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会后,孙策带着程普、黄盖、韩当三位家将,进了殿。
“吾皇万岁万万岁……。”
孙策明显黑了许多,不过恢复了昔日的英姿,已经完全从卧床多年中缓了过来。
秦峰稳坐,却是焦急道:“伯符。此去两年,有何发现?”
“皇上,这是新的海图,还有安全的路线……。”孙策将海图递给了总管德全,又从怀里摸出一个包袱,展开放在了地上。
秦峰接过拿到手中这么一看,可了不得了,孙策真的发现了美洲,还有澳洲。还有许许多多海中的岛屿。他大喜过望,连连拍着御书案,对所有人说道:“好,太好了。有这份海图接入。我们大秦,就拥有了一份完整的世界地图了!”
孙策在这一千多年前就完成了哥伦布般的壮举,弘武大帝十分欣慰。虽然。这里面有他一手打造的战列舰的功劳。但,人的功劳。才是最大的。
“美洲,澳洲!”秦峰指着海图。为后世的大陆命名,“好,好!”秦峰虽然穿越而来,但他不是大科学家,无法复写出后世的科技知识。他只能够依靠自己一切后世的认知,一点一滴带领他的帝国向前进。
他猛然发现,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恨不得马上加喝几碗大补汤,这边活个大岁数,那边才能够开展起来。
弘武大帝放下了海图,正说夸赞两句,令军机处拟定一份封赏的时候,这才察觉孙策面前多出了一个摊开的包袱,上面放着两个模样不同的,但都是圆圆长长的东西。
“啊!”弘武大帝脸色大变,比发现新大陆还要激动,竟然是噔噔噔跑下了龙台。百官震惊中,他二话不说,抄在了手中。他一手拿着圆丢丢,一手拿着长嘟嘟,激动的眼角乱颤。心说有了这两种作物,国民就会更加富裕起来了。
孙策见状,说道:“皇上,此乃臣在那个……南美登陆的时候,发现的农作物。当地土著都吃这种东西,十分香甜。臣想,一定要让皇上尝一尝,就运了一些回来。”
秦峰激动的无法自制,拿着两种农作物,就来到重臣们面前。一手拿着,一手哆哆嗦嗦指着,激动的又说不出来话。
百官从来没有见到过弘武大帝这么激动,心说不就是进贡了些稀罕物嘛。虽然没见过,也不必如此激动吧?
孙策只以为弘武大帝想要考问百官此乃何物,同时,他海上两万里,开阔了眼界,有了大心气,便在秦峰背后,说道:“诸位大人,可认得此物。”
老贾诩瞅了瞅,“红嘟嘟的这个,一定是什么南美的山药。因为生长在万里之外,所以样子有些不同。这就跟江南的山药跟江北有异是一个样的,这南美山药离得更远,所以更加不同。”
“有道理!”群臣一起点头。
秦峰激动了一阵,也就平复下心来。闻言想笑,还南美的山药。他就拿起金光灿灿的一棒,道:“那此乃何物?”
“这……。”老贾诩一时琢磨不出。
然而,又有庞统冒了出来,奏道:“皇上,这一定是南美的麦子。生长环境不同,因此有些异变。”
“高!”秦峰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多谢皇上夸奖!”一老一小躬身,十分得意。
秦峰说的是反话,没想到老贾诩和庞统当了真。
“皇上……。”一旁的孙策着了急,心说两位军师说的是个屁啊,他正说道出详情的时候。就见秦峰高举起两个作物,道:“这不是山药,也不是变异小麦。”
弘武大帝举起红皮的,“这叫红薯,俗称地瓜。”他又举起金灿灿的,“这不是小麦,这是玉米。”
“红薯、玉米?是啥?”百官面面相窥,然而皇上命名了,那就叫红薯,玉米吧。百官一起拜道:“皇上圣明,原来叫红薯和玉米呀。”
皇上想要亲自命名未知事物,百官自然要给面子。但是黄盖三人傻了眼,孙策咚咚咚直磕头,呼道:“皇上真乃圣人在世,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万物,臣敬佩……。”
百官一开始嗡嗡议论,闻言一愣,随后一惊。怎么个意思,皇上并不是命名,而是真的知道叫什么?
