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他并不怪自己混到这个地步,被挤到了涯州。

    也许,他并不怪赵祯人走茶凉,夺了他的观澜。

    也许,他只是。。。。。。只是见不得这个国家和皇帝的文弱与隐忍。

    “拿纸笔来。”

    吩咐仆役拿来笔墨。

    王咸英一看,立时大喜,“给陛下写信?”

    “这就对了嘛,你说的话,陛下还是听的。”

    唐奕摇头,运笔如飞。

    “给魏国公!”

    “给他?”大伙儿心说,你给他写的哪门子信?

    正迷糊着,那边唐奕已经写完了。

    一把塞给王咸英,“帮我带给那个老不死的。”

    王咸英拿着信,低头一看。

    我噗!!!

    当真是口水都喷到了纸上。

    “这这这。。。。。。这不是挑事儿吗?”

    只见纸上只有一行大字:

    “敢贪老子一文钱,老子弄死你!!”

    。。。。。。

    今天只有一更了,下午送家具的大车进不了村,从村口到家,一里多地啊。。。。折腾死我了,以累瘫。

    明天补上。

第769章 一不小心就着了道

    王咸英心道,这信要是带给魏国公,那老货就算是不气死,估计也彻底恨上了唐奕。

    他哪知道,就算没这封信,魏国公现在也恨不得扒唐奕的皮,吃唐奕的肉,搓唐奕的骨,盖因除了这封信,还有另一个口信儿也传到了京城。

    等王咸英一个月之后把这封信带回京城,其热闹程度,绝对不是他现在可以相像得到的。

    。。。。。。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

    两个月前,唐奕路经雷州,曾公亮那厮半挑事儿,半提醒地和唐奕提到了魏国公,结果唐奕让他也带个信儿回京:

    “别特么搞事,否则让他一家也蹦着见人。”

    本来呢,这事儿曾公亮不该嚼这个舌头,可是转念一想,干嘛不传?他既不是观澜系的人,不用给唐奕保名声,现在又不算是保守派的人。

    于是,王咸英、张晋文他们刚出京,曾公亮的信就到了。

    这下可好,笑的笑,喷的喷,怒的怒。

    百姓们无不大笑有趣,这个癫王唐疯子贬到涯州都不消停,蹦着见人。。。。。。亏他想得出来。

    而汝南王那一家本来都快被人忘到旮旯去了,唐奕这口信一传过来,立时又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毕竟他们这一家子现在就是蹦着见人的。

    赵宗实气的直接一翻白眼晕了过去,听说在床上躺了三天也没起来。唐奕就是他命中煞星,纵使远遁万里,也能搅得他不得安宁。

    而魏国公,也算是真证见识到了什么是唐疯子。都沦落到五岭之外了,还能放出这等狠话,确实不是俗人啊。

    但是,气愤之余,这老头可不是汝南王府的那一群草包,唐奕放了一个无关痛痒的嘴炮,落在他手里,却是难得的政治资源,怎能不用其做点文章,就这么轻易过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魏国公不但不恨唐奕,甚至有点庆幸。

    可惜,魏国公不但低估了唐奕,同时也低估了赵祯。

    自打曾公亮的传信儿一到,魏国公这老家伙就开始又是喊冤,又是哭诉。明白人知道他要搞事,不明白的还以为唐疯子真的打断了他的老腿。

    满朝文武也是齐齐上表,痛陈癫王不顾礼教,疯疯癫癫有损皇家威仪。更有甚者,甚至上请赵祯,要废了唐奕这个癫王了事。

    这要说幕后无人指使,傻子都不信。

    。。。。。。

    对此,赵祯也是哭笑不得。吐槽唐奕,这算怎么着?走了都不省心,还要朕给他擦屁股。

    要么你就别逞这口舌之快,给朕省省心;要么,你就回来真打断他的腿给朕办点实事儿。

    连带着曾公亮也给恨上了,吃饱撑的,传这个信儿干什么!?

