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这正是林远给俄军炮艇准备的礼物,他让渔民们把渔网放在水中,等到炮艇驶来的时候,螺旋桨就挂上了渔网,然后网就卡住了螺旋桨,俄军的炮艇很快就动弹不得了。

    对于内河航船来说,螺旋桨被水中的的杂物缠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所以指挥官在一瞬间的惊慌之后就平静下来,他还不知道三岔口的战况,也没有着急,就命令停机,让人潜水下去,把挂在螺旋桨上的渔网清理掉。

    一个水兵脱了衣服就下了水,那个水兵刚刚进水,就惊呼一声,沉到水底去了,好像是水中有什么东西把他拽下去一样!过了许久都没有见到他上来。

    这可把船上的水兵吓得够呛,这个时代的俄国,科学还不昌明,尤其是在军队中,士兵文化素质很低,对于鬼神之说深信不疑,到了中国之后,鬼怪的事情也听说了不少,一见这个水兵被水中的东西拉进水里,顿时把水鬼抓替身的传说给想了起来。

    水兵们急忙把十字架拿了出来,心想:“不是这圣物能不能震慑住清国的邪物?”倒是指挥官先明白过来,可能是水下有敌人!俄国人在东北的时候,也没少遇见抵抗,土匪什么的没事也打打俄国人,所以指挥官对于遇见敌人并不感到奇怪。

    指挥官随即怒道:“把十字架都给我收起来,水下面又不是吸血鬼!肯定是有敌人!都给我往水里开枪,把他打成筛子。”

    指挥官很清楚,这里的水并不深,子弹就是到了水底也有很强的杀伤力,这一排枪射下去,下面肯定就没有活人了!

    一排枪过后,水中冒出几股血迹,指挥官得意洋洋地心想:“几个小毛贼而已,敢来给我们炮艇找麻烦,等到尸体一浮出水面,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等到一具尸体浮上来的时候,指挥官就傻了眼,原来这具尸体是刚刚下去的那个水兵,众人七手八脚把水兵捞上来,一看伤口,没留多少血,往身上看,肚子被水灌得老圆,脸色煞白,显然是被水给淹死的,可是被淹死的人都会浮到水面上,怎么这个水兵是被子弹打中才浮出水面的呢?

    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是枪声吓跑了水鬼,水兵这才浮出水面,说这话的人嘴还没闭上,指挥官过来就给了他一脚,怒道:“胡说八道什么!哪有什么水鬼,分明是敌人,这么长时间,没见到他出来换气,他一定是已经逃跑了!再下去一个,清理了渔网我们回去吃饭!”

    食物的诱惑还是蛮大的,一个水兵下了水,壮着胆子向前游了几米,见到没事,船上的人稍稍把心放下一点,突然那个水兵惨叫一声,又沉下水去,不见了踪影。

    这下子船上的俄军士兵可炸锅了!说什么都不肯下水,就在指挥官一筹莫展的时候,江面上驶来了一艘船,船上站着十几个人,都是渔民打扮,为首的正是于明。

    指挥官连忙和他们打招呼,于明让手下把船靠近了炮艇,炮艇的干舷比于明的船高了将近两米多,于明仰着头问:“军爷,怎么了?”

    指挥官想让于明帮助他们清理螺旋桨,可他不懂汉语,于是用手比划了半天,于明揣着明白装糊涂,皱着眉头连连摇头,指挥官把于明当成了救命稻草,于是就打手势叫于明上船,他要详细地和他解释,于明心想:“正发愁怎么上船呢?你倒好,还让我上去。”

    几个俄军士兵搭过跳板来,于明一脸无辜地走了上去,趁那指挥官不备,用掌根把他的下巴重重地向上一托,只听见清脆的“咔嚓”一声,那个指挥官的颈椎被活生生地压断,倒地死了,那个指挥官死到临头都没想明白为什么一个渔民要杀他!

