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放出来,万一伊萨姆振臂一呼,把自己给推翻了怎么办呢?于是他叫人把伊萨姆从死牢里面带出来,派亲军看管着,准备拿伊萨姆来威胁起义军,不允许他们再往帝都方向靠近,最后利用一下伊萨姆,等战斗力最强的边防军赶回来,再杀掉伊萨姆,永绝后患。

    伊萨姆终于对小皇帝彻底死心,看着小皇帝扭曲的面容,往日的种种全部破灭,他流下了最后的泪水,然后坚定起信心,哈哈大笑着应对小皇帝的斥问,小皇帝被伊萨姆的态度弄得心里面七上八下,但是还是打算最后利用一下伊萨姆,为自己争取时间。

    可是小皇帝不知道,这自作聪明的举动,却反而使得自己的末日加速来临了,因为他们彻底忘掉了大唐方面曾经指定过伊萨姆成为双方交流的唯一代表人,除了伊萨姆,谁都不认这个原则问题……(未完待续。。)

九百八十一 两线作战(中)

    伊萨姆被用来威胁起义军,使得他们不敢继续往前进这个目的,的确是达到了,起义军们慑于皇帝的威胁,忌惮着皇帝如果真的对伊萨姆下手了怎么办,其实起义军那么多组织也未必都是一条心,少数的是真心想要救回伊萨姆,更多的则是趁火打劫而已,抒发一下自己对政府的不满,从大流,推翻皇帝,然后逐鹿天下,他们不在乎伊萨姆的死活。

    只是伊萨姆现在是整个起义军的一个标杆性人物,大家起义是为了救他,救他是起义最大的目标,也是唯一的目标,因为救援伊萨姆而起义的军队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否则就是浑水摸鱼的,不是好东西,大环境如此,就算他们有再多的其他的心思也不敢说出来,而且如果伊萨姆真的因为他们某人被杀,那支义军就别想混了。

    而且就算头头脑脑们心怀鬼胎,底层的起义军士兵都是深受改革派官员恩惠的百姓,他们的心思和出发点是纯洁的,只是想要救出那些为民请命的好官,让他们继续统治,让他们过上好生活,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如果起义军的领导者们背离了这一条原则,或者说是目前背离了这样一条原则,还真不敢想象他们会面临什么样的下场。

    精明如他们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尽管他们在心里面也认为只有伊萨姆死掉,这个天下才算是真的大乱,可是谁也不敢导致伊萨姆的死亡,那绝对会成为众矢之的,这种傻瓜谁愿意做谁做,老子我可不愿意做这种事情,那纯粹是找死不是吗?所以他们的目标都很明确。不能让伊萨姆死掉,皇帝的威胁他们必须要承受着,不管他们到底是不是心甘情愿的。

    各地的报告都显示义军停下了脚步,皇帝和官员们得意的笑了,而那些之前打算跑掉的官员们又恬不知耻的回来了,小皇帝微笑着接待了他们。给他们每人几十上百的人马,让他们出去对付起义军,这些官员们顿时就被吓尿了,他们只知道吃饭却不知道饭从哪里来只知道看结果却不知道过程是如何的,让他们带兵打仗还不如让他们去死,而且还是只有几十上百人!

    据说最大的一股义军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占据了两个行省还要多的地盘,谁脑子坏掉了去和他们打仗?十多万军队都被打的全军覆没,老子才不去冒险。于是他们私下里一合计,全部都聚在了一起,把军队也聚合在一起,凑出了一万多人,自己寻求生路去了,至于他们的结果,呵呵,不说也罢。

    波斯朝廷正因为他们的计策成效显著而高兴。边防军精锐部队也按时赶到,四面八方的扑向那些起义军。形势发生了改变,小皇帝和文臣武将们别说多高兴了,可还没等他们把兴奋的心情表现在面色上,一个坏消息从天而降,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于这个世界的深深的恶意……

    大唐安西都护府兼安西军最高统帅杜荷对波斯境内爆发的民变和伊萨姆被下狱的消息感到极为震撼,同时也为波斯境内的唐人的安危感到担忧。波斯政府必须让伊萨姆亲自来和大唐谈判,商讨具体事宜,然后大唐才能决定是否出兵波斯,保护大唐子民的安全。

