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日本,去死吧!”李子涵狞笑着,先后揿下了另外两个起爆器。

    邱维达跟徐十九给日军坦克设置了双重陷阱,不仅每一处反坦克壕内都埋了地雷,每两处反坦克壕之间的空隙中也同样埋了反坦克地雷,以确保摧毁日军坦克,日军坦克虽然躲过了反坦克战壕,却还是没能躲过反坦克壕之间的地雷。

    “轰,轰!”巨大的爆炸过后,一辆日军坦克被炸断履带趴了窝,另一辆日军坦克却直接被引爆油箱,一下就被翻卷的烈焰彻底吞噬。

    投入进攻的四辆日军坦克先后被炸毁,可日军的进攻却并没有结束,一排排的日本兵拉开了稀疏的散兵线,在支援火力的掩护下,端着明晃晃的刺刀、默不作声地向着工兵排的阵地一步步地碾压了过来。

    李子涵已经度过了的最初的紧张阶段,整个人已经进入了一种近乎麻木或者说机械的状态,不断地拉动枪栓、推弹上膛、瞄准、射击,再拉动枪栓、推弹上膛、瞄准、射击,打完五发子弹,又拉开枪栓往枪膛里压子弹。

    一百多日本兵沉默着往前冲锋,李子涵沉默着开枪射击。

    李子涵身后,306团主阵地上依然是寂无声息,没有人声鼎沸,没有轻重机枪声,也没有手榴弹扔出来,整个**阵地上仿佛已经只剩下他李子涵一个人,李子涵对此却是毫无察觉,只是机械地射击、射击,再射击……

    日军也从枪声中判断出对面只有廖廖几人,而且枪法也不怎么样,只听枪响却不见有人中枪,便纷纷开始直起腰,不紧不慢地往前走,距离五十米时也没有发起冲锋,只是端着刺刀不紧不慢地向前碾压,试图从精神上摧垮对手。

    李子涵打完最后一发子弹,也抽出刺刀卡进座槽,然后端着刺刀从战壕里站了起来,他冷冷地盯着对面呈扇形压过来的日本兵,等待着最后的白刃战,李子涵曾经恐惧过死亡,不过当死亡真的即将到来时,他却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就在这时候,李子涵忽然发现对面的日本兵一个个都将枪膛里的子弹退了出来,小日本这是要干吗?跟他一个人白刃战也犯得着退子弹?

    不过李子涵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回头看时,只见身后不远处一个接一个的**将士已经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冷着脸从战壕里站了起来,全都是杀气腾腾的样子,他们多半是刚才借着交通壕的掩护悄然摸上来的。

    然后,打头的那个军官振臂一挥,一百多号**将士便嗷的猛扑了上来,李子涵大吼一声,也端着刺刀扑向了对面的日本兵。

    ##########

    纷飞的硝烟从李老爷子眸子里淡去,他的思绪又回到了现实中。

    “顾家宅之战,我们306团的战术非常明确。”李老爷子一边往旱烟管里填着烟丝,一边说道,“就是通过加大阵地纵深来削弱日军炮火的杀伤力,等日军投入步兵发起进攻,再以少量兵力负责牵制,然后投入敢死队与敌白刃战。”

    “白刃战?”小齐忍不住问道,“听说日军的白刃战很强?”

    “不,那是以讹传讹。”李老爷子摆了摆手,不以为然道,“淞沪会战,那些日本兵在白刃战中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中央军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那些日本兵却大多都是新兵,他们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特别是顾家宅之战,我们306团几乎就是靠拼刺刀拼赢的,小日本整整一个步兵联队三千多鬼子,几乎让我们团给打残了,尤其是我们独立十九大队,那真是厉害,说到拼刺刀还真没几个部队能拼过我们十九大队。”

    小齐无限敬仰地道:“中央军拼刺刀原来这么厉害。”

    “那当然,当年我们中央军的59个德械师可不是吹的,战斗力是真强悍。”说着李老爷子的眼神忽然又黯淡了下来,接着说道,“不过可惜呀,等到淞沪会战、南京会战打完,就没剩几个老兵了,打那以后中央军的战斗力就不行了。”

    小方道:“老爷子,跟我们讲讲十九大队的故事呗。”

    “十九大队啊,说起来可就话长了。”李老爷叭嗒叭嗒地抽了两口旱烟,眼神再次变得迷离起来,低声道,“当时我还没加入十九大队呢,不过徐大队长和十九大队的老兵救了我的命,要不是他们,我早死在了顾家宅。”

