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兵-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众人才回过神来,才醒悟到曾经称霸成都府的玄武军军团长端木成已经成为历史。

“撤!”眼见远处军营烟尘滚滚,大军已出,雷东风等人也不耽搁,带着凌云就向另一端的讲武堂而去。

凌云剩下的那些手下也紧跟而去。

而尚未走远的李邦昊和他的白杆军眼见端木成身死,皆面带不信,片刻李邦昊长叹一声,径直带众军也向讲武堂方向奔去。

正文 第一百章,乱局(第三卷终)

第三卷终于写完了,这本书小飞在提纲上设定的很复杂也很详细,查了许多的资料。所以,小飞一定会坚持下去!马上开始进入第四卷,请各位兄弟姐妹允许小飞整理一下思路,明天暂停一更,后天开始恢复,拜谢!

~~~~~~~~

帝国纪元999年3月22日,帝都江山。

巍峨江山,万里如画——江山城正南大门,冠军门,一块十余丈高的巨石如天外飞仙,矗立于此,上边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却正是根据太祖程云当年定都江山时亲笔所书的墨宝为蓝本镌刻上去的。

“好一个万里如画,太祖其时不过是一郡之守,却有如此气魄,怪不得能号群雄,复汉室,振朝纲!哪曾想近日,却是百废在目,人人自危,国将不国!”一个面色淡金,相貌带着几分文弱的中年男子,面对那高达十余丈的巨石叹息道。

此人身穿白色长衫,,脚蹬翻毛的蒙北羊绒软靴,外罩貂绒斗篷,看起来是富贵人家出身。

“大人,慎言。”一旁却是一个身穿薄薄青衫,面色刚毅的中年男子,这男子随随便便站在那里,就给人以一种锋寒凌厉的感觉。

要知道,帝都江山城地处辽北行省,三月末的天气却还是有些微寒,此刻又已近黄昏,气温已经接近零度,而这男子却只穿一青衫,傲然而立,不动如松(忽忽,忍不住剧透下,本书最值得书写的人物出现鸟)。

“飞澜,我自坐上今日这个位置,就处处小心,唯恐有些差池,毁了我汉家之基业。如今,帝国上下,文不为民,武不为国,军部更是处处掣肘于我,如今西人已然攻下中南,堂堂帝国大员却还纷纷自保,鼠首两端,我就算再小心谨慎又能怎样?”

“我闻当年太祖曾对子龙公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帝都之于帝国乃一坚城,与大人乃以牢笼,大人若真有意,何须困守于此,放开眼界自有无限天地!”那青衫男子沉吟道。

“飞澜,我却问你,刘仁则在川中经营的怎样了?”那白衫男子问道。

“情势还在掌握,不过三天前他飞鸽传书于我,说发现了一个小朋友,很是有趣。”那青衫男子面色现出一丝暖意。

“哦,那就好,自龙城一败,帝国的军队仿佛一夜间失去了与西人抗衡的能力,连战连败,除了在西北行省稍有起色外,现在到处一片混乱。”白衫男子叹息道。

“大人就不想知道那个有趣的小朋友是谁么?”青衫男子道。

“是谁?”白衫男子被勾起了好奇心。

“正是龙城脱逃,解了西北楼兰之围,叫西人恨之入骨的雷东风。”那青衫男子笑道。

“他?他不在楼兰,跑去川中做什么?”白衫男子听闻雷东风的名字却并不奇怪。

“大人困守府中,自然不知,那小子带所辖精锐,取道西北行省,入川陕行省,占了大散关,将玄武军团端木成的左膀右臂乌戈全军收复,如今又去了成都府,这次我看川中将重回帝国控制,大人若有兴趣,我可助你前往一看。”青衫男子道。

“飞澜说笑了,再怎样我也不能抛下这里,那个姓雷的小子仿佛一夜间冒出来一般,飞澜,你曾做过他们的教官,可对他有印象?”白衫男子皱眉道。

“学院双骄,可惜一个远走塞外,一个却被人处处打击,最后去了龙城……如今,道该是我们为他收拾乱摊子的时候了,这也算因果不爽吧,呵呵……”青衫男子感慨道,他却不知道当年的学院双骄如今已然又聚在了一起。

“缨丫头那孩子如何了?”白衫男子又问。

“缨儿如今和那小子在一起,听刘大哥说,她很快乐……”青衫男子忽然面现伤感,转瞬即逝。

“快乐就好,快乐就好……”白衫男子也是一副怅然若失的表情。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注一)”那青衫男子忽然念道。

声音铿锵高亢,自有一股英雄的苍凉。

