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宋朝堂,从里到外所有重要角色都是唐奕的铁杆,是观澜系的标签,连官家都只听唐子浩这个姐夫的。
别人怎么办?
要是这些把持大权之人的下一代还是惊才绝艳,那除了观澜系的朝臣,别人还能有活路吗?根本就是连盼头都没有了。
所以,回头再看。
为什么京师之内,最不省心的纨绔几乎都是观澜这帮人的子孙?
为什么连育人数十年的范仲淹都成了糊涂老头?
不是管不好孩子,也不是没有道理。
。。。。。。
大宋朝堂这些年确实政绩斐然,蒸蒸日上,可是,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些政绩是观澜的政绩,这繁荣景象也和他们沾不上半点关系。
大宋朝在繁荣背后其实还藏着一分隐忧,观澜臣子在荣耀之下亦存在一丝不安。
而看似平静无风的开封城,其实已是。。。。。。
暗流涌动、山雨欲来。
“今天的事,老师都知道了?”
范仲淹闻罢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迈着步子缓缓向前。
“听说了一些。”
“有人这是要拿今天的事做文章啊!”
唐奕点头,“奕想到了,只不过。。。。”
只见范仲淹笑了,“只不过你想不通,谁还有这个本事与你为敌,对吗?”
唐奕点头,算是默认。
“我试探过赵宗球,观其应变,不象是有备而来。”
“所以,汝南王府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那个死而不僵的魏国公,弟子还真就没想出来谁能在这个时候与我为难了。”
“汝南王府?”范仲淹冷笑。“哪还有什么汝南王府?”
“也不可能是魏国公。”
“哦?”唐奕疑声,却有不同意见。“老师可能还不知道,今日早朝,已经有人上表了,奏请官家追封赵室先辈。”
“其中就有一条,追封赵廷美王爵。”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不是追封王爵那么简单。
赵廷美是太宗贬下去的,也是他忤逆叛乱的罪果。复封王爵就是推翻太宗的决断,也是魏国公折腾这么多年要为先祖平反的根本所在。
“魏国公又动起来了。”
“呵呵。”
范仲淹干笑两声,摇头道:“这肯定不是魏国公所为。”
“哦,为什么?”
“子浩先别问为什么。”范仲淹看着街上的人群,面容平淡无惊。
“老夫只问你,六年前,魏国公为何遁回西北?”
唐奕不加思索,“大势已去,为救自身。”
“那你觉得,六年后,魏国公还斗得过你吗?”
“。。。。。。”
“他当然斗不过。当年先帝西去,为了安抚上下,你宽待于他,并没有赶尽杀绝。”
“如今之势,唐子浩更是如日中天,空前绝后,魏国公不傻,他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又跳出来,以卵击石呢?”
“找句话说,他已经顺从了六年,安安分分了六年。以他的表现,你也好,官家也罢,介不介意在他百年之后还他一个好名声,进而还赵廷美一个好名声呢?”
“。。。。。”
唐奕彻底无言,一味想着到底是谁在兴风作浪,倒是真没有老师看的透彻。
“那老师觉得,今日要追封的奏折既然不是魏国公主使,用意又何在呢?”
“那是一种试探。”范仲淹坦然道。“拿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一件无关紧要的事,试一试官家是什么反应,你又是什么反应。”
看向唐奕,“这种事,这些年你见的还少吗?”
“。。。。。。”
“我的傻孩子啊。。。。”范仲淹苍声一叹。
“哪有什么幕后主使!?哪有什么到底是谁?”
“你,还有你的支持者,挡了所有人的道!”
“不需要密谋,更不需要主使,人心都是自私的,自然而然就有人要站出来为自已搏一搏了。”
“。。。。。。”
见唐奕还是低头不语。范仲淹继续感叹。
“今日在朝上,那一本上去之后,没人反对吧?没人为太宗说一句话吧?”
“这就是人心,只要一个引子就可以了。“
“咱们疏于管教后代也好,你布衣上朝也罢,许出去的那是将来。。。。。。”
“可总有人等不及,想要现在!”
。。。。。。
唐奕终于开口,“可是,弟子没有退路!”
“所以!”范仲淹加重了语气。“非要给你找一个对手。”
“那么,这个对手。。。。。。不是内臣,不是外敌。。。。。”
“而是人心法则!!”
