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帝国-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三分钟,解决了整个基地的防守,控制了这个基地,而就在第四分钟的时候,远处的海面上已经传来了隆隆的声音。

    不是飞机,却能在水面上飞起来,不是船,却具有和船一样的运载量,同时还能飞到陆地上来,这就是在登陆巴库的时候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气垫船!

    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是相当可怕的,就在短短的时间内,德国已经装备了上百艘的气垫船,他们从登陆舰的首部出来,在海面上低低地飞行着。

    他们的速度高达每小时一百公里,所以他们是提前一个小时就出来的,当时东方才刚刚露出鱼肚白而已。

    不论是飞机还是气垫船,高度都很低,几乎都是贴着海面,根本就不容易被雷达发现。

    在攻击的最前面,就是海军陆战队第6陆战师,莱因哈特…哈尔德根,站在最前面的气垫船的驾驶室里面,望着海面逐渐消退,望着前面出现的陆地,脸上满是兴奋。

    在上次从伊朗回来之后,哈尔德根就升了一次,现在已经指挥新扩编的陆战师了,以他原来的第6陆战团扩编出来的。

    在以后的战争中,德国需要大量的海军陆战队了,按照计划,海军陆战队会扩充到十个师的规模以上,甚至会高达三十个师。

    他们和很多敌人都打过仗,和美国人,还是第一次!

    气垫船冲上了陆地,冲上了机场的跑道,直接停留在了跑道上。

    接着,尾部的轰鸣声消失了,随着螺旋桨停转,下面的气垫也都瘪了,它平稳地停在了跑道上。

    “快,快,开下去!”哈尔德根大声地喊道:“速度要快!”

    这种气垫船的尺寸不大,排水量只有一百吨,所以装载量依旧是有限的,如果是德国现在最先进的虎式坦克,只能运输一辆。

    而他们这艘气垫船上,运载的就是一艘虎式坦克。

    术业有专攻,不是所有的部队都装备最强的。对海军陆战队来说,他们需要考虑到机动性的需要,所以在很长时间以来,他们的主战装备都是黑豹2坦克,黑豹3和虎式坦克,主要供应地面部队。

    而同时,他们装备了大量的水陆两栖坦克以及其水陆两栖装甲车,用来执行登陆作战。

    现在,他们编制中的虎式坦克很少,整个师仅仅有十几辆,组成一个重型坦克连的编制。

    他们的这种登陆手段,同时也是目前最新颖的,不需要码头,不需要抢滩登陆,直接就上来了!

    其实,如果用运输机的话,德国强大的运力,也是能一次运输一个整编师的,但是,运输机需要跑道,需要依次降落,同时,运输机的费效比绝对是不划算的。

    这气垫船,才是登陆的最有效的方式。

    一百多艘气垫船,直接把整个第6陆战师都给运输过来了,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空军基地,这里的广阔的地面,正好适合他们登陆!

    坦克手轰隆隆地开动了坦克,从气垫船上行驶了下来,当离开了气垫船之后,它停了下来,哈尔德根钻进了虎式坦克里面,打开了无线电。

    这是他的指挥坦克。虽然对海军陆战队来说,虎式坦克庞大的自重让它的行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在接收了之后,哈尔德根还是毫不客气地挑了一辆当做自己的座驾。

    对他们来说,登陆凯夫拉维克基地,那只是第一步,他们的后续任务还相当严峻。

    看这里的地理位置就能清楚。

    整个雷恰角半岛,几乎都是地势平坦的,而再向东,就开始有起伏的群山了,而在海岸线上,则还有一条狭长的平坦的通道。

    这里连接着凯夫拉维克和雷克雅未克。

    也就是说,在他们登陆之后,在冰岛首都的那几万美国士兵,肯定会臭烘烘地杀过来的,而在他们过来的时候,又肯定是会走这边的通道的。

    他们的任务,当然就是堵住通道狭长的口子,不要让美国人冲到半岛平原上来,同时在对战中消灭美**队主力。

    这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他们的行动必须要快!

    一辆辆的坦克,以虎式坦克为先导,黑豹2坦克居中,水陆两栖坦克和步兵战车在最后,庞大的机械化部队,在整个登陆场几乎都没有停留,就开始向着这条通道开动了。

    与此同时,在雷克雅未克,美国在冰岛的驻军司令亚历山大中将,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立刻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该死,德国人居然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来找自己的麻烦,自己这边根本就是一团糟,没有做好任何的地面战斗的准备!