~~~~~~~

潼关,帝国川陕行省陕西路长安府之门户。雄踞帝国川陕、中南、燕北三行省,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潼关北临涛涛黄河,南依巍巍秦岭,正所谓“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

潼关东面山峰连接,崖绝谷深,只有一条小道通过,人行其间,可望黄河远道奔来,劈开秦晋之间的莽莽群山,南下直扑华岳。

作为军事要隘的潼关,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历经战争洗礼。太祖建国后,重建潼关,留关城周长八公里,高十七米、宽八米;南与东南,顺势削成垛口,高达三十余米。除开六处门外,尚有南北两个水门。

帝国纪元999年3月22日,帝国中南行省,潼关黄河渡口风陵渡。

帝国中南行省督守李长林与驻行省的帝国二级军团奋武军军团长司马南凭河而立,对岸西方联军联营遮天蔽日,逃难的百姓和伤兵不断通过风陵渡向他们身后的潼关涌去,挑担推车,哀号声一片。

然而,能进入潼关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人不是死在了逃难的路上,就是被阻隔在关隘外面。

毕竟帝国安息、西北、蒙北行省都是因为内奸陷落,谁也不能保证这蜂拥入关的难民和溃兵里是否有西方联军的奸细。所那个能一个个的甄别,而这样无形间就耽搁了时间。

望着这些哀号的父老,李长林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他也知道,如果不这样鉴别,谁也不能保证潼关和他后面长安府的安全。

“司马军团,能否将甄别的速度加快一些呢?”李长林问司马南。

“李大人,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为了阻击敌人对这些百姓的追击,我已经派上去了三个团的兵力,已经死死的拖住了他们半个月的时间。不是我们这些当兵的不尽力,这些都是帝国的好儿郎啊!”司马南一指那些浑身浴血的士兵。

“唉,人都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这潼关,只凭我们手上的这剩余的不足两万人坚守,又能再支持多久呢?”李长林叹息一声。

“不管支持多久,我奋武军,只有战死的儿郎,却无一人投降,这就是我的骄傲!”司马南几乎可以预见到未来,全军上下覆灭的场景,但身为汉家之兵,能战之时,绝不言降!

