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黑闼当即杀了耕牛和众将领一同边吃边商定大计,集合了一百人后,率先袭击并占领了漳南县。

    十二日,刘黑闼攻陷县,唐魏州刺史权威、贝州刺史戴元祥和他交战,均失败身亡,刘黑闼重新得到他原来的残部及全部武器装备。

    这时,窦建德的旧部陆续有人前去投奔刘黑闼,刘黑闼拥有了三千人马,在漳南筑坛,祭奠窦建德,向窦建德的亡魂报告他们起兵的意图,之后,刘黑闼自称大将军。

    随后,刘黑闼又率军队攻陷历亭县,捉住了大唐的屯卫将军王行敏,让他行礼,王行敏拒不参拜,于是被刘黑闼所杀。

    当时,各道如若有战事就设置行台尚书省,无战事就停罢,唐朝廷得知刘黑闼作乱,于是在州设置了山东行台,在魏、冀、定、沧等州都设置了总管府。二十二日,李渊任命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右仆射,主持讨伐刘黑闼之事。

    之后,李渊还下诏调发关中三千步骑兵,由将军秦武通、定州总管李玄通率领,协助李神通攻打刘黑闼,又下诏命幽州总管罗艺带兵合力攻刘黑闼。

    当初,洛阳平定后,徐圆朗请求投降,被李渊授为兖州总管,封鲁郡公,刘黑闼反叛后,秘密地与徐圆朗联系。

    六月二十六日,当李渊命的葛公盛彦师去安抚河南,走到任城的时候,徐圆朗派兵逮捕了盛彦师,起兵反唐并奉刘黑闼为主。

    刘黑闼以徐圆朗为大行台元帅,兖、郓、陈、杞、伊、洛、曹、戴等八州的豪强均起兵响应徐圆朗,一时间,安定才半年左右的中原、河北之地,再次烽火连天。

    徐圆朗对盛彦师极其优待,让盛彦师写信给他的弟弟,命他以整个虞城投降。

    但盛彦师却在信中写道:“我奉命出使未能称职,被贼人俘虏,作为臣子不忠,立誓赴死;你好好奉养老母亲,不要牵挂我。”

    徐圆朗看过盛彦师后,立即变了脸色,而盛彦师神色自如,徐圆朗于是笑了,“盛将军很有胆量气节,不可杀。”接着还如原来一样对待盛彦师。

    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走到宋州,恰好遇徐圆朗反叛,副使柳浚劝任返回汴州自守,任瑰笑着说:“柳公胆子怎么这么小?”

    徐圆朗又攻陷了楚丘,带兵准备围攻虞城,任瑰派部下将领崔枢、张公谨从鄢陵率领各州豪强作人质的子弟一百多人去守卫虞城。

    柳浚说;“崔枢和张公谨原来都是王世充的部下,各州人质的父兄也都反叛了,这一去恐怕会叛变。”

    任瑰没有作答,继续让崔枢和张公谨带兵出发。

    崔枢到虞城,分派人质让他们和本地人混合编队共同守城。叛军逐渐逼近,有人质反叛的,崔枢就杀了他们的队长。

    于是各个队长都害怕,纷纷杀了队里的人质,崔枢也不禁止,将人质的头割下挂在城门外,并派人告诉了任瑰。

    任瑰假装很生气地道:“我所以让人质一起去,是打算用来招降他们的父兄,他们有什么罪而要杀了他们?”

    任瑰退下后却对柳浚道:“我早知道崔枢能这么做。虞城县人既然杀了人质,加深与叛军的仇恨,我还担心什么呢?”

