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决战朝鲜-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蹲来细看了下这具尸体,果然像家乡人描述的那样,烈士的军装已经让炮弹而震得只剩下点点碎片,裸露的肌肤上到处都是烂泥和鲜血,有些位置还被弹片削出了森森白骨……那样子是惨不忍睹,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安息吧!同志!”我默默的摘下了帽子,在心里对他说道:“虽然我们不知道你的名字,但至少把你从越鬼子手中抢回来了!”
※※※※※※※※※※※※※※※※※※※※※※※※※※※※※※※※※※※※※※※※※※※※
谨以本章向战斗英雄史光柱同志致敬!史光柱在战斗中被弹片削出左眼后毅然扯掉了挂在脸上的眼球继续指挥战斗。战后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史光柱受伤的右眼也被摘除。但双目失眼的他并没有悲观,顽强的自学了盲文,写下《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这首诗后来被作曲家谱成歌,唱遍了全国……RO!~!
..
第八十二章 观察员
第八十二章 观察员
第八十二章 观察员
“营长!营长,越鬼子上来了!”
正当我和战士们一起挖战壕的时候,对讲机里就传来了观察员紧张的叫声。
“有多少人?”我问了声。
“大慨有一个营!十辆坦克……”观察员回答道。
“全体都有!”我朝对讲机里下令道:“敌人上来了,做好战斗准备!”
“是!”各连长应了声,马上就按照我的命令指挥自己的兵放下铁锹拿起了武器。
我提着狙击步枪往斜面上猫着腰跑了一会儿,就顺着交通壕来到了山顶阵地,缓缓的探出脑袋往下方一看,只见越鬼子三五成群的从草丛中、密林里钻了出来,手里端着47、轻机枪等武器,在十辆坦克的掩护下朝我军开来。
举起望远镜朝越军看了看,感觉到他们这回的进攻与昨天有些不一样了。昨天他们的目的只是想挖开坑道解救困在里头的战友,而今天……他们似乎是想拿下我们所驻守的这个417高地。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417高地和扣马山、536高地组成了一个铁三角,可以互相支援、互相联系,417高地落到我们手中,也就意味着这个铁三角防御已经被我们成功的打破。而且更让越军接受不了的是,我军只要在417高地上架起几挺机枪或是迫击炮就能直接威胁到扣马山和536高地的联系……我想这是越军绝不能容忍的。
另一方面,越军也察觉到我军在417高地扣马山和536高地构筑了阵地保护417高地的左右翼。所以,他们也很清楚不可能在像昨天那样坐等着我军撤退了。
于是,一场高地争夺战注定要在417高地上演。
这时候雨已经停了,天空中露出了一点点阳光。我举起望远镜朝扣马山和536高地望了望,两个高地的主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我不由皱了皱眉头,能见度高了似乎对417高地的防守只有弊而没有利。两个高地都是居高临下的对着417高地,它们无疑会给冲锋的越军提供强有力的火力掩护。特别是536高地,它的标高与417高地相近,而且直线距离只有一千多米,在那上面架起一挺轻机枪就可以直接打到417高地。
这对越军来说应该是很舒服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与我们平分秋色。换而言之,就是越军占领417高地的一个斜面加山顶阵地,而我军就只能占领另一个斜面。再加上越军一方有完备的坑道工事,而我军却根本就来不急构筑坑道,所以形势明显对我军不利。
“呜……”随着一阵啸声,越军开始了。
也不知道炮弹是从哪里来的,好像扣马山、417高地山脚还有536高地方向都有,显然越军对这次进攻做了充足的准备,试图一击成功。
我赶忙缩回了脑袋,收起望远镜提着步枪就沿着交通壕往斜面走。
越军的火力准备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分钟。我想,这也许跟越军需要节省弹药有关。毕竟这时候我军的攻势已经全面展开,整个谅山市包括其外围高地在内都已经被我军团团围困。谅山的越军已经得不到外界的任何支援,他们的弹药已处于打一点少一点的状态。再加上越军也知道我军在山顶阵地上不过就是布置几个观察员而已,所以他们也不会傻到为了那几个人而浪费大批的弹药。
“一号区域!”对讲机里传来了观察员的声音。
朱积兴一声令下,几门迫击炮就“腾腾……”的发射出一连串的炮弹,高地对面传来一片爆炸及观察员的叫好声。
这是朱积兴跟观察员约定好的,朱积兴等几个炮兵观察员将越军方向的斜面事先划成一块一块的,并各自按数字划分好了区域让观察员记下,然后再根据这些区域分配好迫击并调整诸元。就等越军冲上阵地时,只要哪个区域聚集较多的敌人,然后观察员把区域序号一报……炮弹很快就过去了。
于是就只听观察员在山顶阵地上不亦乐乎的不断地报着序号:
“四号区域!快打……中了中了!打得痛快……”
“六号区域!有十几个……打得好!这一下就炸死了七、八个!”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可是在山顶阵地上的那些观察员还是没有半点撤下来的意思,于是我不由问了声:“敌人到什么位置了?”
