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层牧民之巨大财富——牛羊马被中原商团掠夺殆尽,中原商团以价格昂贵但无实用价值之手工制品换取牧民之牛羊马,长安各大商家天天最忙碌的事情就是把数之不尽的丝绸瓷器手工制品等等运往西突厥和薛延陀,目前属于顶级奢侈品、寻常人见都见不到的蜀锦、白糖冰糖、还有苏家新产被皇帝陛下赐封为贡品的碧螺春茶叶。一车一车的往北边运送,这是多少牛羊马装在一起才能换去的?

    难怪不少人都觉得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大唐的肉食价格都下降了不少,尤其是长安城周边。几乎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肉食了,李二陛下以这些草原上的健壮牛羊推广中原大地的畜牧业。在适合畜牧的地方广开草场,愿意认领牛羊的也可以去官府认养牛羊。马匹自然是送到马场进行繁殖优化,整个薛延陀和西突厥所占据的巨大草原成了大唐源源不断的肉食品供应基地。

    一开始这些牧民凭着雄厚的牛羊马数量还能支撑,并且狂热的追求大唐的先进文明产物,那些看起来很好玩很好看其实一点用都没有木制手工艺品尤为受欢迎,大唐商团将这些东西炒到了数十倍数百倍的价格,一只木马就能换一头羊,这是什么兑换比率?财富就是这样被掠夺过来了,比打仗要轻松不知道多少倍。

    渐渐的,牧民们有些难以支撑了,他们发现自己的牛羊马数量和后续增长的数量已经难以支撑他们继续购买昂贵的大唐出产工艺品和那些奢侈的糖还有茶叶,但是已经尝到甜头并且逐步开始腐化的草原上层贵族却无法离开王庭市场所带来的巨额税收和数之不尽的“孝敬”,他们已经离不开这些东西了。

    在大唐商人们“哭诉”难以回本决定回大唐不办了之后,阿史那泥孰那个着急啊,第一时间召见大唐驻西突厥大使馆大使,请他出面劝说商人们留下来,然后亲自出马去各大部落劝说那些

    部落首领让他们麾下的子民一定要大力支持大唐产品,不能让这个钱袋子离开了,他们一走,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就会全部没有了!于是十支箭部落开始动作了,把任务下达到了各个小部落,各个小部落均摊到了牧民的身上,就好象纳税一样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大唐的商人和西突厥贵族勾结在一起,结成了利益同盟。

    当然不是没有反对的,一开始反对的力量不是很小,结果纵横司策划了一次“退市”行动,表达不满,一个月之后,十支箭部落的首领齐聚王庭向阿史那泥孰哭诉,请求大唐再回来做生意,否则他们真的过不下去了,他们已经无法接受充满腥味儿的马**,无法接受一股膻味儿的烤羊肉,他们想要大唐的茶叶,想要大唐的美食!

    纵横司胜利了,西突厥内部的反对势力被打垮了,从此之后,大唐商人在西突厥境内成了无冕之王,走到哪儿,哪儿的部落首领都要像供着大爷一样供着,当然也不是没有打劫的,发生了一次这样的情况之后。大唐大使愤怒的闯上王庭要个说法,阿史那泥孰焦头烂额。连忙指派军队去对付这些打劫的匪徒,可是久不征战的西突厥骑兵一时间居然斗不过那些强悍的马贼。

    战斗力衰落的速度也是可见一斑的。

    这个时候。大唐大使再一次提出要求,今后保护大唐商人的事情就交给大唐驻西突厥大军,三千人的驻西突厥大军在这个时候终于派上了用场,和那些腐化的西突厥铁骑不一样,大唐的驻军在几近全肉食的环境下,一天比一天精悍强壮,原本规定一年一轮换的驻军变成了两年一轮换,结果招致大部分军队的不满,在军方的压力下。朝廷宣布一年半一个轮换。

