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帝国-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些人员的首领,就是托尼,他是德意志造船厂的技术总监,他负责这艘航母的建造工作,已经跟进了好几年,而现在进行海试,他也一同来了,作为一名在造船厂工作了近四十年的老船工,他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了。

    他为这艘航母费心了,现在,最坏的情况下,库切罗夫甚至不得不干掉托尼,这让库切罗夫的心情十分复杂。

    “托尼。”终于,下定了决心,库切罗夫开口了。

    “什么事?”托尼问到。

    “很抱歉,我想要告诉你,现在,这艘航母的海试到此结束,我们需要操作这艘航母,返回苏维埃。”库切罗夫说道:“希望您能够明白,对这次合作,我本人是非常满意的,只不过,我是军人,必须要听命令。”

    库切罗夫解释了一大堆,他的解释,迎来了托尼的回答:“当然可以了,这艘航母,本来就是为苏维埃建造的,随时你们都可以开回去啊,只不过,你确信要这么做吗?海试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项目没有进行的。”

    本来,库切罗夫最担心的,就是托尼的反对,军舰上德国造船厂技术人员的反对,而现在,对方居然如此的合作!

    托尼的回答,让库切罗夫非常满意,这艘军舰,本来就是苏维埃的,当然可以随时开回去了。

    只是,你确信吗?

    “我必须这么做。”库切罗夫说道:“而且,因为时间紧急,非常抱歉,我们的德国朋友,也需要和我们一起去苏联,等到到了港口,再送你们回来。”

    己方突然架船离开,柏林会怎么反应,一切都是未知的,为了避免其他的变数,干脆就带着这些技术人员,一起回苏联。

    听到这话,托尼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库切罗夫上校,您应该知道,这样是不合规矩的,而且,这艘航母现在是为了海试才出来的,虽然携带的燃料不少,但是没有携带太多的粮食和淡水,如果你们想要把它开回去,我建议你们先架船返回船厂码头,补充足够多的淡水和粮食,这样才够行程的需要。”

    开船和开车可不同,不可能随时随地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在这艘航母上,大概有二百多人,这些人的吃饭,喝水,都是有需求的,而船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储备,海试,一般都是早上出来,晚上回去的。

    而且,要把托尼等人都带走,这就更不符合规矩了。

    听到了托尼的话,库切罗夫掏出了自己的手枪来:“对不起,托尼,我不想用强,你明白的。”

    “好吧,那你们要把我们关到一个舱室里面去吗?”托尼问道。

    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托尼已经足够大度了,已经给足了对方的面子,如果对方用强,那对方就不占任何道理了。

    如果把他们关起来,那就更是恶劣的事件了。

    “可以先请你们到下层的机库里面去吗?”库切罗夫说道:“我不希望节外生枝。”

    说完,库切罗夫和身边的人说道:“接通广播,我要向全舰宣布这个消息。”

    拿过了话筒,库切罗夫的声音,在整个军舰上回响:“我是库切罗夫上校,苏维埃的战士们,现在,告诉你们一个来自莫斯科的命令,因为某些原因,我们需要立刻驾驶这艘航母,返回苏维埃,请你们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出发的准备。”

    “德国造船厂的朋友们,非常遗憾,希望你们可以呆在甲板下面的机库里,等到旅程结束,再送你们返回德国,请你们保持配合,我们不希望看到流血事件发生。”

    “怎么回事?苏联人想要干什么?”听到了这个消息,顿时,守候在设备旁边的造船厂的技术人员,顿时就议论开了。

    他们还打算晚上回家的,还打算去酒吧里面快活的,现在,要一路开到苏联去?这太让人惊讶了。

    他们还没有说第二句话,周围的苏联士兵,就已经用盯着敌人的眼神来看他们了,于是,在苏联士兵的“押解”下,他们只能向着机库而去。

    甲板的下面,就是机库,这个机库,是宽敞的,从前面就可以看到后面,一群德国技术人员,在这里被聚集到一起,甭想有什么举动,旁边放上两个苏联士兵,就能盯住了。

    其实,在出发之前,他们就接到了这个命令,关键的时候,他们要不惜动用武力,把这艘苏维埃的航母开回去,而在今天早晨,海试出海之前,他们中间的军官,也已经得到了消息,早就准备好了。

    德国人,没有反抗,都已经控制住了!

    得到了报告之后,库切罗夫很满意:“双车,前进五!”

