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元吉见自己两个亲哥哥都随军去了,也吵闹着要去,但被李渊以他年纪太小为由拒绝了,这让李元吉感到十分的不满。
李秀宁这时正无精打采的在院中散步,忽然听得李元吉在跟李世民争吵着什么,于是便走了过去。
“二哥,爹这也太偏心了,为什么你能随军出征,而我就只能待在家中?”李元吉愤愤不平的道。
李世民笑道:“再过个两三年吧,到时爹肯定会答应你的。”
李元吉一脸的不岔的道:“你跟大哥也罢,那个庶子凭什么可以带兵打战?”
李世民严肃的道:“他虽然是庶子,但也是我们的哥哥,四弟可不能没了尊敬,而且带兵打战可不是闹着玩的,可谓是凶险无比,一不小心就会丢了性命,更加不是你这年纪能想的。”
李元吉还待争辩,却听得背后传来一阵声响,走过去一看,却又空无一人,只是地上多了条熟悉的手帕。
李世民将手帕捡了起来,手帕上秀了两个小字“秀宁”,疑惑的道:“三姐的手帕,怎么会掉在这里,他来过吗?”
他们两人四处张望了一会,但是并没发现李秀宁的人影。
……
“驾……驾……”李秀宁骑着匹枣红马,飞奔出了洛阳城。
“他是为躲我,才会随军出征的吗?真是个笨蛋,怎能连性命都不要了!”李秀宁在心里暗骂道。
李秀宁骑马技术很好,她并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弱女子,骑马射箭、舞刀弄剑,样样在行。
她很快便来到了孟津渡的营寨中,却被留守的士兵告知,营中的将士已刚刚杨帆出河了。
李秀宁二话不说,立即翻身上马,沿着河边急追而去。
只见黄河之上,帆影连天,不下百艘的各式战船,浩浩荡荡的顺河而下,气势如虹。
这么多的艘战船,李秀宁又怎么能知道李隐在哪里呢?况且水流湍急,战船速度飞快,根本不是她的枣红马所能追得上的。
追到最后,李秀宁只得气喘吁吁的停下,眼含泪水的向着变成了一个小点的战船大声喊道:“李隐,你给我回来!!”
……
正在甲板上吹着冷风的李隐,忽然觉得自己听到了李秀宁的声音,立即向四周张望了一会,但并没有见到那个熟悉的倩影。
李隐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中想道:“难道是我太想她,以致心生幻听了?”
他叹了一口气,眺望着滚滚黄河水,暗暗对自己说:“这一仗打完后,她应该就差不多会忘记我了,就让这场无谓的孽缘,被时间磨蚀掉吧!”
对于这场战争,现在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能比较轻易的结束,然而只有李隐知道,这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且艰苦无比的战争。
他们正月十六出发,一直顺流而下,速度十分的快,只二月下旬,便已来到了目的地东莱海口,在那等候天子杨广的下一步命令。
第十八章 来护儿
大业七年二月十九日,大隋天子杨广自江都北上,御龙舟,渡河进入永济渠,二十六日,杨广正式下诏,通告天下诸藩,他将御驾亲征,讨伐高丽!
同时,他还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到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并限时两个月完成,否则相关人员要受连坐。
官吏们督促工程,工匠、役丁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昼夜站立在水中工作,不敢停下稍微休息一下,他们自腰以下都生了蛆,据后世史书记载,病累而死去的人,十之有三四。
……
时间已来到了三月暮春时节,草长莺飞,风光迷人,然而现在在东莱海口的人恐怕没有一个会有心去欣赏这些美景了。
因为此时,这附近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起了招魂的白幡布,哭泣之声终日不绝。
“唉,仗还没打,就死了那么多的人,真难相像这仗打完后,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李隐这时站在营寨的望塔上,麻木的看着不时飘过尸体,心中感慨万千。
杨广这个皇帝,能力是有的,然而他似乎做什么事都是那么的急切,你叫人做战舰就做吧,为什么非得加个仅仅两个月的期限?