    大唐三千铁骑出动了一千人,用了半个月时间追踪这批马贼,在一条河边上找到了他们,一场厮杀过后,斩首千余,自死伤不过百;还有一个插曲儿,这伙马贼的首领是之前十支箭一个部落里面被排挤的一个头脑清醒意识到大唐威胁的人物,大使找到了阿史那泥孰,阿史那泥孰找到了那个首领。那个首领战战兢兢,下令将此人原先部落尽皆斩杀,老幼不留。

    大唐西突厥驻军成为大唐骑兵中最强悍的一支。

    从贞观四年到如今,贞观十年。六年了,军队换了四茬儿,一万两千人的超强骑兵在那样的环境下被锻炼出来了。一年半的全肉食环境下,三千精瘦的汉子回来之后各个膀大腰圆。虎背熊腰,要多能打有多能打。后来对付吐谷浑和吐蕃的时候,就有这些骑兵的参战,三千驻军除了亲戚运送一些水果和素食以外,全部费用都是西突厥方便供给,连军饷都是。

    西突厥那些铁骑从一开始的精悍善战到后来的腐化堕落,以至于贞观六年的那一次大唐大使馆就大唐商人遇害一事发给朝廷的报告显示,他派去的人亲眼看到西突厥政府剿贼军队“逗留观望,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托战马之不备,借端引日,坐失事机”。

    在日常生活方面,贞观九年的报告显示,西突厥是全民皆兵,战时为兵,平时为牧民或耕种之农民,过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但是自贞观四年以来,五年之间,居然“多有以口腹之故,而鬻帐卖产者,即如每饭必欲食汉家美食,将牛羊马所得钱粮,不过多食美食数次,即罄尽矣,又将每季家中畜养之牲畜贱卖,恣用无余,以致阖家匮乏,冻馁交迫,尚自夸张,更有贱卖战马而得钱粮食肉者,数不胜数”。

    至于军队方面的日常训练,在最初的几年还有断断续续的训练,勤练骑射,可是最上层的军官们最先腐化,带动了底下士兵们的腐化,大唐军营有意隔开了西突厥常备军很远一段距离,避免和他们靠得太近,沾染了一些习气,失去了大唐兵将的刺激,西突厥军队迅速腐化,“精锐铁骑日渐稀少,大部骑兵久不习骑射,驰马射箭之能几近无存,战力大衰”。

    综上所述,大唐君臣们终于意识到以最小代价收拾薛延陀和西突厥的时候到了,加上军方求战心切,李二陛下终于下令给参谋总部,授权李世绩策划一场草原决战,一战而定北部草原,彻底扫平后患,将北部大草原按照如今的东突厥故地模式打造为畜牧基地。

    大战很快就要展开了,薛仁贵知道,这场战争估计自己最后也要上场,视时间而定,但是想要从朝廷请兵南下的确是不太可能了,苏侯一心一意要快速解决江南事件,估计他自己也想上战场了,这就是一次捞军功的大好时机,薛延陀和西突厥早就被折腾的一天不如一天,草原骑兵的日子过得比汉家儿郎还要舒坦,战力大衰,此时不灭,更待何时?

    这也就导致了苏侯身边没有人可以保护,没有人可以用,带着全军日夜兼程奔赴长安,长安的奴隶运输队也会加快速度往南会合薛仁贵的军队,然后一起南下庐江,薛仁贵知道,自己是苏侯最后一支可以信任的军队,所以自己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保护好苏侯,在苏侯的策划下彻底解除江南不安的因素,继而北上请战,那个时候,估计朝廷大军已经打完了漠南,往漠北而去了。

    当年的漠北决战,打的不可一世的匈奴人西迁数千里不敢回草原,霍去病封狼居胥,成千古绝响,自汉以后,再无大将可以达到那个地步,可是如今,这种荣耀,似乎就要在某一员大将、某一支军队身上重现了……那绝对是一辈子的荣耀……

    薛仁贵太渴望那种荣耀了,可是他还不知道,一张针对他的必杀网已经悄悄朝着他撒了过去……(未完待续。。)

七百五十七 薛仁贵伏杀行动(一)

