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备工作足足做了十天,这十天里,林远敲定了赴日本谈判的人员,包括陈飞,沈晚晴,张华,还有保密处行动组的两名同志,还有之前举报了沈晚晴的记者唐帆,坚持要记录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所以也跟着去了。他们一行七人,前往天津,与清政府的使团会和。

    清廷的谈判代表是李鸿章和其养子李经方,叶志超向李鸿章推荐了林远,说他是不世出之奇才,所以清廷对他们的人还是比较看重,加上林远的人,总共有三十五人,他们很快前往日本。

    与历史上发生过的事相同,双方的谈判在马关的春帆楼进行,春帆楼是当地著名饭店,以擅长烹饪河豚著称,四周景色怡人。

    经历了丰岛海战,牙山之战,成欢之战和平壤之战的惨败,清廷的谈判人员个个愁眉苦脸,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林远他们,他们简直把这次谈判当成了马关自助游,尤其是唐帆,下了船第一件事就是就想去春帆楼吃河豚。

    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日本人知道中国文人和官员客居他乡的时候有寄居在寺庙的习惯,所以特地把春帆楼附近的接引寺收拾了一番,安排他们住了进去,谈判安排在第二天的上午十点进行。

    林远和张华住在同一间屋子,张华一挨上枕头就鼾声如雷,林远的心里很激动,心想:“这回能给日本人一个大亏吃,看我怎么给日本人签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他想着想着,不由得走到院子里,正好看见沈晚晴出去,皎洁的月光下她那窈窕的身影分外迷人,林远不禁问道:“这么晚了,你要去哪里呀?”

    沈晚晴嫣然一笑,说:“这可是秘密,不能告诉你。”说着,轻轻推开院门,走了出去。

第二十七章 窃听风云

    第二天早上六点,沈晚晴才回来,她推开院门,正看见林远在院子里做俯卧撑,林远看见她走进来,心想:“她不知道去哪里了,我应该问一下,可是看她昨天晚上的态度,问了她也不会说,还是不要问了。”

    沈晚晴看到他没有问自己昨晚去了哪里,心中不禁想道:“他怎么一点都不关心我呢?连我去了哪里都不问?”尽管她心里因为这个不高兴,可还是举起手中的袋子,笑着说:“大舰长这么早就起来了,看,我给大家买了早饭。”说着把袋子放在了桌上的石凳上。

    林远笑道:“好啊,我们一块儿吃吧。”于是坐在了石凳边上的石椅上。

    人的听觉,似乎一听见吃的东西就特别变得特别灵,陈飞,张华还有唐帆一下子都冒了出来,陈飞直接把袋子打开,把几个寿司一起塞进嘴里,一边吃一边说:“这可是最正宗的日本料理啊!”张华看了看袋子里的东西,心想:“沈晚晴带回来的东西好像只够两个人吃的呀?”

    张华若有所思地笑了笑,然后招呼其他人出去吃饭了,就这么会儿工夫,陈飞已经把早饭吃个大半,沈晚晴笑着说:“你们吃吧,我去睡一会儿,一会儿谈判就不去了。”

    经过准备工作,十点的时候他们就来到春帆楼,会议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进行,林远自告奋勇地替掉其中一个翻译。除了双方的编辑之外,参与谈判中方人员为李鸿章,李经方和林远,日方代表为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其他人在别的屋子等候。

    双方简单的寒暄了一番,互相查看了对方政府的授权文件,谈判就开始了。伊藤博文首先说:“按照国际惯例,谈判应该在双方停战的条件下进行,我们草拟了一份停战条款,请李中堂过目。”

    尽管双方在朝鲜已经实际上终止了作战行动,可是由于没有签署法律意义上的停战协定,所以仍然不算停战状态。

    翻译人员接过文件,上面写的很简单,清军全部撤出朝鲜,清政府需要承担日军在朝鲜驻军的经费。

    林远一听就乐了,从历史资料中他了解到,历史上双方的谈判就是从商议停战协定开始的,那个时候的日本人漫天要价,咄咄逼人,竟要求中国将山海关,天津,大沽三地交给日军占领,作为质地!驻军的军费要中国人承担!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日本人还敢漫天要价。

    李鸿章说:“朝鲜乃我大清藩属之地,我派心腹部下进入朝鲜,协助朝鲜国王铲除乱党,还朝鲜百姓太平盛世,如今要我撤兵,此乃关乎我脸面之事,试问伊藤大人,设身处地,将何以为情?”