    于明这一记托掌就是行动的信号,其他战士立刻从鱼堆里抽出枪来,向着甲板上的俄军士兵射击,双方五米的距离,俄军士兵连保险都没来得及打开就被击中要害,毙命在甲板上。

    变故发生得实在是太快,以至于于明带着人冲进船舱的时候,很多俄军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控制一艘船,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轮机舱,于明他们很快就把轮机长,大管轮,司炉等人抓住,用绳子一绑,扔在了一边。

    轮机长还挺硬气,被绑成粽子了还不服输,张开嘴一个劲儿地骂,让于明意外的是,这个轮机长居然会汉语,他冷笑道:“你们开不动这条船的!”

    于明没有理他,这时于明来的船上又走过来几个人,他们都是操作蒸汽船的高手,他们在各种仪器前面鼓捣了一会儿,轮机长看着他们哈哈大笑,说道:“螺旋桨被缠住了,你们不可能把这条船开走。”让轮机长意外的是,船身一震,居然开动了起来,轮机长诧异地看着于明,于明也懒得和他解释,就这样,于明他们俘虏了全部四艘俄国炮艇。

    原来,在俄国炮舰的螺旋桨挂住渔网之后,就有一个海军陆战队战士从水下悄悄地摸了过去,海军陆战队的游泳训练,都是以万米为单位的,他们水性之好自然不必说,两个俄国水兵就是这样被他无声无息地干掉的。

    然后他就把俄国水兵用绳子绑在了水底,等到俄国人一开枪,他就躲到船下,子弹碰巧打断了绳子,俄国水兵就浮了上来,这个战士身上带着氧气瓶,自然不用浮出水面换气。

    三岔口打了下来,又俘虏了四艘俄国炮舰,内河舰队的实力大增,林远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松花江下游的三姓城,林远并没有直接命令部队东进,而是使了一个疑兵之计,命令一旅向北运动,做出要北进攻击的假象。

    向北就是黑龙江当时的省会,齐齐哈尔,远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格罗杰科果然中了林远的计,他判断林远是要北攻齐齐哈尔,所以电令驻军加强防范,并把原来三姓城的西伯利亚第二军的两个旅调动到齐齐哈尔。

    林远则命令新一师一旅的主力部队,沿着松花江向三姓城进发,三岔口的老百姓听了,纷纷划着自己的船,加入林远的运输队。

    新一师一旅以四艘俄国炮艇为先导,顺流而下,于明就在第一艘船上,在离着三姓城七十多公里的地方,突然炮艇“轰隆”一声,好像撞到了什么东西。

    轮机员跑过来报告说:“水下面,好像有东西!”

267 水下机器人

    于明连忙问道:“水下有什么东西?”

    轮机员回答道:“我们也不清楚,船好像被挡住了,转速表显示螺旋桨在一直转,可船一点都没有往前走。”

    于明先是命令轮机员停机,然后命令潜水员下水去看,很快,潜水员回来报告:“水下一米的地方,有一条铁索,就是它拦住了船!”

    用铁索横江来阻挡敌人过江的方法,很早就有了,三国时期,吴国在蜀国灭亡之后,为防止晋国从四川的长江上游顺江而下,在西塞山附近修筑营垒,并以铁索拦截在江面上,晋国将领王濬烧断了铁索,吴主孙皓投降,让后来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下了“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的诗句。

    过了一会儿,又有潜水员来报:“前方水域也发现了水下铁索,在五百多米的水域范围内,总共发现了铁索十二根!”

    这些铁索正是俄国人铺设的,俄军也很清楚,不能再往后退了,三姓城一丢,后面就剩下拉哈苏苏了,拉哈苏苏就是现在的同江,这里一丢,林远的部队就直接面对了哈巴罗夫斯克了,那样一来,俄军在东北中部侵略来的土地就都还回去了!