    苏宁估计波斯小皇帝和一群文臣武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表情一定非常精彩,刚刚安定了国内。结果国外又来了大唐的要求,真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让他们防不胜防,而且这头老虎还特别强悍,他们根本不敢招惹,生怕老虎生气了把他们全部给干掉,可是伊萨姆断断放不得,一旦放出去了,难说大唐会不会把伊萨姆保护起来,然后义军失去了最后的忌惮,被伊萨姆振臂一呼——然后……游戏结束。

    他们想了想,觉得与其这样作死,还不如缓一缓,拖一拖,看看能不能争取到消灭起义军的时间,然后掉过头来集合全国兵力和大唐决一死战,他们已经受够了大唐的趁火打劫,不想再被大唐所限制,现在就是最后的机会,把起义军收拾掉,然后再和大唐摊牌,在这之前,要先敷衍一下,就说这种事情完全是子虚乌有,然后找人用伊萨姆的笔迹和口吻写一封信给大唐人。

    杜荷接到信的时候是有些想笑的,因为他发现这封信是用波斯文写的,而伊萨姆和自己交流从来都是用汉语,不用波斯文,无论是写信还是说话都是这样,所以,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说自己很好很幸福的伊萨姆完全是个西贝货,至于真正的伊萨姆,估计已经失去人身自由了。

    那么,自己终于有理由对波斯开战了,虽然,之前太上皇李二陛下遇刺事件让杜荷非常的担忧,但是,他已经接到了来自于李承乾陛下的指令,允许他便宜行事,随之而来的是一块调兵虎符,象征着安西军二十七万大军的调动指挥权,杜荷对此很感激,决定要打一场漂亮的战役给李承乾长长脸。

    苏宁的指示也来了,说让杜荷千万不要为其他的事情所顾忌,完全不用担忧其他的事情,只要打好自己的仗就可以了,至于长安城里面的事情,不要担忧,你的行动会有纵横部和血滴子协助你,你千万不要分心,无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你都要打好仗,守好领土,消灭波斯之后,随时准备和罗马人打最后一战,一定要记住,不要分心东顾。

    可是苏宁越是这样说,杜荷越是担忧,太上皇在三原县遇刺,苏宁却又是三原县侯,这件事情如果说不是针对苏宁的,杜荷打死都不会相信,不仅仅苏宁,连李承乾都会陷入舆论危机,国朝内部不安,外部却要开展国战,这样真的没有问题吗?这样难道不会影响战局吗?这场仗对大唐来说真的很重要,全部交给自己,真的没有问题吗?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件事情很重要,让自己非常在意,可是如果不能把仗打好,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二十八岁就是二十七万大军的统帅。这是杜荷梦寐以求的事情,十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废物,但是如今,他已经蜕变了,多少父母指着杜荷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不过杜荷却不这样认为,如果不是被逼的。谁会走上这一步?自己疯将军的名号背后有多少血与泪,谁又知道?天底下只有一个杜荷,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真理。

    所以,大战就要开始了。

    但是波斯方面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们倒也试图往大唐派间谍,但是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了,所以他们也就死心了。完全不知道大唐安西军正在紧急调动着,火炮队紧急集合。各种攻城武器使用队全面集合,各支精锐强悍的军队全面集合,大战即将开始,大唐在积极的做着准备。

    而波斯方面仍然没有其他的举动,一边骗着大唐,一边紧急调派强大的边军对起义军进行灭杀。还别说,多了一层忌惮之后,一些弱小的人数少的起义军被比较强大的边军杀了个措手不及,十几只起义军因此而覆灭,波斯边军取得了不错的战果。然后继续高歌猛进,打算一举把起义军打败,不过他们忽略了他们所打败的只是少部分人。

    最强大的几支起义军还没有动弹!一支五千多人的波斯边军不知死活的冲击义军中最强大的“伊萨姆拯救军”,也就是伊萨姆家乡的那支首义军,结果给他们团团包围,包了饺子,全军覆没,打响了起义军对波斯边军的反击浪潮,结果不久之后,波斯边军损兵折将,偷袭反被袭,不偷袭更被袭,打着打着,很多人都发现了,当地百姓都是义军的眼线,他们帮着义军,边军住在哪儿,有多少兵力,有什么行动计划,往往在行动前就会被义军知道,然后……

    边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被打的损兵折将,十多万的总兵力损失了一大半,要不是伊萨姆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估计边军都能被全部消灭掉,很快政府军防线就会全部击破,然后皇城就会被包围,他们就要全部完蛋了;可现在有了伊萨姆这根救命稻草,当然要好好儿的使用一下,要不然送命了,丢掉了皇位还算是小事。

    波斯小皇帝和文官武将们再一次陷入了忧愁当中,本以为战斗力比较强的边军拥有战胜义军的实力,结果边军也被打败了,还损兵折将,小皇帝大怒之下撤了不少武将的官职,然后紧急调动住房在罗马边境的波斯最强军团回来,准备破釜沉舟,一举干掉起义军,有些官员和将军认为这样做会给罗马人可乘之机,但是小皇帝怒道:“内患不除如何御外辱?”