    伊藤博文:“中堂来此,两国尚未息兵,我们各为其主,想要停战,也只有如此办法。”

    李鸿章说:“中日两国乃一衣带水之邻邦,虽暂生龃龉,日久必然和好,贵国如此不为中国预留体面,和好必难以维持。”

    林远心想:“这样谈下去不是在被日本人牵着鼻子走吗?”于是他心生一计,随手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小声对李鸿章说:“中堂大人,谈判哪能只有一方提条件,我草拟一份停战协议,希望中堂大人交与日方。”

    在这个场合,一个小小的翻译居然敢提意见,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可是李鸿章见到林远如此做,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他心生好感,认为这个年轻人真是艺高人胆大。

    林远直接用日语书写,李鸿章看不懂,他示意林远把它翻译过来给自己听。可是林远却像没有看懂似的,把那份文件直接递到了伊藤博文面前,伊藤博文一见,脸色顿时大变!

    原来林远那份文件上赫然写着:停战协议,日军全部撤出朝鲜,平壤和汉城交由清军驻守,驻守期间的一切费用由日方承担。

    伊藤博文随即笑道:“现在时候也不早了,是该用午膳的时间了,春帆楼的河豚远近闻名,不如请李中堂移步享用,待用过午饭,我们再派专员陪李中堂一行四处走走,明天再来谈判,不知意下如何呀?”

    李鸿章于是答应了,林远刚回到驻地,就看见沈晚晴叫他,他进到房间,就看见沈晚晴和两个同志正拿着耳机听着什么,林远一下子就明白了,沈晚晴那晚就是去安装窃听器去了。

    沈晚晴笑道:“你看我厉害吧。不光你们的谈话我听见了,就连现在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的谈话我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沈晚晴又说:“我怎么觉得今天的谈判,双方都是在试探对方,他们好像都不太清楚对方的底牌。”

    林远一皱眉,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沈晚晴说:“我是觉得,双方都不太清楚朝鲜战场上发生了什么?清廷的人员似乎觉得自己是战场上的失败者,所以他们不敢硬生生地拒绝日本人的方案;而日本人似乎也觉得自己是战场上的失败者,所以你给了他们一封草案之后他们就找借口停止了谈判。”

    林远说:“你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也觉得双方对于战场上的态势不是很清楚,毕竟一艘航空母舰穿越过来,把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俘虏了,这种事情不是谁都能想象得到的。”

    这时候耳机里传来了伊藤博文的声音,他似乎是在和一群人商量事情,因为耳机里的声音很嘈杂,他说:“你们觉得清政府是不了解我们的处境,还是他们另有诡计?”

    这时耳机里传来了一个林远十分熟悉的声音——伊东佑亨,原来,在北京舰离开加露林湾的之后,日本派遣其他船只,把联合舰队的士兵接了回来。

    伊东佑亨说:“对方使用的神秘力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甚至可以直接攻击东京本土,我们的联合舰队此时已经被他们控制,可是清廷的人员好像并不知道这一点,看他们的样子,似乎他们是战败国一样。”

    伊藤博文说:“那个叫林远的,看起来十分神秘,我们的情报部门根本找不到这个人的任何资料,好像他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而且他虽然表面上是李鸿章的翻译,可是他好像根本不在乎李鸿章,完全不像是李鸿章的下属。”

    伊藤博文又说:“伊东司令,我们已经组织了东京帝国大学的专家教授,您一会儿和他们见上一面,看看能不能揭开林远的神秘身份,还有那些会飞的武器,如果我们也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可以把成百上千吨的炸弹扔到支那人和那些西洋鬼畜的头上。”

    陆奥宗光说:“明天的谈判,我们应该更强硬一些,为我们大日本帝国争取更大的权益!”他说完话,参加会议的人附和着就离开了,房间里恢复了安静。

    林远笑道:“沈大特工可真是帮了大忙了,我们这回弄清楚了日本人的底牌,不愁不在谈判桌上狠狠敲他们一笔!晚晴啊,麻烦你想办法弄到伊东佑亨和那些教授的谈话内容,好不好?”沈晚晴听到他这么叫自己,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异样的感觉。

    正在这时,一个门卫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说道:“是林先生吗?你们的人里面是不是有一个叫唐帆的,他出事了。”

第二十八章 亡国公主

    林远一听,心中一阵疑惑,唐帆和自己年龄相近,平日里最是热心随和,爱说爱笑,这样的人不容易和被人起冲突,他能出什么事?