    在接到了运送钱粮的大车队之后,薛仁贵立刻统兵保护着大车队快速向南转移,向南转移的途中,薛仁贵遇到了不少属于各地军府的府兵集结着往北走,询问过后都是接到了朝廷诏令前往长安城集合准备北上扫荡草原的军队,据说朝廷这次打算出兵至少十五万,分成东西两路军队全面进击草原。

    贞观四年的灭东突厥战役中,大唐出兵十二万,当时大唐初立,战斗力不强,十二万军队出击东突厥打了很大的胜仗,可是在决战中损失的兵马也不在少数,可是如今时过境迁,贞观十年,六年过后,大唐军队无论是人数装备还是战斗力都有了超乎寻常的改良,这一点薛仁贵自己就可以感觉到,否则朝廷怎么会以十五万军队北击草原?

    放在六年前那是对付东突厥一个国家的兵力,但是如今,却是同时对付西突厥和薛延陀两大草原强国的兵力,以往兵家作战最忌讳两路作战,就怕前门驱狼后门进虎,但是如今大唐的国库所具备的财力已经足以支撑着一场超大规模的大会战,乃至于还有钱给苏侯爷去购买江南的土地,虽然这些土地基本上就是贱卖的。

    这六年来,大唐赚了多少钱啊!薛仁贵还知道大唐不仅仅和别的国家做商品生意,也和别的国家进行奴隶交易,有些不怎么听话或者身体瘦弱不怎么好用的奴隶,大唐就会打包贩卖给周边的那些少数部族和国家。反正他们都会要,他们自己也缺少人口,尤其是那些大唐从南边海岛上掳掠来的人口,肤色较中原人比较黑,而且还很野蛮,被大唐打包卖给了新罗,如今新罗和大唐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有了钱,除了进行贞观革新的政务教育经济改革之外,就是在军队身上砸钱,在军校身上砸钱。薛仁贵的肉食军就是一个典范。当然这不是个例,左武卫有了薛仁贵这支肉食军之后,其余十一卫表达了严重的不满,纷纷上书给参谋总部。要求李世绩给个说法。为什么只有薛仁贵的两千军队可以成为肉食军。他们也有不逊于薛仁贵的军队。

    李世绩焦头烂额,把烂摊子转交给了李二陛下,反正这本来就是李二陛下的主意。李二陛下一看也郁闷了,把烂摊子转给了主管军队后勤工作的原兵部现军部尚书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更郁闷,他清楚地明白李二陛下就是让他增加军队经费的,军队经费已经不少了,较贞观四年以来,贞观十年的军费已经是贞观四年的三倍有余。

    大唐虽然如今有了很强的财力,但是底子还是薄,一支肉食军耗费的钱粮是普通军队的五倍有余,其余军队都是府兵,可是这支肉食军却是大唐第一支从府兵转变为常备军的军队,而且还不是用来戍守的,是用来征战的,全部费用都要朝廷负担,养一支两千人的肉食军等于养一支一万人的府兵。

    早在李二陛下脑袋发热要把薛仁贵的这支军队转变为大唐第一支由府兵变为常备军的军队的时候,长孙无忌作为军方的大管家就曾经告诉过李二陛下,这个事情说出口就没法儿收回了,可是你仅仅只给一支军队这样的待遇,战功再怎么大还是会有人不满意,那些军校出来的小老虎们一个赛一个能打,一个赛一个能干,你李二不仅是皇帝,还是军校学子的校长,这样对待薛仁贵却不平等对待其他的学生,你让其他学生怎么想?

