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们身后,两万禁军,一左一右分成了两个万人队。

    一面倒还看得过去,皆是青壮兵士,就算蔫头耷脑,一点精神都没有,可是好好训练一番也能一用。

    可另一面就不咋地了。全是满脸褶子的爷爷兵。

    有的连头发都白了,腰都快直不起来了。。。。手里的大枪杵在那当拐杖使,都说禁军弱,这样的兵怎么可能打仗?

    “他娘的,官家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发来五万的编制,结果就一万能用,剩下四万还得咱自己补齐。。。”

    曹老二在身旁一撇嘴,“你可以不补嘛,下面什么情况官家心里明镜似的。补了奇怪了。”

    “那哪儿成!”唐奕眼睛一立“老子治下的军队要是也有空额,传出去还不够丢人的!”

    朝石家兄弟一招手,“过来!”

    两人溜溜的靠了过来,“殿下有何吩咐?”

    唐奕拧着眉头:“都是明白人,给我交个实底儿,到你们手里的实饷有多少?”

    “呃。。。”两人对视一眼,支吾了起来。。。。

    唐疯子怎么还问起这个来了?

    吃空饷这个事人人皆知,但是不能拿到台面儿上来说。这也太直接了。

    二人直犯嘀咕,唐疯子到底什么意思?是想分一杯羹还是要抓石家的把柄啊?

    “别跟个娘们儿似的。”唐奕极为不屑的出声儿,一搭眼就猜到这两兄弟心里想什么呢。

    “第一,老子还真看不上你们那两个小钱儿,没想刮你们的地皮儿。”

    “第二,咱们也没心思管你们将门那些破事儿。”

    “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这。。。”两人不约而同的看了一眼曹老二,心道你也是将门出身,空饷曹家也没少吃,倒底能不能说啊。

    曹觉一乐“说吧,子浩都是自己人,没什么可瞒的。”

    “诶!”石全海一咬牙,说就说!“回禀殿下,三万!”

    “靠!”

    唐奕直接就骂娘了。

    “就三万?”

    “就三万!”

    也就是说从三衙支度出来五万人的粮饷,一层一层往下扒,到都虞候这一层就剩三万了。

    说心里话,这一点唐奕早有预期,

    大宋禁军吃空饷,可不是简单的某一个人贪污了多少多少钱。那已经到了组织严明,上下分工,科学管理的先进程度了。

    从三司按照在册兵源向兵部三衙调拨粮饷、开支开始,一层一层往下扒皮。上到三衙都指挥使,下到伍长兵头儿,人人有份儿。

    从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三司各属、卫尉寺、皇城司、三卫官、各禁军大营、个个分肥。

    五万人的粮饷,还没出库,就被三司扒了一层,发到三衙手里,就不是五万了。

    三衙的头头脑脑扒几层,再往下发,具体到哪个衙门口儿再扒几层,哪个军再扒。。。从军到厢再扒。。。。

    说白了,到石家兄弟这里,是五万变成了三万,而他们想捞取更大的油水怎么办?只能是缩减实额,留出更多的空额来谋取更大的利益。

    比如现在,手里就两万人,却收了三万的饷,多出来的一万,自然就是他们的。

    可是唐奕没想到差这么多。。。。到石全海这儿就剩六成了。

    见唐奕脸色越来越不好,石全海急忙解释了起来。。。

    “上面刮的太狠,我们也没办法。。。。”

    “再说这一万空饷,也不是进了我们兄弟的腰包,下面还一堆兄弟得照拂。。。”

    “行了行了!”唐奕懒得听他哭穷。“和着就特么三万,老子还得给他贴两万人的饷!?”

    “殿下!!”石全海一听也急了:“手下留情啊!”

    和着唐疯子是一口都没打算给他们留?三万的实饷都算到他的帐里去了。

    “我们兄弟也不容易,要是没了这空额,可就都得喝西北风了。”

    “瞅你那点出息!”唐奕没好气的瞪了石全海一眼“要不怎么说你们石家眼皮子太浅,没啥前途!”

    “可着大宋地界打听打听,老子亏待过自己人吗?”

    “额。。。”石全海一滞,啥意思?癫王另给好处?

    他想不明白,可是分弟弟石全安可是比他上道太多了。

    唐奕此言一出,瞬间大喜过望,连什么巴望着开溜的心思都扔到脑后去了!

    朝唐奕猛一抱拳!“蒙殿下抬爱,我兄弟二人,感激涕零!”