第九百一十八章 锅炉爆炸

    军舰的操控,和汽车完全是不同的,汽车拥有油门装置,挂挡装置,可以随意地改变速度,但是军舰可不容易,比如,现在的军舰,使用的是蒸汽轮机,虽然从理论上,可以控制蒸汽的精确流量,让蒸汽轮机的速度稳定在某一个确定值。

    但是实际上,这种调节并不是无级变速的,而是分成了五段,一般来说,作战舰艇前进是五级,其中前进四是全速,前进五是强速;而辅助船和民船一样,一般是三级,前进三就是全速,当然,民船实际也是四级,只是在前进一以下还有一级“微速前进”。

    现在,库切罗夫的前进五的命令,很快就传到了后面的轮机房,轮机房里面的士兵,早已经掌握了军舰的操作要领,将自己旁边的操作杆,向前推到了最前面。

    前进五!

    蒸汽阀门已经变到了最大,四台锅炉里面,燃油泵在最高速度旋转,向里面强烈地喷射船用重油,因为燃烧不完全,无数的黑色颗粒,随着热流,一起上升,从烟囱里面冒了出来。

    蒸汽轮机在加速,加速,尾部的螺旋桨,转动也在加速,而整个巨大的战舰,也就跟着一起向前加速了。

    德国制造的军舰,质量相当不错,动力系统充足,这艘军舰,在空载的情况下,可以飚到35节的高航速。

    至于可靠性,库切罗夫也不会怀疑,德国以前给苏联建造的军舰,质量相当不错,可靠性高,而这艘航母,在昨天的时候,已经试验过了,满功率运行了一段时间,也是完全正常的。

    现在,他的军舰必须要提速,快速地离开这片海域,脱离德国海军时常活动的海域,这才能绝对的安全,万一德国海军给堵上来,他就麻烦了。

    舰桥上的窗户是开着的,可以感受到随着军舰的提速,海风在不断地涌上来,作为一名老水手,这种感觉让他沉醉。

    蒸汽压力,在进一步地增加,管道内部,崩腾的高压蒸汽,顺着管道,涌入了蒸汽机内部,推动着叶片,更加快速地转动。

    锅炉,在旺旺地燃烧着,轮机房里面的官兵,感受到了热浪汹涌。

    “不对劲啊!”一名官兵说道。

    虽然他们操作这艘航母还没有多久,但是毕竟他们在来之前,就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了,这几名轮机兵,最低的都有十几年的操作经验。

    在轮机舱里面,这种温度太不正常了。

    怎么回事?

    “轮机舱呼叫舰桥,轮机舱呼叫舰桥。”轮机长喊道:“锅炉温度过高,锅炉温度过高,请求减小功率,请求减小功率。”

    他刚刚说完这句话,就听到后面轰的一声巨响,无数的蒸汽,从锅炉里面泄露了出来,靠得最近的一名轮机兵,惨叫着,在蒸汽的高温下,他瞬间就被蒸熟了。

    锅炉爆炸了!

    整个轮机舱内,蒸汽弥漫,轮机长大声地喊道:“快,损管抢救!”

    库切罗夫惊呆了,他的脑子里,冒出了无数个想法,但是,所有的想法,都已经没用了,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可能已经无法完成了。

    轮机兵们在英勇地抢救着轮机舱,他们冒着巨大的危险,先后有五六个人被严重烧伤,终于将轮机舱抢救过来了。

    此时,锅炉已经熄火了。

    当库切罗夫来到轮机舱的时候,见到了轮机长,轮机长的头发,都被烤糊了,他的脸色很难看。

    “是锅炉里面的耐火砖出现的问题。”轮机长说道:“耐火砖在锅炉内部脱落,导致了锅炉外壳承受不住热量而破损。”

    耐火砖!听到这话,库切罗夫简直要崩溃了。

    为了这艘航母能够尽快服役,苏维埃方面也是尽了很大的努力的,比如,当听说制造锅炉缺少耐火砖的时候,苏维埃立刻就给运来了一批。

    结果,居然是这批耐火砖出了问题!

    “现在,还能继续点火吗?”库切罗夫问到。

    “这个,得问德国方面的专家们啊。”轮机长哭丧着脸说道。

    锅炉都炸了,虽然只炸了一个,但是,另外三个,肯定也是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再点火吗?