    李二陛下当时不以为意,觉得自己是校长,自己说的话学生会不听?结果事情到了现在,他却不干了,把烂摊子丢给了长孙无忌,面对着一大群找上门的各卫大将军,长孙无忌成了长孙,俗称孙子,苦着脸估算了一下能从民部尚书那里扣来多少军方经费,几天之内瘦了一圈。

    不过他某日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王元和周志望都在民部担任要职,民部上的实际工作基本上是王元负责的,而王元又是苏宁提拔上来的人,他脑筋一转,最后答应给每一卫一支肉食军的名额,但是名额只限一千五百人,他们都可以从府兵转为常备军,朝廷负担一切,你们各自回去商议选拔。

    李二陛下对此事表达赞同,每一卫都有一支代表巅峰战斗力的肉食军,不仅仅增强战斗力,还可以增强军队之间和内部的互相攀比,从而侧面带动战斗力的上涨,另外呢,肉食军都是常备军,十二卫除了二卫分别镇守山东、襄阳以外,十卫都在长安城。

    包括左武卫的两千肉食军,那就等于一共有了一万五千人的常备精锐军戍守京师,再加上皇家内卫的兵马,寻常时节,各地府兵就不需要千里迢迢的来京师戍守了,只要去边塞就可以了,节省一大笔军费开支啊!

    李二陛下算得开心,长孙无忌心里哭得也很痛快,是啊,节省了啊,可你也不算算,养着一万五千人的肉食军,等于养了多少万的府兵?不过看在精锐的份儿上,也就认了,可是他们要是敢不拼死杀敌建功,分分钟撸了他们肉食军的称号。

    李二陛下有一点说的是对的,这有助于增强各军之间的战斗力增强,而且长孙无忌还特别提了很多的附带条件,比如肉食的最低标准,一段时间举行一次大比拼,最后一名没有肉吃等等,想着法儿的削减肉食军的耗费,不过仅仅是这样,那也就够了。

    薛仁贵知道了越是知道这一切,就越觉得急切,原本会被作为军队出征北方主力的十二支肉食军中的绝对主力,现在却无法参战,薛仁贵当然觉得急切,更兼担忧苏宁的担忧,更是日夜兼程。抵达了襄阳的时候,荆州刺史告诉他说,如果想要以最快速度抵达庐江的话,可以选择走水路,从此次顺江而下,在庐江北部停靠岸边,然后下船,直接就到庐江了。

    正好这个时节有一批作为扬州海军战船的船只正停泊在襄阳港口,准备顺江而下行驶往扬州去,正好可以顺路带上薛仁贵一截。这船只水流而下的速度绝对比在地上走要快得多。都不用休息的,日夜都可以行驶,船上还有扬州海军训练有素的水兵可以帮助运输,更安全一些。不是吗?

    薛仁贵大喜。感谢了荆州刺史之后。他决定立刻率军登船,把一箱又一箱钱财花费了整整一天一夜搬运到船只上以后,他最后登船。随着这批作为海军战船的船只,在海军们的陪伴下,顺江而下,快速前往庐江。

    这边得到了消息的王师真迅速和史皓辰取得了联络,知道薛仁贵已经上船,准备通过海军的船只顺路抵达庐江,史皓辰立刻按照王师真之前的安排,做好了布置,不能让这群人登陆,一旦登陆,那战斗力就不是盖的,在船上的话,北方士兵可没那么容易熟悉战船,没看到海军都是南方人吗?

    不过船只上的那些扬州海军的水兵甚是麻烦,之前王师真就很担心扬州海军的张亮会以海军干涉此事,甚至让海军弃船登陆作战,江南人的确善水,可是谁说江南人就不善战?楚霸王是哪里人?孙策是哪里人?周瑜是哪里人?吕蒙是哪里人?不都是江南人吗?楚兵善战不下于秦兵,更兼江南地利,战力颇强,否则吴越二国绝无可能接连称霸。

    只要把那两千强悍的陆军困在船上,以强势的江南善水者攻击船只,将那些少数扬州水兵干掉之后,那两千陆军定然无法在船上与地下反抗集团的主力抗衡,他们都是熟识船体,善水性的江南人,没有在船上呆过一段时间的北方人,是难以在摇晃的船体上打仗的,曹操的北方军团败得那么快,也有北方人不熟识船性水性,船只剧烈摇晃时,北兵容易头晕呕吐,难以战斗的原因。

    只要把握住了这样一个北方人的缺点,他们又有什么可怕的,不过是虎落平阳,落毛凤凰而已,就算薛仁贵是一条龙,手下全是虫,又如何?他一个人可以杀一百,能杀一千乎?楚霸王不还是被刘邦逼死了?

