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帝国-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再也没有人敢有什么心思。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知道,真的是没什么路可走了。

    坚持下去,只能是跟着红色帝国一起殉葬,走得很不值,留给他们的路,只剩下了一条。

    “好,我们接着说下面的。”赫鲁晓夫说道:“现在的形势就明摆地放在眼前,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降,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城市的完好,保证城市内的市民和士兵的安全,我们并不害怕战斗,但是,我们不能再去打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了,没有人能阻止那个疯子,挡在德**队面前,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赫鲁晓夫的眼睛,望着在场的人,然后,他定定地说道:“是否要投降德国人,我建议我们举手表决。”

    举手表决,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远远超过不记名投票,因为谁赞成,谁反对,那是立刻就能看出来的。

    当赫鲁晓夫说完了之后,他带头,将自己的胳膊举起来了。

    接着,他用威严的目光,望着在场的人,谁敢不举手,那就注定不会活着离开这里,赫鲁晓夫混到现在,靠的就是够狠!

    如果赫鲁晓夫自己离开,叛逃,这并不困难,他毕竟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只要乘坐一架波…2飞机,就能投靠德国了。

    但是,那不是赫鲁晓夫追求的,他既然已经决定叛变苏维埃,那就要给德国一份投名状。

    一个人投降,和带着整个军队投降,那当然是不同的了。如果能够把整个守军带过去,那赫鲁晓夫就立下了大功,甚至,在新成立的政府中,赫鲁晓夫也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毕竟,德国人想要统治好这里的土地,还是要靠本地人,赫鲁晓夫有这个信心,同时,他手下的军队要是摇身一变,变成个大高加索解放军,那就更好了。

    以前苏联军队投降,那都是在被包围之后,眼看就要被消灭了,才被迫投降的,属于俘虏,而现在,己方则是在牢牢守着斯大林格勒的情况下投降的,这也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投降,这叫投诚更合适!

    对,己方是投诚的。

    赫鲁晓夫是有野心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他都要不择手段地向上爬,为此,不管牺牲多少人,都是值得的。

    现在,赫鲁晓夫带头举手,立刻就有几个人跟着举手,接着,稀稀落落的,剩余的人在赫鲁晓夫的目光的注视下,也都举起手来了。

    他们不敢不举,崔可夫的死就在外面,现在那辆汽车还在燃烧着,居然都没有人过去扑灭它,似乎害怕里面的崔可夫烧得不够死。

    赫鲁晓夫,太狠毒了。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我们就都在这份公告上签字,以我们斯大林格勒最高指挥部的名义,向全军下发。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不再是苏联红军了,我们是起义军。”赫鲁晓夫拿出来了一份文件。

    在场的人又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他们在上面签字,那可以想象,以后就再也没有反悔的机会了,哪怕是逃到了斯大林身边,也会被当做叛徒枪毙。

    270军规说得清清楚楚,战死是烈士,投降就是变节,哪怕就是在丧失意识的情况下被俘虏也不行。

    现在,他们这种主动投降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但是,能反悔吗?

    他们都知道,不签字的话,别想活着离开这里,如果签字的话,说不定,以后还有活路,毕竟现在这种情况下,貌似苏联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了。

    赫鲁晓夫的手,揣到了口袋里,那里有一把手枪,谁要是不签字,赫鲁晓夫不介意血染当场。

    赫鲁晓夫一个人下达命令,就怕下面的人反对,现在,所有的军队首脑一起签字,通过决议,推行下去,阻力自然就很小了。

    在赫鲁晓夫的注视下,一个个人都走过来,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虽然手有些颤抖,虽然写的字歪歪扭扭,虽然额头上的汗水下来,把这份公告都给弄湿了,虽然…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赫鲁晓夫控制了军队高层,就可以控制整个军队,在现在的情况下,将斯大林格勒的威胁说清楚,不投降,大家一起都变成烤肉,那投降就很容易了。

    军队,只要没有人带头闹,下面的士兵,都是听上级命令的。

    这也是军队叛乱的一个重要方式,军队长官带头。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军队叛乱,主要就是上级带头,当上级的命令下达之后,下级的士兵就必须要服从。

    甚至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在叛乱,他们也是带着伟大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去的,但是,当手上沾满了自己人的鲜血之后,他们就再也无法回头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现在,赫鲁晓夫要带着军队投降,只要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不跳出来反对,下面的阻力就要小很多了。

