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帝国-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这个理由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法国的殖民地。

    要知道,法国有着庞大的殖民地,如果将法国彻底消灭,那么法国的殖民地肯定会分崩离析。

    这样,只能是白白地便宜了英国,便宜了美国,虽然美国不干涉旧大陆的事,出兵占几个殖民地,还是有可能的。

    所以,如果从表面上,法国的政府依旧存在的话,那就没有这种问题了,贝当政府好歹也算政府,它可以管理法国庞大的殖民地体系,从而为德国提供基地和补给。

    而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戴高乐流亡政府。总得告诉全世界,戴高乐是非法的,贝当政府才是正当的。

    而现在,戴高乐早就没影了,但是就单单地从管理法国殖民地的角度来说,贝当政府的用处就足够了。

    历史上,戴高乐最初没有力量反攻法国,他首先要与维希政府争夺殖民地的控制权。

    结果,戴高乐干得还不错,大部分法国殖民地站在戴高乐这边,戴高乐依靠各个殖民地的军队,合并出了一支非洲军团。这是戴高乐手里唯一的家底。

    而现在,戴高乐已经没有了,贝当政府,是法国唯一的合法政府,那些殖民地,不听贝当的,还要听谁的?

    在和德国议和之后,军事上的威胁已经没有了,对贝当政府来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新国家的各种制度。

    由于波尔多的环境实在是太差了,所以,他们先搬迁到了克勒蒙菲朗,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这个城市太小了,连给政府的房子都准备不妥当。

    就在这时,贝当主持下,决定法兰西的一场新的会议,正在召开。

    “正在打败我们的,并不是德国,而是我们的制度。”贝当面对着一众下属们,毫不掩饰自己对民主的议会制度的讨厌。

    法国为何会战败,就这个话题,足够养活很多的史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依据了,但是,在贝当,这名法兰西最位高权重的元帅的心里,已经早就有了答案。

    别说德国的闪电战厉害,也别说己方在指挥方面上犯的各种错误,一场战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角度都有。

    在贝当看来,当然是法国的制度问题。

    这种所谓的议会,所谓的民主,才是法国衰弱的主要原因!

    军队想要增加一点点的军费,各个议员们,就开始纠缠不清了,吐沫星子飞溅,最终,军费不但没增加,反而还减小了。

    更不用说因为民主制度,导致的各个政党轮流坐庄,每一个上台,都会搞那么一些名堂,结果,没搞多久,下去了,新上来的,又开始瞎折腾。

    法国,就是这么被玩坏的!

    “议会制度,就是我们这次失败的根源。”皮埃尔…赖伐尔,贝当的重要幕僚,立刻就接过了话茬:“我认为,现在我们的战败,比战胜更加有利,因为这个不光彩的议会制度,终于被摧毁了!”

    此时的赖伐尔,眼睛里带着憧憬:“我认为,我们英国进行参众两院的联席会议,投票表决制宪法令,赋予贝当元帅以全权起草新宪法的权力。虽然我也讨厌一人一票的选举,但是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

    制定新的宪法,共和制,简直就是个坑!

    看人家德国,就是独裁统治的,人家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孱弱的战败国,变成了一个欧洲的超级大国!

    “对,我们必须要为这次的战败进行深刻的反思,从一战到现在,我们的国家,都在做什么!”贝当掷地有声。

    会议结束了,贝当慢慢地从会议室里面出来,他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不归路,但是他必须要向前走,他坚信,他所作的一切,是为了法兰西,那些满脑子弱智问题的政治家,怎么会懂得这些?

    “伟大的贝当元帅,英国外交大使,等了您很久了。”终于,看到贝当出来,一名助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英国大使?贝当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几乎用厌恶的眼光,看着英国大使。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中,英国人坑了法**队一把,这笔仇,贝当已经记住了。满脑子里都是龌龊思想的丘吉尔,想要从法国这里得到什么?

    丘吉尔天天高呼着要法国继续坚持抵抗,法国又不傻,用自己的命,去战场上消耗吗?

    “贝当元帅,非常抱歉打扰您了。”英国大使很焦急地说道:“现在,我来见您,是想请您履行一个我们和雷诺总理曾经商议过的协议,请您下达命令,将法国的军舰,开动到我们英国的港口去。”

    成不成,就这样了,总得说一次,毕竟,雷诺总理已经答应过了,只是当时没有来得及下达命令而已,现在,虽然雷诺下去了,换上贝当了,当初的协议,难道就能撕毁了吗?