皇上是怎么知道的?皇上又没去什么美洲。
“皇上神人也,臣对皇上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庞统抓住了机会,发自内心的大拍龙屁。
于是乎,明白过来的百官,一个个大唱赞歌。同时发自内心的敬佩,皇上万事通百晓生,就没有皇上不知道的,不佩服不行啊。
秦峰一撅嘴,心说朕从后世而来,不认识地瓜跟玉米,朕还混个屁啊。然他心里一动,先让孙策等人起身,问道:“真叫红薯和玉米?不是别的名字?”
孙策急忙躬身道:“启奏皇上,土著的话听不懂,臣一开始也琢磨不出叫什么,只是记住了发音。今天听到皇上说出红薯和玉米,联系那些土著的发音,果真就应该是这样的名字。”
“红薯,玉米。有薯,有米,真乃粮食作物的最好名称,难得是发音也一样。皇上圣明!”
百官这才明白前因后果,新物种的命名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在山里发现了猫,要叫山猫,若是叫山狗,显然是不行的。弘武大帝起的名字合乎农作物的命名,竟然还跟土著语的发音一样,真是了不得。
“太圣明了!”群臣一阵手舞足蹈。
“原来如此。”秦峰也就恍然大悟,他重新回到了龙台之中,抱着红薯和玉米,跟抱着孩子一样。
百官,也是盯着这两个新鲜农作物,不断嘀咕,“也不知是个什么味道。”
孙策闻言一笑,心说你们想吃,本侯就帮你们一把,便奏道:“皇上,这红薯和玉米十分美味……。”
秦峰也是听到了百官的嘀咕,说道:“伯符,你带了多少回来?”
孙策急忙说道:“各有三千斤,虽然路途遥远,但学习了土著的保存办法。绝对可以食用……。”
新发现的物种,东方大陆上从来没有人吃过,百官一个个眼馋,瞅着弘武大帝。
这玉米和红薯,秦峰也是很多年没有吃到了,说不想吃那是假的。
于是,弘武大帝一咬牙,一跺脚,就召开宫廷宴会,四品以上参加。
皇上宫廷赐宴,这可是大事情,御厨房立刻行动了起来。
御厨房。
“主菜点了没?”大师傅挥舞着菜刀和勺子。
“点了,红薯和玉米!”当小太监抬进来红薯、玉米各一筐的时候。一群率着袖子,摩刀擦案板的大师傅们傻了眼。因为谁也没有见到过这样的食材,不知道是炒着吃还是炖着吃。这要是做瞎了,估摸着九族难保。
“嗯嗯,这位公公,您能不能去问一问,这……到底怎么做呢?”厨师长红着脸说道。
“怎么做?”很快消息就传到了弘武大帝耳朵里,他大手一挥,“这太简单了,红薯烤着吃,玉米煮着吃。皮都不用去,什么都不用放,只放水就行了。”
消息传回去后。
“就这么简单?”围着红薯和玉米研究的大师傅们,有些傻眼。
“快做吧。皇上和大人们,都等着吃呢。”小太监拂袖而去。心说还大师傅呢,连个菜都不会做,还要去问皇上。皇上圣明啥都知道,但也不能为了做菜耽误了国家大事啊。(未完待续……)
PS:感谢:“墨翎呓语”打赏,“我是李爷爷”投出月票。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君臣对赌