    托尼等人,很快就被带过来了,望着这边的惨状,托尼也是一脸的郁闷:“锅炉的耐火砖不合格,这台锅炉已经炸掉了,另外的锅炉,内部的耐火砖,肯定已经脱落了,如果继续点火,肯定和现在是同样的结局。”

    托尼的话,让库切罗夫彻底掉入了冰窟窿,失去了动力,那这艘航母,就只能在海上飘着了!

    怎么办?呼叫基地,派遣拖船过来?

    那也太远了,拖船的速度都是最慢的,就是十几节的速度,得好几天才能到!

    “舰长,气象部门发来了预报,五个小时后,会有一场大风暴来袭。”

    这句话,让库切罗夫掉入了冰窟窿,五个小时,有大风暴啊!

    如果大风暴来袭,这种万吨级的战舰,本来是影响不大的,比如,它可以调整方向,向着浪头来的方向航行,就可以风暴的影响减小到最小。

    但是,如果没有动力,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无法调整航向,如果风浪从侧面吹来,一次次地叠加作用效果,大风暴就会把战舰掀翻的!

    那样的话,这艘航母,就报废了!

    “上校,这艘航母,必须要返场维修才行,调换锅炉要切开甲板钢板,工程量很大,如果你们执意要开走它的话,请放我们走吧。”托尼说道:“我们坐上救生艇,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也能够划到岸上去。”

    作为一艘大型军舰,当然是有足够多的救生艇的,托尼的意思很简单了,你们要死,那就去死好了,不要连累无辜人啊!

    说完,他又摇摇头:“可惜啊,这艘军舰,实在是太可惜了。”

    库切罗夫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苏维埃国内的造船厂,根本就无法完成换装锅炉的任务,而现在,如果他还要坚持,那除了在大风暴中遇险,没有别的可能。

    “请联系造船厂,派拖船过来,把我们拖回去。”库切罗夫说道。

第九百一十九章 德国重炮(加更1)

    “我们为苏联建造的航母,发生了严重的质量事故,锅炉内部的耐火砖脱落,导致了锅炉发生爆炸,航母必须要进入造船厂大修才行。”在柏林,施佩尔向希瑞克做出了汇报。

    “这批耐火砖,是苏联人制造的,正是因为他们粗制滥造的耐火砖,导致了这次的锅炉爆炸。”莱因哈特在一旁跟着做出了判断。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乐呵呵的。

    一切,早就在德意志的算计之中了,就打算做出这样一次的的效果来,所以,提前就借口耐火砖不足拖延工期,结果苏联人等不及了,从他们那里运来了一批。

    这下,苏联人有哭说不出,这不能怪德国,要怪,就得怪苏联人自己啊!

    “今天在海上发生的这件事,充分说明了苏联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动手了。”笑过之后,希瑞克说道:“我们外交部门,要起草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对入侵的苏联人表示抗议,我们要有理有据,先讲道理,然后再动手。”

    里宾特洛甫点点头,这份报告,已经起草了三遍了,一定要显示出德意志的博大胸怀来。

    “我们已经侦查到,为了对付我们的布列斯特要塞,苏联人调动了大量的炮兵,预计至少有四个大口径的炮兵团,装备152毫米的榴弹炮,超过一百门,还有122毫米的榴弹炮团,也会有上百门,这次,苏联人是真的下了血本了。”凯特尔说道。

    对付坚固的要塞,最好的办法就是重炮,通过使用大炮进行轮番的轰炸,来将敌人的坚固的要塞彻底地炸毁,就是最合适的进攻要塞的方案。

    如果不知道苏联人的布置的话,还真会着了苏联人的道!不过,现在,德意志已经全然有了准备!

    “他们最大的,才是152毫米口径的啊。”希瑞克说道:“就这点重炮,还想要打我们的要塞?咱们的重炮,部署到位了吧?”