    这一点上,小皇帝倒是看得挺清楚的。

    不过他看得再清楚,也抵不过军队的无能和义军的强大,还有唐军的突然出动。

    大唐承和二年三月初三,大唐安西军统帅杜荷下令十五万大军全面出动,兵分五路,每路三万大军,都是以年轻的将军为主将统帅大军出战,迅速突破边防军主力被抽调的波唐边境,然后才向波斯政府宣布了宣战文书,警告波斯政府不要对伊萨姆下手,还有就是保证大唐子民的安全,否则,一旦城破,玉石俱焚!

    波斯上下震恐,小皇帝一下子昏了过去,这下子是真的昏了过去,朝堂上乱作一团,一大批战将和文官全部逃窜,谁也不再管小皇帝的死活了,唐军真的出动了,十五万大军,势如破竹,整个波斯东部缺乏军队,更没有强大的边军可以作为屏障,东部诸多行省都是心向大唐,谁敢说他们不会不战自溃?或者直接投降?

    后来发生的事情的确顺应了他们的预料,东部八个行省出了两个坚决抵抗之外,六个直接投降了,大唐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六个行省给占据了,区区十天,大唐军队强行军数千里,转战方圆数千里,五支军队大战波斯军队,剩下两个坚决抵抗的行省很快就被大唐的火炮给摧毁了,摧毁了之后,再也没有其他的抵抗,区区十九天,大唐军队全线向波斯首都出动。

    战况的迅速发展没有出乎任何人的预料,波斯政府不敢对伊萨姆有任何的不轨举动,义军得知大唐军队出动以及大唐军队的要求之后,欣喜若狂,立刻出兵,全线出击,往首都攻击而去,那些在东部的义军则联合大唐军队,和大唐军队并肩作战,一起收拾波斯政府军,西部强大的义军自成体系,相互支援,相互帮助,不断地摧毁着波斯政府军的防线。

    一切都朝着当初设计的方向前进,小皇帝断然不会想到,仅仅是罢免了一个伊萨姆,却会导致亡国的下场,他的大臣们跑得就剩七八个人了,这一次没有伊萨姆出来保护他了,他颓丧地坐在皇位上,看着宫人们慌慌张张自顾自的逃窜,还有忠心耿耿的亲卫队长拼命带人维持秩序,他只觉得痛苦莫名。

    这一切,或许本不应该发生,如果自己没有罢免伊萨姆,或许一切都不会发生,他这样想着,但是没他清楚地明白,不管自己是否罢免了伊萨姆,都挽救不了现在的局面,自己已经把路给走死了还听命于中央政府的军队不到三十万,就是那支正在行军中的波斯最强兵团似乎也被义军给阻止了,统帅是他父亲的旧部,他相信那名统帅不会丢弃他。

    皇城的军队不到十万,都是些乌合之众,那些大臣们偷偷跑出去的时候还顺手带走了不少军队,加上逃兵,他不知道等唐军和义军打过来的时候,他还有没有足够的军队可以防守……(未完待续。。)

九百八十一 两线作战(下)

    大唐承和二年三月末,一个算不上好消息的好消息让波斯小皇帝多多少少有了些期待,波罗边境的波斯边防军团十万军队击败了十几支起义军的阻挡,突破了起义军设立的封锁线,朝着皇城方向急行军,那位他父亲的旧部,忠心耿耿的老将军,正在不断的前进,即将成为他最大的希望和最后的希望,他知道,那位老将军已经放弃了边境的守备,一心一意的要保住皇朝基业,只要保住了基业,一切还可以从头再来。

    起义军面对真正的精锐,长时间和罗马军团鏖战的边防兵团的确是落了下成,无论是精锐的装备还是士兵素质,或者是指挥官的经验丰富和勇猛善战,要知道,这位老将军和他麾下的军队可是屡次击败罗马军团的精锐之师,起义军说到底只是一群乌合之众,除了少数几只规模比较大的尚且有一战之力,其他的真的排不上号。