    徐圆朗的叛军攻打虞城时,虞城军民拼死防守,所以叛军果然如任龟所料未能攻克而撤走。

第269章 汉东王

    淮安王李神通率领关内兵到达冀州,与罗艺军会师后,又征调邢、、魏、恒、赵等州兵力,军力达到了五万多人,在饶阳城南与刘黑闼会战,列战阵长达十几里,气势如虹。

    刘黑闼的人很少,只沿河堤排成单行列阵以抵挡唐军。

    时值刮风下雨,李神通于是下令乘风进攻,人借风势,进攻的甚是迅猛,直攻得刘黑闼军几近崩溃。

    但过了一会后,风向忽然逆转,而且十分强劲,吹得李神通的军队都睁不开眼睛来,一阵人仰马翻,阵型也随之变得混乱起来。

    刘黑闼见此,顿时大喜,大声喊道:“天命在吾!”随后亲自带头冲锋,杀得李神通军大败,兵马物资损失了三分之二。

    罗艺这时带兵在西边攻打高雅贤的部队,将其打败后追逐出几里,得知李神通大军失利后,便退守藁城,刘黑闼接着大胜,继续进军到藁城攻打罗艺,

    罗艺见刘黑闼军人数虽不多,但是人人不惜性命,攻打得异常疯狂,心中不由的犯怵,其他的将领除薛氏兄弟外也是如此,纷纷劝罗艺撤出藁城,返回幽州,以后再寻战机。

    罗艺思考一番后,同意了诸将的请求,但在撤退的时候后军被刘黑闼带兵冲击,四散溃逃,薛万均、薛万彻兄弟都被刘黑闼所俘虏了。

    其他将领以前屡次被薛氏兄弟所败,怀恨在心,于是劝刘黑闼将薛氏兄弟砍杀,但刘黑闼却没有同意,剪了他们兄弟的头发作为奴隶驱使。

    刘黑闼觉得这样做更能威慑敌军,但在当晚,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却突然发难,杀死了看守之人,逃回罗艺军中,罗艺于是与之带兵返回了幽州。

    虽逃脱了薛氏兄弟,未免有些遗憾,但刘黑闼在此战之后,却就此威名远播,军势大振,河北之地一时无人能挡其锋芒。

    七月初六,刘黑闼攻陷瀛州,杀死唐瀛州刺史卢士睿。观州老百姓捉住了刺史雷德备,以城池投降了刘黑闼。

    大唐的毛州刺史赵元恺性情严厉急燥,他管辖的百姓忍受了他许久,当刘黑闼大败李神通五万大军的消息传来后,毛州百姓董灯明等人谋划暴动,杀死了刺史赵元恺,响应刘黑闼,河北其他各州,也多有此种事情发生。

    七月十五日,刘黑闼攻陷定州,捉住唐总管李玄通,刘黑闼爱惜他的才能,想任命他为大将,李玄通却坚决推辞。

    一些李玄通原来的部下送给他酒肉,李玄通道:“各位可怜我身受囚禁之辱,幸以酒肉来开导安慰我,我要为各位一醉方休。”

    酒喝得正在兴头上,李玄通对看守道:“我希望能舞剑,希望能把刀借我用一下。”

    看守把刀给了他,李玄通舞完后叹息道:“我作为大丈夫受国家厚恩,镇守一方,不能保全所守领地,还有什么脸面苟活于世呢!”

    李玄通说完后,便面向长安的方向,举刀自杀,剖腹而死。

    七月二十九日,刘黑闼攻陷冀州,杀死了冀州刺史棱越。

    刘黑闼打败淮安王李神通后,致函赵、魏两地,窦建德的旧部纷纷起兵杀死唐朝官吏,响应刘黑闼。

    至此,刘黑闼的军势已是十分强盛,总共有兵马近十万,河北各州纷纷向长安告急,请求大军支援。

    李隐与李世民皆向李渊主动请缨,但李渊最后却都拒绝了两人,改派右屯卫大将军、义安王李孝常带兵讨伐刘黑闼。

    李隐军功卓著,封天策上将后已是无法再赏,李渊自是不会再让他挂帅,李世民的战功也仅仅次于李隐,李渊也同样不太愿意派去出征,李神通和李玄通原本都是李渊挑出来分担李隐和李世民战功的,可惜李神通屡屡战败,不堪大任,而李玄通又已自杀身亡,无奈之下,李渊这才将重任托付给了义安王李孝常。