    更让俄国害怕的是,他们不知道林远的越过国界,打下原本属于清国的领土?林远在东北战场上的权力之大,甚至让人忘记了北京还有清廷!而清廷的态度更是暧昧,李鸿章称病不见外人,偌大的总理衙门竟然找不出来个管事的人!

    这十二条铁索本来是清军为了阻拦俄军的,可是还没有布设到水上,俄军就打过来了,这十二条铁索也就落在了俄军的手中,俄军也是病急乱投医,能用来阻挡林远的法子都用上了,这种消极防御的方法,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根本没有效果!

    尽管如此,这些铁索还是给于明带来了无数的麻烦,一米深的水下,意味着它能阻拦住大部分运输给养和弹药的船!

    于明很快想到了解决的方法,他问道:“铁索是怎样固定的?”

    潜水员答道:“他们用铁钎刺进了江边的石壁,铁索连在铁钎上。”

    于明说道:“你再带上几个人,下到水下去,把铁钎拔出来!”

    潜水员答道:“恐怕这个方法行不通,我在水下的时候就想把铁钎拔出来,可是铁钎插得深极了,根本拔不出来。”

    于明又问道:“那铁索和铁钎的连接部分呢?能不能想办法弄断?”

    潜水员答道:“还是不行,铁索和铁钎是熔铸在一起的。”

    于明心想:“那就只有用炸药炸了,可是自己携带的都是黑火药,在水底没有办法使用。”于明思来想去,只好联系到了林远,林远听了之后说道:“我很快就把人和设备给你调过去,我会派一艘船,船上挂着三面红旗,你看到这艘船,把他们引到有铁索的地方就好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们做。”

    于明心想:“送来能在水下使用的炸药不就行了吗?就是邓鸿用来炸毁鸭绿江大桥的那种,何必派一艘船呢?”

    一天之后,那艘船就来了,船上的烟囱呼呼地冒着烟,上面的人于明一个都不认识,不认识也是很正常的,北京舰上有几千人,肯定不能每个都认识,很快陈飞从船舱里面冒了出来,看到于明笑道:“老于,听说你被水里的铁索给挡住了?你不是鱼吗?没有网怎么能挡得住你。”于明听见陈飞的玩笑,苦笑了一声,说道:“你这个笑话可真冷,来的是谁啊?怎么还弄了一条船,这么麻烦。”

    这时船舱里面陆陆续续地走出来十几个人,要是在北京舰上,于明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是谁,因为北京舰上各个部门的着装都有明显的区别,可是这群人都穿着这个时代渔民的衣服,哪能知道他们是哪个部分的!

    陈飞说道:“来的是北京舰维护组的人,确切地说,是给北京舰搓澡的。”说完,陈飞嘿嘿笑了几声。

    这可把于明笑糊涂了,他问道:“什么是给北京舰搓澡?”

    陈飞赶忙说:“你小点声,别让他们听见!”

    可是已经晚了,那些忙碌的人里面走出一个来,看样子是这群人的领导,他向于明伸出手,说道:“我叫刘辉,北京舰舰体维护大队水下舰体维护分队队长。”

    这一大串让于明听得有点发蒙,他点头笑道:“我叫于明,海军陆战队。”

    刘辉斯文地笑道:“给北京舰搓澡,陈飞同志,我很喜欢你这个比喻。”说完,爽朗地笑了两声,把陈飞的尴尬一扫而空。

    刘辉说道:“大家都知道,船体水下的部分会被各种生物附着,各个海域的温度,盐度,微量元素的性质和数量都不尽相同,造成附着生物的多种多样,尽管北京舰的防附着涂料性能不错,可还是免不了被藤壶和贻贝这样的生物附着,我们就负责把它们清理下去。”

    于明听明白了,他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刚说完就明白过来,问道:“不对啊!舰长是不是派错人了,我需要把铁索炸断,怎么派来清理舰体的人呢?”

