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帝国-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何廉价?因为这款车的部件,是大量地和福特十吨级的卡车通用的,这种通用,就带来了成本的下降,当初福特在德国设立工厂之后,硬生生地将卡车的价格给下降了一半,这就是通用化的魅力。
而另一个方面,还是因为轮式,相比履带底盘,轮式受到的阻力要小很多,在公路上行进速度快,耗油率更低。
如果说缺点的话,就是它的越野能力,始终是无法和履带相比的,以后到了泥泞的苏联大地上,这种轮式步兵战车的通过性,就远远地比不上履带式了。
不过,至少现在,它依旧是适合欧洲大陆的战争的。
同时,这款步兵战车,大量地参考了卡车的设计,发动机在前方布置,驾驶员在左侧,右侧就是发动机,这样,后面的空间,相当于车斗的那一部分,就相当宽敞了。
在这里,布置了十人的战斗小组,刚好一个步兵班的空间。
由于两侧都是轮胎,所以和后世的步兵战车一样,是从后面开门的,在需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在行进间,从后面跳下来,这样,前面有车体挡着,步兵还是比较安全的。
在车体的上部,就是那个炮塔了。
这种步兵战车的设计,比敞开口的251系列装甲运兵车,要先进得多了,它是可以直接在战场上战斗的!
车体的两侧,都开着小孔,可以让步兵直接就在车体里面向外面射击。
这样,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
毛瑟步枪太长了,哪怕是作为骑兵枪,进一步地缩短了,也不适合在狭小的步兵战车里面使用。所以,装甲步兵营为了作战需要,就要选用新的武器。
如果有可能,他们当然希望6。8毫米的mp38冲锋枪,可以给他们装备上,现在,整个陆军,到处都在争抢这种冲锋枪。
作为一个普通的摩托化步兵师,他们是抢不过别人的,所以,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装备上了mp36冲锋枪,虽然是从党卫军替换下来的二手货,还是让他们兴奋不已,尤其是,这一批,都是采用75发弹鼓的型号!
小巧的冲锋枪,非常适合在步兵战车内部使用,现在,和骑兵的对撞,正好派上用场!
如果步兵下去,匆匆布置拦截线的话,只能被这些骑兵给碾死,而坐在步兵战车里面,无比安全,然后,通过射击孔,向着外面开火。
只要有骑兵出现,就要开火!
步兵战车的炮塔里,车长只注意前方就够了,万一有漏网之鱼,两侧的防卫,交给车载步兵,就很合适。
于是,在视野出现了骑兵之后,一名德国士兵,立刻就扣动了自己的冲锋枪的扳机,突突突的枪声中,一梭子的子弹,向着外面的骑兵扫去,当下就将这个家伙给干掉了。
“轰!”两秒之后,手榴弹爆炸了,此时,步兵战车早就离开了。
23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在轰鸣着,黑烟不断地从侧面的排气管里面冒出,在这种对冲的过程中,绝对不能熄火,那是给德意志的装甲车抹黑呢!
想要不熄火,那就要大脚油门!驾驶员踩动着油门,不断地前进,接着,他大叫一声:“注意,撞击!”
撞击!
20毫米的机关炮,备弹180发,其中有一半的榴弹,一半的穿甲弹,而现在,榴弹已经打光了,就在车长准备转变武器,去操作一旁的机枪的时候,波兰人的骑兵,就这样冲撞过来了!
炮塔很小,只能容许一个人操作,这种步兵战车,其实就三个人操作,一个驾驶员,一个机电员,一个车长兼炮长兼机枪手。
高大的战马,向着步兵战车狠狠地冲撞过来,而在马背上,那名骑手,想要在冲撞的最后一瞬间,从马背上跳上来!
如果不摧毁这些装甲车,那么,波兰骑兵的冲锋就失败了,当他们发现装甲车的两侧,居然也能够开火的时候,那他们摧毁这些装甲车,就只剩下一种方式了。
跳上去,拉开手榴弹,炸毁他们!
