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帝国-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巴甫洛夫在哪里(加更7)

    德国的进攻是相当猛烈的,当天色亮起来之后,德国的部队,已经是一窝蜂地飚起来了。

    三路大军,两万辆坦克,在苏维埃的广阔的大地上狂飙。

    就拿中路军来说,在天亮之后,分成了两个方向,分别以第2装甲集群和第3装甲集群为先导,以高速前进的坦克为进攻主力,从东普鲁士的苏瓦乌基省和华沙地区的布列斯特要塞两个方向,向着东部的亚伟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方向进行快速推进,如果从地图上看的话,就像是两个伸开的胳膊,将白俄罗斯的中部,全部包围在怀里。

    当他们的主力在明斯克会师之后,整个白俄罗斯地区的苏联西部特别军区的六十多万的军队,就会被合围起来。

    现在,前线的局势,无疑是不容乐观的。

    由于是突然袭击,德军部队在初期进攻途中很少遭遇大规模有组织的抵抗和反击。各个驻地的部队,必须要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才有战斗力,但是现在,整个西部特别军区的各个部队,确没有接到任何的命令,他们只能在自己的防区里与德军零星交火,同时正等待着西方面军方面军司令部下达作战命令。

    前线的局势是一片混乱的,而克里姆林宫里,苏维埃的高级指挥官们,也正在判断着前方的局势。

    很明显,德国人这样庞大的军事入侵,根本就不可能仅仅是受到了己方的大雷雨计划的刺激,德国人这样的军事规模,至少需要提前半年的调动。

    己方都被德国人骗了。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德国人在如此漫长的战线上同时发动进攻,他们究竟是有足够的实力,还是有主攻有佯攻?他们的战略目标是在哪里?

    “我们还没有联系到西部特别军区。”一名副官进来,向着朱可夫报告道。

    看着那张大比例的地图,上面画出的一个个蓝色的箭头,就是现在已知的德**队的进攻序列,但是,这依靠几架有限的侦察机汇总过来的情报,并不是准确的。

    即使如此,朱可夫依旧从中间嗅出来了什么。

    “现在,我们的西部特别军区很危险。”朱可夫向斯大林说道:“现在,德国人在我们的中部,白俄罗斯地区,是分两路部队进攻的。”

    用指挥杆指着上面的地图,朱可夫分析起来:“在这两个进攻部队的中部,是我们的西部特别军区的主力部队,这些部队目前是在驻地,或者是在野营,他们的兵力部署纵深太浅,而且,他们在这里无法进攻,也无法防御。如果德军从两翼迅速包抄上来,里面的这三个集团军,很容易被德国人吃掉。”

    对巴甫洛夫,朱可夫是不信任的,这个人到现在还没有大局观念。而且,德国人的进攻如此猛烈,说不定巴甫洛夫已经被打昏了头了。

    斯大林也是皱起了眉头:“那立刻联系巴甫洛夫,让他组织部队,阻止德国人的进攻,斩断德国人的进攻的胳膊。”

    “但是,我们联系不到巴甫洛夫,他没有在特别军区司令部里面。”朱可夫很无奈地说道。

    在这种最关键的时候,作为整个西部特别军区的司令,作为和德国人第一个波次就对撞上的现场指挥官,巴甫洛夫居然没有在他的岗位上!

    谁都不知道巴甫洛夫现在在哪里,德国的进攻是预谋已久的,很多的电话线路都被切断,通信兵们被暗杀,一场混乱。

    但是至少,巴甫洛夫应该在他的指挥部才对,他去哪里了?

    此时,被莫斯科念叨着的巴甫洛夫,已经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第十三集团军的驻地,召集起来了集团军的各个高级指挥官。

    “这是我们的最关键的一仗,我们必须要鼓起勇气来,用必胜的信念来战胜敌人,我们苏维埃军队,是最强大的,我们的坦克,也是最先进的,现在,就让我们团结在以斯大林同时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巴甫洛夫的演讲,足足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不断地有紧急战报传过来,但是没有人敢递给巴甫洛夫。

