卷落叶随风飘摇,无定向,漫无边际,胡乱瞎想。

    警卫兵默默跟随,人人面色紧张,双目游离四周,也不知道是警戒习惯还是战前综合症。

    金黄色的沙尘迷茫了视线,落叶在沙尘中飘零,宛如心神无着无落,先遣队对抗几十万日军、教官是这么想的?

    犬养的小鬼子一人一口唾液可以淹没几座房屋,这一仗根本没法打,咱们先遣队图什么?

    **撤退,四面烽火燎燃,掩护他们撤退不现实,日军正在追击,先遣队守在徐州还有什么意义?

    “零号,兄弟们憋了这么长时间,眼看着要与日军决战,您总该给兄弟们透个底,我们为什么坚守徐州?”于全于队长憋不住问道,微现褶子的脸上一片潮红,汗水随风簌簌滑落。

    “嗯!”杨关止步盯着他,旋轮刀置地,双手按在刀柄末端反问:“抗战局势严峻,以你之见先遣队该怎么办?撤离,转战何处,**把先遣队当做后勤处、没有供给会如何,**那边先遣队不能去,咋整?”

    “我……哎!”于全傻了眼,一把揪下军帽,蹲在地上扇风,生闷气,这种情况还真没有想过,谁让你对世界宣布四不声明?

    魏和尚不乐意,怒气冲冲地说道:“零号,我们可以撤到山区伺机打游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谁也管不着,八路军就是这么干的……”

    和尚经历不少事,眼界宽了不少,燃气心中那份自由自在的心气,觉得来去如风地杀鬼子才显得舒畅。

    杨关若有所思,似笑非笑地盯着他问道:“八路军有老百姓供给,先遣队吃什么?咱们的重火力与军备物资众多,你扛上山还能打游击吗?”

    “啪!”魏和尚猛拍两溜戒疤的脑壳,瞬间回过味来,游击、游梦还差不多,八路军缺枪少弹来去无踪,先遣队是拍马难及,真打起无枪无弹的战斗还不得憋屈死?

    十八号在他的肩膀上拍了几下,凝重地盯着教官说道:“零号,您就别整虚的,给兄弟们交个底,我们坚守在徐州图什么?”

    杨关微微点头,环视兄弟们热烈而焦虑的神色说道:“日军军力雄厚,国人难以阻挡,打持久战才是根本,拖时间,以便迟滞日军的进攻步伐,给国人部队赢得喘息之机,仅此而已!”

    众人面面相觑,呼吸渐促,这是以身为饵吸引日军,促使日军前来围剿而拖延时间,凶多吉少的打法,那可是几十万日军啊!

    教官的战略意图很明确,这种做法保存抗战实力,赢得休整布阵的时机,为更有力地消灭日军铺路筑基,保己歼敌。

    堪称大无畏的精神,但致先遣队于死地,这一仗没法打,纯粹是找死行为,值得吗?

    想着,念着,众人的双目渐赤,泪珠盈眶,兵不畏死,只是觉得先遣队葬送在徐州不值得,迂回到外面可以屠杀更多日军,凭什么牺牲先遣队?

    情感伤害触痛心扉,功劳,名誉都是过眼云烟,凝聚着无数兄弟血泪的先遣队才是一切,这一面抗战旗帜岂能倒在此地?

    军魂所向、先遣旗帜高扬,已经深入每一个先遣队员的魂髓之中,誓死捍卫,她是所有人的希望,荣誉,抗战之魂!

    “行了,你们别酸了,老子还没有把日寇岛覆灭不想死,也绝不会死!”杨关以旋轮刀掷地有声,提醒兄弟们想插了。

    见众人不解继续说道:“传令民兵兄弟们半夜撤离,他们忙碌了几个月,这第一仗教导他们来打,携胜而返。”

    “哈哈,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零号,您给我们透个底,地道暗堡建的怎么样?”十八号喜泪横流,引起众人期待地瞅着教官。