这并非单个案例,修建都城洛阳、修大运河等庞大的工程,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的,其中的死伤也是数不胜数。
虽然知道这场对高丽的战争,对大隋朝的百姓来说,就是一场惊天的灾难,但李隐却并不能改变什么,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旅帅而已。
以杨广偏执的性格,就算是纳言苏威等当朝重臣去劝他,也肯定是无济于事的。
李隐现在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训练手下士兵,以应对接下来残酷的战争。
李隐和那些从翠云峰就跟随他的手下们,陆战的技巧、经验,都已十分充足,但对水战却还属于门外汉,正好趁杨广下一个命令还没到来前,将这个短板给补上了。
四月十五日,杨广的车驾终于到了涿郡的临朔宫,随从车驾的文武官员九品以上的,都命令给宅邸安置妥当。战争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天下的中心似乎一下子移到了这个东北之地。
五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等地制造兵车五万辆送往高阳,以供装载衣甲幔幕,命令士兵们自己拉车;再次征发河南、河北民夫三十万,以供应军需。
七月,杨广又下诏,征发江、淮以南民夫以及船只运输黎阳和洛口各粮仓的米到涿郡,运粮的船只首尾相连绵延千余里。
运载兵器铠甲以及攻城器械的人来往于道路上的常达几十万人,拥挤于道,昼夜不停。
因为运送物资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超过了期限便要砍头,使得这条北上之路,一下子多了许多互相枕着病累而死的人,路上到处散发死尸的臭气。
自从进入大业七年以来,整个天下都为攻打高丽这事闹得骚扰不安了,在这种不安下面,危险正在一点点酝酿着,等到爆发的那一刻,威力将会超乎人们的相像。
然而这一切,都与李隐关系不大,因为这时的他,觉得自己都快要闲得发霉了。他已整整随军驻扎在这东莱海口四个多月了。
作为进攻高丽的水师前进基地,东莱海口这些月来,几乎每天都有其他地方的水师前来会合,现在已有将近五万大军了。
然而,杨广却一直没下达其他命令,整整五万大军就这么在这里干耗着,每日费粮无数。
现在这五万大军的最高统率是荣国公来护儿,他刚被杨广任免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兼检校东莱郡太守,全权负责由水路进攻高丽的事宜。
来护儿祖籍新野,来姓在新野属于大姓,自东汉的开国大将来歙以来,可谓是人才辈出。但来护儿却是寒门出身,且自小父母双亡,并无显赫家世,有现在的地位,全是他凭自己的本事打拼而来。
来护儿这时正在看着自东莱至高丽的详图,这地图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岛屿,在这地图上,不少岛屿都被标记了个大红叉,被标后叉的岛屿,都是被高丽占领了的。
高丽国王高元自拒绝来洛阳觐见杨广后,便一直积极整军备战,陆地上加固城池,修筑防御工事,水路上则许多岛上,修建了许多据点,想以此阻碍大隋水军的进犯。
来护儿这时想到,没有天子诏令,水师自然是不能轻举妄动的,但就这么干耗着什么事都不做,也是不行,何不派些小部队,前去将这些岛上的据点一一拔除,为将来的行军扫除障碍?
这点权利,他作为平壤道行军总管还是有的。想到这后,来护儿已打定了主意,就以二百人的旅,为这次行动的单位。
来护儿叫人拿来各部队的名册,一连圈了好几个旅帅的名字,当他的目光经过“李隐”这两个字时,停顿了一下,再看到李隐的简介时,鄙夷之色一闪而过,“哼,又是一个靠家族混进来的无能之辈!”
他本想立即将李隐跳过的,但随即又想道:“这等无能之辈,我看着就心烦,要来何用?不如让他快点上战场,早早死去了事。”
于是,来护儿毛笔一挥,便将李隐的名字给圈住了。
……
“旅帅李隐接令!”中气十足的传令官喊道。
李隐这时正吃着东西,连忙放下碗筷,单膝跪下。
传令官宣读君令道:“着旅帅李隐,自接到军令起,立即点齐本部人马,拔除海上敌寇据点,不得有误!”
“末将接令!”李隐喊了一声,从传令官手上接过将令,然后站起身来。
传令官上马离开后,李隐伸了个懒腰,将各关节弄得一阵声响,向周安道:“这下终于有事可做了!”
