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强猎头-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中年人自然就是秦浩的第二个目标,荀。

    荀,字文若,能力评价:曹操之张良,曹魏之肱骨,世称王佐之才。

    工作经历:孝廉,守宫令,别部司马,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万岁亭侯。

    项目经历:主持兖州保卫战,许昌保卫战,后勤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反正曹操所干的所有大项目几乎都是二把手。

    就这样一份华丽丽的简历,怎么能不让秦浩心动,最关键的是,三国时期十几个ceo里,荀能力上绝对前三,但挖起来难度却最低。

    因为三国时期不得善终的ceo很多,但自杀的却只有他一个,不管怎么说,自杀都是最平静的离开,这样一来,天道的阻力应该就不会太大。

    当然了,荀也有他的问题,这个时候的荀已经五十,放到汉代,这特么已经是在平均死亡年龄之上的人了,不过没办法,年轻的荀对曹操那叫一个赤胆忠心,比诸葛亮对刘备也差不了多少,想挖他只有这个时候才有可能。

    况且,明朝相对比较奇葩的一点是,这个朝代几乎所有当了内阁首辅的人,几乎就没有一个是特么退休走的,如孙承宗这种八十多了还临危受命的也就罢了,就连严嵩那个奸臣也愣是在椅子上做到八十四,还是被徐阶给撵走的。

    说起来荀这一辈子确实是挺悲剧的,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都说出名要趁早,当时天下比他成名早的可还真没几个。

    早期的他比较顺,一开始就在朝廷里当了不小的官儿,后来董卓来了,他以为袁绍是汉室的忠臣,就跑那儿去了,后来感觉袁绍野心太大,就改投了当时看来最最忠心的曹操。

    为了帮助曹操完成兴复汉室的理想,荀几十年里殚精竭虑,几乎熬干了自己的每一滴血,终于平定了四方叛乱,汉室也渐渐有了中兴的样子,可是曹操却要加封魏公了。

    为了这个,荀没少使绊子,各种情况下跟曹操各种唱反调,跟曹操早已经离心离德,若是换了别人,恐怕十条命也给杀光了。

    荀是个汉臣,从生到死一直都是汉臣,他辅佐曹操是因为曹操忠于汉室,跟曹操离心离德也是因为他不忠于汉室。

    此时的荀是孤独的,是矛盾的,是无路可走的,所以他病了,心病。劳军途中在寿春就走不动了,因此停下养病,而曹操就是在这个时候,给他送来了一个空的食盒。

    曹操是什么意思呢?荀已经不愿意花心思去想了,这个辅佐了自己一生的男人,终于还是与自己背道而驰分道扬镳了。

    罢了,罢了,五十年春秋,终归是梦一场罢了,就像他毕生所求的匡扶汉室,到头来不过一场空。

    可笑么?是挺可笑的,可笑得他都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

    “既然活着已经失去了方向,不如还是死了吧,就当这个食盒是一口棺材吧”。

    说着,便拿出了一个小药瓶,里面是一颗血红色的小药丸,乃是天下第一奇毒,丹顶红,号称见血封侯。

    就在这时,只听门外卫兵来报道:“大人,您的弟弟来探望您了。”

    荀一听,确是停下了,苦笑一声,想不到在这人生的最后时刻居然还能相见,也好,两个人叙叙旧吧,能见上最后一面,也是好事。

    挥了挥手道“去请吧。”