    然而李孝常在带兵出了潼关之后,却畏战不前,行军一天没有在五十里以上的,任由河北各州县求援信一封封的出,却没做任何的反应。

    八月二十四日,州当地豪强在城中反叛响应刘黑闼,刘黑闼在州城东南祭告上天及窦建德然后进入州城。此后十天,刘黑闼带兵攻下相州,捉住唐相州刺史房晃,右武卫将军张士贵突围逃走。

    九月十三日,刘黑闼带几万兵马进逼宗城,黎州总管李世绩这时正驻扎在宗城,宗城不是什么坚城,不过地理位置很重要,是扼守永济渠的要地,李世绩带兵至此的本意,便是要挡住刘黑闼继续南进的。

    不过李世绩兵不多,在刘黑闼攻略河北其他地方时,他就发了好几封求援信给李孝常,但直到刘黑闼向宗城逼近之时,李孝常也没有到来。

    李世绩自觉已他现在的兵力,不是刘黑闼的对手,于是下令放弃宗城逃走,打算退保卫州,但却被刘黑闼趁胜追击,大败其军,杀了五千名士兵,李世绩只身逃脱。

    刘黑闼于是继续向南攻取了黎、卫等州,至此,刘黑闼自五月的时候聚集百人起兵后,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便恢复了全部窦建德以前的旧地。

    刘黑闼又派遣使节北面联合突厥,颉利可汗派俟斤宋邪那率领突厥骑兵随刘黑闼征战。唐右武卫将军秦武通、州刺史陈君宾、永宁县令程名振等官员将贼势大,不可力敌,都纷纷从河北逃回了长安。

    十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年号为天造,都城依旧设在原来窦建德的都城州。

    刘黑闼任命范愿为尚书左仆射,董康买为兵部尚书,高雅贤为右领军,征召王琮为中书令,刘斌为中书侍郎,窦建德时期的其他文武官员,只要来投,便全部恢复原来的职位。

    刘黑闼的法令行政,全部效法窦建德以前所实行的,而他作战勇猛果敢,在战场上的表现却超过了窦建德许多,大唐的许多士兵这时一听到刘黑闼之名,就已先惧怕了三分。

第270章 李靖平萧铣

    当刘黑闼全占窦建德旧地,自称汉东王、改元建制的消息传回长安后,长安大为震动。

    有消息还说,刘黑闼的游骑已至洛阳郊外,似有窥伺中原之意。

    刘黑闼若再得中原,那这个天下该是谁的,可就不好说了。

    李渊于是立即下诏罢免了毫无作为的义安王李孝常主帅之职位,然后召集众臣议事,商讨对付刘黑闼之策。

    但这时,李隐却以感染疾病为由,托辞了朝议之事,待在了家中。

    这一变故,顿时让李渊与长安的文武大臣都慌了神。

    半个月前,突厥人再次大举南下,而且颉利可汗吸取了上次走太原道南侵无果的教训,这次是直接借道梁师都的朔方郡,进逼关中,剑指长安!

    在此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李渊已派李世民带兵十万北上去抵御突厥人,所以大唐此时想要对付刘黑闼,非李隐亲自挂帅不可。

    李渊说是召集众臣议事,其实心中已是想将这重担交给李隐来扛的了。

    但李隐却对每次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才将他抬出来的行为,感到了十分厌烦,而且也对李渊、李建成等人最近的所作所为感到心寒,不愿再给人当抢使。

    此为更重要的是,以前李隐之所以热衷于出征,很大原因是为了捞取名望、军心,增强政治资本,但此时他已是天策上将,无需再出征了。

    李隐已决定留在长安,实行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

    河北的局势虽不容乐观,但攻略荆襄之地的赵郡王李孝恭,却传来了大捷。

    占据荆襄之地的萧铣,已被李孝恭与李靖所攻灭了!

