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帝国-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能不能活下来,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这件事,不容拖延,必须要快!

    一名名的市民再次跳下水去,他们的心中,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只有那钢琴声,依旧在整个城市上空飘扬。

    市中心,城防司令部。

    “德国的轰炸机集群即将到达我们上空,如果我们不再想办法的话,下一刻,整个城市都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此时,司令部里面的气氛相当的紧张。

    本来应该是伏罗希诺夫元帅坐镇的,但是他却在今天早晨就出去视察城市的防务了,据说又去了空军基地,再后来,空军基地就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一直就没有伏罗希诺夫元帅的消息。

    而在司令部里面,是第42集团军司令员伊凡诺夫少将和第8集团军司令员谢尔巴可夫少将,两人现在却是意见不一致。

    伊凡诺夫刚刚的话,顿时就让谢尔巴可夫很反感:“伊凡诺夫,你是什么意思?”

    他们都是陆军部队司令,他们负责的是整个彼得堡的城市防守,一旦德**队开始进攻,他们将会依托城市,一步步地进行巷战,拖住敌人,争取援军的到来。

    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没用了,德国人要从空中彻底摧毁整个城市。

    “现在发布声明,我们整个城市投降,就可以避免遭到德国人的轰炸了。”这个时候,生死关头,伊凡诺夫也不避讳什么了:“这是唯一能救彼得堡的方式了。”

    “投降?”谢尔巴可夫抽出了自己的手枪来,放在了桌子上:“谁敢再说投降,先问问我手里的枪答应不答应,苏维埃军民,是不会不战而降的!”

    “可是我们的几十万的市民是无辜的!”伊凡诺夫说道:“难道你忍心看着外面的市民都被残忍地杀死?”

    伊凡诺夫推开了窗户,向着谢尔巴可夫喊道:“你看看,看看外面的河里,有多少市民?他们将在恐惧中悲惨地死去!”

    说着,伊凡诺夫突然就更加生气了,现在反正也是死,什么都不怕了:“为了政治目的,斯大林拒绝我们城市的人民撤退,那我们又为何要为这错误的命令而牺牲了几十万的市民?杀死我们市民的不是德国人,而是斯大林!”

    这几年的大清洗,让军队中已经没有了反对的声音,但是现在反正也要死了,城里的人,谁都逃不脱,伊凡诺夫也豁出去了。

    如果谢尔巴可夫想要反对自己,那就让他拿起枪来开枪吧,早晚差不了十分钟,在场的人没活口。

    谢尔巴可夫的手,伸向了桌子上的手枪,此时,整个房间里寂静下来,接下来,怕是要当场爆发冲突了。

    谁知,谢尔巴可夫却把手枪塞回了枪套里,说道:“伊凡诺夫,这可是你一个人的行为,和我无关,也是你们42集团军的行为,和我们第8集团军无关。”

    说完,谢尔巴可夫居然离开了。

    该死,这个狡猾的家伙,黑锅想要让自己背!伊凡诺夫咬咬牙:“立刻用明码电报,向德国发消息,我们整个彼得堡的守军,愿意投降德国。”

    唯一解决眼前困境,唯一能够让彼得堡几十万的平民摆脱死神的,只有投降了。此时,什么军人的荣誉,什么对祖国的忠诚,都不抵生死到来的时候的考验。

    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了。

    “滴滴,滴滴。”几秒之后,隔壁的房间里,就响起了电报的声音。

    “投弹!”随着阿克塞特的命令,一架架的容克…290轰炸机,打开了机腹的舱门,十吨重的炸弹,几乎是恰到好处地占据了整个炸弹舱的,现在,一枚枚的炸弹从弹舱里面掉落下来,晃晃悠悠地开始向下落。

    这些炸弹,在天空中一起坠落,就像是一场可怕的风暴要到来,居然让整个彼得堡的天空都黑暗下来。

    “还是迟了!”望着那些从天而降的炸弹,伊凡诺夫痛苦地蹲下来,太晚了啊!

    万米高空的炸弹,下落是需要时间的,此时,地面上的高炮在猛烈地对着天空开火,只可惜,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击落战果,他们最有把握的,其实都是四千米以下的空域。

    随着炸弹的下落,彼得堡的末日,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远处的天空中的轰鸣,那炸弹的下落,都丝毫不能制止住肖斯塔科维奇弹钢琴,此时,他已经完全地沉浸在了音乐的世界里,在这里,他是主角。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燃烧的城市

    “轰!”在炸弹还没有落到地面上的时候,在空中,第一次的爆炸就开始了。

    这次的爆炸,让很多人都是奇怪的,这种炸弹居然是在空中爆炸的?