    后世评价起来巴甫洛夫,有的人说他是冤枉的,毕竟,第一波进入战场的部队,很少有幸存下来的,就看是谁赶上罢了,是谁谁倒霉。

    但是,巴甫洛夫依旧是难辞其咎的,在这种最关键的时候,他居然不在自己的方面军指挥部里,而是在前线的一个集团军司令部里,他简直就是愚蠢到家的。

    在他眼里看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大家鼓气,坚定必胜的信念,作为堂堂的西部特别军区的司令员,现在他居然在干一个宣传科干事的任务。

    巴甫洛夫大将晋升得太快了,在没有具备相应的能力之前就承担了过重的责任。在西班牙内战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坦克兵而已,他根本就没有全局的观念。

    在西部特别军区任上,他更是不称职的,两个最精锐的集团军过于前出到比亚维斯托克突出部,没有足够的预备队。空军全集中在少数几个机场,成为敌人的好靶子。

    而且,在现在,战争开始后,巴甫洛夫居然跑到一个集团军里去,等于放弃了对方面军整体的指挥。加剧了混乱。几十万部队的损失,算在他的头上,并不冤枉。

    就在前线的第14机械化军被德国坦克部队虐杀的时候,在他们的南部,西南方面军的的第9机械化军,还在急急忙忙地赶路。

    在乌克兰方向上,德国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而第9机械化军,奉命向沃伦斯基新城、罗夫诺、卢茨克一带进军。

    “快,快,我们必须要按照司令部的命令,到达我们的阵地!”

    第9机械化军是布置在后方的,现在他们却被命令紧急赶往前线,他们的部队,都要累垮了。

    第35坦克师,是一支机械化部队,他们可以在原野上推进,把道路留给自己的兄弟部队第131摩托化步兵师。

    此时,扛着自己的装备,步兵同志们气喘吁吁。

    编制中的卡车,根本就没影,他们的这支摩托化部队,完全就是一支纯步兵。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胜利的希望(加更8)

    “同志们,加油啊!”宣传的女兵在一旁用喇叭喊着,但是,四个人抬着一挺重机枪,还是一路小跑着前进,这种情况下,谁能乐得出来?

    虽然天气还很凉,士兵们的后背上,都冒出了汗来,他们的体力,已经透支了。

    军长罗科索夫斯基心中也是焦急,他知道前线此时正在激烈的胶着状态,他的这支部队,必须要按时赶到前线才行!

    “让坦克部队加速前进。”步兵是无法快速推进了,只能让坦克部队先上去了。

    遥远的北方,芬兰。

    芬兰和苏联的战争,还在继续着,由于有德国不断地提供支援,到现在为止,苏联也无法攻克芬兰首都,但是最近的时候,苏联人曾经打到距离首都一百多公里远的地方。

    现在,芬兰终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现在,我们要立刻展开对苏联的反攻,将我们领土上的苏联军队,彻底地驱逐出去!”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元帅,在列车上兴致勃勃地说道。

    由于苏联人的不断进攻,导致芬兰首都也不安全了,为了不在苏联人的偷袭中被干掉,芬兰的指挥机构,是设置在一列火车上的。

    这是曼纳海姆元帅的特殊的专列,很多时候,总统都是和曼纳海姆在一起的,他们在芬兰的铁路线上来回移动,让敌人无法找到他们的行踪,同时,他们还可以指挥军队作战。

    从外表看,这个专列和普通的火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里面设有各种起居室书房厨房,会客厅及客房。

    现在,这辆专列,就停留在芬兰东南部的mikkeli 市。

    总统卡扬德尔,也是兴高采烈,芬兰一直在抵抗苏联人的入侵,而且直至现在,也没有让苏联得逞,但是,芬兰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可以说,芬兰整个国家,都已经是千疮百孔,国力都差不多要被耗干了,毕竟芬兰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实在是不经打。

    如果没有德国在身后支持,芬兰恐怕早就因为坚持不住而投降了。

    而现在,终于可以看到胜利的希望了。

    “曼纳海姆元帅,难道您就这点追求吗?”听到了曼纳海姆的话,一旁的勒布将军不满地说道。

    勒布将军,德国的军事顾问,同时,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军们的司令,表面上和柏林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实际上,勒布就是代表德意志的。

    勒布是一个直线条的军人,从个人角度上看,他并不希望德国和苏联进入战争状态,但是当战争真的到来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选择,自己绝对不能拖祖国的后腿。

    所以,他就要说服芬兰人。

    只打算收复失地?这当然是不够的!