    沈晚晴在一边笑道:“他不会又去举报间谍了?”

    林远对沈晚晴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沈晚晴笑道:“好啊,我要去看看我们的反间谍专家又发现了什么?”

    这时窃听器及接收机的指示灯亮了,沈晚晴连忙带上耳机,听了一会儿就说:“是伊东佑亨的声音,他们讨论我们的航空母舰。”

    林远想听,可是又担心唐帆的事,沈晚晴看出了林远的心思,说:“我把他们的对话录下来,你回来再听吧。”

    林远点点头,转身出了接引寺。

    按照门卫的指点,林远来到了当地的警视厅,办理了相关的手续之后,就见到了唐帆,唐帆被关在一间屋子里,由于他的身份是清廷的和谈人员,日本的警察也不愿引起国际纠纷,所以也不敢对他很客气。

    林远进了房间,第一件事就是看唐帆有没有受伤,一看到他身上好好的,连衣服都没有破,这才放下了心,笑着问:“唐大记者这是怎么了?”

    唐帆把胸脯一挺,骄傲地说:“我英雄救美了一回,我看见几个日本Lang人在欺负一个姑娘,就把他们赶跑了。”

    林远看着他弱不禁风的样子,能打得过日本Lang人?又看看他那板板整整的衣服,丝毫未乱的头发,哪里像刚刚打完架的人?

    林远哈哈一笑,说:“Lang人可都是没有了主人的武士,你能打得赢他们?”

    这时一个警察走了进来,把一部相机放下,然后说:“他可以走了。”

    唐帆把相机拿在手上,说:“看到没有,那群日本Lang人的武士刀就是被它打败的!”

    然后唐帆就讲起了事情的经过,他拿着相机在街上采风的时候,在一个小胡同里看到三个日本Lang人围着一个少女动手动脚,他就上前阻止。

    几个Lang人一见有人多管闲事,立刻抽出了刀!唐帆又不是武术高手,哪里能打得过他们,他灵机一动,举起了相机,对准几个Lang人。

    那年头相机是稀罕物,Lang人又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哪里能见过?他们还以为对方手里拿着的是什么武器,一时不敢乱动。终于有个Lang人鼓起胆子,朝唐帆走过去,唐帆把闪光灯开关一按,“刷”地一道闪光过后,那个Lang人就又退了回去。

    照相机出现在1839年,而闪光灯出现在1887年,最早的闪光灯是镁粉闪光灯,点燃镁粉和氯酸钾混合物发出强烈白光,唐帆使用的电子闪光灯可要等到1931年才出现,所以那群19世纪的Lang人根本不可能见到过。

    就这么双方对峙了半个小时,警察赶到了,把双方带到了警视厅。

    唐帆讲完经过,就和林远一起走出警视厅大楼,刚一出来,就看见一个少女向唐帆走了过来。这个少女娇娇小小的,眉眼之间充满了灵气,好像是神话里面跳出来的精灵。她穿着一身用很粗糙的布料做的和服,所以林远知道她的家里一定不是很有钱。

    少女用日语问道:“您没有事吧?”

    唐帆一看到她眼睛就是一亮,说:“我没事,你还好吧?”

    她把头微微低了低,脸上一红,小声地说:“今天要不是有您……,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林远在一边看着少女的神态,一瞬间他就联想到了无数的武侠片,英雄救美之后应该发生什么他是了然于心,于是他用汉语小声地说了一句:“你可以以身相许啊。”

    令林远惊异的是,那个少女竟然转过头来,瞪大了眼睛看着他,用汉语问道:“你说什么?”

    她竟然说的是汉语!在这个时代,怎么会有中国少女来到日本呢?

    唐帆听了也是一愣,他惊讶地问:“你是中国人?”

    少女听到唐帆说汉语,惊喜地说:“原来你是中国人,太好了!”随后神色一黯,说:“我倒希望我是中国人。”

    林远心想:“她要是个日本少女的话,看她不像有钱人家的姑娘,她怎么会说汉语呢?”