    来者当然不是他的什么弟弟,而是秦浩了。

    虽说荀跟公孙瓒一样都是自杀,但毕竟原因不同,公孙瓒自杀,那是穷途末路,这时候只要再给他一条路,他自然就会顺着走。

    可荀不一样,荀之所以自杀,那是因为他自己想死。

    荀作为曹操的二把手几十年,怎么可能没有一点自己的势力?说句大实话,即使曹操真的想杀他,也没那么容易,况且曹操对荀十之**是没有什么私心的。

    所谓的食盒类比棺材,说实在的有点儿扯淡,起码秦浩就不觉得食盒跟棺材有啥关系,想暗示自杀能送的东西多了,送条白绫,一目了然。

    况且汉朝时期的主从关系互相之间还是很尊重的,远没有到明清时期的君主那样一言而决,因此秦浩断定,荀绝不是曹***死的,他就是自己活够了。

    这就比较尴尬了,一个人如果嫌累了想退休,这时候挖人是很难的,尤其是挖他去一个更累更操心的公司,人家没动机啊。

    因此,秦浩只能选择魂穿,希望通过亲人的劝说,来让他跳槽,起码唤醒他一颗已经死掉了的心。

第二十章 十七年的酒

    众所周知,荀有个很牛逼的侄子叫荀攸,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个弟弟叫荀谌,曾是袁绍手下重要谋士,官渡之战后,曹操看在荀的面子上也没有为难,荀谌也跟着一块儿投了降,只是离核心却始终很远,没多久就辞官回家了。

    而秦浩此时就是荀谌。

    秦浩谨记着自己的身份,见到荀之后十分动情的开口说道:“哥哥,你老了。”

    荀叹息一声道:“是啊,老了,咱们都老了,拼搏了一生,到头来,只换了两鬓霜啊。”

    秦浩微微一笑,开口道:“听说你病了,来看看你,你可是咱们家的顶梁柱,可不能倒下啊。”

    荀苦笑道:“我哪里还是什么顶梁柱啊,顶梁柱已经是公达了。”

    秦浩知道荀心里郁闷,这话酸酸的包含着浓浓的对荀攸的不满,接口道“他?恐怕已经姓了魏了吧,不过你也不要怪他,如今天下人人姓魏,还有几人姓汉?咱们荀家也得留条退路啊。”

    “我知道,就好像你我二人当年分属曹袁两家,不管是谁赢了,都是咱们荀家赢了,嗨,不说这个了,咱们兄弟俩久别重逢,我弄点儿美酒招待招待你。”

    “好啊,荀令香衣的酒,等闲可喝不到啊。”

    荀不去理他的嘲讽,自顾自的拿出了珍藏了多年始终不舍得喝的佳酿,只当是生命中的最后一顿,满满的给秦浩斟了,开口道:“你算是有口服啊,这是当年迎驾天子,我刚当上尚书令时陛下赐的御酒,如今已经十七年了。”

    “怎么把它都拿出来了?”

    荀苦笑一声没有说话,仰起脖把这杯他保了十七年的酒喝下,就如同喝下了他十七年的付出。

    秦浩叹道“等闲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真的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么?”

    “你来看我,我很开心,我荀生是汉臣,死是汉鬼,叫我脱下汉服食魏粟,万万不可能。”

    秦浩心里一听就是一阵苦,这特么不肯吃魏米,可咋劝他吃明米啊。

    连忙说道:“也不能这么说,你是不吃不忠之粟,对吧,忠孝节义自古便是立身之本,曹操要是有朝一日篡位,你必然是首功之臣,那是要写进史册的,他要是不篡位,不就皆大欢喜了么?”

    荀眉头一皱,不明白他玩儿这个文字游戏有什么意思,以为是委婉劝说自己别做过激的事,开口道:“你尽管放心,我不会做连累荀家的事情的,再说如今公达已经取我而代之,保荀家一百年富贵,还是可以的。”

    秦浩连忙道:“哥哥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你今年刚知天命,未来的路还长着呢,我是劝你别做傻事。”

    荀越来越觉得奇怪,把酒杯放下侧着头看着他不说话,就这么盯着他,示意他把话说明白,别绕弯子。

    秦浩尴尬异常,知道自己还是道行太浅,不过自己智力不行演技行啊,当场便挤出几滴眼泪,颤声开口道:“唉。哥哥啊,我这是舍不得你啊,呜呜呜呜,哥哥一身本事,经世济国之才,你要是走了,那也是老百姓的损失,那也是天下的损失啊。”

    荀看他一哭,心里也不是滋味,又给秦浩斟上,开口道:“几十岁的人了,还哭鼻子,不怕惹人笑话。”

    秦浩见有戏,连忙道:“哥哥你有没有想过,活着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死了可以做的就没了,你本来就是舍了袁绍跟的曹操,现在又何必在这一棵树上吊死?”