    “是的,希瑞克元首,我们的第628、428重炮兵连,装备的卡尔大炮,已经部署到了要塞内,在距离要塞后方二十公里的树林里,我们的古斯塔夫大炮,也已经部署妥当。这次,我们就让苏联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重炮。”

    说话的是古德里安,一向都是最推崇闪电战,推崇装甲兵进攻的人,但是现在,他对于己方的重炮,同样是信心满满的。

    卡尔大炮,这是口径六百毫米的臼炮,现在一共生产出来了六门,并分别起名为:一号炮“亚当”、二号炮“爱娃”、三号炮“多尔”、四号炮“奥丁”、五号炮“洛基”、六号炮“迪沃”。

    这种重炮射程不远,只有几公里,但是,一枚炮弹,就足以炸倒一大片。

    至于古斯塔夫大炮,现在只完成了一号炮,二号炮多拉,已经被裁减掉了。

    不错,这种大炮,就是鼎鼎大名的多拉大炮!(大家应该都熟悉多拉大炮,所以有时会提这个名字,大家更熟悉。)

    这两种大炮,都是为了当初突破马奇诺防线,在喜欢大炮的希特勒的提议下建造的。

    毕竟,马奇诺防线的工事坚固,其掩蔽部顶盖与墙壁厚达3 。5米。即使有像大贝尔塔炮那样420毫米口径火炮的炮弹直接命中,也难以造成人员的伤亡与装备的损坏。

    虽然德国已经有了v…1飞弹,有了精确制导炸弹,但是,这种初期的制导武器,都是很容易受到干扰的,而且命中精度也差,更何况,造价还不便宜。

    所以,当时希瑞克并没有反对这些计划。

    从33年开始,希特勒就着眼于突破马奇诺防线,下令研制一种超过“巴黎大炮”的新型超级巨炮。依旧由德国著名的的克虏伯兵工厂承担这一艰巨的任务。

    经过5年的努力,在38年的春天,克虏伯兵工厂终于造出了这种800毫米口径的超级巨炮。为纪念该厂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克虏伯,希特勒叫它“重型古斯塔夫”。

    这款大炮,也属于德国的王牌战略武器之一,在那场欧洲战争中,由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建立了不世功勋,而这门大炮,却没有露面的机会,现在,得到了命令之后,来到波兰边界上的炮兵们,则是信心满满。

    这种大炮,全炮约长43米、宽7米、高12米、重1350吨,几乎是“巴黎大炮”的两倍。所以,普通的方式是不行的,必须要借助列车才能够运输,而在运来了之后,在树林里面专门建造大炮的发射阵地,照样是轨道布局,而且通过在轨道上的车辆的移动,来调整大炮的炮位。

    安装,调试,整整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现在,这门大炮,已经处于整装待发的状态了。

    随着武器的发展,这种大炮最终是要落伍的,哪怕是它再优秀,在空中轰炸面前也是被动挨打的,战略轰炸机和重型炸弹的组合才是王道,不过现在,它依旧是最有效的武器。

    这样一门大炮,是需要很多人操作的,整个大炮的操作人员,一共有一千四百多人,而他的指挥官,博尔特少将,也是经验丰富。

    此时,博尔特少将站在刚刚组装好的大炮前面,信心十足。

    这门列车炮,是相当高大的,只有站在它的跟前,才能够看出这门大炮是多么的壮观,它的底盘,是两组的列车底盘,只有这样才能够承受住发射时候的后坐力,而它的炮管,那就更加庞大了。

    “将军,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射击诸元都标定完毕,随时都可以开火。”博尔特少将的身边,沃尔夫冈上校说道。

    这门大炮的总指挥是博尔特,而具体的射击,则是由沃尔夫冈来指挥的,想要让这门大炮准确地命中几十公里之外的目标,是相当不容易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标定射击诸元。

    此时,在沃尔夫冈摊开的地图上,已经密密麻麻地标定好了各种数据,每一个前线阵地的方位目标,都已经被精确测量了,等到战斗一旦开始,他们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进行瞄准射击!

    “最近,对面的苏联人调动频繁,司令部的最新情报表明,苏联人的进攻,很可能就在最近两天发动了,我们要让我们的大炮,在这次战斗中成名!”

    作为炮兵将领,博尔特少将憋着一股劲,自己的大炮,要比斯图卡,比hs…129好得多!

第九百二十章 先去交涉(加更2)

    布列斯特要塞开始修建于一八三三年。经过多次扩展修筑,形成一个庞大的筑垒防御工事,它由布格河和人工运河分割开的四个独立小岛组成,中心城堡位于整个筑垒地域的中心。

    中心堡垒西南是捷列斯波尔要塞,正南方是沃伦要塞,北方则有科布林要塞作为屏障。各个要塞四周均有河流包围,要塞之间用桥梁连接。

    这个要塞,正好建造在交通要道上。

    要塞的北部是茂密的森林,这种树林是不适合坦克的快速推进,要塞的南部是一眼看不边的普拉特沼泽地带,更是步兵和装甲部队的噩梦,只有布列斯特这个咽喉要地才是必须要争夺之地。

    德国占领了这里,随时都可以入侵苏联,所以,当初德国是吃定了主意,不会丢给苏联人的,而在历史上,苏联人在要塞,给德国造成了重大的障碍。

    同时,在要塞东部三公里,就是布列斯特新城,这里有华沙-莫斯科铁路和布列斯特火车站。

    布列斯特新城,是苏维埃的占领地,但是布列斯特要塞,却一直被德国人占据!