    可惜,赫鲁晓夫不知道,自己还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他忘记了,在斯大林格勒,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又名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以纪念前苏联“克格勃”的前身:全俄肃反委员会的传世人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这是一座建立在三十年代的拖拉机厂,所有的生产设备全部都在美国制造,约有80家美国公司参与制造。完工后的设备被拆运回国内,并由美国人及德国人加以组装。

    所以,这里的技术也是很先进的,而当时的时机刚刚好,三十年代,正是西方经济危机的时候,只要能有订单,哪怕是苏联人的订单,美国商人也是乐此不疲的。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投产之后,立刻就成为了当时苏联最大的拖拉机厂,每年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

    这个时代的拖拉机,都是履带式的,拖拉机和坦克的制造技术,几乎就是互通的。

    所以,利用拖拉机厂来制造坦克,那是顺理成章的,就和利用农药厂化工厂来生产化学武器一个道理。

    当战争开始的时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迅速地转型,开始生产坦克,同时,他们生产的主力,就是t…34坦克,这种结构简单的坦克,一度是作为红军的主力装备来定型的,需要的产量很大。

    在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拖拉机厂也是鼎鼎大名,工人们在随时受到德国空袭,大炮轰击的情况下,在厂子里继续维持生产,甚至在德国人靠近之后,工人们直接从生产线上开下坦克来,走上战场,用自己的大炮轰击德国人的部队。

    可以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既可以进行生产,也可以作战,当厂房几乎都被炸毁之后,他们也在坚持生产和战斗,谱写了一曲战斗的乐章。

    现在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也是同样的战斗热情。

    他们在工厂中,挥汗如雨,继续给军队生产坦克,虽然因为燃料缺乏,一部分坦克就在生产线上下来之后,停留在厂房的停车场上,无法开动,他们依旧在加班加点。

    燃料的问题,会解决的,实在不行,把坦克推到街头,当固定炮台也行。

    这一切,都是和拖拉机厂长的厂长,米哈伊洛夫…伊万诺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当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立之后,米哈伊洛夫就来到这里,成为了厂长,一直负责这里的生产,为苏维埃做贡献,但是,当那场可怕的风暴到来之后,米哈伊洛夫也受到了牵连,被抓捕起来了。

    一直到战争开始的时候,米哈伊洛夫终于回到了拖拉机厂,再次负责这里的生产。

    虽然受到了大清洗的牵连,但是,在米哈伊洛夫的心里,依旧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的,对德国人的入侵,满怀愤怒,伟大的苏维埃,是不会被德国人击垮的!

    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不断地在厂子里组织生产,而在工人们闲下来的时候,还组织工人们进行射击训练,时刻准备着为苏维埃贡献自己的生命。

    大清洗是错误的,这都是苏维埃的内政,但是,德国人的入侵,却是整个苏维埃的敌人,这就是米哈伊洛夫的观点。

    虽然他无法拿着枪走上战场,但是他的工厂生产的武器,在不断地供应着前线,而现在,当土耳其人打过来的时候,他更是鼓足了干劲。

    但是今天,他突然就失去了活力。

    甚至可以说,整个斯大林格勒,都失去了活力。

    “今天,怀着沉痛的心情,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战况。”街头的广播的喇叭里,传来了一个沉闷的声音:“我是政治委员赫鲁晓夫,受到斯大林同志的命令,来主管斯大林格勒的防守。”

    “德国人已经打破了战争的底线,他们开始大规模地使用灭绝人性的武器,只要哪里有抵抗,哪里就会被炸成平地,就像是彼得堡那样,德国人试图将我们苏维埃的所有城市,都从地球上抹平。”

    “继续战斗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没有飞机,没有足够的高炮,当德国人的轰炸机到来的时候,就是整个斯大林格勒消失的时候。”

    “所以,我们已经没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希望,我们的乌拉尔工业区消失了,我们的莫斯科消失了,德国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为了能够让城市内无辜的几十万人活下去,为了让俄罗斯民族和其他民族一起生存下去,我和整个斯大林格勒防区的军队长官们共同决定,我们放下武器,才会给保留下几十万的生命,这是个苦果,但是我们已经没有选择。”