    边防兵团快速急行军,一路上斩杀了不计其数的起义者,不留活口,投降者全部坑杀,起义首领全部以战马践踏致死,残忍的举动让很多弱小的起义军望风而逃,强大一些的也不敢与之交锋,他们前进的路上,终于没有更多的阻碍了,承和二年四月中旬,他们击败了最后一支扼守在前往皇城必经之路上的起义军,将他们全部杀死,踩着血肉往皇城前进。

    这一天,也正是大唐军队五路全线击破波斯最后防线的日子,十五万唐军加上十七万左右的起义军,一起击破了波斯军队临时设立起来的防线,占据了整个波斯东部的主要地区,东部十几个行省到现在为止只剩下最后一个,波斯帝国的半壁江山就在这个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被大唐军队彻底占据。没有归还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小皇帝最后的救命稻草赶到了皇城下,击杀了数千试图进攻皇城的起义军,使得几支起义军崩溃,然后在老将军的率领下从容不迫地进入了皇城,留下一地起义者的尸体。起义军首领们咬牙切齿的看着这支大摇大摆的军队,却没有人敢于上前与他们一战,敢这样做的人已经死了。

    只有等强悍的大唐军队到来,等大唐军队来了,就可以看着大唐军队用那可怕的火炮把波斯政府的皇城给彻底摧毁,把那些可怕的边防兵也给干掉,只有这样,才是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出路,光凭他们自己。完全不是那十万边军的对手,一路而来的败绩已经完全体现了这一点。

    但是,事实上,即使那十万边军进入了皇城,对于波斯帝国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把可以调动的兵力从不到八万变成了十八万,又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老将军。可是波斯帝国整体的崩溃已经不可避免,他们只剩下西部的三个行省和东部的一个行省。加上皇城,还不到原先领土的五分之一,其余的领土不是被唐军占据了就是被起义者给占据了。‘

    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帝,现在已经岌岌可危,他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但是不可避免的将会失败。

    老将军见到小皇帝之后。痛哭流涕说自己愧对了先帝的嘱咐,小皇帝也抱着老将军大哭不止,声泪俱下的请求老将军救救他,救救整个波斯萨珊王朝,无论怎样。都要救下这个国家,否则他死了也没有脸面去面对自己的父亲和祖先,老将军嘴上答应着,心中却苦涩异常,帝国的现状是怎样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可是他却不能说任何的丧气话,他也不能说实话,他千里迢迢而来,只是为了完成老皇帝最后的嘱托,和整个国家共存亡,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焚毁全城,也要做到,而仅凭现在皇城里面的十万边军和八万京军,并不足以应对人数上百万的起义军和十五万精锐的唐军,或者说,如果只是有百万起义军,老将军尚且有把握与之打消耗战和持久战,可是加上唐军……

    除非把唐军消灭掉,或者让唐军退兵,否则,两路应对起义军和唐军,这是不现实的,他的十八万兵马全部调动起来也不过可以应对一路来敌,要是一起应对两路敌军,那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他完全不能想象同时应对两路敌军,兵分两路的下场是什么。

    现在的波斯帝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仅存的四个行省并不足以让帝国拥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对于帝国威胁最大的不是起义军那群乌合之众,而是最精锐善战的唐军还有他们的火炮,仅仅一个多月,整个东部疆域全部沦陷,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只是轻飘飘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已。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已经没有意义,老将军之所以率军过来,只是为了报答老皇帝的知遇之恩,否则,他也可以向其他的边军将领那样要么卸甲归田,要么投降罗马,要么等待着投降大唐或者起义军,或者再不济落草为寇,啸聚山林,边军二十八万,七个主将,只有他一个人愿意率军勤王,幸好他的威望不错,十万军队跟随他。

    如果猜得不错,罗马应该已经知道了波斯帝国内部爆发了严重的民变,或许罗马的干涉军已经出发了,精锐强大的罗马军团,经久不衰的战斗力,罗马人很好运,平定了内部叛乱,休养生息一年多,似乎又一次具备了发动战争的能力,强大的底蕴,强大的战争潜力,让老将军羡慕嫉妒恨。