后世里,玉米这种农作物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而红薯,则是亩产最高的作物。一个总产高,一个亩产高。那个国家适合种植,那个国家的百姓就不会挨饿。
弘武大帝派孙策出海,其目的就是发现新大陆,发现新物种。也好提前千多年,将这些好的物种,传回华夏。
这一日,孙策果然没有辜负了弘武大帝的期望,提前千年,带回了美洲的红薯和玉米。
于是,弘武大帝传宴“红薯玉米大宴”,百官磨牙擦舌头,等着吃。然而很快,百官就傻了眼。
一个红薯和玉米算一份,一品官一人一份,二品官两人一份,三品三人一份,四品四人一份。的确有些少,但也没有办法。这第一批不是用来吃的,是要用来种的。
然而,弘武大帝也不能让臣子饿肚子,什么烤乳猪啥的,还是管够的。
另外,弘武大帝额外送到内宫一批红薯和玉米,这些虽然珍贵,但自己老婆孩子是要管够的。
叽里咕噜,吧唧吧唧,满大殿全是咀嚼的声音。仿佛百只老鼠,在会餐。
百官一双眼都在食物上,啃着玉米,不用教就会转圈啃,这令弘武大帝只以为自己养了一群硕鼠。
秦峰只是小吃了几口,追忆了一番后世的味道,这便停了下来,道:“这红薯和玉米可是好东西,可以在大秦国内推广种植。”
百官第一次吃红薯和玉米,发现果然好吃。红薯甜蜜。玉米有嚼头麦甜香。一个个只顾着吃,含糊道:“皇上所言……甚是……。”
百官也知道皇上的意思。多一种农作物就多一种种植的选择,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情。然而大秦的作物多了去了。多一两种也没啥大意思。所以百官也没当回事,趁着没吃过,叽里咕噜猛吃。
秦峰拿起自己面前的玉米,后世里,这玉米亩产能够有一千多斤。古代没有后世的科技,但若是精心种植,打个对折总是有的,便说道:“这玉米,亩产能够有七八百斤。”
“七八百斤!”百官一愣。住了嘴,双手捧着玉米就在嘴边,而眼珠子先是齐刷刷的望向弘武大帝,随后齐刷刷的望向孙策。
秦峰见这姿态,暗乐,心说真成硕鼠了。
孙策急忙起身,“皇上,臣……臣不知亩产……。”
秦峰一笑,示意他坐下。心说你不知道,是因为来去匆匆,又不通土著语言。
不过不要紧,秦峰知道就行了。
庞统是一品大员。此刻叼着一根玉米,眼珠乱转琢磨着这亩产七八百斤。“可不可能,行不行?”
百官一开始。只以为是孙策告诉皇上的。现在看来,是皇上猜的。皇上有许多理论。都被证实是真的。然而这种地,可是实打实的。不是说句话就能增产的。华夏上下几千年,种了几千年地,亩产也就三四百斤。这突然就翻了一番……。
“不信……。”百官心里摇头,然而谁也不敢吭。
这个时候,荀彧站起来说道:“启奏皇上,若是真的能够七八百斤,那真是太好了。推广开来,国家的粮食产值能够提高一倍,就能够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
百官一阵稀稀拉拉的附和。
秦峰一看,心里就明镜一样。心说这是不信了。不过这亩产翻了一番,的确很难相信。然而,秦峰却是拿起了红薯,笑道:“这红薯亩产量,能够达到三千斤!”