    刘辉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可不光会清理附着物。”

    这时,几个人从船舱里搬出一台机器,一个年轻人跑过来,问道:“我们用什么哪个任务模块?”

    刘辉说道:“二号模块!”

    年轻人点了点头,回去和几个人在机器上操作起来,于明问道:“你们弄的这是什么东西?”

    刘辉神秘地一笑,没有回答,陈飞在一边用手一捅刘辉,笑道:“不该问的别问!回去把保密守则抄十遍!”

    刘辉呵呵一笑,说道:“我们都到了这个时代了,也没有什么好保密的了,这个就是水下机器人。”

    于明“哦”了一声,显然是觉得这个答案让他很失望,他对军事技术了解得不多,所以觉得水下机器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水下修理中,能见度很差,工作强度极大,潜水员很容易疲劳,无法长时间工作,有了水下机器人,对于水下修理来说,简直是一个里程碑似的跨越!

    刘辉接着说:“我们这个机器人不光能清理附着物,还能完成除锈,铆接,堵漏等等任务,不夸张地说,就算北京舰的螺旋桨被炸坏了,有了我们,保证在十个小时之内可以修好!”

    于明又问道:“那二号模块是什么?”

    刘辉说道:“就是要让机器人完成水下切割作业,把铁索切割开。”于明心想:“舰长非要炫耀一下高科技不可吗?用点炸药直接炸开铁索不好吗?”

268 铁索搬家

    于明带领刘辉的船,行驶到埋设铁链的地方,几个人把水下机器人缓缓地放入水中,这个过程本来该由起重臂来完成,可是这艘船上没有这个设备,只好由几个人手动完成了,通过机器人身上的摄像头和光缆,水下的情况传输回刘辉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水下的情况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刘辉笑道:“今天水下的情况不错,能见度很高啊。”说完,就操纵着机器臂,对准铁钎和石壁的连接处,接着,一道淡蓝色的弧光就从机器臂中释放出来,铁钎一瞬间就被切断了,看得于明目瞪口呆。刘辉解释说:“这是最新的水下切割技术,机器臂射出高温高速的等离子气体,把铁钎给切断了。”

    于明终于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为什么要让你们来用这些高科技设备来切断铁索,直接用炸药把铁索炸断不行吗?”刘辉说道:“我们不仅会能把它们切下来,还能把它们再焊接回去,舰长打算用这个阻断三姓城的俄军从水上逃走的通道。”

    于明这才明白,刘辉他们遥控着机器人把铁索都给切断了,然后把铁索收到船里。没有了阻碍,船队沿着松花江一路向东,中间的几个小城镇还有一些俄军驻守,不过都没有形成像样的抵抗,很快,新一师一旅就来到了三姓城下。

    对于城中的俄军来说,他们觉得林远的部队来得有些快了,他们似乎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尤其是城中的第二军军长苏洛涅夫。

    格罗杰科的一纸调令,把城中的两个旅都给调走了,剩下的就只有第二军的一个旅和第一军的残兵败将,不到五千人,要不是阿列科夫的苦劝,苏洛涅夫早就打报告放弃三姓城,向后撤退了,拉哈苏苏还是太小,似乎不足以挡住林远的大军,所以还是一路撤回哈巴罗夫斯克比较安全。

    阿列科夫分析道:“林远在三姓城外的兵力只有六千,只要我们的援军一到,就能一举反攻!”在俄军中有一条“潜规则”,那就是不集结敌人兵力的二倍不进攻,所以两人决定集结手中的兵力,死守三姓城,并给格罗杰科打报告,要求增援!