    荀闻言手却一停,洒出来好多酒,“你。。。这是什么意思?”

    秦浩连忙急道“曹操不忠,咱们不给他干了就是,活着多好啊,为啥非要死?”

    荀双目一厉,怒道:“你劝我投刘备?”

    秦浩哭笑不得,连忙解释道:“没有没有,难道天底下除了曹操和刘备以外,就没有其他人了不成?刘备不过守家之犬,还配得上哥哥的效忠不成,况且有诸葛亮他们在,那里也没有你的位子。”

    荀还是看着他,不说话。

    秦浩咬了咬牙,开口问道:“哥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机会让你不做魏臣,还可以为我荀家再做出天大的贡献,你干不干。”

    荀不明所以“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不做魏臣,你是想劝我归隐么?不可能的,我如今的地位,哪那么容易归隐。”

    秦浩连忙道:“不是不是,是弟昨日梦到神仙托梦给我,说天地间还有一大去处,挽大厦之将倾,非哥哥莫属,离开曹魏,重新开始。”

    荀更是懵了,以他智商这时候也不由得十分迷惑。

    秦浩趁机便拿出了猎头合同,开口道:“哥哥看看?”

    荀不知他搞得什么,顺手一接,当场便是一呆,明末的各种信息飞速的传入了他的脑中,不由失声叫道:“一千年后?这。。。这是真的假的,弟弟你从哪弄来的?”

    秦浩道:“我刚才不说了么,这是仙人托梦给我的,另外神仙还说了,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曹操篡汉,不过是一家一姓之亡,但一千年后胡虏入关,是天下之兴亡啊!神仙说,一千年后能救天下的,便只有你了。”

    荀震惊莫名,久久不能自已,嘴里繁复重复着这两句顾炎武的名句:“国家兴亡。。天下兴亡。。。。国家兴亡。。。天下兴亡。”

    秦浩感觉有戏,便适时地又舔了一把火,道:“是啊是啊,胡虏入关,这是断送咱们民族文化传承啊,如今你被上天选中去力挽狂澜,你怎么好意思自杀呢,另外,你不为你自己想,也得为我荀家想啊。”

    “荀家?”

    “你想想,如果你能在一千年后力挽狂澜,咱们荀家,将成为少有的千年世家,你一身的本事辅佐曹操二十多年,却落得这般局面,难道不想重来一次么?难道不想辅佐一个真正的帝王么?现在,就是你最好的机会啊!”

    “这个。。。。”

    秦浩心中暗喜,看来荀是动心了,只要再加一把火,基本上就成了。

    哪知便在这时,天道出手了。

    突兀的从这屋子里传来一个声音,“荀香令,得罪了。”

    秦浩连忙回头,只见角落里突然杀出来一个黑衣黑面,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面一看就是刺客的汉子,拔出了剑朝荀刺来。

第二十一章 节外生枝

    荀是悄无声息自杀的,那么他的死,对世界就真的一点影响也没有么?