    现在,仅仅是岛国方面的战斗,就已经让美国疲惫不堪了,美国根本就没有能力顾及到大西洋方向,守卫冰岛虽然有四万军队,但是几乎都是新兵!

    更可怕的是,他们根本就没有重型装备。

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突然遭遇

    在二战的初期,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是相当不受重视的兵种。

    看武器就知道了,就在1933年,美国陆军已经全面换装m1917a4气冷式重机枪,整个二战中,这款机枪的产量无比巨大,可以大到什么程度?冲锋的时候,人手一挺都没问题。

    就在这么巨大的产量下,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的居然还是老掉牙的m1917a1重机枪,水冷枪管,重量无比巨大。

    海军陆战队是不受重视的,等到二战中不得不跨海登陆,才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充,而之后,却又在陆军的阴谋下,差点就给并入陆军之中了。

    而现在,守卫冰岛的,主要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部队。

    对美国来说,冰岛并不是用来守卫的,冰岛只是一个跳板,通过冰岛来登陆英吉利,登陆欧洲大陆,重新恢复旧世界的和平,才是他们的使命。

    这种战略下,海军陆战队是首当其冲的兵种,他们开辟登陆场,他们向前进攻,后面的陆军才能从容地开动上来。

    现在守卫冰岛的,主要是陆战1师和陆战3师。

    陆战1师本来是海军陆战队的班底,是美国最早进行登陆战专项训练的精锐部队,他们的战斗力是最强的,但是该师大批优秀的训练有素的军官、军士被调去作为新组建的陆战第2、3师的骨干。

    现在陆战1师部队成员大都是刚入伍的新兵,战斗力已不可与老1师同日而语,

    亚历山大少将也是海军陆战队的少将。

    “命令陆战1师,立刻前往凯夫拉维克,将那里的德国人击溃!”亚历山大中将说道。

    他不敢把所有的部队都派出去,至少要流下一半来守卫首都,而且,现在情况一片混乱,德国人跨海登陆,一次性地投送过来的军队能有多少?

    万一德国人是佯攻那里,真实的进攻目标是己方呢?

    在匆忙之中,陆战1师的驻地里,也是一片乱糟糟的。

    本来就是新兵,来冰岛一边驻防,一边训练,在非战斗状态下,有很多士兵都没有在部队,他们利用自己的休假时间,和驻地附近里面的女人们打得火热。

    现在,整个基地里都吹响了紧急集合的号角,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站在一辆卡车的顶部,拿着喇叭,向着他的部队喊:“快,就近上汽车,要快!”

    海军陆战队的装备中,并没有重武器,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国内的坦克等武器,都优先给陆军使用,另一方面,他们的任务是乘坐登陆艇进行抢滩登陆,那些笨重的装备,是无法跟随登陆艇一起上来的。

    在德国已经装备了一系列的登陆设备的时候,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装备还是很落后的,毕竟美国现在还没有到反攻的时候,他们能够保持住就不错了。

    没有坦克,只有轻武器,同时,汽车还是给他们装备齐全了,当美国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之后,他们的工业实力无比强悍,汽车的产量是相当巨大的。

    很多士兵已经在慌乱中找不到他们的直属长官了,部队的建制简直都要被打乱了,但是,范德格里夫特少将没那么多的时间。

    作为海军陆战队,他深知在登陆的初期,是最薄弱的时候,当一旦守住了滩头阵地,向内陆推进的时候,再要把他们打回去就很难了。

    现在就是要抢时间!

    于是,大批的士兵像是下饺子一样被怂上汽车,装满了,就开走,而在后面,还有睡眼惺忪的士兵,有的甚至居然连枪都没有拿!

    如果还是自己以前的班底,现在早就做好一切准备了!范德格里夫特少将的心中是相当的懊恼的。

    此时,前面已经出发的汽车中,亨特上校坐在最前面的汽车里,他的手里抱着一把冲锋枪,眼睛焦急地望着前方。

    作为第5陆战团的团长,他身先士卒,在这个时候,他们必须要勇敢地投入战斗!

    他的脸上全部都是焦急,情况显然是不容乐观的。

    万国卡车的发动机发出隆隆的响声,车子在道路上颠簸着,他们的右侧,就能够看到海浪在拍打着海岸,一股股的潮湿的空气,吹到了亨特上校的脸上。

    很快就到了雷恰角半岛,在前面的公路出现了一个小弧度的转向,公路转向北方,直奔凯夫拉维克了。

    就在转过了这个弯之后,亨特上校看到了无数股腾起的黑烟,瞬间他的脸色就大变:“快,停车,立刻布置阵地!”