周安道:“兄弟们训练了这么就,是时候真刀真枪的检验本事了。”
不多时后,一艘,可容纳上百名战兵的“黄龙”战船,和两艘各容纳五十战兵的“舴艋”战船,缓缓使出了东莱海口……
第十九章 蝎子岛
隋朝在杨素提出进攻江南的方略的时候,大大加强了对于水军建设,李隐现在乘坐的“黄龙”战船,就是那时杨素在永安(今四川奉节东)主持建造的。
李隐还听说水师中有几艘叫作“五牙”的战舰,有楼五层,是仿照南朝的拍舰建造的,并在舰只的前后左右设置六架抛石机,全舰可容纳八百名士兵,如果算上战舰上掌舵、摇橹等辅助性人员,一艘战舰可容纳一千五百多人,这在现在的时代里,没有哪个国家的造船所能比及。
李隐这时正在船头,向着广阔无垠的海洋眺望,心中渐渐的升起了万丈豪情。
“你们瞧,这不是‘缩头乌龟旅’的旅帅吗?”另一艘“黄龙”级战船,从别处快速驶了过来,船头上一个穿着旅帅衣服的人,正一脸鄙夷的看着李隐,那艘船上的其他士兵,也都是嗤笑不已。
那个旅帅也是大族出身,名叫卢平,但他现在的职位,是从队副慢慢升上来的,所以在听说了李隐的来历后,对他很是不岔。
原来此时距离他们出海已过去三天,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其他旅都已接连出击,拔去了不少的高丽海岛据点,但是唯有李隐他们这一旅,仍迟迟没有出手,所以被人嘲笑成了“缩头乌龟旅”。
“不敢打战,就乖乖早点回家逗孩子,在这里瞎凑合什么?正不知道上头怎会让你们这群懦夫跟我们一起行动!”
“就是,一群懦夫,我都替你们感到害臊!”
“你们应该是没了卵蛋吧!”
……
那些人喋喋不休的大声说着些难听之极的话,惹得一向老实的周安都怒火中烧了。
李隐的止住了想要干架的众人,脸色平淡的向周安道:“兄弟们都休息好了吧?”
周安点头道:“都休息好了,就等旅帅下命令了!”
李隐看着北方道:“那就行动吧!”
出了东莱海口一路北上的海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在后世被称为庙岛群岛,在庙岛群岛的最北端,有一个大岛,叫蝎子岛,过了蝎子岛后,再往上的海域就要到辽东半岛附近才能再有较大的岛屿了。
所以,蝎子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隋军只要将这里占,就基本是切断了其以南各个岛屿和高丽的联系,让他们再也无法得到补给,后果可想而知。
李隐他们现在,便是要去攻打这蝎子岛。
不过这显然不是什么容易之事,高丽也知道这蝎子岛的重要性,以此岛为中心,结合周围的其他小岛,构建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再加上岛上坚固的堡垒,和充足的粮食,只怕来护儿亲自率领大军来攻,也会感到头疼不已。
但李隐这三天来之所以会没出手攻打其他小岛,就是全力为攻打蝎子岛做准备,此时,他已有足够的信心拿下此岛。
李隐这时已率领船队来到蝎子岛附近,再继续向前走,就会遇到几个防范森严的小岛,势必会与之正面交锋,那样损失太大,李隐并不打算从这里直接进攻。
他指挥船队转而向西航行,行驶许久后,才折儿向东北,绕了个大圈后,来到了蝎子岛的北面海域。
经过这三天的耐心探查,李隐发现了这蝎子岛防范相对薄弱的地方,便是北面。因为他的北面海域,只有少量几个岛礁,并没有其他适合建造防御工事的小道。
不过高丽人在这里布下了众多的木桩铁索,钩镰纵横,船只要想从此经过,那是想都不要向。
黄昏时分,李隐将战船停在一处岛礁旁,并让二十个士兵留守看船,其余人等,都在他的亲自率领下,口中叼着芦苇管,进入了海水中,直往蝎子岛游去。
那些木桩铁索,钩镰纵横布置得虽然很多,但针对的是战船,自然做不到将那么大的海域给全都布满了,所以,只要摸清了障碍物的大致位置,体力又够的话,人是完全可以游过去的。
蝎子岛的一处望哨塔上,两个高丽士兵正在偷偷的摇着骰子,其中一个士兵在连输了一把后,正想着向海水中撒泡尿,去去晦气。
就在这时,他见到了许多的芦苇管子,正陆陆续续的漂到了岸边。
“这片海域,怎么会突然有这么多的芦苇?”那个高丽士兵怀着疑惑,向下仔细一看,又发现沙滩上不知几时,竟多出了两队脚印陌生的脚印。
“有……有敌袭!”高丽士兵颤颤的喊道。
另一个人听后,先是惊了一下,但接着笑骂道:“我看你是疯了吧,南边一点动静都没有,哪来的敌人?”