    “哎。。。。。”唐奕眉头一挑,还是对着石全海出气。

    “你弟弟是个明白人,比你有出息!”

    又看向石全安吩咐道:“把营以上的将校聚拢过来,一会我有话说。”

    说完,迈着四方步到一边儿等着去了。

    这边儿石全海让唐奕挤兑的还有点懵,怔怔的看着石全安“啥意思?癫王把那个空额给咱们补上?”

    石全安一翻白眼儿也是服气了,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这个傻哥哥怎么还听不懂呢?

    “哥啊,补不补都是另说,殿下这话里最有份量的是‘自己人’这三个字!”

    “哦。。。”石全海点着头。。。。

    蹦出一句,差点没把石全安气死!“他倒挺能说,谁是他的‘自己人’?”

    石全安彻底无语。。。

    看来这个傻哥哥真是一点都不明白啊!

    哥俩被扣下了,自家父在京城处境立时尴尬,在这么一个微妙的时期,父亲摇摆不定的当口,唐奕这一句自己人的分量有多重?这是明着伸出大腿让你抱!

    无奈道:“看看曹潘家王杨四家。三哥总明白这个自己人的差别在哪了吧!?”

    说完再不与这傻哥哥废话,按照唐奕的吩咐,去集合各营将校去了。

    石全海自己站在那想了半天。。。

    终于眼睛猛的瞪圆!追着五弟就颠了过去,“你是说咱石家也能像曹潘几家一样,富的流油?”

    。。。。

    唐奕远远的看着石全海的背影,和曹觉小声说话“这个石家老三,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儿啊?看着有点愣。。。”

    曹老二道:“石全海这人,脑子是不太好使,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比他弟弟实在的多,真论到用兵之术,也不算算庸手。”

    唐奕点了点头,“那还不错,留下带那一万青壮。把他弟弟划出来。”

    曹觉闻言不觉奇怪,反道歪头看着唐奕玩味一笑:

    “某些人口不对心啊。。。。”

    “什么意思?”

    曹老二道:“不是对官家的按排怀恨在心吗?怎么还又贴钱,又尽心的,连‘自己人’的帽子都给石家扣上了?”

    这话要是传回京去,石家就算想跑也跑不了了。

    “。。。。”

    唐奕沉默良久。。。

    “两码事儿!”

    “切~!”曹觉嗤之以鼻,这家伙还是放不下!却偏要嘴硬!

    。。。。

    没一会儿,石家兄弟带着一众营将过来。

    唐奕也不废话。

    “谁管军需?出来一个。”

    “末将在!”打人群里走出一个中年将校“末将乃洪武军粮草都尉,暂管五军支度。”

    “嗯。”唐奕应了一声,直接下令。

    “这几天你把这两万实额,重新造册,不以五军分之,凡四十岁下的青壮兵卒,不分军别,统归一册。”

    “四十岁上之老弱残兵,亦不分军别,统归另一册。”

    “这。。。。”粮草都尉一怔,有点为难。。。五军变两军?这是私改军制,上面能同意吗?

    唐奕却是不管他,继续自顾自说。

    “以后,青壮兵卒粮饷按就京师阎王营的标准发放,”

    “老弱之兵,则原饷不动,不得亏缺!”

    “。。。。。。。”那将官又是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回倒是下意识看向石家兄弟。。。。

    青壮按阎王营的标准发饷?特么谁不知道阎王营的饷钱是禁军的三倍!照癫王这个标准,哪来那么多饷钱?

    “别看他!看我!”唐奕瞪着眼睛,一指脚下!“在这里,老子说了算!”

    那军将一缩脖子,石全安也适时谄媚出声:“既然留在了涯州,那以后就都听殿下的,不得抗命!”

    “末将遵命。。。”

    “嗯,下去吧速办!”石全声色厉敛,说完嘿嘿笑面又对向唐奕“殿下还有何吩咐?”

    “把五个军的青壮集中起来编为一军,暂且定名为琊琅军”(亚龙湾也叫琊琅湾)

    “殿下不可。。。”石全海又跳出来了。。。。

    “别说话,听我说!”

    石全海脸色一苦,“可是五军变一军,咱没法管朝廷要饷了啊。。。。”

    唐奕心里暗骂,你特么就掉钱眼儿里了!

    “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圣旨、编制、粮饷老子自然给你弄的明明白白,让你名正言顺的走马上任!”