    拿下那些船,不仅仅可以干掉薛仁贵的两千兵马,还可以取得一大批战船,那可是海军战船,多大啊,对于将来起事也有很大的作用,王师真甚至规划好了如何潜入船只,如何登船,如何斩杀北兵和水兵,如何取得船只控制权,他已经命令人去查探船只数量,然后按照数量判断运送兵马的总人数,神不知鬼不觉的掌握他们的一切。

    但是由于从襄阳到庐江的路途并不长,顺着长江而下,一两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抵达了,给他们的时间不多,要想事成,那么就要两方面一起动手,一边干掉苏宁,一边收拾掉薛仁贵,唐庭主力军队齐聚北方,准备对草原动武,中原兵力空虚,我等趁虚而入,大事可成矣!

    史皓辰不由得对王师真刮目相看,为了家族复兴,王家人几乎不是学文就是习武,就是盼着习得文武艺,得到帝王家的青睐,然后复兴家族,可是帝王家不用这一家子精英,结果就便宜了自己和主人,但是,如今是便宜,到时候,这个代价可不小,王与马共天下?到最后不还是王敦王导起兵作乱?

    共天下,呵呵,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哪来的共天下?想要共天下?怕不是以后也要走上王敦王导的老路吧?李世民手底下人才济济,你们过去,也翻不起大浪,但是在我们这儿,你们却是一支太不容易控制的力量啊,现在还好,我么有共同的目标,可是一旦事成,不,不是事成,哪怕是定鼎江东之后,想要对付你们,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王氏,一家子精英啊,这王师真在兵法上的造诣更是不低,策划战术方面更是不错,大局观也很好,是个诸葛亮之类的人才,要是他王家还有什么武将人才,那可真是不妙了,不过偏偏就有,他王家五个子弟弓马娴熟,带队成为此次偷袭战役的主要指挥者,反倒是自己这一番拿不出几个统兵的能人,大多数都是地下工作者,拿不出手。

    这个时候,就已经让史皓辰担忧了,更何况以后呢?

    到底,这天下还是李家的,司马氏尚且容不了你王氏,更何况我李氏?(未完待续。。)

七百五十八 薛仁贵伏杀行动(二)

    “将军,又有三十多个弟兄呕吐不止,站立不住,去船舱底下休息了,将军,这都三百多人了,还有不少兄弟也在呕吐,只是情况没那么严重而已。”薛仁贵的副将急匆匆地走入薛仁贵的船舱里面向他报告。

    薛仁贵把目光从书本上移开,看向了副将,叹了口气道:“毕竟我等都是北人,受不了这舟船颠簸之苦也是正常的,让弟兄们多注意注意休息,能躺着就尽量别起来,反正只有两天路程,挺过去就好了,对了,还有多少兄弟完全没事儿,可以在船上操练的?”

    副将显然也很精干:“连同将军和末将在内,不过五百多人而已,其中三百多人还是幼年生活在江南,熟悉水性和船只,其余北方士卒几乎全部都有呕吐晕眩难以站立的情况发生,咱们这些北人能在马上颠簸,却受不了这船只的颠簸。”

    薛仁贵苦笑着点点头:“是本将的疏忽,只顾着加快日程,却没有预料到弟兄们不熟悉船只和水性,挺一挺吧。多按照海军弟兄们说的做,可以减少些痛楚,还有,多准备些易消化的膳食,别再吃大鱼大肉了,吃了也是吐,浪费!”

