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远连忙道歉,可是希尔伯特已经顾不上看他了,他已经被张元一下面的动作吸引了,只见张元一拿过一张餐巾,然后用笔在上面写下了一串数字,希尔伯特就是被他这一串数字吸引了,林远看看那些数字,发现它们每两个成一组,都差2,就知道他也在写孪生素数,可是很快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其中有几组是偶数。
张元一写完了二十几组数字,然后在其中的几个上面画上了圈,把餐巾推到了希尔伯特面前,希尔伯特看着剩下的那些组数字,在其中的几个上面画了圈,然后挥手叫来一个服务生,说道:“给我拿一沓餐巾。”
身边的服务生走了过来,却没有递上餐巾,而是皱着眉头说道:“先生,您不可以在我们的餐巾上乱写乱画。”
希尔伯特生气地说道:“快一点!”
可是那个服务生完全没有屈从的样子,把脸一板,怒道:“不行!”
690 黎曼猜想
那个侍者气愤地瞪着希尔伯特,手中紧紧地攥着餐巾,就是不肯把它们交给希尔伯特,林远看着僵持不下的两个人,一种强烈的荒诞感油然而生:地球上最智慧的两颗大脑正在进行较量,而一个普通的侍者却要把这个过程活生生地打断!
林远连忙走上前去,对那个侍者说道:“没事的,你就把餐巾给他吧,如果你的经理要骂你,就说是我说的。”
那个侍者见到林远发话,这才把手中的一沓餐巾递给希尔伯特,只见希尔伯特在餐巾上飞快地写着什么,眼神中又是欣喜又是疑惑,餐巾很快就用完了,这时侍者已经走远了,希尔伯特心急火燎地在周围寻找能够写字的东西。
张元一于是对林远说道:“告诉他我们的住处,让他晚上来找我们。”
林远问道:“你那张餐巾上究竟写的是什么啊?”
张元一笑道:“你先告诉他,等到他走了我再告诉你。”
林远于是对希尔伯特说道:“您要是现在没有想通可以回去接着想,等你想明白了,晚上再来找我们,我们就住在国会大厦边上的驿馆。”
希尔伯特连连点头,拿起张元一写满字的餐巾就走了出去,他一走,林远就问张元一:“你在那张餐巾上写的是什么东西啊?”
张元一笑道:“我一共写了四十八个数,每两个分成一组,其中有十六组是孪生素数,然后我把前面四组孪生素数圈了出来,再把餐巾给他,他看到餐巾之后就明白了,我是要他判断下面有哪些组是孪生素数,于是他就开始计算,可是计算量不小,他很快就没有地方再写了,于是我就让他回去接着算,等算好了再来找我。”
林远问道:“不就是几组孪生素数吗?他真的会有那么大的兴趣?”
张元一笑道:“寻找素数的方法很早就有了,可是这个时代没有计算机,所以当数字极大的时候算起来特别特别费力,我那几组都是这个时代没有找到的,他肯定会感兴趣的。”
林远这才明白,正在这时,只见威廉二世回到林远旁边,递给他一张邀请函,说道:“这是技术博览会的入场门票,欢迎您明天来观赏。”
林远道谢之后就把入场门票收下,威廉二世又到别的地方聊天去了,张元一看看那张邀请函,笑道:“明天带上我一起去吧。”
林远说道:“这些都是应用技术,你不是搞理论研究的吗?怎么?你也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张元一笑道:“当然了,我要去看看大师们卓越的思想是怎么被这群无知的工匠糟蹋的!”
林远没有多说,于是就答应下来,等到晚上的时候,希尔伯特就来找林远,问道:“今天你的那个朋友呢?”
林远一笑,说道:“你跟我来吧,我带你去找他。”说着就来到了张元一的房间,不过打开房门,却发现里面是空的,林远于是就问和他住在一起的同志,这才得知:张元一竟然到后厨去了。
希尔伯特惊讶地问林远:“您的朋友是个厨子?”
林远无奈地说道:“不,他是个疯子。”林远带着希尔伯特来到后厨,只见张元一正在切土豆丝,边上还放着一架天平,张元一一边切一边自言自语:“土豆丝的粗细究竟会不会影响口味呢?”
