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不重要,暂且先把富弼放到一边,看着下首表情各异的臣子们。
“朕知道,你们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
“不过,先等等再说。”
“朕把你们叫进来,还有另外一个事情,要当众来办。”
“陛下请讲,臣等必从!!”
文彦博心情大好,自是愿意成全。
“嗯。”赵祯来着头。
“朕要。。。。”
“另立,遗诏。”
嘎!?
文彦博又差点没噎着,另立遗诏??另立遗诏你当着群臣的面儿说什么啊?
遗诏这个东西,除少数重臣,一般臣子除非到皇帝死了之后,是不可能知晓的。
“陛下。。。”
可惜,赵祯根本不给文彦博等人说话的机会。
只闻他悠悠然道:“朕自知时日无多,已得先皇召唤,莫敢不从。。。。。。”
“为保我皇宋万世之基,特以残躯立此遗命以戒后人。”
“其一,太子仁厚,睿德善政,继我大统,以保皇宋安泰。”
“其二,皇后曹氏,虽仁笑慈善,明断勤思,然后宫摄政终非长久之计,遂,太子即位,皇后不得垂帘,不得佐政,不得善越。”
。。。。。。
这个“其二”一出,文彦博、王安石眼睛都开始冒绿光。
官家可以啊!够意思!!
皇后不垂帘,太子又年幼。。。。。。那他妈的,大小权务,还不都是他们这些相公们的!?
虽不知道赵祯是对他们的信任,还是在补偿这一次的惊吓,但是结果已经有了,让众人怎么能不高兴!?
。。。。。。
“其三。。。。。。”赵祯还没说完。
“其三,唐子浩。。。。”
唐疯子的名字一出,大伙儿的心立马又提了起来。
只闻赵祯道:“唐子浩复燕之功,开疆扩土之劳,实我皇宋之栋梁也。”
“虽有小错,然瑕不掩瑜,癫王之称,有悖公允,特赐丹书铁卷,封亲王,名曰:镇疆,世袭子孙万代。”
。。。。。。
大伙儿听的直咧嘴,心里甚至有点嫉妒,官家对唐奕当真是太宠爱了,把封王圣令都放在遗诏里了。
这样一来,不但无人可反对,而且唐奕不接也得接,先皇遗命,那可没法抗旨了。
至于什么免死金牌,世袭子孙。。。。。。还万代!?
虽然有点过分,可是,也能理解。
虽然不知道官家和唐奕在宫里发生了什么,但是结果确实是唐奕妥协了,不然也没有太子即位这个说法了。
总之,唐奕带着兵来,却没能成事儿,不管是什么原因,总要给些补偿嘛。
再说,与太子继位,还有皇后不垂帘比起来,这等小事,已经不算什么了。
这事儿连王安石都觉得说得过去,应该的,唐奕的功劳确实当得起一个镇疆王,更当得起一个丹书铁卷。
只要皇权在他们这边,即使给错了,将来也可以把给他的,变成不给他的。
。。。。。。
“其四。。。。。”
怎么还有??
大伙儿心说,该安排的已经都安排了,还有什么没交待的?
。。。。。。
但有人不这么想。
还真有!!!
文彦博一振,只觉心跳都漏了一拍。
刚刚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皇后不垂帘,太子尚年幼,刚才只顾着高兴,却是忘了,官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官家怎么可能放任十一岁的小皇帝在帝位上无依无靠呢!?
文彦博想到了一个职位,虽然在大宋百年历史之中从未出现过,但是,依现在的情形。。。。。。
这个职位,很可能要出现了!!
。。。。。。
没错,文彦博猜的一点都没错,包括王安石、富弼等人也猜到了这一点
顾命大臣!!
按赵祯现在的遗诏,他要任命顾命大臣。
会是谁?
文彦博??
富弼??
应当就是这二人之中,不做他选。
。。。。。。
赵祯确确实实要任命大宋开国百年的第一位顾命大臣,不过。。。。
呵呵,偏偏就是文官眼中,不做“他选”的那个“他选”。
“其四!!!”
“太子年幼,恐,难当政务。”
“诏命!!”
“镇疆王唐奕,辅政理事,直至天年!!”
。。。。。。
“直、娘、贼!!”王安石闻罢,差骂出声。
文彦博则是脑袋嗡的一声,险些栽倒。
镇疆王辅政。。。。
镇疆王辅政!!!