    尽管城中的守军不足,可是三姓城历来是清廷重镇,城墙都是用附近锅盔山上大块的石头做的,炮弹都打不碎,所以想要攻克下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林远的望远镜中,三姓城的城墙分外清晰,上面的巡逻队荷枪实弹,“十分钟”,林远在心里说道,两支巡逻队经过同一地点的时间间隔是十分钟,这意味着,自己的人没有办法贴近城墙埋设炸药。

    林远把新一师一旅和二旅都给调集过来,数量在六千人以上,对城中的俄军形成了一定的兵力优势,可是城墙如此坚固,想要把它打下来,说什么都不够用!更难办的事情是,哈巴罗夫斯克已经向三姓城派遣了援军!被格罗杰科调到齐齐哈尔的两个旅也正在往回赶,如果不能迅速打下三姓城,自己的部队将会被围歼在三姓城下。

    林远一时间没有了头绪,似乎不知道这一战该如何打了,突然,一句话蹦到了他的脑海中,“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

    林远恍然大悟,心想:“对啊!为什么非要打三姓城呢?打掉他们的援军,他们就不战自溃了!”

    林远随即把刘辉和于明叫到了会议室,林远问刘辉:“我不是让你们把铁索安装在三姓城后方的河道吗?你们安装了吗?”

    刘辉摇摇头,说道:“按照我们的计划,是在今天下午去安装。”林远说道:“不用去安装了,计划取消。”说得几个人都是一愣。

    林远展开一幅地图,说道:“你们看,这里是三姓城,松花江从这里就开始在两座山之间流淌,江北岸是青黑山,是小兴安岭的一部分,江南岸是双鸭山,是长白山脉的一部分,哈巴罗夫斯克的西伯利亚第三军想要支援三姓城,最便捷的路线就是走松花江,这一段的江水流速不快,很适合俄军的蒸汽运兵船!驻扎在哈巴罗夫斯克的第三军已经派出了一个旅五千多人,增援三姓城。”

    刘辉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用铁索拦住这部分援军?”

    林远说道:“确切地说,是用铁索把他们封在一段江面上,然后,我们的人在岸边攻击他们!”

    刘辉说道:“把他们封在江面上?那我们就只能先在前面布设铁索,然后越过俄国人的船队,在他们后面再布设铁索,这样一来,肯定会和俄国船队碰面的,不会被俄国人发现了吗?”

    林远说道:“你们在距离三姓城二十五公里的地方布设铁索,然后顺流向下十公里,那里松花江分出一支,形成了一个大水池,那个水池也没有名字,你们躲进那个水池里,俄国人为了尽快支援三姓城,肯定不会去里面检查,就算进去,里面的面积很大,他们也没法发现你们,等到俄国船队一离开,我就给你们发信号,你们就可以出来布设铁索了。”

    刘辉说道:“我明白了,那我去准备了。”

    林远点点头,林远问于明:“这场伏击,你需要多少人?”

    于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我需要知道河道的地形情况,如果河道没有比河水高三米以上,我们一开枪,俄军的船就会靠岸,然后他们就会上岸来反攻我们。”

    林远答道:“我选定的伏击地点,两岸是清廷修建的水坝,现在松花江水量不大,水面距离坝顶足有三米,俄军上不来的。”

    于明想了想,说道:“我带五百人就够了,不过火炮我要多带一些。”

    林远说道:“我们在打俄国人的时候,缴获了四十门75毫米火炮,你可以都带上。”于明很快带着人出发了,他们骑着快马,赶到了伏击地点,此时的刘辉,正在江面上操作水下机器人布设铁索,水下机器人的任务模块有很多,它不光能完成切割任务,还能完成焊接任务。

    刘辉指挥部下,遥控机器人,把铁钎插进石缝里,然后将铁钎焊接牢固,为了在俄国的援军赶到之前处理完毕,他们的动作都很快。

    然后刘辉就带着人躲进了林远指定的地方,很快,二十艘俄国运兵船在两艘炮艇的护卫下,驶进了伏击地点。

    林远接到通知,随即命令刘辉的船从水池里行驶出来,按计划在俄国人的后面布设了铁索,这就相当于把俄国人关在了笼子里,只等于明那边展开伏击了!