    副将点点头:“遵命!”随后快步离去,留下薛仁贵一脸忧愁,他是熟识水性和船只的,军校里面有水性和驾驶船只的训练,当初大冬天的一千多条汉子脱的就剩一件亵裤,扑通扑通着就跳进还没结冰的河里面练习水性。或者是一条一条小船上载着人在河面上打架,把对方人全部打落水中,最后挺下来的船只上的人可以获得一整天的休息时间和喝酒的机会。

    据说这是苏宁提出来的要求,根据赤壁之战曹操惨败提出来的意见,我们没办法让所有北兵都熟识水性,当然也没有那个必要,但是至少要让这些军校的精英们熟识水性,熟识战船,有一个这样的统帅,对于麾下士兵来说也是极好的。

    在那之后。苏宁提出了江南海军军府的设立。在江南广泛设立海军军府,还可以增强人口的控制力,增强江南本地的军力,以备江南会有大变故的产生。而后在襄阳驻扎的右骁卫全军开始学习游泳和战船。将右骁卫打造为大唐第一支海陆兼备的军队。平时专门有一支船队是负责江防的,之前的几年里面和不少水贼打过仗,有丰富的经验。

    原本驻扎在金陵的那一卫则因为扬州海军的建立而回到了长安城驻扎。扬州海军则负责起了整个扬州地区的治安管理和海上战事,也是一支海陆兼备的军队,右骁卫主要负责长江水道的江防事物,而扬州海军负责海防,这是最终的规划。

    大唐江南的军队也就差不多齐备了,梅岭和长沙、襄阳、金陵三支大军,还有在大唐最南端的领海上纵横驰骋的南洋海军,一共也有十几万人,足以应付任何局面了,要真是有大范围的动乱,这十几万军队足以平定,也并不需要大唐再抽调北方的马上战士们南下,重蹈历史上数次发生的大规模军队水土不服惨剧。

    可是,总有例外的发生,薛仁贵就惨遭这样的例外黑手,麾下二千如狼似虎的肉食军,却在这长江水道上折戟沉沙,吐到了一大片,还能坚持战斗的,估计不足五百人,至于那些扬州东海海军的士兵们,人数并不是很多,也就八百来号人,现在可以战斗的,满打满算不过一千三百人,装有钱财的船只有足足二十多条,满满的都是钱财,防卫力量却不足,可真是糟糕啊!

    不过只要上了陆地,休整一下子,这些士兵照样是如狼似虎的,多少肉食喂出来的?自己当初刚开始接触水战的时候也是吐得一塌糊涂,当时整个军校一千汉子真可谓是集体呕吐,整条船都给吐满了,晕晕乎乎的爬不起来,最后硬是被逼着清醒过来,黑脸大将军牛进达以马鞭抽打那些站不起来的学子,让疼痛盖过晕眩感,一两次之后,再也没有人晕眩呕吐了,至于驾船战斗的训练就不是短期内可以成功的。

    不过这些士兵们可没有经受过当初军校学子的地狱特训,所以当然没有这样应对船只的经验,薛仁贵只能把那些晕眩的士兵都给安排在最大的一只战船上,自己也在那只战船上,作为旗舰,那只战船上有着最多的钱财和最多的护卫,是整支船队的中心所在,薛仁贵觉得就算发生什么突发事件,也可以应付。

    当然薛仁贵肯定是不知道的,此时此刻,已经有人悄悄地盯上了他的船队……

    “兄台,哪儿人啊?”

    “成都人,你呢?哎?你这口音?”

    “哎哟!我就听口音那么像呢!我也是成都人!老乡啊!”

    “哎呀呀!真没想到在这儿也能遇到老乡!缘分!缘分啊!”

    “哈哈哈,真是缘分啊!哎呀呀,这这这太巧了这!哈哈哈!”

    “哈哈,我也没想到呢,这么多人呢,怎么就我们两个趴在一块了,哈哈哈,哎对了,你可知道咱们到这儿来是来干什么的?这么多人,我还第一次见到。”

    “啥?你还不知道呢?我听说啊,是要打劫一支船队,哎不对啊,你要是参加了咱们,怎么会不知道要做什么呢?”