他很勇敢,但是,他的这番行为,在驾驶员的眼里,就纯粹是自杀了。
在他操作战马,奔驰过来的时候,这边的驾驶员,也发现了他的意图,然后,油门就踩到底了。
发动机的轰鸣,在枪声大作的战场上,清晰可闻,这辆步兵战车,突然加速。
于是,就在这边的骑兵,正站在马背上,还没有跳过来的时候,他的马匹,就和步兵战车,发生了一次亲密接触。
十吨级的底盘上,改造出来的这款步兵战车,也是十吨左右,前面的装甲,狠狠地撞在了战马上。
在相撞中,永远都是质量大的取胜,战车和战车相撞是这样,而战车和战马相撞,就更是如此了。
战马在嘶鸣,剧烈的撞击,立刻就将它撞倒了,腿骨断裂的剧痛,让它哀嚎起来,而马背上的骑兵,也在这一刻被摔下来。
对步兵战车来说,这次撞击,只是让它稍稍地震动了一下而已,在相撞的一瞬间,驾驶员踩下了离合,生怕发动机熄火,接着,他抬起离合来,继续将油门全部踩下去,同时,两只胳膊抡起了方向盘。
对方的战马,是向左侧倒下去的,而现在,他向左转!
宽大的越野轮胎,碾压到了战马上,一个,又一个,当四个轮胎碾压过去之后,这匹战马,已经失去了生命。
同时,在战马的另一旁,一名被压断了半截身体的骑兵,用最后的力气,抚摸着战马的脑袋,刚刚,越野轮胎也压到了骑兵的身上。
一人一马,几乎同时闭上了眼睛,这场惨烈的战斗,已经和他们无关了。
战斗,就是这样的血腥和残酷,在这种时候,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如果没有装甲步兵营的参战,那己方剩余的步兵战士,全部会被这些骑兵踩踏致死!
这些波兰骑兵,也全部都是狠角色,他们在几年前,和苏联的战斗中,也是如此,甚至,他们就喜欢纵马在敌人身上踩,听着那种骨头断裂的声音。
这,就是战斗,血与火的战斗。
残阳如血。
第三百五十章 塑造英雄
“现在,我们在各个方向上进展顺利。”希瑞克来到了前线,听着北方军团的总指挥官博克上将的报告。
“我们已经将波莫瑞军团,包围在了但泽走廊一带,预计再有一天的时间,整个波莫瑞集团军,将不复存在。”博克继续说道。
费多尔…冯…博克,名字中的冯字,代表了他的贵族身份,他是绝对的普鲁士军官团的代表。
博克出生于勃兰登堡省库斯特林的军人世家。父亲曾升至少将,母亲也是军人家庭出身,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博克从小就向往成为真正的军人。
博克曾经先后到格罗斯利希特菲尔德军校和波茨坦军校学习。1898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军校毕业,获得少尉军衔,之后逐渐晋升,一战前,已经调入总参谋部任职,晋升上尉。
作为典型的具有普鲁士传统的军官,博克一直没有参加社会党,从不关心希特勒的内外政策,对在国防军的大清洗也无动于衷。
不过,博克和军队中的那些胆小鬼们不同,他竭诚护希特勒的各项军事政策,觉得这给他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可以说,博克是好战分子。
就在今年的时候,希瑞克授予博克上将军衔。指派他接替龙德施泰特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对博克来说,这正是展现他的抱负的好时候。
所以,希瑞克对博克,绝对的有知遇之恩。同时,博克对希瑞克,也是比较崇拜的。一战后,德国的一步步的地盘,是希瑞克的指挥下打下来的。
“我们装甲部队的优势,就是利用我们的杰出的机动性,将波兰军队分割,包围,吃掉他们。”希瑞克做的指示也很简短:“具体的战术指挥,我不会做任何的干涉,我只提供战略层面上的意见,总之,我们的时间不多,一定要尽快地推进到华沙去!”
时间不多了,到现在为止,距离英法规定的最后期限,早就过去了,但是,英法,还是没有向德国宣战。
这和历史上,出现了很大的不同。而希瑞克也知道,原因就是美国方面。
万恶的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啊,真的是太好了。
不仅仅是把利比亚的油田的百分之五的股份,转让给了美国的洛克菲勒石油公司,希瑞克同时还拉近了和美国其他的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向美国订购了很多的资源和装备,粮食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高层,此时也是一片同情德国的声音。
德国入侵波兰,这都是波兰自找的,波兰居然谋杀了希特勒!