    在水里躲避的人,此时都不由得睁开了眼睛,甚至有胆大的探出头去,望着天空中的爆炸,似乎没有太多的火光,有的只是以爆炸区域为中心,迅速地形成了雾状的云团,这股云团,在快速地扩大,扩大,很快,就笼罩了一大片的彼得堡的土地。

    这让河水里面的人顿时就害怕起来,再也不敢睁开自己的眼睛,屏住呼吸,等着那个可怕的时刻的到来。

    “轰!”第二次的爆炸,比刚刚的爆炸,要强大上万倍!

    随着这个巨大的爆炸声响起,刚刚的扩散开的气团,立刻就被点燃着了!半径两百米的范围内,全部都是火光!

    爆炸的正中心,火苗的上空,腾起了一股黑色的蘑菇云,火苗中心的温度足足有两千五百度!

    巨大的火球以每秒2000至2500米的速度迅速膨胀,所到之处,气流被迅速地搅动起来,形成一股高温高压的气流。

    在强大的冲击波下,任何的建筑物,任何的坚固的工事,都不可能幸存下来,整个城市,就如同是沙子做的城堡一样,轰然倒塌下来。

    幸存者是有的,但是不多。

    德国的炸弹在投掷的时候,都是瞄准到一座座的岛屿上的,彼得堡这独特的城市构成,几乎就是以一个个的岛屿为核心的。

    但是毕竟是从万米高空里扔下来的,瞄准具的精度再高,也会有意外发生。

    比如,从第76架轰炸机上扔下来的炸弹,就偏离了目标八百多米,爆炸的中心,就在岛屿的边缘,和河水相接的位置。

    当爆炸发生的时候,巨大的气流,吹动到了河水里,一瞬间,河水居然就像是被扔下来石块一样,水流居然向着两边飞溅。

    在飞溅中,水流遇到了高温,纷纷地被气化,而藏在水里的市民,也随同着水流,一起被掀飞到了空中,在空中,他们的身体被巨大的高温直接气化了。

    一枚枚的炸弹从天空中不断落下,当二百多架轰炸机飞过的时候,下面只剩下一座燃烧的城市,城市上空飘起来的黑烟,居然上升了六千多米,才被高空中的气流吹散。

    下面,已经是人间炼狱。

    面对着这种景象,轰炸机部队的飞行员没有什么感慨,这就是和帝国作对的下场。

    不错,里面是有平民,但是在昨天的时候,己方已经对他们下达了通知,那些平民有足够的时间离开城市的,但是他们没有。

    既然他们没有离开,那他们就不再是平民,他们每一个人,随时都会转变成为战士。

    在历史上,彼得堡坚持了好几年,从德国进攻开始,一直到苏联反攻,彼得堡这座城市,一直没有陷落,城市内的几十万居民,都拿着枪上了战场,每一个市民,都会是战士。

    这本来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在这种战争中,妇人之仁是最不可取的。

    我们一定不能仁慈,要让每一个俄国人吓得发抖!我们要把旧世界毫无意义的法律、旧世界的犹太基督教的传统踩在脚下。我们不需要俄国,既不需要敌对的俄国,也不需要友好的俄国,我们只需要一片东方的土地。为了让俄国人彻底地崩溃掉,我们必须要让彼得堡化为乌有,化为灰尘,让它们在地球上消失。

    此时,机群已经开始返航,在无线电里,阿克塞特想起了希瑞克的激情澎湃的演讲,不由得心中激动,将这些话再次重复了过来。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这次任务,让我们为帝国的胜利欢呼吧!”阿克塞特听到了自己的无线电里,传来了一片欢呼的声音。

    彼得堡,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被崩裂的泥土,石块,很多掉到了水里,堵塞了航路,当后面的人进去清理的时候,发现德国人已经彻底地将彼得堡给夷平了,甚至彼得堡的交通也方便了,不用建桥,就能在各个岛屿之间来回穿梭,已经河水被填平了。

    狼穴。

    轰炸彼得堡的行动,一切顺利,当传回了狼穴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兴奋的。

    “希瑞克元首,我们终于让彼得堡从地球上消失了。”舍尔纳说道:“这对苏联人来说,是具有重大打击的一件事,苏联人是不会罢休的。”

    彼得堡,十月革命的摇篮,现在,摇篮没了,苏联人会如何报复?