    去年十二月,萧铣的大司马董景珍与齐王张绣相继被杀,以致军心离散后,李渊便下诏征发巴、蜀军队,任命赵郡王李孝恭为荆襄道行军总管,李靖代理行军长史,攻略荆襄。

    今年开春后,李孝恭和李靖统领十二总管,从夔州沿长江向东顺流而下,正式开始攻伐萧铣。

    除了李孝恭和李靖这一路兵马外,李渊还任命庐江王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黔州刺史田世康取道辰州道,黄州总管周法明走夏口道,共同攻打萧铣。

    周法明是李隐故交周法尚的弟弟,王世充、窦建德败亡时,周法明以黄梅等四郡前来降唐。

    唐与萧铣之战,最重要的战场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地区,双方势力此前一直对峙于此。

    峡州地区,“距三峡之口,介重湖之尾”,为萧梁的西部屏障,此地若失,则其都城江陵必危。

    峡州地区的险要之地,如荆门城、宜都、清江城等,多在长江的南岸。荆门城在荆门山下,所处之地十分险恶,与南岸的虎牙山相对,最是易守难攻,宜都即为宜道城(今宜都西北),清江城在今宜都县北清江入江口。

    当李孝恭和李靖从夔州出发,顺江东下之时,由于正值雨季,当时长江之水大涨,众位将领请求待水落后再进军。

    李靖却反对道:“兵贵神速。现在我们的兵力刚刚调集,萧铣还不知道,如果趁长江涨水,疾速抵达他的城下,趁他没有防备突然袭击,这样必定能活擒萧铣,不可失去良机!”

    李孝恭最终还是采纳了李靖的意见,率领二千多艘战船沿长江向东而下。

    而萧铣因为长江正在涨水,以为李孝恭与李靖之兵不会继续出发,所以未做任何防备,所以李孝恭、李靖等人很快率军出其不意的攻克了萧铣荆门、宜都二处险要之地,并将大军一直推进到夷陵。

    萧铣这时才慌忙派将领文士弘率数万精兵驻扎在清江城,抵御唐军的进攻。

    萧铣原本是让文士弘死守清江的,但李靖派人到清江城下稍一辱骂,文士弘便立即勃然大怒,带兵出战。

    双方于是在长江上展开决战,唐军准备多时,器械精良,士气如虹,文士弘军很快不敌,节节败退,最后惨遭败,唐军缴获了三百多艘战船,杀死、淹死的人数以万计,一直追击文士弘到百里洲。

    文士弘大败的消息传开后,萧铣的江州总管盖彦举以五州之地降唐。

    当初萧铣为了夺手下将领的兵权,下达了裁去军队、经营农业的命令,只留了几千名士兵担任警卫。

    这时听说唐军已压境,文士弘战败,萧铣这才感到大为惊慌,仓猝征兵,但所征之兵许多都在长江、五岭以南,路途遥远,不能马上调集,于是只能将现有兵力全部用来迎敌。

    李孝恭准备趁胜继续进攻萧铣,李靖劝阻道:“对方是挽救败局的军队,计谋没有预先制订,势头不会持久,不如暂且停泊在南岸,缓一天进攻,他们必然会分散兵力,有的留下来阻挡我军,有的返回城守卫,兵力一分散势力就削弱,我军乘敌军松懈发起进攻,必然取胜。现在如果马上攻打,敌方会拼力死战,楚兵又剽悍勇猛,不易抵挡。”

    李孝恭却急于求胜,没有听李靖的,留李靖守卫军营,自己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出战,最后果然如李靖所料,兵败而逃,奔向南岸。

    李靖料到李孝恭必败,没有守在军营,等李孝恭出战后,便带来剩余军队尾随而行。

    这时,李靖见萧铣的部队在大败李孝恭的部队后,纷纷弃船只去收拾抢夺唐军丢下的军资,人人都背负很多,场上十分混乱。

    于是李靖当即挥兵奋击,大败敌军,随后乘胜直抵江陵,进入江陵外城,又攻拔了水城,缴获大批船舰。

    李靖这时却劝李孝恭把所获船舰全部散弃于长江中,诸将领都疑惑不解的道:“打败敌人缴获战利品,应当利用,怎么能够放弃用来资助敌人?”

    李靖道:“萧铣的地盘,南到五岭以南,东到洞庭湖。我们孤军深入,如果攻城不下,敌人援军从四方赶来,我军就会腹背受敌,进退不成,虽然有船舰又怎么能用?