“是规矩!”
“是道!”
“处世之道!”
“你。。。。赢得了吗?”
。。。。。。
“赢得了吗?”
唐奕茫然的往前走,恰好行至山门处。
文圣石上,那屹立了二十年的观澜院训猛的砸在了唐奕心里:
为天地立心
为民生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
为万世。。。。。。
开、太、平!
二十年前,观澜初创,这块文圣至宝就立在了这里。
对唐奕来说,它还有着不同的意义。
它代表着一个开始,一个雄心壮志的开始,一个宏伟时代的开始!
二十年过去,风云莫测,万事皆变,唯人心。。。。。。
不可攻之吗??
“不!!”
又想起赵祯的临终嘱托,唐奕在心中暗暗摇头,喃喃道:
“若是赢不了。。。。。”
“那一时之盛,不过昙花一现,又有何颜。。。。。”
“鼎立天地!”
。。。。。。
,
第959章 错了
规则,无处不在的规则。
唐奕曾不止一次说过,汉人是靠“规矩”里的智慧从而屹立不倒的。
可谁又能想到,终有一天,他自己也到了不打破规矩就无法立身的地步了。
可是,他必须这么做,因为在唐奕身上寄托了太多东西,太多血泪,让他不得不逆流而上,撼天动地。
。。。。。。
看着文圣石上那刀劈斧凿的四句,唐奕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又一个身影:
仁德无双的赵祯;
勇冠三军的申屠鸣良;
埋身罗马的祁雪峰;
葬于花下的柳七公;
以身救世的赵德刚;
大呼“值得”的杜师父;
还有抬棺北上的周四海;
至今不能回家的潘越;
阎王营!
王则海。。。。。。
每一个为大宋淬尽心血,死而后已的汉人,还有千千万万个满怀希望、憧憬生活的大宋百姓。
唐奕不能退,退一步,不说前功尽弃,也是辜负逝者。
唐奕不能退,退一步,则二十余年沥血之功尽成飞灰。
唐奕不能退,退一步。。。。。。
他就不是唐疯子!
。。。。。。
“我要赢!”唐奕看着文圣石,从心底里发出一声低吼。
“我一定要赢!“
不疯魔,不成活!
“怎么赢?”
范仲淹心知这个弟子不撞南墙心不死的性子,可还是想不出唐奕要怎么扭转人心,与大道为敌。
“够了。。。。”许是真的老了,范仲淹的心境也不同了。
“真的够了,你为大宋做的已经够了!”
“先帝在天有灵,亦当含笑九泉矣!!”
“不够。”唐奕很少呛着老师说话。
“师父今天倒是提醒我了。”
“提醒什么?”
“人心不变,世道再变。。。。。。”唐奕扶着范仲淹慢慢走上山路。
“也终究是一时之变啊!”
。。。。。。
唐奕突然记起,在后世,黑格尔曾经这样评价满清时代的中国,他说:那是一个“停滞的帝国”。
无独有偶,世界历史学泰斗汤国比也曾这样评价中国,他说,中国几千年都处在“僵化状态”。
当然,这种僵化和停滞不是指文化和科技,而是,精神状态。
从前,唐奕一直认为满清的格格不入是体制问题,更是儒学走上了歪路。可是,他忽略了这些只是上层问题,真正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民。
在于。。。。。。
民族性!
直到今天,直到看似无关紧要却几乎可以扳倒他,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规矩,唐奕才猛的意识到什么是民族性,什么是汉人的病根所在。
顺民,还有**艺术,二者相辅相成,这才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真正成因。
“顺民”,唐奕想不出还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能造出这样一个词汇。
只看字面就知道,这代表着顺从,代表着已经做好了准备,在任何权力、暴力和不公面前低头。
所以,太祖只用了一个潘美,到后周的朝堂上三言两句就夺得了天下。
所以,金兵南下,徽宗宁可去抢妓女的钱,也不敢动用大军与之一战。
所以,满清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一杀就可以威慑下天,只凭十几万人就掌控了亿万民众的中原。
所以,日军入侵。。。。。。
可以让汉人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顺从、隐忍,已经烙印在了骨子里,试问这样的百姓何以迸发能量,号令天下?