    必须要提醒贝当。

    听到了英国大使的话,贝当的脸上,带着冷酷的微笑。

第六百三十五章 ";弩炮";行动

    “大使先生,贵方是想要我们的军舰吗?”贝当问到。

    英国大使点点头,忽悠对方去英国港口,还用说吗?

    “那好,一艘五千万英镑,只要贵方支付了现金,我们可以卖掉。”贝当说道。

    反正按照协议,法国是不能拥有军队的,不过,当时并没有说海军怎么样。具体的商讨,还需要后续的谈判。

    既然这样,卖掉,也是可以考虑的,毕竟现在新上任的贝当政府,资金是相当缺乏的。

    听到这话,英国大使的脸色顿时就变了,现在的英国,哪里还有钱!仅仅是因为英国远征军在欧洲本土的覆没,导致政府需要支付的抚恤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英国本土的防御战,也是需要大量的投入的,现在,每一个英镑都是无比的重要的,怎么会用来购买法国的破船!

    而且,法国人也是漫天要价了,要知道,一艘乔治五世号战列舰,也才三千多万英镑而已,法国人的这个价格,是英国绝对无法承受的。

    “对不起,贝当元帅,当初和雷诺总理的商议中,贵方的军舰,是需要立刻开动到我们的港口的,并没有任何的附加协议。”英国大使说道。

    “雷诺那个卖国贼!”贝当的话语立刻就变了:“他是想要把法国,卖给英国吗?幸亏没有让他的阴谋得逞!”

    鼎鼎大名的卖国贼,现在在骂雷诺是卖国贼,英国大使心中很愤怒,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有什么话能打动对方了。

    很明显,这种交流,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

    望着英国大使的离开,贝当向着自己的手下说道:“命令在英国港口的那些军舰,立刻返回我们的驻地。”

    法国,已经投降了,这种时候,把军舰全部交给英国?毫无疑问,这会让德国人相当愤怒的,对贝当有什么好处?

    贝当才不会那么做。

    其实,当初和德国签署的协议,法国不能保留军队,这专指的是陆军和空军,海军方面,德国并没有立刻就下达了交接指令,甚至,有消息说,希瑞克正在考虑,让法国海军继续存在下去,维持好地中海的力量平衡的。

    贝当拒绝了履行雷诺总理的承诺,将法**舰交给英国,当消息传到伦敦的时候,丘吉尔掐灭了自己的雪茄,冷静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另一套方案行动吧!我命令,弩炮行动全面启动。”

    土伦港,法国海军基地。

    达尔朗上将站在基地的码头上,望着码头上的军舰,他心中一直都无法平静。

    法国海军,世界第四大海军,主要集中在土伦、阿尔及尔、奥兰港和卡萨布兰卡等几个港口。

    此时,他们依旧有战斗力,但是,他们的地位却相当的尴尬。

    他们尚未施展拳脚,就已经没有了敌人,也失去了盟友,何去何从的问题困扰着法国海军,也困扰着达尔朗上将。

    当初,达尔朗上将负责运输黄金的行动,虽然丢掉了一大批,但是,还是有数百吨的黄金,成功地转运出去,运到了法属的非洲殖民地。

    达尔朗上将在上次的行动中,差点丢掉了性命,最后趁着夜色,他终于逃了出去,辗转之中,返回了土伦港。

    这个时候,法国海军,依旧在他的掌控之中,但是,法国,已经不再是那个法国了。

    作为法国海军的灵魂人物,达尔朗海军上将一直在考虑法国海军的去留。

    每天早晨,他都在望着军舰的桅杆上飘扬着的法兰西海军的军旗,默默地出神。

    军人,不干涉政治,而达尔朗,只希望法国海军依旧能够存在。现在的他,还能有什么选择?

    “将军,不好了!”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匆匆地传了过来:“我们滞留在英国本土的军舰,全部被英国人扣留了!”

    这个声音传入了达尔朗的耳朵,进入了他的大脑,瞬间,就让达尔朗愤怒了。

    英国人,太过分了!那些军舰,是法国的!