正文 第一章,风陵渡

第四卷,天行健,正式上传

~~~~~~~

帝国月25日,帝国川陕行省陕西路潼关风陵渡。

“大人,奔雷军团那里还没消息么?”帝国驻中南行省奋武军军团长司马南站在岸边的高地,望着黄河对岸,气势雄大的西方联军阵营,面带忧色。

“有了,说是西方联军已经分兵去了燕北行省,为了拱卫帝都安全,所以他们不能动!”帝国中南行省督守李长林一脸无奈。

“屁,帝国十大军团不动,却只让我们这些二级军团在前线拼命,分吃分喝的时候就没我们的份了?堂堂一个中南行省,现在竟然只能靠两个被打残了的二级军团防守,如果不是我们事先将对岸的船只全部收缴,现在敌人早就过河了!现在中都已失,若在丢了潼关,失了长安府,我看夏侯骏捷他们怎么向军部交代!”司马南愤怒道。

“好了,司马将军!破天军团、飞骑军身为帝国十大军团,不也为国奋战到底了么!管仲云大人战死、马冲军大人一家上下,全部男丁除了小儿子,全部身死。我们这里如今还算有险可守,又怎能说这样的话?”李长林脸色一沉,他虽是文士,却自带几分帝国文士独有的铮铮傲骨。

“李大人,我知道你所说的,但我正是为这些为帝国牺牲的人和我们这些正在牺牲的人抱不平!若燕北行省的奔雷军肯派兵援助,从后奔袭西方联军,中南行省怎会有今日之局面?”司马南道。

“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一样!他们有其他心思,我们却要一心为国,长林虽文弱之辈,却也知牺牲之道。而且,我前日给刘仁则督守过求救的信笺,他说不日就会有援兵来道。”李长林脖子一耿。

“不日?我们现在等于是在为他刘仁则守门户。好了,我说不过你,不过军人自当一心效命,多了我也不想管,今日潼关在我在,潼关失我亡!”司马南转身走下高地,向远处的军营走去。

“唉……”李长林长叹一声,目光却望向西南。

“刘大人,你说不日将兵北上,可莫叫长林失望啊。”李长林自言自语道。

“呜——”一阵紧似一阵的号角声忽然从对岸想起,接着,漫天的烟尘腾空而起。

闻得这号角声,河岸这边的百姓一阵骚乱,有若受惊的蚁群,加快了向潼关涌动的速度。

“不好,敌人要过河了。”李长林脸色一变,快步走下土坡。

~~~~~~~

帝国纪元月23日,帝国川陕行省府成都。

时间距离川中大豪,帝国驻成都府玄武军军团长端木成身死已经过去了两天。

两天的时间,对于醉生梦死中的人不过是一瞬,对于不问时事的百姓也不过就是六顿饭、两场觉,一场忙碌。

但这两天,二十四个时辰,对于川渝两路督守刘仁则和雷东风等人来说,却是血腥、杀戮,紧张的收集证据,收编玄武军的两天。

从长街埋伏狙杀端木成,到引军讲武堂,收编端木拓一营藤甲兵,随后,李邦昊在凌云的劝说下,倒戈一击。

将从大营前面营救端木成的一团玄武军全数吃下,而刘仁则也拿出积攒了十几年的实力,将端木成在成都府的势力悉数拔起,并从跑马场军营里顺利搜到了端木成与乌戈勾结往来,并由乌戈牵头,联系西方联军的证据。

期间,凡敢反抗搜捕和整编的,一率当场格杀。

当然,为了从心理上瓦解端木成潜藏势力的抵抗决心,督守刘仁则以川渝两路督守府的名义布公告:端木成身为帝**民,却勾结土豪、外敌,居心不良,残害百姓,今督守府令国民议会之命,诛杀此獠。为体现帝国仁道之精神,只诛恶,协同不究!凡迷途知返,检举协助端木成作恶,皆既往不咎;凡妄图抵抗,心存侥幸,以同案论处,严惩不贷!

在见过了端木成的尸,和端木家年轻一代的代表端木拓,以及青年军官代表李邦昊投诚的事实后,大部分玄武军也就宣告投诚了。

毕竟,肯死心塌地追随端木成去地府的除了那些自知罪大恶极不会被赦免的,就是端木家族内的死党。

而如端木拓这样心怀不满,李邦昊这种郁郁不得志的人,已经没有了什么退路,接受刘仁则的整编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荆展等人抓住的那个组织的暗线李昌,雷东风在审讯后并没有杀他,而是让他继续呆在成都,按时向组织汇报,当然情报都是删减的。

李昌也知道自己现在根本不能反抗,否则组织指导自己曾经背叛,只能给自己还在组织控制下的亲人带来横祸。

在局势渐渐平稳下来以后,刘仁则依前言。将蒙战等十八人正式划给帝国驻大散关的独立旅,并正式上书吏政司和军部,任命雷东风为大散关关守兼独立旅旅长,江筑英为独立旅副旅长。

