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帝国-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一辆辆的坦克,就被发动着了。

第一千九十八章 闹剧结束(加更3)

    马莱蒂装甲集团,是意大利皇家陆军的一个特设机械化作战单位,这也是德国教官开始指挥意大利军队之后,在意大利北非军团中建立起来的。

    德国的机械化作战让意大利人相当羡慕,他们也迫切地想要拥有类似的作战单位,之后,他们就正式建立起来了。

    意大利已经开始按照德国的生产图纸,生产黑豹2坦克,并被赋予了p26重型坦克的编号,而这个新组建的装甲集团,有八十辆左右的黑豹2坦克。

    虽然改用了汽油发动机,导致这种坦克的低转速下的扭矩不足,而且续航能力大打折扣,不过,它依旧是意大利军队中最先进的坦克。

    aresca 装甲集团走在最前面,指挥官aresca上校坐在其中的一辆黑豹2坦克上,通过无线电,向着自己的部下发出命令。

    “只要看到武装人员,就命令他们投降,如果他们不放下武器,不管是谁,就地击毙!”

    “是!”无线电里面传来了一个个回音,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理由,居然敢在罗马城内动手,那就是对意大利的王权的藐视,就应该受到惩罚!

    坦克的履带在转动着,轰隆隆的声音中,坦克行驶进入了失市区,正好与一队领袖的火枪手相遇了。

    在刚刚见到这些坦克的时候,他们还在高兴地欢呼着,以为是自己的增援部队到来了,接着,他们就惊讶地看到坦克碾了过来!

    坦克甚至都不用开火,直接碾压上来就行了!意大利的坦克手,这一招就是从德国坦克手上学的,当履带碾压过去的时候,他们感觉到无比的兴奋。

    后面的领袖的火枪手,瞬间就害怕了,当看到自己的同伴在履带下面变成肉泥,当看到下半身已经被搅烂,上半身依旧在血泊中挣扎和叫喊的时候,他们立刻就崩溃了。

    再精锐的步兵,也是不可能战胜坦克的。

    他们立刻如鸟兽散。

    领袖的火枪手,是从军队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他们的战术技能都是相当高超的,但是,他们却缺乏实战经验,墨索里尼对自己的这支卫队相当的珍惜,根本就不愿意投入任何战斗,害怕在战斗中折损。

    这就导致了他们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实战经验,和对面的国防军步兵打一下巷战还行,现在,坦克冲上来,他们一下子就懵了。

    坦克所向无敌,一路开动过去,最终,在王宫的外面,建立起来了一道警戒线,后面跟随的其他部队,也陆陆续续地控制起来了各个街道。

    时间不长,半天左右,当夜幕降临下来的时候,整个罗马城,已经落入了第十军的控制之中,交火了一个星期的双方,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在乱兵之中,齐亚诺和格兰迪都不知所踪,而身受重伤,一直在坚持的巴多格里奥,在医院里被第十军的一支步兵控制住,等候发落。

    尘埃落定之后,加里波底带着自己的班底,带着德国教官们,进入了罗马城,他星夜前去王宫,探望意大利国王。

    在强大的意大利非洲军团的干预下,首都罗马的这场政变,简直就像是一场闹剧,经过了德国教官的锤炼,第十军已经成为意大利的王牌部队,他们更是意大利的希望。

    “国王陛下,这些天来,让您受惊了,因为没有国王陛下的授权,所以我们第十军一直都在城外等候命令,请赎罪。”面对着国王,加里波底很是谦虚。

    “都是我太犹豫了,才让罗马城经历了一场风暴,好在现在都平静了啊!”埃马努埃莱三世感叹地说道:“第十军,不愧是从北非过来的军团,平定这场风暴真是高效。”

    “是的,这些都是因为德国教官的帮助。”加里波底说道:“我们军队必须要接受到德国教官的训练,才能够大大地提高战斗力,国王陛下,我请求我们和德国开展更亲密的合作,尤其是增加德国教官的数量,请德国顾问参与我们的军事计划的制定,如果有德国顾问帮助,我们打希腊,绝对不会打成现在这个样子。”

    加里波底也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国王选他作为首相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背后是德国的支持,现在,他成为了首相,那就需要更加拉近和德国的关系。

    “你说得很正确,加里波底,我期待着你带领着我们意大利,走向更大的辉煌。”

    从王宫里出来,加里波底还沉浸在刚刚的对话中,国王陛下下放了更多的权力,这让他可以施展开手脚,在德国的帮助下,意大利肯定能够夺取更多的土地,对外继续扩张!