唐奕猛的意识到,这里是大宋,不是破后而立的新中国。
狼性、铁血,并不是他鼓吹几个英雄,创造一个繁花似锦,就可以埋下种子的。
也许。。。。。。
也许,在燕云复宋,阎王营保家卫国,还有大宋蒸蒸日上这些事实的影响下,百姓心里会点燃一撮火焰。。。。。。
可是,哪朝哪代中兴之时不是如此呢?
等到国家蒙难,面临逆境之时,那些百姓又将变回顺民,任由屠刀架在脖子上,然后。。。。。。
落下来!!
。。。。。。
那么话说回来,是什么造就了“顺民”这个词?“顺民”这个思维呢?
当然就是汉人所有智慧的结晶,比四大发明还有分量,还有高明百倍的
**制度!
即使唐奕身为统治者,他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感叹,汉人的统治智慧实在太高明了。
有高深的理论,有精密的设计,有庞大的体系,还有无数以读书人自居的追随者。
正是这种从秦汉兴起,演变千年,不断完善的**体系,不但把暴民变成了顺民,甚至能把草原狼变成看门狗。
不得不说,这种顺从帮助统治者管理了这个庞大的国家。可是从更长远的、高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种顺从,包括从中演变而出的各种规矩,真的都是好的吗?就没有糟粕吗?
显然,唐奕并不认同。
也许,这正是赵祯嘴里那个千年王朝所需要的,可绝不是唐奕心中的那个千年王朝
一个顺从的、停滞的、僵化的千年王朝。
“老夫倒真想看看,你要怎么赢。”
范仲淹还是想不通,唐奕哪有任何的胜算。
“彻底打破吗?再立新规?”
唐奕摇头,“好的留下,坏的。。。。。。改过来就是。”
没好气地斜了一眼师尊,“您的弟子可不是莽夫。”
“呵呵。。。。”范仲淹被唐奕逗乐了。“可不那么好改。”
“你倒说说,要怎么个改法?”
唐奕一耸肩,“不知道。”
“不知道?”
“但总会知道的。”
“那你就说说,这当下要如何破局吧?”
唐奕又是揶揄,“破什么局啊,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再说吧!”
“对了。。。。”说到这儿倒是提醒了唐奕。
“师父知道今天谁站在赵宗球身边吗?”
“谁啊?”
“韩嘉彦,韩琦的儿子!”
“呵呵”
范仲淹闻言,似有深意地干笑两声,随之无奈摇头。
“韩稚圭果然不是凡人,这个时机选的还真是好啊!”
“哦??”
唐奕一挑眉头,看老师这反应,好像早有准备啊?
“师父,你怎么一点都不意外呢?”
哪成想,范仲淹眼珠子一立,“老夫意外什么?”
探手入怀,“信,两天前就到了,还有什么可意外的?”
“。。。。。。”
唐奕看着信封上“弟,韩琦敬上”几个大字,顿时彻底无语了,韩琦这老货是真他妈不要脸啊,这也叫得出口?
埋怨地露出一丝嗔怪,“我就说嘛。。。。。。”
“您老这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作派,刚才怎么那么神,把我唬的一愣一愣的。”
“还以为宝刀未老呢。。。。”
“原来。。。。。。”
“原来是早就有准备啊!”
“去!”范仲淹一甩手。“你个小混蛋,怎么和你老师说话呢?”
“嘿嘿。。。。”唐奕陪笑。“不小了,都快四十了。”
“是啊。。。。”范仲淹被唐奕勾起了回忆。
“当年,你在唐记对着老夫吹牛皮的时候,才那么一点儿大。。。。。。”
“这一转眼,都快四十了。”
“时间。。。。真快啊!”
挣脱唐奕的搀扶,“忙你的去吧,老夫自己能回去。”
说着,似有深意,“这段时间,有得你忙了。”
唐奕不依,上去继续搀扶着。
“放心,曹国舅他们还得一会儿才能到呢。”
“嗯?”范仲淹一歪头。“有安排?”
“能没有吗?”唐奕淡笑。
“还没出城就已经派人去叫曹佾、潘丰等人来观澜了。”
“你要动商合?”范仲淹更是疑惑。
“曹潘几家可是好几年没在朝堂上露面了,现在出来合适吗?”