林远轻轻咳嗽一声,张元一抬起头看看林远和希尔伯特,热情地说道:“你们坐啊,别客气。”
林远看了一眼周围,不是锅碗瓢盆就是土豆萝卜,哪有地方坐啊!林远无奈地说道:“快点走吧,我们还有要紧的事情说呢。”
张元一这才擦擦手上的土豆汁,和林远回到屋子里,一进屋子,希尔伯特就把那张餐巾放在了张元一面前,说道:“您看,这是我的计算结果,孪生素数我都已经圈出来了。”
张元一轻轻地点头,希尔伯特问道:“您是怎么知道这些数字的?中国也有从事数学研究的人吗?”
林远笑道:“当然了,我们在旅顺建立了一所大学,里面有很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希尔伯特先生愿不愿意来我们这里任教啊?”
希尔伯特摇头笑道:“这怎么能行?中国那么远,我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德国,我们不可以去的。”
林远说道:“家庭成员的问题您不用担心,只要您能来我们这里任教,您的家人我们一定会妥善安排的。”
希尔伯特摇头笑道:“学术研究是需要氛围的,现在欧洲的学术氛围非常好,我们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都定期交流,去到中国,没有了这些东西,恐怕不会研究出优秀的成果。”
林远连忙说道:“谁说我们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了?我们还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在研究数学,这样吧,让我给您介绍几个优秀的成果,怎么样?”
希尔伯特轻轻点头,说道:“请您讲吧。”
林远笑道:“您一定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吧,我们的证明已经很接近了。”
希尔伯特说道:“你们有人能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我不相信,这个猜想已经有很多年了,都没有人能够证明,对不起,如果您不给看证明过程的话,我是不会相信的。”
林远笑道:“没问题!”然后转过头来对张元一说道:“天才同志,把哥德巴赫猜想给希尔伯特证明一下。”
张元一笑道:“你开什么玩笑,陈景润老前辈的证明结果也只是最接近的,不过他也没有把猜想最终证明出来。”
林远说道:“那也行,你就把陈景润老前辈的证明给他演示一下。”
张元一说道:“我不会啊!”
林远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能不会呢?你不是经常和我说你数学物理都精通吗?”
张元一无奈地说道:“数学家们对于哥德巴赫猜想早就没有兴趣了,所以我才懒得弄呢,我问问你,你让我给他看证明的结果,是不是要打动他,然后把他弄到中国去?”
林远点点头,张元一笑道:“那这个就太简单了,你看我的。”说着张元一就坐到希尔伯特跟前,拿起纸和笔,在一张纸上写满了一大堆符号和方程,又在下面画上了几个坐标系,还在上面画上了几条线。
张元一飞速地写完,信心满满地把那张纸递给希尔伯特,然后回头对林远笑道:“这才是数学家真正关心的东西——黎曼猜想,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发现,这个问题一但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就都解决了,这么说吧,这个猜想的解决,将会给数学带来一场革命!”
林远心想:“这个成果如此重要,一定能够打动希尔伯特了。”没想到对面的希尔伯特脸色越来越难看,突然狠狠地把那张纸扔在一边,然后扭头走了。
691 海军技术博览会
希尔伯特走得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林远和张元一都没有反应过来他就已经消失在门口了,林远惊讶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这个黎曼猜想肯定能够征服他吗?”
张元一也是满脸迷惑,说道:“对啊,根据我看过的历史,希尔伯特对于黎曼猜想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写的可是黎曼猜想最近的证明结果,他一定会感兴趣的,可是他怎么就走了呢!难道是历史书有问题?”
林远拿过张元一写满公式的那张纸,突然说道:“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张元一急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我写的东西有什么问题?”
林远说道:“符号,关键在于符号啊!这个时代的数学符号和我们那个时代相比,肯定有变化,你用现在的符号写出来的东西,他肯定看不懂,所以还以为我们是在耍他呢,所以就走了。”
张元一说道:“可是那他也没有必要走啊!有什么不懂的问问我不就好了吗?”
林远一笑,说道:“数学家嘛,很多时候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你知道一个很有名的叫做哈代的数学家吗?”