    “加里波底首相,恭喜你了。”出来之后,加里波底就看到了德国教官头目,他向着加里波底说道:“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要尽早展开工作,将整个意大利王国的军队,都变成和第十军一样的精锐。”

    ……

    “随着意大利落入我们的控制,我们可以在意大利军队中大量地安排我们的教官,在高层安排顾问,这样,等到战争开始之后,可以给我们提供至少30万的优秀的军队,在我们的指挥下,他们将不再是面条军。”此时,在狼穴,凯特尔向着众人说道:“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有260万的德军已经进入了预定阵地,对苏联人的作战,即将开始!”

    干掉了墨索里尼,让罗马发生了一场动乱,对德国有什么好处?那就是彻底控制意大利军队!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意大利军队被称为面条军,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战斗力差,其中,意大利军官要负主要责任!

    当德国教官完成了对意大利军队的改造的话,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就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甚至能够和苏联军队正面对战!

    还有西班牙,芬兰等仆众国,都会贡献一定的兵员,就这样,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的时候,将会出动三百万以上的大军!

    这将是一场举国大战,德国在之前的战争中,最多也没有动员超过一百万军队!

第一千九十九章 柴油侦察机(加更4)

    260万,只是进入到前线阵地的军队,德国为了这次战争,已经开始提前进行动员了,很多生产线上的工人被抽调进入军队,空缺则由其他人员来补充,甚至有一部分妇女都走上了工作岗位。

    在后方,德国至少还在训练200万左右的军队,一旦需要的时候,他们随时都可以走上战场,为德意志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距离战争发动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

    波兰,波兹南空军基地。

    早在半年前,这里的空军基地就已经被扩建了,主跑道两千多米,不仅仅可以起飞普通的战斗机,就连大型的飞机起降都完全没问题,甚至包括容克…390这样的大家伙。

    而现在,在跑道的起飞端,一架大飞机正在进行着出发前的准备。

    这架大飞机,和德国现有的飞机有些不同,它的机身修长,机翼的形状有些特殊的扭转,两侧翼根部有两台发动机,驱动着四叶螺旋桨,它的驾驶舱,有多块玻璃组成,视野良好。

    机身的尾部,是翘起的尾翼,在尾翼的两边,有两个垂直尾翼,这样看起来就更加另类了。

    机长卢卡斯,穿着全套的飞行装具,手里拎着一个手提箱,带着他的机组人员,来到了飞机跟前。

    “上尉,飞机已经准备妥当,满油,照相胶卷都是满的,全自动设备完全正常。”地勤向他说道。

    卢卡斯点点头,从机头下面狭小的空间里,爬进了座舱,在他的后面,几名机组人员也都依次地上了飞机。

    打开各个开关,卢卡斯观察着仪表数据正常,然后命令自己一旁的飞行员启动发动机。

    “哒,哒哒哒…”一侧的发动机,发出了高压油泵那特殊的泵油的声音,排气管冒出一股股的黑烟,螺旋桨转动起来。

    这种发动机的震动,比一般的飞机发动机要大得多,它根本就不是汽油机能够拥有的响动,完全就是一款地地道道的柴油机!

    不错,在德意志的飞机中,还是有一些异类的,比如卢卡斯的这架,就是极其特殊的长航程侦察机,ju…86p。

    从代号上看,和容克…88很接近,这款飞机在研制的时候,的确是有当做轰炸机的考虑,不过现在,经过改进的这种飞机,在远距离侦查方面,发挥出来了巨大的作用。

    这种航空柴油机,浸透着容克斯公司创始人雨果…容克斯博士的心血,早在 1910 年开始,容克斯开始以重型工业用及船用发动机为基础,开始发展轻量化的航空柴油机。到了 1930 年,航空柴油机已经可以实用。