    弩炮行动,主要在三个区域展开,首先展开的,同时也是最好展开的,当然是在英**港里面停留的法**舰!

    英国,朴次茅斯港。

    天刚刚亮,一股淡淡的雾气,笼罩着整个港口。

    一艘法国无畏级战舰上,水手们刚刚从起来,在甲板上,几名水兵对着大海,正在刷牙。

    他们已经接到了命令,几天,他们将拔锚,返回法兰西,对于这个命令,很多人的反应,都是无动于衷。

    法兰西,已经投降了德国,但是毕竟,那里是他们的家乡,若无其事的脸上,却掩饰不住他们心头的彷徨,以后,他们将何去何从?

    “那是什么?”一名水手在刷牙中,抬起头来,看着前面的码头上,一支车队,正在飞快地冲上码头,对方的速度相当快,似乎要在即将掉入到海水里面的时候,才刹住了车。

    这些英国人,疯了么?就在心里嘲笑的同时,准备继续刷牙,却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

    这些英国士兵,端着步枪,快速地向着己方的这艘战列舰,冲了过来!

    此时,法**舰是没有任何防备的,英国士兵,就冲了上来。

    “举起手来,都不许动!”英国士兵一边上来,一边大声地喊道。

    水手傻了,什么情况?他的嘴里还带着泡沫,他的手里还拿着牙刷,就已经被用枪指着身体了,接着,他只能无奈地举起手来。

    大批的英国士兵,冲上了法国战舰,迅速地控制了水手,没有任何的反抗,法**舰,就被英国人控制了。

    舰长也被控制了,当他想明白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不由得就愤怒了。

    “这是对我们法国海军的侮辱!”舰长大声地喊道:“英国佬,你们太过分了!”

    历史上,英国海军和法国海军,就有矛盾,最近这些年,两国海军才算是恢复了正常关系,但是,英国突然向法国海军下手,终于,再次激发了这个矛盾。

    对法国海军来说,英国人,比德国人更加可恶!

    人家德国都没有要来接管他们,英国人就迫不及待地先动手了,谁考虑过法国海军的感受!

    此时,当然没有人在乎法国海军的感受,丘吉尔满意地接到了情报,英国本土的法国海军,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军港的法**舰,全部被解除了武装,由英国海军接管!

    瞬间,英国海军就不再luo奔了,终于有像样的军舰了!

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中海遭遇

    接着,在法属西印度群岛,当地法国舰队也被解除了武装,弩炮行动在两个区域内,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但是,这并不能让英国海军满足。

    土伦港,是在法国本土,英国海军无计可施,但是,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的法国海军,是可以争取过来的!

    6月5日,凌晨。

    地中海上,波浪不大。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很多时候,地中海都不算是一个大海,而是一个澡盆,地中海沿岸的各个国家,对地中海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具体来说,法国和意大利两国,绝对是急先锋。

    反应在军舰的建造上,他们的海军的舰艇的规格,很多时候,都是参考地中海的海况来制定的。

    夜色是相当宁静的,这天的天气很不错,天空中,无比晴朗,可以看到一颗颗的繁星,在眨着眼睛。

    夜色,会提供相当良好的掩护,此时,在夜幕中,一艘潜艇,正在以浮航状态航行着。

    u73号潜艇,这艘潜艇是在半个月前,偷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溜到地中海的。

    现在,直布罗陀海峡依旧在英国的控制之中,英国人为了保证地中海的利益,设置了层层的监听装置,只要水下有发动机的动静,就能发现,然后展开攻击。

    可惜,英国人不知道,德国海军早就掌握了直布罗陀海峡的海水特点。

    由于地中海气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洋流流向控制,降水量小雨蒸发量,所以地中海海水的盐度比大西洋高,密度大,但地中海海面低。

    这样,在直布罗陀海峡形成了密度流,在水面以下至400米海水向东流,400米以下海水向西流,这就形成了密度流。

    这个密度流,简直就是给德国海军准备的,他们的潜水艇在潜出地中海时,关闭发动机,降至海面以下比较深的地区,顺着洋流流出地中海到大西洋,而在回来的时候,又将潜水艇升到比较浅的地区,关闭发动机,顺着表层洋流再流回到地中海。