。。。。。。
第960章 不省心的爹
二十多年前,一场庆历风暴席卷朝堂。
纵观庆历新党诸臣,当年一膛热血滚烫,报国之心赤可天鉴。
然而,那是一声灾难,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的话,它同时也是一场大浪淘沙的试心石。
有人就此沉沦,亦有人矢志不渝。
当然,其中也不乏韩琦这种,一败摧心,堕入奸佞之徒。
二十年前,范仲淹辞官的时候,韩琦也来过这么一封信,也以“弟”自谦,也是字里行间表明心机,怕范仲淹离朝影响了他的仕途。
所以,现在韩稚圭时隔二十年又来了这么一封信,唐奕一点都不意外,包括范仲淹也得觉是理所当然。
说白了,庆历一败已经磨平了韩琦的棱角,捏软了他的骨头,如今他只不过是个精于钻营的政客罢了。
。。。。。。
总之,韩琦的恰逢其时正好印证了范仲淹和唐奕的猜测,朝中确有暗流伺机而出。
可惜,唐奕绝非善类,亦不是坐以待毙、任人宰割的的咸鱼,见招拆招不是他的风格。
恶虎扑兔、雷霆一击,出手就是杀招,一动就是全力!!
是以,商合各家已经在赶来回山的路上。
大宋朝堂无风起浪,也许一些浑浑噩噩之徒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要见证一场风暴之袭了。
。。。。。。
把范师父送回宅子,唐奕面无表情的回了唐家小楼,只等曹潘几家到来。
一进厅,就见君姐姐陪着福康在厅里闲话家常,一问才知道,巧哥去二哥萧誉那里了。
扫看一圈,总觉得少点什么。
“四个小兔崽子呢?”特么不是让他们回家吗?
君姐姐一听他骂人,就知这是四个孩子又惹祸了。
“怎么了?刚露了一面就跑到屋后的小树林去了。”
“嘿!!”唐奕又压不住火了。
特么心真大哈?刚惹了祸又疯玩去了?
也不管两位娘子,瞪着眼就冲向屋后。
心里还在赌誓发愿,今儿个非好好教育教育这帮小混蛋不可。
可是一进树林,却是让唐奕极为意外。
还没到近前,就见几个惹祸精正排排坐在一棵倒木上,不但自家的四个在,连范正平和祁圣泽也在。
六个孩子一脸的严肃,却是不像是在玩闹。
唐奕心生好奇,不急着过去,倒要看看他们又能搞出什么明堂。
。。。。。。
“文拓那厮今日怎会出现在秦家瓦子?”
这是唐雨在说话。
祁圣泽在几人中最为老练,接道:“出来的时候就问过了,是贡院牛监察的侄子约他来听戏,可是牛家那小子今天却没现身。”
“牛监察的侄子?”唐风复述,若有所思。
抬眼看向范正平,“范哥,那牛四郎好像是你的同窗吧?不是关系还不错吗?怎么和文拓搅到一起去了?”
范正平无语摇头,他也搞不懂,下意识看向唐雨。
别看这里面说起来唐雨的年纪最小,且还是女儿身,可是他们这一帮人加一块也没唐雨的脑袋好使。
只闻唐雨道:“范哥以后离那个牛四郎疏远些吧,咱们可能是被人算计了。”
几个孩子一愣,虽然今天这事确实太巧了,可是听唐雨真的说出来,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开封城里,还有人敢算计他们?
“这么说起来,我倒另一个事儿来。”祁圣泽皱着眉头。
“牛监察的大公子貌似和赵宗球的关系一直不错,经常在樊楼里看见他们一块吃酒。”
“直娘贼!!”
听到这儿,唐颂立时就炸了。兄弟几人之中,属他的脾气最是火暴。
“我就说嘛,曙哥出宫一趟,显少人知,原来是牛家的鸟人在背后搞鬼,看小爷不捏爆他的卵蛋!”
说着话就要站起来,大有立马杀到牛家,以泄心头之愤的架势。
“行了!”唐雨秀眉紧触叫住三哥。
“明显就是冲着咱们来的,你现在跑去反而正中奸计。”
唐颂虽有不愤,可是小妹的话他还是听的。
气鼓鼓的坐下,“我就想不明白了,他们家这是图什么?”
“把曙哥揭出来,咱们不好过,又有他们家什么好处?”
唐雨一歪脑袋,“再清楚不过了,有什么看不明白的?朝中谁不知道牛监察?”