    汽油机功率大,响应灵敏,是杰出的航空动力,各国的飞机,几乎都选择了航空汽油机,但是,容克斯公司另辟蹊径,采用的航空柴油机,也是有它的优点的。

    柴油机的耗油率是相当低的,相同容量的油料下,柴油机的工作时间可以是汽油机的二倍以上,这样,可以显著地提高航程。

    具体数据来说,当航速达到 180 节时,每小时只需要消耗加仑的柴油。历史上,当使用了副油箱之后,这种飞机曾经远航澳大利亚。总航程达 23,335km,总计飞行时间个飞行小时。

    从续航力来说,连容克…390都望其项背。

    而另一个优点,就是柴油机在低气压下工作比较稳定,在高空空气稀薄的情况下,汽油机需要二级增压器才能够正常工作,柴油机的需要就很低了。

    在这种想法下,容克斯公司开发出来了jumo 205 系列和 jumo 207 系列航空柴油机,只可惜,这种柴油机的需求量并不高,最终只装在了容克斯86 飞机上进行使用,成为86 的显著标志。

    而这种飞机,也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进行远距离侦查!

    两边的引擎,正常启动之后,卢卡斯再次检查了各个仪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他轻轻地松开了刹车。

    两边的发动机发出更加剧烈的颤动,螺旋桨飞转,ju…86p在跑道上开始滑跑起来。

    柴油机扭矩大,但是功率却不足,现在两侧的发动机,也只能爆发出1000马力而已,这让飞机的加速并不畅快。

    满载了油料的侦察机,几乎是在跑道的中部才勉强拉起来,然后开始继续慢吞吞地爬升。

    一百米,两百米,五百米,一千米…高度表上,已经显示到了一万米,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很多的高空战斗机的升限了。

    但是,对这架侦察机来说,还不够高!

    它还在慢慢地向上爬。

    一万一,一万二,一万三…当爬升到一万四千米的时候,终于拉平了。

    不错,就是一万四千米,哪怕是到了二战末期,也只有ta…152战斗机才能够够得着的高度!

    在这样的高度上,ju…86p侦察机是绝对安全的,所以,这款飞机没有携带任何武器,连机尾的炮塔都没有,它的生存王道,就是高度!

    在后世,不管是u…2,还是sr…71黑鸟,他们的生存之道,都是飞得更高!

    改平之后,柴油引擎终于被减小了功率,此时,发动机的温度已经很高了。

    柴油机平稳地运转着,在这种高度上,它没有感觉到空气中的氧气不足。

    最终,飞机稳定在每小时350公里的时速上,开始了这次漫长的飞行。

    向东,飞越边界,飞过白俄罗斯,飞过莫斯科,一直飞到乌拉尔山,一路上,要拍摄上千张的侦查照片,供后方使用。

    这些年来,德国和苏联的关系时好时坏,而作为帝国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这种侦查飞行,卢卡斯根本就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甚至,苏联人根本都发现不了他们,这个时代的苏联人,还没有研制出来成熟可靠的雷达呢!

    时间在一点点地过去,他们飞过了华沙,对面已经属于苏维埃的领空了。

    “导航员,注意,在华沙调整方向,我们要将苏联人在这里的部署情况多拍一些照片。”卢卡斯说道:“检查我们的照相设备,准备干活儿了!”

    机身中部的舱门打开,里面,几台高精度的航空相机,开始进入照相前的准备。

第一千一百章 升限之外的办法(加更5)

    莫斯科州,库宾卡空军基地。

    格里戈里…安德烈耶维奇…列奇卡洛夫,今年刚刚二十岁,正是一个人最黄金的年龄,他的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朝气蓬勃的劲头。

    戴着自己的飞行帽,他和自己的长机飞行员亚历山大…波克雷西金,一起向着停机坪走去。

    作为驻扎在莫斯科附近的空军,他们每天里都要升空,绕着己方的首都附近进行巡航,同时,在飞行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一些战术科目的训练。

    跨进自己的座舱,戴上氧气面罩,列奇卡洛夫熟练地启动发动机。

    am…35发动机发出一声声的轰鸣,两架米格…1滑出了停机坪,上了跑道,然后,双机编队快速起飞。

    1200马力的发动机在咆哮着,拉动着两架战斗机快速爬升,十几分钟之后,就爬升到了一万米的高空。

    从这个高度上向下看,可以看到地球的边缘,这是一幅让人无比沉醉的景象了!