    于是,唐奕还没怎么着,先下召罚了曾公亮一年的俸禄,指责他讹传罔顾,有违君子之道。

    可把曾公亮乐坏了,心中自叹,这个信儿传的漂亮!

    。。。。。。

    岭外的臣子不怕什么责罚,更不怕什么骂名,都已经是流放三千里的罪臣了,已经不能再坏,还有什么担心的?

    要说担心,可能唯一的担心就是怕被遗忘,怕皇帝想不起这个人,怕百姓忘了曾经有这样一个相公。。。。。。

    所以罚不罚俸对于曾公亮来说根本无所谓!他在意的是:赵祯还能想起他,还有心思责罚于他。。。。

    且不说曾公亮,京里这几个月一直被癫王的这个口信儿弄的不得安宁,群臣鼎沸,百官激昂,非要赵祯给个说法。不然,唐子浩说要打断谁的腿就打断谁的腿,那还了得?

    对此,赵祯还是和稀泥,闹的轻的安抚,实在闹的凶,或者上来就要削唐奕的王的,则是直接打发出京,小半年也没个准确的说法。

    终于,魏国公和群臣们反应过来了,不能再特么闹了,他们让赵祯给耍了。

    这半年,大伙儿的注意力都在一个岭外的流放之人身上,倒是把“正事儿”放到了一边。不知不觉,却是让赵祯又把革新之举向前了一步。

    文扒皮前些日子上了一本,请谏重设官员考勤、堪舆制度。大伙儿都在跟唐疯子使劲,官家随口一提,包拯、唐介等人附议,这事儿就算成了。

    本来大家也没当什么大事儿,考察吏制大宋改的勤着呢,几乎是三五年一动。可是,这几天文扒皮和范镇把亲制报上去,大伙儿才发现不对味了。

    新制明显就是针对恩荫举荐之制,要是照着新法行事,那将来谁的七大姑八大姨,八杆子打不着的二舅母家的亲戚想蒙荫,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上了赵祯的鸟当!”魏国公大怒。“这分明就是官家与那个疯子唱的一出双簧好戏。”

    下首韩琦、赵宗懿个个低眉顺眼,这事儿是大伙儿疏忽了,可这时候不能出声,出声就是给自己扣屎盆子。

    而贾昌朝,此时不知为何,甚至有点幸灾乐祸。

    这回知道唐疯子的手段了吧?除非你把他弄死,否则别说是涯州,就算把他流放到大辽去,他也有招儿让你不自在。

    魏国公现在可不知道贾子明心里在想什么,依旧怒不可揭,几近抓狂。

    让一个万里之外的疯子牵扯了他小半年的精力,吏制一改,表面看不出什么,可是深远影响却绝对不小。

    谁家还没几个烂眼子的亲戚,谁家还没个想吃皇粮的后人?让官家这么一弄,却是把恩荫的窟窿堵上了大半,再想往朝迁里安排白吃粮的自己人,却是没那么容易了。。。。

    “且先放过那个疯子!”魏国公阴沉着脸。“涯州虽远,但也跑不了他,早晚收拾了那疯子!”

    “先。。。。。。”

    。。。。。。

    “先个屁!!”魏国公拍着桌子跳着脚,想说先把吏制的事情扳回来才是正事儿。

    可是,还怎么扳?当初他是在朝上点了头的,百官也是山呼过“臣等附议”的,这块吐出去的肥肉是说什么也收不回来了。

    “那就继续死盯唐子浩,不除了这个后患,老夫终不得安寝!”

    正说着,“老爷,小人有事禀报。”

    门外的传来仆役的禀报之声。

    “什么事?”

    “鲁国公府上的王咸英来访。”

    “王咸英?”不光魏国公一怔,一众人等也是怔怔地左右四顾。

    “他来做什么?”

    “而且,听说王咸英出京好几个月了,这是回来了?”