哪怕就是罗斯福想要做出点什么表示来,也会被下面的吐沫星子淹死,本来在美国就有很多的德裔,还有那些和德国有关系的资本家们,谁都不想断绝和德国的关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也要考虑考虑了。
都是波兰人作死,英国,到底要不要给波兰出头?
现在就是要抓紧这个机会,在英国人,法国人犹豫的时间里,就将波兰一举灭掉!
时间很紧迫。
“是的,我们现在正在稳步推进,按照我们的计划,半个月内,我们就能够推进到华沙。”
历史上,打波兰用了一个月,当时主力都是1号和2号坦克,甚至连缴获了捷克的38t坦克之后,德国坦克兵都如获至宝,宁可要38t,都不愿意要2号。
而现在,可是清一色的四十吨级的黑豹3,将时间缩短一半,也是很容易就能办到的。
“听说,在克罗扬蹄,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我们的步兵,勇敢地挡住了波兰骑兵的进攻,而步兵营,几乎全军覆没。”希瑞克继续说道。
“是的,那是波莫瑞军团最近的一次冲锋,他们将所有的骑兵都调动起来,妄图冲开一道缺口,我们的战士,是好样的。”博克说道。
“这次事迹,展现了我们的战士的勇敢和顽强,要在全军,都宣传开来,为了给元首报仇,为了帝国,这些年轻的战士,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希瑞克说道。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呼唤英雄,这次事件,是值得帝国的宣传部门大力地宣传开来的,号召全军,都向这个步兵营学习!
……
慕尼黑,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一座很普通的二层小楼。
“噔,噔,噔。”一声声的脚步声,从下面传上来,书桌旁的一个男人,扭头向后,看到了自己的妻子,正在兴奋地跑上来。
“达令,真是太棒了,我刚刚接到了消息,你的这本书,立刻就能出版了!”爱琳无比兴奋地跑上来,告诉自己的丈夫。
乔治…奥威尔,从西班牙战场上回来之后,他来到了德国,这并不符合他的本意,但是当时他没的选择。
不仅仅是他,就连他的救命恩人,那个来自东方的郭奉先,也一起来到了德国。
之后,乔治就选择了在这个乡下定居,每天看着外面的原野上的劳作的人们,就仿佛回到了过去一样。
这里的人民,同样的勤劳,友爱,这给了乔治很大的好感,尤其是在去年的时候,他的妻子突发疾病,就是他的邻居,半夜里用一辆大众甲壳虫,把他的妻子带去医院的,幸亏送得及时,否则,他的妻子就会有生命危险。
当初,是无奈之下来的,但是,在来了之后,他就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里,他在这里,可以安安静静地写书。
回顾曾经的西班牙内战,他有太多的感慨,但是,他又不愿意把这一切明白地写出来。
所以,他决定写童话。
于是,就有了这本《动物庄园》,写成之后,他就试着将这本书投给了出版社,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应。
可以出版。
“而且,出版社还说了,你的这本书,不仅仅要出德语的版本,还要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等的各种版本,会在整个欧洲都推行开。达令,你马上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了!”爱琳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的丈夫,无比的骄傲。
以前,乔治…奥威尔也写过很多书,但是,几乎都是默默无闻,而现在,被出版社相中,还要出各种版本的,这让他也非常的兴奋。
“出版社的人说,很快就会派人来和你谈出版的问题。”爱琳继续兴奋地说道。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汽车的声音。
推开窗户,爱琳看着外面一辆陌生的汽车,更是兴奋:“真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来了。亲爱的,我去开门。”
第三百五十一章 作家奥威尔
“见到您很高兴。”来人身材瘦削,鹰钩鼻子,穿着一身藏青色的西装,看起来很精神。
和对方握手,奥威尔总是感觉到,自己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啊?