    “你们不会自己想?四五千人忙碌了几个月,猜不到也可以从运送沙土去估计,使劲猜,老子本想以此来磨砺背水一战的决心,被你们搅黄了。”杨关没好气的说道。

    先遣队到处打秋风搜罗战备物资,主要是奔着食物来源,陆陆续续运送数千人挖掘暗道,这是秘密行动,在先遣队不减人数的情况下进行,只为隐秘二字。

    日军的谍报无处不在,为免泄露机密与八路军联系,在运送土方回归之时带人归来,食物消耗很大,若不洗劫日军还真养不活数千人。

    **怀疑先遣队的武器弹药去向并非空穴来风,就连卡车都在莫名其妙地消失,只不过战乱之地没有人发觉机密,仅处在怀疑的基础上。

    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从微山湖运送出去,支援八路军部队,投桃报李,民兵支援相继云集暗道之中。

    暗道构筑到什么程度,杨关也不清楚,只是给民兵兄弟说出自己的想法,连营联防,遁走有道八字真言,具体操作没有过问。

    “报告零号,日军已接近徐州,八方来犯,初步估计兵力在四个旅团左右,暂时没有发现重火力随行,仅有小钢炮。”秦汉急匆匆地跑回来汇报,一脸惊容,热泪浸身。

    “你小子怕了?知会民兵兄弟们备战,战前热身,战!”杨关豪气干云。

    “杀鬼子!”众人响应,惊得秦汉莫名其妙,战,怎么战?

第136章地道

    劲风呼啸走沙飞絮,烈日朦胧镀金沙,遮天蔽日席卷西方。

    古镇沐金沙,往昔的灰墙青瓦笼上一层跳动的金粒,朦胧神幻宛如海市蜃楼。

    “嗒嗒”、“嘭”、“八嘎呀路”……

    昏天地暗闹小鬼,沙尘中显露出一道道黑影,哈腰端着枪,蹑手蹑足,成两排延着街道两旁的墙根向前搜索挺进。

    在小鬼身后远处街道正中央,一队骑兵顶着风沙驻足观摩,高头大马打着响鼻驱逐沙尘,端坐其上的鬼子军官腰挎斩马刀,一支马枪插在马鞍一侧,双手支起望远镜观摩。

    两旁缩回半个马头的鬼子上尉挥刀劈砍沙尘,嘴巴一张一合,面目狰狞,正在喝斥街道上的鬼子兵。

    鬼子兵胆颤心惊,在命令下哈腰搜索,像虾弓一样,八字步,双膝两侧分开弯曲,十足的螃蟹行军,横着走。

    透过观测镜依稀可以看清小鬼子的面容,他们很害怕,杨关却看得纳闷,怕啥,老子又不吃人,难道日军已知道先遣队没有离开的信息?

    “零号,您下命令开打吧,眼看着就到主楼下,万一让鬼子兵冲进来就不好玩了!”魏和尚双目放光,嘴皮子快磨破了,双手抱着一挺轻机枪自始至终没有松开过。

    杨关撇了一眼汗湿衣襟的好战分子,浑身不自在的模样,漫不经心地说道:“你想打就打呗,老子还能拦得住你?”

    “啊,零号,您同意了……不是,零号,咱不带记仇的,和尚保证不跑了,跑一次把大个子弄丢了,死也不走了,不走!”魏和尚从惊到歉疚至悲愤,泪水已从赤红的双目中簌簌下落。

    “滚,别把猫尿洒在酒楼里,把那犬养的鬼子军官给老子毙了,打响战斗信号。”杨关心神泛酸,好兄弟救过命,已与身心融在一起,惦念,杀鬼子。

    砖木混合结构的三层酒楼,格子门扉,古香古色颇有年月,唯独窗户换上玻璃,显得新潮而又古朴。

    地处中心街,依在窗户后面侦查西北走向的主街道,视界开阔,这天字一号雅间在往昔成为身份象征,如今落寂萧条。

    “哒哒哒……”

    魏和尚推开一丝窗户缝隙,探出轻机枪对准鬼子军官扣动扳机,激射出复仇的子弹,为大个子报仇雪恨。

    弹壳咻咻旋飞,跌落在唯一一张桌子底下,冒起缕缕白烟,惊醒了五名趴在桌子上睡觉的传令兵,纷纷抄起家伙,子弹上膛,寻找依托戒备森严。

    “去去去,滚犊子,一打仗老子还不能看看?”杨关生气了,传令兵现在是管的宽,观察敌情都不行,难道让老子做睁眼瞎?