    那些腾起的黑烟,太明显了,就是德国人的坦克,那是柴油机工作时候冒出来的,德国人来得好快,居然就已经组织起来了庞大的坦克部队!

    一般来说,首批登陆海岸的都会是步兵,谁知道现在居然出现了坦克部队,在这时候,所有人的心中都紧张起来。

    来的是什么坦克?如果是德国人的那种水陆两栖坦克,还不用太害怕,事实证明,那种坦克为了具备水上浮渡能力,装甲是相当薄弱的,用己方反坦克枪,就能干掉它!

    道路上的汽车已经来不及躲避了,只能留在这里,后面的士兵,迅速地向着左边跳下来,匆匆地布置一条防线。

    右边没法布置,因为右边就是海滩了,在海滩上阻挡德国坦克,那简直就和找死差不多,而同时,德国坦克也不怎么会沿着海滩过来,坦克虽然是履带式的,也害怕松软的地面。

    而在左边,不远处就已经是山峰了,他们一旦情况不妙,可以往山峰里面钻。

    而现在,他们需要的是组织防线!

    身材高大的约翰…巴斯隆,跑到了路边的一块石头后面,在那里,把自己携带的博伊斯反坦克枪,快速地准备了起来。

    如果是美国陆军,现在可以把各种火炮推出来,但是海军陆战队还没有,他们有的只有血肉之躯,唯一的火炮,都固定在了雷克雅未克的海岸线上当火力点,准备随时阻止德国人的抢滩登陆。

    如果反坦克枪无法奏效,他们只能使用反坦克手榴弹了,这意味着他们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战场老兵

    那股黑烟,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当所有人都看到了对面的坦克的时候,瞬间,他们的心中就是一沉。

    虎式坦克,虎式坦克!

    这是德国最先进的坦克,在苏联战场上,几乎是所向无敌,正面根本就没有任何武器可以击穿它,只能从侧面或者后面想办法。

    己方的这种反坦克枪,更是无法对它构成任何的威胁。

    谁能想到德国人的登陆部队,上来就是虎式坦克?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一个连的虎式坦克,足以将整个步兵师都给碾压了,仅仅那过来时候的气势,就会带给人巨大的压力。

    当看到虎式坦克的时候,就连亨特上校都愣住了,他有足够的勇气,但是,他不能让自己的部队陷入绝望的战斗之中,毕竟敌我的差距太大了。

    从这个角度上看,他应该后撤,或者撤退到左边的山区里去,先保全了自己。

    但是那样的话,后方的雷克雅未克就危险了,这里是唯一的可能阻止住德国人前进的地方,一旦让德国人冲到雷克雅未克,那冰岛就易手了,冰岛在美国战略中具有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掌握了冰岛,就能以冰岛为跳板登陆欧洲,如果德国掌握了冰岛,同样可以以冰岛为跳板来登陆美国,美国将面临本土入侵的危险!

    不能退,绝对不能退!

    “准备反坦克手榴弹,炸它的履带!”亨特上校大声地喊道:“它的履带是最脆弱的,我们一定要战胜德国人的坦克!”

    就在这时,对方已经越来越近,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方的后方了。

    虎式坦克的数量并不多,后面还是黑豹坦克,跟着是步兵战车,当看到这里的时候,亨特上校心中就定下了作战方案。

    短暂的抵抗之后,放过这些虎式坦克,然后打他们后面的!

    “轰!”就在这时,对面的坦克已经开火了,对方居然是在行进中射击的!德国坦克手的高素质,让所有人都惊骇。

    在没有任何电子设备的帮助下,行进中开火就和拿步枪打蚊子差不多,但是,飞来的炮弹,居然准确地打到了他们挡在道路上的卡车上,瞬间,卡车就熊熊燃烧起来。

    地面在颤抖,坦克在咆哮,新入伍的士兵,都在心中冒出了畏惧来。

    第一次上战场,这种情绪很正常。

    巴斯隆是老兵了。

    在德国坦克高速过来的时候,他没有害怕,他一动不动地瞄准着,等待着机会。

    美国开始对坦克并不怎么重视,看看美国在二战前期的坦克就没有什么出名的,谢尔曼不是靠性能出名,而是靠产量,靠流水线。

    这款反坦克枪,也不是美国的,而是英国开发的。

    早在1934年10月,英国人为开发一种新式的反坦克枪,而提出了相关的技术规格与参数。它的全重将不超过16千克,并有能力击穿200米外的25毫米厚的钢板。

    这款反坦克枪的设计者是博伊斯上尉,在枪被制造出来之后就撒手人寰,于是该武器便由他的名字命名,并于1937年底正式采用。

    同时,它可以采用w mark1型钢芯穿甲弹或w mark2型钨芯穿甲弹,性能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