张元一说道:“学过黎曼猜想的人肯定听说过哈代,不过1896年的时候他才19岁,还在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他为攻克黎曼猜想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取得了很多伟大的成就。”
林远说道:“嗯,就是这个哈代,他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不过有一次却给他的一个好朋友寄去了一封信,信上面说:我已经证明了黎曼猜想,可事实是他根本就没有证明,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张元一摇摇头,林远笑道:“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哈代要回到英国,需要坐船渡过波涛汹涌的北海,他很害怕,所以他就邮寄出去了这样一封信,他的理由是这样的:如果船翻了,他死了,世人就会认为他证明了黎曼猜想,这样他就会获得巨大的荣誉,可是上帝十分痛恨他,因为他一直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所以上帝不会让他获得这样的荣誉,于是就不会让他的船出事故了。”
林远说完就笑了起来,没想到张元一一拍大腿,说道:“哈代不愧是伟大的数学家,这一招实在是太巧妙了!以前我每次出门坐飞机都会害怕,这下好了,我就用这招,以后再也不用害怕了。”
林远无奈地想道:“看来天才的境界,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林远接着说道:“这样吧,我让北京舰把黎曼提出猜想的那篇论文发过来,你一定看过吧?你就把里面的符号学会,然后把你写的东西重新写出来,给希尔伯特送过去。”
张元一说道:“那篇论文我都背下来了,不过我看的都是现代版的,符号都改过来了。”林远随后把那篇论文交给张元一,然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一早,林远就来找张元一,来到门口刚要推门进去,就看见门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如果你不是林远,请忽略这张纸条,转身离开,我在睡觉,吵醒我者后果自负;如果你是林远,请轻轻地推开门,桌子上放着修改完毕的内容,可以直接送出去,另外:博览会我就不去了。”
林远无奈地一笑,进去把他写的手稿拿出来,交给一个随从给希尔伯特送去,随后就去找沈晚晴,在门上敲了两下,沈晚晴就把门打开,对林远说道:“我知道你来找我要做什么,是不是去技术博览会上弄情报,我早就准备好了。”
沈晚晴说着就和林远一起往外面走,一边走一边说道:“你说我们会在博览会上看到海军技术吗?他们就不懂得保密吗?”
林远笑道:“军事技术这种东西,摆在你面前给你看外形你是什么都偷不到的,而且这个威廉二世极其好面子,说不定会拿出一些好东西来。”
沈晚晴说道:“可是军舰上会用到的先进技术很多,我们到底要看些什么啊?”
林远说道:“军舰上应用的技术虽然多,可是要按照大的方向分一分,一只手就能够数得出来了,动力,武器,火控,防护,通信,也就是这五个大方向了,等到我们把他们的技术掌握得差不多了,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军舰了。”
使团中还有不少人也想去博览会,于是德国给派了十几辆汽车,一行人来到博览会的举办地点——柏林博物馆岛,这是举世闻名的博物馆圣地,里面有几座著名的博物馆,这次博览会没有在博物馆内举行,而是把展览地点选在了外面,现在还没有到对公众开放的时间,所以里面几乎没有游客。
林远看见里面一个接着一个的展台就彻底明白了,德国人就是想给我们立威,告诉我们,他们德国很强大,中国最好老老实实地听话,随行的德国官员随后说道:“我们的皇帝陛下现在有事情,不能陪同您参观了,您先自己看看吧,军事技术展览部分在最里面,有什么事情随时找我。”
林远点点头,给众人下命令,让大家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去看,大多数人都对军事技术不感兴趣,所以只有林远带着沈晚晴往最里面走,刚走两步,只听见身后许景澄的话音响起:“林大人,我还是那个话,战舰咱们大清可造不出来,我带您去看看德国人的技术您就明白了。”
林远没有反驳他,而是轻轻一笑,三个人走到一个展台附近,许景澄指着桌子上的东西说道:“您看看那个带框的小球,做得多么精致啊!我们大清就造不出这样的东西,只是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林远扫了一眼,说道:“那不过就是陀螺仪罢了,还是我给他们……”林远说到这里就感觉手上一痛,发现原来是沈晚晴在掐自己,这才想起来,自己给欧洲人演示的时候是乔装改扮过的,要不是沈晚晴提醒,自己就说漏了。
许景澄又问道:“陀螺仪是什么?”