他这话刚说完,忽然感到脖子一凉,鲜血喷涌而出,与他的那个同伴一起倒地而亡了。
出手杀掉这两个哨兵的,是李隐和周安。两人接着快速的下了望塔,轻轻吹了一声口哨后,海水之中,人影一个个的浮现出来。
这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众人原地休息一会后,便压低身子,向着岛中的坚固堡垒而去。
李隐将这次谋备多时的计划,称之为“枭首行动”,顾名思义,便是避开敌人的主力,直接击杀敌方的指挥首脑,让敌军直接陷入瘫痪之中,从而被各个击破。
蝎子岛上,蝎子众多。
之所有这么多的蝎子生长繁衍,与岛上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这里林木茂盛,花草丛生,枯叶成堆,顽石遍布,为蝎子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再加上高丽人占领这岛以前,岛上人烟稀少,没人捕杀蝎子,所以蝎子在这座岛上得以大量繁衍。
蝎子喜爱群居,至少三五成群,多者几十甚至上百的聚集在一处适宜隐蔽的地方。
在一些石堆里,若仔细去观察一番,有时可发现上百只大小不一的蝎子抱在一起,形成奇特的“蝎子球”。
这些蝎子有的没毒,但许多些是却含有剧毒的,所以李隐他们此时行军,都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以免被蝎子给咬到了。
第二十章 奇袭
蝎子岛的最高统率,名叫渊大通,是高丽第一世家渊氏的旁系子弟,渊氏的现任族长,名为渊太祚,是高丽现任的莫离支和东部大人,权利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他已经去世的父亲渊子游,直到死前,担任的职位也是莫离支。
渊大通年少时就十分勇猛,屡立战功,虽然是旁系子弟,但也颇得渊太祚的的看重,此处将他派到蝎子岛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也是为了考验他是否能担当大任。
渊大通这时忽然想起了率军出发前,族长渊太祚对自己说的话:“如果此次你能成功拖住隋军的水师北上,我保证你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渊大通冷笑一声,对着手中散发着阵阵寒光的宝刀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拖住隋军算什么本事?你们就等着我打败隋军,然后渡海攻占隋国土地那一日吧!”
就在这时,渊大通听得屋外响起一阵喧闹之声,他皱眉喊道:“发生了什么事?”
有士兵进来禀告:“巡逻部队发现有人在堡垒外面鬼鬼祟祟窥探,六列队已追出去捉拿可疑之人了!”
“这些该死的隋朝百姓,当初就应该全部杀光了!”渊大通咬牙道。
在高丽士兵占领蝎子岛前,岛上本有四个村庄、八百人左右的隋朝百姓,他们占领这里后,壮丁和小孩全都丢到大海里喂了鱼,只留下能解决生理需求的女人和帮忙做些杂活的老人。
渊大通这时听到说有人在堡垒外窥探,第一反应想到的,自然便是那些还没被杀的原著居民了。
过了半响,屋外的喧闹声又响了起来,渊大通气冲冲的走了出去,喝道:“为何再次喧哗?都不怕军法了吗?”
一个士兵跪地答道:“禀将军,之前出去的第六列队还未回来,但刚才却又发现了堡垒外有可疑之人。”
渊大通大怒道:“第三第四列队,给我出去搜捕,不管对方是什么人,格杀勿论!”
“是!”两列队的队长得令而去。
高丽在蝎子岛共有士兵两千人,一百人为一个列队,前五个列队,都两千士兵中的精兵。
做出决定后,渊大通这才重新返回房屋,继续思索着能击败几万隋朝水师的办法。
夜渐渐有些深了,这时四周十分安静,但渊大通却忽然感到有些心绪不宁、坐立不安。
“禀……禀告将军。”士兵的声音忽然响起,将渊大通吓了一跳,“什么事,说!”
“将军,第三。第四。第六列队出去许久了,但……但是,还没有回来……”
渊大通的心咯噔的跳了一下,直觉告诉他,那些人应该出事了,不会再回来了。但那可是三百人啊,谁有这么大能耐将他们干净利落的除去?
渊大通觉得这事绝不简单,于是一拳锤在桌面上,向传令兵道:“传我将令,让队官以上职位的人前去厅堂议事,各列队停止休息,紧急戒备!”