    刚刚出现的时候,对付当时的坦克还没有问题,但是虎式坦克,正面装甲厚度超过了一百毫米,打在它上面,和挠痒痒差不多。

    击毁是不可能的,但是依旧能构成威胁!

    它的正面的瞄准镜,驾驶员的观察孔等等的位置,都是薄弱的,打到那里面,也能阻止对方的前进!

    坦克继续在轰隆隆地冲上来,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几乎到了一百米的时候,巴斯隆扣动了扳机。

    “轰!”

    这把枪经过扩膛,口径达到了13。97毫米,发射的时候,更像是大炮的声音,随着子弹的飞出,巨大的后坐力打在了巴斯隆的肩膀上。

    虽然有枪口制退器抵消了一部分后坐力,但是剩余的后坐力依旧是相当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巴斯隆的整个身体,似乎都跟着猛地一颤,整个腹腔里面的内脏,都受到了震荡。

    巴斯隆毫不在乎,他在射击完成了之后,立刻就抱着自己的枪,快速地向着旁边转移。

    刚刚射击的时候,动静太大了,肯定已经暴露了目标。

    果然,下一刻,那辆虎式坦克已经停了下来,炮口向着他刚刚射击的地方转过来,跟着,一股黑烟从炮口里冒出,88毫米的榴弹,将巴斯隆刚刚的位置打成了废墟。

    如果刚刚巴斯隆再慢一秒,他就跟着被炸上天了,在爆炸过后,他重新端起了自己的枪。

    德国坦克没有接着动。

    驾驶员阵亡了。

    那枚子弹居然从观察孔里面钻进来,打碎了前面的狭小的防弹玻璃,打在了驾驶员的脑袋里,驾驶员的脑袋立刻就爆开了,白色的脑浆和红色的鲜血,流得到处都是。

    “该死!”在后面的炮塔内,哈尔德根不由得咒骂了一声,接着喊道:“无线电员,通知整个部队,转入战斗队形!”

    刚刚他们是一路冲过来的,沿着海岸线旁边的公路,一字长蛇阵前进,这样是速度最快的方式。

    当发现了美国的军队之后,哈尔德根也没有在意,按照他的设想,在见到了己方的坦克之后,美国人就该知难而退了。

    对方会溃散,己方一鼓作气,追过去,一直就能追到雷克雅未克去。

    谁知道,他们居然布置起来了防御阵地,而且还干掉了自己的驾驶员。

    不过,这也说明了对方没有有效可靠的反坦克武器,自己将面对的,是反坦克枪,反坦克手榴弹,反坦克燃烧瓶这种货色。

    对付这种武器,就要转入战斗队形,在步兵的保护下冲过去。

    同时,他也只能停下来等待战斗结束,因为他的驾驶员已经没了,坦克没有人开动了。

    “看到了吗?我们的反坦克枪就能有效地阻止德国人的坦克!”亨特上校大声地向着自己的部下喊话,鼓励信心,等他刚刚喊完,就看到德国人开始变换队形了。

    糟糕!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步兵反坦克武器

    如果得到这样的结果,那亨特上校绝对不会在这里阻拦,他先撤到山区里去,让对方前面的坦克过去,然后打后面的步兵。

    现在,他们仅仅进行了一次射击,德国人就立刻改变了队形。

    后面的坦克,从两边上来,分散开,组成了一个不是很宽阔的进攻面,因为地形的限制,这里并不是特别的开阔。

    而跟着,后面的步兵战车一直开动到了坦克的队列后面,从步兵战车里,一名名的穿着德国海军陆战队军服的士兵从上面跳下来,端着6。8毫米的突击步枪,紧密地伴随在后面。

    德国的战术队形变换如此地熟练,让亨特上校本来打算的战术都落空了。

    步兵打坦克是危险的!借助坦克的死角,靠着大无畏的精神,才能把什么反坦克手榴弹给扔过去。

    如果对方的坦克后面跟着步兵,那就不同了,步兵会用自己的密集的子弹来阻止反坦克手的靠近,他们的伤亡就更大了,德国人的这个队形一旦形成,己方的步兵阵地的防线,很快就会被冲破!