“就快要到山顶阵地了!”观察员回应道。
“那你还不快撤?”我不由骂道:“还在上面干什么?快撤!”
“营长……”观察员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执行我的命令,而是无力地说了一声:“我下不去了,就让我呆在这吧!三号区域……快打!”
又是一阵炮响,观察员在对讲机里哈哈大笑起来。
“为什么下不来?”闻言我不由着急的在对讲机里叫道:“我命令你,马上从阵地上撤下来!”
“营长!”观察员声音有些虚弱的回答道:“我的脚已经被越鬼子炸断了,我的战友也都牺牲了,你就……就让我跟他们死在一块吧!”
“为什么不早说!”闻言我不由大惊,朝着对讲机大叫道:“什么人离山顶了阵地最近,马上把他给我抬下来……”
我一边下着命令,同时自己也身不由己的朝山顶阵地跑去。
但是一切都已经太迟了,我还没跑几步就看到越军已经三五万群的从棱线冒出头来。
只听观察员在对讲机里喊道:“零号区域,零号区域……同志们!再见了!”
接着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山顶阵地就爆起了一团火光和烟雾,我不由停住了脚步,知道观察员已拉响了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应该说,观察员只要早点在对讲机里报告他受伤了,我们完全有机会把他救下山来,但他却没有这样做。我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这么做的原因,一是因为看着战友们都已经牺牲在山顶阵地上,他也不愿意在活着回来了。更重要的是,他还想亲手为那些战友甚至也是为自己报仇,他想亲眼看着那些越军被我们的炮弹炸死。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在有意隐瞒着自己的伤势。
如果从局外人的眼光来看,他的牺牲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下了阵地我还会派出另一名观察员上阵地引导炮火轰炸,结果也可以给越军造成相当的伤亡,所以这名观察员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自杀,他的牺牲就变成了一种无谓的伤亡。
但……我却觉得他的牺牲不是无谓的。因为战士仅仅只是一名战士,他们同时也是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也有感情的人。所以他才会想着为战友报仇,所以他才会在战友都牺牲后不愿意独活,所以他才会有意隐瞒自己的伤情……
“轰!”的一声,炮弹的爆炸声让我认识到自己还在战场上,赶忙趴低了身子躲进了战壕中。
观察员那枚拉响的炸药包就像是导火索,你争我夺的战事很快就在山顶阵地的棱线上展开。一发发迫击炮炮弹由536高地和扣马山打向我军的阵地,但很明显,越军还没有掌握我军阵地的具体位置,再加上我军的工事也已得到巩固,所以这此炮弹并不能给我们造成多的损失,不过就是为那些朝我军冲锋的越军造些声势罢了。
在这些炮弹的掩护下,越军一排排的从山顶阵地上冒出来接着再居高临下的朝我军发起冲锋。他们的单兵素质的确不错,互相之间队形是介于集团与分散之间。简单的来说,就是比我军人挤人的集团冲锋要分散,却又比美军的散兵队形密集……
我想,之所以会有这种现像,大慨是越军同时受到中国和美国的影响的原因。但是不管他们用的是什么队形,越军想要突破我军的防线正面只怕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就算是在抗美援朝的年代,当我军还是在使用莫辛纳甘那种老式步枪的时候,这反斜面阵地就能让拥有飞机大炮的美军束手无策,何况现在在我们面前的越军还没有飞机,就算有大炮也让我们压着打的那种。
这不?只见那些越军一排排的从山顶阵地里冒出头来,很快就一排排的倒在我军战士的枪口下。