    传令兵很无奈,对这栋混合楼房不放心,挡不住子弹,一发炮弹飞来一起玩完,教官不走又能怎么办?

    四战之地,前街后街一楼之隔,在和平时期可谓是繁华地带,就这不到一百五十平的酒楼日进斗金毫无问题,战火燃烧而来,此处太显眼。

    “哒哒哒”、“轰轰”……

    战斗骤然间爆发,由中心向周围扩散,宛如年三十夜里的礼花,那叫一个万炮齐鸣,掩盖了风声,湮灭了一切声息,耳膜中嗡嗡作响。

    秦汉几名传令兵不再坚持阻挡教官,各自或坐或卧在地板上,透过望口观测战斗,双手攥着自动火随时出击,人人一脸严峻。

    魏和尚打光一梭子子弹,迅速蹲下身卸掉空弹夹,顺手拔出腰间的预备弹夹换上,咔,推子弹上膛,侧头观察外面的情况。

    “零号,犬养的鬼子军官被我干死了,脑门胸口三个洞死透了,可惜战马也死了,不过有马肉吃了。”

    “吃货,明明是一个和尚,你吃肉也不怕佛祖怪罪?”秦汉侧头鄙视,流露出一副挑衅模样。

    魏和尚不搭理他,始终看不上他的小身板,依坐在柱子底下瞅着教官说道:“零号,您就别趴窗沿,危险,我担心民兵兄弟会吃亏,要不和尚下去看看?”

    说完话起身向楼道溜去,心里憋得慌,觉得要打一仗、痛痛快快地屠杀小鬼子才能解恨,这一段时间憋坏了。

    身为警卫员偷跑出去开坦克,行为恶劣,严重违纪行为少不得惩罚,不然难以服众。

    “站住,老实呆着,让你小子打一梭子发信号就不错了,你的禁枪命令还没有解除!”杨关头也不回抛出一句话,自顾自的欣赏民兵屠杀战。

    “蓬”魏和尚险些没有摔下楼道,扶住栏杆黑着脸瞅着教官,什么话也不敢说,越说禁令越长,再不长记性这辈子甭想杀鬼子?

    五名传令兵幸灾乐祸地瞅了他一眼,活该,你小子若是不离开大个子说不定就不会死,一天到晚毛毛躁躁,好像就他一人能打仗,杀鬼子,你就坐那看着吧!

    街道上乱糟糟,风卷金沙变换了模样,硝烟弥漫,战火乍现,子弹旋流缤纷了视界。

    整个徐州乱成一锅粥,枪弹声浪齐天,每一条街道都是战场,子弹皆从房屋内激射而出,成微微倾斜向上、于街道中央成x交叉火力屠杀鬼子兵。

    鬼子兵纷纷死在不甘之中,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刚刚检查房屋内没有人,人是从哪里来的?