    此时,在这里,已经建立起来了临时的指挥部,苏维埃秘密调动过来的部队,就暂时留在城内,或者隐蔽在城外的树林里。

    铁木辛哥脸色严肃,他的对手的德国,而德国人,直至现在为止,还没有打过一场败仗,他们征服了整个西欧,现在,苏维埃要给德国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那当然是很困难的。

    “我们目前的主力,是三个步兵师,四个独立的步兵团,再加上边界守备队,从力量上来看,我们是占据优势的。”铁木辛哥说道:“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这一场战斗的艰难,我们要打出我们的顽强作风来!”

    在场的人都知道,现在芬兰的战争,给苏维埃丢脸了,背后,还有德国人在捣鬼,不过,苏维埃的西部特别军区,不是孬种!

    “将军,不用担心,我们西部特别军区,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在他的一旁,巴甫洛夫大将说道。

    负责这次战斗的是西部特别军区,这是在完成了入侵波兰的战争之后组织起来的一个军区,在历史上,战争爆发后,就是苏联的西方面军,而巴甫洛夫,就是军区司令员。

    现在,面对着铁木辛哥,巴甫洛夫是信心满满的。

    其实,以前的时候,制定对布列斯特要塞的战斗,就是巴甫洛夫一手操办的,而现在,虽然从莫斯科来了铁木辛哥,压在了巴甫洛夫的头上,他也没有太多的顾虑,对他来说,这是一场简单的战斗而已。

    “各位,我们都忘记了一个问题,总不能上去就打仗吧?”作为监军的赫鲁晓夫说话了。

    这个问题,其他人还真的没有考虑过。

    具体的进攻路线,战术,都已经制定出来了,但是,却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如何打第一枪?

    铁木辛哥,巴甫洛夫,都是直线条的军人,在他们的眼里,这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就发动进攻呗!

    “虽然我们知道,布列斯特要塞是我们苏维埃的,是被德国人强行占据的,而且,我们也知道德国人在芬兰给我们下绊子,但是毕竟,表面上,我们和德国还是保持友好关系的。”赫鲁晓夫说道:“如果我们直接贸然开打,那德国说不定认为我们是不宣而战。”

    赫鲁晓夫的话,把两名将军给弄得愣住了:“赫鲁晓夫同志,当初可是你建议我们在布列斯特要塞来教训德国人的啊!”

    “是的,当初是我建议的,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动手,所以,我现在,有一个更好的主意。”赫鲁晓夫的眼睛里面满是笑容:“我建议,我们先去要塞交涉,说我们的一名士兵走丢,怀疑进入了要塞,我们需要进去搜索。”

    赫鲁晓夫的话,还是不能让两人明白,看着两人满是疑问的眼神,赫鲁晓夫只能是继续解释:“如果德国人肯放我们进要塞去找人,那正好我们可以直接打进去,如果德国人不放我们进去,那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借口,炮轰要塞,然后进攻!”

    原来如此!果然,一肚子坏水的,就是赫鲁晓夫啊!

    铁木辛哥和巴甫洛夫,都是军人出身,而赫鲁晓夫,则是政工出身,两人其实是看不上赫鲁晓夫的,但是现在,赫鲁晓夫的这个主意,还真的是高明。

    “好,那我们就去要人!”铁木辛哥说道:“等待我们电报莫斯科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执行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上午,我们就去要人,如果德国人不答应,下午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炮轰要塞,晚上进攻!”