    当然不,荀的死,至少给曹操传了一句话: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

    意思很简单,当年的心意你都忘了么?我没忘。

    荀的死,可以说是对曹操的一记沉重打击,历史上曹操晚年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把龙袍当作内衣穿里面了,但依然坚持着没有篡位,这其中或多或少,也有着几分荀的原因。

    因此,天道为了让这句话传到曹操的耳朵里,出手了。

    以荀的护卫森严程度来说,一个刺客想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他的屋子里,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做到这件事的一共也没有几个人,而秦浩第一反应就是:曹丕。

    曹操进魏公,最大的受益人并不是曹操自己,魏公也好魏王也罢,跟现在并无什么实质性的不同,但对曹丕来说就不一样了。

    曹操如果是丞相,他便只是个丞相的儿子,但如果曹操是魏公,那他可就是世子了,是可以合理合法继承老爹一切政治资源的,这也是荀之所以这么反对的原因所在。

    当荀和秦浩反应过来的时候,刺客的剑尖儿已经离荀只有几寸了。

    千钧一发之际,秦浩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只知道荀若是死了,自己的四十金币和附体荀谌的五十金币又要白花了,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一把就扑在了荀的身上。

    噗呲。

    这一剑下去,荀因为被秦浩推开,并没有什么事儿,自己却被刺了个通透,不到一天的时间自己居然被两次刺了个透心凉,死了两次,真特么够了。

    “啊!弟弟!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刺客大急,不想发生这样的变故,连忙就要把剑抽出来,哪知秦浩却死死拽着不撒手,一时半刻的居然抽不出来。

    时间紧迫,曹丕虽然买通了一部分守卫,但毕竟绝大部分守卫是不知道的,都是跟了荀几十年的,别说曹丕了,就是曹操也不见得能买通。

    急切之下,刺客连忙撒手撤剑,从怀里抽出小刀,又向荀杀去。

    荀撒腿就跑,学着荆轲刺秦时候的秦始皇,绕着柱子就开始转圈,刺客小刀不够长,只能一圈一圈的跟着跑,一时间还真没什么办法。

    可是秦浩急啊,护卫没在门外么?还是说门外的护卫正好是曹丕买通的?这特么该死的天道系统,老子的金币都快花光了。

    直到秦浩的血都快流血干净了,意识都有点儿模糊了,护卫却依然没有进来,荀也已经险象环生。

    来不及了,秦浩一咬牙,从兜里掏出失忆照相机,对着刺客喊了一声:“看这儿!”

    刺客这时候紧张万分,条件反射的就回头了,一片白光闪过,就变成白痴了。

    这照相机最大功率可以一口气消除人三天的记忆,秦浩也是一口气调到了最大,好在刚才荀是在柱子后面的,要不然这次就白来了。

    万幸的是,这刺客明显也是最近三天才接的任务,现在记忆消失了,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的这儿,十分迷茫的瞅来瞅去,看到荀居然还跪下了:“荀大人?我。。。我怎么在这儿?”

    这时候,门外的护卫终于姗姗来迟,一看到肚子上插着把剑明显快要挂了的秦浩,当场就吓尿了,荀一边跑一边喊:“抓住他,他是刺客。”

    那刺客因为没有了三天的记忆,居然还觉得自己挺冤枉,连连磕头道:“荀大人,这里面有误会,有误会啊,我不是刺客,我是大公子麾下的护卫啊。”

    得,这傻小子,干脆利落的就把他主子给卖了。

    几个护卫知道自己护卫不力,连忙上去把刺客给擒住,一同跪下满头大汗的等着荀发落。

    荀却来不及管他们,急忙跑到快死了的秦浩身边,大吼道:“弟弟,你坚持住,我这就找最好的太医来救你。”

    而秦浩这个时候也真是坚持不住了,若不是放心不下荀,他刚刚就闭眼不起来了,这时候见事情摆平了,依然不忘坚持着最后一口气,学着狗血剧虚弱的开口道:“我。。。我死。。没事儿。。。合同。。。合同。。。”

    “弟弟你放心,那份合同我签了。”

    秦浩大喜,一口气一松,人就挂了,

    人回到现代,秦浩狠狠的揉了揉自己饱经蹂躏的肚子,算算账,荀一个人身上已经花了一百四了(简历下载四十,附身荀谌五十,使用照相机五十),加上之前花在诸葛亮身上的六十,两百个就这么没了。