“奥威尔先生,您的小说,写得真是太好了!”来人坐了下来,向奥威尔说道:“您的书的手稿,我已经都读完了,虽然是童话,里面的蕴含的道理,真是太深刻了。”
来人的夸奖,让奥威尔也觉得不好意思,妻子爱琳已经悄悄地退了出去,这种时候,她要安心地做个陪衬。
“所有动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当平等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时,所谓的平等不过是一句自欺的谎言,所谓的自由也就成为了彻头彻后的笑话,微贱的平民唯有在困境中沉默挣扎。”来人继续说着。
这是奥威尔的动物庄园里面的话,他真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能够这样流利地说出来,显然是真的看过了自己的全书。
这句话,当然是奥威尔深刻体会的一句话,在西班牙,他作为一名左翼的知识分子,毅然拿起了武器,想要为正义和自由而战。
但是,在西班牙战场上,他却彻底地失望了,西班牙内战的失败,根本就不是弗朗哥的军队有多强,而是因为左翼各党派的相互倾轧,作为托派,奥威尔也差点被清洗掉。
这让奥威尔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通过自身经历以及对苏联的大清洗等一系列事件的了解,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之本质有了自己的判断。
不便于写事实,就只能寄托于童话故事了。
刚刚对方说的这句话,就是奥威尔感触最深的,所谓的平等,自由,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
自己居然还想要去追求这些东西,真是愚蠢啊。
“好,现在我们谈谈出版的问题,我们打算先期出版四十万册…”
楼上的会谈,还在进行着,爱琳在楼下,耐心地等待着,窗外,春光明媚。
就在这时,突然,她听到了隔壁似乎传来了一声声低沉的哭声。
怎么回事?
邻居的热情友好,让爱琳早就和他们亲如一家了,现在,听到哭声,爱琳立刻就拔腿向着邻居家走去。
当她走过去的时候,正好看着邻居家的女主人,五十多岁的奥西维娅,正坐在一把椅子上,已经泣不成声。
而她的老伴,贝克尔,此时也是饱含泪水,但是,并没有哭出来。
“咱们的儿子,是好样的!”贝克尔说道:“他一个人,打死了五个波兰鬼子,还都是骑兵,最后一个,是他用手榴弹同归于尽的,没有给咱们丢脸!”
爱琳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她看到了桌子上,那个白色的阵亡通知书。
内尔茨,这一对夫妻唯一的一个儿子,死在了波兰的战场上,现在,就是阵亡通知书到他们家的时刻。
死亡,爱琳是印象深刻的,当初在西班牙,几乎每天都有,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的消失,都会让她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同时,深入进去,她就和丈夫的思想,逐渐接近了,没有谁对谁错,没有正义和非正义,只要有矛盾,有纷争,就会有战争。
“对,咱们的儿子,还被追认为了战斗英雄,他们整个营,都是英雄!”贝克尔向着自己的老伴喊着:“咱们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
虽然这样说着,眼泪,还是从他的眼角里面,流了下来。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平安安。
此时,贝克尔才看到了爱琳,说道:“爱琳,你来了?坐吧。”
“两位,请节哀吧。”此时的爱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内尔茨战死了,我们很悲痛,但是,我们也为他自豪。”此时,奥西维娅已经停止了哭泣,她向爱琳说道:“爱琳,你能帮我们一个忙吗?”
“当然可以。”爱琳说道。
“你的丈夫,是一个作家,他能够将我们的内尔茨的战斗故事,写出来吗?”奥西维娅向爱琳说道。
将自己的儿子的战斗故事,写出来,这是两位老人的一个心愿。
而面对着这个要求,奥西维娅能说什么?自己的丈夫,只是写童话故事的?
“能。”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一个声音。
不知道什么时候,门口,又多了两个人,一个,就是爱琳的丈夫,奥威尔,而另一个人,就是那个出版社的联系人。
两人看着奥威尔,刚刚能的声音,是从奥威尔的嘴里发出来的。
奥威尔和来客已经结束了谈判,出来的时候,听到了隔壁的动静,于是就过来了,当听到老两口的要求的时候,奥威尔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就凭借对方曾经半夜里把自己的妻子送进医院,就需要帮这个忙。
而奥威尔身边的那个来客,此时也很高兴:“奥威尔先生,如果您需要的话,我会随时帮忙,找人带您去当时的战场,找一些当事人进行咨询。”
?奥威尔不解地转头,望着这个出版社的来客,有这么大本事?