妈了个巴子,唐奕要是辅政,谁当皇帝还有什么分别?
刚刚还在狂喜太子党的胜利,结果,赵祯来了个急转弯,太子是得位了,可是,文扒皮发现,这个“太子党”。。。。
原来没赢!!
“好!”
石进武、庞籍等人听了赵祯的“其四”,猛的大喜,暗暗大叫:“好!!!”
他们扶植的不是太子,也不是赵宗麒,他们要扶植的是唐奕。
只要唐奕上位,谁当皇帝,都是一样。
“爷爷!”王守忠更是激动的,下意识看向王德用。
“成了!!”
“呼。。。。。。”
王德用长出一口浊气,确实成了。
那接下来。。。。
。。。。。。
“陛下!!万万不可!!”
王安石终于回过神来,猛然大叫,响彻整个福宁殿前。
赵祯眉头一皱,“有何不可!?”
“陛下!”王安石彻底急了。“癫王当国,臣以为万万不可!!”
赵祯不为所动,“是镇疆王,不是癫王。”
“不管是镇疆王,还是癫王,只要是唐子浩,皆不可当国!!”
“大宋开国百年,宁用内宫当政,亦不放权外臣辅政,陛下不是不明白其实的道理!!”
“何况,唐子浩还是一个异姓王爷!”
。。。。。。
其实,大宋朝幼主即位,不取顾命大臣,而唯用后宫,是有原因的。
大宋士大夫与天子共治,相互是制衡的关系,不单单是士大夫制衡天子,天子也在制衡士大夫。
顾命大臣,即是文官,等于是士大夫把皇权那一部分也掌握在了手里,所以从不先例。
而大宋一般用太后垂帘,那是因为皇后一般皆出自将门,与文官天然对立,形成一种新的制衡。
所以,顾命辅政一说,历来新旧交替时提都不会提。
那话说回来,刚刚赵祯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为什么没人反对呢?
很简单,因为在现在这个局势之下,将门与军队倒向癫王,士大夫需要把权力尽数掌握在自己手里,需要一个一言九鼎的顾命大臣来打压嚣张的将门。
可是,这个顾命大臣必须是士大夫才行,若换了别人。。。。。。特别是唐奕,那特么就另说了。
王介甫现在拿大宋没有过辅政之臣说事,也是逼到没法了,在这没理辩三分呢!!
赵祯默默地看着王安石,良久,却是转头问向文彦博,“文卿以为。。。合适吗?”
“。。。。。。”
“这。。。。”文彦博哑火了。
他虽然也反对唐奕辅政,但是,他不能说他反对。
因为,他比王安石懂得审时度势的多,现在出声儿,就是找死。
“臣。。。臣。。。。臣并无异议。”
“嗯。”
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回头对王安石道:“看来,除了王卿,别人倒挺认可癫王。”
别人赵祯根本就没问,王安石眼神仿佛要杀人,恶狠狠地瞪着文彦博,瞪着富弼,瞪着包拯、唐介。
“你们。。。。”
“皆国贼尔!!”
王天真要是懂得缩头,他就不是王天真了,纵使刀山火海,王天真也敢冲一冲,闯一闯。
此时虽然只有他一个人在战斗,他也绝不会退缩。
“陛下!!”
“好了。。。。”赵祯打断他。“介甫啊,要知进退。”
这话说的已经近乎漏骨,意思就是:你别再闹了,朕不是在害你,而在救你。等着唐奕来处理,光燕云那一件事,就够你死八百回!
“陛下。。。。”
此时却是包拯、唐介看不下去了,他们想出头,帮王安石说句话,唐奕辅政确实不太合适。
“此事就这么定了,文卿,拟旨吧。”
赵祯当然也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这二人与王安石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只是单纯的觉得不合适。
“陛下!!!”
有人声援,王安石更是来了精神,绝不能让官家把这道旨意坐实。
“陛下,纵使顾命辅政之事尚有可行之处,但是。。。。。。”
王天真正面刚不过,又开始想别的路子了。
“一指场中泾渭分明的两派!!”
“今天呢!?”
“今天这个局面,如何收场!?”
“。。。。。。”
赵祯也就是病着,实在没力量生气,不然非得好好骂一骂这个拗人!!