“哎呦……。”荀彧一屁股坐了回去。心说皇上疯了,顺嘴瞎胡咧,那里有亩产三千斤的作物。就是将神农氏从地里刨出来,那也种不出来。
吧嗒~,庞统嘴里的玉米棒落回了盘子里。此刻百官惊悚了,几乎看疯子一样看着弘武大帝,目光毫不掩饰不信。亩产三千斤,这不是胡逼咧吗。若是秦峰不说红薯三千斤,百官或许会相信玉米八百斤。然而当秦峰说出三千斤亩产的时候,连带着百官也不相信玉米了。
在百官心中,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亩产三千斤的农作物。从黄帝他老人家,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就没有过。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神农都种不出来!”大秦帝国的政治是开明的,百官毫不掩饰对弘武大帝的怀疑,连连摆手,摇头。
庞统重新啃起玉米棒子,道:“若说好吃,”他扬了扬玉米:“我信。若说亩产三千斤,打死本军师,本军师也不信。”
群臣不禁一起点头。
皇上有时候总是会夸大其词的,庞统一边想着,比那老鼠啃的还快,咔咔咔就将手中的玉米棒啃成了棒子轴。吧嗒,这边就扔进了碗里。
群臣也不容多让,不一会,百多个玉米,成了棒子轴。
秦峰面皮一阵乱颤,然而在这一千八百年前,有史以来亩产只能到四百斤的年代,说亩产三千斤,的确很难让人相信。秦峰眼皮一番,心说朕没说亩产5000斤,就不错了。等朕种出来,吓死你们!
弘武大帝就此有了自己先种,种出来后,再收拾百官的心思,也好借此教训教训思想“陈旧”的百官。并且,孙策带回来的并不多。如今六月天适合中,而大规模推广,只能等到下一年了。
然而,弘武大帝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些思想“守旧”的百官。于是,弘武大帝说道:“亩产三千斤,你们是不信喽?”
百官便向军师们看去。
贾诩等人稳重没说啥,年轻的庞统道:“皇上,不是不信,是实乃相信。亩产三千斤,一亩地顶十亩地,这……怎么……可能……。”庞统在秦峰的目光注视下。声音越来越小。
龙台上的秦峰,目视下面众臣一笑。“赌一年的俸禄,一赔五。敢不敢?”
一赔五!也就是一年发五年的俸禄。
然而群臣傻了眼,心说跟皇上赌,这谁敢出头。
大殿一时间沉静下来,文臣便对对面一阵挤眉弄眼,鼓动,眼神会说话,“一年等于五年哦,一定赢,发财了!”
对面是赵云、典韦、许褚这些武臣。此刻一个个抱着胸,端坐。无视对面文臣的鼓动,在大秦这些武将看来,别说皇上说三千斤了,皇上就算说三万斤,他们也会相信。只要是皇上说的,不管是啥,都信。
眼看是冷场了。
突然有了动静,就见上了岁数的老孔融。一手拿着红薯,一手指着嘴巴,“赌……赌……。”
群臣一看,心里乐开了花。心说圣人孙,“衍圣公”老大人领赌,这还怕啥。一个个纷纷往兜里摸钞票。然而一琢磨拿现钱不像话,便个个呼道:“赌了。赌了!”
秦峰心说好你个“衍圣公”,你这老小子倒是不怕。他便拿出一卷明黄圣旨。递给一旁伺候的德全,“去,让朕的这些爱卿签字画押!”
“遵旨!”
“赌,赌……。”老孔融指着自己的嘴。
有“衍圣公”在前面顶着。有圣人的子孙在前面顶着,还怕啥。文臣们一一签字画押,心里美滋滋的,心说年薪五倍,这一下,过个大肥年。
众人都签完了,德全这才走到老孔融面前,心说老大人哎,您老挑的头,您老就收尾吧。估摸着,您老是将皇上得罪了。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老孔融面色十分艰难,他喉咙一阵抖动,送下口中的红薯。这边拿起茶杯又顺了顺口,这才顺了气。急忙起身,望龙台拜道:“皇上,这红薯黏,臣刚才是想说堵住了嗓子眼,老臣可没说跟皇上赌的打算!”
“什么!”群臣立刻傻眼了。
老孔融在朝廷里,虽然不是权力最大的,但是资格最老的,又是“衍圣公”。此刻十分愤怒,对群臣道:“你们太不像话了,老夫这边都快噎死了,也没有一个人来救。”一甩袖子,“白读圣贤书……。”
“啊!”群臣肝胆俱裂,心说老大人哎,你拿我们这些后辈开涮呼!