    沉重的氧气面罩,让人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列奇卡洛夫锐利的目光,望着四周,按照扇形的搜索原则,一点点地搜索着四周的空域。

    他的长机波克雷西金,和他各搜索一半的空域,就这样,两人一边飞行,一边搜索,绕着莫斯科州转圈子。

    这种巡航,是相当没劲的。

    “067呼叫066。”列奇卡洛夫在无线电里面呼叫自己的长机:“请求进行机动训练,请求进行机动训练。”

    “067,等待二十分钟,我们飞完了第一个巡航之后再进行。”长机波克雷西金喊道。

    老式的苏联飞机,连无线电的电台都配不齐,而这种新装备的飞机,终于把电台给配上了,让空中的飞行联络大大地方便了。

    现在才飞了半圈而已,必须要完成一圈的巡航之后,才能在空中做那么几个动作,感受一下徜徉在天空中的美妙。

    “067收到。”列奇卡洛夫回答完毕,放眼望着四周,云海茫茫,下面的空域,没有发现特殊的情况。

    当他收回目光的时候,不自觉地眼角的余光向上瞄了一眼,顿时,一个亮点,就印在了他的视网膜上。

    瞬间,他就激动起来。

    “066,发现可疑目标,十一点钟方向,在我们的上方。”列奇卡洛夫一边呼叫,一边推动油门杆,将发动机的功率加到最大,一边拉动操作杆,战机开始了再次爬升。

    波克雷西金也将自己的视线转到了那里,当捕捉到那个亮点的时候,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心里咯噔了一下,高空飞机!

    在他的目视估测中,那架飞机的飞行高度,要比己方还高那么几千米!顿时就让他想起了几个月前德国元首来苏维埃的情况。

    当时,他们也是出动了米格…1,才算是勉强地飞到了对方的飞行高度上,完成了护航的任务,之后,波克雷西金专门写了一份报告,讲述德国人的战斗机在一万三千米高度上的性能,建议己方开发新的战斗机应对。

    据说米高扬相当看重,正在研发新一代的飞机,代号米格…3,很快就能进入部队了,这款飞机的高空性能,比米格…1又上了一个台阶!

    “066呼叫基地,发现不明飞行器,准备拦截。”波克雷西金在无线电里面呼叫着,同时也推动操作杆,开始了爬升。

    上一次,那是护航,只要能飞上去就行,而这一次,则是战斗,要去拦截,不管是敌方在什么高度上,也要将对方给打下来,入侵苏维埃领空的,必须要接受惩罚!

    两架米格…1战斗机,吃力地向上爬升着,一万一,一万二,一万三…

    距离逐渐拉近,那架飞机,越来越清晰地进入两人的视野之中。

    这架飞机,和他们见过的任何飞机都不同。

    从体型上看,属于中型轰炸机的级别了,只有两台发动机,和德国人的容克…88差不多,但是尾翼的结构不同,而且,飞机的发动机的声音也很奇怪。

    在已知的数据中,德国人的容克…88,也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航程,这究竟是什么飞机?

    而且,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已经超过了己方的升限!现在看来,对方至少比己方还要高一千米!

    “头儿,我们得想点特殊的办法。”无线电里面传来了列奇卡洛夫的声音,这时,他连呼叫代号都不管了。

    一万三,已经是米格…1的升限了。

    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最大推力下,越往高飞升力越小。当飞机的升力等于重力时,再往上就上不去了,这就是升限的来历。

    如果他们继续往上飞,随时都会因为机翼失速而进入可怕的螺旋之中。

    想要继续飞得更高,那只有一种特殊的手段了!

    “什么办法?”波克雷西金问道。

    “头儿,昨天我出基地,骑着一辆自行车,结果遇到个大坡。”列奇卡洛夫这个时候,突然在无线电里面讲故事了,让长机波克雷西金很是奇怪。

    这家伙,偷偷溜出基地,肯定是去找附近的村子里的女孩去了。

    双方的距离,也在不断地靠近之中。

    “当时,我正想着别的事呢,没发现是下坡,我还一个劲地蹬脚踏板,结果那车越来越快,到坡底了,我才醒过来,赶紧不蹬了,前面是个大上坡,我都没用什么劲,自行车哗地就被甩上去了。”列奇卡洛夫说道:“今天,我就用这个办法,跳到更高的高度上去!”

    说完,列奇卡洛夫估算了一下高度和距离,然后,推动油门,推操作杆,米格…1呼啸着,开始向下飞!