    “那苏联人也得有能力才行。”凯特尔笑着说道:“现在,我们的北路已经获得了重大突破,我们的中路,已经分割包围了白俄罗斯的军团,很快就能解决他们,南路,我们也在向基辅挺进,总之,我们正在按照原定计划,在今年结束战争,打到莫斯科去。”

    这种时候,苏联人还能怎么反击?他们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我们现在,依旧是以常规战争为主的。”希瑞克说道:“如果苏联人狗急跳墙,想要采用新的战术方式,那我们可以奉陪到底,苏联人有的,我们都有,苏联人没有的,我们也有。”

    现在,苏联人有什么对策?充其量,就是搞出一些生化武器来呗,如果苏联人真的敢在战场上投放这些武器,那德国也会毫不吝啬。

    在一战的时候,战场上大量地使用了毒气,但是,最终的结果证实,这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所以,不管二战打得多么残酷,交战双方再也没有使用过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

    现在,希瑞克并不是很担心苏联人会这么干,如果他们投入生化武器,那己方也会投入,而且,己方比苏联人的手段更多。

    苏联人没有远程轰炸能力,也没有其他的投送手段,如果苏联人真敢在战场上使用,那希瑞克不介意直接用轰炸机携带毒气扔到莫斯科上去。

    所以,斯大林只要有脑子,就不该使用这种打法。

    至于德国摧毁彼得堡的方式,如果苏联人有能力,也倒是如法炮制啊,如果苏联人没有能力,那就别比比。

    温压弹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德国的战略武器,所以,德国也不是拿出来到处使用的,祭出这种武器,一方面是为了减小伤亡,另一方面是为了打击敌人的信心,不可能每一场战斗都使用的。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影子总统

    就在狼穴里在兴奋地议论这次轰炸带来的种种后果的时候,遥远的莫斯科,正沉浸在一片悲愤的气氛中。

    彼得堡,被炸成了平地了。

    伤亡数字还没有统计上来,但是,城内的居民,肯定都是凶多吉少了,建筑物都没有了,人还能活着吗?

    十月革命的摇篮,就这样没有了,成为了平地之后,就已经没有防守的价值了,德国人的坦克随时都能开动上去,那里是没有办法守住的。

    斯大林没有说话,也没有点烟锅,只有他的手在颤抖着,显示出他此时的内心是多么的震撼。

    德国人,这是在展示他们的威力,今天能炸毁彼得堡,明天就能炸毁基辅,后天就能炸平莫斯科!

    “我们在彼得堡的工人,都转移出来了,不过一些工业设备没有能转移出来,现在正在向乌拉尔山转移,预计要两三个月,才能够恢复生产。”贝利亚说道。

    彼得堡除了有政治意义之外,还有工业上的价值,那里是苏联的重工业基地,很多的武器都是从彼得堡生产出来的,失去了彼得堡,苏联的工业生产将会下降,而他们现在最急需的,就是武器了。

    “这次我们的失利,主要是没有预料到德国人会突然发动v…2飞弹的攻击,将我们的空军基地摧毁了,我们的几乎所有的米格…3战斗机,都是在地面上被摧毁的。”华西列夫斯基说道。

    作为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华西列夫斯基还是第一次参加大本营的高级会议,对这次的彼得堡的防空作战的失利,他要进行分析。

    “如果我们的米格…3战斗机可以顺利升空作战的话,那完全可以干扰到德国人的轰炸行动,德国人出动了两百架轰炸机,正好和我们的数量相当,我们只要能够干扰到他们的飞行,就能够让他们无法轰炸我们的彼得堡。”华西列夫斯基说道:“只是我们忽略了德国人的v…2飞弹,他们的攻击太可怕了。”

    这次彼得堡的失败,不能怪己方的指挥问题,只能怪德国人的武器太先进了,而且,也无法怪罪下去,因为彼得堡方面的最高指挥官,伏罗希诺夫元帅,亲临空军基地指挥,结果被德国人的v…2飞弹给击中,当场壮烈殉国。