    这不可能,魔鬼,魔鬼会妖术,他就是帝**人的克星,亚麻得……

    鬼子兵接连死在极度恐慌之中,祈盼着活下去,哪怕是多活一分一秒也行。

    日军做梦也想不到先遣队会从地底下钻出来,即便是**也不知道曾今吃饭睡觉的脚底下已经被人掏空了。

    地道战,道道相连在房屋底下,出口设在不起眼的角落,仅仅可以钻出身子的孔洞,表面以石板,杂草,木板等等家具之类的物什。

    鬼子兵冲入房屋中查不到人,离开之后却不知已被黑洞洞的枪口锁定,在阎王殿里走了一个来回。

    民兵在杨关的大致意向下亲手挖建的地道,就像是自家的热炕头都在心里装着,熟门熟路,杀起鬼子来如鱼得水。

    致使近两个旅团的鬼子兵陷入死亡泥泽之中,乱,慌,浴血奋战,打得火热。

第137章搅和战

    民兵兄弟淳朴而憨厚,挖建地道不惜力,礼节谦和,唯独黏上武器装备不撒手,睡觉都抱着枪杆子媳妇酣然入梦。

    乌黑的枪管,擦得锃亮的黄铜色木柄枪托,帆布枪背带,准星,标尺,扳机等等在梦中相会,呢喃梦呓。

    无论歇息还是睡觉总是离不开家伙什,武器就是生命,打豺狼的媳妇,每颗黄澄澄的子弹跟宝贝儿子似的往媳妇身上蹭,亲昵得融入骨髓,生死不弃。

    杨关每每看到这种场景很触动,即便是先遣队员也拍马难及,爱枪如命,索取射击技巧的心思也是一样,如痴如醉。

    此时此刻展露锋芒,一枪消灭一个敌人,弹无虚发,从不浪费,爆头,穿心,碎喉每每毙敌,不可思议的射击天赋。

    鬼子兵在弹幕中挣扎,面对来自地面上的狙杀子弹乱作一团,刚刚发觉房屋内的目标反应过来便被来自身后的子弹索命。

    民兵兄弟的火力网两相交叉,在几米宽的街道中形成死亡地带,子弹打得贼准,彼此针对对面靠墙跟的鬼子兵开枪。

    鬼子兵惊恐万状,不知道索命的子弹从哪里来,仅发觉格子门扉底端弹孔密布,这么低的位置打到腿上才对,为什么命中了心脏,爆碎了脑袋?

    这是一本糊涂账,大多数鬼子兵不知道欠的血债太多死在乱抢之下,嚎叫着喊妈咪,亚麻得也逃不过死亡笼罩。

    少数鬼子兵逃过第一劫,也发现了弹道来自房屋,两相交叉火力,趴在地上摸索腰间的手雷,刚拔出拉环,猛力磕碰时迎来一枚手雷,轰轰双双爆炸掀起一股弹片横飞肆虐。

    周围存活下来的鬼子兵接连遭殃,几乎被弹片切割成渔网式的伤口,在血地上翻滚嚎叫。

    伤亡惨重的鬼子兵终于反应过来,集体爬伏于地,不敢抬头,纷纷以手雷向房屋中投掷,从门扉与格子缝隙中飞入内屋。

    “轰轰……”

    手雷爆炸,沙尘碎片伴随冲击波冲碎了木门,格子窗,在嘶鸣中破碎,横飞,硝烟碎片弥漫,随风席卷翻涌,房屋内的火力霍然而止。

    “八嘎,哈哈,上,活捉支那人……”

    鬼子兵在军官的喝令下纷纷端枪向前趴,狰狞的面孔上血汗横流,遍体颤抖,蹑手蹑足向门扉逼近。

    一步,两步,还剩下三步就到了,活捉……

    鬼子兵盘算得很周全,杀心促使他们疯狂,来自身体本能的惧怕没有影响报复之心,正当踏步意图冲入房屋的时候。

    “哒哒”、“哒哒哒”……

    民兵兄弟骤然间爆发出密集的弹幕,子弹在鬼子兵身上溅起一蓬蓬血花,鬼子兵宛如触电一般颤悸,双脚在阻力下踉跄后退,直至失去支撑力栽倒于地,弹孔在鬼子兵痉挛中飙射出血柱。

    “八嘎,卧倒,卧倒……”

    鬼子军官惊恐万状,为什么会这样,三五枚手雷也炸不死屋内的支那人,这不可能,帝国的手雷是劣质货?

    鬼子兵也不相信所见所闻,在军官的示意与嘶吼下纷纷掏出两枚手雷,拔环,磕碰与投掷一气呵成。

    “咻咻”

    十枚手雷带着一缕缕青烟飞入房屋之中,轰隆隆爆炸,震得房屋咯吱嘶鸣,在劲风中摇摇欲坠,木质门扉与格子窗户碎裂横飞,伴随一股浓黑的硝烟碎片几乎淹没了街道。

    趴在硝烟翻涌底端,一张张狰狞的面孔流露出得意的笑容,明显送了一口气,绽放出胜利的喜悦。

    沙尘硝烟随风渐散,鬼子兵再度从血肉模糊之地爬起来,端着枪向支离破碎的房屋内冲锋。

    “嗒嗒”、“哒哒哒”……

    鬼子兵接连不断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