    只要不开发动机,就会像鱼儿一样安静。

    当然,现在他们就方便多了,随着法国的投降,他们随时都可以找个法国南部的港口停靠,而地中海的海权,也很快就会落入德国海军手里,不需要再危险地进出直布罗陀了。

    而且,他们不知道的是,直布罗陀海峡,早就在希瑞克打击名单里面了,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现在,u73号潜艇在浮航中。

    现在,德意志的潜水艇,都已经安装了通气管,可以不需要浮出水面,只要露出通气管,就能够启动柴油机进行航行。

    但是,对潜艇兵来说,经常呆在狭小的潜艇里,是很难受的,所以,只要有机会,潜艇还是会浮出来,让潜艇兵交替地到指挥塔上面的澡盆里面去透气。

    其实,在二战这个时期,潜艇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依旧是浮航的,只有在发现猎物之后,才会转入潜航。

    而现在,在澡盆里,水手卢卡斯,正在贪婪地呼吸着混着海风的新鲜空气。

    在潜艇里,哪怕是有通气管,呼吸到的,也是混合了柴油味道的空气,很难受。

    指挥塔的顶部,又叫做澡盆,是因为在海浪大的时候,经常会把在这里的水手们打湿,在翻滚着海浪的大西洋里,这是常见的。

    但是,在地中海里,就很少见了,这里更像是一位温婉的少女,一举一动,一个浪花,都是那么的优雅。

    每个人,只有两分钟的时间,而且,还要负责监视周围的海面情况,就在卢卡斯刚刚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的时候,他的眉头突然就皱了起来,他的目光,望着远处的漆黑的海面,上面泛着点点的光芒,他的耳朵,竖了起来,仔细地倾听远处那发动机的轰鸣。

    “发现一支舰队!”卢卡斯大声地喊道:“就在我们的九点钟方向!”

    “快,战斗警报!”随着卢卡斯的通知,艇长赫尔穆特立刻就下达了命令。

    澡盆上的几个人,快速地跑下来,最后跑下去的卢卡斯,关闭上了舱盖,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动作,却是最重要的。

    在战斗中,每一个人的神经都会崩得紧紧的,同时,也就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故,比如,忘记关闭舱盖。

    这不是没有先例的,曾经有潜艇忘记关舱盖,结果在紧急下潜后,再也没有上来。

    而现在,德意志的潜艇兵,都是最训练有素的,他们绝对不会犯任何的低级错误!

    “首部压载水箱注水,准备下潜,升起通气管,潜望镜,准备切换到蓄电池,柴油发动机停转。”赫尔穆特下达着一个个的战斗命令。

    如果从外面看,可以看到这艘潜艇的艇首,在快速地向下沉,艇首翻滚了几个浪花,就没入到了海水中,接着,就是指挥塔。

    在指挥塔没入海水中的时候,指挥塔的侧面,通气管在慢慢地竖起来,而潜望镜,则从中部伸了起来。

    通气管,并不是给柴油机提供空气,而是给潜艇提供新鲜空气的,当潜艇在攻击的时候,是需要关闭柴油机的。

    因为柴油机太吵了,随着水下听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柴油机的噪音,会传得很远。

    但是,蓄电池的能量,是无法和柴油机相比的,当使用蓄电池之后,航速反而会降下来。

    赫尔穆特的眼睛,盯着潜望镜,现在,他只能借助月光,才能够看清楚对面的一切,他的两手,转动着潜望镜,打量着对方的舰队,不由得在嘴里说出了一句:“我们找到了一条大鱼,艇首鱼雷管,全部装填,定深10,准备发射!”

    对面的,绝对是英国海军在北非的主力!英国人,终于将他们在殖民地的海军也都给拖出来了!

    在对方航行的间隙,赫尔穆特看到了两艘高大的直通甲板的军舰,那是英国人的航母!虽然看不清,赫尔穆特也能够猜出来,应该是英国人的鹰号航空母舰和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了。

    如果能干掉一艘,那就好了!

    但是,跟着,赫尔穆特却皱了皱眉头,不行,对方速度太快了!