并提供给了雷东风五名他目前最需要的工匠营的工民。

就在雷东风准备带领众人离开成都府,反回大散关的前夜,凌云却带着两人来到雷东风的驻地。

~~~~~~~

帝国川陕行省陕西路,潼关东北风陵渡。

黄河之水奔流不息,汹涌的波涛下,暗礁无数。正是这天然的天堑,阻碍了西方联军在对岸停滞了足有半个多月的时间。

如今,在残酷的驱赶对岸帝国民众制造和收集半个多月的时间后,西方联军终于将渡河的船只集结完毕,准备做第一次试探性进攻。(不要问西方联军怎么不悄悄准备,悄悄下水,那是几万人的渡河,而且船只不事先在岸边,弄所谓的秘密集结,那种装载数十人的大船,至少要上千条,先不说怎么能避过对岸汉兵日夜的监视,就说为了悄无升息而小心翼翼的运送到岸边,需要耽搁多少时间,浪费多少人力物力?所以,如果有人就这个问题难,对不起,您忒不认真了,删无赦!)

“李大人,还请你回长安府主持大事,这里自有我做阵,你切放心。”帝国驻潼关二级军团奋武军军团长司马南对中南行省督守李长林道,

“司马将军何出此言?尔等在前线尽命,我岂能回城独避安危?今日西人乃侵占我中南大部后,第一次渡河,我要亲眼看道你将他们赶回去!”李长林须在风中微微飘扬,羸弱的身躯挺拔如枪。

“既如此,某亲自上阵,为大人,为帝国状威!”司马南面色一凛,尊敬的行了个军礼,大步而去。

“斩不尽的敌酋,流不尽的男儿血,司马南,你先去,若有难,我自相陪!”李长林心中已然有了几分必死之志。

正文 第二章,力定出川

帝国纪元999年3月末,雷东风在离开近二十日后,重回大散关。

离开时,二十六人;回来时却足足七百余人。

有后期领命而去的荆展和十余名汉兵,也有从川中陆军讲武堂挑选来的十八名优秀军官生,更有张策日夜期盼的五名熟练工民和他们的家属。

还有,川渝两路督守刘仁则的弟子,川中首富凌吉阳的独女凌云,以及玄武军前军官李邦昊、端木拓。

刘仁则更是慷慨的将李邦昊手下剩余的二百多名白杆长枪兵和端木拓的四百五十名藤甲兵全部划给了雷东风。

刘仁则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觉得雷东风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却也是因为江筑英和凌云,毕竟这两个女子,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存在,现在都跟随了雷东风。雷东风多一分实力,他们也就多一分安全的保障。

而且,雷东风在离开成都府前,和刘仁则见面后表示:不日将出川援助中南行省。

刘仁则感慨之余,更坚定了支持雷东风的决心。

当然,刘仁则的收获也是巨大的,一万余名玄武军的主力,近千幅藤甲,剩余的两营藤甲步兵也全被他收归麾下,还有端木家族在川中经营多年积攒下的财富。

而在雷东风的“逼迫”下,坚定支持刘仁则的凌吉阳也得到了回报,刘仁则将端木成手下的大部分产业交给他打理,同时满足了他参政的欲望,玄武军后勤总军需。

当然,前提是,凌吉阳虽然有商人的贪婪,却也有坚定的原则,不会损公肥私,更不会以次充好,这也是刘仁则选择相信他的原因。

~~~~~~~

凌云是在雷东风等人准备离开成都府的前夜找上门的。

当雷东风看到他,李邦昊还有端木拓三人站在自己面前,表示要跟随自己去大散关,出川抗敌,却是有些愕然。

毕竟,之前凌云表现出的,对他虽然很是尊重,但给雷东风的感觉更像是一种礼貌,甚至更多的时候有几分疏离的冷淡。

但此刻,却忽然跑上门来,对自己说,要跟自己去大散关,并拿出了刘仁则的调令。

“难道是刘仁则派去监视自己的?”雷东风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刘仁则是个聪明人,既然能对端木成隐忍十余年而不发,最后假借自己之手,一击得中,就肯定不会在这个蜜月期内作出这种名目张胆监视自己的蠢事。

而李邦昊和端木拓相携与凌云前来,更是让雷东风觉得不可思议。

“子衿,我大散关的独立旅只是个小地方,你真要去我哪里?”