    ##########

    “杀!”李子涵咬牙切齿地怒吼着,一个突刺刺向对面的日军少尉。

    然而,日军少尉只用军刀轻轻一挑,李子涵的刺刀就贴着他的肩膀滑了过去,日军少尉再手腕一翻,手中军刀就向着李子涵脖子切了过来,李子涵却由于用力过猛失掉了重心,这时候非但躲不开,反而不由自主地踉跄着迎了上去。

    眼看日军少尉的军刀就要剌开李子涵的脖子时,一柄刺刀忽然从斜刺里杀出来,靠着刺刀上的护手堪堪架住了日军少尉的军刀,下一霎那,一条长腿从李子涵身后飞过来,一下踹在了日军少尉的腹部,日军少尉蹬蹬蹬地倒退两步,又一屁股跌坐在地。

    不等李子涵回过神来,一个高大的身影已经猱身而上,一下就骑在了倒地的日军少尉身上,手中的刺刀乍起又落,日军少尉的咽喉上已经多了个血洞,再起身时,那个矫健的身影还不忘回过头来冲李子涵瞪了一眼。

    “你个新兵蛋子,下回拼刺刀记得稳住重心!”

    言犹在耳,那道矫健的身影已经倒提着短柄刺刀扑向了下一个日本兵,李子涵再低头看那个日军少尉,只见他的嘴巴张大着,却已经无法再呼吸了,一团又一团的血沫正从他咽喉上的伤口喷出,他的眼神很快就黯淡了下去。

    一个日本兵忽然端着刺刀向李子涵扑来,李子涵下意识地用刺刀轻轻一格,日本兵的刺刀就已经贴着他的胳膊滑了过去,那个日本兵明显也是个新兵,结果因为用力过猛导致重心不稳,踉跄着撞上李子涵的刺刀,从他的嘴巴里扎进去,直透后脑。

    这还是李子涵第一次杀死人,而且还是近距离格杀,一时间不免有些发懵,不过日本兵可不会因为这个而对李子涵手下留情,趁他发懵的间隙,又一个日本兵端着刺刀一声不吭地扑了过来,照着他的腹部一刀刺过来。

    那个矫健的身影再次兜转了回来,等到李子涵反应过来时那个偷袭的日本兵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那个矫健的身影冲李子涵露齿一笑,说道:“小子,悟性不错。”

    ##########

    李老爷子在桌上叩了叩铜烟锅,脸上露出了缅怀的笑容,说道:“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独立十九大队的大队长,徐十九。”

第一卷淞沪会战 第73章局势逆转

    二瓜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递给身边的独只手,献宝似地说道:“独队,给。”

    独只手往烟盒上扫了一眼旋即两眼放光,跟抢似的从二瓜手里接过烟盒,一边迫不及待地撕开封口,一边喜孜孜地问道:“日本烟?哪来的?”

    二瓜脱下钢盔挠了挠板寸头,憨声答道:“从小日本一个军官身上搜来的。”

    说话间独只手已经撒开封口,又曲指熟练地在烟盒底部轻轻一弹,一支烟就已经跳出了一半,又将烟盒递到二瓜跟前道:“来一根?”

    不等二瓜伸手,独眼龙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抢先下手了。

    “一只鹤,日本烟,这可是好东西!”独眼龙将烟凑到鼻子底下嗅了嗅就准确地报出了香烟的品牌,然后对着四周大叫道,“弟兄们,要抽烟的抓紧了。”

    或躺或坐在四周休息的老兵们顿时间一哄而上,一包烟根本不够分的,免不了三两人凑成一堆,你吸一口我再吸一口,对付着解解烟瘾,这也是没法的事,随着战事的深入,当初上海各界捐献的物资已经耗尽,此时**的物资供应已经很紧张了。

    十九大队的老兵们凑成一堆抽烟,只有两个人没动,一个是高慎行,这家伙脸上依然是那副万年不变的冷漠表情,手里也依然在不紧不慢地擦拭着他那把军刀,其实那军刀亮得跟镜子似的,上面根本连灰尘都没有半点。

    还有一个其实严格来说不能算是十九大队的兵,至少现在还不是,他就是工兵连的李子涵,日军头一次进攻,李子涵所在的工兵连就拼得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如果不是十九大队及时反击,李子涵只怕早就已经死在日军的刺刀下了。