269 双线伏击

    林远精心地设计了时间,所以俄军的船队驶进伏击圈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了,这个时候的江面上已经是一片漆黑,俄军的船上开着大灯,把前方一公里远的水域照得亮如白昼。

    于明看着俄军的船,心中暗暗冷笑:“幸好你们把灯打开了,要不还看不见你们。”于明命令道:“先打最后的那条船。”

    俄军派来二十艘运输船,十五艘运送人员,五艘运送装备,还有两艘炮艇,一前一后,护送着二十艘运输船,最后一艘恰好就是炮艇。

    于明带来了二十门炮,间隔一百米一门,正好是俄军船的间隔,这些火炮离着河不只有二百米,这个距离上用直接瞄准就足够了,炮手装上二百米的表尺,把俄军的炮艇套进了准星里,随后击发了火炮。

    炮口火光一闪,一枚炮弹呼啸着冲出炮口,这枚炮弹并不是曳光弹,所以很快就消失在夜幕之中,站在一边的输弹手急忙拿着一张浸湿的棉被冲上来,把棉被盖在了炮口上,浓烟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炮手来不及看输弹手的动作,他焦急地看着远处,寻找弹着点,很快在俄国炮艇的船头,腾起了一朵火花,那枚炮弹钻进了船头,炮弹装的是延迟引信,于是在船身里面爆炸了,俄国炮艇是用钢做的骨架,木头做的外板,剧烈的爆炸把中纵龙骨给生生炸断了。

    船上的俄军尽管知道中了弹,可是他们却不知道炮弹是从哪里来的,因为那个输弹手用棉被盖住了炮口,所以炮口的浓烟并不明显,炮艇急忙调转炮口还击,可是茫茫黑夜,该往哪里打呢?炮手只好大概找了一个方向,胡乱地开起炮来。

    炮手见到命中了目标,心里默默地叫了一声“好”,又瞥了一眼俄国人炮弹的落点,离自己十万八千里远,他没有理会俄国人的炮,他打开炮闩,冒着烟的药筒就掉落出来,输弹手又把另一枚炮弹装进炮膛,接着又是一枚炮弹,这枚炮弹正中船尾,正巧把舵柱给炸断了,偏偏俄国炮艇安装的是悬挂舵,舵柱一断,舵直接掉进了江水里,踪迹不见。对于船而言,舵不仅仅是转向工具,更是稳定航向的工具,没有了舵,炮艇顿时在江面上转起了圈,就算看见了目标也没法开炮了。

    第一门炮的声响就是信号,紧接着,江边的其他火炮一起开火,炮弹在黑夜之中,向着运输船砸去。运输船都是客船改装的,为了能多载人,几乎把船上每个角落都塞进了人,炮弹一来,就在人群中炸开了花,俄军士兵顿时伤亡惨重,还有装载装备的运输船,它们上面装着大量的炸药和炮弹,几枚炮弹下来,就把它们给引爆了。林远本来以为俄国的船会向前逃,没想到他们没有一艘加大马力往前跑的,而是纷纷调头往回跑,林远没有料到的是,最前面的俄国炮艇的指挥官是这样想的:往前走肯定还是包围圈,跑不出去的,只有调头往回跑才行,于是在为首的炮艇的带动下,船队里的船纷纷调头往回跑。

    沉重的运输船的转弯半径要比轻快的炮艇大得多,于是,在炮艇转过头来的时候,运输船还在往前走,一头就撞在了炮艇的舷侧上,炮艇的舷侧是钢骨架外铺木板,这一下把钢骨架给撞断了,木板稀里哗啦地碎了一大片,江水欢快地涌入艇身,炮艇里面的炮弹像下饺子一样“扑通扑通”掉进了江水之中,炮艇很快就沉没了。