    都是那**臣,他们毁掉了本来一样强大的波斯的战争潜力,不顾一切的压榨潜力,把潜力压榨完毕,他连抓壮丁都抓不到,所有的壮丁要么躲起来要么加入起义军,还有谁愿意加入皇朝军队?有点眼力价的人都知道,皇朝的覆灭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个王朝而献出自己的性命,那不值得。

    罗马人。起义军,唐人,三方面的实力各怀鬼胎,但是却有着一样的目标——消灭波斯帝国,波斯国扛住了阿拉伯人潮水一般的迅猛攻击,扛住了狂热的宗教。扛住了强大的罗马人,却没扛住自己人的内部起义,如果内部没有起义,无论是唐人还是罗马人都不会干预出动大军来进攻波斯,这是肯定的。

    目前的局势,只要不是傻子或者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小皇帝,其他人都看明白了,时间问题而已。

    可是如今,老将军还能怎么办呢?小皇帝把自己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死死抓住不放,让自己做统帅全部军队的大将军,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国家都没了,大将军又有什么意义?老将军还是没有拒绝小皇帝,担任了大将军,统帅名义上的全**队,可是和十年前波斯帝国最巅峰时期的兵力相比,现在的二十万军队。只是一个零头而已。

    皇城的十八万,加上四个行省零零散散还听命于皇朝的军队。大概也就二十万左右,老将军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传令各地军队全部往皇城集合,皇城有坚固的城防,充足的粮食和钱财,足够的食用水。还有足够的空前可以容纳下那么多的军队,满城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还能站起来跑步的,全部征调入军队,没有例外。

    谁能想象八岁的小孩子拿着木棍一脸疑惑的站在大人群里面是什么样的样子?谁能想象五十多岁的老翁拿着木棍站在军队里面的样子?谁能想象一群女人被迫穿上军服拿着武器排成一列的样子?谁都无法想象。但是这种事情确确实实的发生在了这个时期的波斯皇城里面。

    老将军决定收缩防线,与其做没有意义的抵抗,还不如收缩兵力,躲在皇城里面,城外那么多的起义军,他们总归是要吃饭的,百万起义军吃什么?帝国连年欠收,更没有多少人会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百万起义军吃什么?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只要没有粮食了,他们还能支撑多久?

    还有伊萨姆,最后的王牌,只要战争进行到了无法进行的地步,他们就可以把伊萨姆推出来,拿刀架在伊萨姆的脖子上,威胁起义军和唐军不许靠近,他们又会如何?打着为了救援伊萨姆而来的旗号的起义军,敢于无视伊萨姆的性命而进攻皇城吗?

    这样一来,城内的粮食足够二十万军队和人口吃一年,只要撑到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起义军必然溃散,唐军后勤补给困难,定然也会退兵,那个时候,波斯军队全面出击,收复失地,说不定还能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样的话,不就有希望了吗!

    决定好战略的老将军的心中多了一丝希望,多了一丝期待,他期待着看到那样一幕,他期待着看到波斯军队反攻,起义军和唐军罗马军都节节溃败的一幕……对了,起义军会接受罗马军队的合作要求吗?听说东部起义军和唐军并肩作战,那么西部起义军会接受罗马人吗?还是说,他们会打起来?

    老将军决定坐观好戏,以往总是别别人耍的团团转,但是这一次,似乎自己也有了耍别人的资本,别看只剩下一座皇城,但是只要有粮食有武器有水,就可以支撑下去,皇城内部囤积了大量粮食,原本是用来在灾难年赚大钱的举动,却在这个时候,不经意间救了波斯帝国一命,而那些民间粮商也遭了殃,不交出粮食的一律处死,粮商死了七八个,所有人都屈服了。

    老将军雷厉风行的整顿秩序,斩杀内部的蛀虫,缓和民间的愤怒,奖励参军者钱财和食物乃至于官职,告诉他们只要外面的人一打进来肯定要屠城,他一路而来见到的还少吗?不断的妖魔化城外的起义军,使得城内的民心渐渐发生了转变,居然就真的聚集在老将军的周围,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抗争力量,小皇帝眼见如此,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他真是一个洪福齐天的人,之前有一个伊萨姆,现在又有一位老将军,果然是上天和神明在庇护我,庇护我的国家!所以我就可以放心的享受,放心的等待我的权力重新回到我的手中,恩,就要这样,就是这样才对。

    他真的是这样想的,好了伤疤忘了疼,一看情况有所好转,他就继续躲进内宫和自己的女人嬉戏,把所有事情都交给老将军来处理,老将军眼见如此,心下一片叹息,他只是为了老皇帝的知遇之恩而战斗,可是这个皇帝的性格和他的素质,注定了波斯帝国不会有好结果,自己这样做,真的没有问题吗?