    连续两次打退日军后,李子涵就跟着十九大队撤离了阵地。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天上还下起了滂沱大雨,这场大雨给坚守在顾家宅阵地上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306团的官兵们几乎是蹲在积水里跟日军战斗,不过这场大雨对日军的影响更大,因为泥泞的地面使日军的坦克成了摆设。

    失去了坦克的引导,炮火的优势又被极大稀释,日军不得不跟306团这个凶残的对手反复进行白刃战,决定白刃战胜负的绝不是双方装备的优劣,甚至不在于兵力数量,而在于双方士兵的战斗意志以及战斗经验。

    在战斗意志上灌输了军国主义思想的日军跟志在保家卫国的306团官兵不相上下,不过在战斗经验上,306团官兵明显占据上风。

    在实战中,日军明显处于下风,直到傍晚,十几次白刃战日军都输了。

    在顾家宅阵地上扔下五百多具尸体后,和知鹰二这个老鬼子终于明白,要想凭借决死意志从精神上打垮**是绝无可能的,所以,和知鹰二只能黯然下令退兵,然后祈祷明天的天气能够好转,否则,顾家宅就将成为和知联队难以逾越的天堑。

    ##########

    306团团部,邱维达正与徐十九握手道别。

    邱维达用力握着徐十九的手,说道:“老弟,别回58师了,留下来给我干团副吧?”

    徐十九微笑不语,他知道邱维达的话里有真也有假,邱维达希望手里掌握一支像十九大队这样关键时刻能够顶大用的精锐力量,这应该是真的,不过要说他能够无视蒋委员长对十九路军和激进学生的忌讳那绝对是假的。

    果然,邱维达话锋一转又笑着摇头:“不过老弟你要是真留在了我们306团,我想冯师座是绝对不会饶过我的。”

    正了正脸色,邱维达又接着说道:“老弟,你是个好样的,你虽然不是黄埔出身,可我们黄埔军校出来的军官没几个能及得上你,说句不怕丢丑的话,我邱维达就远不如你,这次顾家宅阵地能够守住,老弟你功不可没。”

    徐十九抽回手,对着邱维达啪地立正,敬礼。

    邱维达回了礼,又无比诚恳地劝道:“老弟,听老哥一句劝,把名字改回来吧,十九这个名字不伦不类的,叫着还拗口,汉魂多好,有气势,还响亮。”邱维达已经从别人口中知道了徐十九的过往,所以才会有此一劝。

    “团座好意,卑职心领了。”徐十九笑笑,转身扬长去了。

    目送徐十九的身影远去,邱维达轻叹了口气,他知道徐十九并没有接受他的劝解,也没准备要跟十九路军划清界线,只是徐十九顶着个十九路军余孽的头衔,要想在**当中出头那是想都不用想了,只可惜了他那一身的好本事。

    ##########

    徐十九奉命赶到施相公庙时,看到了一大群熠熠生辉的将星,不过徐十九只是个小小的大队长,自然没有资格参加会议,所以他只能留在临时充做会议室的茅屋外远远看一眼,这么多将军当中,他只认得一个人,58师师长冯圣法。

    傍晚时分,冯圣法的58师跟王耀武的51师几乎同时赶到罗店战场。

    随着两个主力师先后赶到,11师师长彭善吊在嗓子眼的心脏终于落回了肚子里,彭善向冯圣法和王耀武传达了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的命令,由58师换防施相公庙,51师守顾家宅,与58师形成犄角之势。

    会议结束,王耀武就带着部队直接去了顾家宅,彭善也带着残部撤往嘉定休整,不过当初开进罗店的五千多人此时已经只剩不到五百人了,11师曾是土木系的头号主力,这回就算陈诚能够给11师很快补足兵员,短时间内只怕也很难恢复战斗力了。

    送走王耀武跟彭善,冯圣法就将徐十九叫进了指挥部,让他当着58师副师长、两个旅长以及四个团长的面介绍罗店局势。

    徐十九也没有矫情,拿起竹竿指着地图讲解起来,大体介绍过306团在五斗泾、顾家宅与日军的两次交战过后,接着讲解了他对战局的推断,最后总结道:“总的来说,随着51师以及58师的赶到,罗店局势有所好转,不过淞沪会战的形势却是更加恶化了。”

    ##########

    南京统帅部,此时却又是另一番气象。

    邱维达团几乎死伤殆尽,却成功守住顾家宅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到了南京,蒋委员长闻讯之后大喜过望,当即给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还有第七十四军军长俞济时打去电话,以示嘉奖,若不是因为前线通讯不畅,蒋委员长甚至还想跟邱维达直接对话。