    不过现在不是心疼钱的时候,毕竟一百四没有白花,挖人已经成功了一半了,随即又是四十个金币花出,选择身穿。

    刷!一道金光闪过,秦浩本人出现在了抱着荀谌尸体,放声痛哭的荀面前。

    众护卫大为紧张,连忙纷纷抽出刀剑,就要上去拿人。

    可荀却仿佛心有感应,连忙制止了众护卫,“阁下是。。。”

    “我是来接你走的人,荀谌他。。。唉,可惜了。”

    荀哭的更伤心了:“是我害了他。。。。是我害了他啊。。。”

    秦浩道:“逝者已矣,节哀吧,你的合同签了没有,签了咱们就赶紧走吧。”

    荀却道:“哦,在这儿呢,还没有,上仙恕罪,在走之前,请您允许我去跟曹操告个别,也要给我弟弟讨一个公道!”

    秦浩大惊,连连劝说了起来,这特么去许昌那种地方,指不定要出多大的事儿呢,他当然不愿意在节外生枝,可是荀倒好,任凭秦浩嘴都说干了,却吃了秤砣铁了心,非得去找曹操聊聊。

    秦浩苦闷的要死,候选人不签合同,他也没辙,这事儿必须完全自愿才行,本以为这生意差不多就算是做成了呢,看样子这金币恐怕还是得接着花啊。

    不由得对天感叹道:怎么这挖个人就这么费劲呢。

    等等,如果这时候荀拿着人去找曹操算账,曹操会怎么做?如果曹操一怒之下惩罚了曹丕或者干脆杀了曹丕,岂不是要造成更大的历史改变?没有曹丕,还特么哪来的三国?

    一瞬间,秦浩想到了天道急眼的样子,想到了张飞好不讲理,脑残一般把他捅死的样子,瞬间就是一身的白毛汗。

第二十二章 你到底哪头儿的?

    曹操最近的心情很不好,非常非常的不好。

    他想要进魏公,结果却遭到了反对,其实反对也就罢了,他曹操战斗了一辈子,什么时候怕过别人反对,只是这一次他怕了,因为反对他的人是荀。

    荀跟他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而已,说是左膀右臂都对不住人家给自己作出的贡献,两个人几乎是半师半友的,风风雨雨走过了多少的沟沟坎坎,挺过了多少难关,才有的今天的一切。

    一想到他即将跟荀分道扬镳,甚至亲手杀了荀,每次睡梦中也能惊醒,浑身都是冷汗。

    这一日,曹操突然感觉自己心绪不宁,怎么也无法平静的下来,甚至隐隐的连他的头风病也范了,烦躁异常之下,吃不好睡不着,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这时候护卫通报:“丞相,荀书令求见。”

    “哦?文若?他不是在寿春养病么?怎么回来了?”

    看着护卫一脸为难的样子,心里咯噔就是一声,“发生了什么事,说!”

    “荀。。。。荀书令抬了口棺材来,他。。。他弟弟荀谌死了。”

    “荀谌?他怎么死的,他死了为什么荀要来找我?”

    “据说。。。。据说。。。据说是有贼人行刺书令大人,误中副车。”

    曹操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谁?谁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行刺文若?”