    听到了勒布的话,曼纳海姆脸上的笑容凝固了:“顾问阁下,您有什么高见?”

    “对待敌人,就要像冬天一样冷酷无情,不能让他们有任何的反扑的机会,如果只打算把豺狼驱逐出自己家门,那豺狼随时会再次到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追到狼窝里,将他们都杀光!”勒布说得很直接:“只将苏联人驱逐出芬兰的领土,元帅阁下,您怎么会如此幼稚。”

    在历史上,芬兰就和西班牙一样,都是白眼狼。

    芬兰和苏联的战争中,德国也是帮忙了的,但是,当德国和苏联的战争打响之后,芬兰人却保持了中立。

    二战中,曼纳海姆还多次拒绝协助德国攻打苏联本土,并将战争仅仅局限在保卫主权独立、收复被苏占领土地上。此举既不导致苏联的深仇大恨,又避免了与德国直接冲突。

    虽然从客观上芬兰对苏作战帮了德国的忙,让希特勒无话可说,但是实际上,芬兰宝贵的熟悉冬季作战的士兵,并没有给苏联造成多大的伤害。

    现在,希瑞克当然不会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德国帮了芬兰那么大的忙,芬兰人还打算置身事外?在这个世界上,人情债是最难还的了!

    听到了勒布的话,总统卡扬德尔也是一脸的难堪,他的嘴唇蠕动了几下,终于说话了:“这几年,我们芬兰也被打得不轻,我们战死了几万人,我们实在没有能力继续进攻苏联本土了,我们芬兰是个小国家,不经打啊!”

    “总统先生,您的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勒布的身后,志愿军的空军司令,金发碧眼的正宗美国人,英国后裔,现在已经忠实地追随了帝国的布鲁斯开口了:“想要弥补芬兰的损失,那就只能有一个办法,抢占苏联人的土地,抢他们的粮食,各种资源,芬兰就可以恢复元气了。”

    “如果仅仅是收复芬兰国土,那么,芬兰不会在接下来的对苏联的战争中获得任何好处。”勒布支持布鲁斯的话:“不管苏联是投降,还是被灭亡,苏联的国库里面的财富,苏联整个国家的资源,都不会给芬兰分到什么,芬兰想要安于现状,我们德国也不会追究。”

    勒布虽然说的是不追究,但是话语中的不满却已经很清楚了。

    芬兰继续出动军队,进攻苏联本土,在瓜分苏联的过程中,获得足够多的利益,要么,芬兰就仅仅是赶走侵略者,但是,德国肯定是不会再给芬兰任何的支持了。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惹恼了德国,芬兰是没有好下场的,别的不用说,只要德国一个眼色,其他国家,就不会再和芬兰做贸易了,芬兰将会被困死在寒冷的北方。

    和后世不同,现在的芬兰,根本就没的选择!

    “现在,在我们德意志军队的进攻下,苏联肯定会节节败退,趁着这个机会,芬兰可以扩大自己的疆域,建设成为你们自己理想的大芬兰,这难道不好吗?”布鲁斯在一旁继续怂恿。

    大芬兰,是所有芬兰人的想法,将对面苏联境内的乌拉尔民族的同胞拉到自己的大家庭中来。

    现在,听到了这个说法,终于,两人都不淡定了。

    “好,等到我们赶走了侵略者,可以继续为解放我们的乌拉尔同胞而战斗。”曼纳海姆说道。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仆众国(一)(加更9)

    西班牙。

    马德里城市内,今天是紧张的气氛,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那个可怕的消息,德国已经和苏联进入了战争状态!

    德国和苏联的冲突,绝对不是第一次了,不过,双方的第一次冲突,就是在西班牙爆发的。

    当时的西班牙,虽然是一场内战,却逐渐演变成为了一场可怕的国际争端,苏联想要控制西班牙,支持西班牙的gc党,而德国和意大利,则支持了西班牙的长枪党,就这样,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最终结果,gc国际失败了,并不是因为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援多么的强大,而是败在了他们内部的内讧上,当佛朗哥的军队围攻马德里的时候,城市内的武装力量,却在为了自己所谓的信仰而相互攻击,这样的军队,是没有任何战斗力的。