而此时,贝克尔已经认出来了。
“戈培尔?您是我们帝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贝克尔走上几步,想要看的更清楚些。
“是的,就是我,内尔茨是好样的,他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又是我们最骄傲的战士,他是帝国的荣耀,是我们的英雄。”戈培尔说道:“帝国,是不会让这些英雄无名的。”
奥威尔也是一愣,他真没有想到,刚刚这个来和他谈出版的人,居然不是出版社的,而是帝国的宣传部长,难怪刚刚看着有些眼熟。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德国政治家,演说家。擅长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纳粹喉舌”,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有惺惺相惜,也有针锋相对,戈培尔能说会道,获得过哲学博士,对一般人的口才都不以为然,但对希特勒的口才,由衷的佩服。
在1922年,戈培尔听了一次希特勒的演讲,立即决定加入纳粹党。几年之后,他与希特勒的思想发生冲突,但听了希特勒一场三小时的“精彩之极”的演讲,立即“怀疑自己的看法”,决定要向“这个伟大的人物,政治的天才鞠躬致敬”。
戈培尔是一个忠心的人,直至最后一刻始终陪伴在希特勒身边,在希特勒自杀不久后,戈培尔在毒杀自己的六个孩子后随即在晚8时与妻子在帝国总理府地下室外自杀。
帝国灭亡了,他就要追随帝国而去,这样的人,也算是乱世枭雄中的一员了。
而现在,历史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希特勒遇刺之后,戈培尔同样义愤填膺,何况希瑞克是最初就在希特勒身边的人,是党内的二把手,所以,戈培尔选择了继续跟随希瑞克,为元首报仇。
第三百五十二章 英国第一装甲师
39年,2月14日。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整个西方国家,都在欢庆着情人节。
有情人的,和情人一起过,没有情人的,找个情人过,如果情人都找不到,那就和自己的左手过,总之,这一天,一定要快乐。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天,他们却注定是一个忙碌的日子。
比如,现在,在法国的港口,一支部队,正在从船上慢吞吞地开动下来。
“嗡,嗡嗡。”发动机的声音,在轰隆隆作响,一辆模样看起来小巧的坦克,正在从船上开动下来。
这辆坦克,炮塔很小,圆柱形,上面的武器,更是简陋到只有一挺机枪,而下面,平衡式悬挂装置,更加显得造型特殊,一排小巧的负重轮,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一个弱鸡。
此时,驾驶员正在踩动着油门,尾部的福特8缸汽油机,正在轰隆隆地响动着,可惜,仅仅70马力的功率,哪怕就是油门到底,也不够用。
这就是英国去年才装备给军队的坦克,玛蒂尔达1型。
这种坦克的战斗全重为11吨,乘员2人,车长4。85米,车宽2。29米,车高1。87米。
可以看到,尺寸和战斗全重都很小,算是绝对的轻型坦克。
唯一的武器,就是12。7毫米机枪,而它的最大速度仅为12。8千米/小时,可以说,一只健康的蜗牛都可以和它比赛了。
相比其他方面的孱弱,这款坦克,却有着和它不相称的防护,车体正面装甲厚度达60毫米,炮塔的四周均为65毫米厚的钢装甲,不用说轻型坦克,哪怕就是现在的主战坦克,德国的黑豹3,侧面都没有65毫米厚。
这完全是作战思想的不同造成的,虽然发明坦克的是英国,但是,在如何使用坦克上,英国人是有自己的一套的。
英**方将坦克划分为:步兵坦克、巡洋坦克和轻型坦克。
而作为步兵坦克,行驶速度不要很高,只要徒步冲锋的步兵能跟得上就行;不要求有很强的攻击力,坦克的武器只要有机枪就足够了。但是,装甲防护必须要强。
也就是说,步兵坦克,就是典型的移动的机枪火力点。
这种思想,就出现了现在的“玛蒂尔达”1型坦克。
而就在这款坦克制造的同时,英国也意识到了可能会落后,所以,他们紧接着开发出来了2型坦克,使用40毫米的坦克炮,而全重增加到了27吨,才算是成了中型坦克。
现在,这款“先进”的坦克,总共生产139辆,主要装备给了英国的第一装甲师。
英国的装甲部队,组建的时间其实很晚,到了1934年,英国才组建了第1坦克旅,著名的霍伯特出任旅长。
而在37年,才开始筹划组建了第一装甲师,是当时的参谋总长阿奇博尔德…蒙哥马利…马森伯德以“机动师”的名义组建的。
当初,按照设想,这个师下辖第1、第2轻型装甲旅,第1陆军坦克旅,以及炮兵、工兵、信号兵等辅助部队。
可惜,英国在坦克方面的落后,让他们这些想法全部落空。
现在,这个师下辖一个轻装甲旅,装备轻型坦克和巡洋坦克,以及一个坦克旅,装备巡洋坦克。由于巡洋坦克数量不足,两个旅在装备上,大多数都是轻型坦克。
也就是现在的这种“玛蒂尔达”1型坦克。
(也有说法是维克斯mk。vi型坦克,求知道的大大解惑。)
而现在,出现在港口的,就是第一装甲师的第一装甲旅的坦克部队,他们从英国大陆,来到了法国,就是为了去参加明天举行的阅兵式的。
这简直就是个累人的工作!