    老将军开始怀疑自己,开始质疑自己,开始厌恶自己的不择手段,为了这样一个皇帝,让那么多人牺牲性命,真的值得吗?自己真的没有做错吗?(未完待续。。)

九百八十二 我错了(上)

    大唐承和二年四月初,波斯歼灭战的最终一战开始打响,此战的打响,意味着很多事情,比如起义军的大量损失开始了。

    真正的战场上,乌合之众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不懂得军阵和相互配合以及兵种协同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而乌合之众人数再多也不是精锐军队的对手,精锐军队懂得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获益,而乌合之众只知道一拥而上,要么一起死,要么一起活。

    所以战场是残酷的,大唐军队还没有抵达波斯皇城下的时候,起义军已经基本上集结完毕,暴怒的起义者们看着恬不知耻的政府军拿伊萨姆的生命威胁他们,让他们不许进攻皇城,伊萨姆哈哈大笑着,让起义军们不要在意他,一定要攻破皇城,然后伊萨姆拼死挣扎,似乎全然不顾自己的性命,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起义军们就不知道了,因为一怒之下,攻城战开始了,伊萨姆到底是死是活,已经在混乱的战场上被忽略了。

    攻城战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开始,皇城的第一道防线就被破坏掉了——伊萨姆已经不能成为限制起义军行动的依仗,所以皇城守军被迫开始反击,开始进行守城战,而自古以来,守城一方的损失都会少于攻城一方的损失,攻城一方如果没有超过守城一方六倍的兵力,是不可以贸贸然攻城的,攻城的下场会很惨,而起义军明显不知道这个原理,他们一路而来,都是人家主动开城献降,他们可没有攻取过城池。

    所以结果就很明显了,仅仅是第一天的攻城战。就把起义军内部的混乱不堪和军事素质基本为零的弱点暴露的一览无遗,起义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被弓箭和滚木擂石打的尸横遍野,却连城墙都没有登上去过,十几只弱小的起义军全军覆没,几支强大的起义军也遭到了严重打击。使得起义军的首脑们肝胆俱裂,他们终于意识到之前的胜利有多大的水分在里面。

    可是对方只有这一座城池了,伊萨姆还不知道生死,要是自己这里这么多人连这一座城池都拿不下来,是不是太没有面子了?以后还怎么混?还怎么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显然,没有人可以接受这种屈辱,起义军的首脑们自然也不愿意接受,那么该怎么办呢?有人就说了,我们人多。他们人少,我们就打吧,迟早有一天我们可以打进去!

    他们想来想去,觉得也是,自己这边起码五六十万人在这里围着,而里面的官军又有多少?就那么些人,难道我们五个拼一个还拼不过他们?要是还不够,我们就召集全波斯的人一起来收拾他们。收拾那该死的皇帝,反正就一座城池。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它给淹了,人多力量大,就是这么任性!于是乎,更加任性的攻城战开始了。

    或许连城内的老将军自己都没有想到,不用攻城武器,没有云梯和井阑这种东西。居然就用血肉之躯和巍峨高大的城池作斗争,这是铁定要变成肉饼的节奏,所以毫无意外的,这些奋勇冲杀的起义军士兵全部都成为了肉饼,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场战争的惨状,三天之后,老将军就开始为守城武器的缺乏和城外那么多尸体该如何处理开始头疼。

    守城武器比如箭支这一类的东西或许可以通过树木和拆卸木质建筑来弥补,还有那群起义军射进来的箭支可以拿来二度使用,至于铁,那就加紧锻造,全程所有的铁质物品都被收缴,成为了军事物资,不允许私人持有,至于粮食是不用担心的,食水也不用担心,这些都是有保存的,而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那么多尸体,如果处理的不及时开始腐烂了,就有可能带来可怕的大饥荒。

    那么多尸体,哪里是城内的守军可以处理掉的?那么难道需要老将军派出人手出去告知起义军你们要快点处理尸体,免得爆发瘟疫我们一起完蛋?这里的气候比较干燥,天气也挺冷的,不是那么容易腐烂,但是久经战阵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