    “如果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可以说,贡献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怨言,但是,那么多的平民,有老人,有妇女,有孩子,让他们一起跟着消失,这并不是勇敢,这是鲁莽,是犯罪。哪怕是我站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也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啪!”米哈伊洛夫的手,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叛徒,叛徒,苏维埃怎么出了这样的叛徒!邦达连科,立刻给我集合工人自卫队!”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骗过来

    随着战争的进行,苏维埃几乎已经是全民动员了,各个工厂里面早就组织起来了武装力量,比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就有一支一百多人的工人自卫队,他们已经由上级配发下来了莫辛纳甘步枪,随时准备为保卫工厂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们主要是由工厂里面的保卫科的人员形成的,毕竟其他的工人虽然也训练,但是平时还是以工作为主,而他们几乎就是全天候的。

    邦达连科,就是工厂里面的原来的保卫科的科长,现在的工人自卫队的队长。

    当听到了米哈伊洛夫的命令的时候,一旁的邦达连科也是毫不含糊:“是,我立刻就去集合工人自卫队,那个赫鲁晓夫居然敢投降,我们冲进指挥部,将他抓起来!”

    他也是恨得牙痒痒,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可恶了,居然要带领整个城市投降!

    “慢着。”就在这时,另一个人喊住了他。

    军代表谢尔盖耶夫。

    在苏维埃的每一个军工厂里,都有军代表,如果没有军代表的签字,那各种军品,军队就不会接受,所以军代表绝对是个肥差,厂子必须要和军代表搞好关系。

    但是在苏维埃,这个军代表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军代表在手握签字大权的同时,也要对军品负责,一旦军品出现了性能缺陷,那军代表绝对是第一个要倒霉的。

    尤其是斯大林掌权之后,大清洗运动,不知道有多少军代表跟着倒霉了。

    军代表,是代表军方的,谢尔盖耶夫是个上尉,作为军人,他也对赫鲁晓夫的投降行为相当的愤慨,但是他同时也知道,这么干是不行的。

    “你们才几个人,几条枪,你们知道司令部里有多少人?你们这么过去,走不到司令部的门口,在外面就被几挺马克沁给突突死了,现在赫鲁晓夫一门心思要投敌,早就做好准备了,这么过去,就是送死。”谢尔盖耶夫说道。

    谢尔盖耶夫说的是正确的,米哈伊洛夫知道自己是太着急了,但是现在,除了组织武装暴动,拨乱反正,还有什么办法?

    军代表谢尔盖耶夫是在几个月前才派过来的,虽然才合作几个月,就已经显示出来了才华,他不贪财,不徇私,也没有什么架子,几乎是相互合作着,将这里的坦克产量提升到最高。

    几个月的工夫,所有人都对谢尔盖耶夫很尊重,配合默契。

    现在,谢尔盖耶夫虽然是军队的人,也和他们站到了一条战线上来:“我们必须要想个别的办法。”

    别的办法?那还能有什么办法?米哈伊洛夫认真地考虑起来,如果不去攻打司令部的话,那只能是想办法,把赫鲁晓夫引出来才对。

    “我看,我们不如表面上同意赫鲁晓夫的投敌行为,同时告诉赫鲁晓夫,我们厂子里新生产出来的坦克,都在等着验收呢,现在正好交给德国人,我们还刷上了十字标志,这样,赫鲁晓夫肯定会相当高兴的,说不定会来我们厂子视察。”谢尔盖耶夫说道。

    这个主意,果然高明!听得米哈伊洛夫相当的兴奋:“那就这么办好了,不过,赫鲁晓夫本人会过来吗?”

    必须要控制了赫鲁晓夫本人才行,毕竟肯定是他主动要投敌的,下面的那些军官,都是随波逐流,如果有人站出来的话,他们肯定会在一旁默不作声,关注事态的进展,两不相帮。

    在军队中,想要投降的人肯定不多,大家都在看着,只要把赫鲁晓夫抓起来,一切就解决了。

    所以,问题就剩下一个,赫鲁晓夫本人会来吗?

    “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赌一把了,如果他不来,我们就开着坦克过去!”谢尔盖耶夫说道。

    炮轰司令部,也要干掉赫鲁晓夫,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斯大林格勒,继续坚守,投降绝对是最懦弱的人才能干出来的!