    不过,佛朗哥也没有笑到最后,他遭遇了苏联人的空中伏击,被干掉了,最后,莫拉将军带领整个军队,最终取得了西班牙内战的胜利,莫拉将军也成为了西班牙的独裁统治者。

    而现在,莫拉将军正在亲切地接见到来的德国大使。

    “在我们西班牙内战中,苏联可耻地鼓动国际纵队,来我们的土地上作恶,我们无时无刻都不在想着复仇,现在,既然德意志的战车已经驶上了苏联的土地,那我们西班牙,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努力,为灭绝邪恶的苏联做出自己的贡献。”莫拉将军几乎是立刻就表态了。

    莫拉清楚地记得当初弗朗哥是怎么死的,也记得自己是怎么躲过危险的,所以,他除了附和德国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而且,西班牙和苏联的确是有仇的,现在有这个机会,为何不报仇?

    “我们西班牙,可以出动十万军队,一个装甲师,四个步兵师。”莫拉继续说道:“让我们和我们的德国朋友一起并肩战斗,就像是当初在西班牙国内的那样。”

    莫拉很是慷慨,出动十万军队,这的确是够意思了。

    在历史上,西班牙是保持中立的,但是在看到德国取得的巨大胜利之后,也是忍不住地想要抢夺一下胜利果实,于是就组织了一个志愿师,叫做蓝色志愿师,一共一万八千人,前去苏联,一起抢夺胜利的果实。

    结果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他们发现德国要完蛋,赶紧撤回来了,继续保持自己中立国的本色。

    而现在,莫拉政府和德国之间,或者说是和希瑞克之间,保持了亲切友好的关系,在这场战争中,西班牙责无旁贷。

    现在的西班牙,总共只有两个装甲师,就支援过一个来,这让德国大使很满意:“我们是不会让西班牙朋友白白为我们打仗的,等到打下了莫斯科之后,我们会根据战功来分配,西班牙肯定能获得一块苏联的土地。”

    二战结束之后,各个殖民地地区的人民才纷纷地获得了独立,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够拥有自己的殖民地,那是相当让人向往的。

    苏联太庞大了,必须要肢解它,所以,给西班牙一块土地,那也是绝对的。

    莫拉将军更是大喜:“我们的战士,一定会像内战时期那样奋勇作战。”

    这样的场景,在各个地方都在不断地上演。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正义和邪恶的说法,有的只有利益。

    罗马尼亚,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庞大的苏联,从来都不嫌弃自己的领土庞大,一直都在不断地向外扩张,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向芬兰索要领土。

    这些都只是其中的一小点而已,而在西南部,苏联则是觊觎罗马尼亚的领土。

    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紧邻,距离苏联的重要城市敖萨德,不到一百公里。

    所以,苏联人很不满意,认为罗马尼亚严重威胁了苏联的安全,就和芬兰威胁到列宁格勒一样。

    苏联向罗马尼亚索要土地,而当时的罗马尼亚国王是个软蛋,被苏联人一恫吓,就吓住了,未经任何军事抵抗就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两个省割让给苏联。

    这自然激起了国内的严重不满,尤其是军队首脑,陆军大臣扬…安东内斯库。

    这名从战场上走过来的老兵,坚决反对这个卖国行径,而且他要求国王授权他组成新一届政府。

    对外是软蛋,国王对内可不手软,立刻就将他拘捕起来。

    这个时候,德国出现了,经过一系列的外交四架压力,迫使国王最终授予安东内斯库组阁的全权。(本来打算前面把这个历史写一下的,又得写几十章,最近各位大大可能看得烦了,为了快速过度到苏联战争,这段历史就没有写,故在这里先交代一下。)

    卡罗尔二世绝对是玩手腕的高手,他还指望依靠安东内斯库和德国的友好关系,以及铁卫军和国家自由党、国家农民党的领导层去维护他的君主独裁,可惜,他失败了,就在安东内斯库被授予全权之后不到24小时,他联合尤利乌…马纽和康斯坦丁…布拉蒂亚努等各党派首脑要求国王逊位,王位传位给儿子米哈伊一世后离开罗马尼亚再次流亡。

    这已经到了40年,米哈伊国王继位,给予自称国家领袖的安东内斯库独裁的权利。

    此时,罗马尼亚已经是山河破碎。

    罗马尼亚三分之一的领土已经割让给苏联、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联红军屯兵边界,谋划进一步控制罗马尼亚,安东内斯库并不是后世历史上说的那个残酷的独裁统治者,他是为了罗马尼亚的利益的,他别无选择。