    “哦,那个,嗨,我原来跟着我们老大在水道上讨生活的,打劫打劫来往的商船之类的,几天前我们老大接了一笔生意,就带我们过来了,结果到了这个地儿我们就给打散了,老大还没跟我们说要干什么,就散开了,你说这事儿干的!”

    “哦,这样啊,那我告诉你吧,咱们啊。是要打劫一支船队,这船队可不是一般的船队啊,你可听说过苏宁苏侯爷?就是三原县侯苏侯爷。”

    “听说过听说过,襄阳那地儿原本是没有朝廷兵马的,我们兄弟在那儿干了好多年了,一点事儿都没有,结果几年前朝廷的一支军队到襄阳驻扎了,驻扎就驻扎呗,我们就是抢枪钱而已,又不造反是吧。讨生活嘛!这年头谁都不容易。以前咱们和襄阳府的官兵都是有默契的,这井水不犯河水,不打劫官船就可以。

    结果朝廷军队一来,襄阳府原来的官和官兵全给关进大牢里面了。朝廷军队就开始练水兵。练了一阵子。没看见什么动静,老大就带着我们又干了一票,结果当天晚上老巢就给官兵端了。死了一半,抓了一半,就剩几十个人逃了出来,我就是其中一个,没办法,老大就带着我们逃到江州那儿,离襄阳远远儿的。

    后来咱们派到襄阳接生意的人听说,襄阳那地儿附近的十几个大船帮全完蛋了,都给朝廷军队剿灭了,还听说就是朝廷里的什么苏侯爷发了话,朝廷军队就来襄阳了,你说,这船队不会就是苏侯爷的船队吧?哎哟那可使不得,你不也是蜀中人吗?当年苏侯爷带着八千兵马横扫蜀中二十万僚人,你不会不知道吧?苏侯爷多能打仗啊,抢了苏侯爷的船,要命啊!有钱也没命花啊!”

    “这事儿我心里头也打鼓,不过命令就是这个,我原来是在武陵做事情的,后来接到命令就来了这儿了,一到这儿才发现那么多人都到了,我可听说,我们这头头来路不小,而且这光明正大的抢官船,不就是造反吗?”

    “那你还在这儿待着,不怕要命啊!”

    “怕什么?我可听说了这是朝廷运钱的官船,上头全是钱啊,苏侯爷和江东那些大人物签了什么约,要买土地,这钱就是去买土地的,知道多少土地不?一千万亩!那得是多少钱啊!告诉你啊,兄弟都想好了,咱们抢,抢完了趁着大乱,咱们跑!

    有钱了谁还留这儿留着?跑回成都老家去过日子,抢完这一票,咱们就不做了,我当时跟着那群人做事情也就是穷,想吃饭,现在都要命了,还不走,好几个蜀中弟兄都跟我约好了,抢完就走,不留,反正你也是成都人,咱们一块儿!回老家讨一房媳妇儿,过日子!”

    “就凭兄弟这一句话,我干了!”

    “好兄弟!一言为定!我叫陈越,你呢?”

    “一言为定!我叫沈寿!”

    王师真和史皓辰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三千多人的确是他们的本事,但是这也有致命缺点,人多,繁杂,成分混乱,而且为了保证组织的绝对安全,知道组织真正目的和首领身份的只有少数核心高层人员,大部分外围人都是不知道组织的真正目的的,以免他们被抓了以后泄密,等到他们知道的时候,就是组织决定站出来讨伐李世民的时候。

    史皓辰手下的致命缺点就在这里,而王师真也好不到哪里去,临时找不到更多的人,但是为了确保此次行动的成功,王师真派人去联络了长江各地和朝廷官兵打过仗还存活下来的船帮首领,给他们巨额金钱,贿赂他们,让他们抢劫官船,这些人胆子大,和朝廷有仇,不怕,但是肯定就这一回,起不了太大的用处。

    但是只要这一次行动成功了,那就够了,要的就是这一次成功,负责对付薛仁贵的是王师真,负责对付苏宁的是史皓辰,两个人兵分两路,决定同时除掉苏宁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