    现在放弃船舰,让它们堵满长江顺流而下,敌方援军见到,必然认为江陵城已被攻陷,就不敢轻易进军,要前来侦察,他们行动迟缓十天半个月,我军取胜就有把握了。”

第271章 名声大噪

    萧铣的那些援兵见到己军顺江而下的舟舰后,果然怀疑,不敢前进。

    李孝恭与李靖于是带军包围了萧铣的都城江陵,萧铣内外断绝消息,向中书侍郎岑文本询问对策。

    岑文本已天命不可逆为由,劝萧铣投降。

    于是萧铣对他的大臣们道:“上天不保佐梁国,我们不能再支撑了。如果一定要等到力尽粮绝,百姓就会蒙受忧患,怎么能为了我一个人的缘故让百姓遭涂炭呢?”

    二十一日,萧铣用牛、羊、猪三牲在太庙禀告了祖先,下令打开城门出城投降,守城的人皆哭泣。

    萧铣带领他的群臣穿着丧服到唐军营门前,“该死的只有我萧铣一个人,百姓无罪,希望不要屠杀抢掠。”

    李孝恭进城占领了江陵,各位将领想大肆掠夺。

    岑文本劝李孝恭道:“江南的百姓,从隋末以来,受虐政的残害,加上群雄争斗,如今生存下来的,都是刀枪下逃出的性命,他们苦苦盼望着贤明的君主,萧氏君臣、江陵的父老所以决定归顺,是认为也许可以从此安定了。眼下若是放纵军队抢掠,恐怕从江陵向南的广大地区,不再有归化之心了!”

    李孝恭认为他的意见很对,立即下令禁止抢掠。

    诸将领又道:“梁的将帅抵抗官军战死的,罪恶深重,请求籍没他们的家产,用来赏赐将士。”

    李靖反对道:“王者之师,应当以仁义为先声。他们为自己的君主战斗而死,是忠臣,怎么能与叛逆罪一样籍没其家呢?”

    于是,江陵城中井然有序,秋毫无犯。南方各州县闻讯,均望风归顺。

    萧铣投降几天后,他的十几万援军来到江陵,听说江陵失守,纷纷脱下征袍放下武器降唐。

    李孝恭送萧铣到长安,李渊历数他的罪过。

    萧铣黯然道:“隋朝残暴失去了天下,天下人都起兵纷纷来争夺。我萧铣没有上天的照应,才到了今天这种境地;如果要以此来定罪,我只有死路一条了!”

    最终李渊下诏在闹市斩了萧铣,长安闹市中被斩的一方诸侯,继薛仁杲、李轨、窦建德外,再添一人。

    随后,李渊下诏任命李孝恭为荆州总管;李靖为上柱国,赐永康县公的爵位,仍然让他安抚岭南地区,并可以承制任命官员。

    李靖至此声名大噪,因为谁都知道,在平萧铣之战中,实际的指挥者正是李靖,李孝恭基本就只是挂个名而已。

    在平定了萧铣后,李靖翻越五岭,派人分别到各道招抚诸州,所到之处都纷纷投降,李渊又任命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李靖带领军队夺取了九十六个州,得六十多万户。

    十月十八日,占据岭南大片领土的前隋汉阳太守冯盎,接受了李靖的檄文,率领部属降唐。

    唐在冯盎的辖地设置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冯盎为高州总管,封爵耿国公。

    此前,有人劝冯盎道:“李唐才平定了中原,还无力顾及边远地区,您所管辖的二十州的范围已超过汉代的赵佗,应当自称南越王。”

    冯盎却不同意,“我家在此地定居已经五代了,此地的长官都由我家的人担任,已极尽富贵了,常常怕承担不起重担,使先人蒙受耻辱,怎么敢效法赵佗自己称王一方呢?”