    “好。。。好吧。”石全海悻悻然点头,心里想什么都让这疯子猜着了。

    “那剩下一万的老弱之兵怎么办?也编入琊琅军?”

    “不!”唐奕直接摇头:“剩余一万老弱之兵,暂且把军械、兵甲都收拢上来,留琊琅军备用。”

    “重新整编之后,暂且。。。。”

    “暂且就叫:海南农垦建设兵团吧”

    “啊,啊?”。。。。农垦?

    石全海又犯愣,一时间连兵团是个啥玩意都忘了和唐奕计较。大叫道:“殿下不会是想让咱手下的兵去给你种地吧?”怎么还把刀甲都收上去了?

    “对了!”唐奕眼睛一立!“种地老子都闲岁数大!”

    “那。。。那殿下你也不能这么弄啊。”石全海一脸的便秘“那。。。那空饷你给咱收了,咱还没法和兄弟们交待呢,这又抽了咱一万兵去给你种地。。。”

    “那,那一点好处没有,谁还给咱们卖命啊?”

    唐奕一翻白眼!这货在钱眼儿里算是出不来了。

    实在没心思和他废话。“那个粮草都尉呢?”

    “末将在!”

    “以农垦建设军团的名义,建一个账册,将来农垦兵团的所有产出,一半上缴三司财政。另一半归自己,随意支出!”

    说到这儿唐奕眯眼看着石全海“想要钱是吧?”

    “海南到处是荒山野地,你们有多大本事就开多少荒种多少粮,能得多大的好处,全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当真!?”石全海俩眼登时冒绿光!!

    心说那可是一万人啊,就算老了点儿,可是种地却没问题,

    这要是玩了命的开荒,十万亩田也开得出来!海南这地方能种三季水稻!打出来的粮食就算朝廷分走一半,那也比一万空额的数目大得多了。。。

    “当然是真的!”唐奕一点不含糊。“我说过了,从来不亏待自己人!”

    。。。

    转向一众将校。

    “从现在开始,往后琊琅军年满四十岁的老兵,即改编入农垦建设兵团。保留军籍,粮饷照发,转为农职。”

    “凡年满四十五岁,且在农垦兵营劳作满五年的,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归属个人,发半饷,但每年自营地产出归个人所有,农税只十取其二,一成上缴朝廷,另一成仍归兵团所有。”

    “凡年满五十岁者,若家中有男丁从军,半饷续发至终老。”

    “无男丁从军,则收回军籍,农税依旧十取其二,朝廷和兵团各得其一。”

    “伍长以上,至营尉以下。按官阶大小,另有安排。”

    “总之,一定在兄弟们过的下去,还过的好!”

    “。。。。。”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心道,好像跟着癫王讨生活,也不赖啊。

    。。。。

    大宋之前治理冗兵难见其效,早就说过了,无外乎动了太多人的奶酪。

    唐奕只能做一个大奶酪出来,去换将门和军队统治阶级现在手里的奶酪。。。。

    只不过人都是现实的,在没见到利益之前,是不会轻易放下手中现在的利益的。

    幸好,在涯州唐奕一言之堂,只手遮天!他正好可以借此来把这个奶酪让天下人都看得见,摸得着。

    。。。。

    其实啊,冗兵这个问题,不光大宋有。。。。

    后世刚刚统一华夏的太祖也遇上过。

    几百万军队打下来了江山,换回来了太平。可是和平时期又用不着那么多军队怎么办?

    太祖可比宋朝的皇帝们英明神武得多!

    兵转农、兵转工!当兵的还是当兵的,可是却放下了枪炮,拿起了锄头、犁杖。

    什么农垦兵团、生产建设兵团。说是军队,却以集体的形势,迅速投入到农业生产、国家建设当中去。

    这是软着陆。

    高明得很!

    既不会因为太激烈引起动荡,又能快速的把消耗资源的军队,变成资源的生产者。

    不同的地方在于,后世的兵团产出大多数归国家所有,而大宋则要分出一部分给既得利益。。。。

    在唐奕看来这没什么不可以,而且这个办法也完全适用于大宋现在的情况,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后世更合适。

    其一,五岭之外还处于蛮荒状态,朝廷即掌控不足,又没有精力开发。正适合农垦兵团的大展拳脚!