    虽然极度缺乏燃料,但是厂子里在坦克试车的时候,还是需要燃料的,储备着一些,至少能让十几辆坦克发动起来,去司令部。

    同时,以谢尔盖耶夫的判断,赫鲁晓夫很可能会来,因为现在,他也在急切地观察着下属们的反应,己方如果主动迎合赫鲁晓夫的话,肯定会获得赫鲁晓夫的好感的,他为了继续给投降造势,说不定会来的,只要来,己方就有机会!

    现在就开始布置,不能太迟了,这种情况,越早控制了赫鲁晓夫,就越好重新鼓动信心。

    “叮铃铃。”司令部里面,电话铃响了起来。

    赫鲁晓夫的眼睛望着窗户外面,他已经陈述了厉害关系,下面的士兵,没有动静,市民,也没有动静,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赫鲁晓夫需要回应,他要带着整个城市投降德国,他需要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仗打到现在,眼看苏联是赢不了了,这种时候,斯大林格勒又面临毁灭,按说应该认清现状啊。

    不过,天知道这些人是不是一根筋。

    不过直至现在为止,也没有下级军队来围攻司令部,也没有市民出来游行,看来他们已经默认了,要是再点把火就好了。

    正想着,助手说道:“赫鲁晓夫同志,您的电话。”

    赫鲁晓夫说道:“是上级还是下级?”

    万一是斯大林打来的呢?天知道莫斯科的那些高官现在去哪里了。

    “是我们的拖拉机厂,他们想要向您汇报厂里的动态。”

    拖拉机厂?赫鲁晓夫奇怪地接过电话来,就听到了那边激动的声音:“赫鲁晓夫同志,在接到了您的讲话之后,我们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都很赞同您的提议,我们为了保卫苏维埃,已经尽力了,现在这样做,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活下去。”

    顿时,赫鲁晓夫脸上一乐,拖拉机厂,是斯大林格勒里面的一个重要工厂,有这些工人表态,那就好办了。

    “我们打算把我们厂子里生产的坦克,全部献给德国,现在,我们正在给坦克刷上十字标志…”

    把坦克献给德国人?赫鲁晓夫顿时兴奋地拍了拍大腿:“真不错!你们厂,以后肯定也能接到更多的订单,工人们的生活会更好!”

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你死我亡

    对赫鲁晓夫来说,这绝对是喜出望外的。

    要知道,赫鲁晓夫想要带着整个城市一起投降,可没有那么简单,毕竟他说的即将会被彻底摧毁,是没有任何的根据的。

    对普通人来说,除非事实就摆在眼前,让他看到,他才会信,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德国人能把整个城市摧毁,那毕竟太逆天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彼得堡看看的。

    而且,德国人也没有出现在城外,城外是土耳其人,以苏维埃的骄傲,怎么可能向土耳其人投降,德国没有兵临城下,投降就更不容易了。

    现在,赫鲁晓夫焦急地等待着下面的人的回应,如果成功了,这可是他的一个巨大的投名状啊,虽然投靠德国人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赫鲁晓夫的行为是最值得德国夸奖的,他能获得的荣誉就最多。

    嗯,要是能搞个什么神圣雅利安人的称号,就更好了,以后可以在欧洲大陆横着走了,去哪里都受尊重。

    现在,听到拖拉机厂的人已经接受了,还打算给德国献礼,他就更是无比欣喜了。

    “我们的坦克,必须要摆好一个队形才行,但是我们商量了好几次,也没有确定下方案来。”电话那头,工厂的厂长的声音,带着不安:“怎么摆都不好看,不知道德国人会不会满意。”

    当听到这话的时候,赫鲁晓夫就再也忍不住了:“你们这群笨蛋,什么事都干不好,摆个十字不就行了?算了,我过去看看。”

    赫鲁晓夫放下电话,嘴里依旧在嘟囔着:“这群饭桶,居然还要我亲自去一趟。”

    “赫鲁晓夫同志,您真的打算亲自去吗?”一旁的罗季姆采夫少将不由得问道。

    “当然要去了,德国人肯定会喜欢这个礼物的,嗯,一定要摆成最漂亮的万字形,德国佬就爱这一套,看他们的军装就知道了,居然是元首亲自设计的。”赫鲁晓夫说道。

    赫鲁晓夫在政治场上,几经起伏,绝对算是一名老奸巨猾的家伙了,但是,他并没有感觉有诈。

    对他来说,如果有危险,那来自军队,军队的下级士兵不满投降而作乱,所以他早就有所准备,派遣自己的心腹把各个部队看好。

    至于拖拉机厂?一群工人,敢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一边向外走,赫鲁晓夫一边说道:“警卫连,和我一起去。罗季姆采夫,你也跟我去一趟。”

    罗季姆采夫是第13近卫师的师长,他的部队中,也编制着十几辆坦克的,这次去了,正好也让他参谋参谋,坦克怎么摆才好看?