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我对反斜面战术的应用已是烂熟于心,虽说现代的武器参数与那时有些不一样,比如抗美援朝时我军步兵使用的制式武器是射程远、精度高、射速低的莫辛纳甘,而现在使用的却是射程近、精度低、射速快的47。但这点改变并不影响我对反斜面阵地的火力配置。
除了棱线下安排了两个班依托坑道防守外,距离山顶阵地两百米的范围内我没有安排任何火力。原因是这段距离正处于越军在山顶阵地居高临下的往下投掷手榴弹的范围,手榴弹这玩意威力虽是不大,但做为每个兵都可以携带四、五枚的单兵武器,一旦投下来那也是成片成片的,威力绝不会亚于远程火炮。再加上越军可以趴在山顶阵地上在不暴露目标的情况下往下投掷,所以避开这段区域绝对是种明智之举。
两百米以外就是反斜面阵地的火力重点,这与朝战时期有些不同,抗美援朝时期火力重点是距离较远的莫辛纳甘,前排的冲锋枪只是为了敌人人流冲近时可以大量杀伤敌人。现在……因为制式武器参数的改变,火力重点毫无疑问的就转到47上。
三个连队的战士分为三道防线分别配置在417高地宽大的斜面上,一旦开打,由于斜面的仰角战士们手中的47就会自然形成上、中、下而且还是左右交叉的立体弹雨朝越军的冲击队形倾泻而去。
47的射程精度虽是不够,在三百米外就很难击中目标了,但它重在数量而不是精度,这不?数百把47在同一时间朝越军怒吼,那子弹就像是密密麻麻的蝗虫一样朝越军直飞而去,放多越军这才刚刚冒出头来就被打成了筛子。
也有些越军在山顶阵地组织起火力与我军对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种打法的确是正确的,因为47虽是射速快,但欠缺的就是精度,再加上越军在山顶阵地上居高临下暴露出来的目标很小。这种情况47对越军似乎就无可奈何了,但越军想不到的是,我们的防线中除了47外还有拿着狙击步枪和56半的射击小组……
射击小组原本只有四把狙击枪,在之前的战斗中又从死尸堆中捡了四把,于是一支总数只有十四人的射击小组就拥有了八把狙击枪,这也使得我的营属狙击部队渐渐成形了。那些刚刚拿到狙击枪的战士正因为拿到了新枪而兴奋呢,这会儿正好就有了他们的用武之地。只听一阵“砰砰”的枪响过后,在山顶阵地上组织起来的火力就让他们给打得一个接一个的倒在血泊之中。他们的动作是那样的快,以至于根本就不需要我动手。
其实是我有意没动手的,我觉得有现在这么好的实战机会,更应该让他们熟悉下自己手中的新武器和应用下训练时教给他们的狙击技巧。
反斜面的最后一层防线,才是射程远的机枪和迫击炮。只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好像都没用上,我们只凭战士们手里的47和射击小组就轻轻松松的打退了越军发起的两次冲锋。
越军似乎也意识到这样的冲锋除了加大他们的伤亡之外不会有任何作用,于是在丢下上百具尸体后,就将部队收拢到己方的斜面上。
于是战场上就出现了戏剧化的一幕,在这个417高地上,越军的一个营占领了一侧斜面,而我军又占领了另一侧斜面。双方虽是近在咫尺,但是谁也奈何不了另一侧的敌人。
“给!”当战事稳定下来时,家乡人就凑上来给我递上来了一根烟。
我接过一看,不由意外的叫道:“哟嗬!好烟啊……大中华!哪来的?”
家乡人一边划燃火柴给我点上,一边呸了一声,说道:“说来也气人,这是从越鬼子身上搜到的!他娘滴,咱们都难得抽到这烟……”
闻言我也只有苦笑,这样的事在越南可以说太多了。我国对越南的援助可以说是无私的,不管是什么武器装备也好粮食补给也好,都是挑好的新的供给越南。在最困难的时期甚至是自己勒紧了裤带也要给越南送去整车整车的大米,自己的部队还在用56半,却给越南送去56式冲锋枪。
可是现在,我们却要跟自己养大的一头狼打仗并付出战士们宝贵的生命……
“营长!”靠在战壕上长长地吐了一口浓烟,家乡人就有些担心的说道:“咱们把417高地的反斜面这样让给越军,参谋长他会不会不高兴?”