第六百三十七章 H舰队

    鹰号航空母舰,原为给智利海军建造的拉托雷海军上将号,因一次大战中断工程。

    之后,被皇家海军购买,进行舰载机运用试验,完成作为航空母舰的改装,成为了一艘准航母。

    这艘航母标准排水量2。26 万吨,最大航速24 节。可载飞机21 架。

    本来,在两个月前,还是在印度洋服役的,之后,被编入英国地中海舰队,现在,属于地中海舰队的旗舰。

    此时,在航母的舰桥上,皇家海军中将詹姆斯…萨默维尔爵士,作为舰队的总司令,望着远处的海面,他的大脑,也一直都在急速地运转之中。

    平心而论,他并不想进行这次行动,因为,这会导致他们和法国舰队拔刀相向。

    这样的使命,让他很厌恶,但是,作为军人,必须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也许,伦敦的考虑是有道理的,法国海军,要么加入英国舰队,要么就去死!总不能便宜了德国人吧?

    这次,接受了任务之后,詹姆斯就带领着这支舰队,准备进行弩炮行动了,他们的目标,是依旧留在法属殖民地上,驻扎在北非的米尔斯克比尔的法国舰队!

    毕竟,法国舰队的实力也很强大,所以,他们几乎是把在地中海上能调动起来的军舰,都调动起来了。

    除了鹰号航母之外,还有百眼巨人号,这艘航母,对英国是有重大意义的。

    这是英国购买了意大利商船“库帝罗索”号之后,对船体进行改造,建成世界上第一艘直通型平坦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

    它是第一艘具有真正航母外形的军舰,在英国海军里,具有开创新时代的意义。

    虽然历经过多次的改装,但是,它毕竟是商船的底子,所以,在英国的海军中,这艘航母,更多地是作为训练舰来使用,而现在,它也出动了。

    两艘航母,拥有24架“海上大鸥”式战斗机和20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这是他们最大的武力,如果最后拔刀相向,这些武力,足以将法**舰送进地狱。

    同时,他们的编队中,还拥有“勇士”号和“决心”号战列舰及2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可以说,在英国海军主力被在斯卡帕湾突袭歼灭之后,这已经是英国能拿得出手的最大的海军力量了,这些力量,完全就是为了维护英国在地中海的海权,为了保障从中东的基地穿越地中海,到达本土航线的安全的。

    德国人膨胀的海军实力,一直都是在大西洋上发展的,现在并没有向地中海扩展的趋势,即使如此,他们的行动,也必须要快!

    所以,整个编队,几乎是全速航行之中的,他这艘航母,都飚到了24节的高航速。

    他不知道,在附近,有一艘德国的潜艇,发现他们了。

    对潜艇来说,向着侧面进攻,是最方便的,但是,对方不会停下来,肯定是要运动的,尤其是现在,在高速的航行中,艇长赫尔穆特要考虑很多的要素,预先判断航路是相当重要的。

    现在,他没有把握。

    但是,既然发现了英国舰队,怎么能让他们灰溜溜地跑掉!

    哪怕就是浪费四条鱼雷,也要试一次!赫尔穆特刚想要继续下达命令,就听到了大副的声音:“舰长,柏林发来电报,要我们持续跟踪英国舰队,暂时不用发起攻击。”

    跟踪?

    赫尔穆特的眼睛,离开了潜望镜,刚刚,就在发现目标的同时,他向柏林发回了电报,谁能想到,这么快就有回音了。

    只跟踪,不攻击?对这个命令,赫尔穆特有些疑惑,还是接受了。

    可是,自己的潜艇,想要跟踪上去,也不容易,用蓄电池的话,速度不够高,而且,以自己的最高速度航行,只需要一个小时,宝贵的电力就都没有了,而开启柴油机的话,又容易被对方发现。

    要知道,一艘小小的潜艇,跟踪一个航母编队,是很可怕的,只要被对方发现,那绝对跑都跑不掉。

    尤其是,哪怕是开足马力,他的潜艇,也跑不了20节的航速,想要跟踪对方,可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将眼睛从潜望镜上离开,咽了口吐沫,赫尔穆特看起了海图。

    追不上,那就要猜出来,英国海军这次的目标是什么,他们这么大晚上的高速航行,那绝对不是普通的巡逻,这样的大动干戈,那绝对是想要打仗。

    不过,目标不会是德国,因为德国海军现在在地中海,除了潜艇,就没有别的了,也不会是己方的利比亚基地,因为利比亚基地是在内陆的,海军过来没用,而且利比亚基地有完善的防空系统,他们的舰载机过去,也讨不到便宜。

    意大利?只要英国人没有脑残,这种时候,绝对是不会去招惹意大利的。

    那么,最后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英国人,是想要对法国海军动手了,目标,就是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海军港口。

    低头在海图上,划出了一条线,赫尔穆特说道:“我们立刻出发,前去米尔斯克比尔基地!”