    伏罗希诺夫元帅是苏维埃的好元帅,他的牺牲,让整个苏维埃都陷入了悲痛,这样的情况下,指挥失利的责任是不该他来背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我们的空军的战机部队,以后要分散布置在多个机场,尤其是临时构造野战机场,尽量减少大机群的集结,这样可以避免被德国人集中轰炸。”华西列夫斯基继续说道:“同时,这次的战斗也证明了我们的米格…3战斗机是对德国人的轰炸机有很大威胁的,我们以后要加速生产这种轰炸机,保护我们的领空。”

    德国人在轰炸前,先干掉了米格…3,说明米格…3是对德国人最大的威胁,这是苏联集中全力搞出来的一款飞机,完全有能力阻拦德国人的容克…290轰炸机。

    “可惜我们的米格…3都被消耗掉了。”伊凡诺维奇…米高扬在一旁说道:“新的米格…3的生产并不快,尤其是,如果分散布置的话,米格…3的航程不足的缺陷会更加明显。”

    米格…3是他的弟弟设计出来的,他为此而感觉到骄傲,同时,他也多多少少地知道这种飞机的缺点,为了照顾高空优势,几乎是把其他的性能都给舍弃了,航程不足最为严重,如果分散布置,那离要保护的地方就会更远,飞到之后,没几圈就得返航了。

    由于地域关系,苏联的工业都是分布在西部的,而现在,苏联的西部正在遭受战火的洗礼,他们的工业生产能力将大大下降。

    斯大林的大脑,已经暂时从彼得堡的失败上转移过来,他知道,战争表面上打的是军队,实际上打的确是工业基础,是战争潜力,现在,苏联很危险啊。

    在整个会议中,赫鲁晓夫一直坐在一个角落里,再也不敢发言了,他每一次提的意见,最后都被证实是愚蠢的行为。

    这次德国人彻底轰平了彼得堡,起因就是赫鲁晓夫提出的对柏林的轰炸,虽然鼓舞了人心,但是却葬送掉了彼得堡。

    现在,赫鲁晓夫的心里,只剩下用毒气对德国人进行报复了,但是他没有敢说,苏联有毒气,德国也有毒气,如果他提出这个办法,那以后连在克里姆林宫里面开会,他们也全部都得戴上防毒面具才行了。

    这绝对是个馊主意,可不能再提了,他将自己的身体缩起来,唯恐斯大林再向他提问。

    就在这时,只见莫洛托夫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斯大林同志,美国总统罗斯福,派遣他的特使哈里…霍普金斯来了。”

    霍普金斯,罗斯福的主要幕僚之一,当初罗斯福刚刚上台的时候,霍普金斯和其他人一起制定了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的经济问题,同时他还参与组建并领导了公共事业振兴署。

    作为美国的财政部长,霍普金斯是罗斯福主张的积极支持者,向着美国的孤立主义进行斗争。

    所以,到了后来,美国国内的斗孤立主义者把发泄的矛头对准霍普金斯,霍普金斯替总统承担了种种仇恨。

    战争开始的时候,霍普金斯辞去商务部长的职务,似乎变成了一个自由人,而实际上,他却在为罗斯福跑东跑西,甚至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白宫的二号人物,美国的影子总统。

    现在,美国处于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一方面要和岛国进行战争,争夺太平洋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又要在大西洋上应对德国人的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美国的处境很危险。

    而当德国入侵苏联之后,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苏联给美国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美国也要帮助苏联消耗德国人的战争潜力。

    现在,苏联在战场上一败涂地,该是美国秘密登场的时候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美国的支援

    罗斯福更懂得政治。

    在苏联刚刚和德国开始进入战争状态的时候,美国还没有行动,毕竟当时的苏联也是牛逼哄哄,认为苏联几百万的军队,可不是英法那样的货色。

    而现在,苏联正在被德国人狠揍,确实地意识到了和德国人在军队方面的巨大差距。

    德**队横扫欧洲,靠的可不仅仅是战略的智谋,更有德国人的自身的优势,他们的军队是最强大的,装备精良,经验丰富,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德国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那简直就是横扫的态势。

    现在,苏联被打蒙了,苏联很受伤,这种时候,苏联只有美国的输血,才能缓过来。

    当然,美国也不会一下子就把苏联给扶植得强大起来,最好的结局,当然就是苏联牵制住德国,双方两败俱伤。

    对美国人的到来,苏联表示了热切的欢迎,其实霍普金斯在到来前就已经通知了苏联方面,只不过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彼得堡上,早就把这件事给忘到了脑后,而现在,美国人的到来,简直是雪中送炭。