    想要飞得更高,反而要向下飞!

    随着他的俯冲,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耳机里传来了波克雷西金的声音:“小心,我们的飞机俯仰操作困难。”

    这是米格…1的通病,由于重心的问题,俯仰操作很可怕,随时会失控。

    列奇卡洛夫的脸,在过载下被拉长,连声音都变了,他的飞机已经俯冲到了8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接着,他的身体和过载做着斗争,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操作杆向后抱到怀里。

    他的飞机,划着优美的曲线,就仿佛是昨天他的自行车一样,先向坡的下面跑,然后再突然向上跑!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再升高五百米(加更6)

    米格…1咆哮着,从俯冲中改出,向上开始爬升,速度越来越慢,这个过程,就是动能换势能,速度换高度!

    很快就蹿过了一万三千米,依旧在爬高,爬高!

    列奇卡洛夫感觉到自己的氧气面罩里面的空气越来越少,让他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同时,他承受着巨大的过载,用力地打开武器保险,他知道,自己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

    一万四千米,正好到了坡顶!

    在这个地方,他只能维持几秒钟的时间,就会掉下去,他必须要抓紧时间!

    但是,当他的脑袋颤抖着,开始想要将对方套在自己的瞄准具里面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就套不住!

    修正,修正!

    列奇卡洛夫的飞机,和对方还差着十度左右的角度,他飞快地推杆,想要进行最后的修正,但是,他的飞机,根本就不听使唤!

    这种方式,也可以叫做惯性了,当飞到一万四千米的高度上的时候,他的速度几乎接近于零,在这种时候,舵面的效果几乎没有,他不可能进行任何的修正!

    脸上的肌肉被拉得生疼,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错失良机,看着那架飞机缓慢地离开自己的视野,和自己拉远。

    同时,他的飞机也开始不由自主的下落,就在飞机掉头的瞬间,他按动了操作杆上的机炮发射按钮。

    “哒哒哒…”12。7毫米的机枪子弹,咆哮而去!

    同时,他的飞机也开始向下坠落,机头直接向下,飞机开始滚转起来。

    最可怕的失速尾旋,向列奇卡洛夫袭来,列奇卡洛夫的耳朵里,传来了长机的呼叫:“向反方向推杆,改出,快!”

    天旋地转,在失速尾旋的飞机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如果无法改出,那就会和地面亲密接触,变成肉泥。

    这个时候,跳伞是没用的,在这种急速滚转的飞机里,没有人能爬出来。

    飞机前面的高度表,在迅速地转圈,每转一圈,高度就下降一千米,很快就转了两圈。

    头晕目眩中,列奇卡洛夫终于判断出来了飞机的动向,他的身体被紧紧地压在座椅上,只能用处全身的力气来,推动操作杆!

    飞机的旋转变慢了,接着,他向后拉操作杆,飞机终于恢复了平飞,改出来了!

    此时,高度已经下降了五千米。

    当后面传来机枪射击的声音的时候,ju…86p侦察机内,飞行人员也是一愣。

    居然有飞机能够到己方的高度上来?

    卢卡斯先的一愣,如果被对方的飞机威胁,那他该不该选择立刻返航?现在才刚刚飞到莫斯科而已,他的航程才进行了四分之一,前面还需要到乌拉尔山,侦查那边的工业基地才行。

    不用管他,继续飞!很快,卢卡斯就做出了决定。

    “再升高五百米。”他向自己一旁的飞行员说道。

    于是,这架侦察机在后面的波克雷西金的瞩目之下,继续向上爬高,一万四千五百米,这种高度,已经让苏联飞机无法逾越了。

    哪怕是用刚刚的列奇卡洛夫的战术,也不可能威胁到它,波克雷西金知道,自己的这次拦截,已经彻底地失败了。

    在跟着对方继续飞行了一百公里之后,波克雷西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架飞机,继续向着己方的腹地飞去,而他,却只能无奈地返航了。

    苏维埃需要高空战斗机,需要飞到更高的高度上去!