    后世两广地区的千里沃土,别说是大宋现在这点老弱残兵,就是把百万宋军都发配过来,也一点不显山露水。完全消化得了。

    其二,粮食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国家国力是否强盛的重要指标,让消耗粮食的兵,去生产粮食,让花费国家财政的军队去创造财富。这一正一反的变化,不用细算也知道会是什么效果。

    其三,大宋实行的募兵制,始终还是存在缺陷的。一入军营,终身为卒。看似和后世的职业军人很接近。可是大宋始终不能很好的解决老兵安置的问题。

    随着军队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势必造成战斗力渐弱的后果。

    通过农垦兵团的逐级筛选,把老兵逐步转化成自耕农。不失一种良策。

    。。。。。

    唯一的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岭南也有饱和的一天,可开发的土地会越来越少。可那将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在唐奕现在考虑的范畴之内。

    也许真到那一天,大宋的疆域已经扩张出另一个有待开发的地方呢?

    以后的事,谁说的准?

    。。。。

第793章 绝对吃药了(五千字)

    等石全海石全安带着一众将校下去之后。

    曹觉这才撇嘴出声,“这就是你给朝廷想出来的兵制新法?”

    “对啊。”唐奕点着头“咋样?还行吧?”

    “不咋样儿!”曹老二嫌弃的瞅了一眼唐奕“大宋禁军主要问题在于空额,你是给了好处,可是空额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啊。”

    “你以为你这扔出一块肉,别人就乖乖把嘴里的肉吐出来了?”

    “做梦!”

    “那帮人贪着呢!小心嘴里的肉没抢下来,锅里的也搭进去!”

    “到时候,既喝着兵血,又拿着农收,两不耽误,看你怎么办!?”曹老二还当是什么好主意,昨夜卖了半天关子也不肯说,原来就是这点本事。。。。

    “吃去呗!”唐奕的回答出人意料。

    “空额这东西,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老子问都不问,提都不提!”

    “。。。。”

    见曹觉一脸茫然,“不明白吧?”

    “不明白问你哥去。”

    说完两手一背,悠哉悠哉的。。。。走了。

    。。。。

    “瞅特么把你能的!咋不上天呢!”曹老二这个气啊,就见不得唐奕这个故作高深的瑟样儿。

    “君嫂子就多余把你接回来,就特么应该在荒岛上臭着你!”

    扑通。。。

    唐奕一个趔趄,差点没载地上。。。

    昨天君欣卓可是把他摁在澡池子里,搓了足足半个时辰才让他进屋。

    洗个澡。。。瘦了半斤。。。

    曹老二这一嚷嚷,唐奕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好像那股子油泥味儿,又往鼻子里钻。。。。

    。。。

    还别说,曹老二真去找他哥问去了。。。。不然心里悬着个事儿,他看看他吃不下饭。。。

    对此曹国舅只是抱以冷笑:

    “能吃多久?照着大郎这个法子办,禁军转农垦,五年后转自耕农。撑死了能吃五年的空额。”

    “大宋立朝百年,这么多年的空额都吃下来了,还在乎这区区五年?”

    “。。。。”

    曹觉怔住。。。

    好像是这么个理儿哈。。。自己咋就没想到呢?

    可是不对啊。急急又问曹国舅

    “就算转了自耕农,不也能领半饷吗?也不少钱呢。”

    “呵。。。”曹国舅干笑一声:“远的不说,就说眼前的石家兄弟,你给他五年,到时候你去问问他,还要不要那个空额?”

    “啥意思?”曹觉没懂,有空额为啥不要?

    “你啊!”曹国舅横了弟弟一眼“当兵真是当对了,你这样儿的也就干点儿打打杀杀的营生,别的事儿多一个弯儿你都转不过来!”

    曹觉眼睛一立“有你这个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大哥挡前面,我琢磨那么多干啥?”

    “。。。”得,这位还挺理直气壮。

    曹佾也懒得和他废话。

    “你就说吧,开荒种地的利大,还是吃空饷的利大?”

    曹老二挠头好好琢磨了一翻。。。

    “应该是开荒吧?对!开荒没错!看石全海那眼神都冒绿光儿了。”

    转而一皱眉头“可是不对啊,这两项不冲突啊?”

    “怎么不冲突?”曹国舅反问道:“开荒不用人啊?空额能领贪饷不假,可能当劳力吗?”

    “呃。”

    “用不上五年,长脑袋的就都会发现,空额吃饷不如实兵劳力来的实惠。”

    “到时候谁还要空额?”

    唐奕这招厉害就厉害在这儿,不像以前了,皇帝哭天抹泪,相公苦口婆心,为的就是让将门消减一点空额以解财政之困。可是痼疾以成,再怎么软的硬的齐上阵,也见不到效果。

    可是这回呢?