    林远想到这里不方便讲话,于是说:“我们一起去找个安静点的地方说话吧。”

    唐帆也说:“对对对,都没吃饭吧,我们一起去找一家饭馆吧,今天我请客。”

    少女连忙推辞说:“这怎么好意思呢,您帮了我的忙,应该是我请才对。”

    林远连忙说:“你别推辞了,第一次吃饭哪能让姑娘掏钱呢,你们先吃,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了。”

    唐帆和少女连忙把他拉住,又劝说了一番,林远这才和他们一起去了一家餐馆。

    走着走着,唐帆才问少女:“你叫什么名字啊?”

    少女笑道:“我叫云岚,‘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的云岚。”

    唐帆问道:“你后面说的是什么?”

    云岚笑道:“我说的白居易的诗啊,你们中国人不都懂这些诗词吗?”

    云岚说的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春游二林寺》,是一首名气不是很高的诗。在21世纪的中国,已经很少有人去读古典诗词了,更何况是这种没有名气的诗呢?

    林远笑道:“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懂古诗词的。”

    唐帆上一次读古诗词还是在准备高考的时候,可是他却说:“我当然懂了,只是这首诗看了之后忘记了。”

    然后林远和唐帆又说了自己的名字,三个人进了路边的一家餐馆,进了一个单间,要了几样菜,要了一壶清酒。

    云岚斟了一杯酒,甜甜地笑道:“唐郎,这一杯酒感谢您帮我。”

    这一声“唐郎”叫得唐帆心里麻酥酥的,他连忙说:“没关系,遇见这种事情,谁都会帮忙的。”

    云岚笑着问:“唐郎,中国多好啊,你怎么来日本了呢?”

    唐帆说:“我们是来和日本谈判的。”

    云岚急着问道:“是因为朝鲜的事情吗?中国赢了吗?”

    唐帆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关心朝鲜的战事,他看了一眼林远,说:“算是赢了吧。”

    云岚突然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日本人太坏了,要不是他们,我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被日本人弄到这里来,现在还被流氓欺负。”

    林远心中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该不会是琉球国的人吧?”

    云岚哭着说:“我的父亲就是琉球国的国王,尚泰。日本人逼我们从家里搬出来,到这里来住。”

    林远和唐帆都是一惊,没想到这个叫云岚的姑娘竟然是琉球国的公主。在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台湾》中有一句: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琉球国历来是中国的藩属国,后来被日本占领,1879年日本将琉球改为冲绳县,同年国王尚泰应明治天皇之召前往东京,一家定居在东京。在21世纪,琉球各地仍然有回归中国的运动。

    林远心想:“他们一家不是应该在东京吗?怎么来到了马关,看来这两个世界还是有不同之处的。”

    唐帆看她哭得梨花带雨,忍不住坐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搂着她的肩膀,她也没有推辞,伏在他的肩上,哭得更加伤心了。

    林远看了一会儿,才说:“你别哭了,我们能帮你回家!”

第二十九章 神秘船

    云岚听了林远的话,停止了哭泣,将信将疑地问:“真的吗?”

    林远笑道:“当然,我为什么要骗你呢?”

    唐帆和云岚都很高兴,林远说:“你们慢慢吃吧,我先走了,对了,唐记者,你们分开的时候,把她住的地方记清楚了。”

    这回两个人都没有挽留林远,林远离开饭馆,一路上就见到不少日本民众在街上游行,横幅上写着:“拒绝谈判!把支那人打到屈服!”“打倒谈判的贪官污吏!”

    林远绕着他们走,快步回到住处。他一回来就说唐帆没事,让大家放心,沈晚晴说:“我给你录好了,你什么时候听啊?”