    隐隐的,曹操预感到了什么,连秦浩第一时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他又怎么能想不明白?仿佛重锤砸在了胸口,噗通一声又重新坐回在了椅子上,只觉得头疼的越来越厉害,仿佛有人在拿斧头猛劈一般,剧痛难忍。

    “丞相。。丞相。。。您怎么样了,小的给您去叫太医吧。”

    曹操大吼一声:“不用。。。快。。扶我去见文若。。”

    只见荀本来因为病痛有些瘦弱的身体一下子变得更瘦了,神情悲壮而又冷漠,旁边还跟着一个衣装怪异,留着短发的怪人,这时候看到了他,两人的目光一对,二十几年的默契便让他读懂了荀的情绪。

    冷漠,伤心,亲切,失望,等等等等,两人一见面,万般思绪涌上心头,一时间却苦涩难明,谁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秦浩也好奇的看着曹操,若说三国时期第一牛人,其实就是曹操本人,不管是兵法韬略时局眼光,还是才情智慧,几乎都称得上是三国第一,甚至根据野史武帝纪里面的记载,他连个人武力也是这个时代的顶尖存在,只是却不知有几分可信。

    “文若。。。。”

    “丞相,我是来跟你辞行的,但是我弟弟死了,您得给他一个交代。”

    曹操大惊:“辞行?你要舍我而去了么?”

    “不是我要舍你而去,是你已经舍我而去了,临走前,看在咱们二十年情谊的份上,我希望你能给我弟弟一个交代。”

    曹操沉默了,良久才开口道:“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的,只是。。。。你要去哪啊,回荀家么?”

    “不,荀已经决定,跟随这位仙人,远离红尘俗世,去仙山修道去了,你不用找我,也找不到我。”

    曹操眉头一皱,瞅了秦浩半天,也没瞅出来哪像个神仙,不由道:“这是神仙?文若你可不要被骗啊。”

    曹操以为荀是连连遭受打击心智已经有些失常,又或者是死马当活马医,反正一定是被骗了,因此看秦浩的目光也有些不善。

    秦浩苦笑:“丞相要如何才肯相信?”

    曹操冷哼一声:“你让我砍你几刀不死我就信。”三国时期会两手仙法的人不少,估计都是魔术师之类的,比如张角,于吉,他自己也被左慈戏耍过,因此对于这些装神弄鬼之辈一向没什么好感。

    “好啊,请丞相砍吧。”

    曹操一听叫板,当场就抽出了自己的宝剑,照着秦浩的脖子就是一刀。

    秦浩已经懒得往回接了,这特么不管谁上来都先怀疑自己神仙的身份,都特么上来先砍一刀,有完没完啊到底,我特么堂堂史上最强猎头,难道就没有别的装神弄鬼的手段了么?不行,回去研究一下,顺便再抽抽奖,一定得整点儿装逼的技能。

    抱着自己脑袋,跟个刑天一样的,秦浩的脑袋就开始说话了:“信了没有啊,不信就再砍两刀。”

    曹操都傻了,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连忙道:“是我糊涂了,冒犯了上仙还望上仙勿怪,文若他。。。跟你走也许才是最好的结果了吧,唉。。。。”

    说到这儿,他也不愿意说了,荀要是真能有一个修仙悟道的归处,他也替荀高兴,这样他俩不用撕破脸,自己也就不用为难了。

    看了眼荀身后的棺材,曹操的心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颤抖的声音道:“是。。。是丕儿做的??”

    荀面无表情,只是淡淡的开口道:“是,人赃并获,刺客已经供认不讳了。”

    曹操眼睛一闭,就感觉天旋地转,差点儿站不住了,左右连忙上前扶住,曹操却一把推开,大怒道:“把那小畜生给我叫来!叫来!!!我要亲手杀了他!!杀了他!!!!”

    秦浩心里更是揣测不安,这特么叫什么事儿啊,明明他是荀这一头的,现在却要努力保曹丕,秦浩的心里很清楚,天道是绝对不会允许主角就这么黯然离场的,只要曹操真的废了曹丕,或者干脆点儿杀了他,自己休想把荀带走。

    不大一会儿,曹丕被带来,慌张道:“父相急忙召见儿臣,不知是有何事情?儿臣冤枉!冤枉啊!”

    秦浩一见,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还好这曹丕机灵,他要是真上来就招了,自己还真没什么招,如此一来,或许还有转机。

    曹操坐在上首,强忍着怒气问道:“我问你!你有没有派人行刺文若!你说!”