当波兰战争爆发之后,英国国防部下达了紧急命令,于是,在驻地里训练的第一装甲旅,开始了一场奔波,他们开动到了港口,装船,一路晃荡,来到了这里,而接下来,还得继续在法国的道路上前进。
看样子,今天晚上都不用睡觉了。
第一,这个称号是很骄傲的,而对于第一装甲师,第一装甲旅来说,这个称号,更是沉甸甸的,每次阅兵,都会想到他们。
坦克手克鲁兹,使劲地踩动油门,似乎是在发泄他的不满,他的头露出来,望着前面的道路。
“加油,我们必须要赶上明天的阅兵式!”不远处,站在一辆轮式的越野车上,旅长赫巴特,用一个大喇叭喊着。
这批坦克,很多电台都没有配备齐全,赫巴特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号召他的部队。
和历史上不同,赫巴特没有退出现役,毕竟,德国的装甲部队,给英国陆军很大的压力,英国需要真正了解装甲的人,而赫巴特,绝对是一名装甲专家,要知道,现在的这款坦克,就是在赫巴特的主持下研制的。
赫巴特是英国中极少数的“坦克部队万能论“的积极倡导者,发表了许多有关装甲战的论文。同时,他还亲自在装甲部队进行试验和验证,成为英军装甲战理论的先驱之一。
可惜他的性格比较古怪,好走极端,不合群,历史上在二战前不得不退出现役。在英国陆军眼里,装甲兵当然也需要骑兵将领来指挥。
一直到二战爆发后,他任英国国民国防义勇军的伍长,后晋升为义勇军的地区负责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丘吉尔首相发现了赫巴特的过人才能,于是力排众议,才让赫巴特“官复原职“。
而现在,赫巴特没有退役,也没有进步,依旧在他的装甲旅旅长的位置上呆着。
相比部下,他也恼火,但是,他更多的是担忧。
德国部队,继续在波兰的领土上肆虐,而根据当初的协议,英国是需要力挺波兰的。
这次,他们是以演习的名义,蹬上法国的土地的,先期到来的是他的装甲旅,后期还有第一装甲师的其他部队。
演习之后呢?很可能,他们就需要开赴前线了。现在,他的第一装甲旅,有能力和德国人的装甲师抗衡吗?
赫巴特虽然骄纵,但是绝对不狂妄,他知道,自己部队装备的坦克,早就过时了。
德国人的坦克,既有步兵坦克的防护力,又有巡洋坦克的机动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和黑豹坦克对抗,赫巴特没有任何的信心。
而现在,看着自己手下的这群坦克兵们,他更是暴跳如雷:“克鲁兹,你个蠢货,不要上路面,压坏了法国的马路,我们是要赔钱的!”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戴高乐的坦克
英国的军队,在向巴黎开进,除了装甲部队之外,还有骑兵部队,步兵部队,战机也开始转场。
这一切,当然都是为了第二天的阅兵。
这次阅兵,没有任何的先兆,各个参加阅兵的部队,都是在仓促之中,集结起来的,而对法国来说,他们的情况要好点。
直接从巴黎附近,找一些部队来充当演习部队,就已经足够了。
其中,当然要有坦克部队,在这种思想下,夏尔…戴高乐上校指挥的507坦克团,被调动了过来。
相比英国人的小坦克,戴高乐上校的坦克部队,也不是多么的出彩。
和英国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