    跟本不给你提削减空额的事儿!到时候你自己就嫌手里的空额不能下地干活了。

    谁都不愿意要了。冗兵的问题也自然而然的就解了。

    。。。

    嫌弃的又瞪了弟弟一眼,心说还瞅不起石全海呢,就你这脑子也不比石家老三强到哪去!

    “知道咱们曹家现在在干什么吗?”

    “干什么?”

    “赶紧把手里的空额都换出去呀!用空饷换别家手里的实兵!”

    “日!”曹老二忍不住骂出了声儿,

    曹家往出扔空额,换别家手里的实兵?

    而且专挑四十左右岁的老兵弱残兵往手底下划拉。空额白拿钱,实兵要给贴饷这个道理谁不懂?那别的将家还不蹦高高的换?

    估计都以为曹家脑袋进水了。。。。

    可唐奕这套兵制新法一但实施,那可就有意思了,谁手里的活人多,谁占便宜。。。是谁脑子进水,可就不好说了。

    曹国舅得意的嘴角上扬“得亏咱们和大郎这里先得了消息,不然就亏大了!”

    。。。。

    “哥,我能问一句吗?”曹老二张着个大嘴巴,怔怔出声儿。

    “问吧?”

    “你都换给谁了啊?”

    “石家。”

    噗!!!

    “你也太坏了。。。”

    。。。。

    这一遭确实够坏的,曹国舅是专挑的石家下手,把曹家的空额都甩给了石家。

    石进武要是真就攥在手里,等新兵制一实行,绝对傻眼。

    可惜,他想坑石家一道却没坑着。。。。

    石全海脑子不好使,不知道癫王这个农垦建设兵团的深意何在。

    可石全安却是精着呢,

    涯州的农垦兵团建立不足一年,他就回过味儿来,看出点门道。联想观澜商合和官家近年的动作,哪还想不出这不是涯州专属,而是给大宋禁军预备的!

    急急给家里去信,而石进武这个时候已经是吃的“盆满钵满”正觉得沾了曹家的大便宜呢,

    把老弱残兵都换给了曹家,自家掌控的禁军空额是大了点儿,可是战力却没减,能不高兴吗??

    再一看儿子的信。。。。

    嘎的一声,石进武差点没晕过去!

    气的就差冲到曹家大开杀戒了

    破口大骂:“曹景休这鸟厮。。。。坑煞我也!”

    可是气也没用,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所幸还有时间,尚可补救。

    石进武只能想方设法把自己手里的空额再从别家换来老兵。。。。

    可是换给谁啊?曹潘王杨四家是别想了,人家早就打点好一切,只能新兵制实施。

    无法,只得慢慢换给一些中小型的将家。

    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个换空额的举动,大宋禁军中的空饷问题,逐步的向中小型将门集中。等到新兵制一经颁布。。。。

    除了几个大型将门早有准备,小将门苦有巨额空饷可贪,却没有实兵去开荒。

    自然吃了大亏,五年之后空饷都没得吃,也就逐渐没落了。

    而赵祯削减空额之弊,因为小将门的影响力普遍不大,少了掣肘,更是顺风顺水,无所顾忌。

    最后,贯穿整个北宋,影响力仅此于文官集团的将门,只剩下曹潘王杨石柳六家幸存于世。。。

    使皇权对将门的掌控更加巩固。

    。。。

    当然,这是意外之喜,就连唐奕也没想到的后话。

    唐奕可没有太多心思放到军制上,一来那是以后的事,想实行还需要一点时间。

    二来,涯州虽然现在的兵不少了,可是有曹觉、有秀才一班老阎王营过来的猛人操练,根本不问他操心。

    此时的他,心思都在野猪岛上。

    。。。

    昨天和炎达的对话,虽有敷衍之意,可是有一句唐奕没说错。野猪岛不论对于他自己,还是将来的大宋,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每一处细节他都要盯着点,亲自督办。

    这段时间,白天基本都在岛上的工地,入夜就回家陪媳妇。小日子过的倒也算悠闲。

    而家里那三个娇妻,虽然一次败露,惹的三女好几天也没给唐奕好脸色。可是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启忽悠**。。。

    没两天又让他忽悠的服服帖帖,小日子岂是一个滋润了得。

    转眼到了三月末。

    亚龙湾的涯州新城,经过大半年的建设,已经初具雏形。

    最起码城墙已经立起来了,城中各个功能性的官署衙门也都建的差不多了。

    呃。。。。当然了,就是没有官儿。。。也没有居民。。

    这个唐奕倒不担心,只要秩序建立起来。别的慢慢往里填。再不济,还有炎达的近万族众,已经确定在新城落户,再也不回山里了。

    这期间,京城那边依就每月一封信,依就是老样子,观澜账目,加上一些琐事。

    可是唐奕都没回信。。。

    。。。

    三月的来信还没到,可是二月的信,提到了杨怀玉和阎王营。。。。

    又把唐奕气的够呛!