“正是,不但是我要去,李营长和端木营长都准备去,还有,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不是已经和督守请调了他们么?现在却要问我?难道我就这么难入大人你法眼?”凌云说道。

“呃……”雷东风无言,看了李邦昊和端木拓两人几眼,李邦昊和端木拓同时摇头,表示不是自己告诉凌云的。

“雷大人成都府此间已经事了,凌云意在天下,因见大人胸怀壮阔,知人善用,故投靠之,大人收于不收全在一句话。”凌云直言道。

“既如此,雷某却之不恭,只是在我这里,男女平等,子衿也需努力,你就暂为我独立旅行军参谋,不知意下如何?”雷东风也不矫情,拱手道。

“正当如此,凌云拜见大人!”凌云端正的行了个军礼,同时将一纸文书递给雷东风。

原来却是他入军的军籍证明和调令,和蒙战、李邦昊、端木拓等人一样,全部走的是从玄武军调入独立旅的路线。

“雷大人,我却有一事相问,还请大人作答。”说话的却是端木拓。

“端木营长请讲。”雷东风忙道,他从蒙战那里了解到端木拓的能力和遭遇的一切后,就起了将他挖进独立旅的心思,毕竟这是一个本质不坏的青年,只是性格上有一些偏激而已。

“大人为何请我和李邦昊入军独立旅,尤其是我,本是端木家的一条狗,大人就不担心么?”端木拓性格果然有几分偏激,这等话却是能直接问出口。

不过,雷东风等人却是不以为意,这些人都是铁血的汉子,本就不在乎这些繁缛细节,而其在了解到端木拓的为人后,对他只有同情,并无厌恶。

一旁的李邦昊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雷东风,想听一听这个将自己从刘仁则那里要来的汉子有什么样的回答。

“端木兄弟此言差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你我虽曾兵戎相见,乃是各位其主,各为其志;现在,你我有了一样的志向,为国为民,名留青史!所以,今日即是袍泽,就要同生共死,肝胆相照,不离不弃!一起将西方联军赶出帝国,为四民天下创造一个新的盛世,这才不枉我等汉家儿女本色,也不枉到这人世白走一遭!”雷东风掷地有声,越说越激动,那个从穿越之初,只想保护自己和兄弟性命的男人终于拥有了更高的志向,名留青史,男儿本色。

“即是袍泽,同生共死,肝胆相照,不离不弃!”端木拓默念几遍,有些苍白的脸上忽然浮现出一丝光彩,那些曾经被相互提防、欺骗所掩盖的梦想,曾经想用铁血去换取无上光荣的梦想,回到了他的身上。

“端木拓(李邦昊)愿誓死追随大人!”端木拓和李邦昊半跪于地。

“不可,你我皆为兄弟,今后万不可再行如此大都决定跟随雷某,那我们明日就提兵回大散关。待整军完毕,不日誓师出征,北上杀敌!”雷东风望着眼前的英雄儿女,心潮忽然澎湃起来。

我们,为什么喜欢铁血,只因为我们不想麻木屈辱的活。用铁的冰冷苏醒,用血的火热燃烧。誓师出征,北上抗敌!

一时间,屋子里所有的人,都被这样的誓言所激动起来。

正文 第三章,潼关

第三章,潼关

帝国纪元999年4月1日,帝国川陕行省陕西路潼关,风陵渡。

滔滔黄河,滚滚东去,仔细看去,这一段汹涌的波涛竟然血光连连,本是黄色的河水,已然被鲜血染成了暗褐。

河面上,不断有尸体和破碎的木板随波而去,岸边,更是尸体遍布,血染长堤。

从黄河岸边,到南边汉兵防线,短短的百来米距离内,已经丢了下了不下万余具尸首。

更不用说那些死在河水中,尸体早已不见的倒霉鬼了。

“7天了,已经7天了,为什么燕北行省的奔雷军还不来援?”帝国驻中南行省奋武军军团长司马南哑着嗓子喃喃道。

虽然这几日,眼见手下弟兄们一个个倒下、死去,他总要忍不住大声吼问出这句话,仿佛这话能带给他一些期望一般,但现在他却不想再吼叫什么,有哪些吼叫的力气,还不如多砍杀几个敌人。