    只是,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德国并没有在罗马尼亚驻军,从罗马尼亚方向进攻苏联,这当然是为了保密的需求。

    今年年初的时候,在希瑞克的支持下,安东内斯库清洗了极端暴力团伙铁卫团,掌握军政大权。他依照德国和意大利的独裁体制,宣布罗马尼亚为“军团国家”,废除宪法,取缔政党,在国内建立了独裁统治。

    他积极地进行军队建设,因为他也嗅到了什么味道,恢复国家山河的机会终于到了。

    现在,德国终于对苏联开战了,在这样的时刻里,罗马尼亚怎能不为了夺回自己的领土而战斗?

    “准备一架专机,我要去柏林。”相比其他国家的领袖,安东内斯库更是直接,他要亲自去见希瑞克,表达自己的忠心,罗马尼亚军队,会和德**队一起战斗!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仆众国(二)(加更10)

    半夜里,得到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消息,安东内斯库就决定要去德国了,等到专机飞到了德国之后,天都亮了。

    不过在柏林,他并没有见到希瑞克,在德国外交官的陪同下,他乘坐了汽车,又走了几个小时,才在一座山区里的建筑里,见到了希瑞克。

    “希瑞克元首,得知贵方正在惩罚邪恶的苏联人,我们想要加入这场正义的战争。”安东内斯库向希瑞克说道:“苏联人侵略了我们大量的领土,现在,我们是该向他们发动复仇的战争去了。”

    希瑞克本来是在指挥室里面,和其他军官一起处理前线的情报的,当得知安东内斯库来了之后,立刻就放下手里的一切,前来会见他了。

    来自后世的希瑞克,当然很清晰地记得,在二战中,罗马尼亚绝对是德国最忠心的仆众国,甚至远远地超过了自认为轴心国元老的意大利。

    现在,他对罗马尼亚的表态很满意,芬兰,西班牙,这些都需要希瑞克做一些手脚,才能够让他们出兵参加战争,甚至希瑞克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布置了。

    但是罗马尼亚不用,罗马尼亚有足够的动力向苏联发起复仇战争。

    “那么,贵方打算动员多少部队参战?”希瑞克问道。

    要动员多少军队,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毕竟,苏联人是很强大的,而且,苏联人的重点兵力,是布置在乌克兰的。

    这和历史上很相似,乌克兰是苏维埃的粮仓,同时在拿下了乌克兰之后,还可以打通前往高加索的通道,那里有著名的巴库油田。

    苏联人计划中的德国的攻击重点,就是东南,所以苏联的西南方面军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就是部署在了这里。

    乌克兰一马平川,很适合坦克部队前进,德国一定会从这里突破。

    结果,德国却是把攻击重心放到了白俄罗斯,巴甫洛夫的确死得有些冤枉。

    现在,听到了希瑞克元首的问话,安东内斯库坚定地说道:“我们将在国内进行战争总动员,我们要整编出三十个以上的陆军师来,总兵力要超过一百万,我们愿意和德国一起并肩作战!”

    罗马尼亚,绝对是够意思的,这么一个小国,就要出动上百万的人,希瑞克满意地点点头:“其中可以整编出一个王牌装甲师来,这个师是完全的德械师,我们会把我们的主力坦克,给这个师装备。”

    现在,英国,法国的工厂,都在生产黑豹3坦克,德国自己的工厂,则在生产虎式坦克,现在的产量相当高了,足以匀给这些仆众国。

    同时,这也是对罗马尼亚配合的一种鼓励。

    在这个时代,德意志的战车是最强大的,给罗马尼亚武装一个德械装甲师,这还是第一次!顿时,安东内斯库就兴奋起来了。

    这样的军队,将会是罗马尼亚最强悍的军团!

    “为了让士兵们快速掌握这些装备,我们需要派出一些教官,让他们严格训练,争取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整编。”希瑞克继续说道。

    德国给装备,那当然是有条件的,总不能在以后的某一天,掉过头来打德国吧!