    赵祯的信里只说阎王营调守辽河口,至于为什么,却是只字未提。

    对此,唐奕还真就没生气!反而挺高兴。

    辽河口这个地方主,看似挺凶险,其实无甚大事,现在的金五部还远没到后来横扫中原的实力。充其量就是小打小闹的扮两回土匪,劫个城什么的。

    以阎王营的本事,还真不怕这个,杨怀玉去那儿老是度假去了。

    。。。

    说心里话,唐奕不太想阎王营重建,更不想他们去守边。

    他终究不是军人,也终究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在他眼里,那就是他的兄弟们不求功高盖世,只求平平安安。。。。

    算上前身邓州营。。。。阎王营已经为从南打到北,为大宋立下了两次不世之功了。

    够了。。。。

    不能再有第三次了。。。。

    。。。

    唯一有点纳闷儿的就是。。。好好的怎么跑到辽河口去了?

    结果,范师的来信,却解开了心中疑问。。。。

    范仲淹的来信也提到了阎王营北上辽河口的事,而且是把事情的原委都说了一遍。。。

    原来是赵祯脑袋一热差点把阎王营卖了。后来又后悔了,不得不打发出去避避风头。

    这下唐奕来是来劲了!

    “我说什么来着!!!?特么有什么好东西都能卖出去!”

    在自己的院子里,当着一院子的人,指着曹老二就吐槽开了,“你说怪我不把炮给朝廷,现在看着了吧?”

    “别说炮了,咱那帮兄弟差点没卖了!”

    这回曹老二想帮“姐夫”说两句好话,也是无从说起了。

    想想也真是憋气的直挠头!

    “特么都咋想的!?澶渊那点破事儿,用刀子杀回来才是正经,靠嘴皮子就能不丢人了?”

    “还把阎王营卖了。。。。。。”

    “呵呵。。。”

    唐奕干笑两声儿,没接。。。

    这个‘呵呵’,可就有点后世‘呵呵’的味道了。

    “我去你叉叉叉叉!!!”

    “妈了个巴子!”曹老二越想越气!“干脆给杨怀玉去个信儿,让他来涯州,咱们兄弟一起快活算了!当他姥姥的兵!”

    碰!!!

    曹觉一来气,照着院儿里的石桌就是一脚踹过去,把石桌都踹倒了,轰的砸在地上。。。

    “还他…妈不够憋气的!”。。。。

    “吵什么吵!!”

    没等曹老二再发疯,院门口却是一声怒喝,吓的曹觉一缩脖子。

    只见孙郎中,背个手,刚进来就一脸严肃的要吃人。

    “病人需要静养!你们这又是喊又是叫,又是拆房子的!没病也让你吓出病了!”

    唐奕一机灵!

    这才想起今天正事儿要干嘛了。。。

    他是在这等着孙老头来看病的,结果人没来,信先来了,看了一眼信,倒是把看病的事气忘了。

    瞪了一眼曹老二“你消停点儿!耽误了我家娘子问医,老子和你没完!”

    曹觉也是才反应过来,立时局促的挠着后脑勺儿“嘿。。。。真忘了。我的。。。”

    “我的错”

    这可真不是小事儿。。。。

    因为不是一个嫂子要问桥,而是三个嫂子一起病了!这还不是大事儿?

    听唐奕说,头几天就都不太好,起先是身子乏,只当是受了凉,唐奕要找孙老头来看,三女都不依,老人家岁数大了,能不麻烦就不麻烦了。熬上几碗姜汤下肚,也就好个七七八八了。

    唐奕也大意了,只当是小毛病,没太放往心里去,嘱咐使女好生照顾,又忙着野猪岛的事情去了。

    后来,三个女人不但前症不见好,开始腹胀,一连好几天,不想唐奕分心,也就又蒙混着过来。到了今天早上用早饭,又严重了,三个女人粒米未进不说,倒是都吐了凄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