朕不就是在帮你们收场吗?难道你让唐疯子来给你收场??
。。。。。。
可是王安石拼了!
信念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力量,是正义;有时候,那就是自裁的刀!!
而此时,王安石已经分不清这是他的力量,还是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刀了。
“癫王率兵进犯,大闹皇城!!”
“石进武、王守忠置守土之责于不顾,万里而还,为癫王助阵!!”
“此等置家国于不顾,乱政叛国之举,难道陛下当天下百姓都是瞎子吗!?”
“陛下!!”王安石凄然急呼。“百万开封城民可是眼睁睁看着呢啊!!”
“如若就此揭过,王法何在!?我大宋皇家的威严何在!?”
。。。。。。
这边王安石还没说完,那边文彦博已经忍不住了。
“王介甫!!你闭嘴!!”
你大爷的,你自己想死,非拉上我们吗??
但是,文彦博想阻止已经晚了。
庞籍听罢,嗤之以鼻,愤然呛声:“石将军、王将军,也只是人回来了,兵还守在四边。”
“不像某人。。。假传圣谕,若不是狄青忠肝义胆,冒死抗命,恐怕燕云现在已经易主了!!”
。。。。
此时此刻,文扒皮恨不得给王安石跪下!!
你特么要闹哪样啊???
自己想死,非拉上我们垫背吗??这特么不是明摆着吗?癫王系脑子有坑不跟你对着揭短。
他哪知道,王安石就是自己想死,拉上他们垫背!!
王天真的执着已然疯魔,他宁可赔上自己,赔上文富,赔上将门,也要把唐奕从辅政理国的位子上拉下来。
。。。。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然是再无转圜,赵祯就算想和稀泥也万万不能,满朝文武、外邦使节,皆在侧听得真真切切。
这么大的事儿要是还置之不理,那不光是皇家颜面扫地,大宋朝的精气神也同时垮了。
。。。。。。
人群之中,老将王德用一叹,心道,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看了眼富彦国,低声对王守忠道:“该你了。。。”
王守忠心中一紧,“爷爷!!不能。。。。”
王德用登时大怒,“坏我大事,老夫生剥了你!!”
“。。。。”
王守忠眼泪就下来了,他知道爷爷心意已决,无有更改,红着眼睛,猛一咬牙,木然地缓缓行出队列。
“臣。。。。有本奏!!”
场中一滞,万没想到,这个时候,王守忠会出来掺合。
赵祯也有意外,怅然道,“何奏。”
王守忠两行热泪涓涓而下,“臣。。。。检举!!”
“臣。。。。检举鲁国公王德用,是为。。。。罪。。。首!”
“臣检举。。。。。。”
“王德用利用军中影响,密令臣与石进武、庞籍等人串联,暗拥镇疆王,实则为己牟利!!”
“前,密谋回师兵谏。”
“今,不召自回,皆是家祖所谋!!镇疆王。。。。”
“具不知晓!实乃。。。。。”
“实乃!!”
“实乃家祖,一人之罪!!”
“。。。。。。”
“。。。。。。。”
“。。。。。。”
满场皆肃,落可闻针。
赵祯静静细听,面无表情,眼神。。。。不看王守忠,更不看王德用,而是盯着王安石,冷的近乎冰点。
良久,赵祯才艰难开口:“王德用。。。。何在?”
“老臣。。。。在。”王老将军平静出班,平静拜礼。
“你可。。。知罪?”
“老臣。。。知罪!愿领。。。。罪责!”
赵祯点点头,抬眼看向王安石。
现在,赵祯有点明白,为什么唐奕对这个王安石始终不喜了。
这个人。。有才。
这个人。。。也有忠心,更有能力。
可是,这个人缺点,太致命了,一个不好。。。。
比如现在,是要坏事的!!
悠然开口,“既然如此,那就一并处理了吧。”
“王老将军已然领罪,那假传圣旨之事。”
王安石没怎么样,文彦博差点没瘫地上,他特么也是罪首之一啊!!
正在琢磨,在赵祯深挖之前怎么逃过一劫。。。。。。
其实,现在文彦博心里有一个念头,只不过一闪而逝!!!