展台后面的那个人听见许景澄的话,连忙说道:“中国朋友,您好,我们是普兰公司的服务人员,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个神奇的机器。”
林远一听普兰公司也是大吃一惊,因为这家公司实在是太不一般了,在历史上这家公司没有什么名气,像克虏伯公司,阿姆斯特朗公司都是家喻户晓的,尽管没有名气,可是这家公司的产品,彻底改写了海战的历史!
692 火力控制系统
林远听见对方说他们是普兰公司的,不由得惊讶地问道:“你们真的是普兰公司的吗?”
对方那个工作人员扫了一眼林远,见到他十分年轻,还以为他是许景澄的随从,于是就没有理他,接着给许景澄讲解陀螺仪的事情,沈晚晴在一边问道:“不就是一家生产陀螺仪的公司吗?你那么激动干什么?”
林远说道:“这可是普兰公司啊,他们公司的产品改变了海战的历史,你知道以舰炮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时候都要准备什么吗?”
沈晚晴说道:“当然知道了,要想让炮弹击中对方的军舰,就要掌握好开炮的时机和方位,在让炮弹恰好落在敌人军舰会驶过的那个点上,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测算出敌人军舰的距离,方位,还有速度。”
林远说道:“那好,你知道这些数据应该怎么测量吗?”
沈晚晴不说话了,林远说道:“首先是距离,距离有两种测量方法,一种是用光学方式测量,说白了就是用望远镜和能够指示方向的刻度盘,两者结合,用三角测距的原理计算出距离,还有利用人体视觉效应制成的体视式测距仪和合像式测距仪,我们以后再说。”
“光学方式是使用光学波段进行测距的,还有使用微**段进行测距的设备,就是雷达,用电磁波发出和反射波到达的时间差,乘以光速除以二,就是雷达与目标的距离,雷达测距的学问也很深,需要用的技术也非常多,这个时代还没有这样的技术。”
“在现在的光学测距条件下,距离测量和方位测量是分不开的,只有把方位测量出来了,距离才有可能被测量出来,那么就剩下速度了,在有雷达的条件下,我们利用反射波频率与反射体运动速度的关系,也就是多普勒效应,可以很容易地测量出速度。”
“可是这个时代没有雷达,所以航速的测定就要依靠人的经验了,依靠船艏冲击水面产生的波Lang来判断敌人军舰的速度。但是测量完距离和速度之后问题就来了,你测量的距离只是你测量时刻的距离,而敌人的军舰不可能傻停着不动,它一定是在高速运动之中。”
“当你的军舰和敌人的军舰平行行驶的时候,这个距离是不会变化的,可是在实战中,你和敌人之间肯定是有夹角的,这样一来,距离就在时刻发生改变,那么我如何根据已经知道的数据,来确定我下个时刻该往哪里瞄准?”
沈晚晴茫然地问道:“对啊,这样的话我们该往哪里瞄准啊?”