    警卫连有一百多人呢,带上自己的警卫连,还有什么可怕的?

    赫鲁晓夫期待着去拖拉机厂了,在那里再进行一番演讲,深明大义,很快,全城的人民都会知道的,不是自己抛弃了苏维埃,而是上帝抛弃了苏维埃,嗯,就是这样。

    当上了车之后,赫鲁晓夫突然反应过来:“以后不要叫我同志了。”

    同志,这可是个专有名词。以前的时候,能被叫做同志是光荣的,但是现在,就不同了。

    一众人,浩浩荡荡,穿过城区的几条街道,来到了拖拉机厂。

    此时,拖拉机厂的厂长米哈伊洛夫,军代表谢尔盖耶夫,保卫科科长邦达连科,都在门口迎接着赫鲁晓夫一行人。

    “首长,欢迎到拖拉机厂来视察,请您来我们后面的停放的场地。”米哈伊洛夫说道:“请随我一起过来。”

    赫鲁晓夫向着一旁的罗季姆采夫招招手,后面的卫队也都跟着一起,在后面一起走着。

    这厂子里虽然也有自卫队,才一百多人,都是单发的莫辛纳甘步枪,而赫鲁晓夫的卫队,手里的都是冲锋枪,如果这里真的有什么问题的话,赫鲁晓夫不介意大开杀戒的。

    米哈伊洛夫走在赫鲁晓夫的前面,带着他,一边走,一边说道:“请随我从车间里面穿过去吧。”

    停放坦克的场地在最后面,需要从车间里面穿过才行。

    赫鲁晓夫出身贫苦,14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钳工,所以对工厂也有一份深厚的感情,现在听到说要从车间里面穿过去,他就欣然同意了。

    其实,直接乘车过去,那是最快的,但是赫鲁晓夫想着这样可以和工人们接近一些,更有利于宣传他的理论,于是,他就走进了车间。

    前后都有护卫,哪怕就是有狙击手也不怕,再说,赫鲁晓夫也不相信这厂子里有什么神通广大的狙击手,如果有,早就报名参军,上前线打德国人去了。

    赫鲁晓夫走进了车间,就看到了一个个忙碌的工人,当工人看到他的时候,立刻就兴奋地打招呼,这让他更加的高兴。

    赫鲁晓夫不知道,身后的车间的大门,正在慢慢地关上。

    “虽然莫斯科出了状况,但是我们厂子的库存比较多,生产可以持续到下个月。”米哈伊洛夫说道:“当然,等到和平解放之后,如果上级需要我们生产其他的坦克,我们也会立刻改变。”

    这话听得赫鲁晓夫更加满意,就在这时,他已经走到了车间的中央,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几个工人,正在组装着什么,看起来,不是坦克啊!

    “那是什么?”赫鲁晓夫不由得问道。

    “这是送给您的礼物。”此时,他们已经走了过去,米哈伊洛夫招呼着赫鲁晓夫:“您过来看看啊。”

    赫鲁晓夫低头,看着这个四方盒子一样的东西,外面还有几根电线,接到了一个按钮上,当他低头看下去的时候,顿时就是心中一惊。

    黄橙橙的,那是炮弹!

    “这里面,有十枚76毫米的坦克榴弹,现在,我的这个开关,替换掉了弹头的撞击引信,用电雷管来引爆,现在,只要我按动开关,就是‘轰’的一声响了。”米哈伊洛夫笑呵呵地说道,半点没有紧张的意思。

    赫鲁晓夫的脸,一下子就变白了,额头上,汗水嗖嗖地向上冒,他自己认为已经绝对安全了,还是没有想到,对方居然会不怕死,搞出这种你死我亡的架势来!

    自己带多少人都没用,一旦引爆,半径五十米内,不可能再有一个活着的了。

    怎么办?