弘武大帝哈哈大笑起来,一合签字画押的卷纸,起身道:“秋末就见分晓,诸位爱卿,这一段要省着点花。省得过年没有钱买年货,散了吧!”
弘武大帝甩袖子就走了。
群臣个个哭丧着脸,心说这下好了,被“老匹夫”给涮了,皇上也给得罪了。群臣刚刚迈步,又转身回去,拿起吃剩下的红薯和玉米。心说会去给老婆孩子尝尝鲜。
然而,出宫后,群臣又高兴了起来。虽然没有“衍圣公”顶着,但有军师们顶着。秋末收钱,过个大肥年!于是,群臣纷纷弹冠相庆,只待收钱的那一天来临。
另一方面,弘武大帝昭告天下,拔耀三等候孙策为一等侯,授予一级帝国贡献者勋章,以奖励他发现新大陆的功劳。同时,弘武大帝号召子民,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探索那些未知的地方。
弘武大帝在诏令中说道:“未知的大陆,拥有数不尽的财富,谁发现谁受益。帝国将会制定优厚的政策,比如金矿,谁在未知的大陆发现,那么,其收入的三分之一,便归个人所有。”
又明诏:“帝国子民在未知地域,只要建立一个三百人以上的聚集地,国家就会派出军队、成立府衙,维持秩序,保证帝国子民不受任何形式的威胁,可以安心探索。”
等等等等,有利于探索的政策被发布了出去。
这一下,一发不可收拾起来。许多富有冒险精神的人,或是只是单纯想要发财的人,开始远征。有人渡海,沿着孙策的道路,继续发掘新大陆。而有人,向大陆更北的地方进发。竟然是穿越白令海峡,更容易就来到了北美。
探索者们,在新大陆各地建立了聚集地,而大秦立刻派出军队、官方前去。就此,这些只有原始人土著的地方,被划入到了大秦疆域之内。澳洲、拉丁、南北美、非洲,这些地方都是有的。
相信不久之后,探索者们在新大陆获得了财富,就会定居下来。渐渐的,这些地方,将属于华夏。
这得力于探索者们的探索精神。
然而,弘武大帝从上而下的思想解放,也是功不可没。
弘武大帝为这个时代的华夏子民注入了后世的活力,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更加有探索、发现、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扩展才是最重要的。
帝国的子民在探索。
弘武大帝也没闲着,他同样也在探索。他要好好地种下华夏第一批红薯、玉米,秋末丰收的时候,将群臣赢个底朝天。(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龙骑士种地
邺都郊外,北侧五十里,大秦皇家山庄。
山庄已经被五千御林军戒严,拉上幔帐,围住了百亩地。不时,就有欢声笑语传了出来。
向里面看去,弘武大帝带着自己的爱妃,正在太阳底下种地。
莺莺燕燕,风华绝代,随便出去一个,那就要祸国殃民。
如今,全围着弘武大帝一个人。
就见弘武大帝卷着裤腿,成了泥腿子。爬在地上,小心翼翼用剪刀剪下一颗嫩芽。
“半尺高的时候剪下来,这叫分苗。然后插到做成垅的地里,施肥浇水……。到了秋末,拿着铁耙一鼓捣,你们猜怎么样?”弘武大帝望着爱妃们说道。
甄宓接口道:“怎么样?”
弘武大帝笑道:“当然就是好多红薯了,就跟生孩子一样!”
分苗,一鼓捣,就是孩子!