“得令!”传令兵快速走了出去,渊大通也在穿上战甲后,率先来到了厅堂,等候各军官的到来。
然而,渊大通刚在主位上坐定,心中一突,感到了一股凛冽的杀意,自屋顶处传来。元大通连忙不顾形象的向一侧滚去只听的“笃笃”的两声响起,他原来坐的地方,已多了两支弩箭。
渊大通伸手一摸后颈,手上满是血迹,他刚才要是反应再慢一点,此时只怕已去见阎王了。而且他还认出,这两支弩箭,原本就是自己军中的。
“你们是谁,给老子滚出来!”渊大通拔出随身带着的宝刀,大声向屋顶喊道。
渊大通话音刚落,机制弩箭又“嗖嗖”的向他射去,他以刀护住要害,连连躲闪,情形虽然万分危险,但渊大通并不怎么害怕,因为他已听到了自己手下的脚步声,只要自己部下来了,几个只会放暗箭的小贼,能奈他何?
然而就在这时,渊大通忽然感到一阵剧痛从后背处传来,他艰难的低头一看,一把锋利的匕首,已从自己的后背穿刺而过。
“嘭!”匕首被拔出后,渊大通倒在了地上,抽搐几下后,便带着满脸的不甘和他那攻占隋朝疆土的宏大目标,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将渊大通一击毙命的,正是李隐。
他先是以引蛇出洞之计,骗得堡垒中的三队人马相继出来,在有心算无心之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三队人马一一击杀了。
随后立即利用堡垒中的人还没有反应的空挡,借用铁钩长绳,带着众人翻墙而入,落脚处附近,便是这个厅堂,正准备稍作休整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行动,谁知刚巧渊大通便在这时走来了这里。
藏在桌子地下的李隐,是见过渊大通画像的,于是立即向悬梁柱子背后的周安等人,做出了了攻击的手势,当渊大通全神防备屋子上面的弩箭时,蓦地出手,一击将其击杀。
渊大通接受命令来到蝎子岛的这些日子,也曾想过自己或许有一天,自己会在战场上死于大名鼎鼎的来护儿之手,却万万没想过,自己会死在了李隐这么一个小小的旅帅的手里。
李隐与周安等人快速的将渊大通扶到座位上,然后又在暗处躲好。
推门声响起,渊大通的手下终于赶到了,他们之前明明听到有异常的声音的,这时见四周一片安静,而渊大通又在主座位上垂着头,似是睡着了,不由的都感到满是疑惑不解。
“将军,将军醒醒!”一个将官喊道。渊大通平时为人多疑,所以这时众人都不敢走得太靠前。
然而这时,渊大通的身体却忽然倒了下去,众人这才大惊失色的走上前,看到了渊大通身上血迹。
还没等这些将官们反应过来,弩箭又“嗖嗖”的响起了,这些人大都没有渊大通的反应速度,很快便中箭倒下了,剩下没被箭射中的,也很快被李隐故技重施的出手干掉了。
其他的普通士兵,这时也冲了过来,见了现场骇人的情形后,无不胆寒,但也有一些人纷纷拔出武器,叫嚷着要跟李隐他们拼了。
第二十一章 周法尚
李隐将渊大通的头颅割下插在长矛上,大声喊道:“你们主帅已死,我大隋十万大军即将到来,现在投降者可以免死,抵抗的则杀无赦!”
李隐这番话说完后,只听得“哐当”的一声响起,有一个高丽士兵率先将手中的武器仍到了地上。
“主帅已死,隋朝大军又将到来,这还怎么抵抗?”超过一半的士兵也跟着扔下武器投降了,剩下有一小半的人则冲出的堡垒,投靠别处去了,也有几个胆大不怕死的,抓起武器向李隐杀来,但很快便身首异处了。
李隐安排人手将俘虏全部关押好后,周安已让人将蝎子岛各个军官的头颅割下,并弄上了防腐之物,准备派让送会东莱请功。
李隐却道:“先不忙禀告上面,我猜测附近有些岛屿的守将,会弃岛而逃,我们再占他几个岛屿在说。”
周安问:“那要是遇到有些守军仍在坚守的,要打下来吗?”