    该死,如果要有步兵便携的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该有多好!

    此时的亨特上校几乎要绝望了,他已经提前就能看出结果来了。

    ……

    美国,阿伯丁试验场。

    大量的高官云集在这里,艾森豪威尔少将站在主席台上,用望远镜看着一辆坦克正在慢慢地开动着。

    现在的艾森豪威尔,已经是美**方统帅部的一名重要的参谋了,这次出现在阿伯丁试验场,是为了观看一场表演。

    法国被德国闪电般击败的事实震惊美国。美国陆军开始为美国武装力量结构进行辩论。

    和英国一样,美国对坦克的作用还不是很明确,而这场辩论终结了坦克在现代战场还处于雏形的说法,并促使美国快速建立起装甲部队。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这个论断已经被接受,但是,不可能所有的军队都是装甲部队,大量的步兵在遭遇到坦克之后,应该怎么办?

    关于如何最有效地对抗敌军坦克的问题,炮兵军官们倡导发展反坦克火炮。

    于是,美国陆军开始了快速的反应,仓促设计出来了装备m6型37毫米自走炮(gmc)和m3型75毫米口径自走炮。

    其中,37毫米的火炮迅速落伍,看起来75毫米的已经是唯一的选择了,只不过,这种75毫米炮是法国一战时装备的老式火炮,存在非常严重的技术和战术问题。

    这两种设计也都被看做短期解决方案,到今年年初的时候,美国陆军兵器局正式定名改进过的t35e1为m10坦克歼击车。

    现在在试验场上的,就是代号为m10的自行反坦克炮,

    m10使用m4谢尔曼坦克的底盘,战斗全重30吨,车身正面47度斜角的装甲厚37毫米,侧面厚25毫米,敞开式炮塔正面装甲厚57毫米。装备一门m7型76毫米l/53加农炮,能够在1,000以外击穿100毫米装甲。动力系统是两台通用的柴油发动机,总功率375马力,公路最高时速48公里。

    可以看到,它拥有不错的机动性,但是防护力是很差劲的,只能用来阻击坦克,不可能用来进攻,不能真正地替代坦克。

    同时,它比坦克造价低,可以大规模地装备。

    艾森豪威尔少将拿着烟斗,一边抽着,一边看着表演。

    那辆作为靶子的坦克上,正在平稳地前进着,速度并不快,同时,在驾驶室里,一名坦克手从里面麻利地爬出来,跳到了地面上。

    这个时代的遥控坦克是不可能的,而作为靶子的坦克,又不能是静止的,否则测试结果没有参考意义,在战场上的坦克不可能停着等你打。

    所以,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当驾驶员跳下来之后,这辆坦克就处于无人驾驶状态了。

    与此同时,在靶场的另一个方向,一辆m10坦克歼击车正在慢慢地开动过来,里面的人在紧张地操作着,绝对不能有失误!

    他们不知道,此时有另外几个人,抢了他们的风头。

    “快,快!”

    靶场是相当空旷的,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两名上尉悄悄地溜过来了。

    美国陆军上尉莱斯利…斯金奈,曾经在这个靶场里面呆过八年,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的熟悉,他从一道排水沟里爬过去,躲过了站岗的哨兵,而他的旁边,则是他的助手,海军上尉爱德华…厄尔。

    两人在靶场里是很危险的,纷飞的炮弹碎片可能会干掉他们,但是此时他们顾不得那么多了,为了让自己手里的武器可以在高级官员的面前展示出来,为了避免那些在战争中依旧存在的官僚阶级的阻挠,为了给前线的部队带去合适的反坦克武器,他们豁出去了!

    斯金奈快速地把自己带来的装备组装起来,它并不大,就个一个长长的圆筒,扛在了他的肩膀上,而厄尔作为他的助手,把一枚火箭推进榴弹塞进了圆筒内。

    “瞄准具,我们的瞄准具呢?”斯金奈喊道。

    厄尔拍了拍手,不好,刚刚来的时候匆忙,简易的机械瞄准具居然没有带过来,怎么办?