    也正因为这一战,邱维达给蒋委员长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后邱维达官运享通,成了**当中一员骁将,九年后,当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在孟良崮全军覆没,蒋委员长打算重建整编七十四师时,想到的第一个师长人选便是邱维达。

    蒋委员长很兴奋,不过还有个人比他还兴奋,这个人就是法肯豪森。

    倔强的德国老头具有相当水准的军事造诣,却对中国国情不太了解,在淞沪会战开战之初,他与张治中、张发奎、陈诚、白崇禧等**高级将领意见严重相左,尤其是当罗店、嘉定的局势反复出现危机后,他的主张更遭遇了极大的挑战。

    甚至就连蒋委员长也对法肯豪森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上海局势正变得越来越严峻,蒋委员长不能不怀疑在上海市郊与日军决战的正确性,一旦将更多的军队投入到上海市郊,而上海市郊的河滨地形又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然而现在,邱维达团在顾家宅的不俗表现挽救了法肯豪森。

    因为太兴奋,法肯豪森这个德国老头几乎是在大声咆哮了,一边还用力地挥舞着干巴巴的拳头加强气势,德语翻译便也跟着大吼:“我早说过上海市郊的河滨地形将会成为日军最大的障碍,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日军的坦克、装甲车以及汽车止步于顾家宅以北的泥泞地形,日军攻势受挫严重,一个团就能挡住日军一个联队,一个军就足以挡住日军一个常设师团,那么,集中五十九个德械师的兵力,就一定能挡住日军十七个常设师团!”

    ##########

    狮子林炮台,日军第11师团司令部。

    和知鹰二低垂着头,满脸羞愧地对前来督战的松井石根说道:“大将阁下,卑职无能,以致罗店战局发生逆转,请大将阁下责罚。”说罢,和知鹰二又转身对着山室宗武鞠躬,羞愧地道,“卑职没能在天黑前攻占嘉定县城,让师团长失望了。”

    山室宗武面无表情,松井石根却摆了摆手,微笑道:“罗店战局发生逆转?的确是,不过不是对帝国或者皇军不利的逆转,而是对支那军不利的逆转。”说罢松井石根拍了拍和知鹰二的肩膀,微笑着道,“和知桑,你做得很好。”

    “嗯?”和知鹰二满头雾水,山室宗武和第11师团参谋长片村四八、两个旅团长、七个联队长也是面面相觑,步兵第44联队作战不力,没能突破中**队的顾宅防线不说,甚至还伤亡了一千多官兵,竟然还“做得很好”?

    第11师团高级将领们的表情落在了松井石根的眼睛里,让这老鬼子心里非常受用,他很享受这种站在战略全局上运筹幄的美妙感觉,作为上海派谴军的司令官,松井石根并不在乎某个局部战场的得失,他更在乎整个淞沪会战的胜败。

第一卷淞沪会战 第74章战术跟战略的较量

    施相公庙,58师师部。

    徐十九话音方落,一七二旅旅长何凌霄便问道:“罗店局势有所好转,不过淞沪会战的局势却更加的恶化了,这话怎么讲?”

    一七四旅旅长吴继光和几个团长也是轻轻颔首,心中同样有此疑问。

    冯圣法听出了徐十九的言外之意,若有所思道:“你担心罗店局势的逆转会导致国府高层出现战略误判,从而选择上海市郊与日军决战?”

    徐十九苦笑:“师座,不是担心,而是肯定会!”

    在今天之前,国府高层中间或许还会存在不同的声音,蒋委员长的决心也未必坚定,可是,当邱维达团在顾家宅重挫日军的消息传回南京之后,国府高层中间的不同声音将肯定削弱,蒋委员长也肯定要下定决心了。

    冯圣法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担心我知道了,我也会如实向上峰反映,不过战略层面上的决定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当前我们58师的任务是守住施相公庙防线,关于这点,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何凌霄、吴继光和几个团长闻言尽皆侧目。

    老实说,58师的高级军官对于冯圣法这个突然之间冒出来的新师长是抱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的,尤其是副师长张镜明,更是怨气难消,不过冯圣法好歹是从88师调过来的,88师的名头摆在那里,他们虽然心里不服气却也不敢摆在脸上。

    不过对徐十九这个上海保安总团出身的杂牌大队长他们就没什么顾忌了,冯圣法正是看清楚了这一层,所以才想借这次军事会议让徐十九小小地露一手,藉此来震慑一下58师的这群骄兵悍将,这也有利于他迅速整合军心。

    在众人或不屑、或惊讶的目光注视下,徐十九从容不迫地说道:“上海市郊都是开阔的平原地形,甚至连标高二十米的小山包都很难找出几座,而且淞沪地区的地下水位又高,根本无法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又拥有海空优势,炮兵支援火力也居于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我军如果只是一味地死守,是必然守不住的。”

    一七四旅旅长吴继光冷然道:“不能死守,难道你还想进攻?”