自己的奋武军面对对岸那囊括了大陆公路西方主要国家,和这一路投诚而来的汉奸、外族军队,聚集起的庞然大物,已经拼尽全力。

本来,西方联军一路东征至此,算上驻扎在龙城的两个万人队,在楼兰城下覆灭的10万人,剩余的人马应该只有二十余万,甚至不足二十万。

但是,这一路打下来,先是蒙北行省的鲜卑后裔段家反叛,三万精锐草原骑兵加入西方联军,南下途中,帝国蒙南、青甘两行省的鲜卑后裔又是不战而降,近五万大军汇入西方联军。

如此,等进入中南行省,西方联军已然又成为了一个三十余万的庞然大物。

而只有三万人编制的奋武军(因为驻扎中都,奋武军的编制才比一般二级军团大了许多),在渡河前的战斗中,为掩护百姓撤退,就已经折损了近万人,如今经过七天的鏖战,竟然只剩余不足一万人。

也幸好长安府还驻扎着帝国川陕行省陕西路玄武军的一部,但两军合一,如今也才不过一万五千人。

不过作为帝国四大都城级别的城市,中都龙阳日常还拥有预备役的军民五万人,这些军民在当日龙阳失陷的时候并未损失多少,都跟随大军撤到了陕西路。

这些日子,也正是凭借这五万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军民和残兵,用身躯生生将三十余万西方联军抵挡在黄河对岸,这简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而五万军民,如今还能站起的却已经不足三万,这是血肉铸就的奇迹……

~~~~~~~

“要不是段海德他们畏死不前,耽误这许多时间,如今对岸的长安府早就在我们的控制中了。”西方联联军副统帅,撒克逊王国公爵西斯顿抱怨道。

帐篷内的众人闻听此言,大都鄙夷的看了西斯顿一眼,这个胆小如鼠,抢钱在先,打仗在后的家伙,竟然也有脸面去指责别人?

只不过那段海德不过是在蒙北投靠联军的一个汉帝国的二级军团的副军团长而已,如果不是看在他手下那三万精锐轻骑兵的面子上,这里的大多数西方军人对那个面目阴沉,不苟言笑的男人还是很不在意的。

“我就说这些投降来的人不可靠,连自己的国家都能出卖的人,还能指望他们为我们尽力么?”一旁的福尔斯王国高卢骑兵团万夫长雷哈格尔,却难得的赞同了西斯顿的意见,这个外表憨厚的大个子已经因功被提拔为福尔斯王国高卢骑兵团副军团长,至于军团长,则是赫赫有名的“明月骑士”阿尔斯。

所以,如今也有资格参加这种西方联军最高层的会议。

“雷神大人说的对!”雷哈格尔的话一出口,引起一片附和之声。

而站在联军主帅,福尔斯王国公爵何塞身后,一个身穿斗篷,一言不发的男子却是浑身微微颤抖了一下。

一直矗立在教宗的代表,红衣大主教伦勃朗身后的田中光一却是满脸平静之色,一双精光四射的眸子里闪过几丝不屑。

“我闻千年前那鲜卑氏族曾让汉帝国的先祖吃尽苦头,甚至差点将他们的太祖杀死在雪原上,如今虽然他们归附汉帝国已久,却也算是一支精悍的铁骑,我们应尽量让他们彻底为我们所用,而不是指责他们,让他们产生抵触的心理。”联军副统帅,条顿公国骑士团统帅,公爵伯格曼悠悠道。

“伯格曼,你不用替那些该死的汉猪说话,更不要在这里装好人,若不是你的重装步兵团如此无能,怎会有之前的楼兰之败?还总说自己的步兵是大陆公路第一,shit!”西斯顿早就对楼兰之败,和自己的亲信戴维以及数万撒克逊大军的惨死很是不满,此刻趁机发飙道。