林远说道:“在人类海战刚刚兴起的时候,是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因为最原始的海战大家都是面对面的,你看古代的海战武器:在船头装上尖利的钢锥,用来戳穿敌人的船;在船上安装拍杆,像拍苍蝇一样击打敌人的军舰,不过最常规的战术还是跳船帮,就是跳到对手的军舰上,然后刀刀见血地肉搏。”
“等到火炮技术发展起来,人们就开始把火炮搬到船上,火炮也就成为了海战的主要武器,火炮发展的初期,射程比较近,所以那个时候海战都是抵近对轰的,根本不需要考虑距离变化的事情。”
“可是到了这个时代,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火炮的射程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初不到一千米增加到将近四万米,所以瞄准的问题就极为突出,为了解决瞄准的问题,人们想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如果能够求取敌人军舰在单位时间内的距离变化量,就可以确知他在某一段时间之后的位置了,那样火炮也就能够精确瞄准了。”
这时许景澄看着林远故意咳嗽了一声,林远这才明白,原来他是嫌自己的声音太大了,林远连忙把声音放小,接着说道:“于是人们就连续观测一段火炮的距离数据,用数学方式求解它在单位时间里的距离变化,可是这样做是很难的,因为存在大量的观测误差,而且数字都很大,不容易计算。”
“于是改变海战历史的东西就登场了——以机械式计算机为核心的火力控制系统,机械式计算机就是用机械的方式来计算,比如计算乘法2乘3,可以用两个齿轮,传动比定位3,让其中一个转动两圈,另一个的圈数就是结果。”
“用于计算军舰之间距离变化的机械计算机最初是由一个名叫德梅里克的人发明的,这个发明是在1902年,后来在1903年又出现了维克斯钟,这种钟可以对距离变化率进行积分计算,从而算出当前的距离,不过由于军舰在海上受到波Lang的作用,所以测量距离的时候经常造出误差。”
“如果距离都没有测量准确,那么距离变化率也就不可能准确,所以这个时候,普兰就出场了,他原本是一名律师,可是后来对火控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成立了普兰公司,把陀螺仪用在了测量系统的稳定上,并且对以前的简易的火力控制装置进行综合和改革,从而研制出了普兰火力控制系统。”
“普兰公司弄出这套系统之后,各国的海军都开始重视火控系统,所以在一战的日德兰海战和二战的几次战列舰作战之中,双方主炮的交战距离都在二万米以上,这套火力控制系统本来应该在1908年才出现,没想到竟然足足提前了十二年!”
林远长篇大论了一番,许景澄走过来说道:“刚刚他们说了,这个陀螺仪的作用很神奇,能够用来稳定东西,用这个东西可以测出船在茫茫的大海上偏离了预定航线多少,从而校正航线。”
林远问道:“他们只说了这个东西在导航系统上的应用吗?”
许景澄没有听懂林远的问题,不由得追问道:“您说什么?”
林远顾不上理会许景澄,来到那个工作人员面前,问道:“贵公司的这个东西都应用在什么方面啊?如果应用范围广泛的话,我希望可以购买一些。”
那人说道:“我们这种陀螺仪主要是应用在导航方面。”
林远顺势问道:“主要应用在导航方面?那你们还有应用在别的方面的陀螺仪吗?”
那人一愣,然后答道:“对不起,我们无法回答你这个问题。”
林远看着那个人紧张的样子,心想:“我明白了,你们肯定已经把陀螺仪应用在火控系统之中了,你要想保密就直接告诉我没有不就行了吗?这样回答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693 体视式测距仪
林远回头对沈晚晴说道:“我猜得不错,他们的确已经把这个东西用在火控系统上了。”
沈晚晴问道:“那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
林远说道:“普兰公司是一家英国公司,英国把德国视为潜在的军事对手,肯定不会让这家公司把这么重要的技术到处乱说。”
林远说着,往边上的展台一指,说道:“我们去那边看看吧,蔡司公司,德**用光学品都是从这里出产的,我们去看看,说不定会有惊喜。”
许景澄的脑子还停在陀螺仪上,在一边对林远说道:“林帅,不知道我们能不能造出这样的陀螺仪呢?”
林远一笑,说道:“我肯定不会造的,这种陀螺仪早就过时了,谁用啊!”
许景澄惊讶地说道:“你说什么?过时了?”原来在展台上展示的陀螺仪是最为原始的转子陀螺仪,在林远看来那个陀螺仪实在是太原始了,既然已经能够制造小功率激光器了,在以后的军舰上直接应用激光陀螺仪就行了。
林远没有和许景澄多说什么,和沈晚晴直接走到蔡司公司的展台,林远曾经借助张謇开办纱厂的机会从蔡司工厂购买过光学玻璃,不过随着东北的发展,现在林远也能够生产优质的光学玻璃了。
台上蔡司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几款照相机,林远使团中有不少人都没有见过照相机,所以都围着工作人员看着,这时,林远发现展台后边摆着一个柜子一样的东西,不过上面罩着厚厚的一层布。
林远看看沈晚晴,只见她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上面的人演示相机,林远把她一拉,笑道:“你的相机比他们的领先一百多年,他们的东西有什么可看的?”
沈晚晴笑道:“有什么可看的?当然是找优越感呗!”