那就是,他要把所有的罪责扛下来,因为只有这样,此时的影响才不会大到撼动整个朝堂。
可惜,文扒文终究还是没有那么高尚。
突然,身边的富弼昂然出声:
“臣。。。。领罪!!”
“。。。。。”文扒文都傻了,没明白富弼领的哪门子罪?
富弼已经出去了。
“臣自领罪责。”
“假传圣旨一事,盖臣一手所为,望陛下责罚。”
。。。。
赵祯怔怔地看着富弼。。。。。。
眼神之中,没有怨恨,而是。。。。
感激!!
这个时候,也只有富彦国能站出来了。
赵祯然不知道,富弼在这里面起了什么作用,他更不知道,要不是富弼急中生智在最后加的那十二个字,燕云可能真的就丢了。
可即便是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依然感激富弼。
就像他,感激王德用一样!
因为,这二人在保,一个在保唐奕!一个。。。。。。
在保社稷江山!
如果这件事依着王安石闹下去,不管是假传圣旨,还是癫王系逼宫,一大批人要受到牵连,一大批人要跟着王安石一起倒霉。
都什么人呢?西南的军、政两位大员,石进武和庞籍,西北的统帅王守忠。
明确支持唐奕的丁度、宋庠、杨文广。。。。。。
看看这都是什么人,大宋一大半的国防,还有外务,直接就垮了。
而另一边呢?
文彦博、富弼、王安石,这些直接参与假圣旨的人,一定是跑不了了。
曹皇后有卖国存私之嫌,太子有监国不利之错误。
包拯、唐介、文武百官有监察不严,玩忽职守之罪恶。
这边又都是些什么人?
真要处理,大宋朝还哪里剩得下治国之人?三省六部一个相公都剩不下!!
赵祯之所以要赶在唐奕前面先把大局定下来,就是避免唐奕脑袋一热,真把太子党的文臣都拿掉。
没人了,那朝堂还怎么维系??
结果可好,王安石拼了,不顾一切,要不是富弼,都得给他陪葬。
这才是真正的大义,是真正的忠良!
王德用和富弼这是在用恶心自己,来保全大宋社稷。
。。。。。。
赵祯心知,在场的这么多人,也许唯一没有罪过的人,就是王德用和富弼。
可是。。。。
此时此刻,他必须做一个昏君,必须让这二人承担所有。
这就是政谋,是为君者的无奈!
这也是小疯子最讨厌的东西,最憎恶的东西!
也许。。。
赵祯暗叹,是该让唐奕来整治一下这扭曲的“道理”了。
虽有为难,可是最后,赵祯还是把两个最不应该治罪的人。。。。
治罪了!
“王德用。。。。。”艰难开口。“结党营私。。。陷镇疆王于不义。。。。。”
“罢去官职,爵位,贬为庶民。。。。”
“禁闭。。。回山。”
“富弼。。。。”
“假传圣意。。。妄受圣恩。。。。”
“贬降三级,流放。。。涯州。”
众人闻旨,一阵哀戚,明眼人都知道,这二人是替他们受过。
而二人所承担的罪责,哪一条都够死罪,可处罚很轻,看似不痛不痒。
但是,在场的所有人更清楚。。。
此诏一下,王德用、富弼一世英明尽毁!
对于他们这个层次的名臣来讲,这比杀人,更残忍!
。。。。
“陛下!!”
王安石怎么可能接受这个结果??王天真到了这个时候还在拗!
“王德用这明显就是壮士断腕,丢车保帅!!”
“富弼之言,也非。。。。”
“够了!!”
赵祯真的怒了,用尽所有力气暴怒狂吼!!
“你。。。你要闹到什么时候!?”
“我。。。”王安石一阵气结。
官家怎么就不明白呢??唐奕上位,他们将门什么没有?
还在乎一个王德用?
官家那里说不清,只得把矛头对准别处。
猛的甩头,瞪着王老将军!!
“你!!”
“你好手段!!好心机!!”
“你。。。。你是乱臣!!是国贼!!”
。。。。
“哼。。。。。”王老将军轻蔑地斜了一眼王安石,连正眼相对都是欠奉。
言语之中,没一丝一豪的尊重。
“老夫是乱臣不假。。。”
向赵祯一拱手,“毕竟忤逆天家,犯上作乱这是无可辩驳的,老臣愿以死谢罪!”