    于是在李靖平定萧铣,抚慰岭南诸州的时候,冯盎便率部前去归降,岭南地区,遂全部归于大唐辖下。

    ……

    杜伏威命他的将领王雄诞攻打李子通,李子通用精兵把守独松岭。

    王雄诞派他的将领陈当带一千多人登高占据险要之处进逼李子通,打了许多旗帜,夜晚将火把绑在树上,布满山上山下。

    李子通以为突然多出了许多敌人,感到惧怕,烧毁营寨连夜逃走,退守杭州,王雄诞追击李子通,又在杭州城下打败了他。

    十一月初七,李子通穷途末路,请求投降,杜伏威捉住李子通及其左仆射乐伯通押送长安。

    李渊不仅没有治李子通的罪,反而赐予了他宅第一所,田地五顷,钱物也赏赐颇多,与李轨、萧铣等人相比,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

    至此,长江以南未归属大唐的势力,便仅剩自称为楚帝的林士弘了,今年来有传闻林士弘的身体并不好,进取之心全无,大唐要将其攻灭,只怕也是早晚的事情。

    ……

    当知道李隐“得病”的消息后,李渊曾亲自至李隐的住处承德殿看望李隐,之后还封了李隐的儿子小虎儿为卫王。

    李渊此举,自是为了能让李隐挂帅去征讨刘黑闼了。

    不过李隐还是没有让自己的病好起来,不过他却上了奏疏,推荐他的拜把兄弟李世绩挂帅出征。

    对于李隐的提议,李渊在思考了许久后,终于还是同意了。

    原则上李渊是不会让外族人挂帅的,但李世绩却不同,他既为李隐拜把兄弟,又被赐姓李,且入了宗祠,与李家的关系可谓是最为密切的将领之一了。

    而且,李世绩之前还有从窦建德处千里归唐的行为,可谓是忠诚可嘉,所以李渊这才在这个时候,同意了让李世绩挂帅。

    当李世绩率领大军,准备与刘黑闼交战时,幽州总管罗艺率领他的几万部队准备会同李世绩讨伐刘黑闼。

    刘黑闼闻讯,留下一万兵力,命范愿守卫州,自己率军抵抗罗艺。

    夜晚,刘黑闼在沙河县宿营,程名振带六十面大鼓,在州城西二里处的河堤上猛擂鼓,城中的地面都感到震动。

    程名振是平恩人,原是窦建德的普乐县令,当窦建德救援王世充的时候,程名振便以普乐县投降了大唐,之后李渊便任命程名振为永宁县令,让他带兵攻略河北。

    程名振曾于夜晚袭击河北要地邺县,俘虏了一千多男女,但在离开邺县八十里后,看见其中有九十多名妇女还在哺乳婴儿,心生恻隐之心,就全都将她们放了回去,邺人受他仁义之心的感动,为他施僧求福,程名振的名声也就此开始于河北传开。

    这时,当范愿听到鼓声后,以为唐军大举来袭,感到惊慌失措,于是派飞骑报告刘黑闼。

    刘黑闼于是迅速返回州,派他的弟弟刘十善和行台张君立率领一万兵马在鼓城攻打罗艺。

    十一月三十日,罗艺与刘十善双方在徐河交战,刘十善、张君立大败,损失八千人。

第272章 鸩酒

    李世绩很快攻下水,十二月,李世绩与罗艺兵会合,在以南扎营,分兵驻扎在水以北。

    刘黑闼多次来挑战,李世绩坚壁不应战,却另派奇兵,去切断刘黑闼的粮食运输线。

    刘黑闼从冀、贝、沧、瀛各州运粮,水陆并进,程名振用一千多人截击,弄沉了运粮船,烧毁了运粮车。

    双方就粮道的争夺,来来回回交战了数十场,唐军胜多输少,刘黑闼的粮食于是日益变得吃紧。

    十二月十一日,刘黑闼任命高雅贤为左仆射,军中举行盛大宴会。

    李世绩带兵逼近刘黑闼军营,高雅贤趁酒醉,单枪匹马追逐说了句,李世绩的部将潘毛把他刺下马,高雅贤随从继后赶到,扶高雅贤回营,未到营地高雅贤就死了。

    十三日,唐军诸将领再次前进逼近刘黑闼的营地,李世绩的部将潘毛被窦建德的大将王小胡抓获。

    李世绩与刘黑闼在水相持了六十多天。

    这时,李世绩推测刘黑闼的粮食已经吃光,必定前来决战,于是命人在水上游筑坝截断河水,对看守堤坝的官吏说:“等我和敌人交战时,就决开堤坝。”