李隐摇头笑道:“那些难啃的硬骨头,就留给友军吧,没必要将功劳全都占了。”
事情的发展果如李隐所料,附近有些岛屿的守将,一听到从蝎子岛溃逃而出的士兵说,渊大通已死,蝎子岛被隋军占领了之后立即收拾细软,连夜逃会高丽去了。
这使得李隐不费吹灰之力的一连接收了好几座岛屿,缴获物资无数。
李隐并不想将这些物质全部上缴了,又在偶然的机会下,在蝎子岛上发现了一个适合储存东西的山洞,于是将缴获来的一半物质,都藏了进去,剩下的一半,才封好上缴。
将战果收获完毕后,李隐这才派人去东莱报功,自己则继续在蝎子岛原地休整。
……
这天,那个带领手下大肆嘲笑过李隐的旅帅卢平,正意气风发的的向东莱太守府走去。
四周的人见到卢平后,都是肃然起敬。
“他就是那个五天连拔三座高丽据点的旅帅?”
“不错,就是他,这样的战绩,怪不得能得到总管大人的青睐。”
“听说他最后那一战,硬攻敌方三百多守军,只费了个把时辰就打下来了,己方死伤不到五十人,着实是厉害!”
卢平听着这些人的议论,心中不由的一阵窃喜,想道:“终有一日,我会让我范阳卢氏之名,享誉整个天下!”
同时,他又忽然想到了李隐与他的“缩头乌龟旅”,暗暗打定主意:“此次面见总管,我一定要向他建议,让将这种军中的害群之马剔除了!”
卢平进了太守府,在人的带领下走了一会后,终于见到了还在处理公务的来护儿。
来沪儿放下手中的文书,正要与卢平说话,便见到平壤道行军副总管周法尚喜形于色的大步走了进来,说道:“将军,大捷啊!”因为来护儿还兼任了右翊卫大将军的职位,所以有些人依旧习惯称他为将军。
来护儿听了周法尚之言后,立即站了起来,问道:“可是圣上大败高丽了?”
周法尚神色一滞,“这个……我并没有接到圣上的消息。”
来护儿重新坐定,疑惑的道:“那你说的大捷从什么地方而来啊?”
一旁的卢平也竖起了耳朵,想知道除了皇帝那里,还有那里能有大捷传来。
周法尚从袖袋中拿出功劳簿,递给了来护儿,“旅帅李隐,已攻入了蝎子岛,并斩杀了敌方大将渊大通等人,并占领了附近五座岛屿,现在蝎子岛以南的各个岛屿,已成瓮中之鳖了!”
“什么!”来护儿与卢平听后,都是大吃了一惊。
“渊大通等人的头颅可确认了?有没有假冒的可能。”来护儿仍是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
周法尚语气肯定的道:“已经确认了,没有一个是假冒的。”
来护儿呼出了一口浊气,心中想道:“这个李家的庶子,看来之前还真小瞧他了,竟有这般本事。”
“将军,你看这该如何封赏?需要将这大捷禀告圣上吗?”周法尚询问到。
来护儿思考一会后,沉声道:“先策勋二转,战争结束后,再一并封赏吧,这种捷报,就不要打扰圣上了,等我们进了平壤城,活捉了高元再说吧!”
周法尚却道:“将军,我以为这样做不妥,现在我隋朝与高丽大军尚未开战,现在李隐这个捷报如果能在军中大肆宣传的话,能起到激励士气的作用,所以我建议还是向圣上禀告为妥。”
来护儿不悦的站起身来,然后一言不发的拂袖而去了。
周法尚叹了一声,也随之走了出去,只留下不知所措的卢平一人。
水师之中许多人都知道,来护儿与周法尚两人其实是有些矛盾的,事实上,杨广正是因为他们两人有矛盾,才会将他们调在一处。杨广虽然将来护儿视做亲信,并十分的重用他,但还是会对他用上一些帝王权术。
周法尚是官宦世家出身,曾祖父周强是南齐时的太子舍人,祖父周灵起是南梁时的直阁将军、义阳太守,封爵宝城县候,父亲更是当年闻名天下的赤亭王周炅。
周法尚本人自成年以来,便屡立战功,在攻灭南陈、岭南平叛、攻打吐谷浑等战役中,每战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仅如此,他还数次出任刺史、太守等文官之职,在任期间,也是颇有建树。
来护儿与周法尚自从当年攻灭南陈之站时,就有过合作,但可能是八字不合,两人每次在处理事情上,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分歧,以致渐渐的结下了许多矛盾。
李隐在蝎子岛上休整了三天后,便收到了自己被策勋二转的消息,对于这个结果,他已感到很满意了。
一般来说,每次打战的时候,都是在战争结束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