    “没错,就是进攻,德**事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过,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徐十九毫不犹豫地答道,“如果只一味死守,一味地被动挨打,再宽广的防御纵深也会被敌人逐步蚕食,结合进攻,才能更好地防御。”

    “进攻?简直可笑!”一七二旅旅长何凌霄冷笑道,“面对日军绝对优势的炮兵以及海空军,你让我们主动进攻?怎么攻?让士兵们拿着步枪去跟小日本的大炮和坦克拼刺刀?我真不知道该说你是狂妄呢,还是无知?”

    “何旅座请听卑职先把话说完。”徐十九不亢不卑地接着说道,“的确,日军的确拥有绝对优势的炮兵以及海空军,我军如果在大白天向日军主动发起进攻,的确与自杀无异,但是如果我军选在晚上向日军发起进攻呢?”

    “晚上进攻?”冯圣法闻言轻轻颔首。

    “晚上?”何凌霄、吴继光对视一眼,若有所思。

    “对,就是晚上!”徐十九手指轻叩着地图,说道,“到了晚上,日军的海空军基本上就成了摆设,日军的大炮也无法再像白天时那样指哪打哪,我军更可以利用夜幕的掩护,充分接近日军,然后发起突袭,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白刃战?”347团团长钟学栋皱眉道,“白刃战能打得过日军?”

    “能!”徐十九重重点头道,“小日本虽然训练有素,身体也强壮,还不怕死,可他们再怎么样也都是些没见过血的新兵,而我们58师的官兵几乎都是老兵,打白刃战,小日本根本讨不到半点便宜,关于这一点,306团在顾家宅已经证明过了。”

    306团之所以能够守住顾家宅,除了战术运用得当,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军在白刃战中拼不过306团的百战老兵,在实战中,日军每次都可以轻松突入306团的阵地纵深,却总因为无法挡住306团的决死反击而败下阵来。

    冯圣法道:“你的意思是说,利用夜幕接敌杀敌,尽可能地扩大防御纵深,然后等白天日军来进攻时,利用夜间夺取的阵地尽可能迟滞日军,再等次日夜间夺回阵地,然后持续这样的夜攻日守,与日军形成拉锯态势?”

    徐十九道:“这个就叫做以攻代守。”

    冯圣法环顾众人道:“诸位以为呢?”

    何凌霄、吴继光等人都没有吭声,不过心里却多少高看了徐十九一头,这家伙虽然只是个保安队长,却还是有些战术眼光的,讲解起战术来也头头是道,当然了,目前还只是纸上谈兵,至于这个战术是不是真的有效,还得打了之后才知道。

    ##########

    狮子林炮台,日军第11师团司令部。

    松井石根迈着小短腿走到作战地图前,环顾众人道:“诸位一定不解,为何步兵第44联队作战不力,我却反而要给予嘉奖?”

    和知鹰二羞愧得无地自容,其余的日军将领则纷纷点头。

    松井石根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个得分开来看,从战术层面看,步兵第44联队以优势兵力、优势装备向顾宅猛攻竟日,不得寸进不说还伤亡了千余将士,可谓惨败,但从战略层面看,步兵第44联队的惨败却让罗店对面的支那军稳住了防线,尤为难得的是,步兵第44联队已经在顾宅拼尽了全力,并非佯败,这就很可能诱使支那政府做出战略误判,从而选择在上海市郊与帝国进行战略决战。”

    在场的日军高级将领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山室宗武还是有些担心地说道:“大将阁下,引诱支那政府做出战略误判,将重兵投入到淞沪战场上来与皇军进行大决战,的确利于皇军发挥火力优势以及海空优势,不过仅凭借两个师团,兵力是不是太过单薄了?”