    。。。。。。

第770章 嘴炮最强阵容(三合一)

    王咸英来访,这是魏国公说什么也想不到的。

    王家与唐奕合股观澜商合这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王家的那尊大神王德用就住在观澜,几乎就是观澜的一块镇山神石,魏国公又怎会不知?

    说王家和唐奕是穿一条裤子的都不为过,王咸英怎么会来魏国公的地头儿?

    狐疑良久,最后还是给韩琦等人使了个眼色。

    “几位且先回避片刻,老夫见一见这个王咸英!”

    众人自然没有话说,由使女引着,先到后厅吃茶。

    不一会儿,王咸英到,魏国公倒也算客气,起身迎出厅外。

    “贤侄到访,当真是意外之喜,快请快请!”

    “国公爷客气!”王咸英松松挎挎地一拱手。“过府叨扰,罪过罪过!”

    话是好话,可是语气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魏国公心里犯嘀咕,看来,这是来者不善啊。

    只是心里想着王咸英到底为什么来,倒也没工夫和他计较这些礼术。

    把王咸英让进厅中落座,一边等着下人备上茶汤,一边寒暄道:“听闻贤侄出京数月,不知是何要事,要贤侄亲出方可顺达?”

    王咸英一笑,朗声道:“去了趟岭外,倒是让国公爷惦记了。”

    “。。。。。。”

    王咸英用的是“惦记”,不是“挂怀”“挂心”之类的客套话。

    魏国公就纳闷儿了,没听说王家老大是个愣头青啊?你来拜访我,说话还夹枪带棒,这也是没谁了。

    强忍着不悦,“哦?岭外?贤侄去岭外做甚?”

    “呵。”王咸英干笑一声。“国公爷还真是有趣,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去岭外,当然是见我那个兄弟唐子浩!”

    “呃。。。。。。”魏国公有点不适应,够直接的。

    王咸英也没工夫和这老货磨洋工,伸手探怀,取出书信。

    “咱们本来也不是一路人,且直来直去些来得干脆。”

    “这是子浩让我带给国公的书信,但请国公爷过目。”

    魏国公眼睛一眯,脸色拉了下来。既然人家已经撕破面皮,那他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

    冷着脸刚要去接书信,可是,王咸英把手又缩了回去,把信放小几上一扔。

    “您老自己看吧,某家告辞!”

    说完,起身就走。

    “你!!!”

    魏国公这个气啊,欺人太甚!耍横已经耍到自家门里来了。

    可惜,王咸英根本不给他撒气的机会,充分贯彻了唐奕那一套装完逼就跑的理论。调头就走,留给魏国公一个大大的背影。

    行至门前,又停下了,看了看门口侍立了两个使女,蹦出一句:

    “还不去扶着点你家老爷?别一会儿一头载下去,明年就得过祭日喽!”

    。。。。。。

    等王咸英走了,韩琦等人出来,大伙儿都看不下去了。

    看着魏国公脸色铁青的样子,赵宗懿只得出声:

    “这个王咸英与那疯子呆久了,却也沾染了一身匪气,简直不像话!”

    韩琦则道:“老国公保重身体,何必与这粗人一般见识?”

    “且先看看唐子浩的信上都写了什么吧。”

    “呼。。。。。。”魏老国公长出一口浊气,这才想起唐奕给他写的那封信来。

    立时好奇,那个疯子怎么会给他写信?写的又是什么?

    拿起信来,拆开蜡封。

    “写的什么!?”

    魏国公还没来得及看着,赵宗懿就急不可待地凑上去急问。

    嘎。。。。。。

    回答他的,是老头儿嘎的一声翻着白眼儿就往地上载。

    真如王咸英所说:得扶着点。

    “老国公!!”

    众人大惊,七手八脚地上去搀扶。唐子浩到底写的什么啊?这么大威力?说晕就晕了?