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特种作战任务

    “祝你们好运。”无线电里面传来了前面的牵引飞机上的呼叫声,随着这个声音,前面牵引的钢索,突然就松开了。

    一架架的滑翔机,如同一只只的风筝一样,在天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每一架的滑翔机里面,都是严阵以待的狮鹫特种部队的战士,这样的行动,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至少要来一次训练,早就习以为常了。

    完全相信己方的飞行员。

    飞机是无动力的,只能靠着高度的优势缓慢滑翔,同时,飞行员要尽早发现着陆场,以最合适的轨迹下滑。

    巨大的me321巨人滑翔机,就仿佛是一只臃肿的河马一样,在空中滑翔着,飞行员早就目视看到了远处的河滩,这是他们最佳的降落地点。

    “注意,离着陆还有五分钟,做好降落准备。”飞行员大声地喊道。

    滑翔机的着陆,每一次都是惊心动魄的,虽然结构是钢管的,足够坚固,每次降落,几乎都有散架的,对他们来说,降落就是第一次严重考验。

    每一个人都扶着旁边的扶手,准备迎接着可怕的撞击。

    莫里斯的脸上涂着迷彩伪装,他的手稳稳地抓住扶手,身体随着滑翔机的颠簸在不断地晃动着,想当初,他还是一名新战士的时候,就跟在斯科尔兹内的身边,斯科尔兹内用酒让他充满了勇气,现在,他已经是一名成熟的老战士了。

    他闭着眼睛,享受着最后的宁静,等到着陆之后,才是他们的战斗的开始。

    大部分的滑翔机,都在中间装上了一辆黑豹2坦克,毕竟他们这次算是攻坚战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滑翔机都携带这种装备的,莫里斯所在的滑翔机里,就都是他的手下,一个连队,一百多人,这一架滑翔机就足够带齐全了。

    “注意,还有一分钟降落。”

    机身的姿态继续倾斜,飞行员靠着机身自己的阻力来快速地降低飞机的速度,然后带着优美的下滑线,向着那片河滩而去。

    对空降兵来说,着陆场的选择相当重要,如果陷入对方的埋伏,是相当危险的,在历史上的二战中,每一次的空降行动,几乎都是危机重重的。

    但是,和直接伞降相比,滑翔机降落的危险性就大大降低了,如果遇到地面的防空高炮,他们可以躲避,如果遇到地面部队的埋伏,他们只要落到地面上,主战坦克会教敌人如何做人的。

    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战略轰炸机,才能拖动他们这些强悍的坦克,正是因为有了坦克,才让他们这种空降部队具有了可怕的战斗力。

    机身传来了轻微的撞击声,这是一次完美的降落,机轮在河滩上滑跑了十几米,就因为巨大的阻力停了下来。

    后面,一架架的滑翔机,如同是一群飞鸟一般,向着河滩上密集而来。

    “快,下机,准备战斗!”莫里斯招呼着自己的部下。

    普通的伞降,降落之后再集结也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因为跳伞之后,降落点是不受自己掌控的,但是滑翔机就不同了,可以定点降落,对部队的集结是相当有利的。

    他们要迅速集结,成战斗队形,向着斯大林格勒而去,冒充德国的主力部队到来。

    一辆辆的坦克,从滑翔机里面开动出来,柴油动力的引擎,让他们有着良好的续航力,暂时不用担心油料的问题,几乎就能坚持到从哈尔科夫出发的南部军团的到来。

    “什么?出现了新情况?”就在莫里斯降落之前,第一架的斯科尔兹内的飞机,早就降落到河滩里了,就在他招呼部队集结的同时,无线电员接收到了最新的电报。

    就在他们飞往斯大林格勒的时候,城内出现了新情况。

    本来负责给赫鲁晓夫牵头,和德国方面联系,商量投降事宜的情报人员,发现赫鲁晓夫在去了拖拉机厂之后,就被控制起来了!

    现在,拖拉机厂的人,向司令部方面联系,希望军队高官们,都去拖拉机厂,共同商议继续战斗的事,但是这些高官们投鼠忌器,谁都不敢去,希望拖拉机厂的人去司令部联系。

    而拖拉机厂的人似乎也害怕什么,不敢去司令部,就这样,居然暂时僵持起来了。

    控制赫鲁晓夫,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