    一道电波,从布列斯特城市飞出,飞往了遥远的莫斯科,此时的苏联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密码,已经完全被德意志给破译了。

    在二战中,密码的破译与反破译,一直都是激烈紧张地进行的。

    比如,历史上,英国人成功破译德军“恩尼格码”密码,但是只限丘吉尔和少数几个高级将领知悉这一“超级机密”,并采取隐蔽来源、封锁消息等措施。

    而同时,当英国人在北非战场屡遭失败后,几经排查,终于发现美国驻外武官“黑色密码”被德军破译的事实,并及时通报给美国盟友。而美国人继续使用“黑色密码”发送无关痛痒的信息和虚假情报,诱敌深入,在看不见的第二战场上牵着“沙漠之狐”隆美尔的鼻子,顺顺当当地把他引进了早已布置好的死亡陷阱。

    而现在,德国的密码,已经是不可能被破解的了,因为,德国采用了更加高级的跳频技术,他们接收到的无线电,永远都是乱码。

    而苏联人的密码,一向都是不可靠的,经常被破译成功,对此,苏联人采用了相当简单有效的方案,那就是经常换密码!

    苏联最新换上的密码,也已经被德国破译了,于是,赫鲁晓夫的这个鬼主意,就几乎同步地被对面的德国人知道了。

第九百二十一章 抓舌头

    布列斯特要塞,驻守在要塞内的主力,是德意志第四十五步兵师。

    这个步兵师的前身是奥地利军队中的第四师,德国和奥地利合并后被德军改为第四十五步兵师,作为一个日耳曼民族为主体的奥利地步兵师,他们的战斗意志是相当高的。

    在波兰战役中,第四十五步兵师配属南线集群,在炎热的天气里,十三天徒步行军四百公里,平均每天前进三十公里,而且整个战役中仅有一百五十八人阵亡,他们的强悍的战斗力,赢得了属于他们的光荣。

    所以,当波兰战役结束之后,第四十五步兵师就驻守在了波兰,当时是整个步兵师分布在整个德国占领区的,兵力很分散,毕竟德国还要集中力量进行西线作战,第四十五步兵师的重任,就是防备苏联的进攻。

    而现在,随着西线战争的结束,德国终于缓过来了,更多的部队进驻波兰,而第四十五步兵师,也秘密地全部集结到了布列斯特要塞。

    自从占领了要塞之后,德国就一直在秘密地加固要塞,布置更多的武器装备,把这里建造成为铜墙铁壁。

    同时,现在,他们也得到了其他兄弟部队的增援,比如卡尔大炮,就是最新到来的利器。

    现在,在要塞最主要的捷列斯波尔要塞内,守卫在这里的135步兵团团长,正在向他的手下布置任务。

    这座要塞被建造在布格河的岸边,有许多旧沙俄时代的教堂和修道院,这些建筑物是整个要塞防御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在教堂内,团长向着手下的侦察连连长克里斯特尔说道:“我们刚刚得到了一个任务,师长要求我们出动一支精干的小分队,任务就是,抓一名苏联俘虏过来!”

    抓苏联俘虏?克里斯特尔顿时就在眼睛里冒出了一股精光来,这个任务,真的很有意思啊!

    “不能惊动苏联人,也不能把这个俘虏弄伤了,要捉一个完整的苏联士兵过来!而且,最好要带军衔的!”团长的命令,越来越让人感觉到不是一般的挑战性,而克里斯特尔,则更是充满了信心:“是,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

    “注意,现在对面的苏联人,警惕性很高,任务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惊动苏联人,尤其是不能发生交火行为,这第一枪,不能是我们打的。”团长再三嘱咐。

    虽然正式的命令还没有下来,要塞里面的士兵,也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最近的气氛很紧张,苏联人,绝对是想要打布列斯特要塞的主意了!

    如果当初苏联人有本事,自己把要塞打下来,那就是他们的了,明明是德意志军队打下来的,凭什么要交给苏联人?

    苏联人居然还想要动手,必须要让他们付出代价才行!

    所有人都是摩拳擦掌了,而克里斯特尔的这个任务,就是对苏联人的第一次行动!

    接到了任务的克里斯特尔,离开了教堂,找到自己的部队,也没有多叫人,招呼了四名最精干的手下,趁着夜色,悄悄地出发了。

    他们的手上,端着德意志配发的mp40冲锋枪,而在枪的顶端,加上了一个特殊的装置,看起来像是个瞄准具,上面还有一个大灯模样的东西。

    这些东西,还有电缆,和身体后面背着的一个背包相连。

    这个装备,就是德国成熟的第一代单兵夜视装置,代号吸血鬼,和后世的夜视仪比起来,是相当原始落后的,但是,在这里,漆黑的夜间,这东西,却是相当强悍的一种开挂的装备。

    这也是他们敢于在夜间执行任务的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