    对这样的条件,安东内斯库没有任何的反对:“那我们从军队中抽调出来经验最丰富的人员,组织起这支装甲师来。”

    希瑞克点点头:“同时,在罗马尼亚军队前进的过程中,还会得到我们海上的增援,我们会用舰炮来轰击敖萨德,协助罗马尼亚军队的进攻。”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陆地上的战争,德国庞大的海军,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这些,希瑞克早就有计划了,整个地中海都是德国的了,完全堵住了苏联黑海舰队的大门,接下来,就是关门打狗了,干掉苏联黑海舰队,然后利用己方的海军,给陆地部队轻松的支援!

    同时,在波罗的海方向,海军也会出动,增援对列宁格勒的围攻。

    安东内斯库更是心中喜悦不已,德国的支持,实在是太大了。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对罗马尼亚的支持,希瑞克当然要多一些。

    “同时,等到战争结束之后,罗马尼亚可以获得包括敖德萨在内的,从比萨拉比亚到德涅斯特河地区的控制权,作为对罗马尼亚出兵的奖励。”希瑞克说道。

    奖励这个词,说得有些不好听,但是安东内斯库当然不在意这个词,他的眼前,几乎已经冒火花了。

    这样的话,苏联不仅仅会把吃掉的土地都吐出来,更是会让罗马尼亚控制了大片的苏联领土!这些庞大的领土,哪怕让罗马尼亚付出三十万军人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安东内斯库立刻表决心,在整个战争中,罗马尼亚军队,绝对不会辜负德国的期望,奋勇作战!他们的战斗,不仅仅是为了报复苏联人,更是为了给罗马尼亚开拓更广阔的疆土!

    在历史上,罗马尼亚对德国的重要之处,在于罗马尼亚的石油,是德国开动战争机器的一个重要支柱。

    而现在,德国已经有了利比亚,有了中东的大量的油田,不过这些油田的距离都很远,运输也需要时间,而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紧邻,从罗马尼亚开采出来和提炼之后的油料,可以直接输送到前线去,对德国来说,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当安东内斯库坐上飞机返回的时候,他是信心十足的,罗马尼亚的战争机器,也要开动起来!

    至于意大利,不用说,在这一天,也进行了战争动员,准备走上热火朝天的苏联战场。

    当这些国家都开始行动起来之后,其他的国家,也就必须得有所表示了。

    法国北部,德国直接控制区,一些退役的军人开始应征入伍,而南部的维希法国,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个步兵师。

    海峡对岸的英国,爱德华八世当然也不能落后,他能重新回到伦敦,就是靠德国人的帮助,在这种时候,他怎么能落后?

    两个英国师也开始跨越海峡,再次踏上欧洲大陆。

    进攻苏联的军事力量,就这样滚雪球一般地扩大,初期的不到三百万人,很快就会变成四百万,五百万,而且,这些仆众国的力量,比历史上都要强大,所有的军队合在一起,足以灭亡整个苏联!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第9机械化军

    德国入侵苏联战争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从布列斯特要塞里面出来的德**团,将最前面的苏联人的第14机械化军,给打残了,包围了。

    白天的时候,第14机械化军的坦克部队,和德国的坦克部队还进行了激战,并且在战斗中干掉了几辆德国坦克,但是没什么用。

    当中午的时候,在头顶的德国攻击机的攻击下,在四周德国坦克的围歼之下,第14机械化军,就迎来了他们的灭亡的时刻。

    一辆辆的坦克在起火,在燃烧,苏维埃的军人们在奋勇作战,只可惜,他们没有胜算,比数量,比不过德国,比质量,就更比不过德国了。

    等到晚上的时候,他们只剩下了十几辆的坦克,同时,他们的步兵,被德国人的军队包围起来了。

    此时,苏联军队已经意识到了不妙,军长奥伯林少将向着自己的副手说道:“快,快呼叫我们的增援!”

    当接到命令的时候,他的部队距离前线较近,就赶上来了,同时,他也知道,在他的后方,肯定还有其他的军队正在向着布列斯特要塞的方向前进。现在,他想要摆脱现在被包围的危险,那必须要通知军区,通知后方的部队来解围。

    “将军,我们的无线电受到了强烈的干扰,无法有效地和后方进行联络。”副手说道。

    这个时代的无线电,只是用通断来表示信号,即使是这样的方式,德国也没有放过,实施了强烈的无线电干扰,让他们的无线电通信完全失灵了。

    “看来,我们只能派人出去了,找几个骑兵,趁着夜色,冲出包围圈,向后方报信。”奥柏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