    林远笑道:“当然是现在了。”说着,接过她手中的耳机,开始听了起来。

    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林远猜测这个人应该就是一个教授,他说:“司令官大人,这是您给我们的神秘船的照片。”林远一听,心想:“看来这个神秘船应该就是指我们的航空母舰了。”

    那个声音又说:“在这张照片里,远处有我们联合舰队的吉野舰,按照您告诉我们的吉野舰和神秘船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计算出神秘船的长度约为340米,宽度约为40米,干舷高约为12米,估计排水量应该在五万吨左右,其他的船型系数,比如水线面系数,从这张图片上没法推算出来。”

    林远心想:“有了已知物体的形状数据和已知物体到未知物体的距离,计算未知物体的形状数据是很容易的,可是照片上怎么也不能拍摄到水线以下的场景啊,鬼知道他们的排水量是怎么算的。”

    伊东佑亨又说:“这艘神秘船的速度很快,据我观察员的估算,它在躲避我们炮火的时候,航速至少达到了30节。”

    又一个老人的声音响起:“30节,这怎么可能!按照五万吨的质量和三十节的航速来计算,它的动能将是6。4乘以10的九次方焦耳,大家都知道舰船在行进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阻力,比如兴波阻力和边界层中水的摩擦阻力,这些阻力都是和船速的高次方成正比,其中兴波阻力与速度的4到6次方成正比,那么我们可以估算,整只船需要供能2乘以10的十次方焦耳才能维持这个速度,标准煤一吨可以释放30兆焦耳的热量,这艘船一秒钟就将燃烧一万五千吨标准煤,如果考虑煤的不完全燃烧,它实际消耗的煤将远远大于这个数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伊东佑亨说:“它们不可能烧别的东西吗?”

    “不可能的,比煤热值高的只有石油了,可是石油怎么可能用来做舰船的燃料呢?”

    在林远的时代,军舰使用石油做燃料已经是常识了,而19世纪的舰船还都使用煤作为燃料。

    随后便是一阵沉默,有一个声音说:“司令官大人,我无意冒犯,这张照片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这艘战舰也太长了吧,我们都知道,舰船各个部分的重力和密度不可能全都相同,所以如果各个部分不相连的话,将会在垂直方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事实上,战舰不可能有这样的状态,所以战舰龙骨的支架将会承受很大的力,而且这艘战舰重量这么大,不知道它的龙骨使用的是什么材料?”

    伊东佑亨问道:“您是什么意思?”

    “这种承力部件只可能选用钢材,而且它的屈服强度将会在400兆帕以上,按照现在各国的材料科学进展,没有一个国家的冶炼水平能够做的到。”

    又有声音说:“这艘船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建造的,五万吨的排水量,想要建成这样一艘船,就必须建一个能够建造这么大船的船坞,这种大工程,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能保密的。”

    一阵长长的沉默过后,伊东佑亨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先把船的问题放一放,再来说说那些会飞的东西,我们姑且叫它们飞行机吧,依照各位专家的意见,这些东西是怎么飞起来的?”

    一个声音说:“这种东西真的出现了!跟据我们的情报,法国人一直在秘密研制这种会飞的机器,有一个叫做克雷芒?阿德尔的工程师,在1890年的时候驾驶一架飞机飞离地面五十米,由于法**方一直对此事保密,所以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这架飞机以蒸汽机为动力,螺旋桨为推进器,可是这张图片上的飞机,看不到螺旋桨!”

    歼24使用的是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当然不需要螺旋桨。

    一个声音说:“既然没有螺旋桨,那么它可能使用我们未知的推进方式,比如我们项目组正在研究的,利用空气来进行推进。我们都知道动量定理,如果这架飞机向后喷出高速气流,那么飞机将会有向前的速度,再加上机翼提供升力,这样飞机就可以飞起来了。”

    伊东佑亨问:“那你们的研究进展如何?”

    那个声音说:“要想让空气能够循环做功,就必须将它加压,加压之后再对它加温,然后再让空气膨胀,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可是困难重重,我们都知道扇子可以扇动空气,所以我们想用一系列的像扇子似的叶片旋转,这样能够给空气加压,可是这些叶片实在是太难做了,首先是形状,想要确定它的形状,需要根据流体力学性质进行计算,这样才能让叶片带动着空气,对空气做功,想要计算流体力学性质,就必须要用到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也就是N…S方程,可是这个方程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没有任何办法求得精确解,只能退而求其次,求数值解,可是这个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算到世界末日都算不完。其次是就算是算出了形状,也没法加工出来,通过我们的简化计算,这种叶片一定是扭着的,这种叶片,机床是没法加工的,想要通过铸造手段更是比登天还难!”

    伊东佑亨长叹一声,说:“唉,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们明天再继续讨论吧。”会议在一片叹息中结束了。

    林远放下耳机,心中不禁一阵忧虑,他想道:“我们的航母已经远远地超过了这个时代,一但航母出现需要返厂维修的问题,我们该到哪里去呢?等到条约签完,一定要发展我们自己的工业,发展完了,就把整个日本就变成中国的一个省!”