    岸上的火炮射速并不快,所以还是有十艘船调转了船身,往回驶去,于明心中暗笑:“你们跑得了吗?”果然,跑在最前面的运输船撞上了铁索,铁索顿时把船死死地拦住,本来俄军在行船的时候每两艘之间相隔一百米,这个距离能够防止意外相撞的发生,可是慌乱之中的俄军运输船只想快点逃出包围圈,谁都没有管行船的距离,前面的船一撞上铁索,后面的船就“砰”地一声,两艘船结结实实地撞在了一起。

    后面的船赶忙开倒车,想要向后退,可是钢骨架撞变形之后绞缠在一起,分都分不开,前船责备后船离得太近,后船责备前船突然停下,两艘船上的俄军于是对着彼此破口大骂,岸边的于明都能清楚地听见他们的叫骂声。

    幸存的俄军运输船都堆在了铁索边上,于明指挥着火炮一个个地点名,到了天亮的时候,二十二艘俄军船只都沉入了江底……

    对于俄军来说,这只是灾难的开始,因为他们的另一支援军,也遭到了伏击。

    林远在给刘辉和于明下完命令之后,就让陈飞带领两千人的兵力,去平顶山一带设伏。

    俄军对此没有丝毫的准备,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会被伏击,在这个没有航空侦察,没有卫星的时代,一支部队如果被别人伏击,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内部出现了奸细,因为部队的行军路线是保密的,把路线透露给敌人,不是奸细还有谁?

    可是林远的手中掌握着先进的航空侦察力量,他本来以为俄军会走大路,那样的话就没有办法伏击,可是没有想到,俄军居然选择从平顶山附近的山地进军,而且还是一条山谷,这个战机林远是不可能错过的。

    穿过山谷,可以节省很长一段距离,这也是俄军选择从这里进军的最主要原因,格罗杰科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林远的兵力只有六千左右,三姓城中有五千多俄军,这两个旅的俄军加起来近万人,这样一来就对林远形成了优势兵力,一定能把林远全歼在三姓城下!

    陈飞带领着二千多人,部署在山谷的两旁,人人身上都披着草叶进行伪装,静静地等待着俄军的到来。

    终于听见了俄军的脚步声,将近一万俄军,步兵在前,辎重在中央,骑兵在后,向着山谷走来,山谷越来越窄,道路上坑坑洼洼没有一处平整,俄军到了这里,不得不放慢了脚步,小心翼翼地走着,一不留神就会摔倒。

    正在这时,天空中“咔嚓”一声雷鸣,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陈飞心中一阵高兴,下了雨,俄军只想尽快通过山谷,肯定会放松戒备。

    只见下面的俄军士兵纷纷从背囊里面拿出雨衣,七手八脚地穿上,陈飞看见了之后,心中想道:“这样一来更好,雨衣都很宽大,尤其是连在衣服上的帽子,戴上之后就把向两边的视线给挡住了。”

    陈飞看着俄军士兵走进伏击圈,心中却突然叫了一声:“不好!因为这大雨,可能要出大事情!”

270 雨中恶战

    陈飞要把山谷给堵住,所以在山谷出口处埋设了炸药,他们用的是黑火药,此时天降大雨,火药被淋湿,无法引爆!

    这样一来,一但交上火,俄军很快就会绕出山谷,以俄军的兵力,可以很容易地攻上山地,那么自己不仅无法围歼俄军,反而会被俄军围歼!更重要的是,如果在此处没有尽可能多地歼灭俄军,那么俄军出了山谷,就离着三姓城不远了,那个时候再想挡住他们,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陈飞心想:“不会那么倒霉吧,或许炸药没有被雨弄湿,还可以继续使用,不管怎么样,还是试一试吧。”于是他下达了起爆炸药的命令,过了好一阵,炸药都没有响,陈飞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命令道:“撤!”

    身边的战士惊讶地说道:“什么?撤?撤到哪里?”

    陈飞说道:“这场伏击战不能再打了,我们必须撤退!”

    身边的战士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