    韩琦狐疑地捡起地上的书信展开一看,“。。。。。。”

    瞬间石化,脑袋都不会想事儿了。

    “敢贪老子一文钱,老子弄死你!”

    韩琦哭笑不得,就一句话,真的很唐子浩。

    “扶老夫起来!!”此时,魏国公已经缓过劲来。

    “诸位。。。。。。随我面圣!”

    这就是再一再二啊!

    魏国公咬牙切齿,“前面那件还没解决,他自己又送上门儿来了,这回且看赵祯如何为他开脱!”

    韩琦和赵宗懿眼前一亮,登时明白了魏国公的用意。

    气是挺气人,可从另一方面来看,却是好事。正愁怎么才能永除后患,唐疯子这算是自己往刀尖儿上撞。

    。。。。。。

    “国公,还是慎重行事吧!”

    出声的却是贾子明。

    这老货可没另外三位那般激动,双手抄前,不温不火。

    魏国公登时就来气了,不说他说的话气不气人,单这神情就该杀。老夫让人几次三翻的威胁,你就是装,能不能装得义愤填膺一点!?

    “老夫心意已决,怎地?汝南王府要做壁上静观!?”

    一下子就上升到整个汝南王府的高度,赵宗懿却是不能不说话了。

    “国公爷哪里话,我汝南王府自然是站在国公一边的。”说着,还瞪了一眼贾昌朝,意思是说,你别出声。

    贾子明暗暗摇头,心说,我也是多余有此一劝。

    “那我回去换朝服,几位先去,随后就到。”

    说完,转身离去。

    魏国公看着贾昌朝离去的背影,眼神微眯。

    “宗懿啊,贾子明已经不是从前的贾子明了。”

    赵宗懿一怔,“国公的意思是?”

    魏国公也不说破,“你们兄弟,要早做打算啊!”

    。。。。。。

    老贾说是回去换朝服,可是这货分明就是做朝服去了。魏国公在皇城前等了半个时辰也没见他来,心道,贾昌朝果然是躲了。

    看向赵宗懿,“老王爷英武一生,最后却所托非人。宗懿,现在明白老夫之前的话了吧?贾昌朝已经不会尽心为你兄弟出力了。”

    后面的话魏国公没说,只能赵宗懿自己去体会。那北方诸族的网联细账放在贾昌朝手里,已经不是最明智之举了。

    他有此一说,图的不也是那样东西吗?

    多说无益,老贾不来也是他意料之中,看向身后,十数文武位列左右。

    少了贾子明,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召集这么多的朝臣与他一同入宫,这阵仗也不算小了。

    与韩琦、赵宗懿对视一眼,不再迟疑,进宫请见。

    。。。。。。

    而此时,赵祯正在福宁殿中听支度判官王安石汇报工作,起居注编修司马光侍立一旁,记录着皇帝的一言一行。

    文扒皮和包拯、唐介在一边没事儿干,就那么站着。

    内侍来报,魏国公、汝南郡公,还有三司使韩琦等十数朝臣请见。

    正听着王安石汇报的赵祯轻声一笑:

    “来的倒是挺快!”

    文彦博则是苦笑,“子浩这一封信,没把魏国公气出个好歹,却是苦了陛下又要与他受累。”

    “诶。。。。。。”赵祯长叹一声。“子浩心里有怨气啊!”

    唐介和包拯则是眼观鼻,鼻观心,这一仗可不好对付,大宋的两门重炮此时也是严阵以待。

    王安石就算情商再低,都这份儿上儿了,哪还看不出原来文相公和唐、包二人在这是等着别的事儿,自己在这汇报纯属多余。

    “既然陛下不便,那臣。。。。。。改日再报。”

    赵祯摆了摆手,对于这个新任的三司支度判官他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朝中就缺这种能干实事的踏实官员,自然宠爱多些。

    “不用,且在此听听,对介甫无害。”

    这是明显有栽培之意,王安石自然谢恩从命,站在末位,等着魏国公等人的到来。

    。。。。。。

    这要是拖后十年,如果魏国公知道福宁殿里等着的是这样的阵容,说什么也来不触这个霉头。

    可着两宋三百年,最犀利的几张嘴,嗯,少个寇准,剩下的都在那儿了。

    。。。。。。

    魏国公一进殿,人还没见着就嚎开了。

    “陛下圣明,为老臣做主啊!”