    厄尔四处看看,很快就有所发现,他快速地跑几步,从地面上捡起来一根金属丝。

    厄尔快速地弯曲着,把这个金属丝掰成了一个瞄准具的样子,接着,装到了圆筒的侧面。

    此时,这辆坦克已经过来了。

    斯金奈上尉屏住了呼吸,他知道,己方能否成功,就看自己这一下子了,一大群的高官都在那里观看呢,己方一定要把握住机会!

    必须要击中目标,击毁目标,那就不妨耍点小手段,尽量放近了吧!

    五十米就差不多了,只要命中,自己的武器一定能够摧毁它!这样的效果一定是最有视觉冲击力的。

    瞄准具里,目标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斯金奈毫不迟疑地扣动了扳机。

    “嗖!”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火箭推进榴弹刺破空气,飞了出去,后面一股浓烟蒸腾。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巴祖卡

    此时,主席台上,地面军械发展部负责人巴恩斯少将锐利的目光,望向了他们。

    没有听到炮弹射击的隆隆声,这东西肯定不是大炮,甚至也不是无后坐力炮,看这样子,应该是一个火箭炮。

    没有人想到火箭炮居然还能这么干,在他的目光中,那枚飞过去的火箭弹,和靶标坦克发生了亲密接触。

    瞬间,靶标坦克就被击中了,坦克停顿了一下,接着,冒出了一股黑烟。

    这辆靶标坦克没有装任何的弹药,不会发生殉爆,只会被击穿,而这股黑烟,是因为打进去之后,坦克的发动机受到了损伤!

    坦克停了下来,而主席台这边,巴恩斯少将已经心情无比激动了。

    “立刻命令m10的试射项目停止!”巴恩斯少将喊道:“吉普车呢?过来!”

    艾森豪威尔将军也是兴致勃勃,刚刚的时候他也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一大群的军队高官,坐上吉普车,向着靶标的位置而去。

    斯金奈和厄尔两人站在原地,看着这一大群的高官们从吉普车上跳下来,他们两人此时的心中是无比激动的,成功了,成功了!

    很明显,这些高官们对自己的这次射击感兴趣了。

    那些带着星徽的,都是将军!

    巴恩斯少将直奔他们手里的火箭筒而来,说道:“刚刚就是它在射击?”

    原本作为主角的m10自行反坦克炮被晾在了一边,斯金奈兴奋地回答道:“是的,这是我们自己研制的单兵反坦克武器。”

    巴恩斯扛起了火箭筒来,就像是刚刚斯金奈做过的那样接着,说道:“是这样吗?”

    “是的,等着,我装填火箭弹,后面的人闪开,小心被火焰烧到。”厄尔一边说着,一边装填进去一枚火箭弹。

    巴恩斯瞄准,扣动了扳机,从发射管的后面,冒出了一股炽热的火焰,前面的火箭弹,已经嗖的飞了出去,再次打在了坦克上!

    “我来!”连艾森豪威尔都忍不住了,在巴恩斯发射完之后,艾森豪威尔也扛了起来,学着刚刚的样子,开火射击。

    一个,又一个,几乎所有的高级官员都过来试射,将这几枚火箭弹都打空了。

    等到打完了所有的火箭弹,他们才上来,看着那辆早就趴窝的坦克,炮塔上,车体上,已经被烧熔了一个个的小窟窿。

    打坦克,不在于窟窿的大小,哪怕只有针尖小,只要穿进去了,都会带来可怕的结果,就这个烧穿的温度,足以把里面的坦克手烧死,把弹药引爆了。

    “不错,这种武器简直就是上帝带给我们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少将大声地说道:“我们需要把这种武器迅速投产,年轻人,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听到了问话,两人都感觉到了鼻子有些发酸,什么上帝带来的,完全是两人的艰辛的努力,差点就被埋没了,从来都不受重视,如果不是今天两人冒险来这里试射,那恐怕一直都会默默无闻。

    “这种火箭筒,其实以前就在我们这里实验过了。”巴恩斯少将说道:“可惜啊,一战过去了,戈达德博士要是还活着,肯定会高兴的。”

    早在一战期间,火箭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交战各方的注意。

    当时的新兴的美国不甘落于在这方面已经取得进展的德、俄两国,在1918年夏开始启动一个关于研究单兵火箭筒的项目,其主持者是美国火箭技术的创始人之一的r。h。戈达德博士。

    戈达德博士先后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