“但愿不会!”我叹了一口气说道:“在扣马山和536高地的战事都没有进展的情况下,想要完全控制417高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嗯!”家乡人赞同地点了点头:“仗能打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大多都是新兵,越鬼子个个都是在战场上打滚了几十年的仗,咱们还能把他们杀成这样,我那心里就叫痛快!我早就知道你是个行家……”
“你少来!”我不屑的说道:“在新兵营关我禁闭的是谁?”
“诶诶……你可别冤枉我啊!”家乡人挑了挑眉,装委屈道:“你那晚差点要了我的命你知道不?还好意思说?这要是按部队的纪律你早就被踢回家种田去了,还能在这里活蹦乱跳的当营长?”
“切……”我笑道:“你以为当营长会比在家种田好吗?你还是把我踢回家种田去吧!”
家乡人被我这么一说立时就无言以对,过了好半天才与我相视而笑。
其实我很清楚自己,此时的心态已经与现代的我完全不同了。如果是在现代,也许我还会宁愿回家种田躲开战争,但是现在……我发觉自己已经离不开部队,离不开这个战场,更离不开自己的战友……
“营长!”就在我和家乡人躲在战壕里悠闲的吞云吐雾时,一名通讯员匆匆忙忙的跑到我的跟前报告道:“参谋长电话,说是……让你回团部开会!”
“什么?”闻言我和家乡人不由愣了下,互相都看到对方眼中的诧异。
这时的我还在417高地上指挥战斗,越军随时都会再次发起进攻,这时候把我这个营长调回去开会似乎并不怎么合适。
不过我担心的却不是这一点,事实上这时417高地上的战事已经相对稳定,我在或不在已没有多大的区别,何况我下了阵地之后也一样可以通过步话机指挥。我所担心的,是这参谋长不会真像家乡人说的那样,要我把417高地整个啃下来吧!RO!~!
..
第八十三章 围点打援
第八十三章 围点打援
第八十三章 围点打援
带着两名警卫员和一名通讯兵稍做准备,就猫着腰顺着交通壕往己方阵地跑。来到417高地的开阔地前时,我们就不约而同的停住了脚步,等待朱积兴的炮火掩护。
这时的417高地斜面已经在我军手上,所以前面的那段死亡开阔地实际上已不再之前那么凶险了。一是因为大雾封山,536高地和扣马山的越军根本就没办法看到这片开阔地,另一个原因则是越军以为我军都已经闯过了这片死亡地带,所以再实施火力也就成为一件没意义的事。但为了能让我们顺利的通过这片开阔地,家乡人还是让朱积兴做好了火力掩护的准备。
看了看手表,指针慢慢的跳到了两点整,接着空中就响起了一片炸弹的呼啸声。炮弹就像是我们赛跑的发令枪,几名战士先后簇拥着我从战壕里一跃而起朝几百米外的狭谷冲去……
几分钟后我们就无惊无险的穿过了那片死亡地带,回过头看417高地时,却看到我军的炮火还在有一发没一发的往山顶阵地上的打着,偶尔还会听到几声机枪的响声。心中不由感叹,真是同人不同命哪!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咱们是要用人命去换子弹换炮弹。可是现在,我们就是这么大方的用子弹、炮弹来为我这个营长打掩护……
这事如果要回到朝鲜战场上跟那些战友说,非得把他们给气死不可!
时间紧迫我也不敢在这里多作逗留发表感想,转身就带着战士朝团部走去。两名警卫员倒也机灵,一前一后的保护着我,走在前面的那名警卫员还端着冲锋枪警惕地观察着地面,检查地下是否会有地雷。
虽说这条路咱们的战士天天都在走,但在越南打了这么多天的战,我知道警卫员的这个举动绝不是杞人忧天。因为我们在这战场上要面对的不仅仅只是正面的敌人,还有无孔不入的越军特工……他们随时都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段布置下地雷和陷阱。
我还记得……几天前有一队其中它部队的战士经过我军阵地时,十分热情的给我递上一根烟赔笑问道:“同志!请问前面的那段路有没有地雷?有同志走过没?”