“在贡院干了二十几年了,下放就放了三回。以他的资历,进政事堂都是够格的,可愣是连个九部正官都没混上,最恨的就是咱爹挡了他的道儿。”
唐雨顿了一下,“这不是冲着咱们来的,这是冲着咱爹来的。”
。。。。。。
唐奕躲在后面都听傻了,心说,这是我儿子闺女??
行啊,三两下就把事看透了,小脑袋瓜儿够使啊!
想着想着,嘿嘿嘿忍不住傻乐。
当爹的,谁又不想自家的娃出息呢?
。。。。。。
可是,唐奕这嘴还没合上,那边的倒霉孩子们又说别的了。
。。。。。。
“咱爹也是!”唐风开始抱怨。
“好处都让观澜给占了,多少给人家留口汤啊?这么下去,可就不止牛监察一个不满意的喽。”
“你懂什么。”唐雨没好气的呛声二哥。
“范爷爷不是说了,咱爹是干大事的人,是没办法,容不得闲人。”
。。。。。。
唐奕笑的更浓,关键时刻,还得是亲闺女啊,懂他爹的难处!
可惜。。。。。
他想多了。
。。。。。。
“唉!!”唐小雨刚替唐奕辩解完,紧跟着就是一叹,又装起了老成。
“不过,这个爹也确实够不省心的。”
“可不。。。。”范正平附和。“连带着我爹也跟着他不省心,害的小爷在外面装疯卖傻的。”
偏头看向唐雨,“那咱以后怎么办?”
“是不是得小心点,别让人再抓了把柄?”
唐雨道:“听范爷爷的,他让咱出去就出去,不让就家里呆几天呗。”
“那文拓呢?那厮可是不服得紧,刚刚还撂下狠话,要约架呢。”
“算了。”唐雨缓声道。“文拓也就嘴巴臭了点,人不坏。这回算他走运,饶他一回。”
唐颂却是不愤,“只嘴臭这一点,他就欠揍!”
“你少说两句吧。”唐雨道。“让君娘娘知道,又得罚你了。”
“唉。。。。。”唐颂萎靡下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生憋闷!!”
用胳膊肘顶了顶唐吟,“今年你还去西北吗?我跟你一起去好不好?省得留在京里活遭罪。”
“我也去!我也去!”唐风也来了精神。“干脆咱们都躲出去一阵算了,正好散散心。”
“同去!!”范正平也想出京。
“让咱们那几个不省心的爹自己折腾去吧,小爷不伺候了!”
“对!”大伙儿热络起来。“让他们自己瞎折腾去吧,咱们逍遥去!”
“。。。。。。”
“咳!咳咳!!!!”
唐奕觉得,得出来了。。。。。。
要不再由着这几个小混蛋编排下去,他就从不省心的爹变成二百五了。
。。。。。。
第961章 小棉袄
唐奕脸都是黑的,特么六个孩子编排他们的老子,这事放在后世也是少见啊!
“咳咳咳!!!”使劲清了清嗓子,摆起“家长”的架子行了出去。
“唐叔!”
“唐叔。。。。。。”
范正平和祁圣泽一见是唐奕,立马就弹了起来,更是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范正平更是不忘瞪了一眼唐风,意思是:瞅你挑这地方,抓现形了吧?
唐风也是委屈,回了一个眼神:
谁知道他老人家这么欠啊,追来了!
“爹。。。。”
“爹。。。”
“爹。。。”
“老爹。。。”
四小疯也站了起来,应着声。
“哟。。。。”唐奕一挑眉头,先不管范正平和祁圣泽。
“还知道我是你们爹啊?”
两手一背,跺着步子走到几个孩子身前。
“说啊,继续说。”
“刚才说的不是挺起劲儿的吗?”
唐雨一撅嘴,低着小脑袋,知道刚才说的那些话肯定是让人听去了。
“您都。。。在这儿了,还怎么说呀?”
“还顶嘴!”
唐奕眼珠子一瞪,这个气哟,猛的上前一步,顶着唐雨的脑门,“你说说你,你说说你。。。。”
“人家的闺女都是爹的贴心小棉袄,我这个倒好,专门跟他爹对着来。”
唐雨一点都不怕,白眼球一翻,阴阳怪气的来了一句:
“闺女啊,都是别人家的好。”
“你!!”唐奕被顶的一句话说不出来,一扬手,“信不信我扇你!”