“皇上坏!”众妃顿时脸红,一哄而散。各自蹲在地上,翘着臀,学着秦峰的样子,去分苗去了。她们整日在皇宫,难得有这样接近大自然的机会。一个个也不怕脏,也不怕累,仔细分。
蔡琰只是笑了笑,拿出手绢,为秦峰擦了擦脸上的泥土。打趣道:“真成了农夫皇帝了……。”
而一旁,小尾巴宪英心里憋闷,尤其是看到弘武大帝跟他的妃子亲密样子的时候。她便有些怀念出征的时候,“我怎么会这么想!”宪英头上一堆问号闪动,便始终一丝不苟的模样,不停记录着。
秦峰就在一旁说道:“一定要详细记录每一个过程。作为种子的红薯,一定不能有任何破损的地方。皮都不能破一点。埋入三分之一尺,埋入前。要先施肥……。”
随后,秦峰又带爱妃们和小尾巴,来到一旁的玉米地。
邺都是北方,六月天正好种植玉米。如今一个月过去了,玉米全部生长了出来。
弘武大帝秦峰特别指示了几个要点:第一:保证全苗,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断苗,断垄要及时补种。
二:玉米长到3~4片叶时进行及时“间苗”。去掉弱、黄、病、劣、杂苗。5~6叶时,按计划株距、密度留苗,余苗全部拔掉。
三:及时追肥玉米苗期追肥应在5叶展开时施用。
四:适时中耕,中耕就是土壤进行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
等等等等。
“皇上,您这是从哪里学来的?”辛宪英十分疑惑。
秦峰心说,爷后世是农民的儿子,棒子都不会种,我爹还不得将我的腿打断。不怕告诉你,朕穿越前。在村里还有三亩地。那时候地容易中了,劳动量不大。雇人浇浇水施施肥就行,一年能三亩地能挣个四五千。或是租出去,三亩地一年租金也有三四千。
然而秦峰还真是不敢明说。只是说道:“朕年轻的时候,在北方种过地。后来,土地被士族抢去了。我也就流落了。”
“是这样啊……。”
弘武大帝可是苦哈哈出身,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然而百姓没有人瞧不起他。反而是爱戴他。
蔡琰就拉起秦峰的手,“若是不流落街头。臣妾也见不到皇上了。”
貂蝉等人,眼圈就红了,“皇上受了这么多的苦,被士族抢了地……。”
秦峰一看,这马上就是哭泣大会了,于是哈哈一笑,挥手道:“抢得好,若是不抢,没准朕现在还在家种地呢,那里能够与诸位爱妃相遇。天色将晚,诸位爱妃劳碌一天,这就一起去泡温泉吧……。”
爱妃们一阵脸红,本来不好意思一起去的。然而,想到皇上早年困苦,如今可一定要好好侍奉。于是,便莺莺燕燕手拉手,一起去了。
只留下小尾巴宪英,一跺脚,自己抱着卷宗,独自走了。一路之上,踢着小石头,“可恶的弘武皇帝,活该你流落街头,可恶!”
很快,皇家山庄之后的温泉里,就传来龙骑士的咆哮和龙女的尖叫声。
“哇呀,不许跑。一个个挨着,若是不然,秋收不给玉米棒子吃!”
“快跑啊,天天吃,早就吃腻了!”
“什么!这么好吃的棒子竟然是吃腻了!”龙骑士“大怒”,三下五除二,就能放翻一个。
于是,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隔三差五,弘武大帝就会带着他那些风华绝代的妃子,来皇家山庄一次。白天就是农夫皇帝,晚上就是古堡龙骑士。
转眼,就到了秋收时节。
这一天,秦峰不带自己的风华绝代了,改带着帝国的英才百官来到了皇家山庄。大秦的这些英才文臣,不似他朝,皆会骑马。
弘武大帝也骑着追云驹,五千御林军清场的时候,哗啦啦一群人来到了地边上。
“咦!没有地,只有幔帐!”庞统摸着朝天鼻说道。
老贾诩一摸胡子,“此必定是皇上所为,吊胃口,皇上好这一口。”
弘武大帝首先下马,紧跟着百官落地。有心急的,比如老孔融,就垫脚,或者是蹲下,想要通过幔帐的缝隙,看看里面的庄稼到底是个什么样。老孔融没有参加弘武大帝的赌局,心说这边若是长势不好,我可就亏大了。
“众位爱卿!”秦峰手一举,群臣一阵哆嗦,直如同年轻的时候,参加考试一样。“拭目以待!”