    山室宗武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凭借绝对优势的火力以及海空优势,日军既便只有两个师团的兵力,也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但要想彻底击败乃至全歼几十个中国精锐师,两个师团的兵力就远远不够了。

    “山室桑不必担心。”松井石根摆了摆手,微笑道,“我已经给大本营去电,请求国内再向上海派谴五个常设师团,以彻底解歼灭支那政府军主力,迫使支那政府投降。”

    ##########

    当松井石根憧憬着迅速结束淞沪会战,迫使国民政府向日本曲膝投降时,他的电报已经摆到了陆军本部第1部长石原莞尔的桌上。

    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岛民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古往今来很少出现战略家,既便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没有出现几个像样的战略家,而石原莞尔跟冈村宁次无疑是其中的异类,这两个老鬼子绝对算得上是日本历史上不世出的战略大师。

    导致东四省从国民政府分裂出去的柳条湖事件就是石原莞尔一手策划的,后来在华北战场打出神一样表现的坂垣征四郎当时是石原莞尔的上级,军衔也比石原要高,可在柳条湖事件的策划中,坂垣却从头至尾完全听从于石原莞尔。

    然而,石原莞尔之所以得以跻身战略大师行列,却是因为他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演化而来的《最终战争论》,以及基于《最终战争论》而提出的“满蒙生命线”概念,一套理论一个概念,几乎成了当时日本的军事指导思想。

    看了松井石根要求增兵的电报,石原莞尔大笔一挥就签了,第9师团、第13师团、第18师团、第101师团以及第114师团开始紧急动员,此外驻屯台湾的重藤支队、伪靖安第一旅以及伪李春山旅、伪于芷山旅也开始集结待命。

    不过,在石原莞尔签发的首批赴援名单上却只有第9、第13以及第101三个师团,有参谋本部的高参不解,询问石原莞尔为什么不把正在动员的五个师团又三个旅一起投入上海战场,而非要分批?添油战术不是兵家大忌么?

    石原莞尔对此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过多解释什么。

    这个提出质疑的高级参谋并不知道,石原莞尔之所以决定将援军分批投入上海战场,就是想给国府高层造成淞沪会战有可能打成僵持的假象,待国民政府往淞沪战场投入所有的主力部队之后,再投入足够兵力给予致命打击。

    总而言之一句话,石原莞尔这么做就是想把**主力诱歼在上海市郊,在歼灭了**主力之后,或打或谈,主动权就彻底操纵在日本政府手中了。

第一卷淞沪会战 第75章夜间进攻

    军事会议开完,冯圣法还有重要任务分派给十九大队,便亲自将徐十九送出门外,边走边问道:“阿九,十九大队的情况怎么样?”

    徐十九道:“别的都挺好,就是缺少雨衣。”

    这几天淞沪地区一直下雨,**将士的衣衫几乎就没干过,在雨中作战不仅辛苦,而且造成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冯圣法叹了口气,说道:“克服一下吧。”

    中国的国力毕竟有限,**刚进上海时,上海各界踊跃捐款捐物,87师、88师的官兵们有烟抽、有牛肉罐头吃,甚至还有洋酒喝,不过民间捐赠的物资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开赴上海的军队又越来越多,现在各种物资已经极其紧张了。

    徐十九只说缺少雨衣,其实十九大队的口粮都很紧了。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进了一片棉花地,58师的炮兵营正在这里构筑炮兵工事,一辆牵引卡车因为看不清道路打开了大灯,结果一个扛着中校军衔的军官立刻冲上了公路,将驾驶卡车的大头兵揪下来就是一通大骂。

    “谁让你开大灯的?啊,谁让开的?”

    “知不知道这会招来小日本的远射程炮?”

    “你个新兵蛋子,讲多少次才能长点记性?”

    被那中校军官劈头盖脸一通骂,大头兵再不敢打开车灯,只能像蜗牛爬似的将卡车开进附近一片竹林里隐蔽起来。

    冯圣法远远的指着那军官说道:“这是炮营营长葛瑞维,黄埔六期炮兵科的,是炮二旅旅长蔡忠笏的得意门生。”

    “哦,竟然是蔡将军的高足?”徐十九不禁侧目以视。

    民国二十年(1931年),就在一?二八上海抗战爆发前几个月,当时正在上海永豫纱厂当小股东的蔡忠笏曾经受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的邀请指导炮兵战术,在此期间徐十九曾经向他讨教过操炮技术,对蔡忠笏是相当之佩服。

    事实上,在脱离军界跑去上海当纱厂小老板之前,蔡忠笏还曾经当过北伐军的炮兵总指挥,更曾经在黄埔军校担任炮兵教官,是**当中首屈一指的炮兵专家,中央军几十个德械师的炮兵骨干几乎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冯圣法指着路边的炮兵阵地说道:“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