“可是。。。。”
老将军话锋一转,朝着王安石凑了上去,“老夫忤逆,出卖的是自己。。。。。”
“你呢?”
“你出卖的是燕云!是大宋的土地和百姓!”
狰狞的面容吓的王安石一缩。
“我。。。”
王德用根本不想和他废话,这种人,不值得!
“呵呵。。。。”轻蔑再笑。
“国贼?”
“不敢当。”
“没有你敢偷!!也没有你卖的彻底!”
说着话,退回班中,不与王安石再争论半句。
。。。。。
王安石纵有千辩之口,此时也被老将军顶的半句话也说不出来,面上青一阵红一阵。
错愕之间。。。。
只闻上首的官家,悠悠然的一句话。。。。。
“介甫啊。。。。你险些毁了朕的一世英明啊。。。。。”
轰!!!
王安石猛的怔住。
倒不是幡然悔悟,而是他知道,官家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他政治生涯。。。。结束了。
。。。。。。
陷官家于不义,这种话从官家嘴里说出来,那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辞官谢罪!
就算他不想辞,身后那些如刀子一般的眼神,也不会放任他不辞。
那是一句,诛心之言。
刚刚官家对所有太子党和所有癫王系,没说过一句狠话,对文彦博没说过一句狠话。。。。。。对想帮自己的包拯、唐介没说过一句狠话。
甚至对犯下忤逆大罪的王德用、富弼也没说一句狠话。
偏偏对他王安石。。。。。
他知道,结束了。
。。。。。。
萎靡的看了看场中各位,突然发现,他真的是一个人在战斗。。。。
向着赵祯躬身一礼,“臣。。。。突感不适,暂请告退。”
“望官家恩准。”
“嗯。。。”赵祯冷冷的点着头,“去吧。。。。”
“安心养病,你的政务,有人会替你处理好。”
。。。。。。
第899章 最幸福的离开
王安石一走,赵祯最后的阻碍已然不在。
环视全场,“此遗诏,可有异议?”
“臣等,无异议。”
“好啊。。。。”赵祯长出口气,整个人放松下来。
可是刚一松神,整个人就是一萎,那口气一退,终还是挺不住了。
众人大惊,急呼陛下。
李孝光急急去传太医,阎康更是吩咐人要把官家往屋里抬。
“不要回殿。。。。”
赵祯强打精神,努力睁开疲惫的双目,看着夜空喃喃道:“那焰火。。。还有吗?”
“朕还想看。。。。”
“有!”阎康红着眼睛。“镇疆王说了,还有好多。”
“哦。。。。”赵祯露出笑意。“那让他接着放。。。”
“今夜,不是上元吗?”
“让百姓们,多高兴高兴。”
说着话,看向群臣,“朕想上宣德楼,与百姓同乐。”
“你们。。。。。。可愿同往?”
。。。。
大家知道,赵祯此时已是强弩之末,心中无不哀然绞痛。
“臣等。。。。。。愿意。”
。。。。。。
另一边,阎康小跑着出宫,唐奕正等在宫门前。
“完事了!?”唐奕大喜,不等阎康说话,已经到向宫中冲。
“殿下!!”阎康道。“陛下有旨,让殿殿下继续燃放焰火。。。”
“而且。。。”阎康一阵为难。
“而且什么?”
“而且陛下要上宣德楼,与百姓同乐。”
“这可如何是好?”
老皇帝可能并不知道,开封近日肃杀森然,百姓们根本就没过上元节,又如何“同乐”?
“现在可都半夜了,哪儿找人去?”
“没问题!!”
不想,唐奕答的极是干脆,回头吩咐,“曹老二!!”
“在呢。”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你就挨家挨户的砸门,就是绑,也得把人都给我叫出来过节!!”
。。。。
曹觉二话不说,带着六万涯州军就走。
当然,他不可能真像唐奕说的去绑,去挨家挨户的砸门,就算他想这么干,也没那个条件啊,涯州军一大半连汉话都说不利索,怎么叫人??
曹老二有他的办法,这货直奔东西厢营。
六万人把四十万禁军堵在营地里,刀架在指挥使的脖子上:
“叫你的人,挨家挨户给老子磕头请人!!”
“一个时辰不把街面填满,我剁了你!”