“你!不是你信任的那个戴维贪生怕死,引敌进营,怎会如此惨败?”伯格曼须发皆张,拍案而起,身后的条顿重装骑士团千夫长,哦,是已经被提拔的万夫长斯泰拉更是直接抽出腰间阔剑。

“好了,诸位尊敬的大人,段先生现在毕竟是我们的盟友,我们不应该这样背后诋毁他,这绝非是一个贵族或者骑士应该做的事情!斯泰拉万夫长,请您将您的剑收起来看,高贵的骑士是将剑指向敌人,而不是盟友!”何塞仿佛感觉到了身后那位尊客的愤懑,更敏锐的发现了田中光一眼中一闪而过的不屑。

此刻眼见局面有些混乱,站起身来喝道。

“何塞大将军的话还是有道理的,我看对岸的汉军已经不行了,用他们汉人的话怎么说来着,对,是强弩之末,所以早一天晚一天,他们都要死,我们也不要急这一刻,他们的女人,他们的财产都会是我……是诸位的。”大主教伦勃朗看了看田中光一,其实对他来说,如何取得战争背后的财富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则是眼前这些武夫需要做的事情,所以在攫取最大利益前,这些武夫还不能死。

“还在装蠢货么,我亲爱的大主教?!”何塞心里冷笑一声,面色却表现的极其热忱。

“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伯格曼将军,西斯顿将军,马格瑞特将军你们三位请留步,其他人下去准备下,一个时辰后,开始进攻!”

“总想依靠他人的人,最终会被人所抛弃!”斯泰拉临出帐前,经过雷哈格尔身前的时候,轻声道。

“斯泰拉大人,你的话还是那么多!”雷哈格尔面色一冷,几步走出帐篷。

“还未胜利,却先内耗,你们那无所不能的天神啊,你们那伟大的教宗,可笑……”斯泰拉抬头看了看头顶那片蓝色的天空,心中笑道。

“阁下,我需要回避么?”何塞生后的那个浑身包裹在斗篷中的人轻声道。

“阁下自便,到是帝都那里的事情要您费心了。”何塞忙道。

“嗯,阁下,多提防一下那个田中光一。”那人又道。

“喔,他现在是伦勃朗的人,我也没有办法……”何塞耸耸肩。

“就这样吧,我先去了。”那人躬身行了一礼,退入帐篷后的阴影里。

正文 第四章,男儿亦有泪

男儿不流泪,泪流滴滴血

~~~~~~~

“军团,敌人又上来了。”奋武军近卫营的通讯兵高渐飞一边跳下瞭望台,一边对奋武军军团长司马南道。

因为战事吃紧,司马南几乎把身边所有的亲卫、通讯、甚至参谋都派上了战场,惟独将高渐飞留在身边,这个少年刚满17岁,去年才参军进入奋武军。

虽说按帝国规定,16岁就可以自愿报名参军,但大多数帝国的年轻人,还是选择在18岁行完**礼后,才参军报国。

高建飞在整个奋武军年纪都算是小的,但却不因为年龄而懈怠自己,在新兵培训中,就排在同期入伍的第五名,被司马南看中,调到自己的近卫营,当了自己身边的通讯兵。

“渐飞……”司马南看了一眼对岸再次蜂拥而来的西方联军。

“军团!”见司马南叫自己,高渐飞立刻拔直了腰板。

如今,少年那张稚气的脸上已经满是尘土与污痕,但身上的铠甲却依然收拾的板板整整。

一丝不苟,少年老成,却还有着少年的天真与热血,司马南看着高渐飞,面现柔色。

“渐飞,一会儿你带这封信去长安府,交给李督守,见到他,要听从他的安排,我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