林远一笑,还用手一指那个蒙着厚厚苫布的柜子,对沈晚晴说道:“看到那个蒙着厚布的东西没有,按照军事博览会的惯例,被别的东西遮盖着的东西都是真正的好东西。”
沈晚晴说道:“这就奇怪了,不是展览会吗?要是不想让别人看就不把它们拿来不好吗?既然拿来了何必盖上?”
林远说道:“那些好东西是给专门的一些人看的,不给我们看就说明这个东西很有价值,我们的军舰设计需要有敌人的技术情况做指导,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现在我们就想办法把那个苫布下面的东西是什么弄清楚。”
沈晚晴抬起头,看了一眼那个柜子,发现只有一个看守,于是就笑道:“这个简单,是我们特工的入门课程,我想办法吸引那个看守的注意力,你过去把那个苫布掀开。”
林远点点头,沈晚晴突然坏笑了起来,林远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要笑啊?”
沈晚晴一边笑一边说道:“你可是使团的首领,最大的官,却做这样偷偷摸摸的事情,如果被人发现了,你的人可就丢大了!”
林远笑着点点头,说道:“没错,不过我一定不会被人抓住的。”
沈晚晴笑着朝那个工作人员走了过去,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问着他什么,林远偷偷地走到苫布边上,把苫布掀开一个小缝,没等看清里面是什么,只听见背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林远先生的好奇心可真强啊!”
林远听见这个声音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说话的人,就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林远心想:“这回可好了,丢人丢大了!”
林远回过头,就见到威廉二世带着几个随从站在自己身后,林远心想:“得赶快想个办法,把这件事情遮掩过去。”
没想到威廉二世丝毫没有在意林远偷偷掀开苫布的事情,而是对工作人员笑道:“快点把蒙着的布打开,让林远先生一看究竟,他们中国没有这样的东西!”
那个工作人员被沈晚晴的美人计迷得失魂落魄,听见威廉二世的话才走过来,把布掀开,只见一台大型望远镜一样的东西露了出来,众人见到展台上突然出现了这样的东西,都十分惊讶,纷纷围拢过来。
威廉二世见到中国人都好奇地围了过来,心中得意,于是问林远:“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林远看着外面的光学透镜,心想:“这一定是一个望远镜一类的东西,说不定是测距仪。”林远正在想着,突然镜片上的一个细节映入了他的眼帘:镜片上泛着深蓝的颜色,林远知道这一定是全反射膜,贴上这种膜能够让成像更加清晰,林远心想:“看来德国人的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嘛。”
林远这时看到了威廉二世问询的眼神,于是轻轻地摇头,说道:“实在对不起,我没有见过这个东西。”
威廉二世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上去体验一下吧。”林远刚要道谢,却见到威廉二世把头一转,看向沈晚晴,说道:“女士优先,不如先请这位美丽的小姐体验一下吧。”
这句话让威廉二世身后的外交官狠狠地尴尬了一下,林远没有在意,冲着沈晚晴一点头,沈晚晴走到那个仪器后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操作了一会儿,然后走了下来,林远心想:“看来今天这个博览会还是很有看头的,不过地方也太大了,不如让这个德国皇帝来给我当导游吧!”
林远想到此处,便对威廉二世说道:“让那位美丽的姑娘和我说说她都做了些什么,我便能知道这是什么了。”
威廉二世顿时来了兴致,这时沈晚晴揉着眼睛走到林远跟前,说道:“这个东西用起来眼睛好累。”
林远说道:“给我说说你都做了什么了。”
沈晚晴说道:“他就让我看远处的一个东西。”说着一指远处,美丽的柏林皇家博物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然后说道:“他让我操作一个光标一样的东西,让我把光标和皇家博物馆门前的旗杆重合在一起,等我感觉重合了之后,就能从边上的刻度上看出这个东西距离博物馆有多远。”
林远听完,冲着威廉二世淡淡地一笑,说道:“我知道了,这就是体视式测距仪,人的眼睛能够感觉出空间中物体的远近,这个被称为双目视觉效应,这种仪器就是利用这种效应,来完成对目标物体的测距的。”
这种先进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