    “陛下圣明,为臣等做主啊!”

    “陛下圣明,为宗礼正典啊!”

    呼啦啦拜倒一片。

    赵祯眉头微皱,纵使知道会有这么一遭,但见这场面也有点发怵,暗骂唐奕怎么就没个省心的时候呢!?

    想来也属正常,王咸英拿着唐奕的信回来,怎么可能不给赵祯先看后再说送不送呢?

    按常理来说,赵祯应该把这信扣下,不能由着唐奕胡闹。

    但是,他也知道亏欠了唐奕。不管是唐奕发疯也好,还是打断了汝南王府一家的腿,包括天下至圆之说,哪一件不是为朝廷在分忧,哪一件又不是为了他这个皇帝?

    可是,最后不但人去了涯州,辛苦十年创下的观澜也被收走,有些怨气也是正常。

    所以,赵祯明知道这信让魏国公看到肯定又是一番大闹,可还是硬着头皮让王咸英送去了。不为别的,只为那个混小子能顺气。

    和声一笑,尽量平静,“老国公这是作甚?有话好说。”

    魏国公心说,好说得了吗!?

    也不废话,直接拿出唐奕的亲笔信。

    “陛下看看吧,且为老臣做主!”

    “且为臣等做主!”

    一帮跟风的大臣又是一阵山呼。

    赵祯让人把唐奕的亲笔信承上来,展看假装细看。

    纵使看过一次了,也不由得眼皮子直跳,就是土匪也没这么直接的。

    “这。。。。。。”

    赵祯抖着信,“这是癫王亲书?会不会弄错了?”

    “王咸英亲自送到府上,绝无差错。”

    “诶!”长叹一声。“还是朕把他惯坏了啊!”

    “请陛下为老臣做主!”

    “那。。。。。。”赵祯为难道。“那你说,子浩已经贬到涯州去了,还当如何?”

    “削藩贬职,纵容必害。还请陛下为老臣做主!”

    得,这老货占着理,翻来覆去就这么一句,让赵祯给他做主。

    而下首的一众臣子也是随之附和,也是那么一句,“为臣等做主!”

    赵祯不说话了,低眉冷目,看着自己的脚面。

    文扒皮一看得我出场了,扫了一眼魏国公,“国公爷和癫王有仇?”

    魏国公眼睛一立,“文相这是什么话?老夫连见都没见过那个什么癫王,何来仇怨?”

    “哦。。。。。。”文彦博点了点头。“那国公爷这是快死了?”

    “你!!”魏国公气的不行,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老夫活得好好的!”

    “那就奇怪了,癫王就写了几个字,您老就激动成这个样子。要是他在京城,还不直接就吓死了?”

    “。。。。。。”

    不给魏国公反驳的机会,文彦博继续放炮。

    “马行街的李四抢了张三的生意,张三放言要杀之报仇,那开封府是不是就可直接把张三拿来砍头?”

    “癫王就写了几个字,还没真把你‘弄死’吧?国公又激动什么?”

    。。。。。。

    赵祯在上面都快笑出了声儿,文彦博这是没理也要辩三分。

    包拯和唐介微微点头:还行,但是终究还是强词夺理,压一压气势还可以,解决不了问题。

    而赵祯身边的司马光,站在角落里的王安石,则是一个急的直冒汗,一个不屑地暗暗摇头。

    司马光是想说话,可又不能说,只能干着急。

    文相公太弱,让我来啊!