    现在追过去,也能捞到猎物!赫尔穆特再次兴奋起来。

    只露出通气管的潜艇,启动柴油机,在海面上继续航行起来,虽然夜幕中的英国海军越来越远,他们也没有放弃,这里面,有自己的猎物!

    h舰队在高速航行着,继续航行了两个小时之后,终于来到了目的地,米尔斯克比尔港口的的外围,十海里的位置上。

    较新的f级驱逐舰组成近程防御圈,而几艘一战后期建造的老式驱逐舰则在外围执行反潜巡逻任务。

    防御圈的里面,战列舰整装待发,两艘航母上,更是开始了放飞舰载机的准备工作,随时都能够发起攻击。

    “我们刚刚接到了伦敦来的电报。”萨默维尔中将拿着电报,向着自己的幕僚、前驻法国巴黎海军武官霍兰上校说道。

    霍兰上校接过了电报来,只看到上面写着:“你所担负的任务,是历来英国舰队司令部所遇到的最不愉快和最困难的任务之一,但是我们对你完全信任,相信你会毫不留情地执行这一任务。”

    那是最不愿意让人看到的一幕了,但是或许,事情还没有那么坏。

    “我和法国舰队司令是好朋友,我先以私人的身份过去,说不定能够说服对方。”霍兰上校说道。

    此时,是凌晨2时25分,霍兰上校乘坐乘驱逐舰前往法国舰队旗舰“敦刻尔克”号。

    这注定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平合理”的建议

    敦刻尔克号,是1926年法国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开始设计的新一代主力舰,这种战舰满载排水量三万五千多吨,但是,却只有330毫米的主炮,几乎将大量的重量,都加在了防御上。

    同时,它的最高速度,几乎达到了30节。

    这种高速、重防御的设计针对的假想敌就是德国的“德意志级装甲舰”以及当时列强海军正在研制建造的巡洋舰。可以说,这种战舰是符合战列巡洋舰的作战特点的,只是法国海军依旧称为战列舰。

    这艘战舰,在37年的时候才完工,绝对的法国主力的战舰,此时,就停泊在米尔斯克比尔港口,是法国在北非的驻军的旗舰。

    按说,已经夜深了,正是人睡得正熟的时候,但是,就在这艘旗舰上,法国海军的分舰队司令马塞尔…布鲁诺…让苏尔将军,却毫无睡意。

    他听着自己的手下传来的报告,英国海军上校霍兰,想要蹬上这艘军舰,和让苏尔将军进行一次会晤。

    让苏尔当然知道自己的老朋友前来,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却迟迟无法响应,他的手里,还拿着另一条命令。

    达尔朗将军命令,所有的法国海军舰队的各级指挥官,都不得和英国人有任何的联系。

    沉思了半响,他说道:“让霍兰上校回去吧,我没有时间见他。”

    此时,霍兰上校乘坐的驱逐舰,几乎就停靠在了他的战列舰的旁边。

    “让苏尔将军,不愿意见我?”这边的驱逐舰上,霍兰上校本来打算下船,蹬上对方的船只的,却听到了这样一个回答。

    不愿意见自己!这种情况,霍兰上校倒没有想到,本来,他有一大堆的劝诫的,希望让苏尔将军能够带领舰队,投靠英国海军,可惜,现在,他根本就见不到让苏尔将军,也就没法再说什么了。

    怎么办?

    想了想,霍兰上校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请将这份文件,转交给让苏尔将军,告诉他,我们的这次会面,非常重要,关系到法国海军的命运。”

    这是由伦敦海军部发出的一份措辞谨严的函件,由英王陛下亲自下达的。

    “前几天,雷诺总理已经答应,将全部的军舰开动到英国港口去,现在,在内阁会议上,已经做出了决断:法国舰队应加入英国海军行列,否则就自行凿沉。”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让苏尔将军,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眼前一片火花直冒了,法国海军的命运,为何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