    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僻静的房间里,斯大林亲切会见了到来的霍普金斯一行人,不仅仅是美国人来了,他还看到了其他的老面孔。

    比如斯坦福克里普斯,曾经的英国驻莫斯科的大使,当爱德华八世上台之后,他作为乔治六世委派的外交人员,就离开了莫斯科,不知所踪,而现在,他再次秘密地来到了这里。

    霍普金斯的外貌不扬,他相当的瘦削,脸上几乎都能够看到隆出来的颧骨了。

    他出身卑微,从小家中生活艰难。由于从小患过伤寒,体弱多病,有“瘦皮猴”的外号。

    但是,人不可貌相,就是这样的一个瘦皮猴,成为了罗斯福身边最重要的幕僚,而现在,更是带有重大的责任来出访苏联。

    “我们对苏维埃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是非常支持的,现在,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轴心国的阴影里,我们必须要团结起来,才能够打败这些该死的疯子们。”霍普金斯说道:“就在我刚刚下飞机之后,就得到了彼得堡的消息,请允许我代表罗斯福,代表美利坚,向那里死去的人表示哀悼,这是德国人犯下的又一个战争罪行。”

    彼得堡一下子死了几十万,对苏联是最沉重的打击,斯大林也是表情严肃:“德国人的屠城,是不会让我们害怕的,只会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我们苏维埃的两亿人民,会带着必胜的信念继续战斗。”

    其实苏联到战争爆发前也才刚刚1。8亿人口,斯大林四舍五入,也没有说错。

    “是的,我们坚信正义必胜。”霍普金斯说道:“同时,我们也会伸出手来,虽然我们也很困难,也会支援苏联的正义的事业。”

    战争爆发前,苏联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在边界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大量的飞机坦克,但是现在,苏维埃的军队却在一支支地消失,装备也大幅度地减少。

    现在,美国人既然是来支持的,那斯大林是绝对不会客气的。

    “是的,我们需要美国朋友的支持,我们需要飞机,大炮,坦克,粮食,燃料,我们现在什么都缺。”斯大林说道。

    坦克,飞机,大炮,都运过来啊,多少都不嫌多的。

    斯大林充满了希望,似乎明天美国人的支援就会送到了,此时的他,已经有些天真了。

    “粮食和燃料,我们可以立刻开始支援,这是人道主义的。”霍普金斯说道:“只要我们做好了交接,规划好了线路,我们可以迅速运输。但是,坦克,飞机,大炮,这些重武器,也不是我们能立刻就做出决定的,毕竟,这关系到我们内部的很多问题。”

    粮食和燃料,都可以是人道主义的救援物资,现在,太平洋也不太平,美国想要把这些物资运输给苏联,必须要规划好路线。

    至于那些重武器,就不好说了,当苏联建立之后,意识形态和西方就是不同的。

    听到这话,斯大林的脸色就是一变,这么说,是来玩我的了?只要些粮食和燃料,没有武器,那又有什么用?

    不过,作为政治家,他并没有立刻恼火,他知道,美国人还有话说。

    果然,霍普金斯继续说道:“我建议,我们美国,苏联,再加上英国,我们三国政府举行一次正面的回应,这样可以对我们的每个战场上的有关战略利益和我们各国的利益做一个共同的研究。”

    美国支援武器,那也要先说好了一切,大西洋战场,太平洋战场,欧洲,中东,这些利益该怎么分配,提前得说好才行。

    国家和国家之间,利益是唯一的,如果没有利益,美国怎么会来支援苏联!

    斯大林点点头:“对召开这样一次会议,我没有任何的疑义,希望我们可以尽快召开,就在我们莫斯科,如何?”