    可惜,他身为起居注编修只有看的份,没有说的份。

    而王安石更是不屑,多简单点儿事,倒让文相公弄复杂了。

    。。。。。。

    其实呢,文彦博现在有点灯下黑的味道,只想赶紧化解此事。包括赵祯,还有包拯、唐介,都没有完全领会唐奕这封信的真正意图。

    文彦博见魏国公不说话了,又道:“国公久居西北,当不知癫王的性情。其向来有口无心,放几句狂言,陛下都习惯了,不与理会,国公何必揪住不放?”

    言下之意,半劝半威胁,官家都不出声,你想干嘛?明着和官家对着干吗?

    “文相此言差矣!”韩琦开口了。

    论诡辩之术,他一点不比文扒皮差。

    “癫王是没有行动,可是做为大宋王族,这样的狂言浪语是他所应说得出口的吗?”

    “礼法何在!?大宋宗室尊仪何在!?”

    瘸着腿上前一步,“陛下宽仁,不忍与罪。可是,我们做臣子的怎可置若罔闻,不管不问!?”

    说着,转向赵祯,大礼及地。

    “恳请陛下明查正法,以正宗威!”

    文彦博一拧眉头,正要反驳,却是唐介抢先一步,冷笑出声:“韩相公倒真是尽心竭力啊!”

    “那是自然。”韩琦一脸正气。“为大宋正仪守制乃我等臣子的本份。”

    “呵。”

    唐介干笑一声,不接他的话,却是生蹦出一句,“稚圭理解错了。”

    “!!!”

    韩琦瞬间脸色涨红,哪还不懂唐介的意思?

    唐大炮可不是盖的,这句话顶的韩琦差点没背过气去。

    尽心竭力,可不是为大宋尽心竭力,为谁,韩琦自己清楚,否责也不会做贼心虚的脸红。

    “诶。。。。。。”

    包拯上前一步,“有宋以来,君慈臣贤,还没有一人流放涯州(丁渭也只是到詹州)。

    看向魏国公等人,“唐子浩是第一个!”

    “祖上有训,收燕云者封王爵,是为不世之功!”

    又看向魏国公等人,“唐子浩收了燕云,封的却是一个戏虐癫王。”

    魏国公一众暗自嗤之以鼻,心道,又来这一套,功过岂可同论?

    却闻包拯继续道:“陛下重刑处之有宋为最,做为有德天子,是为不仁!”

    “以癫王戏之,不义复土这功,是为不义!”

    “。。。。。。”

    连文彦博都惊了,包拯开起火来是不管不顾,连赵祯也成不仁不义之君了。

    “今,复燕功臣经年不足就被贬至岭外。。。。。。”

    包拯瞪着魏国公等人,“老夫且问,你等是何居心!?”

    “我。。。。。。”魏国公有点懵。

    主要是,他一时没懂包希仁的意思,怎么扯到我们是什么居心上了?

    “有功自当封赏,有过也是当罚,何来居心?”

    “哼!”包拯冷哼一声。“为了安抚某些人,陛下已经是违背君德,行不仁不义之事,把千古功勋流于海外。”

    “可是,某些人尚不满足,还要陛下落井下石。”

    “且问!!”

    “居心何从?是要陛下灭君德,失民心,以带之吗!?”

    “。。。。。。”

    “。。。。。。”

    绕了半天,包希仁是扣帽子,天大的帽子。

    谁敢接!?

    魏国公和韩琦暗嚎一声:你狠!

    急忙拜倒,朝着赵祯高呼:“臣等不敢!臣等无心!”

    赵祯苦着个脸,让老包这么一说,他真成不仁不义之君了。也不知道他是为了解围的无奈之举,还是根本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庆幸把文彦博、唐、包三人叫来。有这三个在,好像就没有打不赢的嘴仗。

    就坡下驴,双手虚抬,“众卿平身吧!”

    柔声道:“你们也要体谅一下朕啊,唐子浩已经去了涯州极南之地,你待如何?”