庞统用力挥了挥胳膊,鼓气道:“三千斤,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
群臣闻言,一阵激荡。
弘武大帝一阵发笑,心说一会你们就傻眼了。他这边手一落,一旁已经急不可耐的皇家侍卫,飞快就撤了幔帐。
“唔!”百官惊呼起来。
只见面前,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碧翠翠。一尺高,叶子巴掌大,杆细的筷子一样。
“就这矮挫苗,一个果子都没结出来。哈啊哈……呃!咳咳咳……。”吏部侍郎王朗家里最近添丁,正是用钱的时候,这边眼看着是赌赢了,乐的开怀大笑。突然发现会得罪皇上,硬生生憋了回去。脸红脖子粗,差一点没被自己一口气憋死。
百官无声中,弹冠相庆。心说成了,五年的俸禄到手了,这就退休也能衣食无忧。
徐庶、荀彧、田丰等人摇头叹息,心说看来是种植失败了。
荀攸、沮授、程昱等人还是期盼亩产的,然而如今看来,是没有长出来东西。
老贾诩眼珠子乱撞,心说这不对呀,不是皇上的做派呀,其中必有乾坤,我先不动声色。他便望向一旁的庞统,送出蛊惑的眼神。
庞统此刻乐开了花,他年轻用钱的地方最多。望着弘武大帝一拱手,带着一股子喜庆劲,道:“皇上,这就是一片草,啥也没有。估摸着一亩草也不够三千斤,皇上,您要遵守约定哦!”
“一片草?”弘武大帝一愣,自己看过去的时候,恍然大悟。心说一定是这些大臣没有见过红薯上面的植被,一尺高叶子巴掌大,杆细的筷子一样。所以,这些大臣认为自己没有种出来,只是一片“草”。
“哈哈哈哈……。”弘武大帝一阵大笑,“朕一定会遵守约定的。”
“呵呵……。皇上以诚相待,吾等佩服!”百官喜不自胜,他们马上给秦峰戴高帽,这样一来弘武大帝就戴高乐,就要兑现承诺了。心说一年就是五年的俸禄,提前告老还乡也有养老金了。
弘武大帝又是一阵大笑,“古人诚不欺朕,你们也会兑现承诺?”
“必须滴!”庞统摸着朝天鼻,乐呵呵道。
“硬是要得!”弘武大帝的脸色立刻冷了下来。
“呵呵……呃。”群臣一阵哆嗦,心说什么情况,皇上龙颜抹不开,这是要大开杀戒了。
果不其然,只见弘武大帝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呼道:“动手!”
“啊!”一片惊呼,有官员已经转身要跑了,然而一想,估摸着是跑不掉的。扑腾腾,扑腾腾,除去军机处军师外,百官惊跪了一地。乐不起来了,磕头道:“皇上,我们不要那五年俸禄了,皇上开恩,刀下留情!”
庞统浑身哆嗦,心说完了,这边必然是要将我凌迟了。他便向一旁的贾诩、郭嘉等人求救。众人却是一副,我救不了你的模样。
“咦?”弘武大帝一愣,不解道:“众位爱卿,为何如此这般?”
群臣一呆,其中老杨彪抹着汗,“皇上,您,您不杀我们了?”
秦峰这才恍然大悟,哈哈一笑道:“朕杀你们做什么,朕是要挖红薯。”
挖红薯!敢情这红薯不是长在枝叶上的,是在土地里面呀。
群臣嘴巴大张,面皮麻木,心说今天这人是丢到御前了。老孔融和老杨彪,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其他人也是互相搀扶,并不断说道:“这地太软了,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