“放心啦……”我十分自信的一挥手:“放心!那条路咱们天天走,有地雷也让咱们给踩光了!”
那同志也十分客气,道了好几声谢还硬要塞给我一包烟,我想想这助人为乐的事做了要一包烟也没什么,于是也就收下了。可没想到……那队战士还没走几步就听“轰轰”的两声,不一会儿还是那个同志……只不过这回是被人给抬回来的,少了一条腿。看到我就歇斯底里的破口大骂:“奶奶个熊,不是说没地雷吗?老子的腿都没了……”
这事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也让我手下那帮没大没小的兵笑了我好一阵子,于是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走得多了于是就有路,但并不一定就代表没地雷!
一行四个人沿着山路一路小跑,两侧不时有一些战士自发地站起身来朝我致敬。偶尔还会听到有人在小声议论着:“瞧!那就是二营营长……”
“就是他?看不出来哟……那么能打?”
“知道什么叫人不可貌相不?”
……
!听着这些话我不由暗骂了一声,在现代的我也自诩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就算不是帅哥至少也对得起观众,没想到在这时却被人用“人不可貌相”这个词来形容。要不是碍于有几个手下在身旁,我这会儿就要冲上去把那家伙给揍得连他老妈都认不出来!
十几分钟就来到了团部所在的岩洞,这一回站在门前的两名警卫员就没再拦我了,眼里也不再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神态,而是端端正正的一挺身朝我敬了个礼。
我随便回了个礼后,喊了声报告就掀开了黑布走了进去。进了岩洞我不由一愣,发现不只是我一个营长,其它两个营的干部也都到齐了,这其中也包括一营长王振钢和三营长何利强。他们一看到我进来,就热情的迎了上来与我握手,特别是一营长王振钢,握着我的时候直点头,眼圈红红的就差点掉下泪来了。
其实我明白王振钢在想些什么,有些人也许会以为我的存在会让他没面子。这不?这417高地让他打的时候,半个多小时就损失了两个连队连块骨头都没啃到!而我一上去不但把417高地给打下来了,而且还以大比分让越军死伤惨重……
的确,这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是会让王振钢没面子。但是,这时候不是正常情况,在战场上永远也没有正常情况。现在我们关心的,实际上就只有能不能为那些牺牲的战士讨回血债,能不能为活着的同志争一口气,能不能维护住我们怏怏大国的尊严……
王振钢的那点面子跟这些比起来,那又能算得了什么?在战场上连死都不怕,心里因为装着对部下的愧疚而要去自杀的人,他还会在乎自己的那点面子吗?
很显然他不会,他现在对我只有帮他部下报仇血恨的感激。
“同志们!”
我一到这人就算齐了,参谋长就打开了话匣子,他站起身来朝我点了点头说道:“首先我们要表扬下二营长崔伟同志,他在攻打417高地时的表现十分突出,不但成功的拿下了417高地,还打死打伤越军六百多人,为我军战士出了一口恶气,为我们的祖国争了一口气!”
“哗……”的一下,掌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我心里就在纳闷了,话说这场战虽说让越军死伤惨重,但也没有到打死打伤六百多人的地步吧!
越军全部也才一个营,不少人还被困在坑道里,由于我们担心会遭到越军的炮火报复所以没来得及扫尾,接着那个斜面很快就让越军给占领了。所以蛮打蛮算,这场战打死打伤越鬼子两、三百人是有的,六百多人是夸张了点。更何况……我还没把这伤亡数字报给团部啊!这参谋长就知道越军的伤亡数字了?
疑惑的望了望参谋长,只见他不以为意的朝我使了个眼色,于是我就明白了——这也许就是十年时所谓的浮夸风吧!