    “要不。。。。。。”

    “朕下旨把他召回来,按律宗正寺大理寺并审,再治他的罪?”

    “不用不用!”魏国公没说话,倒是韩琦吓坏了。官家这是威胁,让召癫王回京?

    那疯子回来干嘛?治不治罪另说,他回来就是大事儿。

    魏国公也是看出来了,官家这是早有准备。

    自己来的太过草率,反倒让他得以蒙混过去。

    这要是放在朝会之上,文彦博断不敢胡搅蛮缠,唐介和包拯也不敢这么嚣张啊!

    正在琢磨是不是等大朝会,辽夏和诸邦使臣都在的时候重提此事,那时效果和现在肯定是不一样的。

    “爱卿且先下去?”

    赵祯开始下逐客令了。

    “老臣。。。。。。”心有定计,魏国公一咬牙。“老臣鲁莽。。。。。。老臣告退。。。。。。”

    说着,一众朝臣也是称罪欲退。

    。。。。。。

    “且慢!”

    正当赵祯、文彦博暗松一口气,唐介、包拯冷眼静看众臣退走,司马光急的就差没冲到赵祯身边咬耳朵的时候,王安石一声大喝,吓得魏国公一哆嗦。

    “老国公就这么走了?”

    魏国公心说,我不走还等着供饭啊?但见眼前这位油渍麻花整个儿一邋遢大王。

    哪儿蹦出来的?

    “你是何人?还有何事?”

    “诶!”王安石暗叹一声,大有寂寞如雪之感。

    “国公爷不再追究癫王之过了?”

    “。。。。。。”

    魏国公一滞,这怎么答?

    他当然不想就这么完了,可是,此情此景,他又不能说没完。

    赵祯也是眼前一亮,心说,这个支度判官当真不错,这是强逼着魏国公落下口实,以后想翻案都难。

    无法。魏国公只得硬着头皮道:“老臣不能违背圣心,且不与癫王计较!”

    赵祯闻之大喜,王介甫干了件好事。

    殊不知,王安石要是只为落个口实,他就不是大神级的人物了。

    点了点头,“完了就好。。。。。。”

    看向魏国公,“那咱们来聊聊,癫王为什么要弄死国公吧!”

    轰!

    如果这句话是一颗炸弹,那此时福宁殿上必会有一个惊天炸响,震晕所有人的心神。

    魏国公脑袋嗡的一声,脸色瞬间煞白。

    “聊。。。。。。聊什么?”

    王安石淡然一笑,“癫王殿下在信中说,再贪他一文钱,就如何如何。。。。。。”

    “言外之意,岂不是说,国公已经贪了癫王的钱?”

    “可是,正如国公所言,从未与癫王谋面。”

    “下官左思右想,似乎,只老国公主理通济渠槽钱一事,与癫王的观澜商合有交集。”

    “莫非。。。。。。”

    王安石摆着一张臭脸,不咸不淡地看着魏国公,“莫非在通济渠上,国公爷有所贪墨,触怒了癫王!?”

    。。。。。。

    文彦博都听傻了,这小伙儿行啊,比我猛!

    司马光也听傻了,这王八蛋哪儿蹦出来的?

    抢戏啊!?

    。。。。。。

    哦靠,居然更了这么多,能不能求个票?

第771章 既生瑜,何生亮!(三合一求票)

    魏国公现在,心里有一万头神兽狂奔而过,小心肝儿啊,踩的稀碎稀碎的。

    心道,光盯着文扒皮和唐、包三人了,这位你算干嘛地?竟敢质问老夫?

    他哪知道,这殿上论吵架,文扒皮只能算是三流,唐介和包拯勉强入二流。真正的一流强者,一个正在皇帝边儿上满心怨念地记笔记,另一个就是眼前这位邋遢大王了。

    好吧,别管他干嘛的,反正这一问却是一刀见血,直取要害,差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