    曹丕连忙道:“没有!我没有啊!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

    曹操气极反笑,对荀道:“文若,刺客呢?”

    文若回头示意护卫把刺客带来,曹操一见那刺客面貌,当场头就痛了,这是曹丕的贴身护卫,他怎么能不认识?这下他连问都懒得问了,心中暗骂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做事居然连首位都擦不干净”

    怒极之下,曹操站起来一把抽出了自己的配剑,大喊道:“我杀了你这个畜生!!”

    两边的左右赶紧上前拦住道“丞相,冷静!丞相,冷静啊!”

    曹操一边往前冲,一边用余光瞥着荀的反应,口中怒吼道“不行!我今日一定要手刃这个畜生,给文若一个公道!你们放开我!放开我!!!”

    曹操在等荀给他个台阶下,可是荀没开口,秦浩就先开口了:

    “丞相先不要动气,事情未必就是大公子做得。”

    此言一出,不仅曹操停下了动作,就连荀也十分诧异,用眼神示意道:“你特么到底是哪头的?”

第二十三章 论优秀猎头的做事方式

    在从寿春到许昌的路上,秦浩想明白了一件事。

    之前他想问题的方向好像是想拧巴了,一个优秀的猎头,不应该仅仅想怎么才能把想要的人才挖过来,而且还应该想想怎么让人才原来的雇主避免损失。

    一个负责任的候选人,应该好好办交接,一个优秀的猎头,应该帮助他的候选人做好交接。

    因此,秦浩想通了一件事,他的金币不是应该用来对抗天命的各种障碍,而应该想想怎么让原世界在离开了这个候选人的情况下,尽量保证秩序,别出大的变故。

    秦浩现在的主要任务,其实不是让荀爽,而是尽量别让曹丕不爽,最起码,也得保住曹丕世子的位子。

    因此秦浩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只能昧着良心胡说八道了。

    “丞相先不要动气,事情未必就是大公子做的。”

    曹操一愣,问道:“上仙此言何意?人赃并获之下,还有何可抵赖的?”

    秦浩笑道:“正是因为人赃并获啊,丞相想想,若真是大公子派的,怎么会派他贴身的护卫?如果大公子派了贴身的护卫,为何失败之后不但不跑,反而束手就擒呢?退一步来说,这么大的事情,他是不是应该找个死士?”

    曹操之前还真没往这块儿想,这么一琢磨,貌似也有道理啊。

    转头问道:“文若,你觉得呢?”

    荀这时候也有些吃不准了,开口道:“仔细想来,此事确实有疑点,这刺客明明有机会逃跑,却自己束手待毙,确实不太合理。”

    曹操眉头一皱,心中杀机隐隐,有人要杀他的左膀右臂,还要栽赃给自己的大儿子,他心中的怒火已经就快要喷发了。

    坐下来,气势十足的朝着那个刺客问道:“我问你,是谁让你去刺杀荀书令的,说实话给你个痛快,否则让你生不如死。”

    那刺客都快哭了,求饶道:“冤枉啊大人,小的对天发誓,小的记得我前一刻还在跟朋友们喝酒,不知道咋就跑到荀大人的房间里了,反应过来的时候,荀谌大人已经死了,不是我杀的啊。。。。呜呜。。。公子,你救我,你相信我啊。。。。”

    曹丕反倒是被搞一愣,他确实是自己派的,被抓住的时候想尽了手段也没想出全身而退的办法,正急的不知如何是好,打算死赖到底,不想却突然出了这么大的变故,不由得暗赞自己这个护卫机智。

    连忙趁机站起来一脚揣在这侍卫身上,骂道:“说,是谁让你去行刺荀书令的,为什么嫁祸于我。”

    那护卫一把就抱住了曹丕的大腿,哭嚎道:“公子!你相信小的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