不过这似乎也没什么不好,随即我很快就想到这样把这数字夸大一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长前线战士们的士气和动力,这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战士们以信心和继续打下去的信念。
想到这里我心下也跟着坦然了。
“同志们!”等场面安静下来后,黄政委就接着说道:“这两天我们针对谅山外围高地的进攻,战士们都打得很好,也打得很英勇!但是,其中有个别部队还是没能掌握战斗的技巧使部队遭受到较大的伤亡。我希望同志们能多向崔伟同志学习学习,崔伟同志打仗靠的就是智慧,在军事上就叫谋略,也就是四两拔千斤的巧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战场上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哗……”又是一片掌声,而且这回的掌声还比上一回更久更响。
我得承认,我并不是一个受得起这种赞赏的人。如果是像战士们那种从内心发出来由衷的敬佩,那我会十分的受用。可是像这种在会议上这样**裸的表扬,只会让我心里觉得别扭……
“同志们!”参谋长举起手来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接着严肃的说道:“咱们言归正传,这次将同志们从火线上叫回来开会,一是因为战线暂时处于稳定状态,二是因为战场态势有了很大的变化。”
“唔!原来不是让我们硬啃下的417高地!”听着参谋长的话我一直悬着的心也就跟着放了下来。
我还以为……参谋长和黄政委一上来就这么使劲的表扬我,目的就是让我再作表率猛冲猛打哩!没想到这回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这腹了。
到底是什么事那么重要……竟然要团部冒险把我们从火线上调下来开会呢?我很快又把注意力转移到面前的参谋长和黄政委身上。
“情况是这样的!”参谋长拿出指挥棒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据我军最新情报,越军从柬浦塞急调了一个军的步兵正赶往谅山,此外,越军的327师和337师也已经进到了谅山一带,具体位置不明,据上级推测……越337师的位置很有可能在扣马山西南方向的丛林里……”
看着地图听着参谋长的话我不由倒抽了一口,这337师的位置如果真的在扣马山西南的丛林里的话,那么对我军的威胁是无法想像的。因为它随时都有可能在扣马山西南方向向我军侧翼发起包抄穿插,截断我军进攻谅山的部队和国内的后勤补给线!
现代战争打的其实就是后勤,一旦这后勤补给线被截断了,那么我军不只打不下谅山的外围高地,几个师的兵力都会在这里被包围而且还是内外夹击。到时,我军就很有可能会像抗美援朝时的人民军大溃退一样,让越鬼子把局面给扳回去了!
“另外……”参谋长顿了下后,又继续说道:“除了这些部队外,苏联人帮助越南新组建的一个火箭炮师也配置在河内与谅山之间,具体位置不明。所以我们的压力很大啊!从这些情报来看,虽然我军在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的战场兵力都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因为谅山是越军首都河内的门户,为越军必守之地,所以在这个局部地区我们并没有兵力优势!”
参谋长说的兵力对比是有道理的,我军一开始用于进攻谅山的部队只有我所在的71军,之后又有70军加入了攻打谅山外围高地的战场。也就是说,在谅山方向上我们全部也只有两个军……
而越军的兵力,他们原本就有346师和从同登方向败下阵来的越3师残部防守,再加上他们的屯(也就是民兵,不过虽说是民兵,但大多数都是在战场上打过仗的,有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从柬浦塞急调来的一个军,还有327师和337师,再加上一个火箭炮师……总兵力都不只两个军了!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来,越军高层也十分在乎谅山这个地区的得失。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谅山战役的成败已不仅仅是攻城略地,而是在政治上孰强孰弱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我军只要能打得下谅山,也就意味着我们有能力直逼河内,在气势上我们已经赢了。而对于越南来说则正好相反,所以谁也不愿意在谅山这个军事要地上有任何的妥协。
“我觉得有必要跟战士们提到的一点是……”这时黄政委插了一句话:“这越军327师和337师,是越南的首都防卫师!知道什么是首都防卫师吗?那就是防卫首都河内的哦,现在就让咱们给打到谅山来了。看来越军是有意思把首都搬到谅山来了嘛!”
“哄”的一声,闻言战士们不由笑出声。
“崔营长!”参谋长饶有兴趣的看着我,问道:“如果你碰到这种局面,你准备怎么打?”
“这个……”闻言我不由愣了下,很明显,这是参谋长让我假设自己是谅山战役的总指挥了,而我实际上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营长,这个轿子未免也帮我抬得太高了吧。
但我想了想,还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越军327师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