    这个时候林远听到自己的肚子“咕咕”叫了几声,这才想起来,还没有吃饭呢,这时沈晚晴笑道:“呵呵,我们的天才舰长也会饿啊?”

    林远这个时候才注意到,原来沈晚晴一直在自己身边,他笑着说:“你就一直等着?”

    沈晚晴笑道:“我怎么能不在一旁看着,万一你把我的设备弄坏了怎么办?”说完,就笑着走了出去,很快端进来一个大盘子,放在桌子上,说:“都怪你,非要刚才听,弄得我连饭都没吃成。”

    林远看着她娇嗔的模样,心头痒痒的,忍不住玩笑道:“要不我们一块儿吃吧,正好我也饿了。”

    林远也不管她同不同意,直接坐在桌边,看到沈晚晴拿了两幅碗筷,心中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沈晚晴揭开把盖在菜碗上的盘子拿开,一条诱人的河豚露了出来。

    沈晚晴盛了米饭,又把鱼汤泡进米饭里,吃了起来,林远问道:“这是什么啊?”

    她笑着说:“这是河豚啊,你没吃过?我最喜欢吃了,我妈妈常常给我做的。”

    林远开玩笑地问:“你还有妈妈?”

    沈晚晴笑得把嘴里的米饭都喷了出来,说:“我为什么不能有妈妈?”

    林远笑道:“你们特工应该都是孤儿吗?这样做任务的时候才能毫无牵挂!随时为国捐躯!”

    沈晚晴不屑地一笑,说:“你一定是网络小说看多了!哪有这样的特工,反正我是没见过。”

    林远说:“你看看我们现在,回到过去打鬼子,这简直是网络小说才有的事,不知道有没有那个写手会想到这个故事呢?”

    两个人说笑了一会儿,林远严肃起来,说:“我看中一个女孩。”

    沈晚晴一听,莫名地生出来醋意,嗔怒道:“你说什么?”

第三十章 让日本割地赔款

    林远问:“你怎么了?”

    沈晚晴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听到他这样的话,就会不由自主地生气。

    沈晚晴说:“没怎么?你不是说你看上一个女孩吗?我感到惊讶罢了!”

    林远说:“我哪里说我看上她了,她可是琉球国的公主。”

    沈晚晴醋意更浓了,说:“公主好啊,你可要当驸马了!”

    林远连忙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把琉球拿过来,琉球现在是日本的冲绳县,我们占据了琉球,一方面有了发展的地方,一方面又狠狠地教训了小鬼子。”

    沈晚晴一时不好意思起来,说:“原来是这个意思啊?”说完,她就开始生自己的气,自己在训练基地的时候,情绪控制这门课可是最高分,没想到今天居然这么轻易就生气了。

    沈晚晴说:“你说吧,需要我做些什么?”

    林远说:“我打算把她们一家送出日本,送到我们的人那里,可是我也知道,她们一家一定处在日本人的严密监视之下,所以,我想请你想想办法,你们特工不是擅长绑架救援什么的吗?”

    沈晚晴想了想,说:“我倒有一个办法,能够帮助她们离开日本,不过,我要先去见见她们,你给我安排一下吧。”

    林远一看她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十分高兴,忍不住说:“我就知道,晚晴你最有办法了!”

    沈晚晴的俏脸不禁一红,低下头开始吃东西,过了一会儿,两个人吃过了饭,就开始各忙各的了。

    按照日本方面的安排,下午是参观游览,林远他们自然是没有时间,于是只有陈飞一个人去了,本来林远带上陈飞,是希望他能发挥安全保卫的作用,可是到了日本之后才发现,对于安全保卫工作,真正的专家是张华,沈晚晴他们,陈飞根本就是一窍不通,记者唐帆还能出去采风,记录珍贵的历史影像,于是陈飞就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个闲人。

    陈飞幸好懂得日语,在马关里面转一转,看看风景,也不会太闷。日本政府担心有民众有过激举动,所以沿途都有警察维持秩序。

    陈飞他们作为随行人员,步行跟在李鸿章的轿子后面,陈飞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日本民众,突然发现一个年轻人不大对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