“打。”唐雨把小脸凑上去。“就不信我爹舍得!”
“我。。。。我还真舍不得。。。。”
哭丧着脸,一副被打败的样子放下手,对于这个闺女,唐奕还真舍不得。
“您呀。。。。”唐雨顺杆儿就爬。“就知道足吧。”
拉着唐奕,像搀老头一般让唐奕坐下。“凭良心说话,你宝贝闺女还不够贴心呀?”
半撒娇,半埋怨地斜了一眼自家老子,“您自己说,我帮您省了多少麻烦?”
“两回事!”唐奕嘴上不服输,可是语气却软了下来。
“帮你亲爹那是应当应份,天经地意!”
“可有这么编排你爹的吗?
“这要是传出去。。。。”
“哦。。。唐疯子前面再加一个‘不省心的’,那你爹我这张脸还要不要了?”
“嘿嘿。”唐雨装傻似的干笑。“下不为例,下不为例,还不行嘛?”
边上的范正平、祁圣泽,外加唐吟、唐风、唐颂,看的直憋不住乐。
谁能想到,说一不二、权倾天下的唐疯子,在家里却被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拿的死死的呢?
不过,不得不承认,唐小雨这哄人的本事,大宋她要是认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认第一。
唐奕已经彻底没了脾气。
“你呀!”使劲在唐雨脑门上戳了一下,七分宠溺,三分责备。
“就会欺负你爹!”
“谁说的?”唐雨一扬小下巴。“在外面你闺女也照样吃得开!”
“你就说今天在秦家瓦子,怎么样?干的漂亮吧?”
“你还有脸提!?”唐奕又瞪起眼睛。不光瞪唐雨,把六个孩子挨个瞪了一遍。
“谁让你们把官家弄出宫的?险些酿成大祸!”
范正平一扁嘴,“那他是皇帝嘛,他要出来谁拦得住?”
唐奕立时把范正平顶回去,“那你们不陪他疯,他还出来干啥?”
好吧,范正平可没唐雨那两下子,给唐雨递去一个助救的目光,意思是,还是你来吧。
唐雨眼珠一转,“爹,话不能这么说。”
“那怎么说?”
“官家您拦得住,那宗麒已经在宫外开府了,您可拦不住了吧?”
“到时候我们和宗麒一块玩,不带着曙哥,弄的好像你和朝臣都向着宗麒似的,平添猜忌不是?”
“。。。。。”唐奕一阵无语。
狠狠的又瞪了唐雨一眼,“什么时候你都有理!”
“别打岔。”唐雨不依。“您还没说呢,今天这事做的可还妥当?”
说着话,小脸那叫一个得意,“赵宗球那厮,奸计落空,还白挨了一顿好打,哈!!”
“唉。。。。”
唐奕暗暗一叹,他知道,今天要不夸一夸这丫头,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可是,怎么夸呢?
说实话,唐雨处理的确实漂亮。
那样的场合,那么多人,能让赵曙全身而退,换做自己,也只有发疯这一个办法了。
但是,别看唐奕自己能动手就别bb,真轮到小辈身上,他又希望他们能更理性一些了。
更不想因为自己的夸赞而让孩子们生出做得对的心态,进而助涨他们的气焰。
也许,天下父亲皆是这般矛盾吧!
“都坐下吧!”唐奕和声吩咐。“唐吟,你去拿点酒来。”
“啊。。。啊?”唐吟一愣,亲爹这是要一边喝着一边夸?
“多拿几个杯子。”
说完,不理唐吟了,看向唐雨。
“闺女,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唐雨先是怔了一怔,说实在的,平时别看他们兄妹四个老是惹祸,可是唐奕这个当爹的还从来没像今天这么严肃过。
下意识道:“当然是真话!”
“好。”唐奕点着头。“真话就是,打的好!”
“换了你爹我在那儿,也许直接打断他的腿,让他和他那些哥哥弟弟作伴去!”
“但是,方法不对!”
“方法不对?”唐雨没太听懂。
既然说打的好,老爹也说会这么干,这个方法不对,又从何说起呢?
正要问,却是唐吟拎着酒壶,捧着一摞酒杯跑回来了,身后还追着君娘娘和福康娘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