    二十六日,刘黑闼率领两万步兵骑兵向南渡过水,逼近唐军营寨列阵,李隐亲自统率精锐骑兵攻打刘黑闼的骑兵,打败了刘军,乘胜用马踩踏刘的步兵。

    刘黑闼带领部队殊死战斗,从中午到黄昏,几度交锋,刘黑闼的兵力无法再坚持下去。王小胡对刘黑闼道:“我们的智能体力都已耗尽,应该快点逃走。”

    王小胡便和刘黑闼先逃跑,其余的将士不知道头领已经逃走,还在继续格斗。

    唐军看守堤坝的官吏决开堤坝,水一下子涌到战场,水深一丈多,刘黑闼的军队大败,一万多人被杀,几千人被淹死,刘黑闼与范愿等二百人骑马逃入突厥。

    河北地区,于是被李世绩所平定了。

    ……

    当李世绩重新平定河北的传到长安后,下至普通百姓,上至皇帝李渊,都是无比的欣喜,整个长安一阵沸腾。

    至此,放眼看去,大唐的敌人竟已所剩无几了,徐圆郎、林士弘、梁师都等几人能折腾起什么风浪来?

    这个天下,必将是大唐的了!

    不过,也因为刘黑闼的被平定,李建成、李隐与李世民兄弟之间的矛盾,又再次显露出来。

    这时,李世民也已在一个多月前,从关北返回,他防御了突厥人数个月,因为凛冬将至,颉利可汗在无所突破之下,便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在十二月二十八日的晚上,李建成以庆祝幼子满月为由,邀李隐、李世民、李元吉诸兄弟赴宴庆贺。

    李隐与谋臣觉得这时鸿门宴,本不愿参加,但没想到李建成竟亲自登门来邀请,还与李隐回忆起了往事。

    当年,李隐下了翠云峰后,是李建成亲自带人将李隐迎回唐国公府的;当年,是李建成为李隐要来他水军旅帅的官职的;当年,两人也曾十分的亲近,跟平常人家的兄弟没什么区别;当年……

    一桩桩尘封多年的记忆被提起后,李隐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原本想要实行的计划,也有所松动了。

    虽然那片刻兄弟之情,很快就被李隐清除出了脑海中,但他却无法找到解开拒绝李建成的邀请,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然而,当李隐与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走进东宫,来到了宴席之地的时候,便立即后悔了自己这个赴宴的决定。

    因为整个宴会场地中,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以及一班东宫署官外,再无别人,场上的气氛,怎么看都感觉不妥。

    李世民的神色也不太好,只李建成与李元吉两人作轻松装,但李元吉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兴奋之色,却似乎表明了他的内心其实并不平静。

    李建成似是察觉到了李隐与李世民的不安,哈哈笑道:“今晚是你们侄儿的满月宴,就不请其他闲杂人了。”

    李隐在自己的位置坐下,“那为何没有邀请智云?”

    李建成愣了一下,由于李智云存在感极低,李建成都有些将他忘了,所以并没有邀请他。

    李元吉插口道:“大哥已派了人去叫他了,他却坚持不来,大哥总不能强人所难吧!”

    李隐听后,便没再说什么。

    宴会开始后,李建成端起了酒杯,要与众人齐饮。

    程咬金偷偷的向李隐摇了摇头,劝李隐不要喝酒。

    李隐低声道:“稍安勿躁,本王自有计较。”

    程咬金听后,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为了我大唐的强大、李家的昌盛,我们兄弟共饮了此杯!”李建成大声完,便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了。

    李隐也在李建成喝酒的同时,做出了饮酒的姿态,但其实却暗中将酒撒在了宽大袖袍上面。

    李建成与李元吉两人,见李隐和李世民都喝下酒后,意味深长的相视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