    战斗机拦截不到,而高炮,也同样打不到这样的高度上,一瞬间,这架已经被苏联发现了的侦察机,处于苏联人的监视之中,却拿它丝毫没有办法,只能看着它继续大摇大摆地飞行。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也就是说,现在,有一架不明国籍的飞机,正在我们的天空中晃悠,但是我们却无法把它打下来,甚至它还从我们的莫斯科飞过?”斯大林冷冷地说道:“我们的空军,还能保护好我们的安全吗?”

    听到了他的话,空军主任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雷恰戈夫航空兵中将额头上就渗出汗水来:“因为对方飞得太高了,我们的飞机够不着,现在,米高扬正在研制新一代的战斗机,一定可以将他们击落。”

    米高扬是斯大林最信任的航空工程师之一,现在,听到了这话,斯大林的脸色才算是缓和了一些:“好吧,那给米高扬下命令,一定要在这个月,将这种飞机制造出来,我们的头顶的天空,不能没有保护。”

    “斯大林同志,您不觉得最近有些奇怪吗?”朱可夫忧心忡忡地向斯大林说道:“虽然对方没有任何的标志,但是毫无疑问,这种飞机就是德国人的。”

    以前的时候,是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的,而现在,德国人居然出动了侦察机,来侦查苏维埃的腹地!

    根本就不用任何的证据,现在也只有德国人拥有这样的技术,可以飞到可怕的高度上,让己方的任何飞机都够不着。

    德国人的越境侦查,意味着什么?如果继续推测下去的话,结论是让人害怕的。

    难道德国人想要入侵苏维埃?

    “最近,德国人在海上,不断地和美国发生摩擦,好几次都差点爆发海战,德国人的大型战列舰,航母,都在太平洋上活动,他们正在寻找美国主力舰队决战。”斯大林说道:“我们的判断是没有错的,德国人的进攻目标是美国。”

    斯大林完全相信自己的直觉。

    说完了,他又沉思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也该出动一下侦察机,在波兰地区越境侦查一下,看看德国人有没有部队集结的迹象。”

    德国的盖世太保们的工作相当卖力,苏联几乎无法通过特工搞到情报,出动侦察机,侦查一下对面的德国人的情况,如果没有军队集结,那就说明是没什么状况的。

    “是,我们立刻准备侦查。”雷恰戈夫航空兵中将说道,如果空军连这种任务也完成不了,那他的政治生涯肯定也就到头了,苏维埃是不会养废物的。

    ps:有资料说,当时因为苏德有互不侵犯协议,所以德国的飞机在苏联头顶上晃悠,苏联人也见怪不怪?不知道真假。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波…2侦察机

    侦查只能在白天进行。

    这个时代的技术限制,没有任何的红外设备,只能够在白天看清地面的一切,所以,苏维埃的航空侦查,这就只能是在白天了。

    这样,他们要面临一个新的问题。

    德国人的侦察机,一直飞到了莫斯科上空才被发现,这暴露出来了苏联空军的极大的缺陷,他们没有远程雷达等设备,防守落后。

    但是德国人却不是这样的,德国人的防空设施完善,有各种先进的侦查雷达,所以,苏维埃的侦察机,如果大模大样地飞过去,那没几分钟,就得被打下来,德国人的空军,在欧洲战场上已经被锤炼成为了精锐。

    那么,要如何完成斯大林同志赋予的任务?

    德国人,靠的是高空侦查,任何飞机都够不着,同时这种飞机拥有可怕的航程,一直飞到了乌拉尔山才算是转向回去。

    而苏维埃,则需要侦查的是对面的边界上的德国人的军事部署,看看他们有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所以,苏维埃只需要出动小型的侦查飞机就够了。

    这样,他们的选择就很明确了。

    乌…2侦察机。

    这种飞机,是苏联波利卡波夫设计局设计的的一种多用途双翼机,绰号“玉米”。

    这种诞生在二十年代末期的飞机,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双翼机,敞开式双座舱,机体采用松木骨架,亚麻布蒙皮,上下机翼间为钢丝拉线。动力装置选用1台m-11气冷活塞星形5缸发动机,驱动一具两叶木制螺旋桨,功率100马力。

    生产出来之后,这种飞机因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生产维护,尤其操作性能奇佳,起降性能出众的特点,成为了一款广泛使用的飞机。

    它几乎就是万金油的角色,什么都能干,侦查飞机,轰炸机,炮兵校射机,运输机,联络机等等,产量巨大,历史上,到了1944年,为纪念去世的波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