    说完,斯大林解释了一句:“这样的话,我就可以亲自参加这次会议了。”

    现在苏联打得正激烈,斯大林是不可能跑到别的地方去参加会议的,这个理由倒也正常。

    霍普金斯点点头:“好的,我会尽快转告罗斯福总统,下一次的会议,我们将就各种支援的细节展开,不过看到最近贵方的行动,我们发现,贵方现在的确是急需战斗机的。”

    彼得堡被炸,就是因为战斗机不给力啊,苏联主力的战斗机在开战第一天就被炸得差不多,现有的飞机产量,根本就赶不上战斗的需要。

    斯大林顿时就是心中一喜。

    “所以,现在虽然还没有开始具体的会议,我们美国可以先提供一批战斗机,给贵方使用,帮助贵方守护好领空。”霍普金斯说道。

    “对我们的美国朋友的雪中送碳,我代表苏维埃表示感谢。”斯大林心中很是欢喜,美国人的技术水平,比苏联是要高得多的,美国提供的战斗机,会在苏维埃的卫国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判处死刑

    美国对苏联的援助,是为了让苏联继续抵挡住德国的进攻,消耗德国的力量,同时给美国争取时间,这点,斯大林当然是清楚的。

    好像是苏联被美国利用了,但是现在苏联只能如此,想当初,苏联还幻想着美国和德国开战,让美国消耗德国的力量,然后苏联渔翁得利,现在看来,苏联当时的计划,实在是太天真了。

    虽然如此,苏联也别无选择,毕竟,美国的支援,对苏联是有利的,尤其是现在,苏联的工业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正需要美国给输血呢,美国的支援,对苏联太有用了。

    至于划分利益范围,那至少也得等打完了仗才能兑现呢,现在就是需要美国的输血。

    就在斯大林和霍普金斯相互交流的时候,一行人也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返回了莫斯科。

    巴甫洛夫。

    想想这些年来,巴甫洛夫也不是绝对的草包,他是在战场上一步步地打过来的,当初在西班牙,巴甫洛夫也是进行过很多次英勇的战斗的。

    但是现在,他却成为了苏维埃的罪人。

    几十万军队,落在了德国人的包围圈里,巴甫洛夫丢掉了整个西部特别军区的部队,他已经被撤职了,在斯大林的命令下,他返回了莫斯科。

    巴甫洛夫一直在拖延,到处都很混乱,他让过了很多的列车,直至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去,踏上了一节空车皮,返回了莫斯科。

    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些他的手下,此时,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是死灰。

    本来巴甫洛夫是一个胖胖的将领,这几天的时间,他就瘦了下来,他的脸上,颧骨都露出来了,这几天里,他一直没有吃东西,只是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巴甫洛夫知道,自己这次是凶多吉少了。

    现在,来到了莫斯科,巴甫洛夫也知道,自己接受审判的时间已经到了。

    “朱可夫,见到你很高兴。”就在他回到莫斯科之后,没有想到居然又见到了朱可夫。

    朱可夫完全成了救火队长,他上次回莫斯科,商讨西部战线的问题,回了基辅之后,没两天,又被召唤回来了,朱可夫知道,这次回来肯定是为了彼得堡的事。

    而现在,朱可夫意外地看到了巴甫洛夫。

    “有关西部特别军区的事,我想要和你说一下。”仿佛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样,巴甫洛夫想要和朱可夫套近乎了。

    朱可夫摇摇头:“这些话,还是和斯大林同志去说吧。”

    对巴甫洛夫,朱可夫也是有评价的,在朱可夫的眼里,巴甫洛夫,最多就指挥一个师,让他指挥整个西部特别军区,那绝对就是个灾难,早在一年前,朱可夫和巴甫洛夫演习的时候,就把巴甫洛夫军队上的布置的问题提出来了,结果当时的巴甫洛夫根本就没有在意。

    现在,没有人能救巴甫洛夫,他的性命,完全看斯大林的态度了。

    伏罗希诺夫,被炸死了,巴甫洛夫,恐怕要死在斯大林的枪口下了。

    就在这时,斯大林的卫队长出来了,向着朱可夫说道:“朱可夫将军,斯大林同志在等您。”

    巴甫洛夫赶紧起来,想要询问一下自己见斯大林的事,就看到卫队长仿佛赶苍蝇一样地摆摆手:“巴甫洛夫,斯大林同志不想见你,你直接去军事法庭报道吧。”

    军事法庭?巴甫洛夫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脸上没有任何的血色,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完了。

    军事法庭,就在克里姆林宫附近的最高法院里进行的,在这里除了有法官之外,还有莫洛托夫,现在的莫洛托夫的身份,是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斯大林手下的二号人物。

    法庭内的人不多,也没有太多的嘈杂声,莫洛托夫看着昔日的同僚,不由得在心里叹息了一下。

    其实,现在整个战线上都在打败仗,这是整体环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