。。。。。
一个时辰之后。
以樊楼、任店、孙羊正店为首的七十二家大酒楼,千多家脚店,个个掌灯开市。。。。。。
秦家瓦子带头,京城所有瓦市的乐师琴匠,甜水巷的粉头儿姐儿们,打扮的花枝招展齐聚宣德门。。。。。。
相国寺、铁塔寺的大和尚也走上街头,沿街讲经。。。。。。
四十万禁军。。。。
近百万开封民众,陆陆续续走上街头。
他们手里擎着花灯,如漫天星光点点,照亮了整个开封城。
轰轰轰轰轰!!!
以宣德楼为首,城东、城西、城南数个炮点为辅,烟花礼炮,同时炸响,瞬间点燃。。。。。。
嘉佑八年的上元节!
宣德楼下,花火绽放的夜空,与彩灯照地,载歌载舞的人潮融为一体,太平盛世、锦绣华年!!
拱卫着城楼之上,卧倒在躺椅上面的大宋官家。
此时此刻,赵祯在烟花与歌声中正在接见几个特殊的人物
大宋西方元帅苏玛、十字军统帅唐纳德,还有。。。盟友爱德华。
许是看开了,赵祯并没有掩饰什么,出奇的豁达。
“让你们见笑了,初到大宋,就遇上这种事情。”
三人受宠若惊,齐齐用赵祯听不懂的语言,矢口否认。
说实话,内乱他们不是没见过,可是。。。。
像大宋这种级别的内乱,像大宋这种“儒雅”的内乱,他们还真的第一次见到。
爱德华甚至觉得,这就是文明与野蛮的差别吧。
来到大宋这段时间,他深深的被这个伟大的文明而震撼不已,唐奕在欧洲的时候一点都没有夸张,这里。。。
真的富庶到他无法想像,文明到他无法想像。
如果今夜的事情放在西撒克斯,或者欧洲任何一个地方,那不血流成河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是。。。
这一夜,他亲眼见证了这个东方大国的体量有多大,数十万大军的叛乱,在皇帝谈笑间消于无形。
人臣与皇帝之间,说的那些话,即使有翻译,他都听不懂!!
他甚至不能理解,那两个皇帝明显不想处置的人,为什么会成了罪魁祸首。
这让他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笑话大宋的意思,反而对这个东方古国更加的钦佩,对他们的文化更加的着迷。
而苏玛和唐纳德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只认准一点,唐奕牛,他们就跟着牛。唐奕成了“大官儿”,那他们也就有了好日子。
至于大宋有多好。。。。。。
那已经不用描述了,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让他们都不想走了。
就在刚刚,一位大宋的高级官员热情的找他们聊天,甚至提出,如果他们愿意,可以把家人送到大宋来生活,朝廷会负责他们家人一切的开销。
这简直太棒了!!
想到家人,还有将来的自己可以在这样一个和平、富足友善的环境中生活,二人对“生活“二字,又有了新的理解。
他们哪知道,大宋的那些文官坏的都流脓了,把他们卖了还给人家数钱呢?
还恩赐???
那特么是想把他们的家人当人质,好让朝廷对他们放心!!
。。。。。。
“你们远道而来。。。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朋友。。。”
“朕都没有尽到地主之谊,惭愧啊。。。。”
赵祯已经极其虚弱,却还是耐着性子与三人说话。
其实,他知道,他不必如此,可是人家大老远的奔着来见他,不见。。。不说几句。。不合适。
。。。。。。
终于,赵祯与三人聊了一会,亲自给苏玛和唐纳德赐下封赏,又亲自送给爱德华诸多礼物,这才让三人下去。
这时,太子赵曙、长子宗麒、唐吟、唐风、唐颂、唐雨这些孩子们才围了上来。
福康搀着母妃苗氏,张贵妃则是伴着曹皇后,曹国舅、赵允弼,还有一众宗室皇亲,也都来到赵祯身前。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意,每个人。。。都与老皇帝,一同享受着难得的太平盛世!!
唯独唐奕有点。。。。不高兴。
“我说陛下。。。辅政可以,既然。。。”
后半句没说,赵祯也懂,“既然让你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儿,多半是不会放过我的。”
“但是!!”
重点是这个但是!!
“什么丹书铁卷,我可不要哈。”
赵祯乐了,曹皇后则是大笑揶揄,“真是奇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